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复习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2)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知识点回顾】1、商朝青铜器的代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商朝出现了“甲骨文”,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3、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4、孔子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提出“仁者爱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要求以德治国。
5. 老子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6、西汉时,人们已经发明了造纸术。
东汉,蔡伦改进了。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7、东汉末年;著《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8、华佗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五禽戏”9、祖冲之:南北朝人;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10、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1、北宋毕昇发明了,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传到波斯、欧洲,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2、战国时发明了指南工具——司南。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
经过辗转传入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13、唐朝时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
中国的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传入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作与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14、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应星和《》: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自主复习】1、内容:2、时间:10分钟3、要求:(1)细读;(2)勾划、圈点和批注;(3)读后能独立完成后面的填空。
【拓展延伸】1.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
2.古代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的原因。
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民族交融【能力训练】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项发明,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科技创新持续发展——中外近现代科技成就及可持续发展材料一:以“智能网络·安全护航”为主题的2015年中国计算机网络安全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中国工程院沈昌祥院士以“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思考与启示”为题作大会报告。
他认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应加快建设我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捍卫我国网络安全国家主权。
材料二:据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中国史诗般的载人航天事业可能迎来一个“静默期”。
其实,它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一轮冲刺前的最后准备——随着2016年“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2017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发射,中国人将完成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
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最终的第三步——2022年前后将建成的在轨运营10年以上的中国空间站。
材料三:2015年7月22日,绿色和平组织东亚分部称,中国2015年上半年两大空气污染物PM2.5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水平有所减轻。
绿色和平称,中国2015年上半年PM2.5的平均水平同比下降了16%,二氧化硫水平也下降了18%。
“煤炭消费减少是近期(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绿色和平组织气候与环境活动家董连赛在声明中表示。
中国近现代科技成就近代科技成就1905—1909年,詹天佑作为总工程师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20世纪20年代,化学家侯德榜研究出制碱奥秘,撰写《制碱》一书,打破了外国对碱业的垄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弹一星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1966年,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还多次发射实用通信卫星、返回式卫星,掌握了一箭多星技术;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科学技术史试题库一、下面二题作答。
(每题25分)1.请写出下列科学理论、试验发现或技术发明的原创者。
(每题2分,共30分)(1)浮力定律(2)光的电磁波理论(3)原子的有核模型(4)光发射和吸收的量子论(5)共价键理论(6)核裂变的发现(7)细胞学说(8)细菌水平上的免疫学原理(9)染色体上的基因连锁现象(10)大陆漂移学说(11)宇宙膨胀的发现(12)群论(13)形式系统的不完全性定理(14)电话(15)青霉素2.请写出下列科技成就或科技著作的创作者。
(每题2分,共20分)(1)都江堰(2)龙骨水车(3)候风地动仪(4)水运仪象台(5)简仪(6)《伤寒杂病论》(7)《齐民要术》(8)《梦溪笔谈》(9)《天工开物》(10)《本草纲目拾遗》二、下面六题中任选四题作答。
(每题25分)1.从哥白尼到牛顿的天文学革命是如何逐步突破托勒密的天文学体系的?新天文学所需要的力学基础又是如何逐步建立的?试围绕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和牛顿的工作来回答这一问题。
2.达尔文的进化论与拉马克的进化论有何异同?加拉帕戈斯群岛等地的考察对他的思想有何影响?为什么说他的自然选择理论需要新的遗传学的支持?3.试联系热机、电机、有机合成、晶体管、基因工程(五种任选其中之一)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来说明现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的社会影响。
4.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三大高峰期,依次是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和晚明时期,试列举这三个时期的代表性成就,并联系时代背景略作说明。
