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需求跟踪矩阵跟踪功能点
- 格式:ppt
- 大小:606.50 KB
- 文档页数:5
需求跟踪矩阵(RTM)有什么作用?(1)在需求变更、设计变更、代码变更、测试用例变更时,需求跟踪矩阵是目前经过实践检验的变更波及范围、影响分析的最有效的工具,如果不借助RTM,则发生上述变更时,往往会遗漏某些连锁变化。
(2)RTM也是验证需求是否得到了实现的有效工具,借助RTM,可以跟踪每个需求的状态:是否设计了,是否实现了,是否测试了。
2 需求跟踪矩阵分为哪几类?(1)纵向跟踪矩阵,包括如下的3种:需求之间的派生关系,客户需求到产品需求实现与验证关系:需求到设计,需求到测试用例等需求的责任分配关系;需求由谁来实现(2)横向跟踪矩阵:需求之间的接口关系3 在实践中,如何把握该建立哪些RTM?(1)在SEI的调查中达成的基本共识是:纵向跟踪是必须的,如果没有,则REQM SP1.4无法通过。
横向跟踪如果不作,则是大部分实施。
(2)对于纵向跟踪矩阵:必需的:客户需求与产品需求的跟踪,产品需求与测试用例的跟踪。
100%的接口需求需要建立客户需求-产品需求-设计-编码-测试用例的跟踪矩阵。
全局性需求要建立跟踪矩阵,包括:客户需求-产品需求-设计-编码-测试用例的跟踪矩阵。
核心需求要建立跟踪矩阵并非必需的:性能需求可以不建立跟踪矩阵不影响系统架构的功能需求4 需求跟踪矩阵由谁来建立?有多个角色参与建立RTM。
需求开发人员负责客户需求到产品需求的RTM建立,设计人员负责需求到设计的RTM的建立,测试用例的编写人员负责需求到测试用例的RTM建立等等。
PPQA 负责检查是否建立了RTM,是否所有的需求都被覆盖了。
5 RTM是否纳入基线管理?RTM要纳入基线管理。
纳入基线后,每次变更都要申请,RTM的变更一般是和其他配置项的变更一起申请,很少单独申请变更RTM,除非RTM有错误。
6 如何简化RTM的工作?由于在RTM中,需求可能有很多项,设计、测试用例、代码等都有多项,所以建立和维护RTM 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大、比较烦琐。
需求跟踪矩阵维护指南*C A——M——D——文档审批信息目录1简介 (1)1.1文档目的 (1)1.2适用范围 (1)1.3术语表 (1)1.4参考资料 (1)2需求模块功能矩阵建立 (1)2.1《需求模块功能矩阵》概述 (1)2.2需求模块功能矩阵建立流程 (1)2.2.1创建《需求模块功能矩阵》 (1)2.2.2需求定义和需求分析阶段《需求模块功能矩阵》的填写 (2)2.2.3设计阶段《需求模块功能矩阵》的填写 (2)2.2.4编码阶段《需求模块功能矩阵》的填写 (3)2.2.5测试阶段《需求模块功能矩阵》的填写 (3)3需求模块功能矩阵变更 (3)3.1需求模块功能矩阵变更概述 (3)3.2需求模块功能矩阵变更流程 (3)3.2.1设计阶段需求变更 (4)3.2.2编码阶段需求变更 (4)3.2.3测试阶段需求变更 ........................................... .43.2.4维护阶段需求变更 (5)4需求功能编号的编写规则 (5)1简介1.1文档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定义在软件生命周期内维护《需求模块功能矩阵》的时机,并规定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维护《需求模块功能矩阵》的主要内容、入口、出口和人员等。
1.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的所有软件项目。
1.3术语表无1.4参考资料1.《软件需求管理过程》2.《软件需求》,Karl E. Wiegers著,陆丽娜、王忠民、王志敏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7月2需求模块功能矩阵建立2.1 《需求模块功能矩阵》概述需求追溯贯穿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即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均要进行软件需求的追溯,通过不同阶段填写《需求模块功能矩阵》,建立软件需求与开发过程的追溯关系,这样可以根据软件需求追溯到开发工作产品,从而确保每个工作产品满足每个需求。
2.2 需求模块功能矩阵建立流程2.2.1创建《需求模块功能矩阵》创建人:项目经理前提:项目经理指定了项目成员角色,包括需求人员(填写《需求模块功能矩阵》的需求项),设计人员(填写设计项),开发人员(填写实现项),测试负责人(填写测试项)。
在系统工程中建立与维护需求跟踪矩阵(RTM)的技术Establish and Maintain Requirements Traceability Matrix (RTM) Technology In the Systems Engineering为了确保工作产品与需求保持一致,需要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追溯关系。
在系统工程中,一般可以通过建立与维护需求跟踪矩阵的技术方法来管理需求之间的“垂向”与“水平向”关系。
