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与PLC——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
- 格式:ppt
- 大小:3.45 MB
- 文档页数:35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课程性质及定位本课程是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核心课程,适用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属于B类课程。
本课程定位于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与PLC 编程两大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实践性的专业课程。
二、本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气控制的基础知识。
为此,必须完成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控制电路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继电-接触器系统基本控制电路,并能设计、安装、调试各种简单的电气控制电路的能力。
三、先修及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后续课程:《伺服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机床调试与维护》等。
四、本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常用低压电器教学内容:接触器、熔断器;电磁式接触器;低压断路器;继电器。
基本要求:了解控制电器的分类与应用特点;了解常用典型控制电器的主要特点及结构特征;掌握常用典型控制电路的用法,会识别常用控制电器及图形符号。
第二章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原则及基本控制电路教学内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长动控制电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单向全压起动控制线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线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电动机的保护电路。
基本要求:了解电气控制线路绘制的国家标准化;能绘制和阅读简单的电气控制原理图;理解常用的几种基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利用常用的控制电器和基本电路进行简单的控制电路设计制作。
第三章常用机床电气控制教学内容:CA6140车床的电气控制;M7130平面磨床的电气控制;Z3050搖臂钻床的电气控制;铣床电路电气控制。
基本要求:能阅读各种机床的电气控制原理图;理解常用的几种基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概况教学内容: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概;基本要求: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历史与发展,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
【电气控制与PLC】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2、何谓电磁机构的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之间应满足怎样的配合关系?答:电磁机构使衔铁吸合的力与气隙长度的关系曲线称作吸力特性;电磁机构使衔铁释放(复位)的力与气隙长度的关系曲线称作反力特性。
电磁机构欲使衔铁吸合,在整个吸合过程中,吸力都必须大于反力。
反映在特性图上就是要保持吸力特性在反力特性的上方且彼此靠近。
3、单相交流电磁铁的短路环断裂或脱落后,在工作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在工作中会出现衔铁产生强烈的振动并发出噪声,甚至使铁芯松散得到现象。
原因是:电磁机构在工作中,衔铁始终受到反力Fr的作用。
由于交流磁通过零时吸力也为零,吸合后的衔铁在反力Fr作用下被拉开。
磁通过零后吸力增大,当吸力大于反力时衔铁又被吸合。
这样,在交流电每周期内衔铁吸力要两次过零,如此周而复始,使衔铁产生强烈的振动并发出噪声,甚至使铁芯松散。
5、接触器的作用是什么?根据结构特征如何区分交、直流接触器?答:接触器的作用是控制电动机的启停、正反转、制动和调速等。
交流接触器的铁芯用硅钢片叠铆而成,而且它的激磁线圈设有骨架,使铁芯与线圈隔离并将线圈制成短而厚的矮胖型,这样有利于铁芯和线圈的散热。
直流接触器的铁芯通常使用整块钢材或工程纯铁制成,而且它的激磁线圈制成高而薄的瘦高型,且不设线圈骨架,使线圈与铁芯直接接触,易于散热。
