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251.00 KB
- 文档页数:13
一、复合地基对增强体有粘结强度要求的,除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外,还要进行单桩静载试验,抽检数量均不得少于总数的0.5-1%,且不应少于3根;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复合地基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 , 且均不得少于3 点(根);三、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以及应进行变形验算的丙级(建)构筑物的搅拌水泥土桩,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 , 且均不得少于3 点(根);四、当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质量检测时,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应不少于总桩数的20%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工程抽检数量不少于30%。
当釆用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III、IV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应按原抽检比例扩大抽检,当两次抽检的III、IV类桩之和仍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该批桩应全数检测。
IV类桩应进行处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7.1.1复合地基设计前,应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以确定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
7.1.2 对散体材料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密实度检验;对有粘结强度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强度及桩身完整性检验。
7.1.3 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有粘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尚应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
7.2.6 竣工验收时,(砂石桩)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试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每个单体建筑不应少于3点。
7.3.7 3 静载荷试验宜在成桩后28d进行。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验收检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数量不少于3台(多轴搅拌为3组)。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0.1.2 复合地基应进行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验以及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施工工艺对桩间土承载力有影响时还应进行桩间土承载力检验。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要点的分析摘要:复合地基静荷载法试验检测方法是目前公认的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最直观、最可靠的试验方法。
该试验是通过在试桩顶逐级施加持续荷载,记录荷载、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从而分析、确定试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
水泥搅拌桩一般呈正三角或正方形分布(桩心距100cm-180cm);成桩后,多采用静载试验检验复合地基的处理效果。
本文就以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为例,对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要点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一、受检桩位置的选择受检桩应尽量选择在现场环境较为稳定的部位。
如果只顾检测设备进退场方便,不考虑布点的合理性,把试验部位选在施工道路以及其它有强烈振动源的场地附近;会给试验数据采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即使勉强获得失真数据,也达不到检测的目的。
避无可避,尽量在停工或者振动较少时采集数据;或者与相关方协商停工待检。
二、复合地基受检桩桩数的选择如果地基土是受扰动较小的原状土,其性质和承载力较为稳定。
为了更好的反映成桩质量,以便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能够及时调整方案,选用单桩复合地基进行检测(承压板选用圆形或是正方形)。
单桩复合地基是指单桩分担的处理范围之内的地基。
如果原状土上方填筑有较厚的材质不一的回填料、乃至水泥搅拌桩桩身全位于回填土层中;这时单桩复合地基就很难准确的代表整体处理效果。
有经验表明,相邻回填土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的承载力差异极大,后通过开挖验证发现:因回填料碾压不密实导致在搅拌桩施工中水泥浆外溢形成扩径体。
所以在条件允许下,应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多桩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减少因为表层土质的不均匀带来的负面效应。
多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承压板有正三角形、菱形、矩形等。
三、受检桩桩头清理如果施工完毕后水泥搅拌桩的现场标高较设计标高(检测标高)高出50cm以上,且已满足龄期要求,可以采用小型挖掘机清理桩间表层浮浆等(在挖掘机作业之前,应根据现场布桩图先行标出挖掘机作业范围内每根桩的准确位置),清理至桩周能够清晰看到桩头后预留层厚约20cm(设计标高以上)由人工进行清理(切忌直接用挖掘机挖除桩头,更要杜绝土方开挖式的不分桩、土,大开大合的平整场地)。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要点分析摘要: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直接、最准确的确定方法就是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静载试验的测试结果对复合地基施工质量复核、拟建建筑层数、基础类型、结构类型、使用安全、工程投资等方面影响很大,因此要求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结果必须准确、可靠。
本文对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的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要点一、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准备阶段的控制1.资料的收集(1)搜集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上部结构及基础设计资料等;对复合地基受力较大部位、转角部位或受力复杂等部位重点控制;(2)收集施工资料,详细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软弱地层(淤泥或杂填土等)、扰动土或流砂液化地层等资料;以便确定对异常部位的重点控制;(3)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准确计算试验参数;(4)复核设计持力层与岩土勘察报告是否相符、桩间土地基岩性、桩间土承载力能否达到设计要求。
2.面积置换率面积置换率是由增强体或桩的截面面积与该增强体承担处理的地基面积比;在一个工程中,可能采用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桩型或布桩间距,这就要求我们按设计图纸认真计算面积置换率。
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综合使用的地基处理工程验收检验时,应采用大尺寸承载压板进行载荷试验,也就是取较小置换率进行承载板及加载量的计算。
3.试验参数、设备的确定(1)最大加载力(单位:kN)计算方法:最大加载力(kN)=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单位:kPa)×2(安全系数)×承压板面积(单位:m2)1吨≈10kN,运算过程中单位应保持一致。
