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复习重点:路由器与路由选择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复习要点第一章计算机基础该章大约占9~10分,一般为6个选择题和2个填空题,都是基本概念。
主要掌握:(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2)计算机的技术指标;(3)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4)软件开发周期;(5)压缩技术;(6)流媒体第一节计算机概述1. 计算机特点2. 计算机发展阶段(这几个阶段是并行关系)(1)大型机阶段(50~60年代):●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NIAC 电子管计算机,用于计算弹道。
●1958年103计算机(中国)●1959年104计算机(中国)大型计算机经历了4代:●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2)小型机阶段(60~70年代):第一次小型化●DEC公司(美国数据设备公司):1959年,PDP-1;1965年,PDP-8;1975年V AX-11●我国:1973年DJS130计算机→DJS100系列(3)微型机阶段(70~80年代):第二次小型化●Apple公司:1977年AppleII微型机●IBM公司:1981年,第一台个人PC机●联想(Lenovo):2005年收购IBM公司的全球PC业务,成为第三大PC制造商(4)客户/服务器阶段(即C/S阶段)(80~90年代)(5)互联网阶段(90年代至今)●1969年美国国防部ARPANET——互联网的前身●1983年TCP/IP成为ARPANET的协议标准●1991年我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中科院的高能物理所——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1994年在我国实现TCP/IP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的数据辅助和控制人工网络中的多媒体●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辅助技术: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 实时控制 ● 人工智能 ● 网络应用 ●多媒体应用第二节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 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根据冯·诺依曼模型,计算机硬件由5大部分组成:● 运算器 ● 控制器 ● 存储器 ●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2. 计算机的指标(1)位数也称字长,是指CPU 一次能处理多少位的数据(二进制),字长越长,数的表示范围也越大,精度也越高。
第一章概述1.21世纪的一些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2.Internet是由数量极大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互连起来的。
3.互联网的两个重要基本特点,即连通性和共享。
4.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5.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联网,或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连网,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6.所谓“上网”就是指“(通过某ISP获得的IP地址)接入到互联网”。
7.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一般需要有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8.路由器(router)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9.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逐段占用通信链路,灵活-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最合适的转发路由,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
10.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的,而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一特定的目的(例如,传送数据或视频信号)。
这些可编程的硬件能够用来传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并能支持广泛的和日益增长的应用。
11.速率的单位是bit/s(比特每秒)(或b/s,有时也写为bps,即bit per second)。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CSMA/CD发送流程为: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冲突延迟、后重发(随机延迟后重发)。
