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随机事件与概率
- 格式:doc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6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重难点有效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随机事件和概率--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判断;2、初步理解概率定义,通过具体情境了解概率意义.【要点梳理】要点一、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391875 名称:随机事件与概率初步:随机事件】1.定义:(1)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次试验中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3)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要点诠释:1.必然发生的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均为“确定事件”,随机事件又称为“不确定事件”;2.要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首先要确定事件是什么类型.一般地,必然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大,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小,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要点二、概率的意义概率是从数量上刻画了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那么这个常数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probability),记为.要点诠释:(1)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2)概率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3) 事件A的概率是一个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的数,,即,其中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P(随机事件)<1.【典型例题】类型一、随机事件1.(1)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①若 a、b、c都是实数,则a(bc)=(ab)c;②没有空气,动物也能生存下去;③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 90℃时沸腾;④直线 y=k(x+1)过定点(-1,0);⑤某一天内电话收到的呼叫次数为 0;⑥一个袋内装有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个白球和一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 1个球则为白球.【答案与解析】①④是必然事件;②③是不可能事件;⑤⑥是随机事件.【总结升华】准确掌握定义,依据定义判别.【 391875 名称:随机事件与概率初步:经典例题1】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明天要下雨;B.打开电视机,正在直播足球比赛;C.抛掷一枚正方体骰子,掷得的点数不会小于1;D.买一张彩票,一定会中一等奖.【答案】C.【变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不是不可能事件,那么它就必然发生;B.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可能发生,那么它就是必然事件;C.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那么它也可能不发生;D.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不是必然事件,那么它就不可能发生.【答案】C.2.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10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球,其中5个红球,3个蓝球,2个白球,它们已经在口袋中搅匀了.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是可能发生的?(1)从口袋中任取出一个球,它恰是红球;(2)从口袋中一次性任意取出2个球,它们恰好全是白球;(3)从口袋中一次性任意取出5个球,它们恰好是1个红球,1个蓝球,3个白球. 【答案与解析】(1)可能发生,因为袋中有红球;(2)可能发生,因为袋中刚好有2个白球;(3)不可能发生,因为袋中只有2个白球,取不出3个白球.【总结升华】了解并掌握三种事件的区别和联系.举一反三【变式】甲、乙两人做掷六面体骰子的游戏,双方规定,若掷出的骰子的点数大于3,则甲胜,若掷出的点数小于3,则乙胜,游戏公平吗?若不公平,请你设计出一种对于双方都公平的游戏.【答案】不公平,小于3的点数有1、2,大于3的点数有4、5、6,因此,它们的可能性是不同的,所以不公平.可设计掷出的点数为偶数时甲胜,掷出的点数为奇数时乙胜.类型二、概率3.(2015春•山亭区期末)一只口袋里放着4个红球、8个黑球和若干个白球,这三种球除颜色外没有任何区别,并搅匀.(1)取出红球的概率为,白球有多少个?(2)取出黑球的概率是多少?(3)再在原来的袋中放进多少个红球,能使取出红球的概率达到?【答案与解析】解:(1)设袋中有白球x个.由题意得:4+8+x=4×5,解得:x=8,答:白球有8个;(2)取出黑球的概率为:,答:取出黑球的概率是,(3)设再在原来的袋中放入y个红球.由题意得:3(4+y)=20+y,或2(4+y)=8+8,解得:y=4,答:再在原来的袋中放进4个红球,能使取出红球的概率达到.【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举一反三【变式】(2014•宁波模拟)中央电视台“非常6+1”栏目中有个互动环节,在电视直播现场有三个“金蛋”三个“银蛋”其中只有一个“金蛋”内有礼物,银蛋也是如此.有一个打进电话的观众,选择并打开后得到礼物的可能性是()A.B.C.D.【答案】D.【 391875 名称:随机事件与概率初步:例6及思考题】投篮次数n8 10 12 9 16 10进球次数m 6 8 9 7 12 7进球频率nm(1)计算表中各场次比赛进球的频率;(2)这位运动员每次投篮,进球的概率约为多少? 【答案与解析】 (1)投篮次数n 8 10 12 9 16 10 进球次数m 6897127进球频率nm0.75 0.8 0.75 0.78 0.75 0.7 (2)P(进球)≈0.75.【总结升华】频率和概率的关系:当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会稳定在概率附近. 举一反三【变式】某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所示:射击次数(n) 10 20 50 100 200 500 击中靶心次数(m)9 19 44 91 178 451 击中靶心频率()(1)计算表中击中靶心的各个频率(精确到0.01);(2)这个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多少(精确到0.1)?【答案】 (1)击中靶心的各个频率依次是:0.90,0.95,0.88,0.91,0.89,0.90. (2)这个射手击中靶心的概率约为0.9.。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重难点有效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随机事件和概率--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判断;2、初步理解概率定义,通过具体情境了解概率意义.【要点梳理】要点一、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391875 名称:随机事件与概率初步:随机事件】1.定义:(1)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次试验中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3)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要点诠释:1.必然发生的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均为“确定事件”,随机事件又称为“不确定事件”;2.要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首先要确定事件是什么类型.一般地,必然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大,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小,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要点二、概率的意义概率是从数量上刻画了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那么这个常数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probability),记为.要点诠释:(1)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2)概率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3) 事件A的概率是一个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的数,,即,其中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P(随机事件)<1.【典型例题】类型一、随机事件1.