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商品养护)
- 格式:ppt
- 大小:3.97 MB
- 文档页数:104
仓库安全管理和商品养护管理1. 仓库安全管理在仓库管理中,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仓库安全管理可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仓库内的人员、设备和财产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仓库安全管理措施:1.1. 安全设备•监控系统:安装闭路电视摄像头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测仓库内外的情况,并记录下来以备查阅。
•报警系统:设置可靠的报警装置,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采取行动。
•灭火设备:配置灭火器、灭火器自动报警装置等,以应对突发火灾事故。
•消防通道:保持仓库内部道路畅通,设置明显的疏散标志和指示标识。
1.2. 员工教育和培训•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员工对安全隐患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定期演练火灾、事故等应急情况,提升员工的应变能力。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仓库操作规范,并确保员工遵守,减少操作中的安全隐患。
1.3. 仓库布局设计•通风设施:保证仓库内的良好通风,排除有毒气体、烟尘等。
•照明设备:确保仓库内有足够的照明灯具,避免操作人员因照明不良导致的事故。
•可视距离:在仓库内合理规划货物的放置位置,保留足够的通道和可视距离。
2. 商品养护管理商品养护管理是仓库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商品的质量维护和保持产品价值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商品养护管理措施:2.1. 温湿度控制•合理的温湿度:根据不同商品的要求,控制仓库内的温湿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对商品造成损害。
•温湿度监测:使用温湿度监测设备,对仓库内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采取调节措施。
2.2. 灰尘和异味处理•定期清洁:对仓库内的货架、货物等进行定期清洁,防止灰尘积累。
•异味处理:对于易吸附异味的商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商品不受异味影响。
2.3. 货物摆放和保护•合理摆放:根据商品的特性和保质期要求,合理摆放货物,确保货物之间有足够的间隔和通风条件。
•使用保护材料:对易碎、易损坏的商品,使用合适的保护材料,避免运输和摆放过程中的损坏。
仓储物品储藏养护制度1、储藏易燃易爆商品的库房应冬暖夏凉、干燥、易于通风、密封和避光。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类宜储藏于一级耐火建筑的库房内。
2、各种瓶装气体入库时,必须查验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检验合格证,严格检查气瓶、气体的质量、数量,查看有无泄漏。
发现有问题的钢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及时通知生产厂家,并做好验收记录。
3、不同气体、空实气瓶实行分类、分区存放。
应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火源、热源、电源、无产生火花的条件。
4、应根据各种瓶装气体的特性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在储存期内定期检查,做到一日两检,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气瓶缺陷或附件损坏等要及时更换或修复。
5、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穿带钉鞋;操作中要轻拿轻放,防止摩擦和撞击;不得使用能产生火花的工具。
6、经常检查库房温度,发现变化及时调整。
仓储物品储藏养护制度(2)是指对仓储物品进行储存和保护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它的目的是确保仓储物品的安全、有效储存,并加以养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下是仓储物品储藏养护制度的主要内容:1. 存储环境要求:根据不同物品的特性和储存要求,确定适宜的存储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要素,并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控。
2. 仓库布局设计:合理规划仓库的布局,确定物品的存放区域和通道,保证管理和取用的便利性,并确保不同物品之间的隔离和防混淆。
3. 物品分类和标识:对不同种类的物品进行分类,并采用明确的标识方法,如标签、二维码等,以便于查找和管理。
4. 入库管理:建立入库登记和验收制度,记录入库物品的相关信息,包括数量、质量、来源等,确保物品符合要求并可追溯。
5. 出库管理:设立出库申请和批准流程,进行核对和确认,严禁私自取用和调拨,确保物品的安全和完整性。
6. 定期检查和保养:制定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对仓储物品进行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防止损坏和变质。
7. 库存管理和更新:进行库存盘点和调整,确保库存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更新物品数量、状态等信息。
仓储物资保管、保养管理制度
1. 制定仓储物资保管、保养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物资安全、完好和有效地保管和维护。
2. 仓储物资保管管理的责任主体应明确,包括仓库管理员、物资保管人员等。
3. 仓库管理应实行定期清点物资、盘点库存、核实数据的制度。
