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诗歌、名著、综合性学习
- 格式:docx
- 大小:30.49 KB
- 文档页数:1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诗文默写部分。
一、课文部分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2、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侧重表现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诗句:,现在却常是忧郁。
,;,。
3、初,权谓吕蒙曰:“,!”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4、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蒙曰:⑥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的主旨的诗句是比喻作结,抒情议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木兰从军原因的诗句:○8、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9、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10、描写边塞月夜的诗句是:○11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12、描写木兰恢复女儿装时喜悦心情的句子:,,,,,。
○13、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那一句?二、古诗部分(一)直接默写1、山际见来烟,。
鸟向檐上飞。
《山中杂诗》吴均2、独坐幽篁里,。
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王维3、峨眉山月半轮秋,。
夜发清溪向三峡,。
4、谁家玉笛暗飞声,。
此夜曲中闻折柳,。
5、故园东望路漫漫,。
马上相逢无纸笔,。
6、,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7、岐王宅前寻常见,。
正是江南好风景,。
8、苍苍竹林寺,。
,青山独归远。
9、黄梅时节家家雨,。
有约不来过夜半,。
10、__________________ ,至今已觉不新鲜。
,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理解性默写11、《山中杂诗》中《山中杂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
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是:,。
12、《竹里馆》中写诗人活动的两句是:,。
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心情的是,。
13、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
1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诗是,。
综合性学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复习范围:七年级上册一、二、三单元1.假如你与同学们一起参观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请你根据下列的情境设置完成任务。
(1)你发现“百草园”里存在乱丢垃圾、乱折花木等现象。
假如你遇到了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你会怎么劝说?请写出来。
(2)“三味书屋”管理处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在“三味书屋”墙上张贴广告,或乱涂写、乱刻画,现向社会征集提示语,请你设计一条简明得体的提示语。
(3)“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这是鲁迅先生回忆在三味书屋的情景。
其实,“对课”就是对对子、拟对联,请根据课文内容,为下面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百草乐园,鸟语花香添童趣。
下联: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某学校初一(1)班“文学部落”社团,开展“我与读书”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名著阅读在“名著阅读”活动中,有同学对《朝花夕拾》和《西游记》两本书的内容有所疑问,请根据问题提示进行解答。
任选一题作答。
(1)小语在阅读《朝花夕拾》时摘录了两段文字,但不知道该如何批注,请你帮她完成批注表格。
摘录内容出处我的感受此后我就更要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① ②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③ ④(2)小文想在分享会时为大家讲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踏上取经之路后,曾几度返回花果山的故事,请你帮他选择其中一次简要叙述经过。
[活动二]阅读调查下面是对班级同学七年级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表。
阅读情况没读只读序言读了部分重点选读专题探究精读与跳读《朝花夕拾》1人3人10 6 6 7《西游记》0人1人18 4 8 7(3)关于班级名著阅读情况,从上表中得到什么结论?(20字以内)[活动三]阅读展示(4)为了激发更多同学参与到名著阅读中,社团负责人在教室里选择一角作为阅读角,用来展示同学名著阅读成果,请你给阅读角取个名字(不超过5个字),并说说理由。
综合性学习文学名著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已学习的文学名著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文学名著的基本知识,如作者、背景、主要人物等。
2. 分析文学名著中的重要情节、经典片段,理解其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3. 概括文学名著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特点。
4. 评价文学名著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5. 探讨文学名著中的现实意义和人生哲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 利用多媒体课件、文学作品选段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文学名著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课程结束时的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在本专题的复习成果。
五、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回顾文学名著基本知识,分析重要情节和经典片段。
2. 第3-4课时:概括文学名著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特点。
3. 第5-6课时:评价文学名著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4. 第7-8课时:探讨文学名著中的现实意义和人生哲理。
5. 第9-10课时:复习总结,进行课程测试,查漏补缺。
六、教学资源1. 文学作品选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名著片段,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2. 相关论文和评论:提供一些关于文学名著的研究成果和评论文章,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3. 参考书籍:推荐一些与文学名著相关的书籍,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参考。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如名著介绍、作者生平等,以便更好地辅助教学。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初中期中考试复习学习计划4篇一、梳理课本,使本学期所学习的语文知识系统化。
二、分项复习1、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A、阅读本册所有的生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