建立与维护需求与工作产品之间的双向可追溯性,能够确保需求到产品实现的无遗漏和减小偏离,并有助于变更影响分析、覆盖率分析、来源分析、质量分析等,从而提高需求管理效率,减少返工量,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work products and requirements keeps consistent, need to establish the trac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quirements. In the systems engineering, the general ca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Traceability Matrix technical way to manage requirements betwee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relationship. Establish and maintain the requirements and work products between the bidirectional traceability, can ensure that requirement to the product realization of complete and reduce deviation, and help to change the impact analysis, coverage analysis, the source analysis, quality analysis and so on, so as to improve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reduce rework amount, reduce the project the risk of failure.需求跟踪矩阵(以下简称RTM,即Requirements Traceability Matrix)是指在系统工程中建立起的需求与相关需求、设计、实现及验证之间双向可追溯的矩阵关系,是确保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技术方法。
在系统工程中建立与维护需求跟踪矩阵(RTM)的技术Establish and Maintain Requirements Traceability Matrix (RTM) Technology In the Systems Engineering为了确保工作产品与需求保持一致,需要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追溯关系。
在系统工程中,一般可以通过建立与维护需求跟踪矩阵的技术方法来管理需求之间的“垂向”与“水平向”关系。
建立与维护需求与工作产品之间的双向可追溯性,能够确保需求到产品实现的无遗漏和减小偏离,并有助于变更影响分析、覆盖率分析、来源分析、质量分析等,从而提高需求管理效率,减少返工量,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work products and requirements keeps consistent, need to establish the trac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quirements. In the systems engineering, the general ca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Traceability Matrix technical way to manage requirements betwee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relationship. Establish and maintain the requirements and work products between the bidirectional traceability, can ensure that requirement to the product realization of complete and reduce deviation, and help to change the impact analysis, coverage analysis, the source analysis, quality analysis and so on, so as to improve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reduce rework amount, reduce the project the risk of failure.需求跟踪矩阵(以下简称RTM,即Requirements Traceability Matrix)是指在系统工程中建立起的需求与相关需求、设计、实现及验证之间双向可追溯的矩阵关系,是确保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技术方法。
关于需求跟踪矩阵的6个问题1 需求跟踪矩阵(RTM)有什么作用?(1)在需求变更、设计变更、代码变更、测试用例变更时,需求跟踪矩阵是目前经过实践检验的进行变更波及范围影响分析的最有效的工具,如果不借助RTM,则发生上述变更时,往往会遗漏某些连锁变化。
(2)RTM也是验证需求是否得到了实现的有效工具,借助RTM,可以跟踪每个需求的状态:是否设计了,是否实现了,是否测试了。
2 需求跟踪矩阵分为哪几类?(1)纵向跟踪矩阵,包括如下的3种:需求之间的派生关系,客户需求到产品需求实现与验证关系:需求到设计,需求到测试用例等需求的责任分配关系;需求由谁来实现(2)横向跟踪矩阵:需求之间的接口关系3 在实践中,如何把握该建立哪些RTM?(1)在SEI的调查中达成的基本共识是:纵向跟踪是必须的,如果没有,则REQM SP1.4无法通过。
横向跟踪如果不作,则是大部分实施。
