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15
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1、建筑业的五类常发事故是什么?1、高处坠落:在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中,如果未防护,防护不好或作业不当都可能发生人或物的坠落。
人从高处坠落的事故,称为高处坠落事故。
2、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的物体在惯性力或重力等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物体打击会对建设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伤害,甚至死亡。
3、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版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伤害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4、触电:是电击伤的俗称,通常是指人体直接触及电源或高压电经过空气或其他导电介质传递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权,重者发生心跳和呼吸骤停。
5、起重伤害事故:是指在日常起重作业中,脱钩砸人,钢丝绳断裂抽人,移动吊物撞人,滑车砸人以及倾翻事故,坠落事故,提升设备过卷扬事故,起重设备误触高压线或感应带电体触电等。
2、2017上半年全国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或者建筑行业安全事故统计家式发布行政规、标准、规范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民用爆破器材安全管理规程、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评价导则、民爆行业产安全应中国预案、民用爆破器材工程安全设计规范、民用爆炸物品产专用设备安全使用限管理规3、国外建筑资料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具有系统性强,因果链复杂等特征,目前单纯依靠安全人员经验进行现场安全监督、参照施工安全技术方案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等常规方法进行安全管理存在随意性大、非结构化,无法对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动态管理等问题,无法适应建设工程大规模、快速集成化安全施工的需要。
在建设行业,如何以职业安全健康生产为首要目标,拓展建设项目管理先进理念,对建设项目现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实施以信息化和IT 技术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构建标准化安全管理系统,通过基于时间维和空间维的现场危险源管理核心技术理论模型研究为基础,构建建设项目现场施工危险源管理标准体系,研究开发时间连续、空间连续模式下的动态危险源辨识系统和基于知识积累、知识集成的危险源评价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模型方法,并最终完成内含知识系统的先进安全管理体系的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运用科技创新提升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之根本所在。
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一、引言安全生产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宏观形势分析1. 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国家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规,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办法》等,为安全生产提供法律保障和管理手段。
2. 安全生产教育和宣传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宣传活动,加强对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普及,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能力,促进形成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3. 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国家对不同行业的安全生产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如《工业现场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安全规范》等,规范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为,保障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微观形势分析1.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障,不同企业在这方面的建设状况存在差异。
一些企业加强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建立了完善的安全制度和流程,提升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2. 安全设施和装备情况一些企业在安全设施和装备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安全隐患存在。
例如,消防设施的缺失、应急救援设备的不完善等,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3. 安全员和从业人员培训情况安全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水平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的质量和效果。
一些企业注重安全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技能和专业水平;而一些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较少,培训效果有待提高。
四、形势分析和评估根据以上的宏观和微观形势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形势分析和评估:1. 国家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政策法规健全,为安全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和管理手段。
2. 安全生产教育和宣传工作开展力度加大,安全意识和知识普及程度有所提高。
3.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均衡,一些企业的安全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
4. 安全设施和装备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大投入,提升安全生产设施的完善程度。
关于上半年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上半年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1. 绪论本文旨在对上半年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制定下半年相关安全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关全市经济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上半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总览上半年共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XX起,造成XX人死亡,XX人受伤,经济损失达到XX万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年度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3. 事故原因分析(1)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操作不规范、安全意识薄弱、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2)技术因素:技术因素主要表现为施工设备、机械故障、材料质量问题等。
(3)管理因素:管理因素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等问题。
