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HCV结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38.93 KB
- 文档页数:1
时刻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对照分析【关键词】时刻分辨荧光免疫酶联免疫法乙型肝炎病毒乙肝五项时刻分辨荧光免疫(简称TRF)分析法是用三价稀土离子作为示物,标记蛋白质,多肽,激素,抗体,核酸探针或生物活性细胞,待反映体系发生后,历时刻分辨光分析仪测定最后产物中的荧光强度,以此来判定反映体系中被测物质的浓度,笔者结合患者血清学指标乙肝五项(聚合酸链反映)性,初步探讨TRF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中的临床价值,报导如下:1实验资料材料和仪器200份血清均为ELISA法确诊为HBV感染者,同时抽样检测乙肝五项定量(TRF)。
乙肝五项(ELISA)试剂由万泰生物药业股分公司提供。
TRF试剂由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提供,时刻分辨荧光分析仪也是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提供。
原理和方式技术原理:TRF采纳了双抗体夹心时刻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其中抗原与已包被的抗体结合成抗体抗原复合物,洗涤后再加入銪标记抗体与已结合的抗原联接成抗一抗体—抗原—抗—抗体—Eu复合物。
增强液将标记在抗体上的Eu3+离子解离到溶液中,在溶液中Eu3+离子和增强液形成了高荧光强度的螯合物。
荧光强度和样品中的抗原浓度成正比。
实验方式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将试剂盒放置室温平稳,配备洗涤液,利用前一小时内按1:50倍稀配备銪标记物,吸取100ml样本及对照,按顺序加入微孔反映小孔中并加贴封片,放37度恒温1小时,用洗板机洗涤4次拍干,再每孔入100ml已稀释的销标记物、加封条,放37度1小时,第2次孵育终止后,洗板机洗涤6次,拍干,每孔加入增强液100ml,然后在室温下用振荡仪振荡5分钟,上分析仪检测。
2结果乙肝五项定量参考范围,HBSAG:ml,HBsAb:0-10mIU/ml,HBeAg:ml,HBeAb:ml,HBCAb:ml。
表1200例标本乙肝五项定量与酶联免疫测试HBV含量关系3讨论TRF采纳于双抗体夹心时刻分辨荧光分析法,其灵敏度高达ml,可准确信量出0-1010个拷贝的病原体,可清楚的反映出HBV的感染和复制情形,该技术在一整套时刻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中进行,整个进程可在2个半小时完成,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而且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和特异性,HBSAg的检测可协助乙肝的初期诊断,在乙肝病人中HBSAg检出率在70%以上,可协助乙肝的辨别诊断,阳性者可能为急性、慢性患者,乙肝暗藏期或无病症携带者,有助于乙肝的预后估量,定量检测血清中HBSAg,对乙肝病人动态疗效观看,消毒药物考核很有价值。
患者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陈卫霞【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6(013)009【摘要】目的:分析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增强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生物防护意识,尽可能防止发生医疗纠纷事件以及医院感染。
方法随机抽取该院1994例输血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在输血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艾滋病抗体(抗-HIV)水平,通过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对比以上4项指标检测阳性率以及不同性别输血患者传染指标的阳性检测率。
结果该次研究患者输血前,185例检出HBsAg阳性,阳性检出率为9.28%;19例检出抗-HCV阳性,阳性检出率为0.95%;21例检出抗-TP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05%;1例检出抗-HIV阳性,阳性检出率为0.05%。
HBsAg男性患者阳性检出率(8.19%)显著高于女性(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男性、女性抗-HCV阳性检出率、抗-HIV阳性检出率以及抗-TP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患者输血前一定要检测相关的传染病指标水平,这样便于及早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正确的治疗措施,尽可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避免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总页数】3页(P102-104)【作者】陈卫霞【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神经精神病防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29【相关文献】1.孕产妇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J], 高光萍2.受血者输血前血源性传染病5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J], 潘艳3.3148例拟输血患者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J], 伏攀;李春碧;何平;伏俊4.12443例备血患者输血前4项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J], 谌晓燕;张银辉5.2683例拟输血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的探讨 [J], 兰雅娴;赵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亿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比较分析【摘要】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常用的血清学检验方法,可以有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探讨它们的优缺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势,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则操作简便、成本较低。
未来,结合两种技术可能会更好地提高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准确性,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比较分析、优缺点、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肝炎是一种由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是最常见的一种。
乙型肝炎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2亿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而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相关并发症,如肝硬化和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包括母婴传播、注射吸毒、性接触以及共用注射器等方式。
