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 面具 ▏人美版 (3)
- 格式:docx
- 大小:16.92 KB
- 文档页数:4
教学设计教案名称: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面具▏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功能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剪、贴、画等手法创作具有个性的面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面具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面具的起源和发展2. 面具的种类和功能3. 面具艺术的特点4. 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面具的起源、功能和文化内涵,掌握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难点: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面具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面具样品、绘画工具、制作材料。
学具:画纸、颜料、剪刀、胶水、贴纸、其他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面具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知识与技能(10分钟)讲解面具的起源、功能和文化内涵,介绍面具的种类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面具艺术。
3. 制作方法与技巧(10分钟)讲解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制作要领。
4. 创作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制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面具作品。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面具的起源与发展2. 面具的种类与功能3. 面具艺术的特点4. 面具的制作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面具作品,要求具有个性和创意。
2. 写一篇关于面具制作过程的日记。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各种面具作品,引导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功能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分组合作,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
在创作实践环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面具作品。
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第15课面具(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人美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面具艺术的特点,学习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讨论和实践,使学生掌握面具的制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面具的历史与文化背景、面具的种类与特点、面具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难点:面具的创意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面具样品、制作材料。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面具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面具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介绍面具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讲解面具的种类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面具艺术。
3. 欣赏与分析展示优秀面具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学习面具的设计方法。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面具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面具制作技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面具艺术。
六、板书设计1. 面具的历史与文化背景2. 面具的种类与特点3. 面具的制作方法4. 面具的创意设计七、作业设计1. 根据本节课所学,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面具。
2. 写一篇关于面具艺术的短文,介绍面具的历史、种类和特点。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分析、讨论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了面具的制作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面具艺术的内涵,引入更多具有代表性的面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第15课面具(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面具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掌握面具的设计与绘制技巧,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创意的面具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面具艺术的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面具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面具的起源与发展:介绍面具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在各个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对面具艺术有全面的了解。
2. 面具的特点与分类:分析面具的特点,如造型、色彩、图案等,以及面具的分类,如宗教面具、戏剧面具、节日面具等。
3. 面具的制作方法:讲解面具的制作方法,包括设计、选材、制作、装饰等环节,使学生掌握面具的制作技巧。
4. 面具的艺术价值:探讨面具艺术在文化、审美、教育等方面的价值,提高学生对面具艺术的认知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面具艺术的感知和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面具的设计理念,面具制作的实践操作,面具艺术的鉴赏和评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面具制作材料、示范面具、评价表格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各种面具,引导学生对面具艺术产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面具的起源、发展、特点、分类等知识,使学生对面具艺术有全面的了解。
3. 实践操作:示范面具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面具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面具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面具的起源与发展2. 面具的特点与分类3. 面具的制作方法4. 面具的艺术价值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面具作品,要求造型独特、色彩丰富、图案美观。
