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组团总体规划(2013-2030年)
- 格式:docx
- 大小:15.93 KB
- 文档页数:4
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组团总体规划(2013-2030年)文字简要说明一、目标定位(一)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西起京港澳高速,东至万三公路,北起黄河郑州市界,南至陇海铁路,总面积156平方公里。
组团中心区面积79平方公里,西起京港澳高速辅道,东至万三公路,北起连霍高速,南至陇海铁路。
本次规划期限至2030年: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
(二)上位及相关规划1、《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郑东新区白沙组团属于都市区东部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规划对东部新城定位要求:省级公共文化行政服务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定位为行政文化服务功能组团。
2、《郑汴新区总体规划(2009-2020年)》对白沙组团的定位要求:职教基地,主导功能为职业教育、现代服务、创新产业基地,同时兼具居住与生活服务功能。
3、《白沙组团核心区详细城市设计》白沙核心区沿中心轴线从南向北依次设置三个居住组团,六个企业办公组团,九个行政办公组团,形成“三、六、九”的数理关系。
(三)现状特征1、规划区区位优越,交通优势明显,可达性强;内部有多条河流穿过,四周均有生态廊道与周边城市组团隔离,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土地资源较丰富。
2、现状建设情况目前,白沙组团的现状建设在原有郑汴新区总体规划、郑汴产业带规划的指引下,以教育科研、二类居住以及工业项目为主。
教育科研主要分布在郑开大道以北;二类居住主要分布在郑开大道以南;工业项目主要分布在中央大道以北,均为近几年建设,建筑质量较好。
白沙组团乡镇建设以村民住宅、村办企业为主。
村民住宅建筑层数多为2~3层,大部分为村民自建用房,未经统一的规划设计,建筑秩序较乱,环境卫生状况较差。
村办企业以建材市场以及工业仓储为主,主要位于白沙镇和圃田乡,沿商都路两侧分布,建筑层数多为2~3层,建筑质量较差,建筑秩序较乱。
(四)规划思路:紧密结合城市设计,加强区域联动与城乡协调,强化产业引领与核心集聚,实现环境优先与生态共荣(五)功能定位:构建以省级行政服务区、公共文化活动示范区、高端商务区为主要功能的生态智慧的省公共服务核心区。
《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草案)》:两核六城十组团2011-08-30 10:29《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草案)》正式发布:功能定位为核心增长极总体布局由两核六城十组团中原经济区新闻网8月30日消息:郑州新区被定位为郑州都市区的核心增长极,其规模将和中心城区相同,也就是说将来郑州都市区的核心区域将由两个规模相同的城市组成。
郑州新区将重点推动七组团,即CBD、龙湖区、郑州东站地区、国际物流园区、龙子湖高校内区、白沙——绿博园组团、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到2020年郑州新区的建成区面积达到40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达到400万,GDP占全市比重30%以上。
假如中原经济区是一部“大片儿”,那么郑州都市区就是这部片子的“领衔主演”。
从郑州都市区概念提出至今,这位领衔主演尚未全面展示过自己,大多数市民对其了解,仅限于媒体对它的“零星”报道。
作为昨日开幕的中国共产党郑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的一项重要议题,《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草案)》昨日正式发布并于今日进行探讨审议。
A城市化目标:建成区超1000平方公里,人口1500万以上郑州都市区的功能定位包括:全国物流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会展中心、信息中心、创新中心、服务外包基地、装备制造基地、电子信息基地、汽车生产基地、国际陆港和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2020年,郑州都市区总人口将达到1500万以上。
建成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主城区建成区面积800平方公里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0%。
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20标台,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5%;城市人均道路铺装面积10平方米,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人均拥有停车位面积1平方米;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40%;全年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保持320天以上。
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2010年为4040.9亿),占全省1/4以上,人均GDP 达到14万元左右,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排名前移1至2位(2010年排名16位);B区域中心目标:3个小时可到京、沪、汉、宁、西安2020年,郑州都市区要实现通达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南京、天津的3小时铁路客运交通圈,建成以郑州为核心“30、60、120、150”分钟的中原经济区交通辐射圈,形成直飞世界部分主要城市、营运业务覆盖国内主要城市的现代化国际空港。
《郑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主要内容(一)指导思想、期限与城市规划区界定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和《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突出郑州在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和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带动作用;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健康、区域统筹、城乡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注重以人为本,强化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本次规划划分为两个规划层次,即市域和中心城区。