感染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长期潜伏后可导致肝脏损伤和炎症,严重时会出现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等并发症。
及早诊断和治疗乙型肝炎对预防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血清学检验是诊断乙型肝炎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本文将就这两种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其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至此结束。
1.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简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是将化学发光技术与免疫学原理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分析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化学荧光素-辣根过氧化酶展现出的光信号进行检测和定量,其灵敏度优于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
血清标志物结果比较
陈华根;黄学斌;宋强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1(024)023
【摘要】随机抽取。
临床就诊和体检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2455例,同时用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比较分析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检测结果。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结果更有利于临床应用,更有利于互认。
【总页数】1页(P360-360)
【作者】陈华根;黄学斌;宋强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6
【相关文献】
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在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J], 江虹
2.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优越性的探讨 [J], 巢浩界;张铭
3.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评价 [J], 潘继文
4.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比较 [J], 陈华根; 黄学斌; 宋强
5.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 左雪灿; 丁庆和; 李占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指标的比对分析江培涛;杨健;杨正南【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37)013【摘要】目的:通过比对时间分辨荧光技术(TRFI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标本中乙型肝炎两对半指标的检测结果,验证这两种方法是否具有等效性。
方法分别用TRFIA及ELISA检测160份临床标本的两对半指标,记录检验结果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经过配对资料χ2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 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均可用于临床乙型肝炎两对半指标的检测,但TRFIA优于ELIS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总页数】3页(P1877-1879)【作者】江培涛;杨健;杨正南【作者单位】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检验科,江苏扬州211900;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检验科,江苏扬州211900;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检验科,江苏扬州2119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乙型肝炎两对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条件的优化及实验研究 [J], 何文英;彭宽2.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比较 [J], 陈华根;黄学斌;宋强3.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比较 [J], 陈华根; 黄学斌; 宋强4.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乙肝两对半的测定结果比对分析 [J], 杨蓉5.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乙肝两对半的测定结果比对分析 [J], 杨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效果比较吴阿阳;陈忠进【摘要】目的分析比较ELISA法和TRFIA法在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物的灵敏性.方法以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74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两种检测方法对患者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对检出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RFIA法对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ELISA法(P <0.05).结论与ELISA相比,TRFIA法对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更为灵敏,临床上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2(006)013【总页数】2页(P34-35)【关键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作者】吴阿阳;陈忠进【作者单位】363000,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检验科;福建省云霄县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病毒性肝炎之一。
有资料显示,我国有10%以上的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1]。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是检验机体是否感染过或正在感染乙肝病毒的有效证据之一,也是对乙肝患者病程的分析和判断的重要依据。