B、古诗文默写:应该认真地背诵,正确规范地书写。
C、综合性学习活动:把本学期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一下,梳理出老师平时强调的知识点。
D、文学常识:找出本册书的重要作者,掌握他们的“名、时、地、评、作”等内容。
E、名著阅读:在阅读了原著的基础上梳理出知识短文中的知识点,并牢记。
2、现代文阅读:主要是课内,选取课文的重点段,温习学习时的课文批注。
3、文言文阅读:注意文言词、句的解释及重点语段的理解并能概括出全文和每段的大意。
三、复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从思想上重视不少同学认为复习不过是平时已学过知识的重复,所以在复习阶段听课不够投入,最后导致很多知识都还是半生不熟。
而期末考试是对学生一个学期学习情况的检查与总结,考试时往往侧重于对一个学期知识的总结、综合。
仅靠平时的一些印象往往会顾此失彼,造成大面积的丢分。
从思想上重视,不麻痹大意,强调的不单纯是时间的投入,更是“头脑”的投入,只有在复习课上真正用“脑”听课、思考、总结,才会使自己平时零散的所得到的知识系统的并进而成为一种能力。
(二)、复习讲究方法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事先做好准备。
期末考试也是一样。
要想取得好成绩,除了平时努力学习,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外,期末复习方法也很关键。
复习方法多种多样,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
这里向大家重点推荐的是最常规但很有效的复习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1、明确考试范围,弄清本次期末检测的重点内容和重点题型。
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
2、根据考试的检查范围与要求对照检查自己的情况,并拟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使复习有针对性。
3、提高自己的复习听课的效率,向效率要成绩。
薄弱之处加以强化,做到“查漏补缺”。
八上期中复习:古诗赏析、默写,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1~3单元)一古诗赏析★1.《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描绘“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所展现的画面。
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薇是一种植物。
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伯夷和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抒发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2.《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运用对偶手法描写长江明丽景色)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
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3.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表达了诗人无限的乡愁。
★3.《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
(60字内)“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2.“征蓬出汉塞,归雁如胡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
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孤寂、抑郁。
综合性学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学完《唐诗五首》之后,八年级(1)班拟组织“话说唐诗”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任务由你完成。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则鲜明的主题语。
(2)为倡议班上同学举行唐诗背诵竞赛,你会说:(含标点不超过60字)(3)如图为李白的画像,请为之配写一则有文采的图片说明。
(不超过80字)2.班级拟围绕“长征精神”举行一次《红星照耀中国》阅读交流会,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请用对偶句为交流会拟写一条宣传语。
(2)任务二:小语担心小文着急用《红星照耀中国》,所以请小华帮忙转告。
小语对小华说:我从小文那儿借的《红星照耀中国》还没有看完,麻烦你告诉他不要着急,我会抓紧看小华对小文说:(3)任务三:阅读名著期间,小语看到如下的连环画,于是和小文展开了一番讨论。
小语:湍急的江水、冰冷的桥索、激烈的战斗,这一幕幕场景生动地再现了① (事件)的艰难。
小文:既然条件如此恶劣,红军为什么不选择船只摆渡呢?小语:那是因为② 。
小文:长途跋涉,坚韧不拔,英勇无畏,他们是人,是疯子小语:你说得真好!我觉得《昆虫记》作者法布尔身上也有“长征精神”的影子。
小文:我赞同你的观点,比如说:③ 。
3.八年级3班准备举行“走近领袖”读书会,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领袖,还是一位伟大的书法家。
请将下方毛泽东的书法作品用简体正楷字抄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
(2)任务二:请把下面6个词语组成一副对联,以表达对领袖的赞颂之情。
圣地举义南昌联合慑敌魂惊寰宇(3)任务三:1936年,斯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延安,切实了解和采访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下面是斯诺和领袖彭德怀有关其“为什么当红军”的一段采访实录,请你根据原著内容还原采访场景,将彭德怀的回答补充完整。
期中复习(诗词)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特点。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答出一点即可,从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4、“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5、“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像一把利剑把世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
6、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
在这里写出了言无二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春望(国破山河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感时忧国、思家念亲3、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安史之乱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5、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九年级()班()组姓名:古诗文、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整理年中考语文 