(1)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①若 a、b、c都是实数,则a(bc)=(ab)c;②没有空气,动物也能生存下去;③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 90℃时沸腾;④直线 y=k(x+1)过定点(-1,0);⑤某一天内电话收到的呼叫次数为 0;⑥一个袋内装有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个白球和一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 1个球则为白球.【答案与解析】①④是必然事件;②③是不可能事件;⑤⑥是随机事件.【总结升华】准确掌握定义,依据定义判别.【 391875 名称:随机事件与概率初步:经典例题1】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明天要下雨;B.打开电视机,正在直播足球比赛;C.抛掷一枚正方体骰子,掷得的点数不会小于1;D.买一张彩票,一定会中一等奖.【答案】C.【变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不是不可能事件,那么它就必然发生;B.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可能发生,那么它就是必然事件;C.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那么它也可能不发生;D.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不是必然事件,那么它就不可能发生.【答案】C.2.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10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球,其中5个红球,3个蓝球,2个白球,它们已经在口袋中搅匀了.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是可能发生的?(1)从口袋中任取出一个球,它恰是红球;(2)从口袋中一次性任意取出2个球,它们恰好全是白球;(3)从口袋中一次性任意取出5个球,它们恰好是1个红球,1个蓝球,3个白球. 【答案与解析】(1)可能发生,因为袋中有红球;(2)可能发生,因为袋中刚好有2个白球;(3)不可能发生,因为袋中只有2个白球,取不出3个白球.【总结升华】了解并掌握三种事件的区别和联系.举一反三【变式】甲、乙两人做掷六面体骰子的游戏,双方规定,若掷出的骰子的点数大于3,则甲胜,若掷出的点数小于3,则乙胜,游戏公平吗?若不公平,请你设计出一种对于双方都公平的游戏.【答案】不公平,小于3的点数有1、2,大于3的点数有4、5、6,因此,它们的可能性是不同的,所以不公平.可设计掷出的点数为偶数时甲胜,掷出的点数为奇数时乙胜.类型二、概率3.(2015春•山亭区期末)一只口袋里放着4个红球、8个黑球和若干个白球,这三种球除颜色外没有任何区别,并搅匀.(1)取出红球的概率为,白球有多少个?(2)取出黑球的概率是多少?(3)再在原来的袋中放进多少个红球,能使取出红球的概率达到?【答案与解析】解:(1)设袋中有白球x个.由题意得:4+8+x=4×5,解得:x=8,答:白球有8个;(2)取出黑球的概率为:,答:取出黑球的概率是,(3)设再在原来的袋中放入y个红球.由题意得:3(4+y)=20+y,或2(4+y)=8+8,解得:y=4,答:再在原来的袋中放进4个红球,能使取出红球的概率达到.【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举一反三【变式】(2014•宁波模拟)中央电视台“非常6+1”栏目中有个互动环节,在电视直播现场有三个“金蛋”三个“银蛋”其中只有一个“金蛋”内有礼物,银蛋也是如此.有一个打进电话的观众,选择并打开后得到礼物的可能性是()A.B.C.D.【答案】D.【 391875 名称:随机事件与概率初步:例6及思考题】投篮次数n8 10 12 9 16 10进球次数m 6 8 9 7 12 7进球频率nm(1)计算表中各场次比赛进球的频率;(2)这位运动员每次投篮,进球的概率约为多少? 【答案与解析】 (1)投篮次数n 8 10 12 9 16 10 进球次数m 6897127进球频率nm0.75 0.8 0.75 0.78 0.75 0.7 (2)P(进球)≈0.75.【总结升华】频率和概率的关系:当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会稳定在概率附近. 举一反三【变式】某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所示:射击次数(n) 10 20 50 100 200 500 击中靶心次数(m)9 19 44 91 178 451 击中靶心频率()(1)计算表中击中靶心的各个频率(精确到0.01);(2)这个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多少(精确到0.1)?【答案】 (1)击中靶心的各个频率依次是:0.90,0.95,0.88,0.91,0.89,0.90. (2)这个射手击中靶心的概率约为0.9.。
初中数学中有哪些常见的概率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概率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各种不确定的现象。
那么,初中数学中有哪些常见的概率问题呢?又该如何解决它们呢?常见的概率问题之一是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
例如,从一个装有 5 个红球和 3 个白球的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解决这类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所有可能的结果总数,在这个例子中,总共有 8 个球,所以结果总数是 8。
然后确定我们所关心的事件发生的结果数,摸到红球的结果数是 5。
那么摸到红球的概率就是5÷8 = 5/8。
再比如,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点数为 6 的概率是多少?因为骰子一共有 6 个面,分别标有 1 到 6 的点数,所以总结果数是 6,而点数为 6 的结果只有 1 个,所以掷出点数为 6 的概率就是 1÷6 = 1/6 。
另一个常见的概率问题是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
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例如,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求两枚骰子点数之和为 7 的概率。
我们可以通过列表来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1 | 2 | 3 | 4 | 5 | 6 ||||||||| 2 | 3 | 4 | 5 | 6 | 7 || 3 | 4 | 5 | 6 | 7 | 8 || 4 | 5 | 6 | 7 | 8 | 9 || 5 | 6 | 7 | 8 | 9 | 10 || 6 | 7 | 8 | 9 | 10 | 11 |从表中可以看出,共有 36 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点数之和为 7 的有 6 种,所以两枚骰子点数之和为 7 的概率是 6÷36 = 1/6 。
当一次试验涉及三个或更多因素时,用列表法就不方便了,这时我们通常采用树状图法。
比如,一个口袋里装有 3 个红球和 2 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随机事件与概率计算初中数学知识归纳:随机事件与概率计算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随机事件和概率计算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对于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归纳初中数学中与随机事件和概率计算相关的知识点,从基础概念到计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随机事件的基本概念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在计算概率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 样本空间: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构成的集合,用S表示。
样本空间是随机事件的全体,包含所有可能的结果。
2. 随机事件:样本空间中的一个子集,用A、B、C等大写字母表示。
随机事件是我们感兴趣的一部分,它是样本空间中的若干个元素的集合。
3.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样本空间S本身就是一个必然事件,它一定会发生;而空集∅是一个不可能事件,它一定不会发生。
4. 事件的运算:对事件的运算有交、并、差、对立等。
事件的交表示同时发生的可能性,事件的并表示至少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事件的差表示一个事件发生而另一个事件不发生的可能性,事件的对立表示不发生某事件的可能性。
二、概率的定义与性质概率是用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介于0和1之间。
根据统计学原理,概率的定义如下:P(A) = n(A)/n(S)其中,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n(A)表示事件A中所包含的元素个数,n(S)表示样本空间S中所包含的元素总数。
根据概率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概率的性质:1. 非负性:概率值始终大于或等于0,即P(A) ≥ 0。
2. 规范性: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即P(S) = 1。
3. 可加性:对于互不相容的事件A和B,它们的并事件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之和,即P(A∪B) = P(A) + P(B)。
