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余热的利用
- 格式:docx
- 大小:72.64 KB
- 文档页数:4
试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摘要】目前,供热锅炉的炉型主要有循环流化床锅炉、链条炉排锅炉及煤粉锅炉等。
本文对比循环流化床锅炉与链条炉排锅炉的特点及经济性总结了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装备现状,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生物质能的利用、烟气余热利用方面的特有优势。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生物质能;烟气余热利用1.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现状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因为其燃料适用性广、负荷调节性强以及环保性能优良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我国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据全国电力行业cfb机组技术交流服务协作网(cfb协作网)统计,我国现有不同容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近3000台,约63000mw的容量投入商业运行,占电力行业中锅炉总台数的三分之一强。
可以预见,循环流化床锅炉将会在我国得到更大的发展。
大量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装备对于优化我国电力结构、改善电力供应品质、提高我国整体资源利用效率以及降低污染物排放方面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最为突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燃料适用性广、环保性能优良以及负荷调节性强。
2.1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适应性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燃料适应性广的主要含义是指对于循环流化床这种锅炉来说,它可以适应很多种燃料,比如各种燃煤、煤矸石、石油焦、生物质以及有机垃圾等,但是对于一台已经设计好的锅炉来说,它的燃料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在燃用这种设计燃料的时候,其性能发挥最为出色,而随着燃料特性与设计特性的偏离,其性能会有很大的限制,因此不能够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适应性无限夸大。
当然,与此相对比,煤粉锅炉如果燃料特性与设计特性相差太远,可能会面临无法运行的状况,这也是循环流化床对煤粉锅炉的优势之一。
2.2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环保性能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能够采用低温燃烧以及炉内脱硫技术,所以其烟气中nox以及so2的产生量都很低。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优化摘要:循环流化床燃煤电站锅炉作为一种节能、高效的新一代燃煤技术,在流化状态下,煤种的燃烧效率高,在炉内具有脱硫、脱氮等特点,这样的优点使得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煤电站锅炉获得了迅速发展。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CFB)具有良好的低温燃烧特性,燃烧效率高,负荷调节方便,污染排放小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电厂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尤其在节能方面。
所以,如何节约能源,提高锅炉效率,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磨损;腐蚀;爆管引言: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一种节能环保高效的技术,具有低热值燃料高效利用和循环燃烧的特点,它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对我国当前的节能低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节能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优化。
1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调整的常见问题1.1设计原因循环流化床锅炉相对较低的燃烧温度以及物料在炉内强烈的扰动混合,使脱硫剂与燃料中的硫份能够充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固体硫酸钙,加之在燃烧室不同部位分部送风,使N0x生成量较少,从而实现炉内脱硫脱硝。
从锅炉设计和实际使用效果来看,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S02和NoX排放能够满足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要求。
(1)炉型选择不理想针对准东煤碱金属含量高、灰熔点低、易结焦沾污的特点,设计选用了引进吸收德国巴高科的中温分离炉型,将主要受热面集中布置在炉膛内,利用燃烧过程中存在的大量固体循环物料不断冲刷受热面,以提高热效率,降低床温,避免床层结焦和水冷壁发生沾污。
运行情况表明该炉型起到了上述作用。
但此设计带来的负面效应却超出预期,集中表现为炉内蒸发管、过热器等受热面在物料冲刷下频繁出现爆管。
(2)管排设计缺陷一级蒸发管和三级过热器节距为180mm,二级过热器、一级过热器、二级蒸发管、高温省煤器节距为90mm。