8、热继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带断相保护和不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各用在什么场合?答:热继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以及发热元件热膨胀原理设计,可以实现三相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必须用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Y形接法的电动机可用不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
9、说明热继电器和熔断器保护功能的不同之处。
答:热继电器在电路中起过载保护的作用,它利用的是双金属片的热膨胀原理,并且它的动作有一定的延迟性;熔断器在电路中起短路保护的作用,它利用的是熔丝的热熔断原理,它的动作具有瞬时性。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适用专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数控技术及机电一体化专业一. 前言1. 课程的性质《电气控制与PLC》是高职校电气和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企业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职业能力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具有可编程控制器和变频器技术的基本应用能力,能对变频器操作及其参数设置、可编程控制系统进行程序设计、运行、调试与维护,使之能通过维修电工高级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同时具有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满足生产现场可编程控制系统应用的需要。
2. 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观念方面,需要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出发,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整体优化课程结构。
树立加强素质教育,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的观念;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鼓励个性特长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意识培养的观念;树立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观念;树立教学层次多元化、培养途径多样化的观念;树立质量意识,用新的人才观念指导教学工作的观念。
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与教学过程相对稳定关系的同时,通过课程综合精选核心项目,压缩或取消陈旧和重复的内容,广容先进思想,重组知识单元。
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验证性试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造性实验;改革考试内容与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组织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和实行“导师制”联系工作;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发展。
3. 课程的设计思路电气控制与PLC源于同一体系,在理论和应用上一脉相承,而变频器是当今电气控制领域的新器件,应用广泛。
因此,将上述三部分内容重组在一起,既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遵循了技术的发展过程。
第一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2、何谓电磁机构的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之间应满足怎样的配合关系答:电磁机构使衔铁吸合的力与气隙长度的关系曲线称作吸力特性;电磁机构使衔铁释放(复位)的力与气隙长度的关系曲线称作反力特性。
电磁机构欲使衔铁吸合,在整个吸合过程中,吸力都必须大于反力。
反映在特性图上就是要保持吸力特性在反力特性的上方且彼此靠近。
3、单相交流电磁铁的短路环断裂或脱落后,在工作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在工作中会出现衔铁产生强烈的振动并发出噪声,甚至使铁芯松散得到现象。
原因是:电磁机构在工作中,衔铁始终受到反力Fr的作用。
由于交流磁通过零时吸力也为零,吸合后的衔铁在反力Fr作用下被拉开。
磁通过零后吸力增大,当吸力大于反力时衔铁又被吸合。
这样,在交流电每周期内衔铁吸力要两次过零,如此周而复始,使衔铁产生强烈的振动并发出噪声,甚至使铁芯松散。
5、接触器的作用是什么根据结构特征如何区分交、直流接触器答:接触器的作用是控制电动机的启停、正反转、制动和调速等。
交流接触器的铁芯用硅钢片叠铆而成,而且它的激磁线圈设有骨架,使铁芯与线圈隔离并将线圈制成短而厚的矮胖型,这样有利于铁芯和线圈的散热。
直流接触器的铁芯通常使用整块钢材或工程纯铁制成,而且它的激磁线圈制成高而薄的瘦高型,且不设线圈骨架,使线圈与铁芯直接接触,易于散热。
