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医学生物学(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5.08 MB
- 文档页数:57
医学生物学(Medical Biology)绪论一、什么是生命最小的生物是病毒。
如细小病毒(Parvovirus),亦称小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它是最小的DNA 病毒,直径只有20nm,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正二十面体,没有蛋白膜。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研究室发现的中国小麦花叶病毒,长100nm。
最大的生物是20-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
生命的基本特性化学组成的同一性;严整有序的结构;新陈代谢;应激性;稳态;生长和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适应性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cell)组成2.化学成分的同一性从元素成分看,不存在特殊的生命所特有的元素;从分子成分看不同物种享有共同分子机制。
3.严整有序的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4.新陈代谢生物是开放系统,生物和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流动。
包括同化作用或合成代谢与异化作用或分解代谢。
5.应激性和运动生物能接受外界刺激而发生附合目的的反应,反应的结果使生物“趋吉避凶”。
6.稳态尽管外界环境波动很大,哺乳动物总有某些机制使内环境的性质维持不变。
7.适应生物的结构都适合于一定的功能;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延续。
8.生长、发育和繁殖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个体,然后逐渐衰老死亡。
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
生长发育是一个遗传决定的稳定的过程。
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
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9.遗传、变异和进化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
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
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
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进化能力即基因多样性。
生命不可或缺的特征再生能力即繁殖;进化能力即基因多样性;物质代谢。
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大专)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以研究人体在健康和疾病时体内的生物化学过程为目的,通过检测人的体液等标本中的化学物质,为临床医生提供疾病诊断、病情治疗监测、药物疗效观察、判断预后以及健康评价等信息的一门学科。
:指20XX年2月国际化标准组织发布的《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是专门针对医学实验室认可而制定的一个标准。
3.实验室认可:是权威性专业组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实验室或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检查、考核,认可能够开展或胜任某些工作,并授予资格的过程。
4.检测系统:指完成一个检验项目测定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消耗品、操作程序、质量控制程序等的组合。
二、填空1.英译汉:ISO的中文全称是;IFCC的中文全称是。
、 LIS、 APR、 BCG的中文全称依次为、、、。
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现代化主要表现在:①检测分析自动化;②试剂标准化和商品化;③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④ISO15189认可;⑤参与临床诊断和治疗。
第二章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一、名词解释1.急诊检验:是实验室为了配合临床对危急重症患者的诊断和抢救而实施的一种特需服务。
2.危急值:指某些检验结果出现了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的极限值。
二、填空1.生化检验常用的体液标本有、、和等,其中以标本最为常用。
2.生化检验中,是最常用的血液标本,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
3.生化检验中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草酸钾—氟化钠)等。
4.检验前质量管理要素主要包括(医生申请)、:当物质浓度为1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2.电泳技术: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的特性,对混合物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和测定的一项技术。
3.电化学分析技术:是利用物质的电化学性质,测定化学电池的电位、电流或电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
4.光谱分析技术:指利用物质具有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谱系的特点,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医学微生物学教材的绪论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研究对象和内容、微生物的分类及特点、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对象,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和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2. 掌握微生物的分类及特点,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对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微生物的分类及特点、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难点: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医学微生物学在临床应用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张医院消毒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微生物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研究对象和内容。
3. 分类与特点:介绍微生物的分类及特点,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4. 医学微生物学:讲解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微生物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以及医学微生物学的应用实例。
6.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的医学微生物学病例,讲解微生物的检测和防治方法。
7.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微生物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预防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六、板书设计微生物学:定义、发展历程、研究对象、内容医学微生物学: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应用领域微生物分类: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代谢类型多样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微生物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对象。
2. 列举三种微生物,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3. 解释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答案:1.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变异、生态等方面的科学。
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古典微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分子微生物学和系统微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