(2)压重平台配重量:压重平台配重量(kN/T)=最大加载力(kN/T)×1.2。
(3)分级加载。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以下简称规范)规定:加载等级可分为(8-12)级。
从理论上讲,分级越多,试验结果越准确,但试验时间越长,对工期来讲不允许。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附录A之老阳三干创作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本试验要点适用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应具有足够刚度。
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圆形或方形。
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方形或矩形,其尺寸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
桩的中心(或形心)应与承压板中心坚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相重合。
承压板底面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相适应。
承压板底面下宜铺设粗砂或中砂垫层,垫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
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承压板尺寸的3倍。
基准梁的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
试验前应采纳措施,防止试验场地地基土含水量变更或地基土扰动,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加载等级可分为8~12级。
最大加载压力不该小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半个小时读记一次。
当一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1MM时,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当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终止试验:1 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2 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3 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子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卸载级数可为加载级数的一半,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1 当压力一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2 当压力一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1)对砂石桩、振冲桩复合地基或强夯置换墩:当以粘性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15所对应的压力(S为载荷试验承压板的沉降量;B和D分别为承压板宽度和直径,当其值大于2M时,按2M计算);当以粉土或砂上为主的地基,可取或等于0.01所对应的压力。
一、复合地基对增强体有粘结强度要求的,除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外,还要进行单桩静载试验,抽检数量均不得少于总数的0.5-1%,且不应少于3根;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复合地基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均不得少于3点根;三、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以及应进行变形验算的丙级建构筑物的搅拌水泥土桩,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均不得少于3点根;四、当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质量检测时,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应不少于总桩数的20%,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工程抽检数量不少于30%.当釆用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III、IV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应按原抽检比例扩大抽检,当两次抽检的III、IV类桩之和仍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该批桩应全数检测.IV类桩应进行处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7.1.1复合地基设计前,应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以确定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7.1.2对散体材料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密实度检验;对有粘结强度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强度及桩身完整性检验.7.1.3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有粘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尚应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7.2.6竣工验收时,砂石桩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试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每个单体建筑不应少于3点.7.3.73静载荷试验宜在成桩后28d进行.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验收检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数量不少于3台多轴搅拌为3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0.1.2复合地基应进行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验以及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施工工艺对桩间土承载力有影响时还应进行桩间土承载力检验.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1.6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和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处.有单桩强度检验时,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根.条文说明:桩是主要施工对象,首先应检验桩的质量,检查方法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验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DB13J148-20123.4.7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应采用载荷试验方法,载荷试验形式可选择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单位工程检测载荷试验点数量应为总桩数的0.5%1%,且不得少于3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复合地基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均不得少于3点根.3.4.10当釆用钻芯法进行桩身质量检测时,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为总桩数的0.5%1.0%,且不得少于3根;当采用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等方法进行桩身质量检测时,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3根;当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质量检测时,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应不少于总桩数的20%,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工程抽检数量不少于30%.3.8.2当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进行扩大抽检.