由于炉内受热面节距变窄,导致后部受热面烟气流速升高;过热器管排缺少夹马固定;管排膨胀量计算不准确;穿墙管直接与水冷壁浇注在一起,膨胀力全部由水冷壁承担,使得管束无法自由膨胀。
循环流化床烟气再循环技术方案引言循环流化床烟气再循环技术是一种应用于燃煤电厂的先进烟气净化技术。
它通过对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循环流化床内的再循环,实现了烟气净化和能源回收的双重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循环流化床烟气再循环技术方案的原理、工艺流程和应用前景。
原理循环流化床烟气再循环技术的原理是将烟气中的污染物与再循环的固体颗粒进行接触和反应,通过循环流化床内的物理和化学作用,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具体原理如下:1. 循环流化床:循环流化床是一种颗粒物料与气体的流化床,通过气体的上升和颗粒物料的循环运动,形成了高度混合的流动床层。
在循环流化床中,颗粒物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热传递性能,能够有效地与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接触和反应。
2. 催化剂添加:循环流化床烟气再循环技术中常使用催化剂,催化剂可以加速污染物的转化和去除过程。
催化剂的选择应根据烟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进行优化,以提高烟气的净化效果。
3. 再循环系统:循环流化床烟气再循环技术中,通过再循环系统将循环流化床中的颗粒物料和烟气进行分离,并将再循环的颗粒物料重新注入循环流化床。
再循环系统的设计应考虑颗粒物料与烟气的分离效果、颗粒物料的再循环率以及系统的稳定性等因素。
工艺流程循环流化床烟气再循环技术的工艺流程包括烟气净化和能源回收两个主要部分。
1. 烟气净化:烟气净化是循环流化床烟气再循环技术的核心部分。
烟气首先进入循环流化床,与循环流化床内的固体颗粒进行接触和反应,污染物被吸附、转化或吸收到颗粒物料表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循环,被吸附的污染物与颗粒物料一同进入再循环系统,在再循环系统中与其他处理设备相结合,进一步被去除。
2. 能源回收:循环流化床烟气再循环技术能够实现对烟气中的能源进行回收利用。
在循环流化床中,烟气与颗粒物料的接触和反应产生了大量的热量,这部分热量可以通过烟气余热锅炉等设备进行回收,用于发电或供热等用途。
同时,循环流化床烟气再循环技术还可以降低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低碳环保发展。
循环流化床锅炉
排渣系统扬尘治理及余热回收利用
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燃烧后提排出的炉渣经过冷渣机冷却排入刮板机后仍有较高的热量,一般温度在200℃左右。
如不进行热量利用,将白白地浪费掉了。
排渣系统高温运行同时也会引起扬尘大造成厂区环境污染,这个问题也是国内同行的通病。
一直以后我们想尽各种办法进行治理,通过加装抽负压管至空预器入器,加强密封处理,降低渣温等措施均得不到好的解决办法,通过装抽负压管至空预器还会增加引风机的功耗,且时间长了以后负压管内积灰堵塞,疏通清理起来极其困难。
通过按下图所示改造,保证了排渣系统常期处于负压运行,避免了扬尘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将整个排渣系统的热量抽往风机入口,提高了空预器温度,对锅炉的节能降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作原理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燃煤锅炉,它采用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少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那么,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工作原理的角度来详细介绍。
首先,循环流化床锅炉由炉膛、回转式分离器、再循环系统、空气预热器、除
尘器、引风机、鼓风机等部件组成。
在工作时,燃料经破碎、干燥后由给煤机送入炉膛,同时空气由引风机送入炉膛,燃料在炉膛内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和燃烧灰渣。
其次,燃烧气体和燃烧灰渣进入回转式分离器,经过分离后,燃烧气体进入再
循环系统,再循环系统将部分燃烧气体送回炉膛,以提高燃烧效率和控制炉膛温度。
而燃烧灰渣则进入除尘器进行清除,净化后的烟气排放到大气中。
再次,空气预热器将烟气中的余热回收利用,预热空气,降低燃料消耗。
引风
机将预热后的空气送入炉膛,形成循环流化床。
鼓风机则用于调节炉膛内的压力和气流速度,保证燃烧的稳定进行。
最后,循环流化床锅炉利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使燃料在炉膛内充分燃烧,
热效率高,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少,符合环保要求。
同时,再循环系统的运用可以减少燃料消耗,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能耗成本。
综上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通过循环利用燃烧产生的热能和燃烧气体,实现了
高效、节能的燃烧过程,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理想的工业锅炉设备。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循环流化床锅炉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可行性及方案研究摘要:锅炉尾部烟气(引风机至烟囱入口)中含有大量的热能(原烟气温度通常高达130°C ~160°C)未被充分利用而被损失掉,且该项热损失进入脱硫塔后会增大水的蒸发量。