(2)对于纵向跟踪矩阵:必需的:客户需求与产品需求的跟踪⌝产品需求与测试用例的跟踪⌝100%的接口需求需要建立客户需求-产品需求-设计-编码-测试用例的跟踪矩阵⌝⌝全局性需求要建立跟踪矩阵,包括:客户需求-产品需求-设计-编码-测试用例的跟踪矩阵核心需求要建立跟踪矩阵⌝并非必需的:⌝性能需求可以不建立跟踪矩阵不影响系统架构的功能需求⌝4 需求跟踪矩阵由谁来建立?有多个角色参与建立RTM。
需求开发人员负责客户需求到产品需求的RTM建立,测试用例的编写人员负责需求到测试用例的RTM建立,设计人员负责需求到设计的RTM的建立等等。
PP QA负责检查是否建立了RTM,是否所有的需求都被覆盖了。
5 RTM是否纳入基线管理?RTM要纳入基线管理。
纳入基线后,每次变更都要申请,RTM的变更一般是和其他配置项的变更一起申请,很少单独申请变更RTM,除非RTM有错误。
6 如何简化RTM的工作?由于在RTM中,需求可能有很多项,设计、测试用例、代码等都有多项,所以建立和维护RT M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大、比较烦琐。
需求管理办法需求管理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旨在确保项目需求得到明确、完整地定义,并且能够满足项目目标。
本文将介绍一套行之有效的需求管理办法,以帮助项目团队在需求收集、分析和跟踪过程中取得成功。
一、需求收集需求收集阶段是项目中最关键的一步之一。
它涉及到与相关干系人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期望和约束条件。
以下是我们推荐的需求收集方法:1.1 面对面沟通:通过与干系人直接交流,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
这可以通过面谈、焦点小组讨论或工作坊等方式进行。
1.2 问卷调查:向干系人发送问卷调查,以收集更多的定量数据。
问卷应该设计简洁明了,问题要具体具备针对性。
1.3 观察法:通过观察干系人在工作环境中的实际操作,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
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对收集到的需求信息进行评估、整合并将其转化为项目可实施的计划和目标的过程。
以下是我们推荐的需求分析方法:2.1 需求分析矩阵:通过建立需求分析矩阵,将收集到的需求与项目目标进行比较和分析,以确定优先级和关联性。
2.2 用例建模:通过用例建模技术,可以更好地理解干系人的需求和项目流程,并建立起需求与系统功能的联系。
2.3 业务流程图:通过绘制业务流程图,可以更直观地描述项目中涉及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帮助识别需求中的瓶颈和问题。
三、需求跟踪需求跟踪是确保项目需求得到适时满足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我们推荐的需求跟踪方法:3.1 需求跟踪矩阵:通过建立需求跟踪矩阵,可以跟踪需求的状态、优先级和实现进度。
这样可以帮助项目团队了解需求的变化和影响。
3.2 需求变更管理:任何需求的变更都需要经过正式的变更流程和评审,以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3 需求审查:定期对需求进行审查,以验证其与项目目标的一致性和适用性。
四、需求文档化需求文档化是将整个需求管理过程记录下来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我们推荐的需求文档化方法:4.1 项目需求说明书:详细记录项目的整体需求、约束条件和目标。
需求追踪矩阵在软件工程中的研究与实现作者:宫会杰来源:《科技视界》2017年第05期【摘要】软件工程就是用工程化的方法和理念来管理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工程分为需求、设计、编码、测试四个环节。
通过建立和维护软件需求跟踪矩阵,可以在四个环节之间找到对应关系,验证从需求一直到测试之间的一致性与完整性,并且在发生变更时,可以通过正反向跟踪矩阵确定变更影响域。
结合软件工程的特点,在传统的需求跟踪矩阵基础上,增加用户需求和软件需求、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之间的追踪关系,使得建立的追踪关系更加精确。
【关键词】软件生存周期;软件工程;需求跟踪矩阵0 引言软件工程是指运用工程化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来管理软件开发过程,通过规范的过程控制,实现提高软件开发过程质量、软件产品质量,缩短软件开发周期的目的。
软件工程从实现的角度上可以分为四个环节:需求、设计、编码、测试,这四个环节之间是有联系的,需求跟踪矩阵就是联系这四个环节的关键点。
需求跟踪矩阵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与维护“需求-设计-编码-测试”之间的一致性,确保最终的产品满足需求。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软件的产生直到报废的生命周期,而需求追踪矩阵存在于整个软件生存周期内,从正向和反向两个方面进行需求追踪。
需求追踪矩阵中的数据元素有:需求项、设计元素、代码、测试用例,从需求开始到测试结束,形成完整的闭环,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发生了变更,都可以迅速准确的判断变更的影响域。
[1]本文结合软件工程的特点,改进了传统的需求跟踪矩阵建立过程,增加了用户需求和软件需求的追踪,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的追踪,这样建立的追踪关系更加精确。