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二)城市发展目标1、总体发展目标到2020年,把郑州建成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富有中原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的、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有较强经济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2、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左右。
3、社会发展目标加强城市公共安全,促进城市人口的适度稳定,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保障基本居住需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障社会民生。
到202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万元;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达到50个;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数量达到1300所;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达到0.8—1平方米/人。
4、环境友好目标形成以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良好为标准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地区性可利用水资源27.9亿立方米;万元GDP耗水量较2006年减少40%;单位GDP 能耗水平控制为0.84吨标煤/万元GDP;基本农田控制为28.29万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小于等于100平方米/人;森林覆盖率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等于14平方米/人;污水处理率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大气SO2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5%。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郑州市白沙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25)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1.24•【字号】豫发改工业〔2019〕46号•【施行日期】2019.0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郑州市白沙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25)的批复豫发改工业〔2019〕46号郑州市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报请审批郑州市白沙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的请示》(郑发改团产〔2018〕450号)收悉。
经商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统计局并报省政府同意,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郑州市白沙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25)》,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范围。
按照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郑东新区白沙组团总体规划,郑州市白沙产业集聚区东至万三公路,西至京港澳高速辅道,南至陇海铁路,北至科学大道,规划面积65.157平方公里(建成区30.35平方公里、发展区21.153平方公里、控制区13.654平方公里)。
三、主导产业。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信息服务。
四、功能布局。
按照多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要求,产业集聚区以郑开大道东西方向为主要发展轴,规划建设大数据产业园、总部商务园、生命科学园、职业教育园、科学谷、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生态景观走廊,形成“一轴、一廊、四园、一谷、一中心”的空间结构。
五、绿色发展。
严格按照建设区域的生态环保要求,切实抓好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等工作和配套措施落实。
六、用地管理。
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以产业用地为主,充分依托相邻城区设施满足产业集聚区生产性生活需要,严禁房地产、大广场等项目建设。
坚持依法供地,按规定程序履行具体用地报批手续。
请据此抓紧开展产业集聚区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工作。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总面积132平方公里投资已超百亿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获批据中牟县城乡规划中心10月8日消息,《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总体规划(2016-2030)》通过郑州市城乡规划局组织的专家论证,经过修改完善,形成规划方案。
该方案已经郑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据中牟县政府网信息,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2013年3月成立,前身是郑州绿博文化产业园,此次规划范围北至连霍高速公路、西至万三公路(新G107)、南至贾鲁河,东至官渡组团西边界,总面积约132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6-2020年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前身是郑州绿博文化产业园)位于郑州、开封之间,是郑汴产业带的核心区域,规划面积132平方公里,先后对园区18项规划进行全覆盖设计;累计投资100亿元,园区核心区水系9600亩正在开挖,总里程80公里的“九纵六横”骨干路网全部建成贯通;总投资200亿元,全面建设涉及辖区所有村庄的5个安置小区,将实现辖区群众全部回迁安置,为辖区封闭式开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发展规模至2020年,园区人口规模为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7.4平方公里以内。
至2030年,园区人口规模为7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7平方公里以内。
该园区累计投资100亿元,园区核心区水系9600亩正在开挖,总里程80公里的“九纵六横”骨干路网全部建成贯通;总投资200亿元,全面建设涉及辖区所有村庄的5个安置小区。
从规划中提取的信息是,区域发展方向是“创客+旅游”,主要发展产业是时尚体验旅游、创意设计产业、文化艺术产业、文化科技产业、文教博览业、休闲娱乐业、生态旅游业。
根据发展总体规划,到2020年,园区人口规模为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7.4平方公里以内。
