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噪声简介
- 格式:pptx
- 大小:508.62 KB
- 文档页数:19
噪声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噪声的定义和特点1.1 噪声的定义噪声是指在自然环境中或者人工环境中,非正常声音所产生的声波,它的声级高于环境中正常声音的声级,会引起人的不适感,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1.2 噪声的特点(1)频率不一致:噪声的频率分布比较复杂,其频率分布呈现不均匀性。
(2)声级高:噪声的声级一般要高于环境中正常声音的声级。
(3)持续时间短暂:噪声通常是短暂的,它不像音乐一样具有连续的旋律和节奏。
(4)能量密度大:噪声的能量密度相对较大,对人体的危害也较大。
二、噪声的来源2.1 自然源(1)雷电:雷电在产生的同时会发出巨大的声响,产生很大的噪声。
(2)风声:风的吹拂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风声,它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噪声。
(3)海洋声:海洋中的浪涛拍打岩石、礁石,产生的声音就是一种自然噪声。
2.2 人工源(1)交通噪声:道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等各种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
(2)工业噪声:各种生产设备、机械设备、厂房等工业设施产生的噪声。
(3)社会噪声:城市中的噪声、办公室中的谈笑声、商场中的音乐声等都可以称为社会噪声。
2.3 电子设备噪声(1)计算机噪声: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风扇等设备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2)家用电器噪声:家庭中的电视、洗衣机、空调等家电设备也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三、噪声对人体的危害3.1 声觉效应噪声会使人产生不适的感觉,包括耳朵发麻、头痛、耳鸣、听力减退等。
3.2 生理效应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人的生理功能会受到影响,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
3.3 心理效应噪声会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包括烦躁不安、易怒、疲劳、抑郁等心理状况。
3.4 社会效应噪声也会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人际关系紧张、工作效率降低、生活质量下降等。
四、噪声治理与防护4.1 噪声治理(1)技术手段:采用隔音材料、降噪设备等技术手段进行噪声治理。
(2)管理手段:通过法规、标准等管理手段对噪声进行控制。
噪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城市的喧闹街道上,还是在家中的电器工作声中,噪声都会不请自来地打扰我们。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逐步思考的方式,探讨噪声的定义、分类、影响以及如何减少噪声对我们生活的干扰。
第一步:定义噪声噪声可以被定义为任何令人不愉快或干扰正常听觉或心理活动的声音。
噪声通常被描述为高音量、刺耳或无规律的声音,它们可能来自不同的来源,如交通、施工、机器设备、音乐等。
第二步:分类噪声噪声可以根据它们的来源、频率和强度进行分类。
根据来源,噪声可以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交噪声等。
根据频率,噪声可以分为低频噪声和高频噪声。
根据强度,噪声可以分为轻微噪声、中等噪声和强烈噪声。
第三步:噪声的影响噪声对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不良影响。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中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精神压力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健康问题。
此外,噪声还可能导致沟通障碍、学习困难和社交问题。
第四步:减少噪声的方法虽然我们无法完全消除噪声,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它对我们生活的干扰。
以下是一些减少噪声的方法:1.使用耳塞或耳机:耳塞和耳机可以有效隔离外界噪声,让我们更好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或休息。
2.保持室内安静:在家里或办公室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噪音源,如将电视或音乐音量调低,关闭机器设备等。
3.寻找安静的环境:当我们需要专注工作或学习时,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4.种植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一部分环境噪音,同时也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放松和舒缓的感觉。
5.规划城市环境:政府和城市规划师可以采取措施来减少城市噪音,如建立隔音墙、限制交通噪声等。
第五步:噪声与环境保护噪声污染也是环境保护的一部分。
