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与路由器组建网络技术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88.68 KB
- 文档页数:1
局域网组建方法如何设置网络安全加密与认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在家庭、办公室以及学校等场所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建立局域网的同时,我们也需要重视网络安全。
本文将为您介绍局域网组建方法以及如何设置网络安全加密与认证,以保护局域网中的数据安全。
一、局域网组建方法在组建局域网之前,我们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网络设备,常见的有路由器和交换机。
以下是局域网组建的步骤:1. 确定网络拓扑结构:根据实际需求和场所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环型或者总线型。
2. 网络设备连接:将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连接起来,确保信号的传输畅通。
3. IP地址配置:为每个设备分配唯一的IP地址,以便设备之间可以进行通信。
4. 子网掩码设置:设置子网掩码,划分子网,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局域网段,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5. 组网测试:对建立好的局域网进行测试,确保设备之间可以正常通信。
二、网络安全加密方法为了保护局域网中的数据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加密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网络安全加密方法:1. WPA/WPA2加密:在无线局域网中,可以使用WPA(Wi-Fi Protected Access)或者WPA2加密方式,加密数据传输,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2. VPN加密通道:在建立远程访问时,可以通过建立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加密通道来保护数据的传输安全,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3. HTTPS协议:对于网站的访问,可以使用HTTPS协议,通过SSL(Secure Sockets Layer)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4. 防火墙设置:通过配置防火墙,可以限制访问权限,禁止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恶意攻击和入侵。
5. 强密码策略:对于局域网中的设备和账户,应当采用强密码策略,包括使用组合字符、长度要求以及定期更换密码等。
三、网络安全认证方法除了加密措施外,网络安全认证也是局域网中的重要环节。
局域网组建方法解析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局域网搭建步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推广,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传统的局域网搭建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网络设备管理繁琐、网络流量控制不灵活等。
而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局域网搭建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提供更灵活、高效的网络管理方式。
本文将对基于SDN的局域网搭建方法进行解析,从网络拓扑规划、硬件设备选择、软件配置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一套详细的搭建步骤。
一、网络拓扑规划在局域网搭建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网络拓扑规划。
网络拓扑规划是指确定局域网中各个网络设备的布局和连接方式,以及数据流动的路径。
对于基于SDN的局域网,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环型、树型等。
在规划网络拓扑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网络规模: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网络中设备的数量和规模。
2. 网络容量:估算网络的带宽需求,以确保网络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3. 安全性:考虑网络的安全性需求,设置适当的网络安全策略和防火墙。
4. 可靠性:保证网络的高可用性,通过冗余设置和备份技术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二、硬件设备选择在局域网搭建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根据SDN的特点,我们需要选购兼容SDN的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
1. 交换机:选择支持OpenFlow协议的交换机,以实现对交换机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2. 路由器:选择支持OpenFlow协议的路由器,以实现对路由器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3. 控制器:选择符合SDN架构的控制器,用于对SDN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管理和控制。
除了上述核心设备外,还可以考虑使用SDN应用交换机、SDN网络监控设备等增强局域网的功能和性能。
三、软件配置在硬件设备选购完成后,需要进行软件配置,以建立基于SDN的局域网。
1. 安装控制器软件:根据控制器的类型,将控制器软件安装在指定的服务器上。
局域网组建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位于相对较小地理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通常是指企业、学校、办公场所等内部网络。
局域网的组建需要依靠一定的原理和技术来实现。
本文将介绍局域网组建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一、局域网基本原理1.1 物理连接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和设备之间通常通过物理连接来进行数据传输。