5.(1)地圆说、日心说和进化论分别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哪几部图书的影响最大?它们的译介者又是谁?(2)中国人在接受西方科学过程中,曾先后使用“格致”、“西学”、“西学格致”和“科学”来称呼Science,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当时的含义是什么?6.中国人常说“以史为鉴”,你认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于未来的科技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吗?若是没有,那你为什么还要学习或研究科学技术史?一、简释下列词语(每词3分,计45分)《九章算术》天元术盖天说金元四大家四大发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西学东渐李约瑟难题四元素说《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燃素说皇家学会史密森学会二、关于中国科技发展史的分期,目前通行的中国科技史著作大多是按朝代划分的,你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否合适?其利弊何在?(15分)三、从以下三题中任选二题作答(每题20分,共40分)1,简述孟德尔的工作,并就其成就“迟迟不被学界重视,后来才被重新发现”的现象,说明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中外科技发展史专题破解:(一)主要知识体系1. 中国科技发展史(1)四大发明及其西传<1> 造纸术①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造成更于书写的纸,这种纸原料易得,等价低廉。
③4世纪造纸术传到朝鲜,后来又传到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和非洲。
④魏晋南北朝时期,纸逐渐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北方的洛阳、长安,南方的建业、扬州都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2> 印刷术①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金刚经》②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欧洲人用活字排版印刷比毕升晚了四个多世纪。
明清时,双色套印,印刷。
<3> 火药①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了制成火药的配方。
②唐朝末年,火药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火药的武器。
③北宋政府在东京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④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⑤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金军曾用火药武器打退蒙古军的进攻。
⑥火药和火药武器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4> 指南针两宋时期指南针大量运用于航海。
13世纪西传到欧洲(2)天文历法①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13年,记录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慧星的记录,比欧洲早600年。
战国时,出现了世界最早的天文著作《甘石星经》。
春秋时我国历法已形成固定的系统,基本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160年。
②秦汉:汉武帝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③隋唐僧一行制订的《大衍历》,较准确地反应了太阳运行的规律,表明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他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的创始人。
④元朝:郭守敬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仪器。
他主持编定的《授时历》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题也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3)数学汉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是约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九章算术》分九章介绍了许多算术命题及其解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名词解释:1.科学P1:1. 科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即知识生产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智力活动。
2.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3. 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
2.计算机网络技术P148:是指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利用因特网把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数据库、存储器和软件等资源连成整体,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
3.生物技术P157:利用生物体系,应用先进的生物学和工程学技术,加工或不加工底物原料,以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型的跨学科技术。
4.黑箱方法:P137就是在尚未了解的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运动细节的情况下,通过人为地对黑箱系统施加作用(即输入),观察和记录其输出,找出输入和输出关系,由此研究黑箱的整体功能和特性,并推断其内部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
5.核能:又称原子能或原子核能,它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发放出的能量。
6.风能:它是地球表面大量空气运动产生的动能。
7.非晶态金属:又称为“金属玻璃”,它是采用现代尖端冶金技术工艺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金属。
8.空间技术:也称航天技术,它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同样也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
9.太空轨道:人们通常把离地面100-200千米以外的空间叫做外层空间,而把发射到外层空间轨道上的飞行器称作航天器。
航天器在空间运行的路线轨迹叫轨道。
10.控制论方法:是指研究各种物质系统中的控制过程的规律性和实现控制过程的一般方法。
11.宇宙:1. 宇宙就字面意义而言是指空间和时间的总和。
2. 今天科学上所谈的宇宙是指时间尺度为200亿年,空间直径为200亿光年的总星系。
12.纳米材料:指粒子平均粒径在100纳米以下的材料。
13.局域网:P151它的连接距离一般在几千米到十几千米的范围以内,是处于同一建筑物,同一厂区,校园或方圆几千米地域内的专用网络。
14.系统功能分析法:是从分析系统与要素、结构、环境的关系来研究系统功能的系统科学方法。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教学设计各位同学好导入:前一段时间,华为发布了他的最新科技成果,各大手机巨头彻夜难眠,这项技术就是石墨烯,它延长了电池两倍寿命,充电却只需要几分钟。
石墨烯的应用,加上其它黑科技的应用使得华为实力足以碾压苹果三星。
一时世人目光瞩目。
华为也威胁到了很多外国企业,出现了很多外国企业抵制华为的事件。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为华为企业鸣不平,也能看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震撼,世界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三次科技革命专题。
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个表格,快速回答表格中的10个空缺知识点。
我们一起来检验你的完成情况。
你来连连看重要人物和相关成就。
考考眼力看看谁更眼疾手快。
注意观察图2图5图9。
他们是早期蒸汽机,汽轮,和计算机。
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积极影响你能最先答出哪个?我们能够最直接想到是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比如交通方式,联系方式等),还有就是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比如:世界市场,全球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两级格局,到多极化的趋势的演变。
哪些消极影响你最先想到?对照这几个角度,我们发散思维,再去搜集一下相关答案。
