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常见报警原因
- 格式:ppt
- 大小:9.56 MB
- 文档页数:23
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报警情况有哪些在医疗领域,医疗器械的使用对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监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这些器械可能会发出各种报警信号,以提示医护人员关注可能出现的问题。
了解常见的报警情况对于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以及及时处理突发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命支持类医疗器械的报警1、心电监护仪心电监护仪是用于监测患者心脏电活动的重要设备。
常见的报警情况包括心率异常,如心动过速(心率超过设定的上限)或心动过缓(心率低于设定的下限)。
此外,心律失常,如早搏、房颤等也可能触发报警。
心电图波形的异常,如 ST 段改变提示心肌缺血,也会引起监护仪报警。
2、呼吸机呼吸机在帮助患者呼吸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常见的报警有气道压力过高或过低。
压力过高可能是由于患者气道阻塞、咳嗽或管路扭曲等原因导致;压力过低则可能是由于管路漏气、患者与呼吸机的连接松动或呼吸机故障。
通气量不足或过度也会触发报警,这可能与患者的呼吸状况变化、呼吸机设置不当或设备故障有关。
另外,氧浓度异常报警,提示氧气供应出现问题,需要及时检查气源和设备。
3、除颤仪除颤仪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尤其是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
常见的报警情况是设备电量不足,无法正常进行除颤操作。
还有电极片与患者皮肤接触不良,导致无法准确检测心电信号或无法有效传递除颤能量。
二、检测类医疗器械的报警1、血压监测仪无论是无创血压监测仪还是有创血压监测仪,常见的报警包括血压过高或过低。
超出预设的正常血压范围时,仪器会发出报警。
此外,测量数值不稳定、传感器故障或管路堵塞也可能引发报警。
2、血糖仪血糖仪用于测量患者的血糖水平。
常见的报警情况是血糖过高或过低,超过设定的阈值。
仪器故障、试纸过期或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错误的测量结果和报警。
3、血气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用于检测血液中的酸碱度(p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指标。
当检测结果超出正常范围,如酸中毒、碱中毒、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时,仪器会报警。
心电监护常见报警原因一、监护仪报警设定的原则:1、病人的安全2、尽量减少噪音干扰3、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除非在抢救时才可以暂时关闭4、报警范围的设定不是正常范围,而应是安全范围二、血压监测中的报警因素1、体位2、袖带的大小、松紧3、护理操作4、肌颤、寒战、抽搐、躁动(一)血压测不出1、导气管不通畅2、袖带被身体压住3、袖带的松紧程度不对4、袖带的位置与方向不对(二)血压过高1、血压袖带捆绑过紧或过窄2、病人烦躁3、血管活性药物瞬间进入过多的量4、病人病情发生变化,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三)血压过低1、血压袖带捆绑过松或过宽2、降压药物量应用过大3、血管活性药物未泵入血管4、病人侧卧位,在上面的上肢测血压5、病人病情发生变化,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四)测压不可靠或时间延长1、病人移动、发抖或痉挛2、心律失常,极快或极慢的心率3、血压迅速变化4、严重休克或体温过低5、肥胖或水肿病人(五)血压测量时袖带太松或袖带漏气1、可能是真的有漏气,如袖带导气管以及各个接头处,通过漏气检测可判断2、病人模式选择不对,若用成人袖带但是监护仪病人类型使用的是新生儿三、影响血氧饱和度的因素1、传感器位置安装不到位或病人出现剧烈运动2、强光环境对信号的干扰:当强光照射到血氧探头上时,可使光接收器偏离正常范围,测量不准确3、末梢循环差:如休克、手指温度过低、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贫血,都会导致被测部位动脉血流减少,使测量不准或测不出4、同