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仿真测试平台
- 格式:docx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9
基于GUI的信号与系统实验仿真平台设计一、引言信号与系统是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等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它对于理解和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以及信号的特性至关重要。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可能会面临实验设备不足、操作复杂、不直观等问题,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
基于GUI的信号与系统实验仿真平台应运而生。
本文将结合当前教学需求,设计并实现一款基于GUI的信号与系统实验仿真平台,以优化学生的实验学习体验。
二、需求分析1. 实验内容丰富:仿真平台应该覆盖信号与系统实验的常见内容,包括信号的采样、滤波、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等。
2. 操作简便直观:仿真平台应该采用图形用户界面(GUI),操作简便直观,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拖拽、点击等操作完成实验。
3. 数据可视化:仿真平台应该具有数据可视化功能,可以直观展示信号与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
4. 可定制性强:仿真平台应该具有一定的可定制性,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对实验参数进行调整,适应不同的教学场景。
三、设计思路1. 架构设计: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式,将业务逻辑、界面展示和用户交互等功能模块分离,有利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2. 技术选型:采用C#作为开发语言,结合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技术实现GUI界面的设计,利用Matlab或者Python等数学计算工具作为仿真引擎。
3. 功能设计:实现信号与系统实验的常见功能,包括信号的生成、采样、滤波等;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等。
并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实验结果。
4. 可定制性设计:通过参数设置界面,允许用户对实验参数进行调整,实现实验的个性化定制。
四、系统功能设计1. 信号生成:实现常见信号的生成,包括正弦信号、方波信号、三角波信号等,并允许用户自定义信号频率、幅度等参数。
2. 信号采样:实现对生成信号的采样,并展示采样后的离散信号图像。
仿真测试系统系统概述FireBlade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基于用户实用角度,能够辅助进行系统方案验证、调试环境构建、子系统联调联试、设计验证及测试,推进了半实物仿真的理论应用,并提出了虚拟设备这一具有优秀实践性的设计思想,在航电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由于仿真技术本身具备一定的验证功能,因此与现有的测试技术有相当的可交融性。
在航电设备的研制和测试过程中,都必须有仿真技术的支持:利用仿真技术,可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快速构建系统原型,进行设计方案的验证;利用仿真验证成果,可在系统开发阶段进行产品调试;通过仿真功能,还可对与系统开发进度不一致的子系统进行模拟测试等。
针对航电设备产品结构和研制周期的特殊性,需要建立可以兼顾系统方案验证、调试环境构建、子系统联调联试、设计验证及测试的系统仿真平台。
即以半实物仿真为基础,综合系统验证、系统测试、设备调试和快速原型等多种功能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
目前,众多研发单位都在思索着如何应对航电设备研制工作日益复杂的情况。
如何采取高效的工程技术手段,来保证系统验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航电设备系统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FireBlade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在航电设备研制工程中的定位设备可被认为是航电设备研制工程中的终端输出,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航电设备系统工程目标能否实现。
在传统的系统验证过程中,地面综合测试是主要的验证手段,然而,它首先要求必须完成所有分系统的研制总装,才能进行综合测试。
如果能够结合面向设备的仿真手段,则可以解决因部分设备未赶上研发进度导致综合测试时间延长的问题。
在以往的开发周期中,面向设备的仿真技术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1)仿真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单个测试对象上,并且缺乏对对象共性的重用;(2)仿真技术缺乏对复杂环境与测试对象的模拟;(3)仿真技术的应用缺乏系统性,比如各个阶段中仿真应用成果没有实现共享,即系统设计阶段仿真验证的成果,往往没有应用在后期产品测试阶段对设备的验证上。