以太网的核心技术是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方法、他的核心技术起源于ALOHA 网(无限分组交换网)。
进行冲突检测的两种方法:比较法和编码违例判决法。
以太网协议规定一个帧的最大重发次数为16,>16次,则进入“冲突过多”结束状态,当某个节点完成一个数据帧的接收后,首先要判断接收的数据帧长度。
以太网将接收出错分为:帧校验出错、帧长度错与帧位错。
CSMA/CD在网络通信负荷较低时,表现出较好的吞吐率与延迟特性,当通信负荷增大时,由于冲突增多,网络吞吐率下降,传输延迟增加。
在以太网结构中,1字节的帧前定界符的结构为10101011.目的地址与源地址长度均为6B(48bit),即6个字节,1字节=8bit。
目的地址第一位为该帧只能被目的地址所指节点数接收。
目的地址第一位为该帧只能被一组节点接收。
目的地址全为1 广播地址,该帧将被所有节点接收。
类型字段值等于Ox0800,表示网络层使用IP协议。
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为46B,最大长度为1500B。
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为64B,最大长度为1518B。
RJ-45接口连接非屏蔽双绞线。
AUI接口连接粗同轴电缆。
10Base-2 BNC接口连接细同轴电缆。
域名解析是将某一域名映射为相应的IP地址。
ATM采用的传输模式为同步串行通信,使用的是信元传输。
物理地址或硬盘地址(MAC)固化在计算机的网卡中。
硬盘地址通常称为MAC地址、物理地址或以太网地址。
其长度为48位。
传统局域网技术是建立在“共享介质”的基础上的。
典型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有CSMA/CD、令牌环和令牌总线。
无论局域网的传输速率提高到多少,以太网帧结构都是不变的。
10Base-T标准定义了介质独立接口(MII),将MAC子层与物理层分隔开。
10Base-Tx和10Base-Fx都是一个全双工系统,每个节点同时以100Mpbs的速率发送与接收数据。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操作题及答案2016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操作题及答案一、综合题(每空2分,共40分)1.计算并填写下表。
2.如下图所示,某校园网用l0Gbps的POS技术与Internet相连,POS接口的帧格式是SONET。
路由协议的选择方案是校园网内部采用0SPF动态路由协议,校园网与Internet的连接使用静态路由协议。
另外,还要求在R3上配置一个loopback接13,接l3的IP地址是192.167.166.6。
请阅读以下PL3和R4的部分配置信息,并补充空白处的配置命令或参数,按题目要求完成路由器的配置。
3.某网络中DHCP服务器地址为l0.0.0.1,MAC地址为00-12-34-56-78-90,可分配IP地址范围为10.0.0.50-10.0.0.100,其中10.0.0.50保留给MAC地址是00-11-22-33-44-55的主机。
网络中某客户机从该服务器续约IP地址的过程中,在客户机捕获的2条报文及对第1条报文的分析如下图所示。
请补充图中空白处的信息。
4.下图是校园网某台主机在命令行模式执行某个命令时用sniffer捕获的数据包。
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三、应用题(共20分)请根据图示网络结构回答问题。
1.填写路由器RG中相关的路由表项①至⑥。
(每空2分,共l2分)2.如果在不改变路由表项的前提下,请写出在路由器RF上最多可再连接的路由器数量。
(2分)3.如果图中防火墙FW为CiscoPIX525,并且部分内网需要访问外网,需要使用的两个配置命令依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分)4.如果将172.16.17.128/25划分3个子网,其中第一个子网能容纳50台主机,另外两个子网均能容纳20台主机,要求网络地址从小到大依次分配给3个子网,第2个子网的掩码是__________,可用的IP地址段是__________。
(4分)(注:IP地址段的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间必须用减号“-”连接,中间不能有空格)。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题库一、填空题1、trace命令用于跟踪测试数据转发_________。
2、路由表的内容主要包括:目的网络地址、下一跳路由器地址和目的端口等信息。
同时,每一台路由器的路由表中还包含_________路由信息。
3、IP地址分配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方式。
4、路由器的接口主要有三类:局域网接口、广域网接口和路由器_________接口。
二、选择题1、以下关于loopback接口配置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在路由器上loopback接口没有一个实际的物理接口与之对应B.loopback接口与其他网络结点有相连接的物理链路C.loopback接口的接口号为0~2 147 483 647D.每台路由器上都配置一个环回接口,它不受网络故障的影响,永远处于激活状态2、以下关于路由器结构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路由器和计算机一样具有中央处理器、内存、存储器等硬件系统,还有图形用户界面、键盘输出设备B.路由器有不同的接口类型,可以连接不同标准的网络C.路由器软件主要由路由器的操作系统IOS组成D.IOS是运行在Cisco网络设备上的操作系统软件,用于控制和实现路由器的全部功能3、进入接口配置模式,使用bandwidth命令没置接口带宽。