可见,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临床上检验科常用的一种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方法为广大临床医师所接受。
本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期间的74例乙肝患者进行检测,旨在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优劣性,以期为临床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74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17~51岁,平均年龄39.4岁,其中男49例,女25例。
清晨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后分装,一部分立即检测,另一部分保存于-80℃冰箱备用。
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指标检测结果摘要:目的探究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比较。
方法将本院门诊及住院部2019年1~11月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确定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效率。
结果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阳性检出率上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效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具有更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酶联免疫法Two different methods were compared to detect the serum index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serological markers in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between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Methods in our hospital outpatient and the inpatient November 1 ~ 2019, 80 cases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serological marker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determine the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o detect efficiency.Results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serological markers by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was higher than that by elisa,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is more effective than elisa in detecting serological marker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Key words: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Serum markers of hepatitis b virus;Enzyme-linked immunoassay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病毒又称为丹氏颗粒,其为嗜肝DNA病毒科的一种微生物,可以引发多种急、慢性肝炎病,我国有1亿左右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有3 000万的乙肝患者,寻找一种经济、快速、简便的乙肝病毒筛查方法十分必要,其在乙肝病毒筛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评价摘要】目的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TRFIA)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五个血清学标志物进行临床评价。
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对定值样品和200份临床标本同时测定,对二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HbsAg97%、HbsAb 86%、HbeAb 94%、HbcAb 86%,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X2分别为4.17、X2=26.04、4.92、20.35);HbeAg符合率为99%,无显著差异(X2=0.5,P>0.05)。
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程度,但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等方面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高。
【关键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酶联免疫分析乙型肝炎【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3-0192-02乙肝病毒感染是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测定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放射免疫测定(RIA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等。
其中MEIA法是公认的参考法,但由于仪器和试剂成本高,在基层医院尚不能普及。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IFA)用镧系元素标记抗原或抗体,同时利用波长和时间两种分辨技术,有效排除了非特异荧光信号,具有超灵敏,动态范围宽,稳定性好,易于自动化等突出优点[1]。
本文应用TRIFA法对来我院就诊的200例血清进行了检测,并与ELISA法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 200份血清标本来自我院期间的病人和体检者。
1.2 方法清晨空腹采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后,分别用TRFIA法和ELISA法进行检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亿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比较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全球共有约2亿人感染了HBV,且每年有数百万人因乙型肝炎而死亡。