机车TCMS网络控制系统自动化仿真测试平台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客户对机车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不断提高,机车网络控制系统作为机车的信息通讯核心,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机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对其进行准确调试的难度很大,因此在进行完调试的基础之上,对机车网络进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为克服传统网络控制系统测试过程中的诸多困难,采用TCMS 网络控制系统自动化测试平台。
解决方案
TCMS 网络控制系统自动化测试平台结构如下图所示:
网络控制系统自动化测试平台可以分为机车仿真系统和测试总控系统两个部分。
机车仿真系统采用以太网TCP/IP 为其主干网络,包括:TCMS 网络;分布式实时仿真系统,模拟机车各子系统;虚拟驾驶与场景,实现虚拟驾驶。
测试总控系统采用以太网作为其主干网络,测试总控系统基于统一的通信协议管理,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了自动化测试技术、分布式监控技术、自动分析判读技术、仿真司控台、以及大规模数据存储技术。
机车仿真系统
机车仿真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列车的行为仿真和测试,通过机车仿真机柜和HiGale 仿真系统实现对列车行为的仿真模拟,虚拟驾驶和场景提供列车运行的外界环境模拟。
HiGale 采用了x86 架构的处理器及PXI 高速通信总线,而且配备了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到达甚至超过真实的嵌入式控制器实时性能,并支持各种I/O 板卡及通信板卡,能够完全取代真实控制器的外部接口。
其中HiGale 分布式仿真系统能够提供仿真实时要求较低的模型运行环境,以及无法在纯软件环境下的高速模型运行环境,包括FPGA 等方式,仿真系统之间通过反射内存网实现。
电力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应运而生。
这种平台可以模拟真实的电力系统运行环境,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实时模拟和监测,提供有效的实验与培训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一、设计目标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的教学和研究需求,电力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应具备以下设计目标:1. 实时仿真:平台能够实时模拟电力系统的各种运行情况,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计算和显示。
2. 多场景支持:平台应支持各种电力系统的仿真实验需求,包括电力传输、配电、短路、过电压等多种场景。
3. 灵活可调:平台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参数调整,包括电力系统元件的连接方式、参数设置等。
4. 数据可视化:平台具备数据可视化功能,能够通过图表、曲线等方式直观展示电力系统运行结果。
5. 用户友好:平台的操作界面简单直观,用户可以轻松上手,进行实验仿真操作。
6. 可扩展性:平台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根据需求增加新的电力系统场景和功能。
二、平台实现1. 软件选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可以选择使用MATLAB、PSIM等仿真软件进行开发。
这些仿真软件具备强大的仿真能力和用户友好的界面,适合电力系统虚拟仿真平台的开发和实现。
2. 前端设计:平台的前端设计是用户与平台进行交互的界面,应该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友好的操作界面。
界面上可以包括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元件的图示、参数的设置和实时模拟结果的显示等功能。
3. 后端开发:平台的后端开发是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部分。
通过编程语言如Python或MATLAB,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计算和数据处理,如节点电流计算、矩阵运算等。
后端开发还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仿真参数调整、故障注入等功能。
4. 数据库设计:为了保存和管理用户的实验数据和结果,需要设计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和查询。
数据库可以使用MySQL、SQLite等关系型数据库进行设计,并通过编程语言的API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使用教程一、首次使用1.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登录网址为::60502. 点击右上角“系统使用说明(首次登录必看)”3. 根据视频教程安装虚拟运行环境4. 查看系统各模块的视频教程二、预习测试1. 登录仿真平台(初始账号密码均为10位学号,登录后请设置邮箱和密保问题,设置后可以自行找回密码)2. 进入“实验预习系统”3. 在“完成预习”选项卡下进入预习,根据提示完成预习测试题。
注意:“实验预习系统”仅具有答题功能,请同学们完成预习测试题前先在“仿真实验V4.0”系统进行实验学习!三、仿真实验1. 进入“仿真实验V4.0”2. 进入各实验项目进行学习和实验3. 实验操作由系统评分,同时考察实验操作过程和测量数据情况。