小学美术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5课《面具》比赛获奖教案优
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5课《面具》比赛获奖教案
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非洲的原始面具艺术和我国少数民族的面具艺术。
分析不同地域民族多种风格的面具,感受其艺术特点。
2、能力目标: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团结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动眼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从制作中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面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 如何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尤其是眼睛的设计和制作。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4.1.2学时重点
4.1.3学时难点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课
1、猜谜导入。
2、引导观察面具说不同
3、板书课题:面具
活动2【讲授】授新课。
第15课面具(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种类和用途,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艺术,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内容1. 面具的起源和种类2. 面具的制作方法3. 面具的用途和意义4. 面具的艺术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面具的起源、种类和用途2. 面具的制作方法3. 面具的艺术特点难点:1. 面具的制作方法2. 面具的艺术特点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面具制作材料(如纸板、彩纸、颜料等)3. 画笔、剪刀、胶水等工具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面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 新课内容:讲解面具的起源、种类和用途,让学生对面具有更深入的了解。
接着,介绍面具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制作面具。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面具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面具制作后,进行作品展示,互相欣赏、评价。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面具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艺术。
板书设计1. 第15课面具2. 内容:- 面具的起源和种类- 面具的制作方法- 面具的用途和意义- 面具的艺术特点作业设计1. 作业名称:设计一个独特的面具2. 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设计一个独特的面具,可以用彩纸、颜料等材料进行制作。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面具的起源、种类和用途,以及面具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对面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意,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面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面具的艺术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生活中的艺术元素,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面具的制作方法”。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面具》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面具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
2、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探究和相互交流中,学习面具的特点,感受面具带给我们的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比较的习惯,以及对面具艺术的兴趣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多种风格面具的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面具。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请一位同学头戴面具到讲台前)“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今天老师请来一位神秘人物,你们看,猜猜他是谁?”“你们知道他头上戴的是什么吗?”(面具)“那你们都在哪儿见过什么样的面具?”(学生回答)“下周我们班要举办一的神秘的游戏大会,请同学们带上自己做的面具来参加,这节课老师就来教你们制作一个新颖、奇特的面具。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1.了解面具的来历“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对自然现象不理解,利用样子可怕的面具来驱鬼避邪,祈求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随着科学逐步发达,人们认识到世界上根本没有鬼,但这种面具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形象深爱人们的喜爱,广泛应用于戏剧、舞蹈、影视、娱乐等方面。
”2.欣赏藏戏面具和斯里兰卡面具“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风格的面具。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面具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其中藏戏面具应用最为广泛,一同来欣赏。
”(1)欣赏藏戏面具A.“面具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恐怖、吓人)为什么会让你害怕?那里最吓人?(五官)这也是面具上经常使用的夸张变形的手法。
这一面具像是一个牛头,他是一个有生命的神灵,是藏族人民所崇拜的图腾,用来驱魔、祈福的。
”B.“再仔细观察,面具上使用了哪些色彩?(红、黄、蓝等)色彩鲜艳,对比强烈,面具底色为蓝色,蓝色又代表正义和勇敢,在藏戏面具中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面具一、教学课题:《面具》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
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种族的信仰、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它最早体现在原始乐舞、武术、图腾崇拜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地域种族差异形成了各自的体系,风格迥异争奇斗艳。