Router(confi9if.#bandwidth 2500000表示设置接口带宽为A.2.5 MbpsB.25 MbpsC.2.5 GbpsD.25 Gbps4、以下关于路由信息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管理距离用于衡量路由表中给定的路由信息源的可信度。
管理距离的值越小,路由信息源的可信度越高B.静态路由的可信度最高,其次是直接连接C.一个路由器往往会从多个途径得到某指定网络的路由信息。
当有多条最佳路径时,路由器会选择一个路由信息源可信度最高的路径D.如果在一个路由器中,有两条某指定网络的路由信息,路由信息源一个来自静态路由,一个来自OSPF。
1. 下列属于无线接入技术的是(B)。
A) RPR B) Ad hocC) EPON D) SDH解析:RPR(弹性分组环,Resilient Packet Ring) 是一种直接在光纤上高校传输IP分组的传输技术,用于支持城域光网络。
RPR采用双环结构,可提供最大长度100km的光纤传输。
其双环均可以传输数据,高效的利用光纤的带宽。
Ad hoc 是一种无线接入技术,主要在无线传感网和无线网格网中运用。
EPON是一种新型的光纤接入网技术,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在以太网之上提供多种业务。
SDH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运用于美国贝尔通信技术研究所的同步光网络。
2. 传输速率为54Mbps的WLAN标准是(A)。
A) 802.11a B) 802.11bC) 802.11j D) 802.11n解析:802.11a是无线网络标准,指定了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54Mbps和工作频段为5GHz,采用了多载波调制技术。
802.11b是802.11a的先行版本,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11Mb/s,主要为个人电脑提供完全的网络服务。
802.11j在4.9 GHz到5.0 GHz之间的这个无线频率范围内增加信道,是802.11a的补充。
802.11n将WLAN的传输速率由目前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提高到300Mbps。
3. 下列关于宽带城域网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 能够为用户提供带宽保证,实现流量工程B) 可以利用NAT技术解决IP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C) 可以利用SNMP实现带外网络管理D) 保证QoS的主要技术有RSVP、DiffServ和MSTP解析:宽带城域网的汇接接入层,根据接入层的用户流量,进行本地路由、流量均衡、QoS管理、IP地址转换等,宽带城域网技术的交换层实现与主干网络的互联,提供城市的宽带IP数据出口。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分组交换技术的概念2022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分组交换技术的概念在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分组交换技术的概念,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电路交换的基本概念通信子网的交换方式中分为两类:电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交换。
其中存储转发交换分为报报文交换和报文分组交换。
其中分组交换技术分为:数据报方式与虚电路方式电路交换分为三个阶段:(1)线路建立:两台主机要传输数据,首先通过子网建立两台主机之间的线路连接。
(2)数据传输:线路连接后,可以实现实时、双向的交换数据。
(3)线路释放:数据传输结束后,原点想目的主机发送释放请求,目的同意后逐步释放连接。
线路交换的优点:实时性强,适应于交互式会话通信。
线路交换的缺点: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数据能力,不具备差错控制能力。
2.存储转发交换的特点与线路交换的特点区别:(1)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报文或报文分组)进入通信子网。
(2)通信子网的结点是通信控制处理机,它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受、差错检验、存储、路径选择和转发功能。
存储转发交换分为报文交换和报文分组交换。
被传送的数据单元分为两种:报文和报文分组。
报文:数据长度不限,增加目的地址、源地址与控制信息组成一个逻辑单元。
分组:限制报文长度,源结点需要将报文分成多个分组,发送结束后,由目的结点按顺序重新组织成报文。
存储转发优点:共享信道,线路利用率高;路由选择功能,提高系统效率;每个路由可进行差错检查和纠错处理,提高系统可靠性;路由器实现不同通信速率的转换,也可对不同数据代码格式进行转换。
3.实际应用中,分组交换技术分为:数据报方式与虚电路方式(1)数据报方式分组传输前不需要预先在源与目的之间建立连接,源主机发送的每一个分组都可以独立选择一条传输路径,每个分组可以在通信子网中通过不同的路径传输到达目的地。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路由器及其配置)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选择题1.下图是主机A发送的数据包通过路由器转发到主机B的过程示意图。
