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8.2重力 力的示意图
- 格式:ppt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13
《8.2 重力力的示意图》复习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N;(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
2. 一个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它能否测量一只质量为2kg的鸡?(g=10N/kg)3.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4,则它们在同一地点物体所受重力之比为。
若甲的质量为6kg,则乙的重力为 N(g=10N/kg)。
4. 苹果成熟,果柄老化枯萎后,苹果由于受到的吸引而沿方向落到地面上.一般来说,质量越大的苹果受到的也越大.5. 如图所示,是小球放在斜面上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6.关于“重力”这个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重的物体受重力,向上飘升的气球不受重力C.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支承面垂直D.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7. 下面所列举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500NB、仙女星系距离银河系约200万千米C、一支普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D、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0.3kg8. 如图为空中飞行的足球,质量为0.5kg,请在图中画出球所受重力的图示。
9.如图所示,用绳子系住小球,靠在墙上,物体重16N,绳受到20N 拉力,试画出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10.画出斜面上物体A所受重力G=20N示意图。
11. 一个同学用测力计测物体的重量,他按照图所示的方式操作,测力计上读数是2N,对这个读数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表示测力计的自重是2NB.表示秤钩拉重物的力是2NC.表示重物拉秤钩的力是2ND.表示重物的重量是2N12. 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下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情况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足球的作用力)13. 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没有雪花下落现象 B.跳高运动员一跳可达到楼项上C.物体质量、体积将失去 D.人们不能挂盐水14. 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上质量为6kg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kgB.在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在月球上重为100NC.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的地球上的六分之一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cm需要6N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N的拉力15.在某运河桥头立有这样的一块牌子,如图所示。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8、2 重力力的示意图》教案A.知道什么是重力,重力产生的原因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A.知道重力的施力物体,重力的方向及其应用,知道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A.通过探究得出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公式G=mg,知道g=9.8N/Kg的物理意义。
B.通过观察知道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的应用。
A.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
重点难点:1.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
2.判断重力的方向。
3.会画力的示意图。
教学过程:前提测评演示:①让手中的粉笔自由下落;②把杯中的水倒出来,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通过观察,让学生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通过讨论得出:物体都是由高处落到低处,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它们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由此引入本节课题。
以学定教一、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
(重力的产生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但重力并不等于吸引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对地面附近的物体的吸引作用。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物体。
例如,粉笔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粉笔。
水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水。
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在物理学中用符号G表示。
二、重力的测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把待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注意弹簧测力计应竖直放置)三、重力的大小生活中常把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为物重。
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的关系1、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质量分别为50克、100克和150克的物体的重力,将测量结果填在课本的表格内。
分析实验记录,(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物体的质量不同,但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是一定的;由此说明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二、重力力的示意图_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重力”。
本节主要介绍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施力物体、重力的作用点以及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重力的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 重力的施力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 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4. 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是一种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施力物体、作用点。
2. 培养学生掌握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
3.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施力物体、重力的作用点。
难点: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挂图、模型。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现象吗?请解释这一现象。
学生回答: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是因为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2. 知识点讲解:(1)重力的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重力的施力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3. 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讲解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示例绘制一个力的示意图,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绘制力的示意图。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求重力的大小。
解题步骤:(1)确定物体受到的重力公式:G=mg(2)代入物体的质量m=2kg和重力加速度g=9.8N/kg(3)计算重力的大小:G=2kg×9.8N/kg=19.6N5.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求重力的大小。
专题复习提升训练卷(8.2 重力力的示意图)-20-21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一、选择题1、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C.物体将失去质量 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2、关于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1kg等于9.8N,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B.将10kg的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和重力都要变小C.天平和测力计在月球上都可以正常使用D.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3、关于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大小相等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质量大小与重力成正比 D.地面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4、本学期段考结束后,各校都举办了体育艺术节。
假如“失去重力的话”,下列比赛项目:①100m跑,②举重,③跳水,④铅球,将无法进行的是()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③④ D.①②③④5、如图所示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6、人们往车上装货时,总是把重的东西放在车厢下部,把轻的东西放在车厢上部,这是为了()A.降低货物重心不致翻车B.保护轻东西不被压坏C.减小对车厢的压力D.减小货物对车的压强7、如图,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其奥妙是()A.重心低,不易倾倒B.里面有自动升降的装置C.重力小,可以忽略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8、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的关系”的是()9、载人飞船从地球飞往火星大约需要半年多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宇航员们可以在飞船公共活动舱中进行锻炼。
据你分析,下列运动能起到健身效果的是()A.引体向上 B.拉弹簧测力计 C.跑步 D.做俯卧撑10、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A.只有重力B.重力和空气阻力C.重力和手的推力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11、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上有一弯形硬杆,其下端固定一个小球,小球也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关于小球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12、宇航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不能进行以下哪个测量的操作()A.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B.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C.用秒表测量时间 D.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13、如图所示,一个圆柱状的纸筒顺着一个倾斜的木板滑下,不考虑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关于纸筒在地面上的落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A点的左侧 B.正好在A点C.在A点的右侧 D.上述三种情况皆有可能14、如图是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若不考虑空气阻力,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15、如图所示,用拇指、食指捏住圆规的一个针脚,另一个有铅笔芯的脚支撑在手掌心位置,使OA水平,然后在外端挂上一些不太重的物品,这时针脚A、B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方向的判断,下列各图中大致正确的是()16、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斜面CD上静止,CE为水平面,O表示物体A的重心。
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通过探究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的实验,理解重力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力的示意图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
在今天的实验中,我将会向大家介绍探究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的方法,并带领大家一步一步掌握相关知识。
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如下:一块平衡砝码,一只吊钩,一把细线,一块小物体,一张光滑的平板和一个稳定的支架。
我们来学习重力的概念。
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所产生的吸引力,是因为地球拥有质量而产生的吸引力。
地球拥有质量,从而产生了重力场。
物体在重力场中受地球吸引而具有重量。
第一次在地球上进行实验也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进行的,被称为“重力实验”,他悬挂了一个非常小的“体积”球,测出它与地球的引力,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我们将进行实验:将小物体挂在线上,利用吊钩将其悬挂在平衡砝码上,并将平衡砝码悬挂在支架上。
此时小物体会因为重力向下运动,直到受力平衡后停下来,形成静止状态。
我们在实验图中用箭头表示了物体受到的重力向下的力(Fg),平衡砝码所产生的向上的力(Fn),以及细线所产生的张力向上的力(Fe)。
在力的示意图中,我们将其表示为一个平衡体系,并利用代数的方法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以此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了重力的概念,而且掌握了运用力的示意图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的方法。
力的示意图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能够简单明了地描述物理现象的一种图形工具,它清晰地表明了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和运动状态。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探究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来学习重力和力的示意图的应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让他们掌握使用力示意图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并在这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