注意:请在结束实验操作前截图保存原始数据,以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实验结束后无法查看原始数据!四、实验报告提交1. 完成虚拟仿真实验后,在“开始实验”选项卡下点击“上传实验报告”2. 点击“报告模板下载”按钮下载该实验的报告模板,根据模板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并上传。
3. 在教师评阅前实验报告可多次上传,新上传的实验报告会覆盖之前上传的。
五、技术问题1.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使用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时,可在“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安装及使用问题解决方案”中查找解决方案。
2. 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可以将问题反馈给学习委员,由学习委员在“物理实验课程通知群”统一反馈给实验指导教师和公司技术人员。
附: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安装及使用问题解决方案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安装及使用问题解决方案1. 安装过程中如果遇到如图所示的情况解决方案:请关闭杀毒软件(360安全卫士,360管家,联想电脑管家,鲁大师等),再重新安装,如果还不行就按照如下链接给注册表权限再安装2. 安装过程中提示指定路径或磁盘上找不到文件解决方案:请右键我的电脑--属性,查看如图所示的TEMP和TMP的变量值是否一样3. 安装过程中提示请先确定操作系统已经安装了.net3.5解决方案:按照如图所示,直接在控制面板中勾选.net3.5,确定,让Windows 更新为你下载文件4. 安装过程中提示修改,修复,除去解决方案:这个说明你的电脑已经安装过虚拟实验环境了,不要再次点击安装程序,直接去网站上的打开仿真系统,开始实验即可5. 安装过程中提示Windows已保护你的电脑解决方案:点击更多信息,再点击仍要运行6. 安装过程中提示阻止操作解决方案:请退出所有的杀毒软件,特别是360安全卫士,360杀毒,360管家,鲁大师之类的7. 安装.net 3.5出现这样的问题解决方案:先用离线版的.net3.5的安装包直接双击安装,然后安装不成功再用下载专区的win10修复工具修复8. 安装过程中出现乱码解决方案:打开控制面板,选择时钟和区域,再选择区域,点击更改系统区域设置,将当前区域设置改成中文(简体,中文)9. 安装过程中出现基于脚本的失败解决方案:退出所有的杀毒软件,将安装程序放在桌面上,右击安装程序以管理员身份运行10. 启动Windows update 服务时,提示拒绝访问解决方案:这个可能是电脑不允许更新的设置问题,可以直接安装离线版3.5 的安装包,然后再在控制面板中再勾选.net 3.5确定就行11. 控制面板中勾选3.5安装时,Windows无法完成请求的更改,组件存储已损坏解决方案:这个说明你电脑的操作系统的3.5环境被破坏了,所以安装不成功,可以直接找到网站首页的首次登录必看的连接进去,找到下载专区,把win10专业版升级工具下载下来给你的系统升级一下,升级完之后,控制面板中可能就可以安装.net3.5了12. 开始实验提示出错该字符串未被识别为有效的DateTime 解决方案:长日期和短日期改成如图所示的格式13. 开始实验遇到这样的2个问题解决方案:按照如图所示,重置网络点击开始,搜索中直接输入CMD,在搜索结果中,在命令提示符上右击,选择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命令行输入:netsh winsock reset,回车,命令执行完成后然后重启电脑即可14. 开始实验提示1%不是有效的win32应用程序解决方案:将虚拟实验环境安装在D盘试试,有的时候C盘被破坏了,换个盘可能就行了15. 开始实验提示出错,打不开实验解决方案:首先将虚拟实验环境在控制面板中卸载,然后看下C盘有没有虚拟实验环境文件夹,如果有的话也删除这个文件夹,没有就不用操作,然后再退出杀毒软件,右击我们的虚拟环境安装程序以管理员身份运行,直接默认安装在C盘,安装完用谷歌浏览器打开仿真网站开始实验16. 开始实验提示文件打开出错调用的目标发生了异常解决方案:调用目标异常可以尝试修改这个注册表17. 仿真开始实验时提示文件下载出错、解决方案:方法1:按照截图中的路径,删除这些文件再重新开始实验,如果还是不行,就用下面的方法2方法2:找到图下的文件夹Download文件夹,(根据自己安装的文件位置不同,图下所示是安装在C盘),删除如图所示的文件,然后再把售后发的仿真Download解压,解压出来的里面的2个文件再替换被删除的文件,然后再开始实验解压到仿真Download文件夹,然后打开这个文件夹,如下图所示;18. 开始实验提示未将对象引用设置到对象的实例解决方案:重新安装虚拟实验环境之后,再重启电脑,退出杀毒软件,打开实验界面看看。
Proteus展开全文Proteus是一款非常实用的仿真软件,Proteus内有很多的仿真器工具,被众多的仿真器使用者所喜爱。
并且软件内的模型处理器支持多种类型的格式,满足了绝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
【软件介绍】Proteus是英国Lab 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EDA工具软件(该软件中国总代理为广州风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它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
它是目前最好的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的工具。
虽然目前国内推广刚起步,但已受到单片机爱好者、从事单片机教学的教师、致力于单片机开发应用的科技工作者的青睐。