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数据包3中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分别是A.129.42.56.216 0050.bacc.1805B.129.42.56.216 00d0.63c3.3c41C.193.158.5.11 00d0.63c3.3c41D.193.158.5.11 0050.bacc.1805正确答案:C解析:生成树协议(SpanningTree)定义在IEEE802.1D中,是一种链路管理协议,它为网络提供路径冗余同时防止产生环路。
优先级理论取值范围:0~65535默认取值:32768,增值量是4096,优先级实际取值范围:0~61440。
配置BPDU 数据包不超过35个字节,拓扑变化通知BPDU数据包不超过4个字节。
BPDU 每2秒钟定时发送一次。
知识模块:路由器及其配置2.下列选项中,不会出现在Cisco路由器路由表中的是A.S 167.105.125.128[1/0] via 202.112.7.1B.C 212.112.37.16 is directly connected.POS3/0 rC.S* 0.0.0.0(mask is 255.255.255.255)[1/0] via 202.112.7.2 D.O E12 02.120.232.0/25 [110/23] via 202.112.1.131,00:03:02,FastEthemet4/1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相关原理,数据包3的目的IP地址指向最终的目的地址,即主要B的IP地址129.42.56.216,其MAC地址指向下一跳路由器R3与R2相连接的端口的MAC地址00d0.63c3.3c41。
知识模块:路由器及其配置3.在一台Cisco路由器的g3/1接口,封禁ICMP协议,只允许转发168.105.129.0/24子网的ICMP数据包,正确的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是A.Router(config)#interface g3/1 Router(config-if)#ip access-group 198 in Router(config-if)#ip access-group 198 out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98 permit icmp 168.105.129.00.0.0.255 any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98 deny icmp any any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98 permit ip any anyB.Router(config)#access-list 2000 permit icmp 168.105.129.00.0.0.255 any Router(config)#access-list 2000 deny icmp any anyRouter(config)#access-list 2000 permit ip any any Router(config)#interface g3/1 Router(config-if)#ip access-group 2000 in Router(config-if)#ip access-group 2000 out Router(config-if)#exitC.Router(config)#access-list 198 deny icmp any any Router(config)t#access-list 198 permit icmp 168.105.129.00.0.0.255 any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98 permit ip any any Router(config)#interface g3/1 Router(config-if)#ipaccess-group 198 out Router(config-if)#exitD.Router(config)#access-list 100 permit icmp 168.105.129.00.0.0.255 any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00 permit ip any any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00 deny icmp any any Router(config)#interface g3/1 Router(config-if)#ipaccess-group 100 in Router(config-if)#exit正确答案:C解析:“S*”表示静态默认路由。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复习重点网络平安问题网络平安是指系统部件、程序、数据的平安性,通过网络信息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表达。
也就是保护网络程序、数据或设备,使其防止受非受权使用或访问。
内容包括:保护信息和资源、保护客户机和用户、保证私有性。
平安的目的:对网络系统而言主要有信息的存储平安和信息的传输平安。
信息的存储平安通过设置访问权限、身份识别、局部隔离等措施来保证传输平安那么需要预防:网上信息的监听、用户身份的假冒、网络信息的篡改、对发出信息的否认、对信息进展重放(对信息不破译,直接把信息再次向效劳器发送)。
平安措施:社会法律政策、企业规章以及网络平安教育;技术方面措施(如防火墙技术、防病毒、信息加密等);审计与管理措施,包括技术与社会措施(如实时监控、破绽检查等)OSI平安框架关注三个方面:平安攻击、平安机制和平安效劳。
(1)平安攻击被动攻击:特性是对传输进展窃qie听和监测,攻击的目的是获得传输信息。