4. 对立事件的概率:事件A与其对立事件A'互为对立事件,它们的概率之和等于1,即P(A) + P(A') = 1。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25.1.2 概率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概率的意义,渗透随机观念.2.能计算一些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概率的意义.难点:概率的意义,判断试验条件的意识.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四、相关资源《杞人忧天》、《瓮中捉鳖》、《守株待兔》动画,《事情发生可能性与概率的关系》动画.五、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习数学的人应该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你如何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杞人忧天”“瓮中捉鳖”“守株待兔”这几个成语呢?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归纳成语故事与数学的联系.设计意图:通过数学人用数学思想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成语故事,让学生觉得新奇有趣,瞬间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人入胜,带入数学课堂.【合作探究,形成新知】【知识点解析】概率,微课中系统介绍概率的基础知识及相应练习.问题1从分别标有1,2,3,4,5的五根签中随机地抽取一根,抽到的签号是5.这个事件是随机事件吗?抽到5个号码中任意一个号码的可能性的大小一样吗?师生活动:提问一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总结这个事件是随机事件,抽到5个号码中任意一个号码的可能性的大小一样.问题2抽出的可能的结果一共有多少种?每一种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师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查,关注学生是否真正讨论,指导学困生.归纳总结:这五根签中有五种可能,即1,2,3,4,5.因为签看上去完全一样,又是随机抽取,所以每个数字被抽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我们用15表示每一个数字被抽到的可能性大小.问题3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向上的一面的点数有多少种可能?分别是什么?向上的点数是1,2,3,4,5,6的可能性的大小相等吗?它们都是总数的几分之几?师生活动:一学生回答,全班订正.【数学探究】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随机出现点数,体现随机事件的基本属实.归纳总结: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向上的一面的点数有6种可能,即1,2,3,4,5,6.因为骰子形状规则、质地均匀,又是随机掷出,所以每种点数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我们用16表示每种点数出现的可能性大小.问题4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向上的一面的点数有几种可能?出现向上一面的点数是1的可能性是多少?其它点数呢?师生活动:小组交流,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事件的特点.归纳总结:由于骰子形状规则、质地均匀,又是随机掷出,所以出现每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相等,都是全部可能结果总数分之一.设计意图:建构主义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通过抽签的方式回答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安排一方面复习了必然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内容,而且还加深了对三种事件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过渡到本节课的教学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提问概率的定义是什么?问题1至问题4有什么共同特点?师生活动:小组讨论,一同学回答,不足地方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概率的共同特点.概率:一般地,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我们把刻画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表示方法:事件A的概率表示为P(A).问题1至问题4的共同特点:(1)每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2)每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思考1你能类似求“点数是1”的概率的方法,由特殊上升到一般,总结出古典概型的概率的求法吗?师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在课件上显示古典概型的概率的求法.概率求法: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mn.思考2你知道m与n之间的大小关系吗?师生活动:师生共同总结m与n的大小关系.归纳总结:在P(A)=mn中,由m和n的含义,可知0≤m≤n,进而有0≤mn≤1.∴0≤P(A)≤1.特别地:当A为必然事件时,P(A)=1;当A为不可能事件时,P(A)=0.易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它的概率越接近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它的概率越接近0.设计意图:通过对具体事件的特征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件具备了两个基本特征,我们一般可称为“有限等可能型事件”,而这种随机事件的概率称为“古典概型”.思考1和思考2设置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概率的概念,以及分析概率是表示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比值,概率是一个常数,是一个客观值,结合数轴表示随机事件的概率意义,并形象的体会随着概率的改变,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变化.使数值更形象具体化,更利于理解和记忆.【例题分析,深化提升】例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点数为2;(2)点数为奇数;(3)点数大于2且小于5.师生活动:一学生上黑板板演,全班订正,教师补充.解: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时,向上一面的点数可能为1,2,3,4,5,6,共6种.这些点数出现的可能性相等.(1)点数为2有1种可能,因此P(点数为2)=16.(2)点数为奇数有3种可能,即点数为1,3,5,因此P(点数为奇数)=36=12;(3)点数大于2且小于5有2种可能,即点数为3,4,因此P(点数大于2且小于5)=36=12.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概念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通过对概率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使学生初步会求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练习巩固,综合应用】1.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5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5,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其标号大于2的概率为().A.15B.25C.35D.452.风华中学七(2)班的“精英小组”有男生4人,女生3人,若选出一人担任组长,组长是男生的概率为.3.开展整治“六乱”行动以来,我市学生更加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某校学生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时都要经过一个十字路口,该十字路口有红、黄、绿三色交通信号灯,他在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为13,遇到黄灯的概率为19,那么他遇到绿灯的概率为( ).A.13B.23C.49D.594.从-1、0、13、π3中随机抽取一数,抽到无理数的概率是.5.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1)求掷得点数为2或4或6的概率;(2)小明在做掷骰子的试验时,前五次都没掷得点数2,求他第六次掷得点数为2的概率.参考答案1.C2.473.D4.255.解: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可能为1,2,3,4,5,6,共6种,这些点数出现的可能性相等.(1)掷得点数为2或4或6(记为事件A)有3种结果,因此P(A)=36=12;(2)小明前五次都没掷得点数2,可他第六次掷得点数仍然可能为1,2,3,4,5,6,共6种.他第六次掷得点数为2(记为事件B)有1种结果,因此P(B)=16.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概率定义的理解和认识,及对概率的计算公式的简单运用技能,以达到及时学习、及时应用,让学生从中找到成功的感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六、课堂小结1.概率的定义:一般地,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我们把刻画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表示方法:事件A的概率表示为P(A).2.概率的求法: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mn.其中0≤P(A)≤1,当A为必然事件时,P(A)=1,当A为不可能事件时,P(A)=0.设计意图:归纳总结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加强学习反思,帮助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七、板书设计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25.1.2 概率(1)1.概率的定义2.概率的求法。