减少噪声污染有助于保护野生动物、改善生态系统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结:噪声是我们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一部分,但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来减少它对我们的干扰。
通过使用耳塞或耳机、保持室内安静、寻找安静的环境、种植绿色植物以及规划城市环境,我们可以减少噪声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噪音的名词解释一、噪音的定义噪音是一种由声音引起的扰乱或不适,它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噪音的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物理学和心理学。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音是指声音的振动,它包括频率、振幅和相位等特征。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噪音是指那些使人感到不适、烦恼或干扰的声音。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那些响亮、刺耳或是不悦耳的声音称为“噪音”,这些声音可能是由于机器、交通工具、自然灾害等各种原因产生的。
二、噪音的来源噪音的来源非常广泛,它可以来自各种自然和人为的源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噪音来源:1.交通噪音:这是城市中最主要的噪音来源之一,包括飞机、汽车、火车和船舶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声音。
2.工业噪音:工厂、矿山和建筑工地等工业场所产生的噪音,这些噪音通常非常响亮,而且持续不断。
3.娱乐噪音:音乐会、酒吧、KTV等娱乐场所产生的声音,这些声音常常会打破周围的安静氛围。
4.环境噪音: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声音,这些声音虽然有时候很美妙,但过度的噪音也会让人感到不适。
5.家居噪音:家电设备、宠物、邻居等家庭环境中产生的声音,这些声音可能会干扰人们的休息和工作。
三、噪音的危害过度的噪音会对人体造成许多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危害:1.影响睡眠质量:噪音会干扰人们的睡眠,使他们难以入睡或在睡眠中惊醒。
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2.影响听力: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下降或丧失。
3.引起心血管疾病:过度的噪音会使人们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长期下来可能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影响情绪和心理健康:噪音会使人们感到烦躁、焦虑和压力,长期下来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5.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长时间的噪音干扰会使人们无法集中注意力,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四、如何降低噪音的影响为了避免过度的噪音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噪音的影响:1.使用耳塞或耳机:在睡觉或工作的时候,可以使用耳塞或耳机来减少噪音的干扰。
声音与噪音认识不同声音和噪音的来源和影响声音与噪音:认识不同声音和噪音的来源和影响声音和噪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然而,声音和噪音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区别。
本文旨在介绍声音和噪音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来源和对我们的影响。
1. 声音的定义声音是指可以被人耳听到的机械波振动所产生的一种感官体验。
声音需要介质的存在来进行传播,常见的介质包括空气、水和固体物质。
声音通常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空气中的分子传递给听者的耳朵。
声音可以带来愉悦的体验,如美妙的音乐、欢快的笑声等,同时也扮演着交流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角色。
2. 噪音的定义噪音是指被认为无用或者有害的声音,噪音通常是一种不规则且无序的声音,其频率和强度不一定具有规律性。
噪音往往是由于机械设备的运转、交通流动以及人类活动等产生的。
与声音不同,噪音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
3. 声音的来源声音可以来自多种来源,包括人类、动物和物体的振动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声音来源:a) 人类声音:人类通过喉咙、声带和口腔等器官产生声音,如说话、唱歌、笑声等。
b) 动物声音:动物是声音的产生者之一,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声音,如鸟类的鸣叫、狗的吠叫等。
c) 物体振动:当物体振动时,会产生声音,如钟表的滴答声、风铃的叮咚声等。
4. 噪音的来源噪音的来源广泛而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噪音来源:a) 交通噪音: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和飞机产生的声音是城市环境中最常见的噪音之一。
