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杠杆》第一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4.89 MB
- 文档页数:7
§11-2 杠杆(第1课时)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满足什么关系呢?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两边挂上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记录F1,L1,F2,L2;
(3)改变数据,再做几次实验,记录数据。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提醒:每个钩码重0.5N,本次实验统一认为左边动力,右边阻力。
实验表格:
实验次数动力
F1
动力臂
L1
动力×动力臂
F1·L1
阻力F2阻力臂L2
阻力×阻力臂
F2·L2
1 1N 0.2m
2
3
4
5、得出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6、评估与交流
(1)为什么该探究活动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平衡呢?
(2)该实验还有什么注意事项?
(3)用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向上拉能否使杠杆平衡呢?
F2
F1。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11.1杠杆第1课时
问题集锦
1.什么是杠杆?
2.它由哪些因素组成?
3.如何画一个杠杆各力对应的力臂?
知识清单
知识点1:杠杆的定义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知识点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练习1】画出下列图中各杠杆的支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练习2】指出下列图中的动力与阻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知识点3:杠杆力臂的画法
杠杆力臂的画法:一找点( ___ 点)、二画线(力的_________ )、三作垂线段
1.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 O ;
2.画好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3.再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练习3】在以下各图中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补画完整。
杠杆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想法:先带一些生活中的工具让学生对机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对工具的操作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杠杆,然后直接告诉杠杆的五要素并以习题加以巩固。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杠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是杠杆,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2、认识杠杆的五要素,并会在实物上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器材:起子,图钉,开瓶扳手,夹子,木块
重点:理解杠杆的五要素
难点:画杠杆的五要素,特别是在有力臂让画力的情况。
教学过程:
教后记:。
教学案(1)课题:杠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杠杆是简单机械的一种,理解杠杆的五要素 2.会画力臂3.能探究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加以应用 教学重点:力臂的画法以及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 引入新课活动11.1图钉:木板上钉了一枚图钉,能用手把它拔出来吗?请一位同学试一试 让学生想一想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拔出图钉。
(学生手边的器具和教师提供的工具), 二、新课教学1.讨论一下刚才学生拔出图钉过程中所用到的工具在工作时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得出杠杆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右框中画出利用起子撬出图钉的示意图2.根据示意图学生结合课本理解杠杆的五要素理解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阻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橇图钉的示意图上标出杠杆的五个要素并加以分析 3.学生完成练习上的作图题a c ,4.学生总结画力臂的一般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作力臂的一般方法完成作图题中的b和d6.学生根据所画的力臂总结:什么时候力臂在杠杆上?什么时候力臂为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活动11.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什么是杠杆的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计实验:实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力臂如何测量最简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实验:记录实验测量的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验证猜想(1)调节杠杆使杠杆在_________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本要求测量实验数据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3)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例题1:如果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4倍,那么当杠杆平衡时,动力是阻力的______倍学生练习1:用动力臂是阻力臂12倍的撬棒撬重为1800N的石头,所用动力至少是_______ N.练习2.用一根杠杆撬重物,当物重1000N时,手至少要用200N的力才能撬动.若此时阻力臂长20cm,则动力臂的长度应为()A.20cm B.1m C.2m D.5m例题2:一人挑担子,扁担长1.2m,在A端挂上400N的重物,B端挂上200N的重物,欲使扁担平衡此人肩膀距B端多少m?若两端各减100N重物,欲使扁担平衡,肩膀应距B端多少m?练习3:一根1m 长的杠杆,左端挂80N 的物体,右端挂20N 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支点应离左端多远(杠杆自重不计)?如果两端各增加10N 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则支点应往那端移动?移动多长?三、课后巩固: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支点总位于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之间 B .动力臂越长,总是越省力C .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越大,就越省力D .动力作用方向总是与阻力作用方向相反 2.一根轻质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已经平衡,现在对杠杆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 ( )A .杠杆不可能再保持平衡B .杠杆有可能再保持平衡C .杠杆一定能保持平衡D .要根据力的大小才能做出判断 3.请画出下图中各力的力臂.4.如图11-2,工人师傅用吊车搬运集装箱.集装箱重为G,支撑杆对吊车臂的支持力为F.在图中画出集装箱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支持力F 对转动点O 的力臂. 5.如图11-3所示,O 为支点,请画出力F 1和F 2的力臂6.撬棒在撬道钉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15倍,当撬道钉时用力20N 恰能将道钉撬起,则道钉受到的阻力为 N 。
2017春八年级物理下册11.1 杠杆第1课时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教案(新版)教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春八年级物理下册11.1 杠杆第1课时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教案(新版)教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春八年级物理下册11.1 杠杆第1课时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教案(新版)教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十一章机械与功本章内容概述本章是在前面学习过力学的基础上,研究杠杆、滑轮、斜面、轮轴等简单机械,认识力与功,理解做功有快慢之分,并进一步研究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通过本章学习,我们应该对力学知识获得进一步理解:能从常见工具和器械中识别出杠杆和滑轮,知道杠杆、滑轮的特点和应用,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能正确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本章共分5节:1.第1节“杠杆”,本节讲述了杠杆的概念和分类,要求学生能从生活中的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本节有一个重要的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到结论性、规律性的知识,而且要通过探究活动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2.第2节“滑轮”,本节讲述了定滑轮、动滑轮的概念、特点和实质,并进一步学习了滑轮组的特点和组装。
3.第3节“功、功率",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掌握功大小的计算,然后通过熟悉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到做功的快慢问题,再用速度的方法类比得到功率的概念,结合速度的公式、单位,讲述功率的公式和单位,再通过例题帮助学生掌握功率的计算;最后认识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一切机械都不省功.4。
第4节“机械效率”,本节是在学习了功、功率的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有用功、总功的概念并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知道实际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杠杆》第一课时学案
【想一想】
(1)撬棒在撬石头时做什么运动?生
活中还有类似的工具吗?
(2)你能说出物理学中杠杆的特点吗?说说看。
杠杆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一议】
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使杠杆发生转动,这种效果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呢?
可能的因素有:
【自学、提高】
自学课文P
1-5自然段内容讨论回答:
3
①动力、阻力方向相同吗?相对于支点的转动方向一致吗?
②你对“力的作用线”是如何认识的?“力臂”与数学中学习过的“点到直线的距离”有何关系?
【动手作、你能行】
1、试在右图中作出撬石头时的杠杆示意图(即作出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试试看。
2、你能画出以下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吗?
【友情提示】作图时突出三点:虚线、垂足、大括号!
3、请画出起瓶盖和钉锤撬铁钉力臂的示意图
4、请作出课本P5
图11-6中(b)、
(c)杠杆力臂的
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