初中《概率》知识点归纳概率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可能性的科学。
初中阶段,学生会学习一些基础的概率知识,本文将对初中《概率》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1.随机事件: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如抛掷一枚硬币的结果、掷骰子的点数等。
2.样本空间: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空间,用S表示。
例如,抛掷一枚硬币的样本空间为{正面,反面}。
二、事件的概率1.定义:事件A的概率是指在一次随机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用P(A)表示。
2.概率的性质:-非负性:对于任意事件A,0≤P(A)≤1-必然事件:对于一定发生的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对于一定不发生的事件,概率为0。
-加法公式:若A、B为互斥事件,则P(A∪B)=P(A)+P(B)。
3.等可能概率:在样本空间中,每个事件的发生概率相等。
例如,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24.事件的互斥与独立:-互斥事件: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P(A∩B)=0。
-独立事件:两个事件的发生不会相互影响,P(A∩B)=P(A)×P(B)。
三、事件的确定性和可能性1.确定性事件:在一次随机试验中,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2.可能性事件:在一次随机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四、频率与概率1.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频次与总试验次数的比值称为事件A的频率,记作f(A)。
2.大数定律:在试验次数很大时,事件A的频率趋近于事件A的概率。
五、排列和组合1.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按照一定顺序取出m(m≤n)个元素,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的排列数,记作A(n,m)。
2.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不考虑其顺序,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的组合数,记作C(n,m)。
3.公式:-A(n,m)=n!/(n-m)!-C(n,m)=n!/(m!(n-m)!)六、概率的计算1.等可能概率的计算:P(A)=有利的结果数/总结果数。
初中简单事件的概率知识点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的发生可能性的一门数学分支。
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到一些简单的概率问题,了解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如何计算概率。
下面是一些与初中简单事件的概率相关的知识点。
1.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结果,可以表示为一些结果的集合。
-样本空间是指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用S表示。
2.事件的发生可能性:-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可以用概率来表示,概率通常使用P(E)表示,其中E是事件。
-概率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概率为0表示事件不可能发生,概率为1表示事件一定会发生。
3.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对于随机均匀发生的事件,概率可以通过计算事件发生的结果数与样本空间中所有结果数的比值得到。
-P(E)=事件E的结果数/样本空间的结果数4.互斥事件:-互斥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
-如果事件A和事件B是互斥事件,那么P(A并B)=0。
5.事件的相互独立性:-事件A和事件B是相互独立的,意味着事件A的发生与事件B的发生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事件A和事件B是相互独立的,那么P(A交B)=P(A)*P(B)。
6.抽样和重复抽样:-抽样是指从样本空间中取出一部分结果作为样本,用来研究全体的特征。
-重复抽样是指从样本空间中重复取样,每次抽样结果都相互独立,抽出的结果又放回样本空间。
7.定义概率的方式:-经典定义概率:对于一个随机的均匀事件,事件E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E的结果数与样本空间的结果数的比值。
-频率定义概率:对于一个重复抽样的实验,事件E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E在多次重复实验中发生的频率。
-主观定义概率:对于一个主观判断的事件,概率是个人主观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度量。
8.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加法原理:对于两个互斥事件A和B,事件A或B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加上事件B发生的概率。
-乘法原理:对于两个独立事件A和B,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乘以事件B发生的概率。
概率初步一、随机事件与概率1.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一般地,事件用英文大写字母A,B,C,…,表示。
2.确定事件(1)必然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次试验中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有的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
3.概率(1)概率的意义: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我们把刻画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据,称为随机事件A 发生的概率。
(2)概率的表示:一般地,如果在一次实验中,有n 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 包含其中m 种结果,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P(A)=nm 。
由m,n 的含义可知,n m ≤≤0,进而有10≤≤nm,因此1)(0≤≤A P 。
特别地,当A 为必然事件时,P(A)=1;当A 为不可能事件时,P(A)=0。
二、列表法求概率1.列表法:在一次实验中,如果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且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列举实验结果的方法,求出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2.树状图法: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三个或更多的因素时,用列表法就不方便了,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3.例题:例1:把一副扑克牌中的3张黑桃牌(它们的正面牌数字分别为3、4、5)洗匀后正面朝下放在桌面上.小王和小李玩摸牌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先由小王随机抽取一张牌,记下牌面数字后放回,洗匀后正面朝下,再由小李随机抽取一张牌,记下牌面数字.当2张牌的牌面数字相同时,小王赢;当2张牌的牌面数字不同时,小李赢.现请你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分析游戏规则对双方是否公平?并说明理由.解:游戏规则不公平.理由如下:列表,由表可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9种,并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所有可能结果中,2张牌牌面数字相同(记为事件A)的结果有三种,所以P(A)=3193=。
2张牌牌面数字不同(记为事件B)的结果有六种,所以P(B)=3296=。
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与分析概率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作为一位初中数学特级教师,我经常遇到学生和家长对概率的理解和计算有一定的困惑。
因此,我想借此机会,通过本文向大家介绍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与分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概率。
一、什么是概率?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一种数值。
