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介绍:新闻学&传播学
- 格式:doc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7
20考研:新闻传播专业考研方向解析新闻学专业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新闻学、新闻与传播、传播学、新闻传播学,以下是各专业介绍:新闻学专业考研方向1:新闻学专业介绍新闻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新闻事业与社会的关系,各种新闻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其运用,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规律,新闻事业的管理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和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遵守法律、能够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职业理念,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
熟练掌握新闻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能从事新闻学实务和新闻学教学、科研工作。
就业前景新闻学作为一个热门专业其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原因之一,社会急需此方面的人才。
其二,此学科发展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生产力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对信息需求日益迫切,从而刺激新闻事业的发展;整个社会的教育面扩大,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读者群越来越大;广告越来越多,新闻事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获利丰富的企业,刺激了投资和扩大再生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新闻事业提供了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技术手段。
新闻学专业考研方向2: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介绍新闻与传播专业是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征的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专业,使其具有从事新闻媒体、舆论宣传、出版发行、文化管理和教育科研等部门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图片社以及广告、公关、出版发行等部门从事新闻文字、声像、图片的采写、编辑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也可在国家机关、文化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文化传播、管理和教学科研等工作。
就业前景可在各类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图片社以及广告、公关、出版发行等部门从事新闻文字、声像、图片的采写、编辑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也可在国家机关、文化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文化传播、管理和教学科研等工作。
050301新闻学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考研大纲、考研经验分数线报录比XXX-2021中央民族大学006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考研050301新闻学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考研大纲、考研经验分数线报录比招生人数、考试科目新祥旭邓老师说解业参考书新闻传播史论、理论《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外国新闻传播史》程曼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理论十说》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延伸阅读)《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延伸阅读)新闻传播实务《新闻采访教程》张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编辑学》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采访学》蓝鸿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网络传播概论》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延伸阅读)《公共关系学(第二版)》胡百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延伸阅读)《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赵玉明、艾红红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延伸阅读) 新闻理论部分1、新闻理论教程(第二版),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别太适合跨专业的同学初次阅读,杨保军老师用哲学的视角来解构新闻学理论。
作为本科学了三年新闻学的我,一些章节读起来都较为吃力。
其中第五章新闻挑选标准,第六章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第八章新闻传媒,第九章新闻传播规律,第十章新闻自由,第十一章新闻道德需要着重阅读、明白、经历。
从2008年后的新闻学部分试题基本出自这本书的课后习题,建议去圣才网上买一本此书的配套课后习题解答。
2、新闻理论十说,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适合跨专业同学首次阅读,陈力丹老师把新闻学的重点内容用非常多生动的例子来阐述,比较容易明白。
但系统性别是非常强,是一本通识读物。
3、新闻学概论(第四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这本书看一看新闻与宣传的关系就脚够了。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MJC)考研专业介绍新闻与传播硕士(055200)1.新闻实务方向本方向是新增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下的一个重要方向,以原有的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方向新闻业务方向为基础,为适应传媒人才的市场需求变化,调整培养思路,凸显业务人才培养的特色,实现从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向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旨在为我国新闻媒体培养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方向的人才培养着力强调两个方面:一是着重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新闻理念,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使学生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通过开设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础理论课程,使之具备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视野;同时注重将理论问题放入媒体一线实践中来予以考量和解决,而不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关照。