常用的物理连接方式有以太网(Ethernet)、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光纤等。
以太网是较为常见和广泛应用的一种物理连接方式,通过以太网协议传输数据。
1.2 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指的是计算机和设备相互连接的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有星型拓扑、总线拓扑、环形拓扑等。
星型拓扑是局域网部署最常见的拓扑结构,其中每台计算机都与一个中央设备(如交换机)相连。
1.3 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为了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每台计算机都需要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
在一个局域网中,IP地址通常有相同的网络号,但主机号不同。
子网掩码用于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
二、局域网组建的技术2.1 交换机交换机是局域网组建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它用于将局域网中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并实现数据的交换和转发。
交换机可以根据MAC地址学习和存储计算机的地址信息,从而有效地将数据传输到目标设备。
2.2 路由器路由器是用于连接不同局域网之间的设备,实现跨网络通信。
它能够根据IP地址和路由表等信息,选择合适的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网络。
通过路由器的连接,不同局域网之间可以进行互联和通信。
2.3 网络协议局域网组建还需要依赖于一系列网络协议。
其中包括以太网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网络协议(TCP/I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域名系统(DNS)等。
这些协议为局域网内的计算机提供了通信和数据传输的基础。
2.4 网络安全技术在局域网组建过程中,网络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为了保护局域网中的数据和信息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虚拟专用网络(VPN)等。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设计题目计算机局域网组建与应用电大分校:朝阳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姓名: 王启迪学号: 1021001456370指导教师:周国庆完成日期: 2012年11月25 日摘要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校园网络的建设是学校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校园网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为现代化教学、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送给各个系统。
而校园网工程建设中主要应用了网络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局域网技术来建设与管理的,因此本毕业设计课题将主要以校园局域网络建设过程可能用到的各种技术及实施方案为设计方向,为校园网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字:局域网、Internet、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服务器、防火墙当今世界,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极大的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技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从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为迅速,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并且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给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条件带来更大的方便,我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的紧密和快速。
随着人们对于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信息交流的迫切需求,促使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使用为人类信息文明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自1995年中国教育教研网(CERNET)建成后,校园网的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校园网的建成和使用,对于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质量、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加快学校的信息化进程,开展多媒体教学与研究以及使教学多出人才、科研多出成果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其主要包括各种局域网的技术思想、网络设计方案、网络拓扑结构、布线系统、Intranet/Internet的应用、网络安全,网络系统的维护等内容。
电脑培训教案网络组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组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让学生掌握网络设备的安装和配置方法。
3. 让学生学会诊断和解决网络故障。
二、教学内容1. 网络组建的基本概念:网络、节点、传输介质、网络拓扑等。
2.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卡、网线等。
3. 网络协议:TCP/IP、DHCP、DNS、等。
4. 网络搭建步骤:设备选型、设备安装、网络规划、网络配置、测试与调试。