4. 物资保管人员应熟悉物资的特性,进行分类储存,保证不同类型的物资不互相混杂,并避免堆放过高或过重。
5. 对于易腐、易燃、易爆等特殊物资,应采取特殊保管措施,如储存于防火、防潮、防晒的地方,并定期检查其储存环境。
6. 对于仓库内部环境,如温度、湿度等应加以监测和控制,确保物资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7. 仓库管理应建立物资出入库的登记制度,记录物资的种类、数量、规格、品质等信息,并办理相应的单据。
8. 仓库管理应加强对物资借用、领用以及归还、报废等流程的管理,确保物资的合理使用和回收利用。
9. 定期进行物资的保养和维护,如检查、清洁、防锈、包装等工作,确保物资的良好状态。
10. 对于有损坏、丢失、遗失等情况的物资,应及时报告上级,做好登记、追责、赔偿等工作。
第 1 页共 1 页。
仓储物品储藏养护制度范文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仓储物品的储藏养护工作,确保仓储物品的安全、保护和维护,提高仓储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仓库内所有仓储物品的储藏养护工作。
三、责任分工1. 仓库管理员负责仓储物品的储藏养护工作,包括分类储存、合理布局和定期检查。
2. 部门经理负责监督和指导仓库管理员的储藏养护工作,并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估。
四、储藏原则1. 按照物品的性质、特点和使用频率,分类储藏,确保相同或相似物品放在相邻或相同的区域,便于查找和管理。
2. 仓库内应设置合理的货架和储物柜,确保储藏物品的安全和整齐,防止因物品散乱而造成损坏或丢失。
3. 储藏物品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和受潮,防止发霉或生锈。
4. 对于易损坏或易腐烂的物品,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包装密封、存放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等。
5. 严禁在仓库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或危险品,确保仓库的安全。
五、储藏养护程序1. 分类储存:将物品按照性质、规格和用途进行分类,并将其放置在相应的货架或储物柜中。
2. 合理布局:根据物品的大小和使用频率,合理布置货架和储物柜,确保物品的方便存取和管理。
3. 定期检查:仓库管理员定期检查仓库内的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物品的损坏或丢失。
六、储藏养护要求1. 仓库管理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仓储物品的储藏养护要求和程序。
2. 物品的储藏位置必须明确标记,以便快速查找和管理。
3. 物品的存放要整齐有序,禁止堆放杂物和杂散物品。
4. 物品的包装必须完整,密封和防潮,避免受到外界物质的影响。
5. 定期清洁和检查仓库,保持储藏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七、储藏养护记录1. 仓储物品的进出库需要进行记录,包括物品名称、数量、存放位置和责任人等信息。
2. 对于定期检查和清洁,应编制相应的检查记录,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3. 对于物品的损坏或丢失,需要进行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
八、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罚,并视情况进行相应的经济赔偿。
仓储物品储藏养护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保证仓储物品的安全储存和良好养护,确保物品的质量和完好度,提高仓储效率,降低仓储成本。
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仓储储藏养护的物品。
二、储藏要求1. 选择合适的仓库:根据物品的特性和存储要求,选择适合的仓库。
仓库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防潮、防火等设施,并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2. 温度控制:根据物品的特性和存储要求,控制仓库的温度。
对于需要保持恒温的物品,应使用恒温设备维持合适的温度。
3. 湿度控制:根据物品的特性和存储要求,控制仓库的湿度。
对于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应采取防潮措施,如安装除湿设备或使用防潮剂。
4. 光照控制:根据物品的特性和存储要求,控制仓库的光照。
对于对光照敏感的物品,应进行遮光处理,避免阳光直射。
5. 防火措施: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如安装灭火设备、定期检查电缆和电器设备等,确保仓库的火灾安全。
三、储藏操作规范1. 制定储藏方案:在存放物品之前,制定详细的储藏方案。
包括物品的分类、存放位置、存放数量等信息。
2. 合理布置货物:根据物品的特性,合理布置货物的存放位置和仓库内的货架。
确保货物之间有足够的间隔,且易于取放。
3. 严格区分货物:在仓库中使用明显的标识,区分不同的货物。
标识应包括物品的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以便于管理和查找。
4. 贮存顺序:根据货物的特性和储藏要求,确定合理的贮存顺序。
首先存放易受损的物品,再存放耐潮耐火的物品,以减少物品受损的风险。
5. 定期盘点:定期盘点仓库中的物品,核对库存数量与实际数量是否相符。
发现库存不符情况时,及时进行调整。
四、物品养护要求1. 定期清洁:定期对仓库和货物进行清洁,确保无尘、无蛀虫、无灰尘等。
2. 不得超负荷存储:严禁超负荷存储和堆放货物,以免压坏货物或堆积不稳导致意外事故。
3. 托运防护:对于易碎物品或需要特殊防护的物品,应进行专门的包装和标识,以防止在搬运过程中损坏。
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仓库设施和储藏的物品,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商品仓储养护的技术方法一、仓库温湿度的基本知识1.仓库温度仓库温度也叫仓温,是指仓库空间的温度。