二是重视学生新闻采编实践能力的训练,在课堂内引入业界导师,开展前沿业务问题的研讨;充分发挥业界导师和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安排学生进入主流媒体实习,强化训练学生的新闻采编能力,并且加强业务指导和实习成果考核。
本方向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较高的政策水平,拥有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具备较丰富的媒体实践经验与业务能力,熟练掌握新闻采编工作流程、技术及特点,语言文字功力深厚,除了常规新闻,还能够从事高品质新闻报道的采编工作;旨在为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党政新闻宣传部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进入主流媒体、各级新闻宣传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独立从事新闻采编业务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
本方向师资队伍强大,除学院专职导师外,还从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北京电视台等中央及地方媒体聘请了一批高级记者、编辑担任兼职导师。
在课程设置上大幅提高了业务课程的比重,并聘请业界精英开设实务课程。
加强对社会实践和媒体实习的要求,与主流媒体紧密合作,设立定点的实习教学单位,为学生深入媒体一线进行观摩、考察、实习提供便利条件。
2.媒介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媒介市场调查与分析专业硕士方向是建立在新闻学、传播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上,以原有的学术型硕士生招生方向“传播研究方法方向”为基础,将其人才培养思路从侧重学术研究能力培养转向为新闻传播机构培养应用型人才,致力于为新闻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培养专业知识面宽,研究分析能力强,熟悉我国媒体运作,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擅长媒体调查、受众研究的高素质、厚基础、强能力、宽口径、有专长的高级专门人才。
中传国际新闻学硕士各细分专业介绍国际新闻学硕士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其专业方向以及个方向15年招生人数如下:国际新闻史论方向;国际新闻业务方向;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交流方向;国际媒体方向;国际新闻传播方向。
以上方向的考试科目是一样的,具体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五选一③712新闻传播史论④815新闻实务学制:3年。
注:国际新闻传播方向为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班所设方向,该方向只接收推免生,2015年计划招生40人。
中传国际新闻学考研难度分析本文系统介绍中传国际新闻学考研难度,中传国际新闻学硕士就业,中传国际新闻学考研辅导,中传国际新闻学考研参考书,中传国际新闻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国际新闻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传考研机构!一、中传国际新闻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总体来说,中传国际新闻学专业招生量大,考研难度不高,其中15年的招生人数为57人,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传国际新闻学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国际新闻学硕士考试科目里,新闻传播史论和新闻实务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国际新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跨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中传国际新闻学硕士就业怎么样?中传国际新闻学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传在国际新闻学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6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学1定义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2内容新闻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这三个部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新闻理论。
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
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2)新闻史。
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的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
它既提供理论科学的历史教材,又供当前的新闻工作者借鉴。
(3)新闻业务。
总结、研究各种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
(4)媒介管理与经营。
研究国家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以及国家对媒体的宏观调控;总结、研究媒介内部的管理机制,研究媒介的受众市场以及媒介的经营方针、策略等。
新闻业务及媒介管理与经营属于新闻学应用部分。
3历史(1)世界新闻学从18世纪开始发轫,到19世纪末初步形成。
在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闻学逐渐融入大众传播学。
(2)我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1922年出版)、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年出版)和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9年出版),这三本著作构筑了我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二、新闻学和新闻工作(1)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新闻工作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新闻工作者每天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
(2)在媒介报道的专业领域,记者、编辑必须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3)无论何种媒体,记者、编辑都需要运用语言。
新闻学专业介绍及描述新闻学专业介绍新闻学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新闻学专业方向新闻学有理论新闻学、中外新闻史、应用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摄影、编辑出版等专业分支;新闻学专业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马列新闻论著选读、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广播电视学、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等。
