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2
把反问句变成陈述句或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时,可通过具体的练习,总结出改变句式的方法:陈述句变反问句:原句+疑问词+-不+语气词-句号+问号反问句变陈述句:原句-疑问词+不-语气词-问号+句号一、反问句变陈述句,去掉问号,有加强反问的语气词去掉,在变换后的陈述句中适当的地方必须加一个否定词,才与原反问句意思一致。
例如:“难道他承认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变换陈述句:“他不承认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若变换为“他承认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就与原反问句的意思不一致了,答案就是错的,因为否定词“不”放的位置不当。
同样,肯定句变反问句,在变换后的反问句中,必须在适当的地方加一个否定词,才与原句意思一致。
例如:“你应该去看他。
”变为:“难道你不应该去看他吗?”二、否定句变反问句,去掉句中否定词或在变换后的反问句中再放上一个否定词,才与原句意思相符。
例如:“他不应该看她。
”变为“难道他应该去看她吗?”或“难道他不应该不去看她吗?”由此可见:反问句的问号,起了一个否定词的作用。
反问句是对一个肯定内容或否定内容的否定。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2.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
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积,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3.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4.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5.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一.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1)我爱我的爸爸妈妈。
反问句: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自问自答)注意: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三.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转换一)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方法和步骤:1 加:即加上反问词和语气词(“难道 +吗”或“怎么 +呢”)例如:(难道)改革开放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即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有“不”去“不” ,无“不”加“不”)例如:难道改革开放不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4、查:即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的是否一样总结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方法步骤:一加,二反,三改,四查做练习巩固方法步骤: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二.出示:两个句子主要掌握反问句2)难道我不爱我的爸爸妈妈吗?我怎么不爱我的爸爸妈妈呢?2、反例如难道改革开放(不)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
3、改即把“。
”号改成“?”号2、这幅画是我们班丽丽画的。
3、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二)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步骤例句:我们怎么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呢?1、删:先删去反问词(怎么…?呢、难道…?吗,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 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如:我们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2.反: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如:我们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3、改:把“?”改成“。
” 如:我们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4.查: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的意思和原句意思是否一样。
总结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步骤:一删,二反,三改,四查。
与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步骤比较,看看有何异同反问句变陈述句的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练习: 1、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一、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四步法)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第二步:加上反问语气词和疑问助词。
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句尾加上“呢、吗”等疑问助词。
第三步:句号变问号。
把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第四步:把句子整理通顺。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
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二、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四步法)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第二步:去除反问语气词和疑问助词。
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
第三步:问号变句号。
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第四步:把句子整理通顺。
反问句在文章中起到的是一个强调的作用,那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时,最好也要加入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
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又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小学语文必会知识——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简单实用改法」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知识测试的一个重点,要想考试不丢分,方法很重要。
今天,给各位亲分享一个简单的两步修改法:一、陈述句改反问句第一步:判断句子主要表达什么意思,找准重点部分,再在这一部分中找到句子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并把它改成相反意思的词。
第二步:在句子中加上“……难道……吗”或“……怎么……呢”注意将句号改为问号。
例如:1.那些美好的记忆,我不会忘记。
这个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在后一句:“我不会忘记”所以,第一步在这一部分找到表示否定的词“不会”将其改为“会”第二步:加上“……难道……吗”或“……怎么……呢”将句号改为问号。
改:难道那些美好的记忆,我会忘记吗?那些美好的记忆,我怎么会忘记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句子有两个表示肯定或否定词,这时就要判断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例如: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
里面有两个表示肯定的词:“是”和“想”,读读句子就知道,要表达的主义意思是“想干什么”而不是“是什么”因此,要改的词就是“想”句子改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怎么不想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呢?今天是我的生日,难道我不想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吗?二、反问句改陈述句第一步:判断句子主要表达什么意思,找准重点部分,再在这一部分中找到句子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并把它改成相反意思的词。
第二步:去掉句子中“……难道……吗”或“……怎么……呢”注意将问号改为句号。
例如:不劳动,连棵花草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句子中有3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不”“养不活”“不是”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是不是什么”因此,要将“不是”改为“是”然后去掉“难道”“吗”将问号改为句号。
改:不劳动,连棵花草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练习】一、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我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
2、留几本书在窗台,在忙碌中休闲一回,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4、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扩句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一般至少扩两处)1.局部扩句法。
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
反问句和疑问句的区别:一、句式不同1、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
反问句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例如:你怎么能这样呢?(意思是你不能这样),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
