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修改
- 格式:ppt
- 大小:5.67 MB
- 文档页数:27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教案反思哎,说起那个“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的教案啊,真的是让人心里头五味杂陈,感慨万千。
咱们都知道,地球就像是老妈子手里的那块宝贝馒头,天天被我们啃啊咬啊,有时候还不懂得珍惜,真是让人心疼。
一开始讲到这个课题,我就感觉像是被啥东西揪了一下心。
1.1嘛,就是得让孩子们知道,咱们现在的生活方式,那简直就是在给地球“扒皮抽筋”。
想想那些塑料袋、快餐盒,还有整天嗡嗡响的汽车,哪一个不是地球的“冤家对头”?1.2呢,更是让人心里难受,咱们吃的那些山珍海味,背后是多少动物失去了家园,多少森林变成了荒地。
有时候啊,真的是“吃得香,忘得快”,忘了地球老妈子正默默流泪呢。
再往深了说,二里头的内容,简直是让人头皮发麻。
2.1讲的就是资源的枯竭,就像是家里的米缸,天天吃天天掏,总有一天得见底儿。
水、石油、矿产,这些个好东西,可不是大风刮来的,用完就没了,到时候哭的还是咱们自己。
2.2呢,更是让人无语,环境污染,那简直就是给地球的脸上抹黑。
河流变成了臭水沟,天空变成了灰蒙蒙的“锅盖”,连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成了奢侈。
你说说,这日子还咋过?最让人揪心的还是2.3,生态系统被破坏,动植物们那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想想那些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还有那些我们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的小家伙们,它们的家园被一点点蚕食,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真是让人于心不忍。
到了三,那就是咱们得想想办法了。
3.1嘛,当然是得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节约用水、用电,不乱扔垃圾,这些小事儿,其实都是大事儿。
3.2呢,就是得动真格的了,大人们得做个表率,少开车,多走路,支持环保事业,别光想着自己舒服,忘了给子孙后代留条活路。
说实话,这教案写下来,我自己心里也是挺不是滋味的。
咱们人类啊,有时候真的是“好了伤疤忘了疼”,非得等到地球老妈子发火了,才知道后悔。
所以啊,咱们还是得早点醒悟,好好对待地球,别真的等到那一天,地球被我们吃掉了,那可就悔之晚矣了。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含反思《大班优秀语言教案《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名称: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活动内容与要求:1.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2.主动关注画面细节,乐意动脑、动口讲述画面内容;3.培养环保意识,促进积极的环保行为的形成。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地球仪,欣赏地球上著名的美丽风景。
2.物质准备:地球仪、“动物世界录像带”、动物玩具、图片、轻柔音乐等。
一、回忆户外活动时观察到的环境:教师提问:1.花草树木生长在什么地方?2.花草树木的生长都需要什么?(水、空气、阳光、土壤等。
)二、欣赏录像带世界各地自然景观图片。
提问:1.你看见了什么?你认识哪些动物?2.它们生活在哪里?(山、河、湖、海等)三、封面引入,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小朋友拿叉子吃地球)哎呀,小朋友把地球当成食物吃掉了!没有了地球,刚才我们所看到的植物、动物会怎么样了?幼儿发挥想象,自由讲述。
四、自主阅读,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1.引导语:教师:没有了地球,植物会怎么样了?动物又发生什么变化呢?2.阅读要求:(1)用正确的指法翻阅图书;(2)仔细观察画面细节,轻声地讲述画面内容。
3.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在旁指导。
4.交流分享。
教师提问:(1)你从图画书里看到了什么?(2)如果这些事情都是真的,我们怎么办呢?(3)地球会灭亡吗?地球灭亡了,那我们住哪儿呢?(4)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保护地球)怎样做才是保护地球呢?教师小结:地球上的每一样东西对我们都是重要的,如果真的不保护环境与动植物,地球总有一天会被我们吃掉的。
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要保护地球,保护环境,让我们成为地球的守护者。
四、集体完整阅读,感受集体共读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的内容。
2.学生能够通过故事,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从而开始关注环境保护。
3.学生能够通过故事,了解到自己应该如何保护环境,从小开始做环保小卫士。
二、教学内容1.介绍地球的重要性。
2.讲述故事《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3.分析故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提出环保小卫士的理念,引导学生从小开始保护环境。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出示地球形状的球体,介绍地球的特点,着重强调地球的重要性。
2.教师讲述故事《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提高学生的听力和注意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并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法。
4.教师提出环保小卫士的理念,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兴趣,并引导他们从小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落实环保的理念。
5.结束:教师提醒学生环保小卫士的重要性,并希望学生能够成为有意识的环保小卫士。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并从故事中了解到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教学难点: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并结合生活实际来解决环境问题。
五、教学方法1.讲述法;2.听讲法;3.讨论法。
六、教材、教具和时间安排1.教材:故事《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2.教具:地球球体;3.时间安排:1课时。
七、教学评估1.故事集中问答,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2.分组讨论解决环境问题,检查学生对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的理解;3.观察学生参与度和表现,给予正确的评价。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进步,积极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讨论中更好地加强了解和感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大班语言教案《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课程背景“爱护地球,从我做起”是我们一直在倡导的环保理念。
然而,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让孩子们从想象和思考中,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本次课程主题即为: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让学生理解地球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地球的必要性。
3.通过模拟活动,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课堂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
2.学生课桌椅、圆形地毯,小组活动桌椅。
3.仿真模拟道具:纸、铅笔、水果等。
4.课件:幻灯片讲解PPT。
5.教学准备:细节处理、时间安排和操作流程。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5分钟)1.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张漫画图片,画面上是一个巨大的食人族正在吃地球。
老师提示学生:“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那会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呢?”2.学生举手回答,老师引导学生在想象力的基础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时,老师也要与学生一起探讨这样的情况会带来什么后果,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
提问环节(10分钟)1.老师利用PPT介绍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然后,老师向学生提问:“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2.学生需要认真思考,然后有序地进行回答,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题目。
