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15.23 KB
- 文档页数:2
肺结核护理诊断及措施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组织。
它是全球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而且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高发病率。
肺结核的治疗需要综合护理手段,包括早期诊断、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和全面的护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和效果良好的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护理诊断是在护理实践中确定患者的护理问题和需求,为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提供指导。
针对肺结核患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诊断:1.不充分的气体交换:由于肺部受损,患者可能出现气体交换不足的情况。
这通常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氧饱和度降低等症状。
2.感染风险: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患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疾病给他人。
因此,感染风险是一个重要的护理诊断,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知识不足:由于对肺结核的了解不足,患者可能对疾病的原因、传播途径、治疗方式等方面存在疑问或误解。
因此,提供合适的教育和指导对于帮助患者理解和应对肺结核至关重要。
护理措施1. 提供良好的呼吸支持呼吸支持是肺结核护理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呼吸支持措施:•给予患者高效氧疗以提高氧饱和度。
监测氧饱和度并调整氧气流量,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氧气。
•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训练,以帮助清除肺部分泌物,并改善气体交换。
•提供呼吸道护理,包括定期吸痰和支气管扩张等。
这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
2. 有效的感染控制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因此控制感染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措施:•隔离患者:将肺结核患者单独隔离,使用合适的隔离措施,如负压隔离室。
这有助于防止疾病传播给他人。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所有与患者接触的医护人员都应该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镜等。
•教育患者和家属:教育患者和家属有关肺结核的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提醒他们咳嗽时要遮住口鼻,定期通风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3. 提供全面的护理除了上述护理措施外,以下是一些额外的护理措施,以提供全面的护理:•提供营养支持:肺结核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
肺结核护理体会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但也可能侵犯其他器官。
对于肺结核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促进康复。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介绍肺结核护理的体会。
一、健康教育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遵循一系列特殊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
首先,要告诉患者要坚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其次,要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增加营养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还要教育患者戒烟限酒,避免吸入二手烟和饮酒过量;最后,要告知患者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洗衣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二、药物治疗肺结核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结核药物,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首先,要告诉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不要随意停药或减少剂量;其次,要教育患者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并告知患者在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还要指导患者药物的正确保存方法,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三、环境卫生肺结核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因此护理人员要重视环境卫生。
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其次,要定期进行室内消毒,特别是患者常接触的物品和区域,如床单、衣物、卫生间等;还要教育患者咳嗽时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直接向他人喷嚏或咳嗽。
四、心理护理肺结核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支持。
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倾听他们的困惑和痛苦,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还可以鼓励患者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读书、听音乐、与他人交流等,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和抑郁。
五、定期随访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随访,护理人员要及时记录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效果。
首先,要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其次,要定期进行X线检查和痰涂片检查,评估疾病的进展情况;还要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了解他们的症状和不适,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肺结核护理是一个综合性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全面关注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环境等方面。
肺结核的护理要点1.结核病是慢性传染病,治疗时间长,恢复慢,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都会对病人乃至整个家庭产生不良影响,家人要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对病人不能嫌弃,要给病人以心理上支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心休息,积极配合治疗,最后达到真正治愈。
2.肺结核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其次是通过被结核菌污染的食物或食具而引起肠道感染,因此要做好肺结核病人的消毒与隔离。
①病人咳嗽、打喷嚏和高声讲话时不能直向旁人,同时要用手或手帕掩住口鼻,手帕应煮沸消毒。
②不随地吐痰,做好病人痰液的消毒处理,痰吐在纸上和擦拭口鼻分泌物的纸张一起烧掉,或将痰吐在痰杯里加2%煤酚皂溶液每日消毒一次。
③病人所用食具应餐后煮沸消毒。
④有条件者对室内空气每天消毒1~2次,将病人所用卧具、书籍每日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可杀死结核杆菌。
⑤密切接触病人者应作卡介苗接种。
3.肺结核病人进展期应卧床休息,尤其是有发热、咯血和肺代偿功能不全者;没有明显中毒症状的可进行一般活动,但需限制活动量,保证充分休息时间;好转期过渡到稳定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可参与一定的劳务,不宜过度劳累,减少复发。
4.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进展期病人往往十分虚弱,饮食上要增加营养,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增强体质,增加其免疫系统功能。