4. 上半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亮点(1)安全教育宣传:上半年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注重加强安全教育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向施工人员普及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
(2)施工现场管理:本年度各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加大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3)安全监管力度加大:政府部门对全市建筑施工安全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监管,健全了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5. 上半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存在的问题(1)施工单位责任不落实:部分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2)人员培训不到位:尽管施工单位在安全教育宣传方面有所加强,但部分施工人员仍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意识不够到位。
(3)工作量压力大:上半年全市建筑施工任务繁重,施工人员在保证进度的同时,容易忽视安全问题,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6. 下半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建议(1)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施工单位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二○○六年四季度安全例会)根据会议安排,区安监站就现阶段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作分析报告,内容包括:一是前阶段安全检查的基本情况,二是存在问题分析,三是安全生产新形势和施工作业新特点分析。
一、基本情况截止目前,我区安全报建新开工项目81个,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
安全报建率100%,意外伤害保险率100%,创建市级文明工地8个,区级文明工地15个。
1-9月,我们组织开展了前三个季度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检查施工项目325个/次,出动检查人员256个/次,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85份,消除施工安全隐患278条,通报做得差的工地18个,申请暂扣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2家,经济处罚8万元。
前三季度,我区建筑施工死亡人数2人,占年计划的50%,我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较为平稳。
二、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一)安全隐患的分析1、安全隐患的分布情况。
今年1—9月,我们共发现施工安全隐患278条。
①安全管理缺陷有26条、文明施工15条,占安全隐患总数的14.7%;②脚手架61条(其中:落地式外脚手架20条、悬挑式脚手架14条、吊篮脚手架15条、整体爬架9条、卸料平台3条),占21.9%;③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31条(其中:基坑支护8条、模板工程23条),占11.1%;④“三宝”、“四口”12条,占4.3%;⑤施工用电67条,占24.1%;⑥起重机械48条(其中:龙门架物料提升机19条、施工升降机11条、塔吊18条),占17.2%;⑦施工机具18条(其中:平刨2条、圆盘电锯1条、手持电动工具2条、钢筋机械2条、电焊机4条、搅拌机5条、气瓶2条),占6.5%。
2、安全隐患的分布特点。
安全隐患主要分布在安全管理、脚手架、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施工用电、起重机械等五个方面,它们约占施工安全隐患总数89%。
这些隐患又极易引发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事故、机械(起重)伤害、施工坍塌等“五大伤害”事故。
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行业。
然而,由于建筑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安全生产问题一直是该行业的重要难题。
本文将对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分析1. 安全生产状况建筑业安全生产存在多种隐患。
首先,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工人面对高处作业、尘土扬起、机械设备等情况时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其次,建筑施工涉及多种材料的使用,一些危险品的运输、存储和使用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此外,由于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需要严格遵循建筑技术规范和标准,一些公司出于利润考虑或私自修改设计方案,从而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和安全隐患增加。
2. 安全管理状况建筑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工人素质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在一些企业中,缺乏安全管理人员,工人缺乏安全意识,不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问题较为突出。
此外,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也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些企业材料质量不合格或使用假冒伪劣材料等问题久而久之会增加安全生产隐患。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建筑行业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同时,需要建立和完善安全文化,加强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和防控能力,通过举办安全教育培训班、开展各种安全知识宣传活动等,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预防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政府应制定和加强建筑业的法律法规,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力度,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的严格程度。
同时,要求建筑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对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促进企业自觉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组织和教育等,增强安全生产的“预防性”和“控制性”。
3. 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建筑企业应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施工技术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控,避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尽可能地提高施工的精度和质量,防止建筑工程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某年度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某年度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中有升。
总体来看,全国建筑施工行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些企业和个体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不够强,存在一定的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
其次,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亟待加强。
