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工艺基础
- 格式:docx
- 大小:3.47 KB
- 文档页数:2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点第一章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一、切削加工基本概念1、成形运动(切削运动)是为了形成工件表面所必需的、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成形运动(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2、主运动是指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形成已加工表面所需的最基本运动。
一般来讲,主运动是成形运动中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的运动,机床的主运动只有一个。
3、进给运动是指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以加工出完整表面所需的运动。
进给运动可能有一个或几个,通常运动速度较低,消耗功率较小。
4、切削过程中,工件上形成三个表面1)待加工表面——将被切除的表面;2)过渡表面——正在切削的表面;3)已加工表面——切除多余金属后形成的表面。
5、切削用量三要素1)切削速度v c切削刃上选定点在主运动方向上相对于工件的瞬时速度。
2)进给量f在进给运动方向上,刀具相对于工件的位移量,称为进给量。
3)背吃刀量a p背吃刀量是在通过切削刃基点并垂直于工作平面方向上测量的切削深度。
6、成形运动简图7、切削层尺寸要素(1)切削层:刀具切过工件的一个单程,或只产生一圈过渡表面的过程中所切除的工件材料层。
(2)切削层尺寸平面:通过切削刃基点并垂直于该点主运动方向的平面,称为切削层尺寸平面。
(3)切削层尺寸要素①切削厚度:指在切削层尺寸平面内,沿垂直于切削刃方向度量的切削层尺寸。
②切削宽度:指在切削层尺寸平面内,沿切削刃方向度量的切削层尺寸。
③切削面积:是指在给定瞬间,切削层在切削层尺寸平面里的实际横截面面积。
二、刀具角度1、车刀的组成三个刀面:前面、主后面、副后面两个切削刃:主切削刃、副切削刃一个刀尖2、辅助平面1)基面: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
2)主切削平面:过切削刃选定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3)正交平面:通过主切削刃上的某一点,并同时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
3、车刀的标注角度γ(1)前角在正交平面中测量,是刀具前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指机械工程学科中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它是机械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提高机械制造工艺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包括工艺规范和标准化。
工艺规范是根据机械制造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程,用于指导和统一机械制造中各个环节的操作和控制。
标准化是指通过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使得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和生产得到统一和规范化。
其次,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还包括加工工艺和设备技术。
加工工艺是指根据机械制造的要求,确定和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流程和方法,以实现对工件的加工和成型。
设备技术是指机械制造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的选择、调试和操作。
另外,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还包括工艺设计和工艺参数的确定。
工艺设计是指根据机械产品的设计要求,确定其加工工艺流程和方法,以保证产品工艺性能的达到和满足。
工艺参数是指加工工艺中的各种工艺参数的选取和确定,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最后,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还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
质量控制是指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通过控制和调整各个环节的操作和参数,以保障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质量检测是指对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件进行检测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要求和标准。
总之,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机械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工艺规范和标准化、加工工艺和设备技术、工艺设计和参数的确定,以及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等方面。
只有掌握了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机械制造工作,提高工艺质量和效率。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机械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机械制造的质量和效率具有关键影响。
在这1500字的篇幅里,我将继续深入探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相关内容。
首先,工艺规范和标准化是机械制造的基石。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和控制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工艺规范的制定是根据不同的机械制造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例如,对于精密加工的零部件,必须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以保证零件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符合设计要求。
汽车制造技术基础1、汽车⽣产四⼤⼯艺分类1)冲压⼯艺在⾦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常温条件下利⽤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压,使其产⽣塑性变形,以获得形状、尺⼨和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的结构件或覆盖件。
冲压件的拉深、成形、整形、修边、冲孔、翻边以及存放和发送整套⼯艺过程。
2)焊装⼯艺汽车车⾝制造过程中,将经冲压成形的汽车车⾝结构件和覆盖件,⽤焊接加⼯的⽅式将其组合成不可拆卸的具有完整功能的结构件或汽车⽩车⾝的加⼯⼯艺过程。
3)涂装⼯艺在汽车车⾝及各总成部件表⾯进⾏油漆喷涂等⼯艺,以达到防护和装饰的功效。
主要由前处理、电泳线、密封底涂线、中涂线、⾯涂线、精修线及烘⼲系统等组成。
⼀般采⽤空中悬挂和地⾯滑橇相结合的机械化输送⽅式。
4)总装⼯艺是汽车制造过程中最后⼀个⼯艺环节,总装线采⽤100%柔性⽣产⽅式,以适应多车型、多品种的混流⽣产。
总装⼯艺包括物流、输送、装配、下线检测等多个⽣产环节。