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血清学检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血清学检验方法包括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本文将对两种方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利用化学荧光反应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它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CLIA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HBV相关抗体和抗原,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HBsAg、HBsAb、HBeAg、HBeAb等指标,可以及时发现HBV感染情况,指导临床治疗。
CLIA方法还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检测效率,有利于临床实验室的常规化建设。
CLIA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设备和试剂成本较高,操作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对实验人员的要求较高。
由于其所使用的标记物为化学荧光物质,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的偏差。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与CLIA相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更为传统的检测方法,它利用酶与抗原或抗体结合后的相关酶底物反应来检测目标物质。
ELISA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非常适合于临床实验室进行常规检测。
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ELISA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HBV 相关抗体和抗原的检测。
它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血清中的抗体和抗原水平,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与CLIA相比,ELISA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低,容易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ELISA方法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存在操作复杂、耗时长的缺点,在大规模的临床诊断中可能不够适用。
丙肝病毒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抗-HCV与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结果对比分析
范艳萍;朱茂平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6(0)31
【摘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情况,以期为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寻找更为合理有效的检测方法。
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中心体检的体检者750例作为检测对象,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统计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ELISA法检出阳性21例,阳性率为2.80%,PCR法检出阳性40例,阳性率为5.33%,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0,P<0.05)。
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准确可靠,可在临床检测中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范艳萍;朱茂平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3
【相关文献】
1.ELISA法抗-HCV与荧光定量PCR HCV-RNA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2.ELISA法检测HCVcAg、抗-HCV及RT-PCR法检测HCV-RNA的价值
3.荧光定量PCR检测
HCV-RNA和ELISA检测抗-HCV的比较4.丙型肝炎患者ELISA法检测抗-HCV与FQ-PCR检测HCV-RNA结果对比分析5.化学发光法检测抗-HCV-IgG与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荧光定量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体会荧光定量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是当前常用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方法,它们在临床检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方法在HBV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实际案例,得出一些体会和结论。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导致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及时、准确地检测HBV感染对于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具有重要意义。
而荧光定量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作为两种常见的检测方法,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首先来谈谈荧光定量PCR法在HBV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荧光定量PCR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核酸检测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毒载量,对HBV病毒的检测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通过PCR扩增病毒的核酸片段,并利用荧光探针实时监测扩增过程,可以定量检测病毒的数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荧光定量PCR法已成为乙型肝炎病毒载量检测的金标准,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酶联免疫吸附法在HBV检测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通过酶标记抗体和抗原结合来检测感染的技术,具有简单、快速、成本低的优点。
在HBV检测中,可以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HBV表面抗原(HBsAg)、HBV e抗原(HBeAg)、HBV 核心抗体(HBcAb)等指标,从而判定病毒感染的情况。
