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5.58 KB
- 文档页数:1
心电监护的报警界限设定
谢义萍五区心电监护仪的报警界限并无明确规定,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基础血压心率,监护后的数值等结合起来,设置合适的高低限报警值,现将临床通常的设置介绍如下(仅供参考):1..心率报警值的设置: 若为窦性心律上下限通常为患者所测心率的±20%;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 根据发作时心率的次数来设置心率的上限, 调至大于150 次/ 分钟, 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根据血流动力学改变下限, 调至35~50 次/分钟, 心房纤颤患者上限调至100 次/分钟。
2.血氧饱和度报警值的设置: SpO2正常值98~100%(吸空气时SpO2测得值≥95%~97%),通常报警低限的设置应高于90%(SpO2<90%为轻度低氧血症,SpO2<85%为重度低氧血症)。
3.血压报警值的设置: 正常收缩压11.99~18.67kPa (90~ 140mmHg), 舒张压7.99~11.99kPa (60~ 90mmHg)。
根据患者病史、
病情适当调整报警值的范围,通常调节收缩压、舒张压报警的高低限为患者所测血压的±20%。
4.呼吸报警值的设置:通常为患者呼吸的±20%;但最低限为8~10次/min;最高限为35次/min。
在呼吸报警中还有呼吸暂停时间的报警,通常应小于20秒。
心电监护报警值设置原则1.个体化原则:报警值设置应充分考虑每个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临床状态,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心脏病情及其他生理因素进行个性化设置。
不同患者的心电显示正常值及异常范围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报警值设置时,应结合患者的基础状况进行调整。
2.安全优先原则:报警值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及时发现和提醒,预防和避免患者发生危急情况。
因此,在设置报警值时,首先要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将报警值设置在保护患者免受严重心电异常的范围内。
3.根据监护设备性能:心电监护设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能会因感知到干扰信号或其他异常情况而触发误报警情况。
报警值设置时,需要充分考虑设备的特性和潜在误报警问题,避免过于敏感的设定,减少误报警频率。
4.可调性原则:心电监护设备通常具有可调性,可以根据需要对报警值进行设置。
在报警值设置前,需要对监护设备的特性和功能进行了解,确保了解如何调整报警值的方法和范围。
灵活的可调性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监护需求。
5.联动警报原则:心电监护设备通常可以与其他监护设备进行联动,进行多参数监测。
在设置心电报警值时,需要与其他监测设备的报警值相协调,确保不同监测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以达到全面监护患者的目的。
6.专业知识原则:报警值设置需要有临床心电监护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支持。
医务人员需要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心电监护仪的基本原理、心电异常的临床意义,以及不同心律失常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只有在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报警值设置。
综上所述,心电监护报警值的设置原则包括个体化、安全优先、设备性能、可调性、联动警报以及专业知识原则。
合理设置报警值能够提高监护仪的监测效果,减少误报警率,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心电监护各项报警参数及设置、使用注意事项心电监护报警参数设置及使用注意事项为确保心电监护的有效性,需要设置各项报警参数。
下面是心电监护报警参数设置对照表:实际心率(次分)小于60心率上限(数值):+20下限(数值):-10实际收缩(mmHg)收缩压上限(数值):+20下限(数值):-20实际舒张(mmHg)舒张压上限(数值):+20下限(数值):-20备注:1.基础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的情况下,按照实际值的20%-30%计算。