通过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我们来做一则材料题,快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给出建议。
分析问题,有3个子问题,依据材料作答得出结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当然这里更多强调消极方面。
我们应该积极应对我们总是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才能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我们来探究一下三次科技革命和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联系。
世界市场是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请同学们阅读世界市场产生形成的过程,理解全球化趋势和科技发展的关系。
我们在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形成过程中,看到了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作用。
所以,科技发展是全球化趋势形成的根本原因。
请同学们对照知识网络加强理解。
我们来做材料题,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材料并思考问题。
材料一中,独立的水桶,管道相连,彼此想通体现的是全球化。
八年级科学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科学历史是指对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研究和总结,通过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
本文将对八年级科学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一、古代科学史1.古代数学:古代数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埃及的金字塔建造、巴比伦的星象观测和中国的古代算法等。
古代数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何学、代数学和算术学方面。
2.古代物理学:古代物理学主要研究自然界和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和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学理论等。
3.古代医学:古代医学主要通过草药治疗和针灸疗法等来治疗疾病。
古代医学的代表性人物包括中国的黄帝、叶公好龙和希波克拉底等。
二、近代科学史1.近代数学:近代数学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分析几何学的发展和微积分的推广等方面。
欧拉、高斯和牛顿等众多数学家为近代数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2.近代物理学:近代物理学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力学、电磁学和热学等领域。
伽利略、牛顿和麦克斯韦等科学家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3.近代化学:近代化学的发展主要在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等领域。
门捷列夫和达尔顿等化学家的实验和理论为化学科学奠定了基础。
4.近代生物学:近代生物学主要研究生命的起源、进化和分类等问题。
达尔文的进化论为生物学奠定了基础,门德尔的遗传学研究为后续基因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现代科学史1.现代天文学: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主要在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
哈勃望远镜的发明使得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现代物理学: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世界和相对论等领域。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对于人类对物质和能量的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现代化学:现代化学主要在材料科学和有机合成等领域展开研究。
纳米材料和生物化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4.现代生物学:现代生物学的突破主要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克隆技术的应用开启了现代生物学的新篇章。
1.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两个特点。
【P141】
2.15~16世纪,西欧各国的航海探险和地理大发现的科学价值是什么?【P70】
3.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有何意义【P135】
4.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的两条著名的进化法则是什么【P128】
5.克劳休斯的"熵增加原理"是什么【P116】
6.在经典电磁理论的建立过程中,奥斯特·安培,法拉第和麦克维斯各作出了哪些贡献【】
7.广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前提是什么【P189】
8.中国古代科技在发展中受到的三次大的冲击及影响是什么【】
9.科学史的内史和外史是什么【P3】
10.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的主要内容这一学说有何意义【P75-76】
11.狭义相对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是什么【】
12.伽利略发现自然落体定律和惯性的经过是什么?评论其方法论的特点以及你所得到的启示【】
13.亚里士多德所建立的形式逻辑对自然科学发展观的影响是什么?【】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典的物理学无法说明的实验事实有哪些【】
15.机械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哪些科学发展导致了它的破产【】
16.弗兰西斯·培根,笛卡尔,伽利略和牛顿对近代科学方法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17.康德关于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星云说是什么【】
18.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的四个基本观点是什么【P134】
19.量子力学三种理论形式的核心意思是什么【】
20.开普勒的行星运动的三定律是什么【】
21.热质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在热质说观点指导下热学取得了哪些主要进展【】
22.伽利略和牛顿在科学方法上有哪些创新【】
23.近代世界科技中心发生过哪几次大转移?德国的自然哲学在这种转移中有何作用【】
24.建立量子力学的两条途径是什么【】
25.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的不同是什么【】
26.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是古代技术发端的一个重要标志。
请问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史上有何特别重要的意义【】
27.笛卡尔的“几何学”一文中所包含今天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思想【】
28.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内容和对象【P1。
P2】
29.哈维是怎么发现了血液的全身循环的【】
30。
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怀疑的科学家》一文,从理论上对化学作出了哪些贡献【】
31.拉马克和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P128。
P130】
32.科学技术史上著名的“李瑟约难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一难题的解答和得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