一些施工人员缺乏对安全生产的认识,缺乏相关安全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另外,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不严格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施工现场存在一些违规操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措施,导致施工安全隐患增加。
此外,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存在安全投入不足的情况。
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对于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的投入不足,安全风险隐患较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监管和检查力度,加大对施工企业和个体施工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其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同时,建议施工企业增加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标准。
综上所述,某年度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虽然总体上仍有不足和挑战,但是也在逐步改善。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施工企业共同努力,持续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很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努力改进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形势。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报告将分析某年度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这一形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现状。
在当下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依然屡有发生。
其中,一些严重事故已经造成了许多不幸的伤亡,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对于这些事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施工现场管理不当、施工过程中没有充分重视安全生产、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其次,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些企业和个体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不够强,存在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
安全生产情况分析报告篇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二○○六年四季度安全例会)根据会议安排,区安监站就现阶段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作分析报告,内容包括:一是前阶段安全检查的基本情况,二是存在问题分析,三是安全生产新形势和施工作业新特点分析。
一、基本情况截止目前,我区安全报建新开工项目81个,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
安全报建率100%,意外伤害保险率100%,创建市级文明工地8个,区级文明工地15个。
1-9月,我们组织开展了前三个季度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检查施工项目325个/次,出动检查人员256个/次,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85份,消除施工安全隐患278条,通报做得差的工地18个,申请暂扣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2家,经济处罚8万元。
前三季度,我区建筑施工死亡人数2人,占年计划的50%,我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较为平稳。
二、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一)安全隐患的分析1、安全隐患的分布情况。
今年1—9月,我们共发现施工安全隐患278条。
①安全管理缺陷有26条、文明施工15条,占安全隐患总数的14.7%;②脚手架61条(其中:落地式外脚手架20条、悬挑式脚手架14条、吊篮脚手架15条、整体爬架9条、卸料平台3条),占21.9%;③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31条(其中:基坑支护8条、模板工—1—程23条),占11.1%;④“三宝”、“四口” 12条,占4.3%;⑤施工用电67条,占24.1%;⑥起重机械48条(其中:龙门架物料提升机19条、施工升降机11条、塔吊18条),占17.2%;⑦施工机具18条(其中:平刨2条、圆盘电锯1条、手持电动工具2条、钢筋机械2条、电焊机4条、搅拌机5条、气瓶2条),占6.5%。
2、安全隐患的分布特点。
安全隐患主要分布在安全管理、脚手架、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施工用电、起重机械等五个方面,它们约占施工安全隐患总数89%。
这些隐患又极易引发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事故、机械(起重)伤害、施工坍塌等“五大伤害”事故。
季度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分析季度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分析一、引言安全生产是国家、企事业单位以及每个人都关注的重要议题,其意义不言而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生产活动不断增加,安全隐患也相应增加,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本文将对当前季度的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单位改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国家安全生产状况当前国家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数据统计,上季度全国发生的安全事故数量达到了X起,造成X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X亿元。
对于这些事故的原因分析,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到位,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安全意识薄弱等。
同时,一些企事业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安全生产,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忽视了安全隐患,这也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状况1. 生产行业(1)矿山行业矿区作为高风险行业,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
尽管矿山行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矿山管理水平不高、违规生产比较普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等。
据统计,上季度全国矿区发生的矿难事件数量为X起,造成X人死亡,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2)建筑行业建筑行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生产风险高的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同样严峻。
上季度全国建筑工地发生的安全事故数量为X 起,造成X人死亡,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职工安全意识薄弱等。
2. 车辆行业车辆行业是一个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但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尽管国家加大了对车辆行业的安全管理力度,但上季度全国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仍然非常高,这主要是由于驾驶员交通规则意识不强、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造成的。
3. 化工行业化工行业是又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安全风险较大。