锅炉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正是这项排烟热损失,设法减少排烟热损失可以有效地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减少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水耗。
本文分析了目前常见三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回热方式,并通过对其余热回收原理和运行效果的比较得出最佳的烟气余热回收方式为加装低压省煤器,同时为某电厂600 MW机组设计加装低压省煤器,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烟气余热回收气气换热器(GGH)省煤器低压省煤器1、绪论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深,化石燃料已近乎枯竭[1]。
我国的能源又是以煤炭为主,很多电力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均是来自煤炭燃烧放出的热能。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的煤电比重占总发电量的77%[2]。
众所周知,在火力发电厂中,锅炉的排烟余热问题(暨锅炉的排烟温度高)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一个难题。
因为仅仅锅炉的排烟温度高这一项损失所造成的能源消耗就相当可观[3][4]。
据统计,在火力发电厂中,锅炉的排烟热损失占锅炉热损失的70%~80%。
同时由于受热面污染程度随着锅炉运行时间的增加而加剧,排烟温度要比设计温度高20°C~30°C[5]。
锅炉的排烟温度过高,造成了火力发电厂煤的消耗量的增加。
而目前中国现役燃煤电厂的排烟温度普遍达到了120°C~130°C[6],对于循环流化床电厂来说,排烟温度甚至高达150°C,这也使得排烟热损失成为了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
对于配备独立脱硫系统的燃煤发电机组,过高的烟气温度在脱硫时还会携带大量水汽,增加脱硫水耗。
因此锅炉排烟热能不仅是一项潜力很大的余热资源[7],而且降低后的烟气还会降低脱硫水耗,节省水资源。
现有的烟气余热回收方式有很多,如气气换热器(GGH)、改造省煤器以及加装低压省煤器。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原理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利用循环流化床技术进行燃烧和热能转化的热力设备。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述如下:
1. 准备燃料:将燃料(如煤、生物质等)送入锅炉的燃料仓,经过预处理后,将燃料颗粒化并保持一定湿度。
2. 引风:启动引风机,引入足够的气流,使燃料在炉膛内燃烧时得到充分氧化。
3. 循环流化床:燃料和一定量的惰性物料(如矿石颗粒)一起投入到炉内的循环流化床中。
床内通过风机供气,使床层内的颗粒保持悬浮的状态,形成循环流化床。
床内气体与颗粒之间的剧烈混合增加了传热和物质传递的效率。
4. 燃烧:燃料进入炉膛后,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氧化反应,释放出热能。
同时,床内的惰性物料的作用有助于抑制燃料的剧烈燃烧,使炉膛内的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
5. 煤渣排除:燃料在炉内燃烧后,生成的煤渣会随着循环床内的气流一起进入锅炉后部的分离设备。
在这里,煤渣和床内颗粒会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分离开来。
床内颗粒会返回床内进行循环利用,而煤渣则被排出锅炉。
6. 余热回收:废气由引风机抽出,经过余热回收系统后,将烟气中的热能回收,提高整个系统的热效率。
总之,循环流化床锅炉通过床内颗粒的循环流动,实现了燃料的高效燃烧和热能转化。
相较传统的锅炉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热效率高、燃烧效果好、抑制氮氧化物排放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供热领域。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问题分析及节能降耗优化探究摘要: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率、低污染的燃煤锅炉,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
其采用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在保证燃烧效率和热能回收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并且对多种燃料适应性强。
然而在运行过程中,循环流化床锅炉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深入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运行效率和环境友好性,为我国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问题;节能降耗引言: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能源利用的重要设备,通过优化锅炉结构、改善燃烧效率、提高热效率等手段,可以实现能源的最大利用,不仅会帮助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减轻燃料消耗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会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问题1.燃烧效率不足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不足是指在燃烧过程中,无法充分利用燃料的热能,导致能量损失较大。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过程需要有足够的氧气参与,完成燃烧反应。