2、疑问句是一种句式。
疑问句就是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
例如:你今天几点起床的?——七点。
二、作用不同1、反问句反问句是作者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某种语气、强调某种确定的意思而有意采用的一种问句形式。
2、疑问句疑问句是用来向别人询问、解除自己的疑团的,它是有疑而问,是己问他答,答在问后。
总结:句式转换: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1.在陈述句中加入反问词(“怎么、怎能、难道、哪里”等)2.将句子中的否定词“不”或“没有”改为肯定,如果句子是肯定的,就将肯定改为否定。
3.加上反问语气词“吗”或“呢”,把句号改为问号。
练习: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3.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4.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5.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6.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7.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8.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9.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0.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1.删去反问句中的反问词(“怎么、怎能、难道、哪里”等)。
2.将句子中的否定词“不”或“没有”改为肯定,如果句子是肯定的,就将肯定改为否定。
3.删去反问语气词“吗”或“呢”,把问号改为句号。
练习: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2这个企业的老总难道不是因为经济问题落马的吗?3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4难道谁能否认这部电影没有教育意义吗?5别人能做的事,难道我不能做到吗?6我们怎能甘当落后呢?7朝鲜人民怎么会忘记志愿军战士呢?8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大家怎能不高兴呢?9难道你的爸爸不是一个技术熟练的工人吗?10字典不正是我们的朋友吗?。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一、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陈述句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而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
虽然反问句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其句子本身就包含着答案,是不需要回答的。
反问句的感情色彩比较强烈,朗读时语调较高。
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它的后面用句号表示,语调一般是平的。
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把陈述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
2、加上语气助词“呢”、“吗”。
3、将原句中的句号改为问号。
4、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
”变“?”。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练习一: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们必须要明确目标,脚踏实地地学习。
玩转语文十分钟——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在语言表达时,反问句和陈述句是我们常用的句型,他们是各有各的特色的。
陈述句:表意平和,不带感情色彩;反问句:肯定有力,能够表达比较强烈的感情。
但是在语言基础训练中,我们总会遇到反问句和陈述句的转换,许多孩子总会因为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牢固,而出现小问题,今天愚豆带领大家去解决这个问题,跟我一起出发吧!一、反问句变陈述句的规则: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范例: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的规则1.陈述句包括肯定陈述句(简称“肯定句”)和否定陈述句(简称“否定句”)。
2.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回等)改为肯定此(是能会等);在肯定此或否定词前加“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3.根据句子需要在结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有时也不用加),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练习范例: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 、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2、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难道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3、你一定会想到白杨树的质朴、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就不会想到白杨树的质朴、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四步法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第二步:去除反问语气词和疑问助词。
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
第三步:问号变句号。
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第四步:把句子整理通顺。
反问句在文章中起到的是强调作用,那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时,最好也要加入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
陈述句改反问句的四步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练习一、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几个虫子怕什么?2、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呀?3、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4、你怎么能这样做?5、马跑得越快,高楚国不就越远了吗?6、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策呢?7、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8、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9、都是你自已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10.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10、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剂可爱的小燕子吗?11.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范欲放的花蕾吗?13.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不正像晶莹剔透的钻石吗?参考答案:1、几个虫子不可怕。
2、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3、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4、你不能这样做。
5、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6、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7、海边上还泛着白色的浪花。
8、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
9、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10、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11、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12、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
13、小姑娘美好的心灵,正像晶莹剔透的钻石。
反问句转陈述句的方法和技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反问句转陈述句是一种常见的语法转换方式,它可以让陈述句更加生动有力,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反问句的特点在于将陈述句转化为问句形式,以引起读者或听者的注意并进行思考。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或改变语气,我们需要将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
本文将介绍反问句转陈述句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我们将概述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接着,我们将详细解释反问句的定义和特点,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使用方式。
然后,我们将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轻松地将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