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但上季度全国化工企业发生的事故数量仍然居高不下,特别是涉及到危化品的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范本
一、总体情况
截至本年度,全国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仍存在一些基本问题,如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
二、事故情况
本年度,全国建筑施工行业共发生安全事故XXX起,其中XXX起为重大事故,XXX起为较大事故,XXX起为一般事故。
事故死亡人数XXX 人,受伤人数XXX人。
三、主要问题
1.管理不规范
部分施工企业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较多。
同时,一些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难以有效指导施工作业。
2.施工工艺不合理
部分施工企业施工工艺不合理,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如在高空作业时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等。
3.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施工企业招聘和培训施工人员不够规范,导致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技能不够等问题。
四、建议措施
1.加强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2.优化施工工艺
优化施工工艺,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的识别和控制,确保施工安全。
3.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招聘和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施工人员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促进其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
五、结论
全国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仍存在一些基本问题。
建议加强管理、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以确保施工安全。
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2021年度)2021年,全国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牢牢围绕年初制定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夯实基础,强化监管,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继续呈现整体稳定好转的趋势。
一、2021年建筑施工事故整体情况2021年,全国建筑业(包括铁道、交通、水利等专业工程)共发生事故2288起、死亡2607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11.4%和6.5%。
其中,XXX建筑和市政工程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1015起、死亡1193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了11.28%,死亡人数下降了9.89%。
其中共发生建筑施工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43起、死亡170人,事故起数上升了2.38%,死亡人数下降了2.86%。
图一和图二展示了2021年和2021年建筑施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比较。
可以看出,虽然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都有所下降,但仍然存在一些地区死亡人数增加的情况。
全国有16个地域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下降,其中13个地域下降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值。
其中下降幅度超过30%的有5个地域:海南省(61.9%)、山西省(50%)、广西区(50%)、河南省(43.55%)、江西省(41.38%)。
然而,一些地域事故起数下降,但死亡人数增加,如北京市和天津市。
类似地域还有江苏和青海省。
总的来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整体呈现稳定好转的趋势,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责任落实,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In 2021.there were 9 ns where the number of n accidents and fatalities increased compared to the same d last year。
For example。
建筑公司安全生产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代表建筑公司向您汇报本年度的安全生产情况。
作为一家专业的建筑公司,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全面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政策,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确保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我们对公司内部进行了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
针对施工现场、设备设施、员工作业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整改计划,并逐项进行了整改,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外部环境的安全管控。
针对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因素,我们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了施工区域的安全通行和周边居民的生活安宁。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确保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再次,我们加强了对施工设备和材料的质量管理。
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对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和验收,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安全可靠,材料质量合格。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施工工艺的管理,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最后,我们加强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
我们配备了专业的安全监管人员,全天候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稳定。
总的来说,本年度建筑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不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
谢谢!。
二季度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二季度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安全生产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下面将对二季度安全生产形势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一、事故总体情况分析1. 事故数量及类型二季度,全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总体呈下降趋势,事故数量明显少于一季度。
具体表现为交通运输事故、火灾事故和建筑施工事故的减少。
然而,相对应的,部分地区发生了一些严重的事故,如爆炸事故、损害环境的事故等,这些事故严重威胁到了人员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2. 事故原因分析事故的发生往往有一定的原因。
