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三年级教材《面具》教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导语】⼉童在逻辑思维形成前,都是以形象思维认识世界和表达⾃我,⼉童只能通过绘画把⾃⼰脑海中的意象、⼼绪、思想、情感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可以说⼉童画是⼉童全部⾃我的表现。
所以,如果⼉童掌握了绘画这门⼯具,他们就可以尽情舒展⾃⼰内在的意欲和情感,家长也可以更好地理解⼉童的内⼼世界。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学习⽬标: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贵州傩戏⾯具、藏戏⾯具、⾮洲⾯具的特点学习⾯具的⽂化,感受它的艺术魅⼒。
2.通过绘画法来提⾼学⽣的造型能⼒和合作能⼒。
3.学习“油⽔分离”这⼀新技法中,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
重点:⾯具⽂化的认识和学会⽤油⽔分离法来表现⾯具。
难点:学⽣对⾯具特点和风格的表现。
教具:演⽰纸张,课件学具:油画棒、油墨、拍刷、碟⼦、胶棒。
教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法、⾃主探究法学法:⼩组合作法、实践体验法学习过程:组织教学:稳定纪律,检查⽤具。
⼀、欣赏激趣,导⼊新课(3分钟)(出⽰图⽚)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戴的是什么吗?⽣:⾯具。
⽣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具,你喜欢⾯具吗?你都在什么场合见过哪些⾯具?今天⽼师带领同学们⼀起来深⼊研究⾯具。
(板书课题:⾯具)⼆、参观展厅,加以分析(5分钟)⽼师请来了⼀位⼩向导明明博⼠,带领⼤家去参观有趣的⾯具博物馆。
看他来了!在参观⾯具博物馆之前,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内容并且回答问题。
带着问题欣赏(意图:了解不同区域和国家的⾯具⽂化引导学⽣认识⾯具在⽣活中的作⽤以及⾯具产⽣的背景,培养学⽣的观察、分析能⼒。
)第⼀展厅讲解⾯具的来历。
第⼆展厅欣赏两种中国传统戏剧中的⾯具:傩戏⾯具和藏戏⾯具,分别介绍他们的设计特点。
第三展厅欣赏国外的特⾊⾯具,分析⾮洲⾯具的设计特点。
第四展厅介绍⽣活中的⾯具形式特点。
引导总结:不同地区的⾯具特点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个共同点就是运⽤了夸张和变形的⼿法。
(板书:夸张、变形)三、变魔术,演⽰探究(5分钟)参观了这么久都累了吧?⽼师给同学们变个魔术来轻松⼀下,好不好?(教师演⽰)(⼩组讨论)请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画的?⽤了什么⽅法完成的?为什么这种⽅法可⾏呢?我们可以给这种⽅法起个什么样的名字?(油⽔分离法)(课件演⽰⼀遍过程)你敢尝试⼀下这种⽅法吗?在尝试之前还有什么问题吗?四、动⼿实践,教师辅导(15分钟)四⼈⼀⼩组进⾏合作。
美术面具教案(精选5篇)篇1:《面具》美术教案【活动目标】1、能让幼儿通过课件的播放观察每一个人不同之处。
2、学会用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
3、尝试用纸浆、气球制作立体面具,体验资质玩具的乐趣和成功感。
4、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设计理念】现代技术优化手段,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幼教管理质量,已成为幼教界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所以我设计了开始就是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所呈现的活动。
因为幼儿在这个时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最初阶段,而自我意识正是自信心、自制力、自我能力等重要的心理品质形成的基础。
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非常需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充满自信地去迎接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人生新阶段与孩子交流一些成功人物的成长故事,帮助孩子树立心目中的榜样,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
有意识地去发现、赞美孩子的优点和特点,与孩子交流讨论“不一样的我”这一话题,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个体,从而增强对自我的认识,形成较为积极的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
所以我设计这一课美术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独特的地方,让他们知道每一个人其实是不一样的,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地方。
【活动重难点】能让幼儿学会用夸张的艺术形式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地方。
能够使用纸浆和气球制作立体的面具。
【活动过程】一、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1、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出每个人的不同之处。
2、再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同伴有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二、产生制作兴趣:1、欣赏教师制作的半成品面具。
这像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2、观察教师为面具添画夸张的五官和有趣的表情。
3、你想拥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具吗?三、学习制作方法:1、给气球打气,学习合作互助完成打气任务。
了解气球大小和脸型大小的关系。
2、进一步粉碎纸浆,加入清水和少量胶水,均匀地搅拌。
3、将纸浆一层层地糊到气球上,均匀地增加厚度。
4、在鼻子的位置上反复堆积粘贴,增加高度。
三年级美术面具教案【篇一:三年级美术上册面具 1教案人美版】面具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互相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难点:面具的表现手法及材料的运用。
教学准备:图画纸、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墨汁以及生活中的废弃物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藏戏和傩戏图片。
提问:他们头上戴了什么样的道具表演?看到它你有什么感受?它叫什么?提问:过去人们为什么要戴着面具进行表演?随着科学的逐步发达,人们意识到世界上本来没有鬼,但是这种面具成为一种艺术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导入新课,并课件出示课题:《面具》三、讲授新课1.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中国的面具以及外国的面具。