2013整理:郑涛审稿:杨端福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5、童趣(沈复)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第二单元10、《论语》十则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漫游语文世界第三单元15、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第四单元20、﹡山市(蒲松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探索月球奥秘第五单元2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2010年济宁中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第六单元30、﹡寓言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追寻人类起源课外古诗词:龟虽寿(曹操)过故人庄(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夜雨寄北(李商隐)泊秦淮(杜牧)浣溪沙(晏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如梦令(李清照)观书有感(朱熹)名著导读:《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5、伤仲永(王安石)(2011年济宁中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第二单元10、木兰诗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第三单元﹡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第四单元﹡20、口技(林嗣环)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戏曲大舞台第五单元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山海经》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1 / 6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第六单元30、狼(蒲松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马的世界课外古诗词:山中杂诗(吴均)竹里馆(王维)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滁州西涧(韦应物)江南逢李龟年(杜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约客(赵师秀)论诗(赵翼)名著导读:《童年》:在苦难中长大《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让世界充满爱第三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走上辩论台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陶渊明)22、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23、核舟记(魏学洢)﹡24、大道之行也(《礼记》)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第六单元26、三峡(郦道元)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28、观潮(周密)﹡29、湖心亭看雪(张岱)30、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怎样搜集资料课外古诗词:长歌行(少壮不努力)(汉乐府)野望(王绩)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黄鹤楼(崔颢)送友人(李白)秋词(刘禹锡)鲁山山行(梅尧臣)浣溪沙(苏轼)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2 / 6 八年级下册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第一单元寻觅春天的踪迹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二单元科海泛舟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第三单元到民间采风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第四单元、马说(2、与朱元思书(吴均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2第五单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诗词曲五22、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赤壁(杜牧过零丁洋(文天祥(刘禹锡古诗苑漫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醉翁亭记(欧2、岳阳楼记(范仲淹2第六单2、小石潭记(柳宗元饮酒(其五)(陶渊明)行路难(其一、诗五、满井游记(袁宏道23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己亥杂诗(龚自珍(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背起行囊走四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课外古诗词:赠从弟(其二))刘桢(王维)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终南别登飞来峰(王安石)苏幕遮(碧云天、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题(李商隐叶地)(范仲淹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名人传》:痛苦与磨难造就的伟人3 / 6 九年级上册雨的诉说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一单元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二单元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第三单元读好书好读书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金钱,共同面对的话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第五单2、隆中对(陈寿2第六单2、陈涉世家(司马迁、唐雎不辱使命(刘向望江南(温庭筠)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2、出师表(诸葛亮2、词五武陵春(李清照家傲(范仲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话说千古风流人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咏梅(卜算月夜(刘方平)商山早行(温庭筠课外古诗词:观刈麦(白居易游)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苏轼)醉花阴(薄骊山怀古(张浓云愁水昼)(李清照)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山坡咏喇叭(王磐浩)朝天名著导读:《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培根随笔: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九年级下册4 / 6 脚踏一方土第一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第二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关注我们的社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第三单元乘着音乐的翅膀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四单元生于忧患,死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墨子》18、《孟子》两章17第五单元、公输庄子与惠子游、《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安乐19、鱼我所欲也《孟子》﹡2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于濠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年济宁中考《战国策》201、曹刿论《左传2邹忌讽齐王纳第六单2蒹关2、愚公移《列子2、《诗经》两首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从军行(杨炯)月下独酌(李白)羌村三首(之三)(杜甫)登楼(杜甫)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望月有感(白居易)雁门太守行(李贺)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别云间(夏完淳)《间·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年中考备考重点复习内容,请2013温馨提醒:加下划线的文章为同学们认真对待,用心复习!5 / 66 / 6。
