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课程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屋建筑学课程总结

园林学院城市规划09级曹传云 20090553015

1、建筑的内涵及功能:

屋建筑学是适合土木工程类专业人员了解和研究建筑设计的思路和过程、建筑物的构成和细部构造以及它们与其他相关专业,特别是与结构专业之间的密切联系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建筑空间是供人使用的场所,它们的大小、形态、组合及流通关系与使用功能密切相关,同时往往还反映了一种精神上的需求。作为人类栖息活动的场所,建筑物还应满足许多其他方面的物质需求,例如防水、隔热、保温等。按不同的使用要求,分为居住、教育、交通、医疗等许多类型,但各种类型的建筑都应该满足以下基本的功能要求。

本书从常用的建筑类型与结构支支承系统之间的关系、建物的围护、分隔系统的构成以及它们的细部构造等几个方面介绍对建筑物的实体进行研究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2、建筑物的分类:

2.1 根据使用性质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类:

生产性建筑根据生产内容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

非生产性建筑则可统称为民用建筑。民用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而居住建筑一般包括住宅和宿舍。

而公共建筑有生活服务性建筑、托幼建筑、文教建筑、科研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行政办公建筑、交通建筑、通信广播建筑、体育建筑、观演建筑、展览建筑、旅馆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宗教建筑等等。

按楼层高度区分有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超过100米的建筑一律统称为超高层。

2.2 根据结构分类:

可分为木结构建筑、砖石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①框架结构、②简体结构、③剪力墙结构、④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混合结构(①砖混结构、②钢混结构、③砖木结构)、其他结构。

2.3 根据规模分类:

可分为大量性建筑(住宅、学校等)、大型性建筑(火车站、航空港等)。

2.4 根据耐久性能划分:

可分为一级临时性建筑(5年)、二级易于替换性建筑(25年)、三级普通建筑(50年)、四级纪念性建筑和特别建筑(100年)。

2.5 按耐火性能区分:

可分为非燃烧体建筑、难燃烧体建筑、燃烧体建筑等。

3、建筑构造:

建筑的构造有楼地层、屋盖及阳台、雨篷,墙体,墙及楼地面面层,基础,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门和窗。

3.1楼层的基本形式

根据力的传递方式,建筑物楼层的形式可以分为板式、梁板式和无梁楼盖等几种类型。

3.2建筑屋盖系统

由于支承结构方式不同,可分为坡屋顶、平屋顶以及曲面屋顶等几种形式。

3.3阳台、雨篷等部件

阳台是有楼层的建筑物中,人可以直接到达的向室外开敞的平台。可分为挑阳台、凹阳台和半挑半凹阳台等几种形式。

3.4墙体

建筑物的墙体依其在房屋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有内墙和外墙之分。外墙属于房屋的外围护结构,起着界定室内外的空间,并且遮风、挡雨、保温、隔热,保护室内空间环境良好的作用;内墙则是用来分隔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其中,凡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称横墙。横向外墙可以通称为山墙,而不论建筑物是否采用坡屋顶:凡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纵墙,纵墙有内纵墙与外纵墙之分。在一片墙上,窗与窗或门与窗之间的墙称为窗间墙;窗洞下部的墙称为窗下墙或窗肚墙。

结构受力情况不同,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建造材料不同,可分为砖墙、石墙、土墙、砌块墙、混凝土墙以及其他用轻质材料制作的墙体。

3.5墙的施工工艺可分为粉刷类、粘贴类、钉挂类和裱糊类。表面粘贴的材料主要有各种面砖、石板、人工橡胶的块材和卷材以及各种其他人造块材,

3.6在建筑工程上,把建筑物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把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上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类。

人工加固地基通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打桩法以及化学加固法等。

3.7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

形式可有用平台梁来支承的板式楼梯和梁板式楼梯;从侧边出挑的挑板楼梯;作为空间构件的悬挑楼梯;悬挂楼梯;支承在中心立杆上的螺旋楼梯。

3.8门窗

门窗属于房屋建筑中的围护及分隔构件,不承重。其中门的主要功能是供交通出入及分隔、联系建筑空间,带玻璃或亮子的门也可起通风、采光的作用;窗的主要功能是采光、通风及观望。

4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及设计因素

4.1基地情况:如地形、地貌、地物、周围建筑及树木现状等。

4.2水文地质:用作地基的土壤类别、承载力、地质构造、有无冲沟、河道、古墓以及地下水等不良的地质情况。

4.3气象条件:如日照情况、温度变化、降雨量主导风向、风荷雪载和冻土深度等。

4.4市政设施:如给排水、煤气、热力、电力、能量等的供应。

4.5道路交通:是否有路可通、通行车种及运输能力。

4.6施工能力及材料供应:施工设备。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能否保证材料供应的品种、数量、期限以及地方性材料可用的情况。

4.7施工准备

场地“三通一平”,路通、水通、电通、地平。

搭建临时棚屋、组建建筑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