侧手臂血压或同侧侧卧压迫:影响脉冲5、涂指甲油:会影响光的透过,导致测量困难四、ECG波形干扰大、波形不规则、不标准过滤:降低了由于其他设备产生的伪差和干扰诊断:一个未经过滤波的ECG,显示最真实的ECG波监护:用于正常监护状态下,可滤除掉可能导致误报警的伪差手术:对信号的滤波最强,能减少来自外科设备的伪差与干扰,但深度滤波处理也牺牲了一些心电信号的细节特征1、首先应排除来自信号输入端的干扰,如病人运动、心电极片失效、心电导联线老化、接触不好的情况2、建议将滤波模式打到“监护”或“手术”效果会好些,因为这两种情况下滤波带宽较宽3、若手术下波形效果也不好,可单独拉一根地线以达到良好接地的目的五、ECG无波形1、首先检查导联模式,如果是5导联模式但只用了3导联的接法,肯定无波形2、再确认电极片贴放位置,无问题前提下,建议将心电电缆线与其他机器上的互换,以确认是否心电电缆故障(心电电缆故障一般为:电缆老化、插针断)3、若排除心电电缆故障,可能原因为参数插座板上的ECG信号线接触不好或电极板、心电板主控板连接线、主控板故障六、监护仪突然不工作或显示器不亮首先检查电源有无接好或电源线插口有无松动,其次检查内置电池有无全部耗尽。
心电监护各项报警参数一般心电监护包含的模块有: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等。
适用范围:急危重症、心律失常等患者24小时监护,确保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能够及时发现。
心率:正常范围是60—100次/分,超出次范围就会报警,实际应用应根据患者实际心率上下20%作为上下限,成人下限不得低于40次/分,上限不得高于150次/分,儿童则根据病情设上下限,下限不得低于60次/分。
心率过快警惕心率失常及室速等情况,心率过慢警惕心脏骤停血压:根据患者病情设定范围,高血压患者基础血压相应会升高,血压正常者,报警设置为正常上下限即可,血压高于正常者,报警上限设置为自身血压增加5%-10%,下限减去20%-30%,血压低于正常者,上限设置为自身血压增加20%-30%,下限减去5%-10%。
分级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120 <80正常血压<130 <85正常高压130-139 85-89Ⅰ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59 90-94Ⅱ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Ⅲ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40-149 <90监测血压时注意血压袖袋有无过松或者过紧,有无漏气等情况各年龄组血压平均值脉搏:正常范围60-100次/分,一般与心率参数相同,脉搏短绌患者心率大于脉率血氧饱和度:正常95%-100%,呼吸衰竭患者多数低于正常值,常见报警原因:2型呼衰、过度通气、肺间质性疾病、肢体温度过低、灌注不良、贫血等呼吸:成人呼吸频率16-20次/分,新生儿呼吸约为44次/分,节律规则,如呼吸计数不准,水平安放RA和LA,对角安放RA和LL,避开肝区、心室脉动,血流的伪差。
心电监护操作注意事项及常见报警处理导语心电监护仪是护士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操作仪器,关于心电监护的使用及常见故障处理,你都清楚么?来源:护理人(ID:huli_ren)(本文转载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必删除,谢谢!)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一) 使用对象:凡是病情危重需要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心搏的频率、节律与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等患者。
(二) 心电监护操作程序1.准备物品。
主要有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插件联接导线、电极片、生理盐水棉球、配套的血压袖带。
2. 操作程序如下:连接心电监护仪电源;将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打开主开关;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患者胸部贴电极处皮肤;贴电极片,连接心电导联线,屏幕上心电示波出现;将袖带绑在至肘窝上两横指处。
按测量-设置报警限-测量时间。
(三) 通常使用心电监护仪时用的电极以及各电极安放的位置有五个电极安放位置如下。