1 实现过程软件工程是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需求是源头,设计和编码是实现,测试是保障,需求跟踪矩阵则是一条无形的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正向需求跟踪矩阵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检查在后续的软件需求、设计、编码、测试中找到对应点,反向需求追踪矩阵能检查设计、代码、测试用例等工作成果是否都能在需求找到出处,其中反向需求追踪矩阵可以理解为正向需求追踪矩阵的逆序,所以本文将主要介绍正向跟踪矩阵的建立过程。
需求跟踪矩阵维护规程文档编号:FHI_CMMI_RM_PRD_FV A文档信息:需求跟踪矩阵维护规程文档名称:需求跟踪矩阵维护规程文档类别:CMMI规程密级:内部秘密版本信息:1.0建立日期:2016-1-5创建人:EPG批准人:李庆林批准日期:2016.2.25存放位置:集成公司组织资产库/组织标准过程编辑软件:Microsoft Office 2003 中文版文档修订记录目录1简介 (4)1.1文档目的 (4)1.2适用范围 (4)1.3术语表 (4)1.4参考资料 (4)2需求跟踪矩阵建立 (4)2.1《需求跟踪矩阵》概述 (4)2.2需求跟踪矩阵建立流程 (4)2.2.1创建《需求跟踪矩阵》 (6)2.2.2需求定义和需求分析阶段《需求跟踪矩阵》的填写 (6)2.2.3设计阶段《需求跟踪矩阵》的填写 (7)2.2.4编码阶段《需求跟踪矩阵》的填写 (7)2.2.5测试阶段《需求跟踪矩阵》的填写 (7)3需求跟踪矩阵变更 (8)3.1需求跟踪矩阵变更概述 (8)3.2需求跟踪矩阵变更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设计阶段需求变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编码阶段需求变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测试阶段需求变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维护阶段需求变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目的和范围
本文件用于项目的需求跟踪,以确保该项目需求在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等环节得到完整的管理一般情况下需求跟踪包括以下环节内容(详见需求跟踪矩阵):
追溯输入需求:即建立项目需求与其来源需求的追溯;
跟踪此需求的分解和实现的过程;
跟踪需求的设计实现和相关验证过程情况。
2、填表说明
1)“需求来源”:需说明需求的出处,如:业务/产品自身完善/运维/客户等
1)需求部分,在项目立项后,需求确认阶段填写,由项目经理或指派人员填写;
2)设计部分,在项目实现阶段填写,由项目经理或指派人员填写;
3)测试部分,在项目测试阶段填写,由项目测试负责人填写;
4)完成状态,在测试结束后,由项目经理填写。
的管理和控制,保证一致性。
产品需求分析步骤与技巧介绍产品需求分析是开展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企业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功能,确保产品的竞争力和用户体验。
本文将介绍产品需求分析的步骤与技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以帮助企业进行更有效的产品需求分析。
一、市场调研与需求收集市场调研是产品需求分析的第一步,通过调查有关行业和目标用户的情况,收集和获取市场信息,从而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市场调研和需求收集:1.1 竞争对手分析: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优势和缺点,以及他们的市场份额和定位。
通过了解竞争对手,可以为产品设计和定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2 用户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方式,了解用户的需求、使用场景和反馈意见。
重点关注用户的核心需求和痛点,以及对产品功能和性能的期待。
1.3 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大数据和用户行为数据,获取用户的消费习惯、偏好和购买行为,以及市场的趋势和潜在机会。
二、需求整理与分类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将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可以按照以下几个维度来进行需求整理:2.1 功能需求:列举用户对产品功能的要求和期待,以及产品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场景和应对策略。
2.2 性能需求:考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要求,如速度、响应时间、稳定性等。
2.3 用户体验需求:关注用户的感受和体验,包括界面设计、交互设计、易用性等方面。