扩大抽检应釆用原检测方法或准确度更高的检测方法.1当承载力检测、锚杆及土钉试验或钻芯法抽检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按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数量加倍扩大抽检;2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方法抽检孔数超过30%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按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孔数加倍扩大抽检,或适当增加平板载荷试验数.3当釆用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III、IV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应按原抽检比例扩大抽检,当两次抽检的III、IV类桩之和仍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该批桩应全数检测;4当釆用高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III、IV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应按原抽检比例扩大抽检;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13J39-20036.2.8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竣工验收时,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重要或大型工程尚应进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搅拌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6.2.9工程桩单桩复合地基检验性试验宜在成桩15d夯实水泥土桩或28d搅拌水泥土桩后进行.静载荷试验点为总桩数的0.5-1%.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以及应进行变形验算的丙级建构筑物,其检测数量应取高值,不进行变形验算的丙级建构筑物可取低值.且每个单体工程检验数量不应少于3点.。
概述(地基基础的一般知识)1.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关系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包括了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三个组成部分,三者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具有各自的功能。
上部结构是完成设计预定功能的主体结构。
基础通常指建筑物最下端与地基直接接触并经过了特殊处理的结构部件。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方的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并维持建筑物稳定的岩土体。
请看图例。
图1房屋建筑体系的组成2桥梁建筑体系的组成2.地基基础的类型(1)地基的类型(2)基础的类型3.对地基和基础的一般要求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充分发挥地基的承载能力。
安全保证是第一位的。
此外尚应注意经济与安全的协调。
4.地基和基础的常用检测方法地基检测方法:静载试验,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标准贯入。
承载力与变形指标检测常用静载试验,均匀性与密实程度检测常用静力触探、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
桩基础检测方法:静载试验,低应变,高应变,超声波,钻芯。
承载力检测常用静载试验(单桩,深井)和高应变,强度与完整性检测常用低应变、超声波和钻芯法。
1.1试验设备和方法一、试验设备目前国内采用的试验装置,大体可归纳为由承压板、加荷系统、反力系统、观测系统四部分组成。
设备的具体布置方式有如下两种:图2-1堆载平台系统的设备布置图2-2锚桩反力梁系统的设备布置(一)承压板类型和尺寸承压板可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板、铸铁板等制成,多以钢板为主。
要求压板具有足够的刚度,不破损、不挠曲,压板底部光滑平整,尺寸和传力重心准确,搬运和安置方便。
承压板形状可加工成正方形或圆形,其中圆形压板受力条件较好而且边界条件简单,使用最多。
(二)承压板面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一般宜采用0.25~0.50m2,对均质密实的土,可采用0.1m2,对软土和人工填土,不应小于0.5m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7-2002规定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m2,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m2。
采用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方式时,压板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
一、复合地基对增强体有粘结强度要求的,除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外,还要进行单桩静载试验,抽检数量均不得少于总数的%,且不应少于3根;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复合地基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 , 且均不得少于3 点(根);三、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以及应进行变形验算的丙级(建)构筑物的搅拌水泥土桩,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 , 且均不得少于3 点(根);四、当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质量检测时,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应不少于总桩数的20%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工程抽检数量不少于30%。
当釆用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III、IV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应按原抽检比例扩大抽检,当两次抽检的III、IV类桩之和仍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该批桩应全数检测。
IV类桩应进行处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复合地基设计前,应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以确定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
对散体材料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密实度检验;对有粘结强度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强度及桩身完整性检验。
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有粘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尚应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
竣工验收时,(砂石桩)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试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每个单体建筑不应少于3点。
3 静载荷试验宜在成桩后28d进行。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验收检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数量不少于3台(多轴搅拌为3组)。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复合地基应进行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验以及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施工工艺对桩间土承载力有影响时还应进行桩间土承载力检验。