右上(RA) :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C)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LA) :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下(LL)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四) 监护系统临监测心电图时主要观察指标1. 定时观察并记录心率和心律。
2. 观察是否有P 波,p 波的形态、高度和宽度如何。
3. 测量p 一R 间期、Q-T 间期。
4. 观察QRS 波形是否正常,有无“漏搏”。
5. 观察T 波是否正常。
6. 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
血压监测:1.主要功能:它分为自动监测,手动监测及报警装置。
手动监测是随时使用随时启动START 键;自动监测时可定时,人工设置间期,机器可自动按设定时间监测。
2. 使用血压监测仪时应注意以下:首先,应注意每次测量时应将袖带内残余气体排尽,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第二,选择好合适的袖带。
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1. 用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红外线探头固定在患者指端,监测到患者指端小动脉搏动时的氧合血红蛋白占血红蛋白的百分比。
心电监护仪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心电监护仪是一种连续实时的无创伤监测患者多种生理参数的监护仪器。
本文结合EM-6多参数仪(北京康宏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在临床使用巾经常出现的故障现象以及故障的排除方法予以分析.供大家参考。
1 屏幕无显示1.1 故障现象打开仪器时.屏幕无显示,面板指示灯不亮。
1.2 检查方法在仪器还末通电的情况下,首先检查充电电池是否电量耗尽或损坏;在仪器接通交流电的情况下,检查电源插座和与仪器相连接的插座接触是否良好,电源线是否断路.机身背后的保险管是否烧断等。
1.3 解决办法将所有连接部位连接可靠。
屏幕无显示2 屏幕无显示。
但面板指示灯亮。
风机转动且有蜂鸣声2.1 检查方法打开机器,检查显示器信号插头与显卡左侧I)型插座是否连接良好;检查显示器背面背景灯是否点亮;检查显示器的低压供电电路(+12V.+5V)以及高压电路是否正常;液晶显示板是否有故障。
2.2 解决办法拔下插座,用无水酒精擦拭金座,重新插紧;在高低压供电电路正常的情况下可更换液晶板。
3 无心电波形或心电出现较大干扰3.1 故障现象接上导联线无心电波形,屏幕上显示“电极脱落”或“无信号接收”。
3,2 检查方法检查电极片是否与人体接触不良,导联线是否断路;检杏电源插座是否有标准接地线;检查连接仪器的专用地线是否真正接地;检杏心电测量模块电路板是否损坏或接触不良。
3.3 解决办法检查所有心电导联外接部位(与人体相接触的三/五根延长线到心电插头上相对应的三/五根触针之间应导通,若电阻为无穷大表明导联线断路,应予以更换);按照设备使用要求接好相应的地线;如果心电显示波形通道显示“无信号接收”则表明心电测量模块与主机通讯有问题。
关机,用无水酒精擦拭心电模块电路板后重新插上,再开机。
若故障仍不能解决的话,更换心电测量模块电路板。
4 血压不能测量4.1 故障现象按下血压键,仪器无任何反应。
4.2 检查方法m压充气泵损坏或断线;血压测量模块电路板损坏或接触不良。
心电监护仪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心电监护仪是一种连续实时的无创伤监测患者多种生理参数的监护仪器。
本文结合EM-6多参数仪(北京康宏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在临床使用巾经常出现的故障现象以及故障的排除方法予以分析.供大家参考。
1屏幕无显示1. 1故障现象打幵仪器时.屏幕无显示,面板指示灯不亮。
1.2检查方法在仪器还末通电的情况下,首先检查充电电池是否电量耗尽或损坏;在仪器接通交流电的情况下,检查电源插座和与仪器相连接的插座接触是否良好,电源线是否断路.机身背后的保险管是否烧断等。
1. 3解决办法将所有连接部位连接可靠。
屏幕无显示2屏幕无显示。
但面板指示灯亮。
风机转动且有蜂鸣声2. 1检查方法打幵机器,检查显示器信号插头与显卡左侧I)型插座是否连接良好;检查显示器背面背景灯是否点亮;检查显示器的低压供电电路(+12V . +5V)以及咼压电路是否正常;液晶显示板是否有故障。
2. 2解决办法拔下插座,用无水酒精擦拭金座,重新插紧;在高低压供电电路正常的情况下可更换液晶板。
3无心电波形或心电出现较大干扰3. 1故障现象接上导联线无心电波形,屏幕上显示电极脱落”或无信号接收”。