b) 工业噪音: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设备、制造工艺和建筑施工等都会产生大量噪音。
c) 社交噪音:人们的日常社交活动也会产生噪音,如餐馆、咖啡厅等场所的交谈声。
d) 娱乐噪音:娱乐场所如夜总会、电影院等,以及音乐演出和体育比赛等也会产生噪音。
5. 声音和噪音对我们的影响声音和噪音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a) 声音的影响:声音可以对个人的情绪和认知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听音乐可以缓解压力、提升幸福感。
噪音基础知识1.什么是噪音?噪声是声音的一种。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由声源作无规则和非周期性振动产生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噪声是指那些人们不需要的、令人厌恶的或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
噪声不仅有其客观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于主观感觉的评定。
如在听音乐时,悦耳的歌声不是噪声,而在老师讲课的课堂上,高音播放的音乐只能算是噪声。
常见的噪音包括:交通噪音、机器噪音、大声喧哗、生活噪音等。
2. 噪音的单位?噪音的单位为分贝。
值得注意的是,分贝是一个非线性的单位,是采用指数形式来表达某噪音相比于一个声音基准值的强弱。
常见声音的声功率跨度非常大,比如人轻声耳语时的声功率约为10-9W,而喷气飞机的声功率高达50000W,这种情况下采用线性单位是很不方便的,因而人们普遍采用对数单位(分贝)来描述噪音的强弱。
3.分贝的计算。
为计算噪音的分贝值,人们规定声功率基准值为10-12 W。
这样如果一个噪音的声功率为P,其分贝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 L=10log(P/10-12)来计算。
比如人轻声耳语时候的声功率为10-9 W,则人轻声耳语时声音的分贝为10log(10-9/10-12)=10log(103)=30分贝。
按照上述公式,如果一个噪音A为40分贝,另一噪音B为50分贝,则噪音B声功率是噪音A声功率的10倍。
如果噪音A为40分贝,噪音B为43分贝,则噪音B的声功率近似为噪音A声功率的两倍。
这也是为什么两个同样的噪音源,如果每个声压为X分贝,两个噪音相加后为X+3分贝(具体计算也可以参考下表)。
4. 噪音的加法。
如果室内电冰箱的噪音为35分贝,空调的噪音为35分贝,但是两者的噪音加起来并不等于70分贝,实际上上述两噪音加起来为38分贝。
噪音的计算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以遵循下面的简单法则来计算噪音的加法。
如果有两个噪音A和B,其分贝分别为LA和LB,则噪音总和为LA+B当LA-LB=0到1分贝,则LA+B=LA+3 分贝当LA-LB=2到3分贝,则LA+B=LA+2 分贝当LA-LB=4到9分贝,则LA+B=LA+1 分贝当LA-LB 大于9分贝,则LA+B=LA 分贝比如,如果噪音A为42分贝,噪音B为47分贝,则噪音A加噪音B相当于噪音48分贝(47+1)。
噪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的环境问题之一,它不仅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等方面。
因此,对于噪声的认识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噪声的定义噪声是一种不期望的声音,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声音不同,是一种主观感受。
噪声通常包括高强度、高频率、复杂或不规则的声音,这些声音可能会影响人类听力、睡眠、思考和行为等方面。
二、噪声的来源噪声的来源非常广泛,可以来自自然界或人类活动。
自然界中的噪声包括雷声、风声、海浪声等,而人类活动中的噪声则包括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建筑工地、音乐、广告等。
三、噪声的危害噪声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听力损伤。
长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下会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问题。
此外,噪声还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导致头痛、失眠等问题。
同时,噪声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情绪和行为,使人易烦躁、易怒甚至影响孕妇的胎儿健康。
四、噪声的控制为了控制噪声对人们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噪声,例如在建筑工地上使用减震器、选择低噪声的机械设备等。
其次,可以通过隔音措施来减少噪声的传播,例如在房屋建设中使用隔音材料、加装双层玻璃等。
最后,可以采取个人控制措施,例如佩戴耳塞或耳机等。
五、噪声治理的重要性噪声治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尽管在城市化进程中,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缺乏意识和行动力的地区和部门。