这些指标不仅可以用于初筛和诊断,还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合临床实际案例,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这两种方法在HBV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以一位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为例,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血清中的HBV DNA,可以准确地评估病毒载量,指导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制定。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中的HBsAg、HBeAg和HBcAb等指标,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评估疾病的活动程度和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亿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比较分析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免疫学检测技术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两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临床医学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概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通过化学发光反应来检测生物分子含量的技术。
其原理是将待检测物与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结合,然后采用特定的发光底物进行化学反应,最终通过测量发光强度来确定待测分子的含量。
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领域。
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概述1. 灵敏度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中的灵敏度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由于化学发光反应具有较高的增强效应,使得其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尤其对于抗体含量较低的样本,具有更高的检测能力。
2. 操作简便性比较在实际操作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相对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有更大的操作简便性。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通常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者只需将样品和试剂加入即可,无需太多的手工操作;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则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操作繁琐。
3. 特异性比较两种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中的特异性相当,均能够对特定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准确检测。
在特异性方面不具备明显的差异。
4. 成本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相对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成本更高。
由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本身价格较高,而且需要使用专门的试剂盒,因此其检测成本较高;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仪器价格较低,试剂也较为常见,成本相对较低。
5. 应用范围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均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在具体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检测。
喙部刃面%更容易观察有关&有研究显示%当工作端尺寸减少-)U%工作端的强度将显著降低(/)&报废的原因可能是此时刮治器的喙部宽度变薄%强度减弱%工作时有折断风险%也影响工作效果&本研究选取的-*7个工作端报废时宽度略偏低%有&.个折断&本文选取的刮治器分别来自'男'女工作年限'r-/年的(名医生%总体上年资高比年资低磨锐保形效果好%其余未发现明显规律&总之%本研究中反复多次磨锐后的L S4;Q Y刮治器锋利程度下降%大部分产生变形%可能影响器械贴合进而影响刮治效果%或容易损伤牙龈引起疼痛出血%提示临床工作时需要认真学习打磨技术和更仔细地打磨&参考文献&$J4S;Q?Q R P%l4R R Q T4A3!g%`Q S?4TQ1%Q C46:L6<T46TAS WQ?<\<2 S46;<?W5C5<?R5?&..)0-)&)!4R Y R C Q34C5;4?46Y R5R(g):g,Q?C V Q R% -)&'".-#!/.-0/.*:-$利春风%万晓曼%杨小英: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g):中国临床新医学%-)&7%*"7#!'-/0'-*:'$L S4=54?5M%l4S4ZQ C R4,%+6<?R<`%Q C46:!<?R AS@5;464?W R AS@5;46C S Q4C3Q?C<\ZQ S5<W<?C5C5R!><[34?Y<ZC5<?R\<S<?Q W5R Q4R Q(g):]Q S52<W<?C<6-)))%-)&*%*/"&#!&/-0&%%:7$李少兰%周$军:口腔专科诊疗器械的保养0牙周锐器的磨利(+):全国口腔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7'0'7/:/$g566R:!5Q6W2L Q>S5@:M A?W43Q?C46R<\ZQ S5<W<?C465?R C S A3Q?C4C5<?4?W 4W_4?;Q W S<<C5?R C S A3Q?C4C5<?(J):(C>Q W5C5<?:P<6C Q S R l6A[Q S!7&'0 7'':收稿日期$-)&*0).0-- 本文编辑$杨光和$$ 摘要 $目的$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C53Q2S Q R<6_Q W\6A<S<533A?<4R R4Y%K V M"+#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Q?=Y3Q265?^Q W533A?<R<S TQ?C4R R4Y%1H"G+#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病毒大蛋白">Q Z4C5C5R`_5S AR64S@Q R AS2 \4;Q ZS<C Q5?%F`a2H]#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收集')例正常体检血清标本作为阴性对照和&/)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利用1H"G+法检测F`a2H]%将其中*)例阳性标本作为阳性样本%*)例阴性标本作为阴性样本%再分别采用K V M"+法检测F`a2H]%对二者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性'检测线性范围'精密度'相关性及两种试剂盒的稳定性进行比较&其中K V M"+与1H"G+结果不一致的&-例标本采用]E V法进行验证&结果$K V M"+检测F`a2H]的最小测定值为)I&?@N36%1H"G+检测F`a2H]的最小测定值为-I/?@N36%二者的特异度均为&))U&K V M"+和1H"G+检测F`a2H]的l4ZZ4值为)I%'&&-例1H"G+和K V M"+检测不一致的标本%经]E V验证后有&)例F`a,!