被动攻击不涉及信息更改,比较难检测。
例如信息内容泄露、流量分析。
所以重点是预防。
主动攻击:对数据流进展篡改或伪造数据流,分为假装、重放、消息篡改、分布式回绝效劳。
与被动攻击相反,可以预防,难于检测,所以重点是检测。
从网络高层分:效劳攻击和非效劳攻击:效劳攻击是针对某种特定网络的攻击,如E-MAIL、ftp等;非效劳攻击不针对详细应用效劳,是基于网络层等底层协议进展的。
如源路由攻击和地址欺骗等。
非效劳攻击相对效劳攻击而言,往往利用协议或破绽到达攻击的目的,更为隐蔽。
(2)平安机制:用来保护系统免受侦听、组织平安攻击及回复系统机制。
分为两类:特定协议层实现的和不属于任何的协议层或平安效劳。
X.800区分加密机制为可逆和不可逆。
可逆加密机制是一种简单的加密算法,是数据可以加密和解密。
不可逆加密机制包括Hash算法、消息认证码,用于数字千米和消息认证应用。
(3)平安效劳指加强数据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平安性的一种效劳,目的在于利用一种或多种平安机制阻止平安攻击。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及答案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及答案本文是店铺特意为大家整理的三级网络技术考试题及答案,希望能为大家的计算机考试加油,欢迎阅读参考!1在网络需求详细分析中除包括网络总体需求分析、综合布线需求分析、网络可用性与可靠性分析、网络安全性需求分析,还需要做的工作是( )。
A.网络工程造价估算B.网络工程进度安排C.网络硬件设备选型D.网络带宽接入需求分析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网络需求详细分析主要包括网络总体需求分析、综合布线需求分析、网络可用性和可靠性分析、网络安全性需求分析以及网络工程造价估算等。
在完成前四项详细分析和初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需要对满足设计要求的系统建设工程造价进行初步估算。
2下列关于综合布线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双绞线扭绞可以减少电磁干扰B.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楼层配线间内C.多介质插座是用来连接铜缆和光纤的D.对于建筑群子系统直埋布线是最理想的方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双绞线扭绞的目的是使对外的电磁辐射和遭受到外部的电磁干扰减少到最小。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楼层配线间内,是水平子系统电缆端接的场所,也是主干系统电缆端接的场所,由大楼主配线架、跳线、转换插座组成。
嵌入式安装插座是用来连接双绞线的,多介质信息插座用来连接铜缆和光纤。
建筑群布线子系统可以是架空布线、巷道布线、直埋布线、地下管道布线,其中地下管道布线的铺设方式能够对线缆提供最佳的机械保护,是最理想的方式。
故选择D选项。
3在Cisco路由器上配置RIP vl路由协议,参与RIP路由的网络地址有193.22.56.0/26、193.22.56.64/26、193.22.56.128/26和193.22.56.192/26,正确的配置命令是( )。
A.Router(config)#network 193.22.56.0 0.0.0.255B.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3.22.56.0 255.255.255.0C.Router(config)#network 193.22.56.0D.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l93.22.56.0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RIP不支持可变长掩码,它只根据各类IP地址的网络号的位数来确定。
(题库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精选试题汇总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OSI模型中的层次?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表示层2. 下列哪种网络拓扑结构最适合于小型局域网?A) 总线型B) 星型C) 环型D) 树型3. 下列哪项不是TCP/IP协议族中的协议?A) FTPB) HTTPC) SMTPD) ATM4. 下列哪种协议用于在IP网络输文件?A) FTPB) HTTPC) SMTP5. 下列哪项不是网络设备的类型?A) 路由器B) 交换机C) 集线器D) 调制解调器6. 下列哪种协议用于在IP网络输邮件?A) FTPB) HTTPC) SMTPD) ICMP7. 下列哪种协议用于在IP网络输网页?A) FTPB) HTTPC) SMTPD) ICMP8. 下列哪种协议用于在IP网络输网络管理信息?A) FTPB) HTTPC) SNMPD) ICMP9. 下列哪种协议用于在IP网络输实时视频?A) FTPB) HTTPD) ICMP10. 下列哪种协议用于在IP网络输网络控制信息?A) FTPB) HTTPC) SNMPD) ICMP二、填空题1. OSI模型中的最高层是______层。
2. TCP/IP协议族中的传输层协议是______。
3. 网络设备的类型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和______。
4. 下列哪种协议用于在IP网络输文件?______。
5. 下列哪种协议用于在IP网络输邮件?______。
6. 下列哪种协议用于在IP网络输网页?______。