二季度的事故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违反安全规定: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员工对安全操作不重视,违章操作屡禁不止。
(2)缺乏安全教育和培训:一些企业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导致员工对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不足,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设备老化和缺陷:部分企业的设备老化严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故障,而未及时进行维修,加重了安全事故的风险。
(4)监督管理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部门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存在偏差或不作为的情况,导致一些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二、主要问题及建议1. 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在企业中,部分员工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存在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
建议企业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文化。
2. 安全管理不规范部分企业对安全管理工作不规范,缺乏完善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建议企业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和规程,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3. 设备维护不到位一些企业的设备维护不到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建议企业加强设备维护和定期检查,及时修复和更换老化设备,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4. 监督不力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疏忽和敷衍的现象。
全国建筑施⼯安全⽣产形势分析报告全国建筑施⼯安全⽣产形势分析报告(20XX年度)20XX年,全国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和建设系统⼴⼤⼲部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产的⼀系列重要指⽰和⼯作部署,牢固树⽴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针,着眼长效,完善法规,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全国建筑施⼯安全⽣产形势总体稳定。
⼀、20XX年建筑施⼯事故总体情况20XX年,全国共发⽣房屋建筑和市政⼯程建筑施⼯事故(以下简称“建筑施⼯事故”,本分析报告对象即为建筑施⼯事故)859起、死亡1012⼈,与上年相⽐,事故起数下降了3。
27%,死亡⼈数下降了3。
44%;其中共发⽣建筑施⼯较⼤及以上事故(⼀次死亡3⼈及3⼈以上事故)35起、死亡144⼈(其中重⼤事故2起,死亡21⼈),与上年相⽐,事故起数下降了10。
26%,死亡⼈数下降了1。
37%。
图⼀:20XX年、20XX年建筑施⼯事故起数⽐较图⼆:20XX年、20XX年建筑施⼯事故死亡⼈数⽐较全国有13个地区建筑施⼯事故死亡⼈数下降,下降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值(全国下降平均值3。
44%)的有11个地区。
其中下降幅度超过15%的有8个地区:西藏⾃治区(100%)、四川省(55。
77%)、陕西省(44%)、⼭西省(41。
67%)、新疆⾃治区(34。
78%)、辽宁省(32。
2%)、北京市(30。
77%)、河北省(15。
15%)。
20XX年,有13个地区建筑施⼯事故起数和死亡⼈数都⽐上年同期上升。
其中,天津市事故起数上升66。
67%,死亡⼈数上升70%;宁夏⾃治区事故起数上升60%,死亡⼈数上升45。
45%;⼴西⾃治区事故起数上升10。
53%,死亡⼈数上升45%;河南省事故起数上升10。
53%,死亡⼈数上升37。
04%;江苏省事故起数上升28。
13%,死亡⼈数上升22。
62%;安徽省事故起数上升10。
81%,死亡⼈数上升21。
62%;内蒙古⾃治区事故起数上升52。
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编制说明一、本分析报告各项数据为200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事故数据,均直接采集于建设部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快报系统,统计时间截止至2005年2月16日。
二、本分析报告各项数据,统计口径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主管部门通过网络上报的,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或维修过程中发生的,一次重伤1人以上事故和死亡事故。
为分析方便,本分析报告中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为基本统计指标,没有使用“重伤人数”。
三、本分析报告各项数据,在2005年1月13日召开的全国建筑安全生产第二次联络员会议之后,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主管部门进一步核对和确认。
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2004年度)2004年,全国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入宣传贯彻“一决定、两条例”,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紧紧围绕2004年年初制定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强化监管,狠抓落实,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趋向稳定好转。
一、2004年建筑施工事故总体情况2004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1144起、死亡1324人,与2003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11.46%和13.12%;其中共发生建筑施工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42起、死亡175人,与2003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12.50%和18.60%。
2004年建筑施工事故起数与2003年同期比较情况见图一,2004年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与2003年同期比较情况见图二。
图一建筑施工事故起数与2003年同期比较图二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与2003年同期比较全国有23个地区建筑施工事故起数下降,下降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值(全国下降平均值为11.46%)的有22个地区。
其中下降幅度超过30%的有10个地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如江西省下降64.71%、湖南省下降53.66%、天津市下降36.00%、云南省下降33.33%、福建省下降32.56%。
全国有24个地区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下降幅度超过全国平均下降值(全国下降平均值为13.12%)的有19个省市。
其中下降幅度超过30%的有11个地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如湖南省下降54.0%、江西省下降53.23%、黑龙江省下降37.84%、宁夏区下降37.5%、重庆市下降34.55%。
有的地区虽然事故起数下降但是死亡人数增加,如陕西省事故起数下降了16.67%,死亡人数却增加了6.9%。
有的地区虽然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但是事故起数增加,如广东省死亡人数下降了4.55%,事故起数上升了13.25%;甘肃省死亡人数下降了10.34%,事故起数上升了 4.65%。
还有些地区死亡人数的下降幅度,远远低于事故起数的下降幅度,如:江苏省事故起数下降了19.23%,死亡人数下降了6.17%;天津市事故起数下降了36.00%,死亡人数下降了5.56%。
2004年有7个地区建筑施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都比2003年同期上升,上升幅度较大的几个地区中,海南事故起数上升了216.67%,死亡人数上升了200.00%;河南事故起数上升了80.00%、死亡人数上升了138.46%;安徽省事故起数上升了60.00%,死亡人数上升了68.18%。