它可以用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来表示,其中0表示不可能发生,1表示一定会发生。
例如,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反面朝上的概率也为0.5。
二、如何计算概率?计算概率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事件的频率来估计概率。
频率指的是某个事件在一系列试验中出现的次数与总试验次数的比值。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多次掷硬币的实验来估计正面朝上的概率。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事件的样本空间来计算概率。
样本空间是指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例如,掷一枚骰子的样本空间为{1, 2, 3, 4, 5, 6},每个结果的概率都是1/6。
三、概率的运算法则在计算概率时,我们常常需要用到一些运算法则,这些法则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计算复杂事件的概率。
1. 互斥事件的概率求和法则:对于互斥事件A和B,它们的概率之和等于各自概率的和。
例如,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是互斥事件,它们的概率之和为1。
2. 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法则:对于独立事件A和B,它们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的乘积。
例如,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两张牌,第一张是红心的概率为1/4,第二张也是红心的概率为1/4,两张牌都是红心的概率为(1/4) * (1/4) = 1/16。
四、应用举例1. 抛硬币问题:如果我们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根据对称性,我们可以认为正面和反面的概率相等,即都为0.5。
2. 骰子问题:如果我们掷一颗骰子,出现偶数的概率是多少?由于骰子有6个面,其中3个是偶数,所以出现偶数的概率为3/6 = 1/2。
3. 扑克牌问题:如果我们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出一张牌,它是红心的概率是多少?一副扑克牌中有52张牌,其中有13张红心,所以红心的概率为13/52 = 1/4。
初中数学:随机事件及概率的基本性质学案【知识概述】1.随机事件和随机试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随机事件,条件每实现一次,叫做一次试验,如果试验结果预先无法确定,这种试验就是随机试验.2.对概率定义的进一步理解(1)频率与概率有本质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频率随着试验次数的改变而变化,概率却是一个常数,它是频率的科学抽象.当试验次数越来越多时,频率向概率靠近,只要次数足够多,所得频率就可以近似地当作随机事件的概率.(2)概率意义下的“可能性”是大量随机事件现象的客观规律,与我们日常所说的“可能”“估计”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单独一次结果的不肯定性与积累结果的有规律性,才是概率意义下的“可能性”,事件A的概率是事件A的本质属性.(3)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的定义实际上也是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3.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都是两个事件的关系,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而对立事件除要求这两个事件不同时发生外,还要求二者之一必须有一个发生,因此,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况,而互斥事件未必是对立事件,即“互斥”是“对立”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而“对立”则是“互斥”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学前诊断】1.[难度] 中甲、乙两人下棋,两人和棋的概率是12,乙获胜的概率是13,则乙不输的概率是________.2.[难度]易抛掷一粒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设事件A为出现奇数点,事件B为出现2点,已知P(A)=12,P(B)=16,则出现奇数点或2点的概率为________.3.[难度] 易在n次重复进行的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频率为mn,当n很大时,P(A)与mn的关系是()A.P(A)≈mn B.P(A)<mn C.P(A)>mn D.P(A)=mn【经典例题】例1.盒中仅有4只白球5只黑球,从中任意取出一只球.(1)“取出的球是黄球”是什么事件?它的概率是多少?(2)“取出的球是白球”是什么事件?它的概率是多少?(3)“取出的球是白球或黑球”是什么事件?它的概率是多少?例2.在12件瓷器中,有10件一级品,2件二级品,从中任取3件:(1)“3件都是二级品”是什么事件?(2)“3件都是一级品”是什么事件?(3)“至少有一件是一级品”是什么事件?例3.某射击运动员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练习,结果如下表所示:(1)计算表中击中10环的各个频率;(2)这位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击中10环的概率为多少?例4.下列说法:①频率反映事件发生的频繁程度,概率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②做n次随机试验,事件A发生m次,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mn;③频率是不能脱离n次试验的实验值而概率是具有确定性的不依赖于试验次数的理论值;④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例5.某商场有奖销售中,购满100元商品得1张奖券,多购多得.1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50个.设1张奖券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事件分别为A、B、C,求:(1)P(A),P(B),P(C);(2)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3)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例6.一盒中装有大小和质地均相同的12只小球,其中5个红球,4个黑球,2个白球,1个绿球.从中随机取出1球,求:(1)取出的小球是红球或黑球的概率;(2)取出的小球是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例7.抛掷一枚骰子,事件A表示“朝上一面的点数是奇数”,事件B表示“朝上一面的点数不超过2”.求:(1)P(A);(2)P(B);(3)P(A∪B).【本课总结】1. 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 概率的取值范围:0≤P(A)≤1.(2) 必然事件的概率P(E)=1.(3) 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F)=0.(4) 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①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P(A∪B)=P(A)+P(B);②若事件B与事件A互为对立事件,则P(A)=1-P(B).2.求某些较复杂的概率问题时,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彼此互斥的事件的和,然后利用概率加法公式求其值;二是求此事件A的对立事件A的概率,然后利用P(A)=1-P(A)可得解.【活学活用】1.[难度] 易从一篮子鸡蛋中任取1个,如果其重量小于30克的概率为0.3,重量在[30,40]克的概率为0.5,那么重量不小于30克的概率为() A.0.3 B.0.5 C.0.8 D.0.72. [难度] 中袋中有红色、黄色、绿色球各一个,每次任取一个,有放回地抽取三次,球的颜色全相同的概率是()A.227 B.19 C.29 D.1273.[难度] 中袋中有大小、形状相同的红、黑球各一个,现依次有放回地随机摸取3次,每次摸取一个球.(1)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请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2)若摸到红球时得2分,摸到黑球时得1分,求3次摸球所得总分为5的概率.。
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2)理解频率的稳定性及概率的统计定义。
2.过程与方法发现法教学,通过学生在抛硬币的试验中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
理解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随机事件的发生呈现规律性,进而理解概率和频率的关系。
从而培养学生从试验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能力以及学生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2)通过对概率的学习,渗透偶然寓于必然、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频率的稳定性及概率的统计定义难点: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试验、观察、探究、归纳和总结手段:采用实物试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概率"这个词. 比如说:买彩票时,总关心中奖的概率有多大;正规的足球比赛,为了体现比赛的公平性,比赛前,主裁判往往以抛硬币的方式,根据是正面还是反面来确定比赛场地,这些都和概率有关。