噪声治理不仅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还可以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噪声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之一,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噪声治理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噪声、采取隔音措施、个人控制措施等多方面进行治理,以创造一个更加安静、健康的生活环境。
噪声基本概念
噪声是指任何不需要的、意外的或干扰性的声音。
它是由于机器、设备、交通、人类活动和自然现象等产生的声音。
噪声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污染,因为它可以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和福祉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与噪声相关的基本概念:
分贝(dB):分贝是衡量声音强度的单位,用于表示声音的大小和强度。
人类能够听到的范围大约在0到140分贝之间。
声压级(SPL):声压级是指声波在空气中造成的压力变化,通常以分贝为单位来度量。
较高的声压级表示更强的声音。
频率(Hz):频率是声波振动的速度,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来度量。
不同频率的声音会产生不同的音调。
噪音控制:噪音控制是一种技术或策略,旨在降低噪音水平或减少噪音的影响。
这可能包括使用隔音材料、设备维护、限制噪音产生源的使用时间等。
声音污染:声音污染是指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
它可以导致听力受损、睡眠障碍、心理压力等问题。
耳塞和耳罩:耳塞和耳罩是一种常见的防护措施,用于保护耳朵不受噪音的伤害。
耳塞是插入外耳道的小型设备,耳罩则是戴在头上的设备,通常包括耳罩和耳机等。
噪声污染-简介噪音污染是指人类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中,产生的噪声干扰周围人类和动物生活环境。
世界上最主要的来源是交通噪声,包括汽车、飞机和火车产生的噪声,如果城市规划不好,将工业区规划接近生活区,工业噪声也是一种主要污染,此外像建筑施工机械,娱乐扩音设施,甚至一些办公设备,人们大声喧哗吵闹,都是噪声污染源。
噪音污染- 简介噪声是发生体做无规则时发出的声音,声音由物体振动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通常所说的噪声污染是指人为造成的。
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产业革命以来,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的噪声。
噪音的强弱,以分贝为计算单位:0~20分贝为很静;20~40分贝较安静,40~60分贝为一般声响,60~80分贝就觉得吵闹;80~100分贝很吵闹;超过100分贝就难以忍受了。
按照国际标准,在繁华市区,室外的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5分贝,夜间不能超过45分贝;一般居住区,白天不能超过45分贝,夜间不能超过35分贝。
当人们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之下时(如爆破、放炮等),由于声压很大,常伴有冲击波,可造成听觉的急性损伤。
此时鼓膜可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听。
噪声除损害听觉外,也影响其他系统。
神经系统表现为以头痛和睡眠障碍为主的神经衰弱症候群、脑电图有改变(α节律改变、波幅低、指数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不稳(大多数增高)、心率加快、心电图有改变(窦性心律不齐、缺血型改变);胃肠系统出现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下降;内分泌系统表现为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等。
噪声及分类的基本常识一、噪声常识1、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往往把那些不希望听见的声音称为噪声,如环境噪声、交通噪声等。
钢琴声是乐声,但对于正在学习或睡觉的人就成了扰人的噪声。
2、噪声是一种声音,声音是由物体的机械振动而产生的。
振动的物体称为声源,它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
声音可以通过介质(空气、固体或液体)进行传播,形成声波。
当声波到达人耳,人们就听到声音,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反射、绕射、折射和干涉。
声音有强弱之分,并用声压p来表示其大小。
3、声压可以用峰值、平均值和有效值表示。
用对数方法将声压分为百十个级,称为声压级。
声压级的定义是:声压与参考声压之比的常用对数乘以20,单位是dB(分贝)。
4、衡量声音强度的还有声强和声功率。
1)声强--是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声能,声强与声压的平方或正比;2)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声能,称之为声源的声功率。
5、人类只能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声。
高于20000Hz的声音为超声。
6、声波的幅值随时间的变化图称为声波的波形。
如果波形是正弦波,则称为纯音。
如1000Hz声音就是指频率为1000Hz的纯音。
如果波形是不规则的,或随机的,则称为噪声。
如果噪声的幅值对时间的分布满足正态(高斯)分布曲线,则称为“无规噪声”。