集体讨论环节(20分钟)1.老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有3-5名学生。
2.老师将教室中的物品分别分配给每个小组,例如纸张、铅笔、水果、巧克力、书本等各种不同的道具。
3.老师告诉学生,他们可以将这些道具合理的利用,模拟地球受到破坏的场景,尽可能的让其他同学明白自己所想表达的场景,但不能损坏已经存在的资源和道具。
(ps:此环节中教室内的道具需要提前自行准备,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带)展示环节(15分钟)1.老师鼓励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2.带领学生合作、互动和交流,共同分析和评论每个小组的作品,为同学们提供更全面的展示和发挥的机会。
总结环节(10分钟)1.总结小组展示的作品,着重强调如何保护地球,如何正确处理垃圾。
一、活动名称:大班语言活动《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地球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的必要性。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3. 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2. 地球模型一个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4. 音乐《我们的地球》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音乐《我们的地球》,引导幼儿说出地球的特点和自己的喜好。
2. 讲述故事:教师利用故事课件《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如“为什么地球很重要?”“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等。
4. 创作环节:教师分发创作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关于保护地球的作品,如绘画、彩泥等。
5. 展示作品: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想法。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将所学内容带回家与家长分享,共同关注环境保护。
2. 环境教育活动: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校园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绿化校园等。
3. 持续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记录环境保护的变化,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地球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具备环保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七、活动形式:1. 集体教学活动2. 小组讨论活动3. 个人创作活动八、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播放音乐《我们的地球》,引导幼儿说出地球的特点和自己的喜好。
2. 讲述故事:教师利用故事课件《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如“为什么地球很重要?”“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等。
4. 创作环节:教师分发创作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关于保护地球的作品,如绘画、彩泥等。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社会《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念、地球的自然属性、生态系统等。
2.能够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3.能够通过游戏、故事等活动,激发幼儿保护地球、爱护环境的意识。
4.能够通过自我实践和观察,了解简单的环保知识和方法。
二.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了解地球——介绍地球的基本概念和自然属性。
2.保护地球——讲解不同的环保方法和策略。
3.探究生态——了解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游戏教学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4.制作手工艺品5.观察与讨论三. 教学过程1. 情境营造(时间:10分钟)教师将教室打造成一个小地球,让孩子们进入到全新的环境之中。
而后,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孩子们认识到地球的大小和重要性。
2. 情境故事(时间:20分钟)教师讲述《地球被我们吃掉了》的故事,让孩子们更形象地了解地球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而后,教师鼓励孩子们提供自己的环保建议,以此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进一步提升对环保的关注。
3. 游戏探究(时间:30分钟)教师将孩子们分为若干小组,并让他们进行环保小组游戏的互动。
游戏中,每一组都能够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来保护环境,比如各种垃圾分类、水、电的节约等等。
4. 小组合作(时间:30分钟)以环保知识的传递为背景,教师组织幼儿们进行小组合作。
每一组孩子们,都应该尝试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某一突出的环保问题提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之后再分别将这些解决方案交流到每一个组里,以达到相互传递的目的。
5. 手工制作(时间:30分钟)引导孩子们采用废弃物资进行手工艺制作的方式,让他们从自己的手中为环保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比如采用旧报纸制作可再生物品,制作『绿色赛道』,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象和创意付诸实践。
6. 反思(时间:10分钟)以表演的方式进行交流,各小组表演出自己的成果,以此突出小组的成果。
大班语言活动: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教案【含教学反思】简介这是一节旨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大班语言活动课,主题为“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本课程适用于大班(4-5岁)幼儿园学生。
通过让学生参与问题解决、交流和辩论等语言活动,培养他们表达和听取他人意见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地球的作用和重要性;•学习环保知识,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活动学会合作交流方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和辩论能力;•通过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关注环境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和关爱环境的情感;•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合作的情感。
教学准备•地球饼干模型;•多功能环保袋;•分组标示牌;•问题发言卡片;•表扬卡片。
教学活动及流程活动一:地球饼干模型1.课堂开始前,老师准备好地球饼干模型并放在教室中央。
2.老师引导学生依次观察地球饼干模型。
介绍地球的重要性,如提供我们所需要的氧气和食物等。
3.邀请学生依次品尝这个大饼干,引发学生思考“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会怎么样?”的问题。
活动二:问题解决环节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于“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想法。
2.问题发言卡片轮流由学生依照命名标准发言,学生可以询问并分组讨论解决方案,并回答问题发言卡片上的问题。
3.对于学生提出的好建议和创意,老师可以用表扬卡片予以表扬鼓励。
活动三:环保闪售1.学生分组,每组一名负责人,根据刚才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想法,制定并展示自己环保产品设计方案,获得其他组成员的投票。
2.计票员在计算得票率最高的环保产品后,给出最终的多功能环保袋。
教学反思在这节大班语言活动中,我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和评价。
通过这么一个有趣的课程,学生可以在自己尝试品尝地球饼干模型后,引出对环境的关注和想象。
学生在问题解决和环保设计方面展现出了他们的创造性和合作精神。
整个课程透过游戏化的环节,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并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和求胜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