复合地基检验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一、复合地基对增强体有粘结强度要求的,除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外,还要进行单桩静载试验,抽检数量均不得少于总数的%,且不应少于3根;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复合地基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 , 且均不得少于3 点(根);三、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以及应进行变形验算的丙级(建)构筑物的搅拌水泥土桩,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 , 且均不得少于3 点(根);四、当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质量检测时,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应不少于总桩数的20%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工程抽检数量不少于30%。
当釆用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III、IV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应按原抽检比例扩大抽检,当两次抽检的III、IV类桩之和仍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该批桩应全数检测。
IV类桩应进行处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复合地基设计前,应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以确定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
对散体材料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密实度检验;对有粘结强度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强度及桩身完整性检验。
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有粘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尚应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
竣工验收时,(砂石桩)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试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每个单体建筑不应少于3点。
3 静载荷试验宜在成桩后28d进行。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验收检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数量不少于3台(多轴搅拌为3组)。
精心整理一、复合地基对增强体有粘结强度要求的,除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外,还要进行单桩静载试验,抽检数量均不得少于总数的0.5-1%,且不应少于3根;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复合地基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均不得少于3点(根);以确1%,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数量不少于3台(多轴搅拌为3组)。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0.1.2复合地基应进行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验以及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施工工艺对桩间土承载力有影响时还应进行桩间土承载力检验。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1.6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和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处。
有单桩强度检验时,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根。
条文说明:桩是主要施工对象,首先应检验桩的质量,检查方法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验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DB13(J)148-2012)3.4.7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应采用载荷试验方法,载荷试验形式可选择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单位工程检测载荷试验点数量应为总桩数的0.5%?1%,且不得少于3点。
312320%4检桩数的20%时,应按原抽检比例扩大抽检;《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13(J)39-20036.2.8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竣工验收时,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重要或大型工程尚应进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搅拌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
6.2.9工程桩单桩复合地基检验性试验宜在成桩15d(夯实水泥土桩)或28d(搅拌水泥土桩)后进行。
XXXXXXXXXXXXXXXXXXXXXX工程桩基检验项目(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检测技术方案XXXXXXXXXXXX检测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七日1.工程概况XXXXXXXXXXXXXXXXX1#、2#、3#、5#、6#、7#、8#、9#号楼工程桩基检验项目位XXX。
该工程基础采用CFG桩,桩径400mm, 混凝土标号为C20。
1#、2#、3#、5#、6#、7#楼桩间距为1450m m×1350mm,8#楼桩间距为1400m m×1300mm,9#楼桩间距为1500m m×1300mm,呈矩形布桩。
桩数及桩参数见表1。
大唐名村名人居1#、2#、3#、5#、6#、7#、8#、9#号楼工程桩基检验项目参数表12.检测依据依据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3.检测项目及目的3.1验收性检测阶段(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单桩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低应变法检测桩身缺陷及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4.检测工作量4.1验收性检测阶段(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检测数量24根,试验最大加载至极限值。
(2)单桩静载试验检测数量24根,试验最大加载至极限值。
(3)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法)试验检测数量30%。
5.现场试验(检测)5.1复合地基抗压静载试验5.1.1仪器设备(1)试验加载装置反力系统:采用堆载反力装置组成,油压千斤顶加载,具体布置详见下图1。
1台超高压电动油泵站。
(2)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荷载用液压传感器测定,试桩沉降采用位移传感器测定。
使用仪表包括:1套RS-JYB型静载荷测试分析系统1只压阻式压力传感器;4只调频式位移传感器。
该系统控制超高压油泵进行自动加载、自动补载,自动判稳;调频式位移传感器量程0~50mm,以量测桩身在荷载作用下的垂直沉降,沉降量由调频式位移传感器测读并被系统自动记录。
5.1.2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实施细则桩顶部宜高出试坑底面,试坑底面宜与桩承台底标高一致。
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最大加载量略大于复合地基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两倍,分级荷载为最大加载量的1/8。
具体分级详见下表。
荷载分级一览表5.1.3 试验要点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最大荷载值为预估特征值的2倍,荷载分级为最大荷载的1/8。
