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培训会议片
- 格式:ppt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26
结核病培训课件一、引言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犯全身各种器官,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近年来,我国结核病疫情呈现上升趋势,防治任务依然艰巨。
为了提高大家对结核病的认识和防控能力,我们特制定本培训课件,旨在普及结核病知识,提高防控水平。
二、结核病病原学1.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抗酸染色阳性。
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核排入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可引起感染。
3.潜伏期:一般为2-12周,短者可数天,长者可达数年。
三、结核病流行病学1.发病率:全球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约1000万例,我国占全球结核病负担的1/10。
2.人群分布:结核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和种族,以青壮年、免疫力低下者和贫困地区人群为主。
3.地理分布:全球范围内,结核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
四、结核病临床表现1.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2.全身症状:午后低热、乏力、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
3.合并症:如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呼吸衰竭等。
五、结核病诊断与鉴别诊断1.痰涂片抗酸染色:简便、快速、成本低,但敏感性较低。
2.痰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可确诊结核病。
3.X线检查:早期发现肺结核的重要手段。
4.结核菌素试验:检测人体对结核菌素的反应,判断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5.鉴别诊断:与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癌、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相鉴别。
六、结核病治疗1.化学治疗: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结核病的关键,疗程一般为6-9个月。
2.药物治疗原则: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
3.药物不良反应:肝功能损害、视力损害、过敏反应等,需密切监测。
4.外科治疗:适用于耐药结核病、大咯血、支气管胸膜瘘等。
七、结核病预防1.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隔离、治疗结核病患者。
2.切断传播途径:通风换气、戴口罩、避免密切接触等。
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卡介苗,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