那么什么是概率呢?怎么获得概率的大小呢?知道概率的大小又有何意义呢?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概率的有关知识:第二十五章概率,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随机事件与概率(1)(板书课题)2.事件的分类首先,请同学们看这样一些事件,分析它们的发生与否,各有什么特点?(1)"导体通电时,发热";(2)"抛一石块,下落";(3)"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冰融化";(4)"在常温下,焊锡熔化";(5)"某人射击一次,中靶";(6)"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通过学生讨论,指出事件(1)、(2)是必然要发生的,(3)、(4)是不可能发生的,而(5)、(6)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进而引出三类事件的概念:【归纳指出】(1)它们是按照事件的发生与否这个标准,来进行分类的;(2)这三类事件是相对于一定条件来说的,条件改变了,事件的性质有时也会改变. 例如:事件(3)是不可能事件,若将其改为"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高于0℃时,冰融化",这就是一个必然事件例1.指出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1)"某电话机在一分钟之内,收到三次呼叫";(2)"当是实数时,";(3)"没有水分,种子发芽";(4)"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新闻"答案:(1)随机事件;(2)必然事件;(3)不可能事件;(4)随机事件(根据三类事件的概念,让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有关这三类事件的一些例子)3.试验、观察和归纳在三类事件中,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它的发生与否是很容易确定的,事先就知道它发生或者不发生;而随机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那么,它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对于随机事件,知道它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非常重要的,能为我们的决策提供关键性的依据.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试验(观察)一次试验,就是将事件的条件实现一次.例如:"抛掷一枚硬币,正面向上"这个事件来说,做一次试验,就是将硬币抛掷一次,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能事先确定的,那么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它的发生是否会有规律性呢?下面我们通过做一个抛掷硬币的试验,来了解"抛掷一枚硬币,正面向上"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一)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指定组长(二)试验要求及规则每人做10次抛掷硬币试验,记录正面向上的次数,并计算正面向上的频率,将试验结果填入表中:姓名抛掷次数()正面向上次数()频率()抛硬币的规则:(1)硬币统一(1角硬币);(2)垂直下抛;(3)离桌面高度大约为一尺.(这样的话,我们基本上在相同的条件下做试验)(三)试验做完后,让学生比较他们的试验结果是否相同,并请组长统计本组的结果教师问:试验结果与其他同学比较,你的结果和他们相同吗?为什么?(因为"抛掷一枚硬币,正面向上"这个事件是一个随机事件,在每一次试验中,它的结果是随机的,所以10次的试验结果也是随机的,可能会不同)(四)教师将组长统计的数据及历史上科学家得到的大量试验的数据输入电脑,借助Excel统计功能把频率图画出来.(1)抛掷硬币试验结果表抛掷次数2048 4040 12000 24000 30000 72088正面向上次数1061 2048 6019 12012 14984 36124正面向上的频率0.5181 0.5069 0.5016 0.5005 0.4995 0.5011引导学生来观察这个频率图,看一看由个人到小组、全班再到大量试验频率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同学们相互讨论,请同学来回答,如果不完善,请其他同学补充,最后教师总结)【规律】:"掷一枚硬币,正面向上"在一次试验中是否发生不能确定,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逐渐地接近于0.5(五)教师用计算机来演示大量抛掷硬币的模拟试验,让学生进一步来体会这样一个规律再让学生看另外两组试验结果,观察分析频率的变化规律(2)某批乒乓球质量检查结果表抽取球数50 100 200 500 1000 2000优等品数45 92 194 470 954 1902优等品频率0.9 0.92 0.97 0.94 0.954 0.951可以看到,当抽查的球数很多时,抽到优等品的频率接近于常数0.95,在它附近摆动(3)某种油菜籽在相同条件下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每批粒数 2 5 10 70 130 310 700 1500 2000发芽粒数 2 4 9 60 116 282 639 1339 1806发芽的频率 1 0.8 0.9 0.857 0.892 0.910 0.913 0.893 0.903可以看到,当试验的油菜籽的粒数很多时,油菜籽发芽的频率接近于常数0.9教师问:通过观察以上试验结果及频率图,它们的规律有什么共性呢?(引导学生归纳)【结论】:随机事件A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能事先确定的,但是在进行大量重复试验后,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这个常数,我们给它起个名称,叫做概率4.概率的定义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作P(A)这里的P是英文Probability(概率)的第一个字母【说明】(1)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越大,表明事件A发生的频率越大,它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概率越小,它发生的可能性也越小)例如: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5,是指:"正面向上"可能性为50%任取一个乒乓球得到优等品的概率是0.95,是指:得到优等品的可能性为95%(2)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上面有关概率的定义,实际上也是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用这个事件发生的频率近似地作为它的概率,频率是否等同于概率呢?(可以提示:频率是不是不变的?概率是不是不变的?)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做同样次数或不同次数的重复试验得到的事件的频率都有可能不同. 而概率是一个确定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
初中数学概率知识点
概率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在初中数学中,学生将接触到一些基本的概率知识,这些知识对理解随机
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初中数学中涉及的一些概率知识点:
1.随机事件和概率
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例如掷硬币、抛骰子等。
概率是指其中一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常用数值表示,范围从0到1、概率为0表示不可能事件,概率为1表示必然事件。
2.事件的互斥与对立
两个事件互斥是指这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例如掷骰子得到1和得
到2是互斥事件。
两个事件对立是指这两个事件中至少有一个发生,例如
一个人是男性和一个人是女性是对立事件。
3.等可能事件
对于一些事件来说,每个可能的结果是等可能发生的,这种事件称为
等可能事件。
例如抛硬币、掷骰子等。
4.概率的计算方法
(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概率=有利结果数/总结果数
(2)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概率(A或B事件发生)=概率(A事件发生)+概率(B事件发生)
(3)对立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概率(A或B事件发生)=1-概率(A和B
事件都不发生)
5.事件的概率性质
(1)互斥事件的概率之和不超过1:P(A或B)=P(A)+P(B)
(2)对立事件的概率之和为1:P(A)+P(对立事件A)=1
6.事件的概率与概率模型
概率模型是用来描述随机事件的概率分布的模型,通常通过概率分布函数或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
在初中数学中,学生会接触到一些简单的概率模型,如正态分布、均匀分布等。