提问:面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点?用了些什么材料?2.小组研讨面具的特点。
(夸张手法、形式多样、富有创造性)13.学生交流自己想怎样设计面具?都用哪些材料?4.教师利用一些学生作品分析如何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表现。
5.师生一起讨论制作方法:第一步:油画棒着色,留白边。
第二步:把纸轻轻团起来,再展开。
第三步:用墨或者水粉把画面涂满。
第四步:用清水冲一遍。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作业要求:小组或两位同学任意选择一种方法,合作完成一张面具作品。
指导要点:(1)形象要大胆夸张。
(2)形象要狰狞,让人看了有点害怕。
(3)注意安全。
五、小结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作品。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概括总结本课内容。
六、拓展延伸除了课本上制作面具的方法,你认为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制作面具?回家自己动手做一做。
美术三年级上册《面具》教学设计美术三年级上册《面具》教学设计(通用1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三年级上册《面具》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三年级上册《面具》教学设计篇1知识和技能: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面具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探究和相互交流中,学习面具的特点,感受面具带给我们的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比较的习惯,以及对面具艺术的兴趣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种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油水分离表现面具的画法。
教学过程:一、魔术导入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术,想看吗?师:瞧,这是一张白纸,看,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看到了什么?生:哇!好神奇啊!一个白色面具出现了。
师:想知道这个魔术的原理吗?生:想师:其实这个魔术非常简单,那张纸并不是一张普通白纸,我先是用白色油画棒把面具画在白纸上,这点很难发现。
然后用深色水粉涂在纸上,涂过油画棒的地方涂不上颜色。
这种画法叫油水分离画法。
(油水分离画法是利用油性颜料和水性颜料不相溶的特点作画的。
)这节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学习面具一课。
(板书课题)二、新授1、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你知道什么是面具吗?生:戴在脸上的装饰。
生:挂在脸上吓人的脸谱。
师:那么什么是面具,请看大屏幕(出示图片)2、了解面具的来历。
(出示图片)师:面具历史久远,它来源于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古代人们在祭祀和节日活动中戴着它表演,以表达驱鬼迎神的愿望。
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出示祭祀、表演的图片)3、师:我国是最早出现面具并使用面具的国家之一,其中最有名的是傩戏面具和藏戏面具。
三年级美术上册《面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和发展,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具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用纸材制作面具。
3. 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面具的起源和发展2. 面具的分类和特点3. 纸材面具的制作方法三、教学重点1. 了解面具的起源和发展,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具的特点。
2. 学会用纸材制作面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难点1. 面具设计创新2. 纸材面具的制作技巧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面具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纸材、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面具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面具的起源和发展,讲解面具的分类和特点。
3. 示范:演示纸材面具的制作方法。
4. 练习:学生动手制作面具,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面具的熟练程度。
2. 面具设计的新颖程度。
3. 学生对面具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八、教学拓展1. 组织面具表演活动,让学生体验面具带来的乐趣。
2. 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面具制作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九、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学生需求。
十、课后作业1. 学生收集其他文化背景下的面具图片,进行对比分析。
2. 家庭作业:制作一个具有创新性的面具,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面具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面具的用途和意义。
2. 讲解:详细介绍面具的起源和发展,解释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具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特点。
3. 示范:展示如何使用纸材制作面具,包括设计、剪裁、拼接和装饰等步骤。
4. 练习:学生按照示范的步骤,亲手制作面具。
教师在过程中提供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中的问题。
5. 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面具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七、教学评价1. 学生面具的制作技巧和创意。
教案标题:面具(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面具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面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面具制作所需的材料:卡纸、剪刀、胶水、颜料等。