到2030年,园区人口规模为7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7平方公里以内。
按照规划,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座多元交通要素构成的区域。
一.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郑东新区西起中州大道,东至万三公路,北起黄河南岸,南至陇海铁路,由中央商务区、龙湖区域、白沙园区、综合交通枢纽区、龙子湖高校园区、沿黄都市农业区等六大功能组团组成,总面积260平方公里。
如今的郑东新区已经成为河南省城市化的重要标志和展示城市新形象的“窗口”和“名片”。
(二)规划背景依据“十八大”提出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为了落实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规划建设,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巩固提升郑东新区生态水系建设成果,并与《郑州都市区生态水系全面提升规划》相衔接,根据郑东新区管委会的工作部署,委托郑州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了《郑东新区生态水系规划》。
二.区域水系现状与规划(一)区域河流现状流经郑东新区的河道均属淮河流域,主要河流有贾鲁河干流及支流魏河(含魏河,魏河改线和魏河故道)、金水河、熊耳河、东风渠、潮河、七里河、徐北沟共计9条。
另有如意河、昆丽河两条景观运河。
(二)区域湖泊现状规划区内湖泊主要有:龙湖、龙子湖、如意湖、象湖。
其中龙湖、龙子湖和象湖为在建湖泊,如意湖为已建湖泊。
(三)杨桥灌区现状杨桥灌区位于中牟县境内,目前有效灌溉面积为22853 hm2,属大型灌区。
现有总干渠1条,长7.48 km,全部衬砌;干渠2条,长42.10 km,全部衬砌。
(四)区域水系规划情况1、《郑州都市区生态水系全面提升规划》2、《郑州贾鲁河生态水系综合方案》3、《郑州市白沙组团生态水系规划》三.规划目标(一)规划目标本次水系规划目标是:根据郑东新区城市发展的需要,针对现有水系的特点,因地制宜,提出防治洪涝灾害的对策措施,确定防洪总体方案及工程布局,提高规划区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分析规划区现状需水量和水环境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和水环境保护措施;通过对水系进行生态景观改造和通航规划,使水系的观光、休闲、旅游等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实现郑东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组团总体规划(2013-2030年)
文字简要说明
一、目标定位
(一)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西起京港澳高速,东至万三公路,北起黄河郑州市界,南至陇海铁路,总面积156平方公里。
组团中心区面积79平方公里,西起京港澳高速辅道,东至万三公路,北起连霍高速,南至陇海铁路。
本次规划期限至2030年: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
(二)上位及相关规划
1、《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
郑东新区白沙组团属于都市区东部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规划对东部新城定位要求:省级公共文化行政服务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定位为行政文化服务功能组团。
2、《郑汴新区总体规划(2009-2020年)》
对白沙组团的定位要求:职教基地,主导功能为职业教育、现代服务、创新产业基地,同时兼具居住与生活服务功能。
3、《白沙组团核心区详细城市设计》
白沙核心区沿中心轴线从南向北依次设置三个居住组团,六个企业办公组团,九个行政办公组团,形成“三、六、九”的数理关系。
(三)现状特征
1、规划区区位优越,交通优势明显,可达性强;内部有多条河流穿
过,四周均有生态廊道与周边城市组团隔离,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土地资源较丰富。
2、现状建设情况
目前,白沙组团的现状建设在原有郑汴新区总体规划、郑汴产业带规划的指引下,以教育科研、二类居住以及工业项目为主。
教育科研主要分布在郑开大道以北;二类居住主要分布在郑开大道以南;工业项目主要分布在中央大道以北,均为近几年建设,建筑质量较好。
白沙组团乡镇建设以村民住宅、村办企业为主。
村民住宅建筑层数多为2~3层,大部分为村民自建用房,未经统一的规划设计,建筑秩序较乱,环境卫生状况较差。
村办企业以建材市场以及工业仓储为主,主要位于白沙镇和圃田乡,沿商都路两侧分布,建筑层数多为2~3层,建筑质量较差,建筑秩序较乱。
(四)规划思路:
紧密结合城市设计,加强区域联动与城乡协调,强化产业引领与核心集聚,实现环境优先与生态共荣
(五)功能定位:
构建以省级行政服务区、公共文化活动示范区、高端商务区为主要功能的生态智慧的省公共服务核心区。
围绕这一功能定位,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发展以会议中心、酒店商务、特色金融、休闲娱乐、科研创新、教育培训、高端商贸为主的辅助功能。
(六)规划目标
将白沙组团打造成中原经济区的首善之区、智慧之城。
具体包括以下
四方面具体目标:
1、以省级行政中心为核心职能,加强区域交通联系,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和质量,形成区域辐射核心,在中原经济区层面将白沙组团打造成为高效智能的行政核心。
2、发挥白沙组团的区域辐射能力,通过规划企业总部和高端商务基地使白沙组团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成为智慧和资本积聚共存的高端商务区。
3、传承魅力的中原传统文化,汇聚活力时尚的现代文化,在白沙组团范围内将二者融为一体,在中原经济区层面打造魅力文化的示范区。
4、利用周边及规划范围内的生态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体现生态环保的理念,塑造城市特色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低碳城市。
二、统筹与布局
1、人口规模:城市功能区人口约73万人,白沙组团总人口77万人。
2、产业布局规划
打造集现代高端服务业、科技创新产业、都市农业于一体的综合产业体系。
城市功能区产业定位:集总部经济、高端商务、泛旅游产业、科技创新与创意产业、特色商贸产业于一体的综合型服务业。
生态廊道及沿黄生态带产业定位:沿黄生态旅游、沿黄文化休闲、都市休闲农业、现代农业生产、传统农业展示。
(三)城乡用地布局
1、规划结构
白沙组团构建“一核一带两轴、一区三点四廊”的组团空间结构。
通过主次轴及干道的支撑,将白沙组团各功能区紧密联系,带动协调发展。
中心区构建“一带贯全城、十字串三心、多片融一体”的空间结构。
2、规划布局
在用地布局方面在布局框架、规划理念的指导下,充分结合现状、城市设计和相关规划要求,对各类用地进行合理布局。
白沙组团范围内总用地面积约156平方公里,非建设用地约7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约8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约81.5平方公里,中心区建设用地规模约73平方公里。
如图(与之前网络流传版本略有不同,细节略有修改)【图片】【图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