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G路由器技术与应用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8.32 KB
- 文档页数:5
华三系列网络产品一、路由器1、H3C CR系列核心路由器i.H3C CR16000-F 100G核心路由器产品简介:H3C CR16000-F是H3C自主研发的100G平台核心路由器,采用业界先进的CLOS 交换架构,整机交换容量高达26.88Tbps,采用Comware V7网络操作系统,提供丰富的业务特性和强大的自愈功能,可广泛应用于行业IP专网核心层和汇聚层以及运营商网络MSE等网络位置。
H3C CR16000-F支持主控和交换网板完全物理分离,提供高品质的设备可靠性;支持高密度10GE、40GE、100GE接口,单槽位性能灵活扩展,可以满足不同网络位置需求;支持多维度的虚拟化技术,包括横向虚拟化IRF2、纵向虚拟VCF以及虚拟路由器MDC,可简化网络管理、提高可靠性;支持MSE,集SR和BRAS功能于一身,满足运营商的多业务边缘设备发展需求;支持1588v2以太网时钟同步、TDM仿真以及多种线路保护技术,满足运营商IP RAN组网需求;控制平面采用多核及SMP(SymmetricalMulti-Processing对称多处理)技术,运行先进的操作系统Comware V7,各软件模块具有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动态加载、单独升级,实现ISSU。
产品规格:ii.H3C CR16000核心路由器产品简介:CR16000 核心路由器(以下简称CR16000)是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100G平台的新一代核心路由器,主要应用在运营商IP骨干网、数据中心骨干互联节点以及各种行业大型IP网络的核心和汇聚位置。
CR16000先进的体系架构和强大的路由转发性能能够满足用户现在及未来业务扩展的需求。
CR16000采用了创新的硬件架构,可以实现跨板数据的无阻塞交换能力,保障高密度10G 或100G板卡的线速转发;CR16000支持海量的路由表和转发表,作为互联网核心节点能够抵御大路由震荡的冲击,保证数据报文的准确转发;CR16000通过NSR、ISSU、IRF2、APS、BFD等多种高可靠性技术,保证业务永续。
探析 100G波分技术及其应用实践[摘要]随着4G/5G无线通信网络以及家庭宽带数据传输业务的高速发展,数据通信业务呈几何倍的增长,迫切需求大容量的光通信传输网络。
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光纤传输系统,进一步提高光通信容量以满足日益膨胀的需求,已成为光通信领域研究的重点。
而基于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的100G波分系统,是我国目前产业链最成熟、使用最广泛的光网络热点技术。
本文结合100G波分技术对其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希望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100G;波分技术;应用;实践;引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此背景下数据互联网得到了迅猛发展,如果依靠传统的光传输技术给城域网提供上网流量,将会导致用户上网的卡顿和网速不佳。
随着光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波分系统已经成为数据传输网络带宽组网的理想选择,其组网技术已经从10G、40G提升到100G、超100G。
100G波分系统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波分复用方式对光色散、非线性的限制,促进了城域网的发展进步。
一、100G波分技术简述100G波分技术采用的是OTN波分技术,即光传送网,它的基础是密集波分复用技术。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是一种能在一根光纤上同时传送多个携带有电信息(数字或模拟)的光载波,从而实现系统扩容的光纤通信技术。
它将多种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组合(复用)起来进行传输,传输后将光纤中组合的光信号再分离开(解复用),送入不同的光通信终端,即在一根物理光纤上提供多个虚拟的光纤通道,可省掉大量的光纤资源[1]。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可以让光纤传输量得到极大的增加,利用DWDM技术在同一根光纤中同时传送的波长数量现在已经远超200个。
二、100G波分技术应用推动背景数据业务特别是视频和P2P应用的快速发展,使得IP业务流量急剧增长,以往的2.5G、10G、40G波分系统的承载能力已经难以适应大量业务需求,由此对现有城域网络和省际、国际骨干通信网络的传输带宽承载提出了更高要求。