新闻学专业怎么样?(学长学姐评价)上海大学:学新闻需要能吃苦耐劳,敢于一直面对社会中的阴暗(新闻中有很多负面新闻,只是许多情况下,上面都不让公开,所以记者的生活,很大一部分是被阴暗充斥),性格要好,必须有强大的人际关系网做保障,否则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如果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新闻线索,只能落于人后,其他的新闻业务素质(新闻采写、编辑能力),就只能靠自己的实习来积累了。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性格比较开朗,喜欢和人交流,而且喜欢写写*、身体比较好,能经常出去跑跑的人比较适合。
适合大学毕业后想直接就业的人学。
新闻学的具体内容每个学校学习的各不同,但主要包括新闻实务和新闻理论。
新闻实务包括采访、写作、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等等。
也学一些很理论的知识。
这些网络上应该有。
不过真的想当记者,而且想以后能有较好的发展,其实可以先去经济、法律。
就业的时候,中文、经济、法律要比新闻专业毕业的更好就业。
另外,新闻与传播包含很广。
刚才只是狭义的新闻学。
考研人大专业介绍之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的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大学,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在文、法、哲等比较偏文的多领域国内领先,下面看一下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之新闻学。
该专业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一、专业概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新闻学硕士和博士教育的两所院系之一,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设立硕士点,1984年设立博士点。
新闻学专业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在1988年和2001年两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最近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成为全国惟一连续三次获得新闻学重点学科的新闻院系。
1999年,作为全国新闻学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成为其依托单位。
自2001年开始实施“十五”规划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科被连续纳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序列,学科建设的硬件基础条件极大改善,学科综合水平显著提升。
“十五”规划实施之初,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确立了“巩固传统优势、创新学科体系、实现重点突破”的学科发展战略,经过多年努力,在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实务新闻学三个学科方向的建设上均取得了重大进展和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二、主要研究方向新闻学是一门研究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规律的科学。
新闻学专业在硕士和博士阶段设有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实务新闻学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其中实务新闻学包括新闻采访写作、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等多个分方向。
1.理论新闻学研究方向理论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的本质特征和新闻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关系以及新闻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社会功能和特点,它的工作原则、方法和一般规律。
该研究方向为本学科点的传统优势方向,在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
多年来,该研究方向的科研成果对我国新闻学科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了榜样与示范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原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考研各方向介绍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原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各方向介绍广播电视学(0503Z2)1. 广播电视史方向广播电视史是新闻史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广播电视业发展为最有影响力的媒体而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
我校从建校后即开始广播电视史的教学和研究,并于1979年设立硕士点,1999年设立博士点,是我校的优势和特色研究方向之一,在国内拥有广泛的影响。
本方向主要研究国内外广播电视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内在规律,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置沿革;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变化;广播电视理论的演化;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重点从史学视角对我国广播电视诸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揭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创建和发展的独特进程和特殊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以指导当下广播电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广播电视史属于专门史,涉及多个学科,涵盖了哲学、历史学和广播电视学等,在研究中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主要研究方法是:在大量占有史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去伪存真;利用联系的观点,抓住主要矛盾,通过一系列史实的确认与分析来研究广播电视历史发展脉络及其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本方向的学生应具备扎实的马列哲学理论基础、丰富的历史学知识储备和系统的广播电视学知识。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媒体实践和研究训练,在理论功底、科研能力、实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应获得显著提高。
毕业后既可进入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机构从事新闻采编、经营管理等实际业务工作,可进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也可进入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等工作。
本方向师资力量雄厚,广播电视史学资料丰富完备,拥有专门的广播电视节目片库,在国内拥有独特的优势地位。