Proteus是世界上着名的EDA工具(仿真软件),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一键切换到PCB设计,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
【软件功能】一、互动的电路仿真用户甚至可以实时采用诸如RAM,ROM,键盘,马达,LED,LCD,AD/DA,部分SPI器件,部分IIC器件二、仿真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可以仿真51系列、AVR、PIC、ARM、等常用主流单片机。
还可以直接在基于原理图的虚拟原型上编程,再配合显示及输出,能看到运行后输入输出的效果。
配合系统配置的虚拟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它建立了完备的电子设计开发环境三、资源丰富1.可提供的仿真元器件资源:仿真数字和模拟、交流和直流等数千种元器件,有30多个元件库。
2.可提供的仿真仪表资源:示波器、逻辑分析仪、虚拟终端、SPI 调试器、I2C调试器、信号发生器、模式发生器、交直流电压表、交直流电流表。
理论上同一种仪器可以在一个电路中随意的调用。
3.除了现实存在的仪器外,该软件还提供了一个图形显示功能,可以将线路上变化的信号,以图形的方式实时地显示出来,其作用与示波器相似,但功能更多。
这些虚拟仪器仪表具有理想的参数指标,例如极高的输入阻抗、极低的输出阻抗。
这些都尽可能减少了仪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4.可提供的调试手段Proteus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测试信号用于电路的测试。
仿真实验平台设计与构建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仿真实验平台已经成为许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仿真实验平台通过模拟实际情况,可以帮助人们研究和解决各种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和构建一个高效且可靠的仿真实验平台。
一、平台设计1. 定义目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仿真实验平台的目标和功能。
它是用于教育、研究、开发还是其他用途?根据不同的目标,设计出不同的平台架构和功能需求。
2. 界面设计:一个直观且易于操作的界面对于用户来说非常重要。
平台的界面应该简洁明了,不要过于复杂,同时应该考虑到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提供可自定义的选项。
3. 数据管理:实验平台需要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管理和存储。
因此,平台需要具备高效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录入、存储、查询和分析等功能。
4. 模型设计:仿真实验平台的核心在于模型的设计和构建。
模型应该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并提供不同参数的选择。
模型的设计需要结合领域知识和相关研究,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5. 交互设计:平台应该提供良好的交互性,用户可以通过界面进行实时交互和反馈。
用户可以通过修改参数、观察结果并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等。
二、平台构建1. 技术选择:在构建平台时,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技术和工具。
这些技术和工具应该能够满足平台的需求,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2. 数据库设计:平台需要使用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用户的数据。
数据库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查询效率等方面。
常见的数据库系统包括MySQL、Oracle等。
3. 模型构建:根据平台设计的模型需求,我们需要进行模型的构建。
在构建模型时,我们需要根据所选的技术和工具进行合理的编码和测试,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用户管理:平台需要提供用户管理功能,包括用户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
用户管理模块应该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
5. 系统集成:在完成各个模块的构建后,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的集成测试。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确保各个模块之间的协调性和兼容性,保证平台的稳定运行。
仿真测试系统系统概述FireBlade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基于用户实用角度,能够辅助进行系统方案验证、调试环境构建、子系统联调联试、设计验证及测试,推进了半实物仿真的理论应用,并提出了虚拟设备这一具有优秀实践性的设计思想,在航电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由于仿真技术本身具备一定的验证功能,因此与现有的测试技术有相当的可交融性。