2. 教师准备面具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面具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面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面具的了解和观察。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包括面具的形状、颜色和装饰等。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三、示范(10分钟)1. 教师示范面具的制作过程,包括剪出面具的形状、涂上颜色和装饰等。
2. 学生观看示范,注意观察教师的操作细节。
四、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面具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喜欢的面具。
五、展示和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面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面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了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也注重评价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时间的把握,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面具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对面具艺术的欣赏能力。
丰富内容重点关注的细节: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详细的补充和说明: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并示范面具的制作过程,以便学生能够掌握制作方法和技巧,创作出自己喜欢的面具。
《面具》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面具知识。
2、能力目标:利用水油分离法绘制面具,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学重点:面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水油分离绘画法教具准备:ppt课件、微视频。
学具准备:有色纸袋,废旧物品(废旧彩带,纽扣,羽毛……),剪刀,胶水,双面胶等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好!很高兴咱们又见面了。
今天罗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小魔术箱,我会用里面的物品变出什么?请同学们仔细的看。
谁能用最简洁的话说说老师是怎样变出来的。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这叫油水分离法,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与这个小魔术非常的相似,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面具的世界!(板书课题:面具)二、讲授新课(一)了解面具的来历面具的世界很精彩,你都见过什么样子的面具?想知道这些面具的来历吗?一同去看看!(播放视频)原来面具可以祈福和辟邪了。
(二)了解面具的类型老师这儿也有两张面具,谁愿意上来试着戴戴?这两张面具有着什么作用?再用小手摸一摸,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上位)平平的称为平面型面具;具有立体感的称为立体型面具。
(教师板书)(三)欣赏傩戏、藏戏面具学生畅谈对哪张面具的影响最深?并说出原因。
欣赏西藏藏戏面具——智慧之神,问:它又属于哪种类型的面具?(四)面具特点出示一张藏戏面具,问:这张面具像什么动物?(猩猩)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比较:“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地方?”。
这是人们在原有的形象上通过了大胆的想象、变形夸张而来!(板书)另外说明有的面具形象来自人物、神魔鬼怪等等。
它们的形象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都具有变形夸张的特点。
(五)生活中的面具出示生活中的面具,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感受生活中的面具。
(展示图片)(六)教师演示水油分离法。
第一步:用油画棒着色,留白边。
第二步:把纸轻轻的团起来,再展开。
第三步:用墨或水粉把画面涂满。
第四步:用清水冲一遍。
(七)你想试试吗?大胆尝试下吧。
(八)展示作品、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年级美术上册面具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面具样式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面具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学会制作简单的面具,并能够发挥创意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1. 面具的制作技巧和装饰方法。
2. 如何在面具制作中融入个人创意。
第一章:面具的起源和发展1. 教学内容:介绍面具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面具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和用途。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片展示法。
3. 教学步骤:a. 讲解面具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b. 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面具图片,让学生了解其意义和特点。
c. 引导学生讨论面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面具的种类和特点1. 教学内容:介绍面具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面具的风格和特征。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片展示法。
3. 教学步骤:a. 讲解面具的种类,如戏剧面具、节日面具、恐怖面具等。
b. 展示不同种类面具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特点。
c. 引导学生讨论面具的特点和风格。
第三章:面具制作的基本方法1. 教学内容:介绍面具制作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制作简单的面具。
2.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
3. 教学步骤:a. 讲解面具制作的基本方法,如剪、贴、画等。
b. 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面具,让学生跟随操作。
c. 学生动手制作面具,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章:面具装饰的方法和技巧1. 教学内容:介绍面具装饰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装饰面具。