5.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护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予以关心和耐心解释,保持镇静,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
②病人应安静休息,宜向患侧卧位。
③慎用镇咳药、镇静药,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保证呼吸道通畅。
④饮食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食物,每次进食应温凉且不宜过多,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⑤病人突然在咯血过程中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或咯血不畅,应立即抱起病人双脚,呈倒立位,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并尽快就地挖出或吸出口鼻。
咽喉部血块,同时尽快通知急救中心或社区医疗人员,就地进行抢救,待病情平稳后再进行搬动或转送。
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张荣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所致的传染病,全身各脏器都可受累,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最近几年本病的发病呈增加趋势。
肺结核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由于结核菌侵犯肺组织所致。
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过呼吸道传播。
是国人咯血的常见原因。
1.病因结核分枝杆菌①染色:涂片抗酸染色(+);②分型:分枝杆菌有人、牛、鼠、非洲型,致病主要人型及少数牛型;③培育:生长缓慢,培育需2~8 周才长出菌落;④抵抗力: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完全灭菌-焚烧痰纸。
2.机制人感染结核菌后是不是发病决定于结核菌数量、毒力、机体免疫力及变态反映。
肺结核类型一、原发型肺结核(Ⅰ型):为原发结核感染引发的临床病征。
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
并发淋巴结支气管瘘时,如淋巴结肿大比较显著,两肺内只有较少的播散性病变时,仍归本型。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包括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结核)及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三、浸润型肺结核(Ⅲ型):是继发型肺结核的主要类型。
肺部有渗出、浸润及/或不同程度的干酪样病变。
可见空洞形成。
干酪性肺炎和结核球也属于本型。
四、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是继发型肺结核的慢性类型。
常伴有较普遍的支气管播散性病变及明显的胸膜增厚。
肺组织破坏常较显著,伴有纤维组织明显增生而造成患处肺部组织收缩和纵隔、肺内的牵拉移位,临近肺组织常呈代偿性肺气肿。
五、结核性胸膜炎(Ⅴ型):临床上已排除其他原因引发的胸膜炎。
临床表现:一、全身症状:全身毒性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盗汗等。
当肺部病灶急剧进展播散时,可有高热,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二、呼吸系统:一般有干咳或只有少量粘液。
伴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性或脓性。
约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
当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并不剧烈,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
慢性重症肺结核,呼吸功能减慢,出现呼吸困难。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结核菌检查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
肺结核常用的护理诊理措施断及护理措施一、定义: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
二、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知识缺乏:缺乏结核病治疗的相关知识(1)指导病人坚持用药:①抗结核化疗对控制结核病起决定性作用,护士应向病人及其家属反复强调化疗的重要性及意义,督促病人按医嘱服药,坚持完成规则、全程化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②向病人说明化疗药的用法、疗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表现,督促病人定期检查肝功能及听力情况,如出现巩膜黄染、肝区疼痛、胃肠不适、眩晕、耳鸣等不良反应要及时与医生联系,不要自行停药,大部分不良反应经相应处理可以消除。
(2)正确留取痰标本:肺结核病人有间断且不均匀排菌的特点,故需多次查痰,应指导病人正确留取痰标本。
通常初诊病人应留3份痰标本(即时痰、清晨痰和夜间痰),夜间无痰者,应在留取清晨痰后2~3小时再留1份。
复诊病人应每次送检2份痰标本(夜间痰和清晨痰)。
(3)合理休息:合理休息可以调整新陈代谢,使机体各器官的功能得以调节与平衡,并使机体耗氧量减低,呼吸次数和深度亦降低,使肺获得相对休息,有利于病灶愈合。
休息的程度与期限决定于病人的代谢功能、病灶的性质与病变趋势。
①肺结核病人症状明显,有咯血、高热等严重结核病毒性症状,或结核性胸膜炎伴大量胸腔积液者,应卧床休息。
恢复期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②轻症病人应避免劳累和重体力劳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做到劳逸结合。
③有效抗结核治疗4周以上且痰涂片证实无传染性或传染性极低的病人,应恢复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可减轻病人的社会隔离感和焦虑情绪。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机体消耗增加、食欲减退有关。
(1)制订膳食计划: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易消化饮食,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
蛋白质可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及机体修复能力,建议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为1.5~2.0g/kg,其中鱼、肉、蛋、牛奶等优质蛋白摄入量占一半以上;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
肺结核护理
结核菌侵袭肺脏,临床上呈慢性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盗汗、咳嗽、咯血等表现。
感染途径以呼吸道传染为最常见,病人的痰液、咳嗽、喷嚏的飞沫喷射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可引起肺部感染。
护理肺结核病人时,严格消毒隔离很重要。
一、主要护理问题
1.清理呼吸道低效: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疾病致肺通/换气障碍有关。
3.体温过高:与机体感染致病菌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疾病消耗有关。
5.活动无耐力:与疾病致体力下降有关。
6.知识缺乏:与缺乏肺结核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二、护理措施
1.做好卫生宣教。
痰菌阳性,住单间或间隔内。
做好呼吸隔离,减少细菌传播,房间应阳光充足,便于通风和空气消毒。
2.结核活动期酌情适当休息或卧床休息。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餐具固定,定期消毒。
4.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配合长期抗结核治疗。
5.被褥要经常于阳光下暴晒。
痰杯固定,定期煮沸消毒。
痰液以洗消净浸泡。
6.做好症状护理,高热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憋喘可吸氧,胸痛卧于患侧,适当服用镇痛剂。
7.观察痰的性状、颜色、量,必要时记录。
及时留送痰标本。
8.观察并发症:如自发性气胸、咯血、药物毒副作用、听神经损害、肝肾功能改变,使用皮质激素注意精神症状及消化道出血。
9.督促患者按时服药,观察病人。
应用链霉素病人出现头晕、耳鸣、听力减退时,应及时报告医师调整剂量;服用乙胺丁醇者有视物模糊,应早期停药;服用利福平后尿液出现红色是正常现象,告诉病人及家属不必惊慌。
10.开放性结核病人应尽可能转结核病院。
11.出院指导
(1)注意休息,生活规律,戒烟、酒,少去人多的场所。
(2)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剧烈运动。
(3)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低脂肪的饮食。
(4)坚持呼吸锻炼,改善肺功能。
(5)定期复查肝功能。
(7)坚持遵医嘱服药,勿擅自减药、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