3C ommun icatio ns World Weekly承载传送7750S R 作为业内首个能够支持100G E 的业务路由器平台,非常适合部署在网络边缘,在帮助运营商解决单位比特成本问题的同时,对于多业务处理支持能力如性能、容量、Q oS 等丝毫没有减弱。
随着视频业务如I PTV 、HDTV 、V o D 等高带宽需求业务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基于Internet 的视频应用和P2P 应用的迅猛发展,Internet 流量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增长。
相关报告预测到2012年,全球的I P 业务流量将超过40exabytes (1018Bytes )。
许多运营商预计网络业务流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0%以上,按此计算,六年后的网络带宽需求将是当前网络的10倍以上。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运营商一直在寻找既可以有效保证业务提供又能减少单位比特成本的方案。
高速以太网就是其中一个方案。
很多运营商已经在网络中部署了多个10GE 链接,随着10GE 捆绑的大量部署,用更高速的链路减少链路数量,克服链路捆绑(LAG)局限性,同时简化路由处理和简化MPLS 部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运营商对于部署100GE 显得非常迫切。
虽然在骨干网上部署100GE 是必须的,但是这对于运营商降低单位比特成本的目标来说远远不够,毕竟网络边缘的业务是驱动带宽迅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因此在网络边缘的高速以太网显得更加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运营商降低单位比特传输的成本,同时还可以很好地处理高价值业务如IPTV 、企业VPN 和移动LTE 业务。
与核心路由器简单地把流量快速转发出去不同,在网络边缘的路由器需要兼顾转发速度与多业务支持能力。
上海贝尔的业务路由器平台为运营商提供了两全的选择。
7750SR 作为业内首个能够支持100GE 的业务路由器平台,非常适合部署在网络边缘,在帮助运营商解决单位比特成本问题的同时对于多业务处理支持能力如性能、容量、QoS 等丝毫没有减弱。
Co mmunications Wo rld We ekly承载传送今年以来100G 技术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欧美市场,100G 受到运营商的青睐,并陆续传出现网部署的消息,而国内市场对于100G 技术的研究也取得较大突破,三大运营商都加大了研发力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引入计划,本期《通信世界周刊》邀请三位技术专家共同聚焦100G 在中国的发展。
宽带传输瓶颈刺激100G 部署《通信世界周刊》:您如何看待目前100G 的产业发展进程及市场驱动力?张沛:目前看来100G 部署的主要驱动来自于数据中心汇聚、互联网交换、高性能计算以及区域接入带宽总带宽的增长,高速率的需求主要来自路由器交换机接口和计算机服务器接口。
在电信骨干网,业务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每年翻倍的速度)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各种宽带应用如VOD 、I PTV 、互联网电视会议、互联网游戏、端到端的视频共享、远程存储和移动宽带(L TE)等。
用户端的链接正在向10GE 接口转移,核心网业务正在快速增长,为了解决带宽/容量瓶颈,一些互联网的核心链路开始使用N ×10G LAG 技术,但LAG 增加了运营的复杂性,降低了数据流管理和分配的有效性,而采用100GE ,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在数据中心汇聚和企业计算环境中,由于计算和存储的驱动,10GE 也开始在服务器上部署,随着10GE 接口的增加,在高速交换机上行链路将会有部署100GE 的需求。
100GE 也会在数据中心用于网络汇聚,交换机之间的接口以及MAN 的连接。
网络和汇聚成为其发展的主要驱动力,100GE 将会部署在数据中心内的交换机上行线路,以及提供企业网楼宇之间,校园网之间以及跨越城域网以和广域网的连接。
可以说,以谷歌和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提供商对上述的需求最为迫切。
传输技术与数据技术开始融合,当前网络中业务已经是基于IP 包的数据业务,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以更有效地支持数据业务,未来的电信网将是基于数据分组的传输网络,端到端的以太网传输将会成为未来一种趋势。
3Co mmunications Wo rld We ekly 目前,新一代数据中心网络架构除了需要具备100G 以太网技术外,浪涌缓存、网络虚拟化、统一交换、绿色节能等技术特性也被囊括其中。