+t&)'拷贝数&K V M"+试剂检测的线性范围在)I(-/r&)-/-?@N36之间%1H"G+试剂盒检测的线性范围在/r&-%&I(?@N36&K V M"+法检测高'中'低'个浓度水平的批内E a平均为(I&)U%1H"G+法的批内E a平均为%I.%U&K V M"+批间E a平均为(I.&U%1H"G+的批间E a平均为&)I7/U&K V M"+试剂盒的结合下降率为(I(&U%1H"G+试剂盒的结合下降率为-'I/.U&结论$K V M"+与1H"G+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两者相比%前者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且K V M"+试剂盒的稳定性更好& $$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大蛋白$$ 中图分类号 $V77(I($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70'%)( -)&% )-0)&&%0)7$$W<5 &):'.(.N X:5R R?:&(*70'%)(:-)&%:)-:)7=(%,'/'2'4#+*2+'G5*&#)'"'-/(%(+%#"4L M N6O P31%#G(6&()'2$(/-2.'&'#G G."'*))*1*"/("Q1G(62#"H(/#G6 G."')'&3("%*))*1:%,L1&%%,-J&1%E"E+'%14+/5617+8491'4:2C/&'&H+/%+N:8+4:8<%I*@&=1:7/1>;?:;7&4+/A2( 2&/&+41G4:#+'O&'3L1G&H+/-'&M18;&4<%J&+'3;*-&7)-'%C)&'+$$(!3)%&*+%)$;3<(+%#$($K<;<3Z4S Q C>Q3Q4R AS Q S Q R A6C R<\R Q S A3F`a2H]TQ C[Q Q?AR5?@C53Q2S Q R<6_Q W\6A2 <S<533A?<4R R4Y"K V M"+#4?W Q?=Y3Q265?^Q W533A?<R<S TQ?C4R R4Y"1H"G+#5?C>Q Z4C5Q?C R[5C>>Q Z4C5C5R`:=(%,6 '/)$+C<C46<\&/)R Q S A3R ZQ;53Q?R<\>Q Z4C5C5R`Z4C5Q?C R[Q S Q;<66Q;C Q W:')R Q S A3R ZQ;53Q?R<\>Q46C>Y ZQ<Z6Q [Q S Q C4^Q?4R C>Q?Q@4C5_Q;<?C S<6R:F`a2H]<\&/)R Q S A3R ZQ;53Q?R[4R3Q4R AS Q W TY1H"G+C<W5R C5?@A5R>*)?Q@42 C5_Q\S<3*)Z<R5C5_Q R43Z6Q R:K>Q?%C>Q R Q R43Z6Q R[Q S Q3Q4R AS Q W TY K V M"+:K>Q R Q?R5C5_5C Y%R ZQ;5\5;5C Y%;<?R5R C Q?2 ;Y%WQ C Q;C5<?S4?@Q%ZS Q;5R5<?%S Q64C5_5C Y4?W C>Q R C4T565C Y<\^5C R[Q S Q Q_46A4C Q W:&-5?;<?R5R C Q?C R43Z6Q R TQ C[Q Q?A2 R5?@1H"G+4?W K V M"+[Q S QC Q R C Q W TYZ<6Y3Q S4R Q;>45?S Q4;C5<?"]E V#:>().2%)$K>QR Q?R5C5_5C Y<\K V M"+4?W 1H"G+[4R)I&?@N364?W-I/?@N36S Q R ZQ;C5_Q6Y:K>Q R ZQ;5\5;5C Y<\K V M"+4?W1H"G+[4R&))U:K>Q l4ZZ4[4R )I%':K>QF`a,!+;<Z5Q R<\&)5?;<?R5R C Q?C R43Z6Q R[Q S Q t&)':K>QWQ C Q;C5<?S4?@Q<\K V M"+[4R TQ C[Q Q? )I(-/?@N364?W&)-/-?@N36:K>Q Z<R5C5_Q S4C Q<\1H"G+[4R TQ C[Q Q?/?@N364?W&-%&I(?@N36:K>Q5?C S424R2 R4Y4_Q S4@Q E a R<\K V M"+4?W1H"G+[Q S Q(I&)U4?W%I.%U S Q R ZQ;C5_Q6Y\<S'W5\\Q S Q?C;<?;Q?C S4C5<?R:K>Q5?C Q S2 4R R4Y4_Q S4@Q E a R<\K V M"+4?W1H"G+[Q S Q(I.&U4?W&)I7/U S Q R ZQ;C5_Q6Y:K>Q R C4T565C Y<\C>Q Q R C4T65R>Q W4R R4Y ^5C[4R TQ C C Q S C>4?C>4C<\C>Q;<33Q S;5466Y1H"G+^5C:?'"+2.)#'"$K V M"+4?W1H"G+;<3Q[5C>4>5@>WQ@S Q Q<\ ;<?R5R C Q?;Y5?WQ C Q;C5?@F`a2H]:F<[Q_Q S%C>Q R Q?R5C5_5C Y%ZS Q;5R5<?4?W R C4T565C Y<\K V M"+4S Q TQ C C Q S C>4?C><R Q<\ 1H"G+:$$(@(1A'&/))$F Q Z4C5C5R`_5S AR$$K53Q2S Q R<6_Q W\6A<S<533A?<4R R4Y$$H4S@Q R AS\4;Q ZS<C Q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乙肝病毒的复制(&)%目前主要通过检测血清学标志物'F`a2 ,!+及]S Q G&等指标来确诊乙型肝炎%并监测病毒复制及判断预后等%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F`a2 H]是F`a的包膜蛋白%作为反映F`a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的新的血清学监测指标%与F`a病毒的复制程度密切相关%目前检测F`a2H]的方法主要为酶联免疫吸附实验"Q?=Y3Q265?^Q W533A?<R<S TQ?C4R2 R4Y%1H"G+#法('%7)%随着荧光免疫自动化分析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以抗原抗体反应与荧光物质发光和时间分辨技术相结合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C53Q2S Q R<6_Q W\6A<S<533A?<4R R4Y%K V M"+#已被逐渐应用于临床&笔者对K V M"+与1H"G+两种方法的检出阳性率'检测线性范围'精密度'相关性及两种试剂盒的稳定性进行比较%评价K V M"+用于F`a2 H]检测的价值&B:材料与方法BC B:试剂与材料:F`a2H]的K V M"+试剂盒"苏州新波公司产品#$F`a2H]1H"G+试剂盒"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F`a,!+聚合酶链反应试剂盒"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产品#&BC D:标本来源:&/)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来自无锡市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血清%所有乙肝患者均符合-)&)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均为阳性%无甲'丙'丁'戊肝的合并感染%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重度酗酒者等疾病&')份正常体检者血清标本"F`a 血清标志物均阴性#&BC E:K V M"+检测F`a2H]$采用双抗夹心法%在+A2 C<,1H M"+2&-'/仪上检测荧光信号%从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的F`a2H]的含量"软件程序机器自带#& BC I:1H"G+检测F`a2H]$采用双抗夹心法%利用+H"G1"u D+H"K mGm GK1J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检测& BC J:]E V检测F`a,!