5. 网络故障诊断与解决:故障现象、故障原因、诊断方法、解决步骤。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网络组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演示法:展示网络设备的安装和配置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搭建网络。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网络故障案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配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卡、网线等。
3. 实践场地:提供给学生实际操作的网络搭建环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操作技能:学生网络设备安装和配置的操作准确性。
3. 案例分析:学生分析网络故障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法的能力。
4. 期末考试:对学生网络组建知识的全面考核。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网络组建教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等。
2. 课件:网络组建的基本概念、原理、操作步骤等。
3.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卡、网线等。
4. 实践案例:网络故障案例及解决方案。
5. 在线资源:网络组建相关视频教程、博客、论坛等。
七、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网络组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第3-4课时:介绍网络设备及其安装和配置方法。
3. 第5-6课时:讲解网络协议及其作用。
4. 第7-8课时:讲解网络搭建步骤,并进行实践操作。
5. 第9-10课时:分析网络故障案例,学习故障诊断与解决方法。
6. 第11-12课时:进行期末考试,总结学习成果。
第1篇一、实验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为了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我们进行了局域网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局域网的组建、配置与维护,提高网络应用能力。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局域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2. 掌握双绞线、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使用方法。
3. 熟悉局域网中TCP/IP协议的应用,包括IP地址规划、子网划分等。
4. 学会使用网络诊断工具,解决网络故障。
三、实验内容1. 网络设备连接与配置2. IP地址规划与子网划分3. 网络安全设置4. 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四、实验步骤1. 网络设备连接与配置(1)将交换机、路由器、PC机等网络设备连接到实验环境中。
(2)配置交换机端口,设置VLAN。
(3)配置路由器,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2. IP地址规划与子网划分(1)根据实验需求,规划IP地址段。
(2)划分子网,实现IP地址的合理分配。
3. 网络安全设置(1)设置交换机端口安全,防止非法设备接入。
(2)配置路由器访问控制列表,限制非法访问。
(3)启用交换机广播风暴抑制功能,防止广播风暴。
4. 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1)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2)使用tracert命令分析数据包传输路径。
(3)检查网络设备配置,查找故障原因。
(4)排除故障,恢复网络正常运行。
五、实验总结1.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连接和配置网络设备,掌握了IP地址规划、子网划分等基本技能。
2.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网络安全设置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设置端口安全、访问控制列表等安全策略。
3. 在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过程中,我们掌握了使用ping、tracert等网络诊断工具的方法,提高了故障排查能力。
4. 本次实验使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网络应用能力。
以下是对实验的一些具体总结:(1)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双绞线连接网络设备,掌握了RJ-45接口的制作方法。
pon路由器交换机原理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一种基于光纤的接入网络技术,它通过 passively 分配光纤网络中的光信号,将光纤信号传输到终端用户。
PON 路由器和交换机在 PON 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面我会分别介绍它们的原理。
首先,让我们来看 PON 路由器。
PON 路由器是一种专门用于PON 网络的路由器设备,它的原理是将来自光线路终端(OLT)的光信号转换为数据信号,并将其传输到终端用户的设备上。
PON 路由器通常具有光接收器和调制解调器,它能够识别和处理来自光网络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用户设备可以理解的数据信号。
同时,PON路由器也能够将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其发送回光线路终端。
这样,PON 路由器实现了光信号与数据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实现了用户设备与光网络之间的连接和通信。
接下来,我们来看 PON 网络中的交换机。
PON 网络中的交换机主要起到数据交换和转发的作用。
它的原理是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数据信号,并根据目标地址将其转发到相应的目标设备上。
在 PON网络中,交换机通常是由OLT中的交换机和ONU(Optical Network Unit)中的交换机组成。