2.外国广播电视方向本方向是广播电视学专业下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它建立在外国新闻史研究、外国媒介史研究与广播电视媒介研究的基础上,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而开辟出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西安外国语大学考研专业介绍专业解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是国家为适应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对新闻与传播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置的专业学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于2001年招收新闻学本科专业,2006年组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并与英文学院联合培养国际新闻方向硕士研究生。
2014年正式获得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授予权。
我校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MJC)设有国际新闻采编、国际广告公关等专业方向,旨在培养精通外语,精通国际传播规则,精通国际新闻传播业务,能够在境内外新闻媒体、政府外宣部门、国际4A广告公司、跨国企业等从事国际新闻采写、编译、国际广告公关等国际化新闻传播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我校MJC教育强调整合学校多语种教育资源,突出高层次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的实践特性与国际视野,注重外语和新闻传播专业素养的有机融合与双重提升。
针对不同外语水平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办学方针。
经过独具特色的语言训练,使原先外语基础偏弱的学生亦能够熟练使用外语进行日常沟通与工作,而具备一定外语基础的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使用外语进行专业写作与编译;专业素养的提升注重与国际接轨,注重引进国际先进的专业理念与操作规则,使学生能够按照国际新闻传播规则从事专业工作。
无论是语言教学还是专业教学,课程设置都侧重实践,以“从做中学”的密苏里新闻教育为模式,通过系统化的实践课程体系与全真式实务训练,培养外语水平高、具有国际视野、动手能力强的新闻传播精英,实现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我校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中,将按照“1+1+1”的模式配备三人导师组,这三个“1”分别是1位新闻与传播专业导师加1位精通外语的专业导师再加1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新闻传播业界导师。
专业介绍:新闻学和传播学新闻学和传播学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在不少地方是相通的。
新闻学侧重于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实践层面,具体到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新闻采制和运作;而传播学研究范围广泛,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文化研究等紧密结合,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传播活动,以及研究传播活动主体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1.研究范围不同。
新闻学主要以传统的报业为主,评论是重点。
学习内容包括理论方面的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新闻史,实践方面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
新闻学有理论新闻学、中外新闻史、应用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摄影、编辑出版等专业分支。
传播学除了报纸外,还涉及电视广播、电影甚至多媒体等几乎所有媒体的所有内容,此外广告、公关、民意测验等也在其包容之下。
传播学学习的内容既有专业课程方面的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信息学、社会学、心理学,也有广告、新闻、影视、营销、对外交流等内容。
传播学包括传播法学、传播理论研究、媒介发展研究、跨文化交际、广告学、艺术传播等分支。
2.就业方向不同。
新闻学多在传统的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单位就业,另外还可以在出版社、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工作,也有人考到教师资格证,到学校里当老师。
传播学可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广告公司、媒介研究公司、政府部门等就业,选择范围更加广泛。
3.考研复习要点不同。
新闻是一门人文学科,其核心理念是公正客观平衡,培养的记者要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其核心课程是采访和写作,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多借鉴;传播学是社会科学,是商业社会下的产物,培养学者或者学者型记者,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与传统的人文学科拉开距离,而多靠近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并且要多看欧美原著。
传播学一、专业介绍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本专业是20世纪中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渐形成的新兴学科,它与信息科学一文一理,覆盖了从信息传播内容到信息传播技术的完整体系,构成了当今信息社会的主旋律,特别是令世人瞩目的大众传播领域,形成了以传播理论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传播平台,平面媒体、广播影视媒体、网络媒体相互促进的专业学科群,学科体系横跨从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效果等整个传播领域,构成了从理论传播学到应用传播学的宽口径、厚基础、适应面广的新兴学科专业。
二、培养方案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当代报刊社、出版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传播、广告经营公司和党政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宣传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是:1.具备较高政治理论水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富于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养成严谨的学风和高尚的人格,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
2.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树立正确的媒介认识观,了解大众媒介及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熟悉传媒的历史与发展现状,观察问题敏锐,分析能力强,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有较强的媒介传播研究能力。