第⼆章冲压⼯艺2.1⼆、冲压⼯艺⽅法1)开卷与校平 2)冲裁 3)弯曲 4)拉深 5)其他⼯艺(胀形和缩⼝)冲裁⼒的计算:其中,P为冲裁⼒ k—系数,⼀般取1.3; L—冲裁件的冲裁周边长度;t—板料厚度;—冲裁件的材料的抗剪强度。
2.2(3)拉深⼯艺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艺性(1)拉深过程中的起皱、板料厚度变化和硬化(2) 1)拉深件的形状应尽量简单对称。
2)拉深件凸缘的外轮廓最好与拉深部分的轮廓形状相似。
拉深⽐较困难。
3)拉深件的圆⾓半径要合适。
4)拉深件底部孔的⼤⼩要合适。
5)拉深件的精度要求不宜过⾼。
6)拉深件的尺⼨标注应符合⼯艺要求。
2.3(11)汽车冲压⽤钢板系列的基础钢种IF钢(超深冲拉深级钢)和含磷钢均为基础钢种2.4(12 16)弯曲⼯艺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艺性1)弯曲回弹 2)弯曲裂纹 3)弯曲偏移⼯艺性: 1)弯曲件的形状应对称。
2)弯曲件的圆⾓半径应⼤于板料许可的最⼩弯曲半径。
3)弯曲件的直边⾼度不宜过⼩。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大纳一、说明三、教学要求、及建议绪论1、教学要求1.明确课程的性质和任务2.了解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关系,工艺文件及其在生产中的作用。
2、教学内容1.机械制造工艺概述2.课程的性质和任务3.生产过程概述3、教学建议1.引言要激励学生学习好课程,为增强工作的适应性,向一专多能发展打下基础。
2.讲清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关系,工艺文件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强调在生产中必须严格执行工艺文件的各项规定。
第一章铸造1、教学要求1.了解砂型铸造的特点、造型的方法及对型砂的要求。
2.熟悉铸件的常见缺陷并了解其产生原因。
3.了解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特点及其应用。
2、教学内容§1-1 概述一、铸造的特点二、铸造的分类§1-2 砂型的制造一、砂型二、造型材料三、摸样和芯盒四、造型五、造芯六、浇注系统及冒口七、合型§1-3 浇注、落砂和清理一、浇注二、落砂和清理三、铸件和外观检查及缺陷§1-4 特种铸造简介一、金属型铸造二、压力铸造三、离心铸造四、熔模铸造3、教学建议1.有条件时尽可能结合现场见习或参观进行教学。
2.重点是砂型铸造第二章锻压1、教学要求1.了解锻造的分类、特点,熟悉其应用。
2.了解冲压的分类、特点及其应用。
2、教学内容§2-1 概述一、锻造的特点和分类二、冲压的特点三、压力加工§2-2 金属的加热和锻件冷却一、锻造温度范围二、锻件的冷却方法§2-3 自由锻一、加热炉二、自由锻设备三、自由锻方法四、自由锻实例§2-4 模锻一、胎模锻二、模锻§2-5 冲压一、冲压设备二、冲压的基本工序3、教学建议1.有条件时尽可能结合现场见习或参观进行教学。
2.重点是锻压的特点和应用。
第三章焊接1、教学要求1.了解焊接的分类、特点及其应用。
2.熟悉焊条电弧焊的原理、方法和焊接质量。
3.熟悉气焊与气割的原理、设备、方法。
机械制造工艺学基础概述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参数1.1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刀具材料金属的切削过程磨削机理车削外圆1.2外圆表面加工磨削外圆外圆表面的光整加工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法选择钻孔扩孔铰孔1.3内孔表面加工镗孔拉孔珩磨磨孔研磨第一章孔的精密加工滚压机械加工内孔表面的加工方法选择金刚镗原理与方法平面的车削加工平面的铣削加工平面的刨削和拉削加工1.4平面加工平面磨削平面的精密加工平面刮研平面研磨平面抛光平面的加工方案沟槽的车削加工1.5沟槽加工沟槽的铣削加工沟槽的刨削和插削加工特形面的车削1.6特形面加工特形面的铣削螺纹的车削普通螺纹的加工攻螺纹和套螺纹梯形螺纹的车削1.7 螺纹加工传动螺纹的加工梯形螺纹的铣削梯形螺纹的精加工螺纹的加工方案概述第一章机械加工铣齿原理与方法滚齿插齿剃齿1.8齿轮加工齿面精加工珩齿磨齿常用齿轮齿形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及应用齿轮齿面加工方案一机床夹具的作用二机床夹具的分类2.1概述三机床夹具的组成一六点定位原理完全定位二定位方式不完全定位欠定位2.2机床夹具重复定位的定位原理和定位元件工件以平面定位及其定位元件三定位元件工件以内孔定位及其定位元件工件以外圆柱面定位及其定位元件1 基准不重合误差2.3定位误差1)平面定位的分析与计算一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2)用圆柱销,定第二章 2 基准位移误差位心轴定位机床夹具3)用定位套定位基础知识4)用V形块定位二定位误差的计算(1)动力装置1 夹紧装置的组成一夹紧装置的(2)夹紧机构组成及基本要求 2 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1 夹紧力的方向选择2.4机床夹具二夹紧力的确定 2 夹紧力的作用点选择的夹紧装置 3 夹紧力的大小1 斜楔夹紧机构2 螺旋夹紧机构3 偏心夹紧机构三典型夹紧机构刚性定心夹紧机构4定心夹紧机构弹性斜定心夹紧机构2.5典型机床一车床夹具专用夹具实例二钻床夹具三铣床夹具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毛坯制造过程生产过程零件的加工过程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产品的装配过程产品的辅助劳动过程工艺过程3.1基本概念工序安装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工位工步走刀生产纲领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单件生产小批生产第三章生产类型成批生产中批生产机械加工大量生产大批生产工艺规程的制定工艺规程的内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作用与格式机械加工工艺卡片3.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技术上的先进性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经济上的合理性有良好的劳动条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产品验收的质量标准产品的生产纲领需要的原始资料毛坯资料现场设备和工艺装备国内外生产技术的发展情况有关的工艺手册及图册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1.分析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2.按零件批量大小确定生产类型4.拟定工艺路线3.确定毛坯的种类和尺寸,画出毛坯的草图,作出材料预算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6.确定各工序的设备,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7.确定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8.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9.填写工艺文件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主要加工表面的形状精度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主要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及表面质量方面的要求热处理及其他要求,如动平衡,配重等3.3零件的铸件———时效结构工艺性分析毛坯的锻件———正火及毛坯的选择类型及型材特点型材焊接件———时效毛坯的选择零件对材料的要求毛坯生产纲领的大小选择的零件结构形状和尺寸大小原则现有生产条件第三章1设计基准机械加工工序基准工艺规程一基准的2工艺基准定位基准的制定概念与分类测量基准装配基准1作为基准的点,线,面在工件上不一定存在(如球心,轴心线,中心平面等),通常由3基准的分析某些具体表面来体现,这些表面称为基面2各表面间的位置精度(如平行度,垂直度)也有基准关系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3.4定位基准 1 精基准的选择自为基准原则的选择互为基准原则1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则应以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二定位基准2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的选择余量均匀,应选择该表面作粗基准2 粗基准的选择3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面积大,平整,光洁,没有浇口,冒口,坡口或飞边等缺陷,以便定位和夹紧可靠。