大气中的热量,以传导、对流和辐射形式通过库顶、墙壁和门、窗的启闭,影响着库内温度。
由于标定的方法不同,温度的表示方法有以下3 种:(1)摄氏温标(℃)摄氏温标也称国际百度温标,是世界上普遍使用的温标。
摄氏温标的规定是:在标准大气压下,以水的冰点为0 度,沸点为100 度,中间划分100 等分,每等分表示1 度。
该方法是由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休斯(Anders Celsius,1701—1744)制定的。
摄氏温度用℃表示。
(2)华氏温标(℉)华氏温标的规定是:在标准大气压下,以水的冰点为32 度,沸点为212 度,中间划分180等分,每等分表示1 度。
该方法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丹尼尔·家百列·华伦海特(Daniel Gabriel Fahrenheit,1686—1736)制定的,至今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仍在使用。
华氏温度用℉表示。
(3)开氏温标(0K)开氏温标的规定是:以绝对零度为基点,即以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平均动能为零时物质所具有的温度作为零点。
开氏温度计的刻度单位与摄氏温度计上的刻度单位相一致,也就是说,开氏温度计上的1度等于摄氏温度计上的1度,水的冰点摄氏温度计为0℃,开氏温度计为273.160K。
该方法是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Lord Kelvin,1824—1907)发明的。
开氏温度用0K表示。
摄氏温度、华氏温度、开氏温度三者之间有以下换算关系:℉=1.8 ×℃+32℃=5/9(℉-32)0K=273 +℃2.仓库湿度湿度是表示空气干湿程度的物理量。
地面或库内商品中的水分,在空气热量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蒸发成水蒸气,上升到空气中,使空气显示出一定的潮湿度。
空气湿度主要由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1)绝对湿度绝对湿度是指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的实际含量,通常以1 立方米空气内所含有的水蒸气的克数来表示。
仓库储存养护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规范仓库储存养护管理,保障仓储物资安全,提高物资周转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仓库的储存养护管理工作。
三、仓库管理1、仓库的划分按仓储物资的性质、用途和特点,将仓库划分为原材料仓、半成品仓、成品仓和辅料仓等。
2、仓库的布局仓库布局合理、通道畅通,货物进出贮存便利,避免混乱堆放和交叉干扰。
3、仓库设施对仓库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设施完好,无安全隐患。
四、储存管理1、货物接收对收到的货物进行验收,检查货物的数量、品质,确保货物无误差。
2、货物储存根据不同物资的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储存方式,确保货物安全、完整。
3、货物保护对需保护的货物进行防潮、防晒、防震等措施,确保货物质量。
4、货物轮换对存放较长时间的货物进行轮换,保持货物品质与库存更新。
五、养护管理1、货物检查定期对库存货物进行检查,防止积灰、损坏、变质和丢失等现象的发生。
2、货物清洁对库存货物进行清洁,保持货物整洁、无污染,确保货物品质。
3、货物维护对库存货物进行维护,保持货物质量,防止污染和损坏。
六、安全管理1、防火安全严格执行防火措施,确保仓库环境无火灾隐患。
2、防盗防抢加强对仓库的巡逻、监控,确保仓库安全。
3、危险品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储存危险品,确保危险品储存安全。
七、验收交接1、货物交接对入库和出库的货物进行清点、核对,并填写相应的交接单据。
2、货物报损发现货物报损,及时采取措施,并做好相应的报损记录。
八、考核与改进1、定期评估定期对仓库储存养护管理进行评估,检查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
2、改进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改进措施,提高仓库储存养护管理工作的水平。
九、附则本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未尽事宜参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以上为仓库储存养护管理制度的范本,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修改。
【授课题目】第八章商品养护与仓储安全管理【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商品养护的作用和意义,仓库温度管理,商品防霉腐,金属制品的防锈蚀,商品防老化,仓库虫害的防治。
了解仓储安全管理的意义和任务;治安保卫管理。
掌握仓储消防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点】商品养护的作用和意义,仓库温度管理,商品防霉腐,金属制品的防锈蚀,商品防老化,仓库虫害的防治。
仓储安全管理方法和措施。
【教学难点】仓库温度管理,商品防霉腐,金属制品的防锈蚀,商品防老化,仓库虫害的防治。
仓储安全管理措施的掌握。
【教学过程】:一、巩固上次课内容:5分钟提问:1、仓储成本的构成?2、讲述仓储成本管理策略。
二、讲授新课:80分钟三、巩固新课:5分钟第八章商品养护与仓储安全管理8.1 商品养护的作用和意义商品养护是一项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工作。
商品由生产部门进入流通领域后,需要分别对不同性质的商品在不同储存条件下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以防止其质量劣化。
因此,商品养护的研究内容,就是研究各类商品的结构、成分和性质等方面的自然属性,探讨商品在日光、温度、湿度、昆虫、微生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质量发生变化的规律,从而认识、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律,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科学的养护方法,创造适宜于商品储存的条件,维护商品在储存期间的安全,保护商品的质量和使用价值,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商品的损耗。