2.不正常范围的心率下限不得低于40次分,上限不得高于150次/分。
3.血氧饱和度设置一般下限为95%,呼吸衰竭病人设置可以为85%。
4.异常血压和心率在用药治疗后,连续三次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数值后,及时重新设置报警参数。
5.特殊病人按医嘱设置。
如何设置各项报警值?1.心率参数设置先检查心率来源是PLETH(体积脉搏图)还是ECG。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酌情预先调整好测量值的上、下报警限,若为窦性心律上下限一般在自身心率上下的30%。
特殊情况下根据心电监护波形走速调整。
ECG设置提醒:心电监测分为心律监测和心率监测。
危重病人ECG监测,是对心脏节律监测最有效的手段。
通过监测,可发现心脏节律异常,各种心律紊乱,如房性、室性早搏,心肌供血情况、电解质紊乱等。
2.RESP(呼吸)参数设置左下和右上的电极片是呼吸的感应电极片。
病人如果以腹式呼吸为主,可以把左下的电极片放在左侧腹部起伏最明显处。
注意呼吸报警上限设置不能高于30次/分,下限设置不能低于12次/分,否则不安全。
RESP设置提醒:胸廓的运动、身体的非呼吸运动都会造成呼吸阻抗值的变化。
因此,当病人出现严重而又持续的身体运动时,呼吸率的测量及波形显示可能会不准确。
SpO2参数的正常设置为吸入空气时测得值≥95%,低于90%为轻度低氧血症,报警低限应高于90%。
对于COPD病人、ARDS病人以及肺部感染病人,应根据病情进行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将SpO2报警上限设为100相当于关闭上限报警,因为高氧水平会对早产儿造成晶体状后纤维组织症。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和报警处理流程心电监护仪的介绍心电监护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记录患者的心电信号的医疗设备。
它能够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并监测心脏状况。
心电监护仪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实时监测、记录心电图、报警等。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步骤1.准备好心电监护仪设备,确保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2.将心电传感器与设备连接,通常是通过导线连接。
3.将心电传感器正确放置在患者胸部,确保传感器紧密贴合患者皮肤,并确保传感器与设备连接稳定。
4.打开心电监护仪设备,并进行相关设置,如选择监测模式、设置报警上限和下限等。
5.仔细观察心电波形,确保监测到的信号稳定并正确。
6.采集心电数据并记录,可以选择实时记录或定时记录等方式。
7.在监测过程中时刻关注患者的心脏状况,如有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心电监护仪的报警处理流程心电监护仪在监测中会出现各种报警,及时处理这些报警对于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处理心电监护仪报警的一般流程:1.首先,当心电监护仪发出报警声音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关注报警信号。
2.操作人员应仔细观察监测屏幕上的心电波形和相关参数,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
3.如果报警是由于心电信号丢失或异常引起的,请检查心电传感器是否正确连接,并尝试重新连接或更换心电传感器。
4.如果报警是由于心率过快或过慢引起的,请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例如,如果心率过快,可以给患者注射药物来降低心率;如果心率过慢,可以进行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
5.如果报警是由于心律失常引起的,请记录报警时的心电波形,并参考相关心电图诊断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员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处理。
6.在处理完报警后,操作人员应及时清除报警,并记录相关信息,以备后续参考。