7、如果在某个频率范围内单位频带宽度噪声成分的强度与频率无关,也就是具有均匀而连续的频谱,则此噪声称为“白噪声”。
如果每单位频带宽度噪声的强度以每升高一倍频程下降3dB而变化,则此噪声称为“粉红噪声”,粉红噪声是在等比带宽内能量分布相等的连续谱噪声。
二、按照声源的不同,噪声可以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
1、机械噪声主要是由于固体振动而产生的,在机械运转中,由于机械撞击、磨擦、交变的机械应力以及运转中因动力不平均等原因,使机械的金属板、齿轮、轴承等发生振动,从而辐射机械噪声,如机床、织布机、球磨机等产生的噪声。
噪声的知识点总结引言噪声是指随机、不规则或杂乱的声音,通常被认为是对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干扰。
这个主题涉及到物理、医学、环境和社会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噪声的定义、分类、来源、影响以及如何管理和减少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一、噪声的定义噪声是指声音的过高、不和谐或不规则的声音。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噪声是指在一个给定频率范围内的声压级超过了人类对该频率范围内声音的舒适程度。
噪声可以是机械的、电子的、声学的、环境的或心理的,具体取决于噪声的来源和影响。
二、噪声的分类根据噪声的来源和性质,可以将噪声分为不同的类别:1. 机械噪声:来自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工业生产等机械运动产生的声音,如发动机噪声、风扇噪声、机械振动噪声等。
2. 电子噪声:来自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电源线路等电子元件产生的声音,如电子设备故障噪声、电磁干扰噪声等。
3. 声学噪声:来自环境中的声源产生的声音,如道路交通噪声、飞机噪声、火车噪声等。
4. 环境噪声:来自自然环境中的声音,如风声、雨声、海浪声等。
5. 心理噪声:来自社会和心理压力等因素产生的声音,如城市喧嚣、娱乐场所音乐噪声等。
三、噪声的来源噪声可以来自不同的源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设备和机械运动:工厂、建筑工地、交通工具等机械设备和机械运动产生的声音。
2. 交通和运输:道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
3. 建筑和设施:住宅区、商业区、公共设施等建筑和设施产生的噪声。
4. 生活设备和器具:家庭电器、办公设备、娱乐设施等生活设备和器具产生的噪声。
5. 自然环境:风声、雨声、雷电声等自然环境产生的噪声。
6. 社会活动:娱乐场所、社交场合、文化活动等社会活动产生的噪声。
7. 心理压力:社会竞争、心理紧张、情绪失控等心理压力产生的噪声。
四、噪声的影响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影响: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损害、耳鸣、失眠、头痛、焦虑、抑郁、消化不良等健康问题。
噪音知识点总结噪音是指在环境中引起不适或干扰的任何声音。
从机械设备的运转声音到交通噪音,从家庭电器的噪音到城市建筑的噪音,噪音无处不在,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本文将总结噪音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噪音的类型、影响、防护措施等内容。
一、噪音的类型1.按照来源:噪音可分为社会噪音、工业噪音和环境噪音。
- 社会噪音:指由于交通、生产、市声、娱乐等社会活动引起的噪音,常见于城市中心、商业街区等地方。
- 工业噪音:指由于工作场所和生产设备的运转引起的噪音,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
- 环境噪音: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噪音,如风声、雨声、施工噪音等。
2.按照频率:噪音可分为低频噪音、中频噪音和高频噪音。
- 低频噪音:指频率低于1000Hz的噪音,如风声、机械设备的运转声等。
- 中频噪音:指频率在1000Hz至4000Hz之间的噪音,如一般交通噪音等。
- 高频噪音:指频率高于4000Hz的噪音,如电器运转声等。
3.按照强度:噪音可分为轻度噪音、中度噪音和重度噪音。
- 轻度噪音:指噪音强度在40~60分贝之间的噪音,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影响。
- 中度噪音:指噪音强度在60~80分贝之间的噪音,长期暴露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 重度噪音:指噪音强度超过80分贝的噪音,长期暴露会对听力和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二、噪音的影响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听力损伤: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音环境中会造成听力损伤,表现为听力下降、耳聋等症状。
- 心理健康:噪音会引起人的焦虑、烦躁、失眠等心理问题,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 生理影响: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中会导致血压升高、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紊乱等生理问题。