广西事故起数上升了48.57%、死亡人数上升了86.67%;北京事故起数上升了58.14%、死亡人数上升了34.62%;河北事故起数上升了25.00%,死亡人数上升了4.35%。
全国建筑施工事故起数上升、下降地区比例见图三,全国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上升、下降地区比例见图四,全国建筑施工事故起数同期比较情况见图五,全国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同期比较情况见图六。
2004年发生建筑施工事故最多的是浙江省,发生事故98起、死亡108人。
其它发生事故较多的地区是:广东省发生事故94起、死亡105人;上海市发生事故92起,死亡94人;北图三全国建筑施工事故起数上升、下降地区比例图四全国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上升、下降地区比例图五全国建筑施工事故起数同期比较情况图六全国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同期比较情况京市发生事故68起、死亡70人;江苏省发生事故63起、死亡76人;广西区发生事故52起、死亡56人;河北省发生事故50起、死亡48人;湖北省发生事故44起,死亡47人;甘肃省发生事故45起、死亡52人;河南省发生事故27起、死亡62人。
2004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以下简称三级事故)42起、死亡175人。
全国共有22个地区发生了三级事故,其中发生1起三级事故的有12个地区:山西、湖北、贵州、福建、湖南、海南、安徽、河北、新疆、广西、天津、内蒙古;发生2起三级事故的有6个地区:江西、甘肃、辽宁、浙江、云南、陕西;发生3起三级事故的有2个地区:广东共死亡13人,山东共死亡11人。
发生6起三级及以上事故的有2个地区:河南共死亡39人,其中5月12日在安阳市发生了一起死亡21人的二级特大事故;江苏共死亡21人。
2004年三级事故发生情况及地区比例见表一和图七。
图七 2004年三级事故发生地区比例二、专项分析(一)全国建筑施工全部伤亡事故情况分析1、事故类别。
2004年,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别仍主要是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和触电等类型,这些类型事故的死亡人数分别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53.10%、14.43%、10.57%、6.72%和7.18%,总计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92.0%。
各类型事故死亡人数比例见图八。
图八各类型事故死亡人数比例2、事故部位。
2004年,在临边洞口处作业发生的伤亡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数的20.39%;在各类脚手架上作业的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数的13.14%;安装、拆除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机的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数的9.67%;安装、拆除塔吊的事故死亡人数占事故总数的8.08%;土石方坍塌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数的5.66%;因模板支撑失稳倒塌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数的 5.44%;施工机具造成的伤亡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数的 6.72%。
各类型事故发生部位死亡人数比例见图九。
图九各类型事故发生部位死亡人数比例(二)三级事故分析1、事故类别、部位分析42起三级事故的类别主要是施工坍塌、高处坠落、中毒、触电和机具伤害。
施工坍塌事故。
施工坍塌事故共发生20起,占三级事故总数的47.62%;死亡76人,占三级事故死亡总人数的43.42%。
这些事故包括4个部份:(1)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模板支撑失稳倒塌事故共9起,占坍塌事故起数的45%;死亡37人,占坍塌事故死亡人数的48.68%。
(2)边坡失稳引起土石方坍塌事故共4起,占坍塌事故起数的20%;死亡13人、占坍塌事故死亡人数的17.1%。
(3)拆除工程中的坍塌事故5起,占坍塌事故起数的25%;死亡19人,占坍塌事故死亡人数的25%。
(4)施工现场的围墙及在建工程屋面板坍落事故2起,占坍塌事故起数的10%;死亡7人,占坍塌事故死亡人数的9.22%。
高处坠落事故。
高处坠落事故共发生13起,占三级事故起数的30.95%;死亡66人,占三级事故死亡总人数的37.71%。
这些事故包括4个部分:(1)从脚手架上坠落共6起,占高坠事故起数的46.15%;死亡23人,占高坠事故死亡人数的34.85%。
其中有4起事故都是在吊蓝脚手架上作业时,吊蓝损坏造成的。
(2)在拆除井字架时坠落共2起,占高坠事故起数的15.39%;死亡24人,占高坠死亡人数的36.36%。
(3)在临边和平台等作业场所坠落的共3起,占高坠事故起数的23.07%;死亡11人,占高坠死亡人数的16.66%。
(4)拆除塔吊时坠落共2起,占高坠事故起数的15.39%;死亡8人,占高坠事故死亡人数的12.13%。
中毒窒息事故。
中毒窒息事故共5起,占三级事故总数11.9%;死亡20人,占三级事故死亡总数的11.43%。
其中有2起是清理污水管时中毒、1起在人工挖孔桩中窒息、1起在顶管施工中中毒、1起在室内取暖一氧化碳中毒。
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共2起、死亡7人,都是由于施工中碰触经过施工现场边缘的外电线路造成的。
机具伤害事故。
机具伤害事故共2起、死亡6人。
三级事故各类型事故起数比例见图十。
图十三级事故各类型事故起数比例2、发生事故的工程类别分析42起三级事故分别发生在新建房屋建筑工程、新建市政工程、拆除工程和市政管道维修工程中。
(1)房屋建筑工程: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共发生30起事故,占事故总起数的71.43%;死亡129人,占死亡总人数的73.71%。
(2)市政工程:发生5起事故,占事故总起数11.9%;死亡18人,占死亡总人数10.28%。
(3)拆除工程:发生5起事故,占事故总起数的11.9%;死亡19人,占死亡总人数10.85%。
(4)市政管道维修工程:发生2起事故,占事故总起数的4.76%;死亡9人,占死亡总人数的5.14%。
2004年三级事故工程类型比例见图十一。
图十一 2004年三级事故工程类型比例3、发生事故地域分析42起三级事故分别发生在城市、县城关镇及村镇。
(1)发生在城市里的三级事故共26起、死亡114人,分别占总数的61.9%和65.14%;(2)发生在县城关镇里的三级事故6起,死亡24人,分别占总数的14.29%和13.71%;(3)发生在村镇的三级事故10起、死亡37人,分别占总数的23.81%和21.14%。
2004年三级事故发生区域比例见图十二。
图十二 2004年三级事故发生区域比例三、2004年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特点(一)建筑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趋向稳定好转。
2004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1144起、死亡132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1.46%和13.12%;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42起、死亡175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2.5%和18.6%。
(二)事故类型仍以“五大伤害”为主。
全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中,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和触电事故起数占事故总数的90%以上,其中又以高处坠落事故为主,占事故总数50%以上。
(三)从事故发生的工程类型来看(以三级事故为分析对象),以新建房屋建筑工程为主。
2004年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发生在新建房屋建筑工程的起数和死亡人数均达总数70%以上。
(四)从事故发生地域来看(以三级事故为分析对象),城市居多。
2004年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在城市中发生的事故起数占总数的61.9%,死亡总人数占总数的65.14%。
(五)从事故发生频率来看(以三级事故为分析对象),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一是同类事故在同一地区多次重复发生。
如因现浇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撑失稳倒塌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共9起,其中在江苏就发生了4起,占同类事故的44.44%;二是同类事故在不同地区重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