+$采用商品化的聚合酶链式反应试剂盒进行检测%验证K V M"+与1H"G+不一致的标本&BC R:统计学方法:应用G]GG&*I)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K V M"+和1H"G+两种方法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l4ZZ4值&D:结果DC B:K V M"+和1H"G+的灵敏度比较$利用K V M"+法测定-)孔零点标准品的荧光强度%零标准点荧光强度均值加-倍标准差";#后的荧光强度在标准曲线上得到的相应值为其最小测定值%为)I&?@N36&利用1H"G+法测定-)孔零点标准品的吸光度%零标准点吸光度均值加-倍标准差";#后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得到的相应值为其最小测定值%为-I/?@N36& DC D:K V M"+和1H"G+的特异度比较$利用K V M"+和1H"G+两种方法分别检测')例正常体检者血清"F`a 血清标志物均阴性#的F`a2H]的含量%结果均为阴性%二者F`a2H]检测的特异度均为&))U"')N')#&DC E:K V M "+和1H "G+测定F `a 2H ]的一致性$对1H "G+阴性组和阳性组的标本进行K V M "+方法的检测%结果见表&%l 4ZZ4j )I %'&在1H "G+阳性组有&例K V M "+阴性%在1H "G+阴性组有&&例K V M "+阳性%利用]E V 进行验证得出%在1H "G+阴性组有&)例F `a,!+t &)'拷贝数%其他阴性&表&$K V M "+和1H "G+测定F `a 2H ]的一致性1H "G+K V M "+O 0总计O (.&*)0&&/.*)总计%)()&7)$注!l 4ZZ4j )I %'DC I:K V M "+和1H "G+检测F `a 2H ]的线性范围$在.)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选择F `a 2H ]浓度"&)-/-?@N 36#较高的&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倍比稀释至)I (-/?@N 36%用K V M "+试剂与1H "G+试剂盒同时进行F `a 2H ]的检测%结果见图&&K V M "+试剂检测F `a 2H ]的线性范围在)I (-/r &)-/-?@N 36之间%1H "G+试剂检测的线性范围在/r &-%&I (?@N 36%K V M "+在高值和低值分别比1H "G+高出%倍的检测范围&图&$KV M "+和1H "G+检测F `a 2H ]的线性范围DC J:K V M "+和1H "G+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比较$K V M "+检测F `a 2H ]高'中'低'个不同浓度水平的批内E a "'j -)#分别为7I ')U '(I 7&U '*I /%U " @j (I &)U #%1H "G+检测的批内E a "'j-)#分别为%I -.U '%I /%U '&)I )(U " @j %I .%U #%见表-&K V M "+检测F `a 2H ]高'中'低'个浓度的批间E a "'j %#分别为/I )(U '*I &/U '%I /'U "@j (I .&U #%1H "G+检测的批间E a "'j %#分别为.I '%U '&)I )7U '&&I .'U"@j &)I 7/U #&见表'&表-$KV M "+和1H "G+批内精密度比较 'j -) 组$别K V M "+1H "G+浓度"?@N 36#G,E a"U #浓度"?@N 36#G,E a"U #高浓度组'('I '&/I ('7I ')'/%I &-.I (%%I -.中浓度组//I *'I /*(I 7&/7I -7I (/%I /%低浓度组&(I /&I -/*I /%&(I *&I (%&)I )(表'$KV M "+和1H "G+批间精密度比较 'j % 组$别K V M "+1H "G+浓度"?@N 36#G,E a"U #浓度"?@N 36#G,E a"U #高浓度组'('I .&%I 7&/I )('()I -''I *%.I '%中浓度组//I &'I .7*I &//7I ./I /&&)I )7低浓度组&(I '&I '.%I /'&(I &&I .-&&I .'DC R :K V M "+和1H "G+的相关性$以K V M "+和1H "G+两种方法分别检测.)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F`a 2H ]浓度%以1H "G+法测得浓度为B 轴%以K V M "+法测得浓度为Y 轴进行比较%相关系数8j )I .&(%回归方程为<j &I (*7-@0&/I '.7&见图-&图-$KV M "+和1H "G+的相关性DC S:K V M "+和1H "G+试剂盒的稳定性比较$取'组K V M "+试剂盒置7c 保存*W 后%测得平均荧光强度为'()(%.计数N R %'*c 水浴*W 后%测得平均荧光强度为''/..(计数N R %'*c 与7c 相比%抗原抗体结合的平均下降率为(I (&U $取'组1H "G+试剂盒置7c 保存*W 后%测得平均的吸光度值为-I *)%'*c 水浴*W 后%测得平均吸光度值为-I )(%'*c 与7c 相比%抗原抗体结合的平均下降率为-'I /.U &见表7&表7$K V M"+和1H"G+试剂盒的稳定性比较组$别K V M"+1H"G+7c保存*W"荧光强度#'*c水浴*W"荧光强度#抗原抗体结合的下降率"U#7c保存*W"吸光度#'*c水浴*W"吸光度#抗原抗体结合的下降率"U#&组-(/7-'-/&'-7/I'&-I/%&I%7-%I(% -组'(/&-''7&/-&(I7(-I(*-I&--)I() '组7/&/-&7&/&7-%I)(-I%7-I-'-&I7%平均值'()(%.''/..((I(&-I*)-I)(-'I/.E:讨论EC B:F`a2H]由]S Q G&']S Q G-和G结构域组成的双重跨膜拓扑结构%是F`a2H]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作用的依赖性结构(/)&F`a2H]在肝细胞内作为受体蛋白对F`a复制过程具有反式激活的作用%由肝细胞内释放参与构成病毒外膜%与血清F`a,!+拷贝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反映患者机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情况('%/)&本研究用K V M"+分别检测1H"G+阴性组和1H"G+阳性组标本中的F`a2H]的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8j)I.&(#% l4ZZ4值为)I%'%表明两种方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不一致的&-例标本利用]E V方法进行验证%其中1H"G+阳性组%K V M"+阴性的&例标本进行]E V 检测%结果F`a,!+i&)'拷贝数$在1H"G+阴性组%&&例K V M"+阳性标本进行]E V检测F`a,!+%有&)例t&)'拷贝数%说明]E V结果与K V M"+的结果更接近%从而证明K V M"+的结果更可靠%具有更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EC D:从K V M"+和1H"G+的检测线性范围可以看出% /?@N36和&-%&I(?@N36两个浓度值分别是1H"G+最低和最高的检测限&而K V M"+有更宽的检测范围%其最低和最高的检测限为)I(-/?@N36和&)-/-?