100G 推广聚焦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商竞争齐打“理念牌”“40/100G 标准的出台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今年随着相应芯片的成功研发,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了100G 平台,经过小范围的试点应用后,相信100G 的系统平台将会在明后年实现普及推广。
”H3C 运营商解决方案部首席分析师涂尧告诉记者。
以太网技术作为时下最热门的网络链路层技术,已经从传统的局域网延伸至更加广泛的领域,而在云计算、三网融合以及IP TV 等高流量业务的推动下,数据中心网络的提速问题也开始被业界所关注。
在业界看来,数据量的大幅度激增带来的不仅是带宽压力,服务器和存储中的流量走势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呈现出大容量、并发式、不定向的数据流量特征。
于是,10G 逐渐应用于服务器端口,柜顶式交换机则以G 作为以太网上行链路,而数据中心的核心网络则自然朝向G 发展。
这种趋势将首先体现于电信运营商,G 商用网络被国外运营商争先发布,国内两家也开始了内测,最重要的是,100G 接口已经被运营商公认为下一代核心路由器的“标配”。
面对如此积极的市场征兆,各网络设备厂商纷纷趁热打铁,以100G 为主产品门槛开始了新一轮以太网市场的“跑马圈地”。
100G 接口分布式交换网络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无边界网络与数据中心业务负责人冼超舜告诉记者,从现有的数据中心架构看,1G 以太网是针对计算层面,10G 针对分布式交换,在未来的2~3年中,这种网络体系势必得以升级,10G 网络将与服务器相连,40G 乃至100G 将会连接至数据中心的分布式交换网络。
基于此,包括华为、3、瞻博在内的众多网络设备厂商纷纷推出了全系列骨干网路由器,并沿袭了接入路由器G 、汇聚路由器G 以及核心路由器G 的产品思路。
qsfp28 100g lr4标准QSFP28 100G LR4标准是一种高速光纤传输技术,它能实现高达100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
LR4代表着长距离传输,它是指该标准适用于长达10公里的光纤传输距离。
本文将从QSFP28 100G LR4标准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介绍下QSFP28 100G LR4标准的基本原理。
LR4代表着4个波长长距离传输,即使用4个不同的波长同时进行传输。
每个波长的传输速率为25Gbps,因此总的传输速率为100Gbps。
这4个波长的光信号通过光纤同时传输,然后在接收端分开进行解码,最终合并为一个100Gbps的数据流。
其次,我们来看下QSFP28 100G LR4标准的技术特点。
首先,该标准采用了4个波长的传输,能够实现高达100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比起之前的传输标准有了很大的提升。
其次,该标准适用于长达10公里的光纤传输距离,可以满足一些远距离通信的需求。
此外,QSFP28 100G LR4标准还采用了光学复用技术,可以将多个信号通过不同的波长传输,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这种高速光纤传输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在数据中心的应用非常广泛。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数据中心对于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QSFP28 100G LR4标准能够满足数据中心内部不同设备之间的高速连接需求,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其次,该技术也在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同地区之间的通信需要通过光纤进行传输,而QSFP28 100G LR4标准能够提供长距离的传输能力,使得通信更加快速高效。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高性能计算领域、金融行业以及医疗领域等等,满足不同领域的高速数据传输需求。
总结一下,QSFP28 100G LR4标准是一种高速光纤传输技术,它能够实现100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并适用于长达10公里的光纤传输距离。
浅谈100G波分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前言目前,我国网络带宽的需求随着IPTV、视频点播及3G业务等宽带业务的快速发展急剧增长,互联网骨干带宽以每年75-125%的速度增长,现有的40G传输已不能满足未来几年几何式增长的带宽需求。