2.对环境的影响- 噪音污染:噪音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 生物影响:噪音对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和行为习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
三、噪音的防护措施1.个人防护- 佩戴耳塞或耳罩:在噪音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时,佩戴可降噪的耳塞或耳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防护措施。
噪声的概念1)声音与噪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频率在20~20000H Z时,作用于人的耳鼓膜而产生的感觉称之为声音。
由声构成的环境称为“声环境”。
当环境中的声音对人类、动物及自然物没有产生不良影响时,就是一种正常的物理现象。
相反,对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声音就称之为噪声。
2)噪声的分类·噪声按照振动性质可分为气体动力噪声、机械噪声、电磁性噪声。
·按噪声来源可分为交通噪声(如汽车、火车、飞机等)、工业噪声(如鼓风机、汽轮机、冲压设备等)、建筑施工噪声(如打桩机、推上机、混凝土搅拌机等发出的声音)、社会生活噪声(如高音喇叭、收音机等)。
3)噪声的危害噪声是影响与危害非常广泛的环境污染问题。
噪声环境可以干扰人的睡眠与工作、影响人的心理状态与情绪,造成人的听力损失,甚至引起许多疾病,此外噪声对人们的对话干扰也是相当大的。
⑵施工现场噪声的控制措施噪声控制技术可从声源、传播途径、接收者防护、严格控制人为噪声、控制强噪声作业的时间等方面来考虑。
l)声源控制从声源上降低噪声,这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
·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如低噪声振捣器、风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等。
·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即在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燃气机、内燃机及各类排气放空装置等进出风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消声器。
2)传播途径的控制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大多由多孔材料制成)或由吸声结构形成的共振结构(金属或木质薄板钻孔制成的空腔体)吸收声能,降低噪声。
·隔声:应用隔声结构,阻碍噪声向空间传播,将接收者与噪声声源分隔。
隔声结构包括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屏障、隔声墙等。
·消声:利用消声器阻止传播。
允许气流通过的消声降噪是防治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装置。
如对空气压缩机、内燃机产生的噪声等。
·减振降噪: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等。
噪声测量的有关概念术语的定义一声音与噪声声音的本质是波动。
受作用得空气发生振动,当震动频率在20-20000Hz时,作用于人的耳鼓膜而产生的感觉称为声音。
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流体(液体和气体)的振动。
声音的传媒介质有空气。
水和固体,它们分别称为空气声、水声和固体声等。
噪声监测主要讨论空气声。
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声音的环境中,通过声音进行交谈、表达思想感情以及开展各种活动。
但有些声音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例如,震耳欲聋的机器声,呼啸而过的飞机声等。
这些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所不需要的声音叫噪声,从物理现象判断,一切无规律的或随机的声信号叫噪声;噪声的判断还与人们的主观感觉和心理因素有关,即一切不希望存在的干扰声都叫噪声,例如,在某些时候,某些情绪条件下音乐也可能是噪声。
环境噪声的来源有四种:一是交通噪声,包括汽车、火车和飞机等所产生的噪声;二是工厂噪声,如鼓风机、汽轮机,织布机和冲床等所产生的噪声;三是建筑施工噪声,像打桩机、挖土机和混凝土搅拌机等发出的声音;四是社会生活噪声,例如,高音喇叭,收录机等发出的过强声音。
二、声音的发生、频率、波长和声速频率:声源在一秒中内振动的次数,记作f。
单位为Hz。
周期:声源振动一次所经历的时间,记作T,单位为s。
T=1/f。
波长:沿声波传播方向,振动一个周期所传播的距离,或在波形上相位相同的相邻两点间距离,记为λ,单位为m。
声速:声波每秒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记作c,单位为m/s。
声速与传播声音的介质和温度有关。
在空气中,声速(c)和温度(t)的关系可简写为:c = 331.4+0.607t常温下,声速约为345m/s。
频率f、波长λ和声速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c = λf当物体在空气中振动,使周围空气发生疏、密交替变化并向外传递,且这种振动频率在20-20000Hz之间,人耳可以感觉,称为可听声,简称声音,噪声监测的就是这个范围内的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它们作用到人的听觉器官时不引起声音的感觉,所以不能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