1、万籁此都寂,。
2、乡书何处达,。
3、君问归期未有期,。
4、,浅草才能没马蹄。
5、,一山放过一山拦。
6、兴尽晚回舟,。
7、《论语》中阐述学与思的句子是:。
8、《龟虽寿》中解释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9、《观沧海》中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诗句是:,;,。
10、唐代诗人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揭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11、《天净沙,秋思》中以九种景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渲染了凄凉的气氛,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12、《观沧海》中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
13、《次北固山下》中写江面开阔,一帆风顺的句子是:,。
14、《钱塘湖春行》中写春天迷人动感的四句诗:,;,。
15、,却话巴山夜雨时。
16、绿树村边合,。
17、,潭影空人心。
18、我寄愁心与明月,。
19,,禅房花木深。
20、,把酒话桑麻。
21、《龟虽寿》中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志向的句子是:,。
曹操在《观沧海》中抒发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22、《钱塘湖春行》中最能体现初春的诗句是:,。
23、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我们有些同学,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叫绰号,却总热衷给别人起外号,对这些同学,我们应该用孔子的“,”劝诫他们。
25、《次北固山下》写眼前壮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_ ______ ,_ ______________ 。
27、《论语十则》中,孔子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两个句子是:。
28、,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29、,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如万山圈子里,。
30、默写《观书有感》31、杜牧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32、《观书有感》中教会我们如何学好习的诗句是:,。
33、晏殊的《浣溪沙》中表现词人伤春感时的诗句是:,。
34、默写:李清照的《如梦令》35、去年天气旧亭台,。
1、《繁星》、《春水》在艺术上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印度诗人的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2、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1)这首小诗出自的《》。
原名。
(2)我们称这类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的诗为诗。
(3)这首小诗通过墙角的花孤芳自赏的委婉嘲讽,意在告诫人们。
3、名著阅读(4分)《》、《》是冰心在()(国籍)诗人《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以“爱的哲学”为主题,她认为()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例如: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4、冰心的《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5、《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作者是(国别)人。
你还能说出这本书里的其他故事这本书的主题是:。
主要的内容包括:(1),(2)(3)(4)。
《伊索寓言》以寓言为主,少部分以为主人公。
各种动物都有其特点如:。
这本书有什么特点:,,。
6、读下面的寓言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写出对你的启示。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
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可以到河边。
”螃蟹走了半天,还是走不到河边。
后来,有一天,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许多冤枉路!”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1)从螃蟹的角度:。
(2)从青蛙的角度:。
注意从寓言中总结出寓意。
综合性学习1、下面是某同学在电话中向小明说的一段话,请完成后面的问题。
小明,①你马上立即给我校文学社刊写篇稿子吧!同时,还要请你在班上发动同学积极投稿。
来稿文体不限,提倡创新,②以不少于600字左右为宜。
③文章写好后务必交到校刊编辑部,也可直接交给我。
(1)①句中有一处用词重复,应删去的词语是:。
(2)②句自相矛盾,应改为。
(3)③句中用语不得体的一个词语是,应改为。
(4)假如你接到了小明的电话,你将如何作答?。
2、综合性学习(4分)(任选两题,每题2分,多做不多得分)这学期学习时间过半,你一定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好多次语文活动吧,下面请展示一下你的活动情况。
(1)“这就是我”—请用几句精彩的语言介绍你自己,尽量表现你的个性,让人过目不忘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漫游语文世界”—商店门牌,电视广告或者报刊杂志等,到处都有语文,请举一个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关于语文实际运用的例子并简要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感受自然”—你最喜欢的一处自然美景是哪里?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2分)文言文:1、《论语》(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见贤思齐焉()()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六十而耳顺()不逾矩()()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期中矣。
(3)、总结学习方法的句子:学习态度的句子:品德修养的句子:(4)、总结从本文找出今天仍然在使用的成语:2、《世说新语》两则(1)解释下列词语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俄而雪骤()()公欣然曰()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陈太丘与友期行()()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尊君在不()【家父,令尊;犬儿,令郎;爱女,令爱】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翻译下面句子: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咏雪》中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个更好些?为什么?,吹面不寒杨柳风。
《虽有嘉肴》选自《》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5、故曰:教学相/长也。
6、《兑命》曰:“学学半。
”7、其此之谓乎?8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9、从中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教学相长也)(1)学习是我们的本职,我们应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2)在学的同时也注意亲身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更多的知识;(3)并要热情的向同学们讲解,在给别人的讲解中解决疑惑,领会教人就是学习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