8、热继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带断相保护和不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各用在什么场合答:热继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以及发热元件热膨胀原理设计,可以实现三相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必须用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Y形接法的电动机可用不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
9、说明热继电器和熔断器保护功能的不同之处。
答:热继电器在电路中起过载保护的作用,它利用的是双金属片的热膨胀原理,并且它的动作有一定的延迟性;熔断器在电路中起短路保护的作用,它利用的是熔丝的热熔断原理,它的动作具有瞬时性。
第1章常用低压电器1-1 什么是低压电器? 常用的低压电器有哪些?答:低压电器是指使用在交流额定电压1200V、直流额定电压1500V及以下的的电路中,根据外界施加的信号和要求,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断续或连续地改变电路参数,以实现对电路或非电对象的切换、控制、检测、保护、变换和调节的电器。
常用的低压电器有刀开关、低压断路器、转换开关、熔断器、接触器、继电器、按钮、行程开关等。
1-2 电磁式低压电器有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电磁式低压电器一般由电磁机构和触头系统组成。
电磁机构是电磁式低压电器的检测部分,接受外界输入的信号,通过转换、放大与判断做出一定的反应;触头系统是执行机构,受电磁机构控制,用于输出相应的指令,实现控制的目的。
1-3 灭弧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低压电器常用的灭弧方法有哪几种?答:灭弧时可通过增大电弧长度、冷却弧柱、把电弧分成若干短弧等使电弧熄灭,灭弧装置就是根据这些原理设计的。
常用的灭弧方法有电动力吹弧、磁吹灭弧、栅片灭弧等。
1-4 熔断器有哪些用途?一般应如何选用?在电路中应如何连接?答:熔断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简单有效的保护电器,在电路中主要用于短路保护,特殊情况下用于过载保护。
熔断器的主体是低熔点金属丝或金属薄片制成的熔体,串联在被保护的电路中。
熔断器的类型很多,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瓷插式熔断器、螺旋式熔断器、封闭管式熔断器、快速熔断器和自复式熔断器等。
在选用熔断器时,应根据被保护电路的需要,首先确定熔断器的型式,然后选择熔体的规格,再根据熔体确定熔断器的规格。
1-5 交流接触器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在运行中有时产生很大的噪音,试分析产生该故障的原因。
答:交流接触器主要由电磁机构、主触点和熄弧系统、辅助触点、反力装置、支架和底座等部分组成。
交流接触器在运行中噪音突然急剧增大时,往往是由于交流电磁机构中铁芯端面镶嵌的短路环断路或脱落所致。
交流电磁铁由于通入的是交流电,其电磁吸力在0(最小值)~F m(最大值)之间变化。
常用器件接触器一: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接触器的作用用来频繁地接通和分断交直流主回路或大容量控制电路.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能远距离控制,具有欠〔零〕压保护.2、接触器的结构:〔1〕电磁系统——电磁系统包括动铁心〔衔铁〕、静铁心和电磁线圈三部分,其作用是将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产生电磁吸力带动触头动作.〔2〕触头系统——a、触头又称为触点,是接触器的执行元件,用来接通或断开被控制电路.b、触头的分类:①按分为控制的电路分为:主触头——主触头用于接通或断开主回路,允许通过较大的电流.辅助触头——辅助触头用于接通或断开控制回路,只能通过较小的电流②按其原始状态分为:〔线圈断电后所有触头复位,即回复到原始状态.〕常开触头〔动合触点〕——原始状态时<即线圈未通电>断开线圈通电后闭合的触头常闭触头〔动断触点〕——原始状态时闭合,线圈通电后断开的触头.〔3〕灭弧装置——触头在分段电流瞬间,触头间的气隙中产生电弧,电弧的温度能将触头烧损,并可能造成其他事故,因此,应采用适当措施迅速熄灭电弧.常采用灭弧罩、灭弧栅和磁吹灭弧装置.3 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当电磁线圈通电后,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引衔铁,并带动触头动作,使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头复原,即常开触头断开,常闭触头闭合.4接触器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二:交、直流接触器的特点接触器按其主触头所控制主电路电流的种类可分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①当交变磁通穿过铁心时,将产生涡流和磁滞损耗,使铁心发热.为减少铁损,铁心用硅钢片冲压而成.