7. 下列哪种协议用于在IP网络输网络管理信息?______。
8. 下列哪种协议用于在IP网络输实时视频?______。
9. 下列哪种协议用于在IP网络输网络控制信息?______。
10. 下列哪种协议用于在IP网络输网络管理信息?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OSI模型的作用。
2. 简述TCP/IP协议族的作用。
第2章中小型网络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方法(一般只出现在选择题)2.2 实训任务2.2.1 实训任务一:网络用户调查与网络工程需求分析三、应用概要分析1.Internet/Intranet服务主要包括Web服务、E-Mail服务、FTP服务、IP电话服务、网络电视会议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公共信息资源的在线查询服务(P33)四、网络需求详细分析网络需要详细分析主要包括:网络总体需求分析、综合布线需要分析、网络可用性与可靠性、网络安全性分析,以及分析网络工程造价估算。
例1、在网络需求详细分析中除包括网络总体需求分析、综合布线需求分析、网络可用性与可靠性分析、网络安全性需求分析,还需要做的工作是A、网络工程造价估算B、网络工程进度安排C、网络硬件设备选型D、网络带宽接入需求分析1.A 解析见上2.2.2 实训任务二:网络总体设计基本方法三、核心层网络结构设计核心层网络是整个网络系统的主干部分,应该是设计与建设的重点。
统计表明,核心层网络一般要承担整个网络流量的40%~60%。
(P35)例2下图是企业网中集群服务器接入核心层的两种方案(P35)下列关于两种方案技术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两种方案均采取链路冗余的方法B)方案(a)较(b)的成本高C)方案(a)较(b)的可靠性低D)方案(b)较(a)易形成带宽瓶颈2.C【解析】图(a)是采取链路冗余的办法直接连接两台核心路由器;图(b)则采用专用服务器交换机,同时采用链路冗余的办法,间接地连接两台核心路由器。
方案(a)的优点是直接利用了核心路由器的带宽,但是占用比较多的核心路由器端口,而高端路由器端口价格高,使得设备成本上升;方案(b)在两台核心路由器之上再增加一台连接服务器集群的交换机,其优点是可以分担核心路由器的带宽,缺点是容易形成带宽瓶颈,并且存在单点故障的潜在危机。
故选项C错误。
四、汇聚层网络与接入层网络结构设计根据实际经验总结:层次之间的上联宽带与下一级宽带之比可以控制在1:20。
2024年等级考试-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第1卷一.单选题(共20题)1.关于 TCP/IP 参考模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分为 7 个层次B.最底层是互联层C.由 ISO 组织制定D.最高层是应用层2.在下列传输介质中,哪一种错误率最低?A.同轴电缆B.光缆C.微波D.双绞线3.如果主机的 IP 地址为 25.36.8.6 ,子网掩码为 255.255.0.0 ,那么该主机所属的网络 (包括子网 )为A.25.36.8.0B.25.36.0.0C.25.0.0.0D.0.0.0.04.关于分布式非结构化拓扑 P2P网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Gnutella 是这类结构的代表B. 通过中心控制机制决定消息的转发C.在大规模网络中具有很高的查询效率D.能保证查找资源的确定性A.不可靠B.QosC.面向连接D.有序6.关于数据压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多媒体信息存在许多数据冗余B.图像压缩不容许采用有损压缩C.熵编码法属于有损压缩D.国际标准大多采用单一压缩方法7.帧中继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用于互连多个____。
A.广域网B.电话网C.局域网D.ATM8.关于 WindowsServer 2008 操作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系统集成 IIS 服务B.虚拟化采用 Hypervisor 软件层C.系统体现了动态 IT 技术的趋势D.采用基于模拟器的虚拟化技术9.文件系统中若文件的物理结构采用顺序结构,则文件控制块 FCB 中关于文件的物理位置应包括( )。
Ⅰ . 首块地址Ⅱ . 文件长度Ⅲ . 索引表地址A.只有B.Ⅰ和ⅡC.Ⅰ和ⅢD.Ⅱ和Ⅲ10.以太网帧的地址字段使用的是A.MAC 地址B.IP 地址C.域名D.端口号11.关于工作站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RISC加 Unix 曾是专业工作站主流B.RISC加 Windows曾是 PC工作站主流C.图形工作站不支持 Open GL标准D. 工作站按体系结构份为 CISC和 VLIW两种A.目标程序B.可执行程序C.非执行程序D.源程序13.关于 SNMP协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SNMP是 ITU 制定的B.SNMP只采用轮询机制C.SNMP结构简单,易于实现D.SNMP只工作于 TCP/IP 环境14.如果一个路由器接收到一个 IP 数据报,在对其头部进行校验后发现存在错误,那么它应该采取的动作为A.将该数据报返回给源主机B.纠正该数据报的错误C.将该数据报转发给目的主机D.丢弃该数据报15.关于 OSI参考模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不同节点的不一同层经过协议通信B.高层需要知道低层的实现方法C.不同节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功能D.高层经过接口为低层提供服务16.