2.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
3. 教学步骤:a. 讲解面具装饰的方法和技巧,如绘画、贴纸、拼接等。
b. 示范装饰一个面具,让学生跟随操作。
c. 学生动手装饰面具,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章:创意面具展示1. 教学内容: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面具,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学方法:展示法、讨论法。
《面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感受面具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锡箔纸面具。
2.能力目标:学会锡箔纸面具的设计与制作,在动手实践中锻炼协作能力和培养互助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面具的独特艺术魅力,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1.掌握制作凹凸、发亮锡箔纸面具的步骤。
2.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用锡箔纸制作色彩丰富的面具。
学具准备:卡纸、白胶、板刷、毛线、锡箔纸、记号笔、剪刀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激趣导入师,咱们这节课要学习面具。
在学习之前老师要给同学们做个小游戏,同学们喜欢魔术吗?老师要用面具给同学们变个小魔术。
这个面具有没有涂色,生,没有,那老师要用三秒钟的时间,把它变成彩色。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变出彩色。
)此处应该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二、历史文化师:(谢谢)刚才老师用面具做了个小游戏,你们知道吗?中国面具文化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那古时候的人会用面具干什么?好咱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生:人们戴着面具跳舞。
师:这是一种古老的仪式,古时候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一些生老病死、风雨雷电这些自然现象没法去解释,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妖魔鬼怪在作怪,那如何赶走鬼怪呢?人们就想到了一个方法,戴上一个比鬼怪还可怕的面具,以此来吓跑鬼怪,祈求自己的平安与健康,这就是面具的历史由来。
三、面具欣赏古时候的面具大部分都很恐怖是为了驱鬼避邪,那咱们现代的面具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面具?生:喜羊羊蜘蛛侠变脸。
师:用他们来干什么?生:玩唱戏。
师:现在的面具已经从原来的宗教迷信转化成了一种艺术品,装饰娱乐着我们的生活。
每年的威尼斯狂欢节人们都会带着精美的面具,穿着华丽的服饰进行狂欢,咱们一起来欣赏一组不同种类的面具。
师:你喜欢哪一个?提问学生。
(1、藏戏面具:青面獠牙造型夸张,头上的骷髅头有慑人心魄的作用。
2、非洲面具,造型独特,色彩夸张,3、斯里兰卡的孔雀面具,孔雀是斯里兰卡卡人民的图腾,4、萨满财神面具,利用古钱币进行装饰。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教材《面具》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非洲的原始面具艺术和我国少数民族的面具艺术。
分析多种风格的面具,感受其艺术特点。
2、能力目标: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动眼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从制作中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面具的设计和制作。
2、如何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CAI课件,面具实物
有色纸袋,废旧物品(毛线,纽扣,鸡毛,布头,金属片……)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视频导入
1.播放相关录像,引导学生欣赏。
2.提问:他们头上戴了什么样的道具表演?看到它你有什么感受?它叫什么?
(学生发言,谈对面具的感受)。
3.提问:过去人们为什么要戴着面具进行表演?
教师:很久以前的人对自然现象不理解,利用面具趋鬼避邪,祈求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随着科学逐步发达,人们认识到世界上本来没有鬼,但是这种面具成为一种艺术形象深受人们欢迎。
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做——“面具”
三、讲授新课
一)欣赏分析多种风格的面具,感受其艺术特点
1、欣赏非洲面具:
提问:你看过远古人类的面具吗?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欣赏非洲面具)
你看了这些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发言:恐怖、吓人、丑、怪模怪样……
你从哪里看出来吓人,恐怖?
教师:原来,在古代的原始部落里,人们是用来驱妖降魔的。
还有些将士在打仗的时候,带上凶猛的面具,使自己显的更威武,起到威吓敌人的作用。
2、欣赏傩戏面具:
提问: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来自贵州的傩戏面具,这几个面具的特点是怎样的?色彩是怎样的?古代的人们把面具当作除魔消灾的工具,那么我们现在把面具用来干什么呢?
(装饰,娱乐,演戏)
3、出示现代面具,引导欣赏
师:同学们,你们在商店里看到过或者买过哪些面具,你喜欢哪个?
(孙悟空,奥特曼……)
二)探讨面具的制作方法
师:老师这里也带来了几个面具,我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几个问题:
(展示实物和图片)
1、这些面具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对称的部分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
4、面具还可以做成什么形状?
(方形、圆形、菱形等)
5、面具有什么特点?
(夸张手法、形式多样、富有创造性)
制作办法:
(教师利用投影仪向学生展示制作过程)
第一步:制作外形。
第二步:装饰
第三步:着色
四、布置作业:
下面我们也来做一做面具,我们这里有这么多的材料,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这些材料适合做面具的哪一个部分,不会做的地方你可以请你小组里的同学帮忙,面具做好后,老师想邀请大家参加一个假面舞会,好吗?
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我们可以一边欣赏音乐和图片,一边制作。
五、自我评价
请几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面具,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评评他的面具。
六、拓展
播放《幸福拍手歌》,参加假面舞会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