第一课时随机事件的概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正确理解事件A出现的频率的意义;(3)正确理解概率的概念,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f n(A)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2、过程与方法:(1)发现法教学,通过在抛硬币试验中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2)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掷币”、“掷骰子”、“彩票中奖”等问题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二、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事件的分类;概率的定义以及和频率的区别与联系;(2)教学难点:概率的概念的理解,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f n(A)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三、学法与教学用具: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件加以注意、分析,结果可定性地分为三类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指导学生做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无意识地发现随机事件的某一结果发生的规律性;2、教学用具:硬币数枚,投灯片,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设想:1、创设情境:日常生活中,有些问题是很难给予准确无误的回答的。
例如,你明天什么时间起床?7:20在某公共汽车站候车的人有多少?你购买本期福利彩票是否能中奖?等等。
请观看下面事件,它们发生的情况如何?(1)“抛一石块,下落”.(2)“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冰融化”;(3)“某人射击一次,中靶”;a ”;(4)“若a为实数,则0(5)“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6)“导体通电后,发热”;(7)“从分别标有号数1,2,3,4,5的5X标签中任取一X,得到4号签”;(8)“某机在1分钟内收到2次呼叫”;(9)“没有水份,种子能发芽”;(10)“在常温下,焊锡熔化”.根据引例导出概念:2、基本概念:(1)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4)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请同学们根据概念判断引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答:根据定义,事件(1)、(4)、(6)是必然事件;事件(2)、(9)、(10)是不可能事件;事件(3)、(5)、(7)、(8)是随机事件.组织学生利用带来的硬币做试验导入频数与频率的概念:活动:1:全班每人各取一枚硬币,做10次掷硬币的试验,每人记录下试验的结果,填入下表中:思考:与其它同学的试验结果比较,你的结果和他们一致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2:每组把本组同学的试验结果统计一下,填入下表中思考:与其它小组的试验结果比较,各组结果一致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3:请一位同学把本班同学的试验结果统计一下,填入下表中:4:请把全班每个同学的试验中正面朝上的次数收集起来,并用条形图表示 5:请同学们找出掷硬币时“正面朝上”这个事件发生的规律性。
初中数学随机事件与概率2019年4月9日(考试总分:16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12 小题,共计 48 分)1、(4分)在四张完全相同的卡片上,分别画有圆、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现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上的图形恰好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A.B.C.D. 12、(4分)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A.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B.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360°C.367人中至少有2人生日相同D.掷一枚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是63、(4分)如图,飞镖游戏板中每一块小正方形除颜色外都相同.若某人向游戏板投掷飞镖一次(假设飞镖落在游戏板上),则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A .B .C .D .4、(4分)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正方形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若将朝上的两个的数字相加,下列事件中不可能事件是()A .点数之和为B .点数之和为C.点数之和大于2小于12 D .点数之和为5、(4分)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a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这a个球中只有5个红球.若每次将球充分搅匀后,任意摸出1个球记下颜色再放回盒子.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20%左右,则a的值大约为()A. 10 B. 15 C. 20 D. 25 6、(4分)为吸引顾客,石景山万达广场某餐饮店推出转盘抽奖打折活动,如图是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盘被分成若干个扇形,转动转盘,转盘停止后,指针所指区域内的奖项可作为打折等级(若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时,重新转动转盘),其中一等奖打九折,二等奖打九五折,三等奖赠送小礼品.小明和同学周六去就餐,他们转动一次转盘能够得到九折优惠的概率是()A.B.C.D.7、(4分)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若连续4次均得到“正面朝上”的结果,则对于第5次抛掷结果的预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等于B.一定出现“正面朝上”C.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大于D.无法预测“正面朝上”的概率8、(4分)某口袋里装有红色、黑色球共80个,它们除了颜色外其他都相同,已知摸到红球的概率为0.2,则口袋中红球的个数为()A.5 B.9 C.16 D.209、(4分)一个不透明口袋中装有2个白球,3个红球,4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不同外其它都相同,搅拌均匀后,小张从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为()A.B.C.D.中向上一面点数是5的概率最大”.你认为平平和安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平B.安安C.都正确D.都错误11、(4分)袋中有个红球,个白球,个黑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小明从中随机摸出一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红球B.是红球或白球或黑球的可能性相同C.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大 D.有可能是红球或白球或黑球12、(4分)10名学生的身高如下(单位:cm)159、169、163、170、166、165、156、172、165、162,从中任选一名学生,其身高超过165cm的概率是()A. 0.5 B. 0.4 C. 0.2D. 0.1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4 小题,共计 16 分)13、(4分)九年级(1)班有50名同学,学校发了8张参观券,老师决定任意分给8名同学,他将50名同学按1~50进行编号,用计算机随机产生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整数,随机产生的________个整数所对应的编号的同学就领取参观券.14、(4分)从同一高度落下的图钉,落地后可能钉尖着地,也可能钉帽着地,通过试验发现:钉尖着地的概率________钉帽着地的概率.(填“>”、“<”或“=”)15、(4分)小东认为:任意抛掷一个啤酒盖,啤酒盖落地后印有商标一面向上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你认为小东的想法_____(“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16、(4分)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2个红球,3个黄球,4个黑球,任意摸出一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_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8 小题,共计 96 分)17、(12分)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1)这张牌是“A”(2)这张牌是“红心的”(3)这张牌是“大王”(4)这张牌是“红色的”估计上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将这些事件的序号按发生的可能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8、(12分)某市教育系统举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比赛,某校准备从甲、乙、丙三位教师和A、B两名学生中选取一位教师和一名学生参加比赛.(1)若随机抽取一位教师和一名学生,用列表法或树状图表示所有可能的结果;(2)求恰好选中教师甲和学生A的概率.19、(12分)质量检查员准备从一批产品中抽取10件进行检查,如果是随机抽取,为了保证每件产品被检的机会均等;(1)请采用计算器模拟实验的方法,帮质量检查员抽取被检产品;(2)如果没有计算器,你能用什么方法抽取被检产品?20、(12分)第十五届中国“西博会”已于年月底在成都召开,现有名志愿者准备参加某分会场的工作,其中男生人,女生人.