2.4 安全与隐私需求:分析产品的安全性要求和用户隐私保护的需求,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三、需求优先级排序在需求整理与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和产品定位,对各项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
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常用的方法:3.1 MoSCoW方法:将需求分为“Must-have”、“Should-have”、“Could-have”和“Won't-have”四个级别,分别代表用户必须具备、应该具备、可以具备和不需要具备的需求。
教务管理系统需求跟踪矩阵一、引言教务管理系统是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信息化、网络化的手段来实现对教务工作的全面管理和高效运作。
为了确保教务管理系统能够顺利地满足教育管理的需求,需求跟踪矩阵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工具。
本文将对教务管理系统需求跟踪矩阵的概念、作用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二、教务管理系统需求跟踪矩阵的概念2.1 教务管理系统需求跟踪矩阵的定义教务管理系统需求跟踪矩阵是用于记录和跟踪教务管理系统功能需求的一种矩阵表格。
它以需求编号为基准,在矩阵中记录了需求的来源、描述、优先级、是否已实现等信息,用于追踪需求的状态和实现情况。
2.2 教务管理系统需求跟踪矩阵的作用教务管理系统需求跟踪矩阵主要有以下作用: 1. 确保需求的完整性:通过对需求进行编号和详细描述,需求跟踪矩阵能够帮助保证教务管理系统的所有功能需求都得到充分的考虑和记录。
2. 控制需求的优先级:通过在矩阵中标注需求的优先级,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施过程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保证重要需求的及时实现。
3. 跟踪需求的实现情况:通过在矩阵中记录需求的实现状态,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团队和管理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每个需求的进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4. 支持系统维护和升级:教务管理系统是一个长期运行的系统,通过需求跟踪矩阵的维护,可以为后续的系统维护和升级提供参考和依据。
三、教务管理系统需求跟踪矩阵的创建3.1 创建需求跟踪矩阵的步骤教务管理系统需求跟踪矩阵的创建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需求编号:为每个需求分配一个唯一的编号,在矩阵中作为需求的标识。
2. 描述需求:对每个需求进行详细描述,包括需求的功能、性能、界面等方面。
3. 确定需求的来源:记录每个需求的来源,可以是用户需求调研、管理部门要求等。
4. 标注需求的优先级:根据需求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为每个需求标注优先级,以指导系统的开发与实施过程。
5. 记录需求的状态:在需求得到实现后,将需求在矩阵中标注为已实现,并记录实现的日期。
本资料仅供内部使用!需求跟踪矩阵填写指南____信息技术公司__年01月16日本文件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____信息技术公司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
任何个人、机构未经____信息技术公司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件的任何片断。
修改记录目录1需求跟踪矩阵填写说明 (1)2需求跟踪矩阵的维护和使用 (1)3裁剪指南 (2)1需求跟踪矩阵填写说明【需求跟踪矩阵】用以跟踪需求到设计、设计到编码、编码的测试的映射过程。
项目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裁剪模板的格式来满足项目的要求。
需求跟踪矩阵的填写遵循以下原则:需求号:为每条需求编制唯一的识别号,通过需求号可以与需求文档中描述的需求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建议不要使用章节号作为需求号。
如果没有在编程规范或需求跟踪矩阵中说明编号的格式,则可以按一下格式编号:●需求号=一级功能编号.二级功能编号.三级功能编号.N级功能编号●建议最多不要超过5级;●例子:需求号表示:第一个一级功能的第二个二级功能的一个三级功能。
软件需求描述:简单描述需求内容。
这个描述看是冗余,但有简单描述可以使得跟踪矩阵更具可读性和独立性。
概要设计:描述需求在概要设计中的实现情况。
建议使用编号对应,也可以使用文字对应,建议不要使用章节号。
如果使用编号,请在编程规范中说明编号规则。
详细设计:描述概要设计在详细设计中的实现情况。
建议使用编号对应,也可以使用文字对应,建议不要使用章节号。
如果使用编号,请在编程规范中说明编号规则。
编码:描述详细设计在编码时的实现情况。
可以使用函数名称,文件名称,对象名称等。
单元测试用例:描述详细设计对应的测试用例。
集成测试用例:描述概要设计对应的测试用例。
系统测试用例:描述需求对应的测试用例。
2需求跟踪矩阵的维护和使用跟踪矩阵有助于在各个生命周期阶段跟踪所有需求,以此来确保实现所有已并入的需求,这也避免了由于遗漏需求而进行的重复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