下列描述属于网络管理目标的是( ) Ⅰ减少停机时间、改进响应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Ⅱ减少运行费用,提高设备效率; Ⅲ减少或消除瓶颈; Ⅳ适应新技术; Ⅴ使网络更容易使用A.Ⅱ、Ⅲ、Ⅳ、ⅤB.Ⅰ、Ⅱ、Ⅲ、ⅤC.Ⅰ、Ⅱ、Ⅲ、Ⅳ、ⅤD.Ⅰ、Ⅱ17.下列对子网系统的防火墙的描述错误的是A.控制对系统的访问B.集中的安全管理C.防止目和外部的威胁D.防止内部和外部的威胁18.以下哪种算法可用于估算 TCP重发前需要等待的时间A.向量- 距离算法B.链路- 状态算法19.IP 地址由 ____位二进制数值组成A.16 位B.8 位C.32 位D.64位20.以下哪种算法是公钥加密算法A.Blowfish 算法B.AES 算法C.三重 DESD.RSA算法二.填空题(共3题)1.如果某主机需要向子网掩码为 255.255.0.0的 185.93.12.0网络进行直接广播,那么它应使用的目的 IP 地址为【】2.为了保护自己的计算机免受不安全软件的危害,IE 通常将 Internet划分为 Internet区域、本地【】区域、可信站点区域和受限站点区域。
精心整理1.下列属于无线接入技术的是(B )。
A)RPRB)AdhocC)EPOND)SDH解析:RPR(弹性分组环,ResilientPacketRing)是一种直接在光纤上高校传输IP 分组的传输技术,用于支持城域光网络。
RPR 采用双环结构,可提供最大长度100km 的光纤传输。
其双环均可以传输数据,高效的利用光纤的带宽。
Adhoc 是一种无线接入技术,主要在无线传感网和无线网格网中运用。
EPON 是一种新型的光纤接入网技术,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在以太网之上提供多种业务。
SDH 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2.解析:802.11a 。
3.A)B)C)D)保证管理、IP 功能。
)4.A)ADSL B)ADSL D)采用解析:ADSL 在现有的用户电话铜双绞线上,以重复和不干扰传统模拟电话业务下,提供告诉数字业务。
由于电话铜双绞线通常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为了传输数字信号,计算机需要在传输信道和计算机直接采用ADSLModem 进行调制解调。
ADSL 技术提供了非对称特性,上行速率在64kbps~640kbps ,下行速率在500kbps~7Mbps 。
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采用上行和下行速率。
5.下列关于B/S 模式应用服务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
A)网络应用建立在Web 服务的基础上B)访问不同的应用服务器需要不同的客户端程序C)浏览器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D)采用三层架构解析:B/S 结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
该结构统一采用Web 浏览器作为客户端。
B/S结构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使得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简便化。
Web浏览器通过服务器访问数据库服务器,将复杂的业务逻辑部分集中在服务器上。
6.IP地址的子网掩码可写为(B)。
A)B)C)D)解析:IP地址中的27表示的是子网掩码的长度,也就是说子网掩码是27个1和5和0组成的,即,所以的子网掩码为。
7.子网掩码为255.128.0.0,该掩码又可以写为__/9____。
A./8B./9C./10D./111.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下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下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四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__0、3、4、3____。
7.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下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下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五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___0、4、4、3、2___。
10.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图(A),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4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__0、4、4、3____。
6.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下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下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后的五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__0、4、4、2、2____。
