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生物防治】07寄生天敌繁殖与释放技术
- 格式:pptx
- 大小:10.45 MB
- 文档页数:5
2022年中山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一、判断题1、缝线刺激肉芽组织增生。
()2、免疫耐受的丧失和隐蔽抗原的暴露可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3、凋亡是活体内单个细胞程序性的被动的死亡方式。
()4、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患者外生殖器和乳房幼稚,卵巢内无滤泡,出现原发闭经和不育。
()5、流脑多经飞蚊传播。
()6、白介素1(IL-1)可以引起患者发热。
()7、胰腺癌最好发的部位是胰体。
()8、髓系肉瘤与淋巴瘤的主要鉴别手段是过氧化氨酶的染色。
()9、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多累及子宫颈移行带。
()10、阻塞性肺气肿发生的关键环节是小气道炎和肺泡间隔的断裂。
()11、脑出血最常发生于基底节、内袭区。
()12、发生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甲状腺常呈不对称性结节状增大。
()13、微粒吸入后易停留在肺泡,被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后释放出炎性介质。
()14、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是一组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15、结核杆菌的致病性与其菌体细胞壁的结构成分密切相关。
()二、选择题16、急性左心衰患者突然口吐粉红色泡沫痰,肺脏最可能有的病变为()A.肺褐色硬化B.肺水肿C.肺萎缩D.肺含铁血黄素沉积E.肺泡腔内纤维素渗出17、心肌梗死合并心脏破裂最常见于()A.右心室下1/3室间隔和右心室乳头肌B.右心室近心尖部C.右心室前壁及乳头肌D.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E.左心室下1/3室间隔和左心室乳头肌18、属于脂肪变性的是()A.虎斑心B.心肌脂肪浸润.C.Rusell小体D.Mallory小体E.脂褐素:19、在瘢痕修复过程中最重要的细胞是()A.血管内皮细胞B.中性粒细胞:C.成纤维细胞D.上皮细胞E.巨噬细胞20、由滤泡旁细胞发生的甲状腺肿瘤是()A.乳头状癌B.髓样癌C.滤泡性癌D.未分化癌E.胚胎型腺瘤21、乳腺癌患者的HER2过度表达是可接受()A.内分泌治疗B.靶向治疗C.放射治疗D.化疗E.生物治疗22、引起肾小球肾炎的外源性抗原是()A.内皮细胞B.食物C.溶血性链球菌D.Fe2+E.甲状腺球蛋白23、来自血浆的炎症介质,主要合成部位是()A.骨髓B.脾脏C.肝脏D.肾脏E.胰腺24、瘦素等激素及其受体通过体内能量平衡的正负反馈作用来调节体重,主要由以下哪三部分组成()A.传人系统、传出系统和效应系统B.传人系统、传出系统和反馈系统C.传人系统、受体结合和效应系统D.传人系统、补体系统和效应系统E.以上说法均错误25、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急性重型肝炎最显著的形态学区别在于()A.肝体积缩小B.结节状肝细胞再生C.肝表面包膜皱缩不平D.可见胆汁淤积E.肝细胞广泛坏死26、最常转移到肝的肿瘤是()A.肾透明细胞癌B.尿路上皮癌C.结肠癌D.前列腺癌E.肛管癌27、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A.精神分裂症B.原发性高血压C.糖尿病D.肿瘤E.肺脓肿28、患者男性,21岁,出现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4小时,伴体温升高、呕吐等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胃溃疡B.慢性十二指肠溃疡C.大肠癌E.急性阑尾炎29、患者男,40岁,长时间不规则低热.最近出现脾区疼痛.有轻度贫血。
绪论单元测试1.以下哪位科学家被誉为“华南生物防治之父”?()A:何建国B:陈心陶C:江静波D:蒲蛰龙答案:D2.以下哪个地点是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野外实习基地?()A:广东湛江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B: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C:广东封开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D:广东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答案:C第一章测试1.研究论文可以没有“材料和方法部分”。
()A:对B:错答案:B2.选读文献筛选资料时可以只阅读()。
A:引言B:讨论C:实验结果D:材料和方法答案:AB3.论文的作者排序规律为()。
A:按名字首字母排序B:按对课题贡献大小排序C:按参与课题的先后顺序排序D:按姓氏首字母排序答案:B4.讨论部分反应对研究成果的总结性意见,所以需要展示、分析实验结果()。
A:错B:对答案:A5.以下关于参考文献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参考文献越多越好,越新越好B:只要某句子的表述中有参考,无论有多少参考文献都应该尽量进行标注C:应当引用原始研究论文而非其他文献中的转述表达D:只要是自己做出的结果且论文已被采用,即便还未发表也可引用答案:C第二章测试1.以下哪些关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描述是正确的()。
A:干细胞具有未分化或低分化特性B: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C:干细胞可连续分裂几代,也可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静止状态D:干细胞具有旁分泌特性E:干细胞通过两种方式生长答案:ABCDE2.有的干细胞只能分化为一种特定的细胞。
()A:对B:错答案:A3.以下哪种干细胞的分化潜能最大()。
A:淋巴样干细胞B:造血干细胞C:髓样干细胞D:淋巴母细胞答案:B4.以下哪些关于iPS技术的描述是错误的()。
A:iPS技术无需使用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避免了伦理问题B:最初的iPS技术需要对细胞进行基因敲除C:利用iPS技术重编获取的细胞可分化为任何一种功能细胞D:iPS技术可用于疾病模型的建立答案:C5.发育阶段和细胞所处的位置都可能影响干细胞的分化方向。
我国天敌昆虫市场化前景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摘要天敌昆虫产业化是传统植物保护工作优化升级的一种新型产业。
农业生产精品化、无公害化发展趋势,对天敌昆虫有着强烈需求。
就我国天敌昆虫推广的现实意义、天敌昆虫的市场化需求、天敌昆虫产业化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化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生物防治;天敌昆虫;市场化天敌昆虫是一类寄生或捕食其他昆虫的昆虫,它们在农田、林区和牧场中控制着害虫的发展和蔓延[1]。
通过发展天敌昆虫规模化生产技术,采用室内大量繁殖天敌昆虫方法和大量释放的技术,可增加田间初始天敌的种群数量,结合生物农药和生态技术,形成较为完整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替代或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与用量,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2]。
因此,研究天敌昆虫人工饲养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等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鉴于此,本文对天敌昆虫市场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1天敌昆虫推广的现实意义人类自开始使用农药除虫除草以来,平均每年能挽回农业总产量15%左右的损失。
目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仍然是见效最快、运用最广的方法。
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其害。
由于在农业生产中长期滥用农药,使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大大增加,危害到生态和人类,形成农药污染。
不仅如此,农药的大量使用还增强了害虫的抗药性、同时杀死了害虫天敌,使防治病虫害的难度和费用进一步加大,造成恶性循环[3,4]。
目前我国共有4.7亿公顷的土地在使用农药,其中蔬菜占23.8%,水稻占18.1%,小麦占10.4%,这3种作物占了农药使用的一半,而杀虫剂就占了中国农药市场的44%。
近年来,我国化学农药原药年产量约26~35万吨,其中70%为广谱、高毒有机磷类[5],病虫害的化学防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受到公众关注。
而治理化学农药污染不仅要求逐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还需要寻求优化升级与替代传统防治办法的技术,其中,人工培育天敌昆虫杀灭害虫就是生物防治技术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