3.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的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北京大学为例:1、研究方向01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02大众传播含广播影视03新媒体与网络传播04广告学05媒体经营管理06编辑出版学2、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15)传播学综合知识(848)大众传播三、推荐院校全国高校中实力较强招生院校: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就业方向可在新闻媒体机构、出版机构、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广告公司、教育部门、农业技术推广等部门从事编导、记者、主持、制作、广告与文化经济活动策划、计算机网络课件开发制作等工作。
五、就业前景传播学是一个大的学科,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等许多学科,但现在在国内,大众误认为传播总是和新闻联系在一起,传播学几乎谈不上什么发展大多向着新闻学的方向发展。
六、相同一级学科下其他相关专业新闻传播学、新闻学七、课程设置(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学位课:学位公共课:第一外国语、科学社会主义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经典选读学位专业课:西方文论与文化、传播学专题理论研究、新闻传播理论与方法研究指定选修课:研究方向:1.传播伦理与法制、跨文化传播专题研究2.文化传播史、二战时期美国传播学研究3.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传播文化研究任意选修课:中国近现代新闻思想研究、电视与新媒体研究、编辑学原理、女性主义与媒介批评、报告文学研究、外国名记者研究、晚报学、版权法研究、西方出版研究、数字出版与传播实践环节:教学实践、学术活动补修课: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史传播学人气院校1.厦门大学人气:2040682.四川大学人气:1384063.武汉大学人气:1566784.南京大学人气:1214055.复旦大学人气:986776.中国传媒大学人气:566727.北京师范大学人气:91865 8.大连理工大学人气:823469.北京大学人气:133538 10.南京师范大学人气:8810011.暨南大学人气:46718 12.北京邮电大学人气:4254113.华中师范大学人气:64115 14.同济大学人气:9562915.华中科技大学人气:104100 16.上海交通大学人气:5557117.中国人民大学人气:127227 18.上海理工大学人气:2246819.重庆大学人气:91021 20.南开大学人气:13436621.中南大学人气:69879 22.河北大学人气:3301023.中国传媒大学人气:56672 24.中国农业大学人气:4389325.山东大学人气:94257 26.天津师范大学人气:3283527.郑州大学人气:56228 28.华东师范大学人气:9074329.苏州大学人气:74465 30.西南大学人气:5874331.兰州大学人气:52836 32.上海师范大学人气:3108933.安徽大学人气:39757 34.上海外国语大学人气:2348635.北京印刷学院人气:13677 36.武汉理工大学人气:4938837.陕西师范大学人气:41791 38.华南师范大学人气:2751739.西北大学人气:46088 40.西南政法大学人气:2258041.湖南师范大学人气:38318 42.西南大学人气:5874343.云南大学人气:23690 44.扬州大学人气:1994445.湖北大学人气:22249 46.山东师范大学人气:2778247.成都理工大学人气:15411 48.电子科技大学人气:3188649.辽宁大学人气:42598 50.中国社科院人气:3094951.华南理工大学人气:32530 52.湘潭大学人气:1972453.深圳大学人气:23304 54.河南大学人气:2469555.重庆工商大学人气:13688 56.东北师范大学人气:5763457.南昌大学人气:41526 58.广西大学人气:2756059.南京政治学院人气:13639 60.安徽师范大学人气:187376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气:40658 62.华中农业大学人气:2443263.吉林大学人气:96489 64.西安交通大学人气:6636065.西南交通大学人气:48335 66.南京理工大学人气:4904167.河海大学人气:48584 68.福建师范大学人气:2472269.南京艺术学院人气:14982 70.山西大学人气:2682771.江西财经大学人气:27229 72.上海交通大学人气:5557173.中南民族大学人气:15845 74.浙江工业大学人气:2286875.黑龙江大学人气:19315 76.南京农业大学人气:2820277.苏州科技大学人气:17625 78.辽宁大学人气:42598新闻学一、专业介绍新闻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新闻事业与社会的关系,各种新闻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其运用,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规律,新闻事业的管理等。
二、培养方案1、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深厚的新闻传播学知识基础和理论功底,系统地掌握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大众媒介理论、新闻史学理论、新闻传播方法理论、报刊传播理论、广播电视传播理论,能够从事新闻传播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能够胜任大众传播媒体中的策划、采访、编辑、制作、经营管理工作和其他社会传播活动,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级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的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吉林大学为例:2、研究方向01新闻学理论02传播学理论03大众媒介研究04中国新闻事业史05新闻报道理论与方法06报刊研究07广播电视研究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7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④811新闻传播业务三、推荐院校全国高校中实力较强招生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河北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就业方向毕业后主要在通讯社、报社、杂志社、网站等单位从事记者、编辑工作,也可进入广播电视系统和其他部门工作。
五、就业前景一、高校教师因为新闻传播学既具有理论的成分,又很实务,因此就业的前景也非常广阔,其属新兴学科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极缺高校教师,因此研究生毕业后即可进入高校教书,或者科研咨讯机构进行理论研究。
二、网络编辑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有近300万人,而传统新闻从业人员只有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已经从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传统媒体。
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示的第三批十种新职业中,“网络编辑”名列其中。
在得到国家认可的同时,网络编辑也成为市场上抢手的人才。
当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大部分网络新闻人员不再由技术人员充当,而是需要更多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背景或从业经验的人员去从事。
做一名网络编辑,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其次要熟知新闻的相关知识,对网络上出现的新闻、信息、趋势要有足够的敏感度;还要能熟练使用DreamWaver、Flash等网页制作软件和一些编辑发布软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