为便于散热,线圈做成短而粗的圆筒状绕在骨架上.为防止交变磁通使衔铁产生强烈振动和噪声,交流接触器铁心端面上都安装一个铜制的短路环.交流接触器的灭弧装置通常采用灭弧罩和灭弧栅.②直流接触器线圈通以直流电流,主触头接通、切断直流主电路.a直流接触器铁心中不产生涡流和磁滞损耗,所以不发热.铁心可用整块钢制成.为散热良好,通常将线围绕制成长而薄的圆筒状.b 250A以上的直流接触器采用串联双绕组线圈.c 直流接触器灭弧较难,一般采用灭弧能力较强的磁吹灭弧装置.继电器一、作用:用于控制和保护电路中,作信号转换用输入电路:输入量〔如电流、电压、温度、压力等〕变化到一定值时继电器动作.输出电路:执行元件接通或断开控制回路.继电器种类①电流继电器②时间继电器③电压继电器④热继电器⑤中间继电器⑥速度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一、作用:是将一个输入信号变成多个输出信号或将信号放大〔即增大触头容量〕的继电器.二、常用的中间继电器有JZ7系列——以JZ7-62为例:JZ为中间继电器的代号,7为设计序号,有6对常开触头,2对常闭触头.时间继电一、定义:是一种按照时间原则进行控制的继电器.二、分类①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它由电磁机构、工作触头与气室三部分组成,它的延时是靠空气的阻尼作用来实现的.②电动式时间继电器③电子式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一、定义是专门用来对连续运行的电动机进行过载与断相保护,以防止电动机过热而烧毁的保护电器.l. 热继电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工作原理双金属片作为温度检测元件,由两种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压焊而成,它被加热元件加热后因两层金属片伸长率不同而弯曲、加热元件串接在电动机定子绕组中,在电动机正常运行时,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不会使触点系统动作.当电动机过载,流过热元件的电流加大,经过一定的时间,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使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超过一定值,通过导板推动热继电器的触点动作〔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通常用其串接在接触器线圈电路的常闭触点来切断线圈电流,使电动机主电路失电.故障排除后按手动复位按钮,热继电器触点复位,可以重新接通控制电路熔断器,1 工作原理当通过熔断器的电流超过一定数值并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电流在熔体上产生的热量使熔体某处熔化而分断电路,从而保护了电路和设备.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1 过载保护——用热继电器FR作为过载保护的电器当电动机长时间过载,热元件动作,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断开控制电路,使接触器线圈断电释放,其主触头断开主电路,电动机停止运转,实现过载保护.2欠压和失压保护——它是依靠接触器自身的电磁机构来实现的.条件是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共用同一电源.3 点动控制线路一、线路〔a〕:按下SB,KM线圈通电,电机启动.手松开按钮SB时,接触器KM线圈又断电,其主触点断开,电机停止转动二、线路〔b〕是带手动开关SA的点动控制线路.当需要点动控制时,只要把开关SA断开,由按钮SB来进行点动控制.当需要正常运行时,只要把开关SA合上,将KM的自锁触点接入即可实现连续控制.4 多地控制线路1、在大型生产设备上,为使操作人员在不同方位均能进行起、停操作,常常要求组成多地控制线路.2、原则:①多个起动按钮并联,②多个停止按钮串联.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的特点:自耦变压器绕组一般具有多个抽头以获得不同的变化.在获得同样大小的起动转矩的前提下,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从电网索取的电流要比定子串电阻降压起动小得多,或者说,如果两者要从电网索取同样大小的起动电流,则采用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的起动转矩大.缺点:自耦变压器价格较贵,而且不允许频繁起动5 反接制动控制线路1〕、控制原理①反接制动是利用改变电动机电源的相序,使定于绕组产生相反方向的旋转磁场,因而产生制动转矩.反接制动常采用转速为变化参量进行控制.②反接制动时,转子与旋转磁场的相对速度接近于两倍的同步转速,所以定子绕组中流过的反接制动电流相当于全电压直接起动时电流的两倍,因此反接制动特点之一是制动迅速,效果好,冲击大,通常仅适适用于10kw以下的小容量电动机.为了减小冲击电流,通常要求在电动机主电路中串接限流电阻.6短路保护1〕过流保护一、电动机不正确地起动或负载转距剧烈增加会引起电动机过电流运行.长时间过电流运行,可造成电动机损坏.①原则上,短路保护所用元件可以用作过电流保护,不过断弧能力可以要求低些.②常用瞬时动作的过电流继电器与接触器配合起来作过电流保护,过电流继电器作为测量元件,接触器作为执行元件断开电路.③笼型电动机起动电流很大,如果要使起动时过电流保护元件不动作,其整定值就要大于起动电流,那么一般的过电流就无法使之动作了.