以上是一般的心电监护仪使用和报警处理流程,不同型号和品牌的心电监护仪可能有一些细微差异。
在使用心电监护仪之前,操作人员应详细阅读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并接受相关培训和指导,以确保正确操作和处理报警。
心电监护仪在医疗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的使用和及时的报警处理能够帮助医务人员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对心电监护仪报警范围设置参考值
1、心率(HR)报警值的设置一般依患者实际心率值±30% 范围作为上下限;下限不得低于45 次/ 分,上限不得高于150 次/ 分。
2、血氧饱和度(SPO2)报警值的设置将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设定在85% 以上,没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设定在95%以上,氧气高流量吸入,SPO2 仍低于95% 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数据下浮5% 作为报警下限。
下限不得低于85%。
3、血压(Bp)报警值的设置根据医生医嘱要求的血压范围设定,如果没有具体要求,根据正常范围设定收缩压(SBP)90-140 mmHg,舒张压(DBP)60-90mmHg,平均动脉压(MAP)70-110mmHg。
如病人为异常血压,应结合患者的病史、病情灵活调整报警的范围,一般为患者血压值的±20-30mmHg,并尽量与血压安全范围160/100mmHg 接近。
4、呼吸(R)报警值的设置一般设置10-30 次/分钟,低限不得低于8 次。
监护仪报警设置,你设置对了吗?心电监护仪在临床应用很广泛,要求使用过程中报警处于开放状态。
但查房时总会发现有些监护仪的报警设置关闭,有部分护士并不知道与医师沟通后将报警参数调节在安全范围内。
问题 1:报警设置为何要打开?监护仪报警是患者安全护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合理的监护报警设置能通过预设报警的安全范围,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危及生命的事件,它能及时反映患者在心率、呼吸、血压、脉搏、心电波形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 2:监护仪报警分几种?说明书上关于监护仪的报警分类比较复杂。
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一级报警(红色):如病情变化,立即处理。
2. 二级报警(黄色):相对可暂缓处理。
3. 技术报警:检查各参数设置是否合理。
问题 3:报警参数的设置有哪些要求?极限报警产生的机制是对参数设置报警极限,当监测值达到设置极限或超过极限一定时间就会报警。
监护仪报警设定的原则包括:1. 心率在自身心率上下的 30%。
2. 血压根据医嘱要求、病人的病情及基础血压设置。
3. 氧饱和度根据病情(COPD 病人、ARDS 病人及一般肺部感染的病人)设置。
4. 报警音量的设置必须保证护士在工作范围之内能够听到。
5. 报警范围应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至少每班检查一次设置是否合理。
问题 4:如何设置各项报警值?报警极限既不能设置太宽(不能对临床工作者起到警示作用),也不能设置太窄(产生过多无意义报警),但就每一项报警参数设置的范围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
以下参数设置供参考:1. 心率参数设置:•先检查心率来源是 PLETH(体积描记图)还是 ECG ;•再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酌情预先调整好测量值的上、下报警限,若为窦性心律上下限一般在自身心率上下的 30%;•特殊情况下根据心电监护波形走速调整。
ECG 设置提醒:心电监测分为心律监测和心率监测。
ECG 监测,是对心脏节律监测最有效的手段。
通过监测,可发现心脏节律异常,各种心律紊乱,如房性、室性早搏,心肌供血情况、电解质紊乱等。
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方法心电监护仪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心脏功能。
它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心脏问题,起到保护患者生命的作用。
为了确保监护仪的正常使用和报警功能的有效性,需要进行正确的报警设置。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的方法。