3, 2检查方法检查电极片是否与人体接触不良,导联线是否断路;检杏电源插座是否有标准接地线;检查连接仪器的专用地线是否真正接地;检杏心电测量模块电路板是否损坏或接触不良。
3. 3解决办法检查所有心电导联外接部位(与人体相接触的三/五根延长线到心电插头上相对应的三/五根触针之间应导通,若电阻为无穷大表明导联线断路,应予以更换);按照设备使用要求接好相应的地线;如果心电显示波形通道显示无信号接收”则表明心电测量模块与主机通讯有问题。
关机,用无水酒精擦拭心电模块电路板后重新插上,再幵机。
若故障仍不能解决的话,更换心电测量模块电路板。
4血压不能测量4. 1故障现象按下血压键,仪器无任何反应。
4. 2检查方法m压充气泵损坏或断线;血压测量模块电路板损坏或接触不良。
心电监护常见报警原因一、监护仪报警设定的原则:1病人的安全2、尽量减少噪音干扰3、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除非在抢救时才可以暂时关闭4、报警范围的设定不是正常范围,而应是安全范围二、血压监测中的报警因素1体位2、袖带的大小、松紧3、护理操作4、肌颤、寒战、抽搐、躁动(一)血压测不出1导气管不通畅2、袖带被身体压住3、袖带的松紧程度不对4、袖带的位置与方向不对(二)血压过高1血压袖带捆绑过紧或过窄2、病人烦躁3、血管活性药物瞬间进入过多的量4、病人病情发生变化,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三)血压过低1血压袖带捆绑过松或过宽2、降压药物量应用过大3、血管活性药物未泵入血管4、病人侧卧位,在上面的上肢测血压5、病人病情发生变化,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四)测压不可靠或时间延长1病人移动、发抖或痉挛2、心律失常,极快或极慢的心率3、血压迅速变化4、严重休克或体温过低5、肥胖或水肿病人(五)血压测量时袖带太松或袖带漏气1可能是真的有漏气,如袖带导气管以及各个接头处,通过漏气检测可判断2、病人模式选择不对,若用成人袖带但是监护仪病人类型使用的是新生儿三、影响血氧饱和度的因素1传感器位置安装不到位或病人出现剧烈运动2、强光环境对信号的干扰:当强光照射到血氧探头上时,可使光接收器偏离正常范围,测量不准确3、末梢循环差:如休克、手指温度过低、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贫血,都会导致被测部位动脉血流减少,使测量不准或测不出4、同侧手臂血压或同侧侧卧压迫:影响脉冲5、涂指甲油:会影响光的透过,导致测量困难四、E CG波形干扰大、波形不规则、不标准过滤:降低了由于其他设备产生的伪差和干扰诊断:一个未经过滤波的ECG,显示最真实的ECG波监护:用于正常监护状态下,可滤除掉可能导致误报警的伪差手术:对信号的滤波最强,能减少来自外科设备的伪差与干扰,但深度滤波处理也牺牲了一些心电信号的细节特征1首先应排除来自信号输入端的干扰,如病人运动、心电极片失效、心电导联线老化、接触不好的情况2、建议将滤波模式打到“监护”或“手术”效果会好些,因为这两种情况下滤波带宽较宽3、若手术下波形效果也不好,可单独拉一根地线以达到良好接地的目的五、E CG无波形1首先检查导联模式,如果是5导联模式但只用了3导联的接法,肯定无波形2、再确认电极片贴放位置,无问题前提下,建议将心电电缆线与其他机器上的互换,以确认是否心电电缆故障(心电电缆故障一般为:电缆老化、插针断)3、若排除心电电缆故障,可能原因为参数插座板上的ECG信号线接触不好或电极板、心电板主控板连接线、主控板故障六、监护仪突然不工作或显示器不亮首先检查电源有无接好或电源线插口有无松动,其次检查内置电池有无全部耗尽。
心电监护仪故障处理应急指南一、简介心电监护仪是医疗机构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监测病人的心电信号。
在使用心电监护仪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故障情况,本指南旨在提供一些简单的应急处理策略,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二、常见故障及应急处理方法1. 设备无法开机- 检查电源线是否插紧,并确保电源插座正常供电。
- 检查设备电池电量是否足够,如电池电量不足,及时更换或充电。
- 尝试使用其他电源线或电源适配器进行连接,排除电源线故障。
2. 显示屏无信号或显示异常- 检查心电导联线是否连接正确,确保导联线与病人皮肤接触良好。
- 检查导联线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 重新启动设备,以确保软件运行正常。
3. 心电波形不清晰或干扰- 检查导联线是否连接正确,确保导联线与病人皮肤接触良好。
- 检查导联电极是否干净,如有污垢可使用清洁剂擦拭导联电极。
- 检查设备周围是否有电磁干扰源,如有干扰源需远离设备。