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一、内容概括机械制造工艺可是个有趣的领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它的基础知识,咱们普通人可能对机械制造不太熟悉,但它是制造业的核心。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带你认识机械制造工艺的几个要点,接下来我们将涵盖的内容有机械制造的简介,机械制造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工艺方法,比如切削、铸造、焊接等。
还有机械制造中重要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读完这篇文章,你就能对机械制造有个大概的了解啦!让我们开始这次的知识之旅吧!1. 机械制造工艺的重要性机械制造工艺,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其实它就是制造各种机械产品的过程和方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机械产品无处不在,从手机、家电到汽车、飞机,都离不开机械制造工艺。
所以这工艺的重要性可大了去了!首先机械制造工艺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石,没有好的工艺,产品质量就无法保证,更别提生产效率了。
这就像做饭,如果没有正确的烹饪方法,再好的食材也做不出美味佳肴。
机械制造工艺就像那个厨师,决定了产品的“味道”。
其次机械制造工艺还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比如说一辆性能优异的汽车,离不开精细的机械制造工艺。
没有这些工艺,我们的出行就可能受到影响,生活质量自然会下降。
所以机械制造工艺就像是提高我们生活品质的“调料包”。
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还能推动社会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制造工艺也在不断进步,推动了整个工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进步。
这就像是一个良性循环,每一步都离不开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
机械制造工艺可是个“大角色”啊!我们的生活、工业的发展,甚至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它。
所以学习、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哦!2. 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接下来让我们聊一聊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看看它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步的。
如今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势头可是非常迅猛,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新的工艺和技术不断涌现,让机械制造变得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绿色化。
比如说现在的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数字化技术都在机械制造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
制造工艺基础
制造工艺基础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工艺流程、设备选择等方面。
制造工艺基础的良好掌握,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工艺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是指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制造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环节。
在制造工艺基础中,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工艺流程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产品的特点、生产能力、设备条件等因素,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工艺的连续性和可行性,以避免生产过程中的中断和浪费。
二、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是指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
合理的工艺参数选择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制造工艺基础中,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适当的工艺参数。
同时,还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以满足不同生产条件下的要求。
三、工艺技术
工艺技术是制造工艺基础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它涉及到生产设备的选择、操作方法的确定、工艺流程的制定等方面。
在制造工艺基础
中,需要掌握各种工艺技术,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
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艺技术水平,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生产环境。
四、工艺改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制造工艺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工艺改进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来实现。
在制造工艺基础中,需要注重工艺改进的研究和实践。
只有不断地进行工艺改进,才能保持竞争优势,适应市场的需求。
总结起来,制造工艺基础是制造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对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在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工艺技术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才能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制造工艺基础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工艺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