@N36%分别比1H"G+高出%倍的检测浓度%累计高达&(倍%也说明了K V M"+比1H"G+有更高的灵敏度&利用K V M"+检测F`a2H]可以提高阳性率%降低假阴性率&对于一些极低浓度的F`a2H]%1H"G+无法检测%而低浓度的F`a2H]也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利用K V M"+即可检测到F`a2H]%从而为临床医生判断病情及指导用药提供依据&EC E:此外%K V M"+的精密度更高于1H"G+%这与巢浩界等(*)利用K V M"+和1H"G+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研究是一致的&对二者的试剂盒稳定性比较中%K V M"+试剂盒'*c与7c相比%抗原抗体结合的平均下降率为(I(&U%而1H"G+试剂盒*c与7c相比%抗原抗体结合的平均下降率为-'I/.U%可见K V M"+试剂盒的稳定性更好%说明K V M"+凭借其更高的精密度和更好的稳定性测定的结果准确度更高%更可靠& EC I:F`a2H]检测反映病毒复制情况%对于临床判断慢性乙肝患者的感染'病毒复制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对于低浓度的F`a2H]%一般1H"G+检测为阴性%而高灵敏度的K V M"+则能精确定量F`a2H]的浓度%为临床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疾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此外%K V M"+自动化程度较1H"G+更高%减少了工作中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提高了结果的准确度&因此%K V M"+定量检测F`a2H]正逐步成为现代检测乙型肝炎免疫学指标新的发展方向&参考文献&$王$贺%邢智远%孙风波%等: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对高病毒载量F`Q+@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比较(g):中国临床新医学%-)&(%."&)#!%%-0%%7:-$谢服役%孙$琦%陈$巍:乙肝病毒大蛋白在乙肝患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g):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7#!-%)0 -%-:'$贺超奇%覃江凤%梁友芳%等: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包膜大蛋白检测与病毒复制的相关性研究(g):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0-/:7$樊$燕%王永忠%郑国军%等:乙型肝炎病毒1抗原'大蛋白与乙肝病毒,!+的关系(g):山东医药%-)&/%//"&#!7&07-:/$陈翔宇:乙肝血清学检测研究进展(g):医学理论与实践%-)&/% -%!-7/)0-7/-:($`S AR R a:F Q Z4C5C5R`_5S AR3<S Z><@Q?Q R5R(g):P<S6W g L4R C S<Q?2C Q S<6%-))*%&'"&#!(/0*':*$巢浩界%张$铭: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优越性的探讨(g):实用检验医师杂志%-)&(%%"7#!-).0 -&&:收稿日期$-)&*0&)0&& 本文编辑$吕文娟。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HCV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5-10-09T16:57:53.7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作者:陈华根刘小花宋强
[导读]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HCV-RNA检测对于判断急慢性感染、复制水平、明确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实验条件限制,难以常规应用。
陈华根刘小花宋强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500)
【关键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HCV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081-02
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HCV,主要经血液传播[1]。
HCV有6种基因型,感染人体后,血液中出现抗-HCV,而HCV-RNA浓度相对较低,所以临床实验室常通过检测抗-HCV来判断HCV感染,诊断丙型肝炎[2-3]。
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凝集试验、金免疫层析试验等检测,应用广泛的ELISA检测抗-HCV灵敏度,准确度能满足临床诊断丙型肝炎需要,但缺乏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的实验室却显繁琐。
近年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TRFIA)逐步在临床实验室用于抗-HCV检测,我们利用TRFIA检测,同时与ELISA方法比较,评价其检测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3年至2014年经ELISA检测抗-HCV阳性标本299例,其中男163例,女136例,年龄18至89岁。
1.2 方法
1.2.1试剂、仪器和质控品抗-HCV ELISA试剂分别购于厦门新创公司,MK3酶标仪和Well Wash Plus型洗板机系上海热电产品。
TRFIA试剂、前处理仪和荧光测定仪购于苏州新波公司。
质控品购于北京康彻思坦公司。
仪器皆经过维护校准且通过技监局年度强检,质控品和试剂在效期内使用。
1.2.2方法采集患者静脉血3~5ml,自然收缩或37℃温育30分钟后,3000转/分离心15分钟,立即检测或置冰箱2℃~8℃保存2日。
严格按照标准作业指导书操作。
厦门新创公司ELISA检测阳性者,再用TRFIA检测。
2.结果
ELISA检测抗-HCV阳性299例,经TRFIA检测阳性299例,符合率100%。
3.讨论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所致的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病原体检测是疾病诊断必不可少的手段,病原体诊断标志是抗-HCV 和HCV-RNA。
HCV-RNA检测对于判断急慢性感染、复制水平、明确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实验条件限制,难以常规应用。
抗-HCV ELISA检测,仅需洗板机、酶标仪等一般实验设施,并且现在所用第三代试剂,所选抗原包括C区、NS3区、NS4区和NS5区,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缩短了“窗口期”,反应性样本可不用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验证,因此ELISA检测抗-HCV是各级实验室运用最多的丙型肝炎病原标志检测项目。
但实验类型多采用间接二步法,检测周期较长。
虽然选用抗原,试剂工艺有所改进,但酶免疫检测结果,受类风湿因子、补体、异嗜性抗体、用鼠抗诊疗诱导产生的抗鼠抗Ig、自身抗体、溶菌酶等内源性影响因素和溶血、细菌污染、标本收缩不充分、存贮过久、反复融冻等外源性影响因素干扰难以完全避免[4]。
通过利用TRFIA法检测299例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结果完全一致,说明利用TRFIA检测抗-HCV准确可靠,且智能化程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梦东主编.实用传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27-134.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脏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16(8):324-329.
[3] 李金明主编.临床酶免测定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87-90.
[4] 黄学斌,陈华根,刘冰.金免疫层析试验检测丙型肝炎抗体应用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8):1531-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