4. 报警提示无法停止- 检查报警设置是否正确,如超出设定范围的参数导致报警,请及时调整参数范围。
- 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病人出现紧急状况,请采取相应救治措施后再停止报警。
5. 打印机无法正常工作- 检查打印纸是否放置正确,并检查打印纸是否有足够的余量。
- 检查打印机连接线是否插紧,并确保连接稳定。
- 尝试重新启动打印机或更换打印机纸张后再次尝试打印。
三、维护与保养1. 定期清洁设备表面,使用干净柔软的布进行擦拭,避免使用含有腐蚀性或刺激性物质的清洁剂。
2. 定期检查设备电池电量,并根据需要进行充电或更换。
3. 定期检查导联线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4. 定期检查设备连接线和插座是否松动,确保连接稳定。
5. 定期校准设备,保证心电波形的准确性。
四、注意事项1. 在操作设备时,请确保自身安全,避免触碰设备的高压部分。
2. 请按照设备说明书中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故障。
3. 如遇到无法解决的故障情况,请及时联系设备供应商或售后服务人员。
心电监护操作注意事项及常见报警处理请收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科学教材第六单元第二节《心电监护操作注意事项及常见报警处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心电监护的基本操作步骤,掌握心电监护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认识和处理心电监护过程中的常见报警。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心电监护仪器,了解心电监护的基本步骤。
2. 学生能够识别和处理心电监护过程中的常见报警。
3. 学生能够理解心电监护在医疗护理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医疗护理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心电监护仪器的使用方法,心电监护过程中的常见报警及处理。
难点:心电监护操作的技巧,对常见报警的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心电监护仪器,操作手册,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笔记本,彩笔,操作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位护士在医院进行心电监护操作的实际情景为例,引发学生对心电监护操作的关注和兴趣。
2. 教材内容讲解: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关于心电监护操作注意事项及常见报警处理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心电监护的操作步骤和报警处理方法。
3. 操作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心电监护操作,讲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操作要领。
4. 学生分组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心电监护操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中的错误,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操作。
5. 常见报警处理讲解:教师讲解心电监护过程中常见的报警及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和处理报警。
6.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模拟心电监护过程中遇到的报警情况,互相提问并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教师将心电监护操作步骤和常见报警处理方法进行板书设计,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8. 作业设计:布置一道关于心电监护操作注意事项及常见报警处理的题目,要求学生课后思考和解答。
9.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医疗护理知识,提高医疗护理意识。