随着100G技术的逐渐成熟及规模商用,为了应对大容量网络的带宽要求,在核心网络与业务汇聚层部署100G 已成为网络运营商、大型互连网业务提供商的迫切需要。
一、100G波分的关键技术1.码型调制技术从长距离传输开始,码型调制技术就成为波分技术的研究重点。
波特率越高,色散容限降低,非线性效应增强。
2.FEC技术FEC技术的主要功能是降低光信噪比值要求。
随着100G技术以及40G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为实现更远距离更高速率的传呼,FEC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第二代FEC技术的净编码增益高达8-9dB,BER 容限降低至1×10-3~4×10-3。
3.相干接收和DSP技术在解决长距离传输产生的物理效应危害问题上,采用PDM-QPSK技术可以解决OSNR要求提高问题,但是不能解决色散容限降问题和PMD容限过小问题。
在100G波分系统中,使用色散补偿模块,在接收端设置可调节色散补偿模块,解决色散容限降问题,但是这种解决措施往往会对网络规划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而光相干检测可以探测到光场的偏振、幅度以及相位信息,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可以解决色散问题以及PMD问题。
目前,PDM-QPSK技术、相干接收和DSP技术的配合使用已经成为100G波分系统主流技术方案。
二、100G波分技术的优势100G波分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应采取PM-QPSK+相干光接收方案。
其调制解调标准明确且单一,有利于节约选择设备的时间,利于厂家迅速生产出合适的设备。
相干接收能使得骨干层在远距离传输高速率传输中不需要设置专门的色散补偿模块,简化骨干层结构,节约规划建设时间。
100G波分能兼容当前城域网中使用的10G系统,可以消除100G路由器的部署障碍。
作者:深圳大学 宋军博士7/26/2010,许多朋友会发现从去年开始100G(Gbit/s)的概念就变得异常火热,从各种学术会议到各种展会,处处可看到与100G相关的技术与产品。
我们都知道现有的网络还处在由10G到40G的过度中,40G的半只脚刚开始迈出,100G就被推到了公众面前,速度之快,令人有点措手不及。
是什么力量在推动100G的发展呢?主要有三点,一是网络容量的高速增长需求,二是路由效率的快速提高,三是标准的快速建立,例如IEEE在制定标准的时候是将40G和100G放在同一日程表之上的。
但不可否认,100G的概念变得这么火热,不乏炒作因素。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热衷于炒100G概念的既有系统供应商,也有电信运营商,买卖双方都有罕见的默契。
而炒的最火的地区还是在北美,如Comcast, AT&T, 和 Verizon这些知名的北美电信巨头都纷纷向100G 抛出橄榄枝。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全球主要的系统供应商在去年末到今年初纷纷发布了自己的100G产品模块,以期占得市场先机。
买的和卖的少有的这么配合,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00G真的大规模推广,只差成本这一项,当然为了解决这一点,要做得努力还需很多,可谓任重道远。
100G的成本低到多少才能大规模商用呢?一个简单的比方受到普遍的赞同:当一个100G的成本等于10个10G的成本时,100G就可以商用了;而当一个100G的成本相当于约8个10G的成本时,100G的规模化商用就正式来临了。
鉴于这一点,人们对从40G 到100G的过度仍认为应该是和缓的升级,即不铺设新的光缆,不改变现有传输架构,仅进行以收发端为主的技术升级。
让我们先简单看一下面向40G/100G的主要标准之一IEEE 802.3,以对100G的基本雏形有个快速了解:首先对40G和100G的应用场合,该标准是这样界定的,100G预计将在核心网络(路由器),而40G预计将在应用服务器和计算机网络(局域网交换机应用);此外从标准可看到,在物理层,对100G有两种光接入方式被建议,即基于标准单模光纤使用4x25G 的粗波分复用组网,基于多模光纤,则使用10路并行的10G光纤组网。
100G路由器技术与应用分析
随着云计算、视频应用、社交网络等业务应用的兴起,互联网上的流量增长迅猛,激增的流量使IP骨干网和城域网对路由性能提升的需求不断高涨,面向“100G平台”的新一代路由设备逐渐成为新的应用热点。
总体上讲,要想实现100G路由的规模部署,起码存在着接口、芯片、传输三道硬件上的难关,以及IPv4与IPv6互通这一软件上的难题需要克服。
下面将一一阐述上述难题。
100G路由的接口问题
路由器要想实现100G高密度部署的目标,首先要克服的是100G 接入的问题。
目前很多厂商均推出了自己的100G路由接口模块,但是目前100G路由接口模块存在着物理尺寸大、传输距离短、可靠性不高等问题。
目前厂商采用的100G路由接口模块基本均为CFP光模块,长度为144.75mm,宽82mm宽,高13.6mm,模块的电接口有148个插针,最大数据传输距离为10公里。