如果供氧不足或燃料质量不佳,就容易出现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使燃料中的可燃物质不能完全转化为热能,而产生浪费。
此时,锅炉排放出的烟气中会含有大量未完全燃烧的可燃物,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
2.高温腐蚀和磨损锅炉使用的燃料中含有一些有害元素,如硫、氯等。
在高温和气体作用下,这些有害元素会形成酸性物质,与锅炉金属表面发生反应,造成腐蚀和磨损。
同时,不合理的锅炉设计或者选用不适合工作条件的材料,也会增加锅炉在高温环境下的腐蚀和磨损风险。
例如,锅炉的受热面积设计过小或者受热面积材料选择不当导致局部高温和热应力集中,进而引起腐蚀和磨损。
高温腐蚀和磨损会导致锅炉受热面积减小,或锅炉材料发生破损、变形等情况,造成传热效率下降,进而影响锅炉的整体性能,使其无法正常工作。
3.过热器堵塞锅炉使用的燃料中含有一些杂质和灰分,在高温环境下,杂质和灰分容易沉积在过热器内部表面,逐渐形成堵塞物。
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节能改造技术探究王喜贵发布时间:2021-12-04T00:30:12.442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6期作者:王喜贵[导读] 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节能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措施,锅炉运行时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余热回收能够实现节能降耗内蒙古蒙泰不连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矸石热电厂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100摘要: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节能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措施,锅炉运行时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余热回收能够实现节能降耗。
锅炉产生的烟气余热有很高的回收价值,全面落实余热回收节能改造,提高烟气余热的利用率。
利用可变温度发电技术,与表面冷却水流相比,从发电厂燃煤锅炉的燃烧气体中回收残余热量的工作已经优化。
本文主要围绕某电站300MW机组循环流化床改造项目展开研究,探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节能改造技术的相关应用。
关键词: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节能改造引言随着我国能源价格的持续上升,煤炭价格一直比较高,煤炭资源使用中提出了提高利用率的要求,同时我国提出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这对煤炭资源的使用提出了较高要求。
本文以电厂电站为分析对象,专门针对煤炭使用中的设备提出节能改造,电站中的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最容易产生能耗,其中锅炉烟气带走了大量的热量,产生热损耗,这时采取预热回收节能改造技术,提高余热的利用率。
1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特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是一项高效低污染的清洁燃煤技术,它是一种在炉内使高速流动的烟气与其所携带的强紊流扰动的固体颗粒密切接触,并能够让大量颗粒返混的流态化燃烧反应过程;另外,在炉外捕集大部分高温固体颗粒并将捕集到的颗粒送回炉内进行再次燃烧,如此循环反复地燃烧。
显然,燃料在炉内的燃烧时间增加了,由于受到脱硫温度的限制,炉膛温度一般控制在850℃左右,这个温度远低于传统煤粉锅炉的炉膛温度(1300~1400℃),这种低温燃烧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炉内结渣、碱金属析出及灰融化等带来的各种问题,并且由于炉内温度不高且大量颗粒混合强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燃尽率很高。
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余热的利用
作者:范飞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32期
摘; 要:循环流化床锅炉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如何实现对烟气余热的二次利用是该领域人员尤为关注的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情况,目的是进一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措施
循环流化床锅炉排烟温度远远高于设计值。
面对燃煤价格的日渐升高,不少火电厂纷纷调整燃煤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但是调整后锅炉排烟温度上升,锅炉热效率不高。
因此就需要研究人员加强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措施的研究。
1.項目分析
本次研究的火力发电厂为2×135MW超高压双轴供热机组,有循环流化床锅炉两台,规格为440/t。
该锅炉的原设计为燃烧烟煤,经过改造后使用的煤质为全烧褐煤,但是锅炉在运行中存在排烟温度过高等问题。
发电厂管理人员为了降低排烟损耗,进一步提高燃煤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准备采用“相变换热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对其进行改造。
2.余热回收系统整体介绍
低压省煤器是传统余热利用系统常见形式,该结构一般的省煤器较为相似。
