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类药物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38.50 KB
- 文档页数:9
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santibiotics四环素类抗生素是由放线菌产生的一类口服广谱抗生素,包括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及半合成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曾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常见病原菌对本类药物耐药性普遍升高及其不良反应多见。
1950年从土壤培养液中分离出土霉素•化学名:6-甲基-4-(二甲氨基)-3,5,6,10,12,12a-六羟基-1,11-二氧代-1,4,4a,5,5a,6,11,12a-八氢-2-并四苯甲酰胺•拼音名:tumeisu•英文名:oxytetracyclinedihydratecasno.:6153-64-6•分子式:c22h24n2o9•土霉素片分子量:460.44•规格:⑴0.125g⑵0.25g•促进作用类别抗感染类药物•1.该品作为选用药物可用于下列疾病:⑴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
⑵支原体属感染。
⑶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
⑷回归热。
⑸布鲁菌病。
⑹霍乱。
⑺兔热病。
⑻鼠疫。
⑼软下疳。
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
•2.由于目前常用致病菌对该品耐药现象轻微,仅在病原菌对该品脆弱时,方可做为采用药物。
该品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仅30%左右。
单剂口服该品1小时后,2小时到达血药峰浓度(cmax),为 2.5mg/l。
该品吸收后广泛分布于肝、肾、肺等组织和体液,易渗入胸水、腹水,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
该品蛋白结合率约为20%。
肾功能正常者血消除半衰期(t1/2)为9.6小时。
该品主要自肾小球滤过排出,给药后96小时内排出给药量的70%,其不吸收部分以原形药随粪便排泄。
该品为广谱抑菌剂,许多立克次体属于、支原体属于、衣原体属于、螺旋体对该品脆弱。
肠球菌属于对其耐药。
其他例如放线菌属于、炭疽杆菌、单核细胞激增性李斯特菌、梭状芽孢杆菌、奴卡菌属于、弧菌、布鲁菌属于、伸展杆菌、耶尔森菌等对该品亦较脆弱。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考情分析一、四环素类天然:四环素土霉素(氧四环素)金霉素(氯四环素)地美环素(去甲金霉素)半合成:美他环素(甲烯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一)四环素类的共同特点【药动学特点】1.口服部分吸收,影响因素多:①如有Mg、Ca、Al、Fe等多价阳离子,能与四环素形成难溶性的络合物——使吸收减少。
②饭后服药——血药浓度比空腹减少50%。
③铁剂——使其吸收率下降40%~90%,故需同时服用两药时,应间隔3h。
④碱性环境——影响吸收;而胃酸酸度高时——能促进吸收。
⑤吸收量有限度——服药量超过0.5g以上,血药浓度不再随剂量增加而增高,多者随粪便排出。
2.组织分布广泛——骨、牙、肝中浓度高,存在肝肠循环;3.肝脏代谢,肾脏排泄;4.多西环素——吸收充分,不受胃内容物的影响,脑脊液中浓度高。
【抗菌机制】1.3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2.还可抑制DNA的复制。
【抗菌作用】快速抑制细菌生长,高浓度杀菌。
广谱:对G菌、G-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间接抑制阿米巴原虫(土霉素)。
--四环素抗菌谱--二菌四体一虫灵,基本无效伤绿结。
说明:二菌——指细菌和放线菌四体——指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一虫——指阿米巴原虫【临床应用】→立克次体感染→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螺旋体感染→细菌性感染1.立克次体感染……包括斑疹伤寒和恙虫病等均可作为首选药物。
2.衣原体感染……四环素类治疗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鹦鹉热,肺炎衣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等,口服或局部应用均有突出的疗效——多西环素为首选药物。
3.支原体感染……对肺炎支原体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和溶脲脲原体引起的非特异性尿道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4.螺旋体感染……回归热,多西环素为首选药物。
〖注意〗梅毒螺旋体首选——青霉素。
5.细菌性感染……疗效不如青霉素。
可作为治疗肉芽肿鞘杆菌引起的腹股沟肉芽肿、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布鲁菌引起的布鲁菌病的首选药物。
[概述及分类] 四环素类是由链霉菌产⽣或经半合成制取的⼀类碱性⼴谱抗⽣素。
是快效抑菌剂,在⾼浓度时也具杀菌作⽤。
包括⾦霉素、⼟霉素、四环素及半合成多西环素,甲烯⼟霉素、⼆甲胺四环素及地美环素、美他霉素等均是氢化骈四苯的衍⽣物。
四环素类可分为天然品与半合成品两类。
天然品有⾦霉素、⼟霉素、四环素和去甲⾦霉素等。
⾦霉素已被淘汰,去甲⾦霉素我国不⽣产。
四环素和⼟霉素较常⽤。
半合成品有多西环素和⽶诺环素,前者在我国较为常⽤。
[基本结构及理化性质] 本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中均具有菲烷的基本⾻架,为酸碱两性物质,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破坏,临床⼀般⽤其盐酸盐。
[作⽤特点] 四环素类的四环素、多丙环素、⽶诺环素,在抗菌作⽤⽐较上后者,不良反应也更少。
⽶诺环素⼜是⾼脂溶性药物,易进⼊⼈体组织和滑膜液等体液中。
同时,⽤于治疗风湿病,亦未见导致菌群失调,增加感染性机会,可望成为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的抗菌谱极⼴,包括⾰兰⽒阳性和阴性菌、⽴克次体、⾐原体、⽀原体和螺旋体,故常称为⼴谱抗⽣素。
本类药物必须先进⼊菌体内才能发挥抑菌作⽤。
对于⾰兰阴性细菌,药物⾸先以被动扩散⽅式经细胞外膜的亲⽔性通道转运,再以主动转运⽅式经细胞浆膜的能量依赖系统泵⼊胞浆内。
对于⾰兰阳性细菌,药物进⼊的转运机制还不⼗分清楚。
四环素类属快速抑菌剂,在⾼浓度时也有杀菌作⽤。
其抗菌机制主要为与细菌核蛋⽩体30S亚单位在A位特异性结合,阻⽌aa-tRNA在该位置上的联结,从⽽阻⽌肽链延伸和细菌蛋⽩质合成。
其次四环素类还可引起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胞内的核苷酸和其他重要成分外漏,从⽽抑制DNA复制。
[作⽤机制] 其作⽤机制主要是阻⽌氨酰基与核糖核蛋⽩体的结合,阻⽌肽链的增长和蛋⽩质的合成,从⽽抑制细菌的⽣长,⾼浓度时也有杀菌作⽤。
四环素类药物的作⽤机理是抑制细菌蛋⽩质的合成,主要对细菌蛋⽩质合成的肽链合成阶段及终⽌阶段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