过大的物理尺寸必然会对高密度端口部署造成影响,过多的接口插针使模块的插拔寿命受到影响,10公里的数据传输距离难以满足数据远距传输的需求。
由此可知,目前100G路由接口模块技术仅解决了100G路由接口的有无问题,但是还不具备很强的实用性。
同时,目前路由芯片的处理性能也无法满足过高密度100G路由端口的应用。
因此,在路由器接口模块技术尚未完善之际,路由芯片处理性能
尚未显著提升之前,目前的100G路由器实际上,应该称之为向100G 路由过渡的100G路由器平台会更确切一些
100G路由芯片与路由架构
路由器的转发处理工作需要路由芯片来进行承担。
高性能路由芯片是100G路由器成功应用的保障。
当前路由芯片技术的发展状况是什么样的?阿尔卡特朗讯为我们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分析:100G路由板卡的构建有多种方式,可以采用多个10G、20G或者40G等低速芯片组合,也可以直接使用100G高速芯片。
采用单芯片构建的100G路由板卡可以在多个端口之间动态共享资源,单芯片构建的板卡具有组合芯片构建的板卡难以匹敌的优势:如非常细致的进行负载均衡以避免由于资源未能共享而造成的数据处理问题,提供简单的开发接口等。
因此开发单个越来越快的路由器芯片是新一代100G路由平台面临的挑战。
目前,各大主流的路由器厂商都在致力于研发自己的100G路由芯片,路由芯片的处理能力也在稳步的进行提升之中。
更强的单芯片处理能力、更低的路由芯片能耗已经成为了路由芯片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单芯片路由交换处理性能,也将成为考察路由器性能的一项新的技术指标。
此外,通过路由网络架构的变革,也可以有效提升路由带宽处理能力,从而满足了向100G路由平滑过渡的需求。
然而在实际应用部署时,还需要对兼容性问题进行关注。
目前的路由器集群技术还没有通用性的标准,不同厂商的核心路由器还无法在一个统一平台上进行
集成,因此在今后核心路由器的选型中,还需要对路由器的集群扩容能力进行更深入的考察。
100G路由的传输与融合
当问及目前什么因素在制约着100G路由器的普及时,很多厂商不约而同的将矛头指向了100G路由器的传输。
目前100GE光模块的初期传输距离仅实现了10公里。
而100GE接口首先是在长途骨干核心平面应用,需要核心路由器和传送系统的紧密配合。
在传输网中,POS接口技术从标准发展的角度到40Gbps已经停止。
100G时代将以以太网和OTN(光传输网络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为主,以太网/OTN封装将替代POS。
在同时运用GMPLS(通用多协议标志交换协议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技术后,可以使得IP和传输控制平面协同,达到有效解决路由的计算、网络流量的规划和调度、以及收敛保护的最优化的目的。
在对厂商路由传输解决方案更进一步分析后可以了解到,当前存在着传输与融合两种解决方案。
华为给出了路由器与传输设备互通建设端到端100G网络的解决方案:通过华为OTN系列产品,实现1500公里超长距离传送,配合大容量OTN交换、智能ASON(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等技术,实现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传送网络持续向更大容量、更灵活高效和高可靠的网络演进。
中兴通讯也已推出了全程100G承载网解决方案,实现从汇聚层到骨干层、从传输层到IP层的超高速网络,具有三款高端产品——
集群路由器ZXR10 T8000、大容量交叉设备ZXONE 8000以及核心交换机ZXR10 8900E。
其中集群路由器ZXR10 T8000去年完成了EANTC的100G独立测试,可平滑升级支持100G端口线速转发。
从目前收集到的技术资料分析,目前100G路由器数据远距离传输问题依然存在,在短期内100G数据长距离传输还需要传送网设备的介入。
然而路由设备与传输设备融合是未来网络发展的大趋势,一但技术成熟,必然会引发一场颠覆性的变革。
IPv4与IPv6
当前IPv4的地址已告枯竭,IPv6的部署举棋未定,在100G路由器中对这个问题是如何应对的?通过H3C CR16000上公布的IPv4向IPv6过渡技术我们可以了解目前主要是通过多种隧道技术和IPv4与IPv6双协议栈的方式来解决IPv4向IPv6过渡问题。
在目前IPv4向IPv6过渡时期,IPv4和IPv6双协议栈技术应用所占比例较高,也有无数的标准,无数的协议在探讨v4、v6怎么去共存。
甚至思科还在路由与交换平台上推出了名址分离网络协议(LISP)。
这一协议能够在IPv4隧道上自动进行IPv6的创建和修改工作,支持快速建立双栈配置,从而可有效简化IPv6部署工作。
由此可以了解,在100G路由器中,尽可能的对过渡技术进行支持,令用户顺利渡过IPv4向IPv6过渡期,也是目前所有路由器厂商的一个期望。
100G路由器,一个听起来让人无比振奋的名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出现。
当我们步入后100G时代后,国内网络应用会有什么
新的发展变革?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