9.R1和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左图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右图的(V,D)报文后,R1更新后的四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___0、4、4、3___。
5.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下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下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五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__0、4、4、3、2____。
8.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左图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右图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四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___0、4、4、3___。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复习重点:路由器与路由选择
1、表驱动IP进行路由选择
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的计算机。
路由选择一般采用表驱动的路由选择算法。每台设备存放一
张路由表,该表存储有关可能的目的地址及怎样到达目的的信
息。
(1)标准路由选择算法
路由表中包含许多(N,R)的有序对,N是目的地址,R是到
N的路径中下一个路由器的地址。每个路由器中仅保存下一站,
并不知完整路径。
为减少路由表长度或提高路由效率,路由表中的N一般使
用目的网络的地址,不是目的主机地址。
(2)子网选择路由-------标准路由选择算法的扩充
IP采用子网编址后,将路由表改为(M,N,R),其中M为子网
掩码,N为目的网络的地址,R为下一个路由的IP地址。
(3)路由表的特殊路由
使用网络地址可以极大缩小路由表规模,路由表也可包含两
种特殊的路由表目,即默认路由和特定主机路由。
默认路由:如果路由表没有指定达到目的的网络的路由信
息,就可以把数据报转发到默认路由指定的路由器。
特定主机路由:主要表项(包括默认路由)是基于网络地址的。
为单个主机指定特别的路径就是特定主机路由。
(4)统一的路由选择算法
允许使用任意的掩码形式,子网路由选择算法不但能按照同
样的方法处理网络路由、默认路由、特定主机路由,还可以将标
准路由选择算法作为一个特例。
2、路由表的建立与刷新
路由选择的正确与否依赖于路由表的正确与否。路由表分为
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两种。
(1)静态路由表
静态路由表有人工管理,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变化,但当连
接或拓扑结构变化时,网络管理员必须人工对路由表做出更新。
优点:安全可靠,简单直观;缺点:一旦路径错误,路由表
的配置比较麻烦。
(2)动态路由表
动态路由是通过自身学习自动修改和刷新路由表。它适应拓
扑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的网络环境。
为区分速度快慢,延迟的时间,修改和刷新路径时需要给每
条路径生成一个数字,该数字称为度量值。度量值越小,路径越
好。
度量值的特征如下:
跳数:到达目的地经过的路由器的个数。
带宽:链路的数据传输能力。
延迟:数据从源到目的经过的时间。
负载:网络信息流的活动数量。
可靠性: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差错率。
开销:一个变化值,可根据带宽、建设费用、维护费用等因
素确定。
动态路由虽然适应复杂网络,但修改和刷新路由表本身需要
消耗资源。
动态路由应用比较广泛的有两种:路由信息协议(RIP)和开
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RIP是利用向量-距离算法,OSPF
则是链路-状态算法。
3、RIP协议与向量-距离算法
基本思想:由路由器周期性地向其相邻路由器广播自己知道
的路由信息,用于通知相邻路由器自己可以到达的网络以及到达
该网络的距离(跳数),相邻的路由器根据收到的信息修改和刷新
自己的路由表。
RIP协议:可以在局域网中直接实现。规定了路由器之间交
换路由信息的时间、交换信息格式、错误的处理等内容。
RIP协议除严格遵守向量距离路由选择算法外,还做了一些
改进,包括:(1)对相同开销路由的处理。按先入为主的原则处理。
(2)对过时路由的处理:出现开销更小的路由时,代替原有的路由,
否则一直保持下去。
4、OSPF协议与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又称最短路径优先算法。基本思想:互联网上的每个路由器
周期性的想其他路由器广播自己与相邻路由器之间的关系,每个
路由器都可以获得网络中的所有联通情况,根据连通情况和最短
路径算法,计算出自己到达各个网络的最短路径。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支持服务类型选路,适
合庞大复杂环境的网络等优点。但OSPF协议的缺点主要包括:
要求较高的路由器处理能力:网络规模越大,对内存和CPU
的处理能力要求越高
一定的带宽要求:为得到相邻路由器的信息,要求路由器不
断发送和应答查询信息,OSPF协议要具有一定的带宽要求。
静态路由一般适应小型网络、RIP适应小到中型的网络,而
OSPF适应大型、多路径、动态的IP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