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格式:docx
- 大小:36.79 KB
- 文档页数:2
氢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理化性质- 化学符号: H化学符号: H- 原子序数: 1原子序数: 1- 原子量: 1. g/mol原子量: 1.00784 g/mol- 元素族: 1A元素族: 1A- 主族: 1主族: 1- 周期: 1周期: 1- 电子排布: 1s1电子排布: 1s1- 气态: 氢气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气态: 氢气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 熔点: -259.2°C熔点: -259.2°C- 沸点: -252.9°C沸点: -252.9°C- 密度: 0. g/L(0°C,1 atm)密度: 0.08988 g/L(0°C,1 atm)- 溶解性: 在水中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溶解度。
溶解性: 在水中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溶解度。
- 燃烧性: 氢气是一种高度易燃的气体,在遇到火源时能够发生剧烈燃烧并产生水。
燃烧性: 氢气是一种高度易燃的气体,在遇到火源时能够发生剧烈燃烧并产生水。
危险特性尽管氢气是无毒且无害的,但其具有以下危险特性:- 易燃性: 氢气是高度易燃的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产生反应时能够迅速燃烧。
这意味着氢气在存在火源时极易导致火灾或爆炸。
易燃性: 氢气是高度易燃的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产生反应时能够迅速燃烧。
这意味着氢气在存在火源时极易导致火灾或爆炸。
- 可燃气体的扩散性: 氢气具有极佳的扩散性,且与其他气体混合后能快速扩散。
这使得在泄露或事故情况下,氢气能够迅速扩散到较远的地方,增加事故范围和危害。
可燃气体的扩散性: 氢气具有极佳的扩散性,且与其他气体混合后能快速扩散。
这使得在泄露或事故情况下,氢气能够迅速扩散到较远的地方,增加事故范围和危害。
- 氧气的贫化: 当氢气燃烧时,会消耗周围的氧气,导致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从而造成窒息危险。
氧气的贫化: 当氢气燃烧时,会消耗周围的氧气,导致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从而造成窒息危险。
氢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
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 出麻醉作用。
| 泄漏紧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岀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 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 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运输注意事项: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 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装运该物品的车 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 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 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 30C ,相对湿度不超过 80%。
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
远离火 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卤 素接触。
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包装类别:052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废弃处置: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
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氢气理化性质及其毒性表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氢气的理化性质以及其毒性的信息。
理化性质
- 化学式: H2
- 分子量: 2.02 g/mol
- 相对密度: 0.0899 g/cm³
- 沸点: -252.87°C
- 熔点: -259.2°C
- 点火点: 585°C
- 爆炸极限: 4-75%(体积百分比)
- 溶解性: 难溶于水
- 气味: 无味无色
毒性
氢气在常温下本身不具有毒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氢气具有高度易燃性和爆炸性。
当氢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4-75%)时,
任何引火源都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因此,在使用和储存氢气时务必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此外,应注意的是,在氢气燃烧时会生成水蒸气,高浓度的水
蒸气可能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刺激作用。
因此,在密闭空间中使用
氢气时,应确保良好的通风以避免水蒸气积聚。
尽管氢气本身并不具有直接的毒性,但在不安全的使用条件下,如在有限的通风环境中或与其他可燃气体混合时,氢气的存在仍可
能导致危险情况。
结论
本文档概述了氢气的理化性质以及其潜在的危险性。
在使用和
处理氢气时,必须遵循相关的安全规程,确保操作环境安全,并防
范与其他可燃物质混合引发的危险。
请在全面了解相关安全信息后
使用氢气。
氢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可燃的气体。
它具有以下的理化性质
和危险特性:
-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 氢气能与氧气发生剧烈的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热能。
这种反应称为燃烧反应,也是氢气被广泛用作燃料的原因之一。
- 氢气还可以与许多其他元素和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
同的化合物。
例如,它可以与氟反应生成氢氟酸,与氯反应生成氢
氯酸等。
-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
- 氢气是轻于空气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它具有很高的热导
率和电导率。
- 在常温下,氢气是气态的,但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和增加压力
来将其液化或固化。
- 危险特性:危险特性:
- 氢气具有高度可燃性,能够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
在空气中,氢气能够形成易燃的混合物,并且只需要有明火或
电火花的存在,就能引发爆炸。
- 氢气对于火源、高温和明火非常敏感,在接触火源或高温物
体时,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
- 氢气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特殊的安全措施,如防爆设备、气体泄漏检测和适当的通风系统,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了解氢气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对于安全操作和应
用非常重要。
在使用氢气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安全规程和操作
指南,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