所以过电流保护一般只用在直流电动机和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上.整定过电流动作值一般为起动电流的1.2倍.2〕过载保护一、电动机长期超载运行,绕组温升将超过其允许值,造成绝缘材料变脆,寿命减少,严重时会使电机损坏.过载电流越大,达到允许温升的时间就越短.常用的过载保护元件是热继电器.二、由于热惯性的原因,热继电器不会受电动机短时过载冲击电流或短路电流的影响而瞬时动作,所以在使用热继电器作过载保护的同时,还必须设有短路保护.选作短路保护的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不应超过4倍热继电器发热元件的额定电流.3〕零电压、欠电压保护一、定义:电网失电后恢复供电时,电动机自行起动,可能使生产设备损坏,也可能造成人身事故.对供电系统电网来说,同时有许多电动机与其他用电设备自行起动也会引起不允许的过电流与瞬间网络电压下降.1、零电压保护——防止电网失电后恢复供电时电动机自行起动的保护叫做零电压保护.2、欠电压保护——在电源电压降到允许值以下时,需要采用保护措施,与时切断电源,这就是欠电压保护3、在控制线路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由同一个电源供电时,具有电气自锁的接触器兼有欠电压和零电压保护作用4、在控制线路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不由同一个电源供电时,零压、欠压保护元件常用5、欠压继电器:其线圈跨接在定子两相电源线上,其常开触头串接在控制电动机的接触器线圈的电路中.典型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分析一C650车床的电气控制的要求电气控制电路分析1、主轴电动机的控制1〕主轴正反转控制KM1、KM2控制主轴电动机正反转KM3主触点短接反接制动电阻R,实现全压直接起动运转具体实现由按钮SB3、SB4和接触器KM1、KM2组成主轴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并由接触器KM3主触点短接反接制动电阻R,实现全压直接起动运转.2〕主轴的点动控制SB2与接触器KMl控制具体实现SB2与接触器KMl控制,并在主轴电动机M1主电路中串入电阻R减压起动和低速运转,获得单方向的低速点动,便于对刀操作.3〕主轴电动机反接制动的停车控制停止按钮SB1与正反转接触器KM1、KM2与反接制动接触器KM3、速度继电器KS 具体实现主轴停车时,由停止按钮SB1与正反转接触器KM1、KM2与反接制动接触器KM3、速度继电器KS,构成电动机正反转反接制动控制电路,在KS控制下实现反接制动停车.4〕主轴电动机负载检测与保护环节采用电流表检测主轴电动机定子电流.为防止起动电流的冲击,采用时间继电器KT的常闭通电延时断开触点连接在电流表的两端,为此KT延时应稍长于M1的起动时间.2、刀架快速移动的控制刀架助快速移动由快速移动电动机M3拖动,由刀架快速移动手柄操作.当扳动刀架快速移动手柄时,压下行程开关SQ,接触器KM5线圈通电吸合,使M3电动机直接起动,拖动刀架快速移动.当将快速移动手柄扳回原位的.SQ不受压,KM5断电释放,M3断电停止,刀架快速移动结束.3、冷却泵电动机的控制由按钮SB5、SB6和接触器KM4构成电动机单方向起动、停止电路,实现对冷却泵电动机M2的控制.电气设计一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选择控制电源2减少通电电器的数量,采用标准件并尽可能选用相同型号.3合理使用电器触点,以提高可靠性.4正确连接电器的触点和电器的线圈.5尽量缩短连接导线的数量和长度.6控制线路在工作时,除必要的电器通电外,其余的尽量不通电以节约电能.7控制线路中应避免出现寄生电路.8避免电器依次动作.9电器连锁和机械连锁共用.10注意小容量与电器触点的容量可编程序控制器1, PLC的中文全称:中文全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PLC的硬件组成:PLC的硬件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单元、输出单元、通信接口、扩展接口电源等部分组成.3 PLC的工作方式是:PLC的工作方式:采用周期循环扫描、集中输入与集中输出的工作方式4 PLC的输出通常有三种形式:继电器输出、双向晶闸管输出、晶体管输出5、简述PLC的结构与工作原理?PLC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PLC的工作原理:PLC采用"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工作方式.〔1〕每次扫描过程,集中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集中对输出信号进行刷新;〔2〕输入刷新过程,当输入端口关闭时,程序在进行执行阶段时,输入端有新状态,新状态不能被读入.只有程序进行下一次扫描时,新状态才被读入;〔3〕一个扫描周期分为输入采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4〕元件映象寄存器的内容是随着程序的执行变化而变化的;〔5〕扫描周期的长短由三条决定,〔a〕CPU执行指令的速度〔b〕指令本身占有的时间〔c〕指令条数;〔6〕由于采用集中采样,集中输出的方式.存在输入/输出滞后的现象,即输入/输出响应延迟.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总结__B120204__B12020303__王贵斌。