在航电设备的研制和测试过程中,都必须有仿真技术的支持:利用仿真技术,可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快速构建系统原型,进行设计方案的验证;利用仿真验证成果,可在系统开发阶段进行产品调试;通过仿真功能,还可对与系统开发进度不一致的子系统进行模拟测试等。
针对航电设备产品结构和研制周期的特殊性,需要建立可以兼顾系统方案验证、调试环境构建、子系统联调联试、设计验证及测试的系统仿真平台。
即以半实物仿真为基础,综合系统验证、系统测试、设备调试和快速原型等多种功能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
目前,众多研发单位都在思索着如何应对航电设备研制工作日益复杂的情况。
如何采取高效的工程技术手段,来保证系统验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航电设备系统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FireBlade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在航电设备研制工程中的定位设备可被认为是航电设备研制工程中的终端输出,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航电设备系统工程目标能否实现。
在传统的系统验证过程中,地面综合测试是主要的验证手段,然而,它首先要求必须完成所有分系统的研制总装,才能进行综合测试。
如果能够结合面向设备的仿真手段,则可以解决因部分设备未赶上研发进度导致综合测试时间延长的问题。
在以往的开发周期中,面向设备的仿真技术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1)仿真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单个测试对象上,并且缺乏对对象共性的重用;(2)仿真技术缺乏对复杂环境与测试对象的模拟;(3)仿真技术的应用缺乏系统性,比如各个阶段中仿真应用成果没有实现共享,即系统设计阶段仿真验证的成果,往往没有应用在后期产品测试阶段对设备的验证上。
F i r e B l a d e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从实际问题出发,基于面向设备的思想,提出了虚拟设备这一概念,用户可以根据任务的需求分解来设计设备的功能原型,实现用户自定义的界面设计、外部信号接口设计以及内部的数据处理流程,设计结果以虚拟设备描述文件的形式保存。
虚拟设备概的提出,弥补了综合测试中可能出现的不足,给出了测试依据,为设备研发后立即参与验证提供了可能。
FireBlade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就以下4 个开发阶段进行架构设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仿真需求:(1)系统总体方案设计阶段。
利用FireBlade 对被测系统及各个子系统进行仿真模拟,为综合测试系统的研制提供虚拟的被测对象,辅助对系统设计中测试任务的合理性分析,以及对测试方案的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测试的针对性,准确地提炼了测试需求。
此外,通过对被测系统的仿真,可以对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口进行观察和分析,初步模拟出接口的数据和信号特性,仿真数据和信息流程,从而验证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2)开发调试阶段。
利用FireBlade 能够有效地在硬件接口层对系统中所有设备进行仿真和联调,在被测系统准备阶段对测试细则/ 测试脚本的编写提供验证,可以用来验证被测系统软件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将会极大地节省开发调试费用,加快开发速度,并能有效地保证开发质量。
(3)系统联试阶段。
利用FireBlade 的快速原型系统来保障可能因子系统研发未完成而延误的系统在线联试。
在联试过程中,快速定位复杂系统中的故障;快速建立在线工作的设备原型,并能够提供丰富的在线监视和测试功能,为现场故障归零提供技术保障。
(4)系统验证测试阶段。
利用FireBlade 构建被测设备的工作环境,实现现场故障状态的复现,以达到试验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能够对被测设备的工作环境进行模拟,实现测试用例的输入和自动循环测试,并能将I c e B l a d e 故障注入系统(即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IceBlade 故障注入系统)加入测试环路,实现对子系统间信号的故障注入,在物理层、电气层、链路层、协议层以及应用层进行故障模拟,在信号接口上模拟设备内部的运行异常,以实现对被测设备的逆向测试和容错性测试,在试验阶段实现故障复现、故障诊断和故障定位分析。
FireBlade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应用结构针对于航电设备研制工程中的应用,FireBlade 提出了分层的设计理念,使用户能够按照实际环境中的系统构建方式来搭建仿真系统。
FireBlade 的应用设计层可分为4 部分,如图1 所示。
图应用层设计单个仿真系统的应用包括以下设计资源:·实际的被测系统。
通过实时处理单元的外部接口与系统实现连接。
·仿真环境。
用来设计虚拟设备,其在系统内通过仿真实现,并可以通过外部接口与其他设备连接,也可以直接在内部实现虚拟连接。
·界面工具。
可以通过设计虚拟设备的面板实现人机界面,面板既可模拟仿真设备的人机接口,也可在运行时对系统进行控制与检测。
·仿真系统的总线和信号接口。
属于仿真环境与被测系统之间信号数据交互连接的接口设备层,用来设置与其他资源之间的信号连接与映射。
仿真系统应用构架仿真系统的应用结构如图2 所示,其中虚拟设备的构建为仿真系统设计的重点,分为以下5 部分:(1)设备接口设计。