b.测读方法每级加荷后,0、30……30min各测读一次,达到相对稳定标准后,即施加下一级荷载。
c.稳定标准沉降增量Δs<0.1mm/hour。
d.终止加荷条件当出现规范规定的情况之一时,终止加荷:e.卸荷卸载级数为加载级数的一半,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回弹量。
5.1.4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Ⅰ.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且桩顶沉降量超过40mm;Ⅱ.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Ⅲ.当荷载加至预备最大荷载时。
5.1.5提交试验成果(1)Q~S曲线;(2)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5.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5.2.1试验装置(1)试验加载装置本次试验采用堆载反力装置,试验均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分级加荷。
具体布置详见下图2和5.2.2。
图2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布置示意图1台2000kN千斤顶,最大行程20cm;1台超高压电动油泵站。
(2)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工字钢;1台2000kN千斤顶,最大行程20cm;1台超高压油泵站;2根高压油管。
(3)荷载与沉降的量测荷载用压力传感器测定,复合地基沉降采用位移传感器测定。
使用仪器包括:1套RS-JYB桩基静载荷测试分析系统;1个压阻式压力传感器;4个调频式位移传感器。
5.2.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实施细则桩顶部宜高出试坑底面,试坑底面宜与桩承台底标高一致。
根据设计要求,该工程预估极限承载力,首级合并,试验时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为最大加载量的1/9。
荷载分级一览表5.5.3沉降测读时间每级加荷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 测读1次。
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5.2.4 卸载及回弹观测每级荷载维持1h,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
卸载为零后,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15、30min,以后每隔15、30min测读一次。
5.2.5 终止加荷条件当试验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试验。
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小时尚未达到相对稳定;3)当荷载—沉降(Q-s)曲线为缓变型曲线时,桩顶总沉降量超过60mm;4)最大加载量达到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2倍。
5.2.6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确定原则1)根据沉降随荷载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对于陡降型Q~s 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荷载值;2)根据沉降时间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3)根据沉降量确定极限承载力:对于缓变型Q~s曲线取桩顶总沉降量S为40mm时对应荷载值;5.3低应变法检测5.3.1仪器设备检测仪器设备为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制生产的FDP204PS(100318)型信号采集仪。
其成套设备包括:(1)1台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FDP204PS(100318)型信号采集仪(2)导线、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3) 激发力锤;5.3.2检测原理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应力波在一维弹性杆件中的传播理论。
该理论将桩视为一维杆件,在桩顶垂直激振后,沿桩身轴向产生一个向下传播的压缩波,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不同介质、界面(桩底或桩间缺陷),即可产生不同相位的反射波(压缩波或拉伸波),据此即可确定桩身中是否存在缺陷以及缺陷的位置,通过仪器将这种反射波接收并存贮,利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加以分析就可以得到桩的完整性状况。
5.3.3现场检测(1)桩头处理:对检测桩均应进行桩头处理,包括挖出桩头,清理桩周场地,桩顶表面平整,用来安装传感器和激振杆锤。
(2)传感器安装:使用黄油耦合,使传感器与桩顶面砼良好接触。
(3)激振点与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90°角,激振点和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为桩壁厚的心1/2处。
(4)根据桩径大小,桩心对称布置2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不少于3个。
不同检测点及多次实测时域信号一致性较差时,分析原因,增加检测点数量。
检测布置参如图3所示。
图3 低应变法检测布置示意图5.3.4提交检测成果(1)实测曲线;(2)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6.工作进度6.1 现场检测工期现场满足试验要求后,根据委托方要求按时进场,为确保工程进度我中心将合理安派试验人员进行连续作业。
该工程单桩和复合地基检测试验同时进行,从9#楼开始,然后8#楼,6#楼,3#楼,7#楼,2#楼,5#楼,1#楼。
检测时间为每栋楼为3-4天,共24-32天。
低应变法检测工作根据场地基坑开挖、桩头清理情况在静载荷试验工作过程中穿插进行或单独进行,不占用工期。
6.2 检测报告提交时间为满足工程进度要求,现场检测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提交初步成果通知单,作为后续施工依据。
最终检测报告可在现场检测完成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并提交。
7.委托方需提供的服务为保证试验工作顺利进行,委托方需提供“两通一挖一平”,即通电(380V、220V)、进出场道路坚实畅通(满足吊车工作作业面积、运输车辆的进出场要求)、验收性检测时在基坑内进行,需要建立通行坡道及周围场地平整。
低应变法检测前,需对超出桩顶标高的工程桩进行处理。
提供以下资料:(1)工程概况;(2)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桩基平面布置图;(4)桩基施工记录。
复合地基检测报价单1、检测数量:依据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①、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数量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0.5%~1%。
②、桩身完整性检测(低应变法):不少于总桩数的30%检测。
承台桩时每个承台至少应有1根。
2、检测报价:依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建设部颁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岩土工程检测实物工作收费基价表,静载试验检测收费标准为:①、复合地基承载力4500元/根②、单桩竖向承载力4500元/根③、低应变检测:免费该工程共检测48根桩,总价优惠后为205000元;以上报价为含税价钱。
XXXXXXXXXXXXX检测有限公司2013年9月16日质量承诺:XXXXXXXX质量检测有限公司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体检测人员掌握、理解并贯彻执行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据标准开展检测工作,为社会和客户提供准确、可靠、公正的检测数据及报告,对出具的检测报告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对客户的技术资料和专利,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当出现由于检测的失误造成客户经济损失的,本公司将承担相应的检测责任。
河南XXXXXXXX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地址:XXXXXXXXXX联系电话: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