最后,文章将总结所述的内容,并展示反问句转陈述句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反问句转陈述句的方法和技巧旨在提升文章或口语表达的效果,使得句子更加流畅自然。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和技巧,读者可以在写作或口语交流中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在下一部分中,我们将着重讨论反问句的定义和特点,以便读者对它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让我们继续深入探讨这个话题。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的组织和框架,它对于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反问句转陈述句的方法和技巧为主题,以下是文章的结构安排:1. 引言1.1 概述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反问句和陈述句的基本概念,并说明其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的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这一部分将详细阐述文章的整体结构,包括每个章节的内容和关系。
2. 正文2.1 反问句的定义和特点在正文第一部分,我们将对反问句进行详细的定义和解释,探讨其在语言中的特点和用法。
通过了解反问句的基本概念,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后续内容。
2.2 转换反问句为陈述句的方法在正文第二部分,我们将介绍转换反问句为陈述句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具体实例和分析,读者将学会如何将反问句转化为陈述句,从而使表达更加准确和清晰。
反问句与陈述句相互转换的方法反问句与陈述句相互转换是一种常见的语法转换方法,非常重要且有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方法,并提供一些实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转换规则。
一、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反问句转换为直陈句需要注意以下三个基本规则:(1)反问词语的位置要保持不变,例如:"Are you going to the party?"(你要去派对吗?)转换为"You are going to the party, aren't you?"(你要去派对,对吗?)。
(2)短语动词的位置也要保持不变,例如:"Did you finish your homework?"(你完成作业了吗?)转换为"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didn't you?"(你完成作业了,是吗?)。
(3)如果反问句中有情态动词,将其转换为陈述句时,需要在情态动词后面加上主语和动词原形,例如:"Could you help me?"(你能帮我吗?)转换为"You could help me, couldn't you?"(你能帮我,对吗?)。
2.以下列出了一些典型的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的实例:(1)反问句:"Isn't it a beautiful day?"陈述句:"It is a beautiful day, isn't it?"(2)反问句:"Have we met before?"陈述句:"We have met before, haven't we?"(3)反问句:"Do you like ice cream?"陈述句:"You like ice cream, don't you?"(4)反问句:"Will you come to the party?"陈述句:"You will come to the party, won't you?"(5)反问句:"Could you lend me some money?"陈述句:"You could lend me some money, couldn't you?"二、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需要注意以下四个基本规则:(1)将主谓语顺序交换,例如:"You like ice cream."(你喜欢冰淇淋)转换为"Like you ice cream?"(你喜欢冰淇淋吗?)。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练习:将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朝鲜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志愿军战士。
(2)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大家很高兴。
(3)你的爸爸是一个技术熟练的工人。
(4)同学们不得不想出办法克服这个困难。
(5)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6)凡卡不能再呆在这个吃人的城市里。
(7)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刻苦学习不行。
(8)勾践卧薪尝胆,最后打败了吴王夫差。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例:难道我们能辜负祖国人民的期望吗?改:我们不能辜负祖国人民的期望。
练习: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有幸得到叶圣陶先生的指导,我的写作怎么会不进步呢?(2)这次春游,不是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吗?(3)这篇作文竟在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我怎能不高兴?(4)新中国成立了,旧社会那种人吃人的现象,怎能不退出历史舞台呢?(5)时间流逝很快,难道我会不珍惜吗?(6)谁能想到他就是我们要找的地下党呢?(7)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8)为了人民,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呢?(9)韩信若不能忍受跨下之辱,又怎能成为一个军事家?。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例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例2】:我们不能浪费时间.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3)在反问句上删除反问语气词“怎么、难道”和句尾疑问助词“呢、吗”.(4)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例1】我们怎么能言而无信呢?我们不能言而无信.【例2】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练习1、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2、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3、难道我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吗?4、作为少先队员怎能不讲文明,有礼貌呢?5、我们是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呢?6、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7、难道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8、这本书真好看,怎么不叫人喜欢呢?9、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10、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不就看到不同的形状了吗?11、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1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13、把羊圈修好,不就不会再丢羊了吗?14、它一听到弦响,心里怎么能不害怕呢?15、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16、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17、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18、生活富裕了,难道我们就能铺张浪费了吗?答案1、字典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
2、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反问句和陈述句的变换
反问句:这本书难道不是我的吗?
陈述句:这本书是我的。
(一)反问句和陈述句的区别:
1、反问句中含有反问的标志性词语,而陈述句中无。
如:难道、怎能、哪能、怎么能等。
2、反问句中含有疑问词,而陈述句中无。
如:吗、呢等。
3、反问句用问号,而陈述句用句号。
4、反问句和陈述句的肯定与否定相反。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使用反问的标志性词语。
如:使用难道、怎能等。
2、使用疑问词。
如:使用吗、呢等。
3、使用问号。
4、肯定与否定变成相反。
(三)反问句变陈述句:
1、去掉反问的标志性词语。
如:去掉难道、怎能、哪能、怎么能等。
2、去掉疑问词。
如:去掉吗、呢等。
3、使用句号。
4、肯定与否定变成相反。
(四)、复杂举例:
他哪能责怪一只不善于控制自己感情的鸟呢?(改为陈述句)
改:他不能责怪一只不善于控制自己感情的鸟。
玩转语文十分钟——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
在语言表达时,反问句和陈述句是我们常用的句型,他们是各有各的特色的。
陈述句:表意平和,不带感情色彩;反问句:肯定有力,能够表达比较强烈的感情。
但是在语言基础训练中,我们总会遇到反问句和陈述句的转换,许多孩子总会因为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牢固,而出现小问题,今天愚豆带领大家去解决这个问题,跟我一起出发吧!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的规则: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范例: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的规则
1.陈述句包括肯定陈述句(简称“肯定句”)和否定陈述句(简称“否定句”)。
2.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回等)改为肯定此(是能会等);在肯定此或否定词前加“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3.根据句子需要在结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有时也不用加),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练习范例:
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 、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2、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难道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
3、你一定会想到白杨树的质朴、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就不会想到白杨树的质朴、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