面具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从小学生就带着猪八戒、孙悟空等一些面具嬉戏玩耍,因此本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想象、创造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他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点突出的面具。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探究和相互交流中,学习面具的特点,感受面具带给我们的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比较的习惯,以及对面具艺术的兴趣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通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多种风格面具的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面具的表现手法以及绘画制作。
六、教学过程1、视频导入师:今天上课之前,同学们先跟随老师去一个地方,大家仔细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播放藏戏舞蹈)生:我看到那里的人戴面具跳着舞……师:对呀,那里的人们在戴着面具跳着舞,老师为了想去参加跳舞,也准备了一个面具(拿出面具),同学们想戴上面具一起来参加吗?生:想……师:那今天同学们就要设计一个自己的面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面具这一课。
出示题目《面具》2、讲授新课师:面具的历史非常悠久,它的形象与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
今天就和老师一起走进面具博物馆,去了解面具的来历。
第一展厅:面具的来历师:你们知道什么是面具吗?师(小结):面具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品,早在几千年前,一些原始部落就头戴面具,挥动兵器,赶走魔鬼,他们相信这些面具会赋予他们奇特的力量。
师:不仅如此,你们知道面具还有什么用途吗?(学生发表意见)师:面具可以用来礼仪、祭祀、镇宅、以及表演。
第15课面具(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的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面具艺术的兴趣。
2. 通过制作面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面具的历史文化背景2. 面具的种类和特点3. 面具的制作方法4. 面具的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面具的制作方法2. 教学难点:面具的创新设计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面具图片、制作面具所需的材料(如硬纸板、彩纸、胶水等)2. 学具:剪刀、彩笔、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面具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面具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面具的历史文化背景、种类和特点,讲解面具的制作方法。
3. 示范制作:教师示范面具的制作过程,强调制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面具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师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面具的历史文化背景2. 面具的种类和特点3. 面具的制作方法4. 面具的欣赏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面具。
2. 写一篇关于面具的短文,介绍面具的历史文化背景、种类和特点。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面具艺术的兴趣是否得到激发,参与度如何。
2. 学生在面具制作过程中是否掌握了制作方法,创新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一、学生实践的重要性学生实践环节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相结合,加深对面具艺术的理解。
同时,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仅学习到面具的制作技巧,还能体验到艺术创作的乐趣,这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1. 分组合作:为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面具制作。
《面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面具》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5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起源及艺术特点。
2.学习油水分离法,并创作一幅面具作品。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及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油水分离法,并创作一幅面具作品。
【教学过程】一、环节一:直接导入师:七彩画笔描绘美好童年,小朋友们好,欢迎来到美术课堂。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面具。
二、环节二:讲授新课(一)自学:了解多种面具师:说到面具,你有哪些了解呢,请你们翻开课本第36页,说一说你对面具的了解。
学生自学师;书本上为我们介绍了两种面具,一个是中国的藏戏面具。
藏戏是以歌舞的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艺术。
藏戏面具造型神异夸张,具有原始、粗犷、质朴、豪放的艺术风格。
另一个是外国的斯里兰卡面具。
师:其实面具远不止这两种,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川剧视频总结面具的特点(五官、装饰、夸张、变形)师:现在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面具,和身边的人聊一聊,它们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师:说的真好,因为古代人们在祭祀和节日活动中经常带着它表演,以表达驱鬼迎神的愿望,所以面具的五官大多运用了夸张和变形的手法,让它看起来非常的威严。
还有哪位小朋友想跟大家说一说斯里兰卡面具的特点吗?生:我觉得斯里兰卡面具的五官也用了夸张和变形的手法,不仅如此,面具两边还有像孔雀羽毛和鱼一样的的装饰,让它看起来更加的丰富漂亮。
师: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发现了面具上漂亮的花纹,这些装饰不仅漂亮也蕴含着人们美好的寓意,比如鱼纹样代表着年年有余。
(二)介绍面具的起源师:面具种类繁多,内涵丰富,那你知道这些独特的面具从哪里来吗,请你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播放面具起源视频师:同学们都看得很认真,谁来帮老师解答疑惑呢。
师:回答的真好,面具起源于三千多年,最开始是用来祭祀的。
简洁大方的解决了大家的疑问,掌声送给这位小朋友。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5课面具-人美版一、教学背景和目的1.1 教学背景在三年级美术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色彩、线条、形状等基本美术素材。
本课主要教授面具的知识,通过制作面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同时扩展学生的审美体验。
1.2 教学目的•了解面具的起源和文化意义•学习制作面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发挥创造性思维,设计并制作出自己的面具作品•提升学生的表现力和美感二、教学内容2.1 面具的简介讲述面具的起源和文化意义,介绍世界各地有名的面具文化。