六、板书设计心电监护操作步骤:1. 准备心电监护仪器和患者2. 贴电极片3. 开启仪器,设置参数4. 开始监护5. 观察并记录数据6. 结束监护,整理设备常见报警处理:1. 电极脱落:重新贴上电极片2. 导线短路:检查导线,排除短路故障3. 传感器故障:更换传感器4. 患者移动:提醒患者保持安静5. 低血压报警:通知医生,进行处理七、作业设计情景:小明在医院接受心电监护,突然出现心电监护仪器的报警声,护士立即查看,发现是低血压报警。
迈瑞心电监护仪常用问题及报警处理一、打开监护仪的电源,需按住该按键2秒钟以上。
(1分)二、按菜单键弹出菜单,可在菜单里设置系统信息,如:系统设置里调报警设置。
调报警选择为“公用报警内容设置”,报警音量“高”,报警记录时间为“32秒”,报警暂停时间“3分钟”,调参数报警形式为“非栓锁”。
(2分)三、进行ECG监测之前,应先清洁病人皮肤并选用完好的电极片。
将光标打在『II』上,按下旋钮键,可选I,II,III导联,选择II导联再按下旋钮键;顺时针旋转旋钮键光标打在『X1』,按下旋钮键,可选择心电波形振幅有0.25、0.5、1、2、自动,一般选择1、2;再按下旋钮键,顺时针旋转旋钮键,光标打在『监护』,按下旋钮键,可选择“监护”、“手术”、“诊断”三种,选择“监护”再按下旋钮键。
(5分)四、光标打在『ECG』上,按下旋钮键,会显示出ECG设置,心率报警选择“开”,报警级别调“高”,报警高限设为160,报警低限设为50,心率来源调“同时”,波形速度设为25.0。
(10分)五、光标打在『SPO2』上,按下旋钮键,会显示SPO2设置。
报警开关为“开”,SPO2报警高限设为“100”(相当于断开上限报警),SPO2报警低限设为“90”。
PR(脉率)报警高限设为160,PR报警低限设为50。
(10分)六、光标打在『NIBP』上,按下旋钮键,会显示NIBP设置。
报警开关为“开”,收缩压报警高限设为160,报警低限设为90;平均压报警高限设为110,平均压报警低限设为60;舒张压报警高限设为95,舒张压报警低限设为60;显示方式“多组”,间隔时间随患者病情,个人情况选择“自动测量”或“手动测量”,具体操作提示见说明书P14-3。
(10分)七、报警形式:报警分为三种类型:生理报警、技术报警和一般报警。
(5分)1.生理报警:通常也称为参数报警,是指病人的一些生理参数超限而触发的报警,例如心率(HR)超出报警限。
2.技术报警:是指因系统故障而造成某种监护功能不正常或者造成监护结果失真时触发的报警。
监护仪报警设置,你设置对了吗?心电监护仪在临床应用很广泛,要求使用过程中报警处于开放状态。
但查房时总会发现有些监护仪的报警设置关闭,有部分护士并不知道与医师沟通后将报警参数调节在安全范围内。
问题 1:报警设置为何要打开?监护仪报警是患者安全护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合理的监护报警设置能通过预设报警的安全范围,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危及生命的事件,它能及时反映患者在心率、呼吸、血压、脉搏、心电波形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 2:监护仪报警分几种?说明书上关于监护仪的报警分类比较复杂。
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一级报警(红色):如病情变化,立即处理。
2. 二级报警(黄色):相对可暂缓处理。
3. 技术报警:检查各参数设置是否合理。
问题 3:报警参数的设置有哪些要求?极限报警产生的机制是对参数设置报警极限,当监测值达到设置极限或超过极限一定时间就会报警。
监护仪报警设定的原则包括:1. 心率在自身心率上下的 30%。
2. 血压根据医嘱要求、病人的病情及基础血压设置。
3. 氧饱和度根据病情(COPD 病人、ARDS 病人及一般肺部感染的病人)设置。
4. 报警音量的设置必须保证护士在工作范围之内能够听到。
5. 报警范围应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至少每班检查一次设置是否合理。
问题 4:如何设置各项报警值?报警极限既不能设置太宽(不能对临床工作者起到警示作用),也不能设置太窄(产生过多无意义报警),但就每一项报警参数设置的范围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
以下参数设置供参考:1. 心率参数设置:•先检查心率来源是 PLETH(体积描记图)还是 ECG ;•再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酌情预先调整好测量值的上、下报警限,若为窦性心律上下限一般在自身心率上下的 30%;•特殊情况下根据心电监护波形走速调整。
ECG 设置提醒:心电监测分为心律监测和心率监测。
ECG 监测,是对心脏节律监测最有效的手段。
通过监测,可发现心脏节律异常,各种心律紊乱,如房性、室性早搏,心肌供血情况、电解质紊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