根据设备的I C D 文件的定义,设计虚拟设备的外部接口及其特性。
设备的外部接口包括系统支持的各种通信总线、模拟和数字信号、变量及事件接口。
(2)变量定义及映射。
变量是设备的外部接口和设备内各个运行模块之间实现数据交换和存储的单元。
设置设备的接口可以与变量实现映射。
(3)事件定义及映射。
事件用来实现对运行模块和数据更新的触发,当设定的条件满足时事件有效,当事件有效时可以用来触发运行模块的运行、数据和设备接口的数据更新、内部计数等功能。
(4)运行模块。
运行模块是用来实现设备内部处理算法的可执行单元,可以由C代码设计、Matlab/Simulink 导入。
模块设计好以后可以实现重用。
(5)面板设计和应用。
面板作为人机交互的界面,既可以作为作为虚拟设备内部的一个模块也可以单独作为一个虚拟设备,独立运行。
面板的设计采取所见即所得的控件设计方式,通过对控件的操作实现界面设计,设置控件和变量及事件的映射关系,实现显示和控制信息的自动更新。
虚拟设备设计的原理如图3 所示。
图虚拟设备设计的原理FireBlade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功能特性1 分布式仿真运算资源设计FireBlade 仿真测试平台采用“主控计算机+ 显控计算机+ 实时处理机+ 网络设备”的分布式仿真运算资源设计。
采用这种分布式的运算资源分配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实时性和系统仿真的灵活性。
2 面向设备的设计方案在仿真测试实施过程中,F i r e B l a d e 仿真测试平台(即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FireBlade 故障注入系统)用连接设置的方式实现虚拟设备和实际设备之间连接关系,这样就使系统的构建非常灵活。
对信号的录取过程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变量值记录,而可以实现对总线、串口、模拟和数字信号原始数据的真实记录,这可以为事后的分析工作提供更多更详细的实验素材。
和其他系统周期性查询处理不同,FireBlade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运行采取实时事件触发和定时功能结合的方式,更接近实际设备的运行设计,提供更高的实时性能;支持运行模块和虚拟设备的可重用性;支持第三方提供仿真资源的能力。
有些时候,建立虚拟设备需要合作单位的支持,而有些合作单位不愿意公开设计资料。
系统提供第三方设计的方案,即脱离系统进行虚拟设备设计和原理验证的工具。
第三方可以采用本工具实现运行模块的设计。
这就为合作单位参与仿真设计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3 支持多优先级多任务的设计方式仿真设备设计中支持多任务、多优先级的设计,可以设置不同的触发事件,如总线消息、接口信号变化等。
当事件被触发时,可以触发不同的运行模块,每个运行模块可以设定不同的优先级,可以更精确地实现对设备的仿真。
4 与IceBlade故障注入系统无缝集成仿真测试平台的实时处理机通过以太网与故障注入系统相连。
仿真系统和故障注入系统结合可以提供以下功能(见图4):图4仿真测试平台与故障注入系统的联合设计方案(1)故障注入过程的信号记录。
在试验过程中经常需要观察在故障注入前后系统的响应情况,故障注入系统在故障注入时可以向录取软件发送触发信号,用来触发一次录取操作,就可以根据预先设置把故障注入前后的选定信号的变化过程记录下来,用于事后分析或整理报告。
(2)故障注入类型和时机的控制。
多数情况下,故障注入的发生是要与仿真过程的进行相互配合实现的,即只有当仿真系统运行到特定的步骤时进行故障注入才有价值,这就需要仿真系统根据不同的运行情况向故障注入单元发送故障注入的设置、允许或触发信息,以保证故障注入能够和仿真进程有机配合。
(3)系统仿真和故障注入的自动运行。
有些情况下需要连续长时间对设备进行循环测试,这就需要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测试过程。
在此情况下,就需要系统能够按照设置自动运行提前设置的仿真和故障注入脚本,并根据测试的进展实现故障注入,并实现系统的响应记录。
应用分析F i r e B l a d e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含有多种总线接口以及扩展结构,并接受对扩展接口的定制。
在客户的具体应用中,可以实现系统测试方案中“先分后总”的要求。
如在某型号武器项目的需求定义中,接口方式包括S T D - M I L -1553B 总线、C A N 总线、串口总线、A D / D A 输入输出、隔离I O 等;需开发的模块包括:中央控制器、车长、火控计算机、敌我识别系统、G P S 等。
项目开始时,指定开发计划,各个模块由职能不同的厂家生产,然后依据开发计划,制定模块的测试计划和综合测试计划。
FireBlade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在某型号项目开发中的应用如图5 所示。
图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在某型号武器项目开发的应用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阶段,可以利用FireBlade 对各个开发模块在仿真环境中进行模拟,初步对子系统的接口进行观察分析,对接口数据传递流程进行系统验证,修正系统设计和测试方案中的不正确因素。
针对具体模块的测试,需要详细考虑系统环境中各个模块的协作,以及数据交换等等复杂情况。
中央控制器作为该武器项目的核心模块,功能是协调其他工作模块的任务调度,以及转发数据信息等等。
在测试开始时,通常只会测中央控制器一个模块,所以在其他模块不具备的条件下,利用FireBlade 丰富的硬件接口层资源,根据相关协议分别设计其他模块,来达到对中央控制器的测试目的。
当仿真系统搭建完成后,就构成了一整套虚拟的测试环境,这其中只有中央处理器是真实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