8.2 仓库温湿度管理温度、湿度和商品所含水分是商品安全储存的决定性因素,通常把温度、水分和商品体内的气体成分称为商品安全储存的三大要素。
商品温湿度控制的主要方法有:密封;通风;吸潮。
8.3 商品防霉腐商品的霉腐是指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引起商品生霉、腐烂和腐败发臭等质量变化的现象。
引起商品霉变主要有以下几种微生物:霉菌、细菌、酵母菌。
霉菌分为曲霉、毛霉、青霉、根霉、木霉5种。
曲霉又分为棒曲霉、灰绿曲霉、黑曲霉3种。
细菌主要是破坏含水量较大的动植物食品,对日用品、工业品也有影响。
仓储商品养护技术随着市场经济和物流业的发展,仓储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仓库是一个将商品存放、分类、保管、转移和分发的综合性机构,而仓储商品养护技术则是在商品存放和保管中所使用的一系列技术手段。
一、仓储商品养护的意义仓储商品养护是指对仓库中存储的商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保护、维护和保养,直到发售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保证商品的质量、数量和有效期限。
通过仓储商品养护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商品得到很好的保护,保证其品质,增加商品的保存期限,降低商品的损耗率,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仓储商品养护的技术手段1.温湿度控制技术温湿度控制技术是仓库温湿度自动调节的一种技术手段,可以使仓库内的温湿度保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使商品得到最佳的保存条件。
同时,也可以防止商品变质,延长商品的保质期。
2.通风技术通风技术是将空气自然、机械或者人工通进仓库,使产生的潮气、热气和异味等排出去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通风技术,可以保证仓库内新鲜空气的流通,降低仓库内的氧气含量,减少或避免有害气体和异味的产生,保护商品的质量。
3.灭菌技术灭菌技术是对仓库内的害虫、微生物和其他病原体等进行杀虫、消毒、灭菌和抑制繁殖的技术手段。
采用灭菌技术可以防止商品遭受虫害、霉变、腐烂、变质等问题。
4.商品分类技术商品分类技术是将相同类别的商品进行分类和整合的技术手段。
通过采用分类技术,可以使商品的仓储更加方便,标识更加明显,方便管理。
5.包装技术包装技术是将商品进行包装、打包、封装和码垛的技术手段。
采用包装技术可以降低商品在存储过程中受到的外界影响,提高商品的安全性和避免商品的损坏。
三、仓储商品养护技术的应用仓储商品养护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运用于以下领域:1.食品行业食品行业是应用仓储商品养护技术比较广泛的一种行业。
采用温湿度控制技术和灭菌技术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质量,避免食品发霉变质。
另外采用包装技术可以增加食品的美观性和卫生性。
《深圳安贸危险品仓库事故》分析报告报告人:王旭东胡秋明马光明柳青报告时间:2011年10月8日1993年8月5日13时15分,深圳市安贸危险品储运公司清水河仓库4库,因违章将过硫酸铵、硫化钠等化学危险品混储,引起化学反应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此事故发生是由于违反安全规定。
(1)违反消防法规,丙类物品仓库当甲类仓库使用。
1987年5月,该公司以丙类杂品干货仓库使用性质向深圳市消防支队报请建筑消防审核。
1989年该仓库部分库房存储危险品,违反了消防规范要求。
(2)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落实。
第一,没有称职的防火安全干部;第二,化学危险品进库没有进行安全检查和技术监督,账目不清,管理混乱;第三,仓库搬运工和部分仓管员是外来临时工,上岗前未经必要的培训,发生火灾后不懂如何扑救。
(3)(3)拒绝消防监督提出的整改建议,对隐患久拖不改。
(4)(4)消防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与扑救大火不适应。
深圳市是缺水城市,清水河地区更是缺水区,仓库区虽然有些消防栓,但因压力达不到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规定,使灭火工作受到影响。
分析:1.仓库安全管理的重大意义?现代仓库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现代仓库设施、设备、储存物质等的安全管理和仓库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管理两大方面。
现代仓库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如火灾、水灾、爆炸等。
此外,放射性物品、腐蚀性物品、有毒物品等会对现代仓库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只有采取有效的控制和防护措施,加强作业人员和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才能保证现代仓库的安全,从而使仓库的生产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仓库是商品重要的集散地,也是储藏和保管商品的场所,仓库是公司的固定资产,而起储存的商品是公司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均很高。
一旦发生火灾户或爆炸等事故,不仅仓库的设备和设施可能被毁坏,同时存放在仓库中的所有商品也将受到损失。
仓库的安全管理也是其他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2.谈一下仓库治安保卫管理措施包括哪些?仓库治安保卫措施主要包括:(1)人员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