1.确定报警的目的和设置的范围:在设置报警之前,首先要明确报警的目的和范围。
不同的监护仪可能具有不同的报警功能,需要根据具体的监护仪型号和使用要求来制定报警设置。
一般情况下,报警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率报警、心跳停顿报警、ST段报警、心律失常报警等。
2.了解报警参数的设定范围:不同的患者在心率、心跳停顿、ST段等方面的正常值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设置报警参数之前,必须对于不同参数的设定范围要有清楚的了解。
一般来说,心率的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钟,心跳停顿的报警时间一般为2-5秒,ST段的报警范围为正负0.1-0.2mV。
3.进行报警参数的设定:在设定报警参数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来调整报警参数。
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基础情况和心电图特点来设定报警参数。
例如,在心率报警方面,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来设定不同的心率范围;在ST段报警方面,可以根据患者的基线水平来设定报警范围。
4.进行报警门限的设定:报警门限是指当监测到的数据超过或低于设定的阈值时,报警系统就会发出相应的警告信号。
在设置报警门限时,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一般患者,可以将报警门限设定为正常范围的上下浮动值;对于特殊病情的患者,可以适当调整报警门限,以更好地监控患者的心脏情况。
5.进行报警声音和提示的设定:心电监护仪一般都有声音提示功能,可以通过发出声音来提醒医生和护士注意患者的情况。
在设置报警声音和提示时,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例如,可以将报警声音设定为高亮而短促的声音,以吸引医生和护士的注意力;可以将报警提示显示在屏幕上,以便更直观地提醒医护人员。
组稿者:樊霞云审核者:季丽萍批准者:护理质量与安全委员会一、心率报警设置1. 正常心率( 60-100 次/分),若无特殊情况,上限设 100 次/分,下限设 60 次/分。
2. 异常心率:参考平时心率维持的范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待。
1) 心动过速:上限上浮 5-10%,最高不超过 140 次/分;下限下浮 10-20% ,或遵医嘱设报警限。
2) 心动过缓:上限上浮 15-20%,下限根据血流动力学情况,可调至 45-50 次/分,或遵医嘱设报警限。
3) 有心脏起搏器的心率:上限上浮 10-20% ,或遵医嘱设报警限;下限设置起搏器下限的频率。
二、血压设置1. 正常血压:( 90-140/60-90mmHg ),如无特殊情况,收缩压上限设 140 mmHg ,下限设置 90mmHg,舒张压上限设 90 mmHg ,下限设 60mmHg ;2. 高血压:应询问平时血压的控制范围,以基础血压上下浮 10-20% ,或遵医嘱设报警限;3. 需要严格控制血压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如主动脉夹层、液体复苏过程) ,遵医嘱设报警限。
4. 血压高于正常:上限设在现有血压上浮 5-10%,下限设在现有血压下浮 10-20%;或遵医嘱设报警限5. 血压低于正常:上限设在现有血压上浮 10-20% ,下限设在现有血压下浮 5% ;或遵医嘱设报警限三、氧饱和报警值的设置:氧饱和度常规设置上限 100% ,下限为 95% ;如因某些原因或吸氧状态无法维持在 95% ,如 COPD 患者上限设 99% ,下限设为 90% ,或遵医嘱设报警限。
备注:1. 如监护参数不在正常范围内,应积极寻找原因并协助医生处理,经过处理后,随着监护参数变化随时调整。
2. 心血管内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可根据专科特点制定心电监护报警设置细则。
心电监护各项报警参数及设置、使用注意事项心电监护报警参数设置对照表备注:1.基础生命体征在正常范田的按照实际的士20%--30%计算。
2.不正常范围的心率下限不得低于40脚分,上限不得高于150次/分。
3.血氧饱和度设置一般下限为95%,呼吸衰竭病人设置可以为85%。
4.异常血压和心率在用药治疗后,连续三次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数值后,及时重新设置报警参数。
5.特殊病人按医嘱设置。