电气控制与PLC基本控制电路1. 介绍电气控制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机械、电子与计算机等多个领域。
其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电气控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实现对各种工业设备的自动控制。
本文将介绍电气控制与PLC基本控制电路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2. 电气控制基础知识2.1 电路基础知识在了解电气控制与PLC基本控制电路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些电路基础知识。
电路是指由电源、负载和连接电源和负载的导线组成的系统。
常见的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电路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两种类型,直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恒定的,而交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会周期性地改变。
2.2 控制系统基础知识控制系统是指能够对一定过程进行控制的系统。
一个控制系统通常由输入、输出、执行部件和反馈元件组成。
输入信号经过执行部件的处理后,通过输出得到被控对象的响应,然后通过反馈元件对输出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执行部件。
3. PLC基本控制电路3.1 PLCPLC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缩写,它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设备。
PLC具有可编程、可靠性高、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PLC通常由CPU、内存、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通信模块等组成。
3.2 PLC基本控制电路原理PLC基本控制电路的原理是根据输入信号的状态来控制输出信号的状态。
输入信号经过输入模块输入到PLC中,在PLC的CPU中进行处理,根据编程逻辑来决定输出信号的状态,然后通过输出模块输出到外部设备上。
PLC基本控制电路的编程方式可以是梯形图或者是类似C语言的指令组成。
3.3 PLC基本控制电路实例下面以一个简单的示例来说明PLC基本控制电路的实现。
假设我们需要控制一个灯泡的开关,当按下按钮时,灯泡亮起,当再次按下按钮时,灯泡熄灭。
这时,我们可以将按钮连接到PLC的一个输入端口,将灯泡连接到PLC的一个输出端口。
在PLC的程序中,我们可以设置当按钮按下时,输出端口输出高电平,使灯泡亮起;当再次按下按钮时,输出端口输出低电平,使灯泡熄灭。
实验一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点动和自锁控制一、实验学时:3学时二、实验类型:验证性三、开出要求:必修四、实验目的:1.通过对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和自锁控制线路的接线,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成安装接线图的知识。
2.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点动控制和自锁控制的特点。
五、实验原理:1.继电-接触器控制在各类生产机械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凡是需要进行前后、上下、左右、进退等运动的生产机械,均采用传统的典型的继电-接触器控制。
2.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其中控制电路主要控制接触器线圈通电、断电。
在控制电路中常采用接触器的辅助触头来实现自锁。
3.自锁就是要求接触器线圈得电后能自动保持动作后的状态。
通常用接触器自身的常闭辅助触头与起动按钮并联来实现,以达到电动机的长期运行,这一常闭辅助触头称为“自锁触头”。
4.在接线时一般遵循:先主电路后控制电路、先串联后并联的原则。
走线时遵循:左进右出、上进下出的原则。
六、实验条件:EEL——V2实验台和导线若干七、实验步骤:(一)安全讲解实验指导人员讲解电机实验的基本要求,安全操作和注意事项。
介绍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
(二)操作步骤1.电动机星形连接。
2.按图2-1接主电路。
接线时三条电源线同时接线。
3.闭合闸刀开关,检查主电路能否实现电动机的运转。
4.切断电源,按图2-1接控制电路。
接线时:先串联后并联。
走线时:从电器的左端进,右端出;上端进、下端出。
5.接线完成后,自己反复检查确认无误后,在指导教师监督下,合上电源闸刀开关,使电动机实现点动。
6.切断电源,在控制电路中加自锁。
在指导教师监督下,合上电源闸刀开关,按下起动按钮,使电动机实现连续运转动,按下停止按钮使电动机停转。
7. 再按图2-2、2-3分别接线,并进行实验。
八、思考问题:1.试比较电动控制线路与自锁控制线路从结构上看主要区别是什么?2.自锁控制线路在长期工作后可能出现失去自锁作用。
试分析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