OLT中的交换机负责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并控制数据的转发和接收,而ONU中的交换机则负责将数据信号从用户设备转发到光网络中。
通过交换机的协调和控制,PON 网络能够实现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总的来说,PON 路由器和交换机在 PON 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PON 路由器通过光信号与数据信号的转换实现了用户设备与光网络之间的连接,而交换机则负责数据的交换和转发,实现了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
通过它们的协作,PON 网络能够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通信,为用户提供稳定快速的网络服务。
交换机,路由器,HUB,有何不同平常我们说的HUB就是集线器,而交换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集线器,或者叫智能集线器,他们都是第二层的(数据链路层)设备,HUB分享带宽,即:如果10台机器接在一个10M的HUB上分到每台机器的只有1M,但交换机因为有自己的CPU和RAM可以实现存储转发等功能,不共享带宽,即每台机器都是10M。
路由器是第三层(网络层)设备,可是实现路由功能(第三层交换机也可以实现)。
单从组建局域网来说,交换机的速度最快,其次是路由器,最后是HUB。
而价格是路由器最贵,然后是交换机和HUB。
如果家庭两三台电脑想共享上网的话,个人认为:1、开猫的路由+四口HUB(50元左右)还是不错的。
2、如果猫没有路由功能,买个四口的路由最方便(200元左右吧),还能起到防火墙的作用。
3、至于双网卡,个人并不推荐,你买块过得去的网卡也得50元左右吧,那这样就不如买个HUB了,况且现在的猫大多有路由功能。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计算机网络往往由许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互连连接而成。
如果几个计算机网络只是在物理上连接在一起,它们之间并不能进行通信,那么这种“互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因此通常在谈到“互连”时,就已经暗示这些相互连接的计算机是可以进行通信的,也就是说,从功能上和逻辑上看,这些计算机网络已经组成了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网络,或称为互联网络,也可简称为互联网、互连网。
将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或中间系统),ISO的术语称之为中继(relay)系统。
根据中继系统所在的层次,可以有以下五种中继系统:1.物理层(即常说的第一层、层L1)中继系统,即转发器(repeater)。
2.数据链路层(即第二层,层L2),即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3.网络层(第三层,层L3)中继系统,即路由器(router)。
4.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兼有网桥和路由器的功能。
路由交换实训报告机电与信息⼯程学院综合实践课程报告专业:通信⼯程年级: 2010级(1)班学号: 1015124136姓名:周梦洁通信⼯程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报告⼀、综合实践课程名称路由交换技术综合程序设计⼆、实践时间2010年9⽉2⽇——10⽉22⽇,共8周。
三、实践环境设施、设备条件H3C实验环境、⽹络机柜1个、路由器和交换机4台、计算机6台、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教材四、实践⽬的路由交换技术课程实训利⽤华三环境以及机房中的⽹络机柜、路由器及交换机,模拟⼀个真实的⽹络系统集成⼯程,使学员掌握组建⼩型局域⽹,实现局域⽹的配置、调试、检查常规故障等,并让学员深⼊理解VLAN的作⽤及意义、熟练掌握VLAN的配置⽅法、以太⽹交换基础、RIP和OSPF的配置,以及PPP Chap/Pap认证、链路聚合、⽹络地址转换等实践任务,使学员加强对⽹络技术、服务器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的实际理解和掌握,提⾼对⽹络技术的实际应⽤能⼒,建⽴对⽹络系统集成⼯程的初步认识,加深对⽹络原理的理解,获得对⽹络的⼯作原理与操作⽅法,⽤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强化学⽣的知识实践意识,提⾼其实际动⼿能⼒。
五、实践内容1、VLAN配置:本实验任务通过在交换机上配置Access 链路端⼝⽽使PC处于不同VLAN,隔离PC 间的访问,从⽽使学员加深对Access 链路端⼝的理解。
拓扑图如下:[SWA]vlan 2[SWA-vlan 2]port E 1/0/1使⽤display vlan在SWA上查看配置的VLAN信息[SWA]display interface E 1/0/1 查看物理端⼝链路类型完成配置后,在PC上Ping另⼀台合作PC其结果为不通。
配置Trunk链路端⼝:[SWA]interface E 1/0/24[SWA E 1/0/24]port link-type trunk[SWA E 1/0/24]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使⽤[SWA]display interface E 1/0/24查看Trunk相关信息。
路由器与交换机原理及配置实训报告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路由器与交换机原理及配置实训报告学院: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系别: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专业班级: 物联网1501课程名称: 路由器与交换机原理及配置指导老师:实训时间:姓名: 施海彬学号:完成日期: 2016年12月28星期三一、实训目的:通过组合本学期所学路由器与交换机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课本各章节内容,配置一个模拟的企业网,对企业网(园区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实训任务:实训任务: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总公司和分公司各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并架设相关的网络服务,并把它们按要求连接模拟一个企业网。
三、实训要求:通过本实训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a) 知识要求(1)交换机的原理和配置。
(2)路由器的原理和配置。
(3)网络服务的相关配置知识。