如何设置各项报警值?1.心率参数设置先检查心率来源是PLETH(体积妙计图)还是ECG;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酌情预先调整好测量值的上、下报警限,若为窦性心律上下限一般在自身心率上下的30%;特殊情况下根据心电监护波形走速调整。
ECG设置提醒:心电监测分为心律监测和心率监测。
危重病人ECG监测,是对心脏节律监测最有效的手段。
通过监测,可发现心脏节律异常,各种心律紊乱,如房性、室性早搏,心肌供血情况、电解质紊乱等。
2.RESP(呼吸)参数设置左下和右上的电极片是呼吸的感应电极片。
病人如果以腹式呼吸为主,可以把左下的电极片放在左侧腹部起伏最明显处。
注意呼吸报警上限设置不能高于30次/分,下限设置不能低于12次/分,否则不安全。
RESP 设置提醒:胸廓的运动、身体的非呼吸运动都会造成呼吸阻抗值的变化。
因此,当病人出现严重而又持续的身体运动时,呼吸率的测量及波形显示可能会不准确。
3.SpO2(动脉氧饱和度)参数设置正常值:吸入空气时SpO2测得值≥95%;<90%为轻度低氧血症,一般报警低限的设置应高于90%。
COPD病人、ARDS病人以及一般肺部感染的病人根据病情设置。
警告:将SpO2报警上限设为100相当于关闭上限报警。
高氧水平会使早产儿染上晶体状后纤维组织症,因此报警上限必须根据公认的临床实践慎重选择。
SpO2设置提醒:影响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因素,包括:传感器位置安置不到位;指甲过长,涂指甲油影响信号检测;强光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休克病人,皮肤温度过低;在同侧手臂测量血压时,影响脉冲,导致测量困难等。
心电监护仪的检测说明:
1.计量局每年检测一次。
2.设备科每两周巡查一次。
3.科室每周检测有登记。
4.心电监护仪使用前,袖带、导联线无断裂破损,仪器可开启,处
于完好状态。
5.心电监护仪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及时报修。
患者心电监护仪参数设置说明:
1.心电监护仪各项参数的报警设置,常规遵循心率:上限100次/min,
下限60次/min;血压:收缩压上限140 mmHg、下限90 mmHg,舒张压上限90 mmHg、下限60 mmHg;血氧饱和度:上限100%,下限95%;呼吸:上限24次/min,下限12次/min。
2.针对特殊患者,应正确评估患者病情,按实际情况设置报警界限,
尽量缩小报警区间,保证患者安全。
3.针对心率、血压异常的患者,根据病情、医嘱和基础心率、血压,
将测得的数值±20-30%调节(病情危重患者除外,如休克血压,不能按照上述浮动范围调节)。
心电监护仪报警上下限设置规范
一、监护仪报警设定的原则:
1 保证病人的安全。
2 报警音量的设置必须保证护士在工作范围之内能够听到。
3 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除非患者处于临终状态,家属要求放弃抢救及治疗;正在抢救时才可以暂时关闭。
4 报警范围的设定不是正常范围,而应是安全范围。
5 报警范围应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至少每班检查一次设置是否合理。
交接班时,接班者按要求调节报警上下限。
6 转运过程中,转运监护仪上的报警设定必须与床边监护仪相同。
二、报警参数
1心率:自身心率上下的10%-20%。
下限不得低于40次 /分,上限不得高于150次 /分。
波速25mm/s。
2 血压:根据医生医嘱要求的设定范围,如果没有具体要求,根据正常范围设定SBP90-140mmHg,DBP60-90mmHg,MAP70-110mmHg。
例:高血压.颅脑手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医生医嘱进行设置。
波速25mm/s
3指脉氧饱和度:报警上下限设为90%~100%;或根据病情设置。
例:COPD患者设为85%~100%。
波速25mm/s。
4呼吸:自身呼吸上下的10%—20%。
呼吸正常者,下限不得低于8次/分,上限不得高于30次/分。
波速6.25mm/s。
三、注意:
1) 3导联心电监护可以获得I.II.III.导联心电图。
2)
3) 最常用的是II导联心电图。
4)感知呼吸的电极I导联时:RA和LA;II导联时:RA和LL。