低压省煤器与汽轮机组系统低压部分相连接,低压主凝结水是内部流过的主要介质,水侧压力较低因此被称
为低压省煤器。
结合本次研究的项目案例及其余热回收技术的有关要求,所设计的相变余热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
相变换热器、连接管道、相变换热器以及温度控制系统等是相变余热回收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
原锅炉烟气系统尾部且空预器后面安装相变换热器,并将一套换热装置安装在除尘器之前烟道部位。
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促使排烟温度降低。
相变换热汽包作为一种相变换热器,与主凝结水系统并联,可以使用相变换热器介质热源对抽出的部分凝结水进行加热。
3.余热回收系统优势
3.1适用性更强
相变余热回收系统与传统的低压省煤器相比较,该系统的适用性更强。
余热回收系统中的第一设计参数为相变换热器高出烟气酸露点的换热器最低壁面温度,该设计参数下可以避免换热面出现腐蚀和结露问题。
换热器受凝结水温度的影响可以在相变换热汽包下得以有效解决,此时相变换热器可以允许温度较低的凝结水进入,而不需要额外考虑换热器被酸腐蚀的问题。
3.2可避免凝结水泄露无法运行问题
相变余热回收系统可有效避免凝结水泄露导致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
该系统与传统的低压省煤器相比较,部分或者全部的凝结水会从低压给水加热器中引出,并进入到相变换热汽包。
锅炉尾部的相变换热器含有的换热介质水不多,因此可以有效解决传统低压省煤器管道被腐蚀,导致凝结水渗漏促使机组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
除此之外,相变余热回收系统与传统低压省煤器相比,可以在对换热器表面温度进行控制的情况下,解决换热器积灰和被腐蚀问题,能确保机组运行得更加平稳。
3.3可明显提高热效率
相变余热回收系统中可以有效发挥换热器的相变技术,不管是换热效率还是换热强度与传统低压省煤器相比均得到了显著提高,传热效率非常大。
加上相变换热器还可以对换热器最低壁面温度进行控制,确保壁面温度适应传热负荷、煤质和机组等的变化,在此情况下不管是壁面温度还是排烟温度都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4.改造方案分析
4.1选择合适换热器
现阶段市场长较为普遍的换热器为螺旋翅片管换热器。
该类型的换热器在管内为液体或者气液两相工质,管外为气体的情况下最为适用。
螺旋翅片管换热器可以强化管外气流扰动,将换热面积作用明显增大,因此具有较强的传热效能,可明显节约能源。
加上该类型的换热器在
结构上更为紧凑,金属使用量较少,因此与传统省煤器相比运行费用上更加节约。
本次研究的工程案例,结合公司实际发展情况和锅炉余热回收技术相关阐述,并参考造价、换热器传热和阻力等情况,选择的换热器为螺旋翅片管换热器。
4.2选择合适热力系统
250Pa为相变换热器设计阻力,热力系统的具体设计情况如下,相变余热回收系统中冬季工况中凝结水从JD.2低压加热器出口引出,此时凝结水温度为75℃,230.5t/h为凝结水流量,加热凝结水到100℃,并接入从JD.3低压加热器入口凝结水管道。
夏季工况中凝结水从JD.2低压加热器出口引出,此时凝结水温度为82.9℃,260.4t/h为凝结水流量,并接入从JD.3低压加热器入口凝结水管道。
相变换热器在锅炉尾部,除尘器之前,空预器之后布置在冬季工况中烟气温度由原来的150℃下降到122℃,夏季工况中烟气温度由原来的155℃下降到127℃。
水为相变换热器中换热介质,该介质可以在低压换热过程中吸收烟气余热,促使水升温,随后再自然对流到相变换热器中,并与凝结水结合实现换热。
该上述热力系统中相变换热器进口水温与烟气酸露点温度相比,前者高出后者8℃,在入口水温检测上换热器入口水温自动调节取代了之前的人工调价凝结水管路上电动调节阀门的监测模式,可实现热力系统的自动化调节。
4.3科学布置相变余热回收系统
相变余热回收系统在布置位置不一样的情况下,对整个锅炉排烟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是不一样的。
本次研究的案例锅炉尾部烟道空间有限,因此在空气预热器和除尘器两者之间,锅炉空预器出口位置布置相变换热器。
风机上方布置相变换热汽包。
两者按照以上方式布置可以将锅炉尾部已有的混凝土支架和钢架充分利用起来。
此外,相变余热回收系统中相变换热器中的水可以将锅炉排烟余热吸收掉一部分,促使排烟温度降低,随后再自然对流到相变换热汽包中加热里面的凝结水。
锅炉排烟余热间接加热凝结水后,温度会上升随后再返回进入低压加热系统。
此时烟气余热会后加热凝结水可以取代低压加热器的作用,并成为汽轮机热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该热力系统中在燃料消耗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确保机组获取更多的电功,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4.4科学设置吹灰系统
吹灰器因其形式的不同可以被分为多种,其中吹灰效果最佳的为蒸气式机械吹灰器,激波吹灰器和声波吹灰器则在经济上占据优势,在安全性上占据优势的又以声波吹灰器为佳。
本次所研究的项目整合多方面因素考虑选择的是声波吹灰器,不仅具备经济性有具备安全性。
4.5做好防腐措施
上文中提到只要确保低温受热面金属壁温度超过烟气酸露点温度8℃就可以有效避免低温腐蚀问题。
因此换热器吸热段进口介质温度要一致大于110℃,确保受热面金属壁温度超过烟气酸露点温度8℃,可有效避免换热器不被腐蚀。
5.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本文以某个火电厂为案例分析的如何利用好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余热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该领域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彭烁,周贤,李启明.330MW循环流化床机组烟气余热回收方案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8,000(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