(4)ACLb) 能力要求能够独立完成配置并能正确处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c) 素质要求(1)能够培养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四、实训内容(1)交换机的配置。
(2)路由器的配置。
(3)网络服务的配置(4)ACL (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五、网络架构分析(1)组建企业网络根据公司实际需要,搭建的企业网络应具有以下的功能,把企业网接入因特网,在总公司提供因特网的出口。
总公司办公面积具有一定的规模,经实际调查研究,网络适合采用三层架构,即核心交换层、汇聚层、接入层。
分公司网络规模较小,可以暂时使用最简单的交换机+路由器的接入方法。
总公司的网络中,接入层放置在各办公区,负责员工PC 机跟企业网的连接;汇聚层负责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的衔接,同时负责VLAN间的通信,核心层放置于网管中心,负责整个企业网内的核心通信,同时提供企业网的对外出口。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 RM TI ON 2008NO .15SC I EN CE &TECH NO LOG Y I N FOR M A TI O N 信息技术当前基于T CP/I P 协议的I nt e r ne t 已逐步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拥有用户和资源最多的一个超大型计算机网络,且网络流量每六个月翻一番,比计算机CPU 速度每18个月提高一倍还要发展得快得多。
为了使网络状况更加适应用户的需要,作为网络核心器件的路由器的不断升级换代也就成为大势所趋。
为了提高路由器的性能,满足未来网络发展的需要,处于I nt er ne t 骨干位置的核心路由器进行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变革。
目前无论从整体的系统结构还是细微的实现方面都与传统路由器有着很大的差别。
下面就从路由器的发展趋势和基本分类入手,对基于路由器的网络技术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
1路由器的基本概念传统路由器工作于OSI 七层协议的第三层,其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于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根据其中隐含的目的地址,决定转发下一个目的地址。
因此,路由器首先得在转发器由表中查找它的目的地址,若找到了目的地址,就在数据包的帧格前添加下一个M AC(M e d i u m Ac c e s sCont r o l )地址,同时I P 数据包头的TT L(T i m e To Li ve )域也开始减数,并计算新的校验名。
当数据包被送到输出端口时,它需要按顺序等待,以便被传送到输出链路上。
路由器在工作时能够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设备中的路由表。
如果到某一特定节点有一条以上的路径,那么一般预先确定的路由准则是选择最优(或最经济)的传输路径。
由于各种网络段和其相互连接情况可能会因环境变化而变化,因此路由情况的信息也需要及时更新,所幸的是,这些信息一般是由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规定的定时更新或者按变化发问(事件触发)更新来自动完成的。
交换机与路由器组建网络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
2018-03-12T10:30:45.0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作者: 卢坤
[导读] 摘要:网络组建是实现网络系统相关应用功能的重要内容之一。
(浙江八方电信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0007)
摘要:网络组建是实现网络系统相关应用功能的重要内容之一。交换机以及路由器均为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网络组建中的主要设备。
本文重点对交换机组网与路由器组网两种模式的具体应用问题进行分析
,认为可结合网路连接的实际需求对组网方案进行科学选择,以实现局
域网内外部网络的有效连接
,确保网络整体运行性能的可靠与稳定。
关键词:交换机;路由器;组网
1
交换机组网
1.1
交换机的星形集中连接
我们知道,交换机的最基本功能和应用就是集中连接网络设备,所有的网络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PC机、笔记本电脑、路由器、
防火墙、网络打印机等
),只要交换机的端口支持相应设备的端口类型,就都可以直接连接在交换机的端口,共同构成星形网络。基本网络
结构如图
1所示。在星形连接中,交换机的各端口连接设备都彼此平等,可以相互访问(除非做了限制),而不是像许多刚涉入网管行列的朋
友那样,认为连接在交换机的服务器是最高级的。
1.2
交换机的级联与堆栈
结束语:
以太网的技术以及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优越,都侧面表现了我国科技发展的飞跃高度,通过交换式以太网与路由器的结合,实践证明可
行性是非常巨大的,这意味这更大面积更专业更有力度的结合不久将走入实体化,应用到社区每一户居民家中。所以加强对交换式以太网
与路由器的完善是下一步的首要课题,目前已经有
300户居民对RBISN系统进行实验的参与,其实验结果已经在逐步完善,随后便在小区进
行开放性测试。理念的正确以及毋庸置疑,现在就差在高端软件的批量开发生产中,当这些软件足以支撑社区以太网用户的需求量,就能
够品尝到以太网与路由器完美融合后,胜利果实的味道。
参考文献:
[1]
王明昌.关于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安全问题分析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5(17)
[2]
李成铮,魏立津.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协议测试方法的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2)
[3]
杨光辉,邬江兴.基于VSC7389的16端口10/100/1000 Mbps自适应以太网交换机的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7(08)
[4]
田清军,张超,李平,吕博.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组网浅析[J].中国新通信.2017(16)
[5]
裘志成,董雨.4G时代IP RAN的组网方案和建设思路[J].通讯世界.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