2.2 人美版面具制作2.2.1 材料准备•画纸•彩色卡纸•铅笔、橡皮•剪刀•胶水、双面胶•彩笔、彩绘笔2.2.2 制作步骤1.首先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设计并画出面具的草图。
2.将草图涂色,并将彩色卡纸固定在画纸上,然后再将草图上的图案轮廓剪下来。
3.将剪下来的轮廓用胶水或双面胶固定在彩色卡纸上,注意制作时要做到立体感。
4.最后,在面具上添加一些细节,如装饰品、项链等。
三、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本课程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造一个具体的情境环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教师会示范一遍,引导学生逐步制作,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3.2 个性化教学法在制作面具时,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设计自己的作品。
教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制作的面具作品进行评价和打分。
评价标准包括:作品的美观程度、创意性、制作难度以及表现力。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制作面具的过程,如学生的思考、创意、动手能力等,给予及时的针对性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总结本课程使学生了解了面具的文化意义,学会制作面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发挥创造性思维,创作了自己的面具作品。
此外,本课程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力,提升了学生的美感和审美体验。
一、课业类型及教学课时课业类型:造型•表现教学课时:一课时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相关知识,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
2、贴画结合的方式展现面具造型夸张的特点。
3、在制作和评价面具的过程中体会美术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分析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艺术魅力,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难点:面具的表现手法和材料的运用。
四、课前准备教师用具:不同表现手法的面具、面具课件。
学生用具:油画棒、胶水(胶棒)、卡纸、彩纸、剪刀。
五、教学设计(一)组织教学:稳定纪律,检查用具。
(P1)课前游戏:找五官(眉、眼、鼻、嘴、耳)师: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吧,伸出你的一只手,我说哪你指哪(教师说学生指)老师刚说到的眉、眼、鼻、嘴、耳是我们可爱的脸上的五位好朋友,我们统称为五官,接下来我要加快速度来说你要听对口令来指,记得它是你们的好朋友请轻轻对待它啊,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的找对自己的好朋友。
课前游戏:找朋友(出示学生照片,P2,教师使用聚光灯,圈到谁你们指到谁)师:看这里,看到这张照片你们熟悉吗?照片里是我们班的同学,我们刚才在自己的脸上找了五官好朋友,现在我们要在照片中找好朋友啦,老师圈到谁,你们指到谁,同样看看你们谁能又快又准确的指到他。
师:同学们太棒啦,把自己的好朋友认得又快又准确。
上课(二)游戏导入,揭示课题:师:有些同学纳闷了,老师你又让我们找五官又让我们找同学的,到底要学什么啊?来,请看老师圈到的同学,看看他们的脸都有共同特点,有什么啊?(生:五官)那五官长在哪里?(生:脸上)看看无论是可爱的胖呼呼的脸还是漂亮的瘦瘦的脸,我们看看这里脸左右对称,五官也左右对称,那你们会剪左右对称图案吗?你来说说怎么剪?(生说)挑战一下:剪一剪(P3)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起桌面上的一张卡纸和剪刀,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用“对称剪法”快速剪出一张脸,无论胖瘦什么形状都可以,看看谁的造型最特别,限时2分钟。
第15课面具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第五册)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
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在创作中的求异思维及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种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教学难点:面具的表现手法及材料的运用。
学习材料:绘画组:图画纸、水彩笔、油画棒、墨汁等。
手工组:生活中的废弃物、毛线、彩色纸、剪刀、胶棒、回形针等。
教学过程:
(三)加加减减:
加入胡须、犄角或者第三只眼,添加装饰花纹。
六、异想天开做做做:
(一)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分析学生作业中如何运用夸张的手法。
)
(二)教室里分为绘画组和手工组,桌面上摆放各种画笔、纸张或废弃物、剪刀等,学生
自由选择工具完成作品。
教师给予指导。
(播放音乐)
七、面具舞会展示评价:
学生贴上或戴上做好的面具跟随音乐跳舞,采用击鼓传花游戏形式,当音乐停止时,“花”在哪位手中,谁就说说自己作品的特色,其他学生以掌声的大小告诉他,作品受欢迎的程度。
学生对作业中如何进行夸张不大会处理,除了要充分利用图片进行分析,也要帮学生找到设计、绘画的捷径。
立意之新、手法之奇是面具制作的精华,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给学生固定死内容,生活中的材料可以尽情的使用。
独特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观察到自己作品的长处和不足。
面具一.欣赏导入师:首先,老师要请同学欣赏一段视频。
同学们要认真看哦,看完后告诉老师,鼹鼠是用什么方法吓走狗的。
师:鼹鼠使用什么方法吓走狗的?生:戴上了面具。
师:是啊,鼹鼠很聪明,戴上了一个可怕的面具吓走了狗。
师: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什么样的面具?生:孙悟空,灰太狼。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个面具是什么样的呢?这些面具漂亮吗?生:漂亮。
师:你们喜欢吗?为什么喜欢?师:今天呢老师想在班上举办一个假面舞会,要求每位同学戴上面具参加舞会,大家想不想参加?生:想。
师:但是呢,制作面具是已经不容易的事,我们要先了解面具,让我们一起进入面具这个神秘又奇妙的世界吧。
出示课题二.了解面具师:面具从古至今,历史悠久,这个是藏戏的面具,傩戏的面具。
你们知道古时候的人们为什么要把面具设计成这样吗?生:用来吓人。
师:古时候的人认为面具可以通神,驱鬼,也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品。
师: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具的造型也越来越多。
不仅有我们刚刚欣赏到得藏戏面具,傩戏面具,卡通面具,这些是用来祭祀和玩的,你们知道面具还能有什么作用吗?生:师:这是舞会面具,这是装饰面具。
师:大家看看这些面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生:木头。
师:这是用木头制作的,这是瓷质的面具。
师:了解了形态各异的面具,不同面具的作用。
我们今天带来的材料是什么?生:卡纸。
师:那我们就用卡纸来制作面具。
师:老师也带来了几个用卡纸制作的面具。
大家看看这些面具是如何制作的?师:每一组派一个代表上来说说,你们组的面具是如何制作的?生:画的。
黏贴。
总结:制作面具要先构思面具的外形,然后用镂空、画、黏贴的方式制作。
三.示范师:看了这些面具,老师也想为舞会制作一个面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的面具是如何制作的。
师:首先我们要画出面具的外形,画完后我们就要动用我们的小剪刀,把多余的部分剪下来,大家看看老师的面具还缺什么呢?生:眼睛,鼻子师:大家都很聪明,由于时间的关系呢,老师已经提前制作了面具的五官。
师:装饰好了面具,就能直接戴在头上了吗?我们还需要什么?生: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