迈瑞心电监护仪经常应用问题及报警处理一、打开监护仪的电源,需按住该按键2秒钟以上.(1分)二、按菜单键弹出菜单,可在菜单里设置体系信息,如:体系设置里调报警设置.调报警选择为“公用报警内容设置”,报警音量“高”,报警记载时光为“32秒”,报警暂停时光“3分钟”,调参数报警情势为“非栓锁”.(2分)三、进行ECG监测之前,应先干净病人皮肤并选用无缺的电极片.将光标打在『II』上,按下旋钮键,可选I,II,III导联,选择II导联再按下旋钮键;顺时针扭转旋钮键光标打在『X1』,按下旋钮键,可选择心电波形振幅有0.25.0.5.1.2.主动,一般选择 1.2;再按下旋钮键,顺时针扭转旋钮键,光标打在『监护』,按下旋钮键,可选择“监护”.“手术”.“诊断”三种,选择“监护”再按下旋钮键.(5分)四、光标打在『ECG』上,按下旋钮键,会显示出ECG设置,心率报警选择“开”,报警级别调“高”,报警高限设为160,报警低限设为50,心率起源调“同时”,波形速度设为25.0.(10分)五、光标打在『SPO2』上,按下旋钮键,会显示SPO2设置.报警开关为“开”,SPO2报警高限设为“100”(相当于断开上限报警),SPO2报警低限设为“90”.PR(脉率)报警高限设为160,PR报警低限设为50.(10分)六、光标打在『NIBP』上,按下旋钮键,会显示NIBP设置.报警开关为“开”,压缩压报警高限设为160,报警低限设为90;平均压报警高限设为110,平均压报警低限设为60;舒张压报警高限设为95,舒张压报警低限设为60;显示方法“多组”,距离时光随患者病情,小我情形选择“主动测量”或“手动测量”,具体操纵提醒见解释书P14-3.(10分)七、报警情势:报警分为三种类型:心理报警.技巧报警和一般报警.(5分)1.心理报警:平日也称为参数报警,是指病人的一些心理参数超限而触发的报警,例如心率(HR)超出报警限.2.技巧报警:是指因体系故障而造成某种监护功效不正常或者造成监护成果掉真时触发的报警.3.一般报警:是指由那些不属于以上两种报警类型,但又必须存眷的身分触发的报警.报警级别:(7分)1.高等报警:暗示病人有性命安全或者监护仪消失轻微的技巧问题,是最轻微的报警.2.中级报警:暗示轻微警告.3.低级报警:仅暗示一般警告.报警方法:本监护仪有三种报警方法:文字报警.灯光报警和声音报警.(10分)文字报警:当测量的参数超出设定的报警限时,该参数值将闪耀,并在屏幕右上方参数报警区显示的带“*”符号的文字报警.个中“***”暗示高等报警,“**”暗示中级报警,“*”暗示低级报警.灯光报警声音报警八、报警封闭(5分),同时,在心理报警区左边消失『!』标记.在『!』标记消失时,代表报警声音被封闭,体系将不克不及给出报警声音提醒,所以操纵者要特殊谨严应用此功效.解除此状况的办法:短按“SLIENCE”键,使标记变,然后再按一次“SLIENCE”键,体系即可恢复到正常的报警状况.九、报警应对措施:(20分)1.当某一报警产生时,应起首检讨病人的状况.2.辨认哪一个参数正在报警或哪一种报警正在产生.3.辨认报警的原因.4.须要的话,报警静音.5.当报警状况解除后,检讨报警是否清除.十、具体ECG报警与提醒信息详见解释书P12-10~P12-11表格.(5分)十一、具体SPO2报警与提醒信息详见解释书P13-8~P13-9表格.(5分)十二、具体NIBP报警与提醒信息详见解释书P14-9~P14-10表格.(5分)。
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办法
组稿者:樊霞云审核者:季丽萍批准者:护理质量与安全委员会
一、心率报警设置
1.正常心率(60-100次/分),若无特殊情况,上限设100次/分,下限设60次/分。
2.异常心率:参考平时心率维持的范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待。
1)心动过速:上限上浮5-10%,最高不超过140次/分;下限下浮10-20%,或遵医嘱设报警
限。
2)心动过缓:上限上浮15-20%,下限根据血流动力学情况,可调至45-50次/分,或遵医嘱
设报警限。
3)有心脏起搏器的心率:上限上浮10-20%,或遵医嘱设报警限;下限设置起搏器下限的频率。
二、血压设置
1.正常血压:(90-140/60-90mmHg),如无特殊情况,收缩压上限设140 mmHg,下限设置
90mmHg,舒张压上限设90 mmHg ,下限设60mmHg;
2.高血压:应询问平时血压的控制范围,以基础血压上下浮10-20%,或遵医嘱设报警限;
3.需要严格控制血压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如主动脉夹层、液体复苏过程),遵医嘱设报
警限。
4.血压高于正常:上限设在现有血压上浮5-10%,下限设在现有血压下浮10-20%;或遵医嘱
设报警限
5.血压低于正常:上限设在现有血压上浮10-20%,下限设在现有血压下浮5%;或遵医嘱设
报警限
三、氧饱和报警值的设置:
氧饱和度常规设置上限100%,下限为95%;如因某些原因或吸氧状态无法维持在95%,如COPD患者上限设99%,下限设为90%,或遵医嘱设报警限。
备注:
1.如监护参数不在正常范围内,应积极寻找原因并协助医生处理,经过处理后,随着监护参数
变化随时调整。
2.心血管内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可根据专科特点制定心电监护报警设置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