(1)若从这人中随机选取一人作为联络员,求选到女生的概率;(2)若该分会场的某项工作只在甲、乙两人中选一人,他们准备以游戏的方式决定由谁参加,游戏规则如下:将四张牌面数字分别为、、、的扑克牌洗匀后,数字朝下放于桌面,从中任取张,若牌面数字之和为偶数,则甲参加,否则乙参加.试问这个游戏公平吗?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说明理由.21、(12分)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并规定顾客消费元以上,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红、黄或绿色区域,顾客就可以分别获得元,元、元的购物券(转盘被等分成个扇形).顾客张吉祥消费元,他获得购物券的概率是多少?他得到元,元、元购物券的概率分别是多少?22、(12分)请将下列事件发生的概率标在图中:(1)从高处抛出的物体必落到地面;(2)从装有个红球的袋子中任取一个,取出的球是白球;(3)月亮绕着地球转;(4)从装有个红球、个白球的口袋中任取一个球,恰好是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5)三名选手抽签决定比赛顺序(有三个签,分别写有,,),抽到写有的签.23、(12分)第十五届中国“西博会”已于年月底在成都召开,现有名志愿者准备参加某分会场的工作,其中男生人,女生人.(1)若从这人中随机选取一人作为联络员,求选到女生的概率;(2)若该分会场的某项工作只在甲、乙两人中选一人,他们准备以游戏的方式决定由谁参加,游戏规则如下:将四张牌面数字分别为、、、的扑克牌洗匀后,数字朝下放于桌面,从中任取张,若牌面数字之和为偶数,则甲参加,否则乙参加.试问这个游戏公平吗?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说明理由.24、(12分)有一类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设试验结果落在某个区域S中的每一点的机会均等,用A表示事件“试验结果落在S中的一个小区域M中”,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有一块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ABCD飞镖游戏板,假设飞镖投在游戏板上的每一点的机会均等.求下列事件发生的概率:(1)在飞镖游戏板上画有半径为5cm的一个圆(如图1),求飞镖落在圆内的概率;(2)飞镖在游戏板上的落点记为点O,求△OAB为钝角三角形的概率.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12 小题,共计 48 分)1、(4分)【答案】B【解析】∵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圆、菱形,所以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上的图形恰好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故选:B.2、(4分)【答案】C【解析】A选项: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是随机事件,故本选项错误;B选项: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为360°,是不可能事件,故本选项错误;C选项:367人中至少有2人的生日相同是必然事件,故本选项正确;D选项: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是6”是随机事件,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3、(4分)【答案】C【解析】∵总面积为3×3=9,其中阴影部分面积为4××1×2=4,∴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故答案选:C.4、(4分)【答案】D【解析】因为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正方体骰子的点数和应大于或等于2,而小于或等于12.显然,是不可能事件的是点数之和是1.故选:D.5、(4分)【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得,解得,a=25.故选D.6、(4分)【答案】C【解析】解:∵一等奖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为45°+=×45°,而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占有360°,得到九折优惠则要获得一等奖,∴转动一次转盘能够得到九折优惠的概率,故选:C.7、(4分)【答案】A【解析】因为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只有正反两面,所以不管抛多少次,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都是.故答案选:A.8、(4分)【答案】C【解析】∵红色,黑色球共有80个,且摸到红球的概率为0.2,∴红球个数为80×0.2=16,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9、(4分)【答案】C【解析】小张从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故选:C.10、(4分)【答案】D【解析】每个点数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因而如果投掷600次,那么向上一面点数是6的次数不一定正好是100次,故平平的说法是错误的;出现的概率只是反映机会的大小,一次实验中向上一面点数是的概率和其他点数出现的概率一样大小,因而安安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故选D.11、(4分)【答案】D【解析】∵袋中有50个红球,1个白球,1个黑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小明从中随机摸出一球可能是红球,故选项A错误;根据题意知道是红球的概率最大,故选项B错误;根据题意知道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与摸到黑球的可能性一样,故选项C错误;根据题意知道有可能是红球或白球或黑球,故选项D正确,故选项D为正确答案.12、(4分)【答案】B【解析】∵在10名同学的身高中,身高超过165cm的有169cm、170cm、166cm、172cm共4个人,∴P(任选1人,身高超过165cm)=4=0.4 10.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4 小题,共计 16 分)13、(4分)【答案】【解析】用计算机随机产生1∼50之间的整数,随机产生的8个整数所对应的编号的同学就领取参观券.14、(4分)【答案】<【解析】由于钉帽的面积大于钉尖的面积,故钉尖着地的概率<钉帽着地的概率.故本题答案为:<.15、(4分)【答案】不合理,啤酒盖的正反两面不均匀,抛掷后向上一面的两种可能性不相等【解析】小东的想法不合理.理由:啤酒盖的正反两面不均匀,抛掷后向上一面的两种可能:印有商标一面向上、印有商标一面向下的可能性不一样,所以小东的想法不合理.故答案为:不合理;啤酒盖的正反两面不均匀,抛掷后向上一面的两种可能性不相等.16、(4分)【答案】【解析】∵袋子中有2个红球,3个黄球,4个黑球共有9个球,其中红球有2个,∴任意摸出一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故答案为:.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8 小题,共计 96 分)17、(12分)【答案】(3)<(1)<(2)<(4).【解析】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1)这张牌是“A”的概率为;(2)这张牌是“红心”的概率为;(3)这张牌是“大王”的概率为;(4)这张牌是“红色的”的概率为,故(3)<(1)<(2)<(4).18、(12分)【答案】(1)答案见解析;(2)【解析】(1)(2)恰好选中教师甲和学生A 的概率是19、(12分)【答案】(1)利用计算器模拟产生随机数与这批产品编号相对应,产生10个号码即可;(2)利用摸球或抽签等【解析】(1)利用计算器模拟产生随机数与这批产品编号相对应,产生10个号码即可.(2)利用摸球或抽签等.20、(12分)【答案】(1);(2)这个游戏不公平.【解析】(1)∵现有名志愿者准备参加某分会场的工作,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从这人中随机选取一人作为联络员,选到女生的概率为:;(2)如图所示:牌面数字之和为:,,,,,,,,,,,,∴偶数为:个,得到偶数的概率为:,∴得到奇数的概率为:,∴甲参加的概率乙参加的概率,∴这个游戏不公平.21、(12分)【答案】(获得购物券);(获得元购物券);(获得元购物券);(获得元购物券).【解析】(获得购物券);(获得元购物券);(获得元购物券);(获得元购物券).22、(12分)【答案】见解析【解析】(1)为必然事件,其概率为;(2)取出白球的概率为;(3)月亮绕着地球转为必然事件,其概率为;(4)装有个红球、个白球的口袋中任取一个球,恰好是红球的概率为;(5)三名选手抽签决定比赛顺序(有三个签,分别写有,,),抽到写有的签概率值为.如图所示:23、(12分)【答案】(1);(2)这个游戏不公平.【解析】(1)∵现有名志愿者准备参加某分会场的工作,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从这人中随机选取一人作为联络员,选到女生的概率为:;(2)如图所示:牌面数字之和为:,,,,,,,,,,,,∴偶数为:个,得到偶数的概率为:,∴得到奇数的概率为:,∴甲参加的概率乙参加的概率,∴这个游戏不公平.24、(12分)【答案】(1)P (飞镖落在圆内);(2)P(△OAB 为钝角三角形)【解析】(1)∵半径为5cm的圆的面积=π•52=25πcm2,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ABCD的面积=302=900cm2,∴P(飞镖落在圆内)=半径为5cm的圆的面积/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ABCD的面积=(2)如图可得:当点O落在以AB为直径的半圆内△OAB为钝角三角形.∵S半圆=•π•152=,∴P(△OAB为钝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