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绘本 《逃家小兔》教学设计1
- 格式:docx
- 大小:20.66 KB
- 文档页数:4
《逃家小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阅读绘本《逃家小兔》,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兔妈妈对小兔的爱。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亲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绘本中兔妈妈和小兔之间的对话和情感变化。
(2)引导学生感受母爱,并能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2)怎样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情感体验和认知提升。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阅读指导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离开家,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一只想离家出走的小兔子的故事,它的名字叫《逃家小兔》。
(2)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学生观察封面,提问:从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猜猜这可能是一个怎样的故事?2、讲述故事(1)教师逐页讲述故事,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关注小兔和兔妈妈的表情、动作和语言。
(2)在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3、讨论与交流(1)故事讲完后,组织学生讨论:小兔为什么要逃家?它都想变成什么?兔妈妈又是怎么回应的?(2)引导学生感受兔妈妈对小兔的爱,提问:从兔妈妈的回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角色扮演(1)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小组合作。
(2)在角色扮演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加入自己的动作和语言,再现故事中的情景。
5、拓展与延伸(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
(2)让学生画一幅画或者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6、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强调母爱的伟大。
(2)鼓励学生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妈妈听,并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对《逃家小兔》这个绘本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也能较好地感受兔妈妈和小兔之间的情感。
2024年绘本《逃家小兔》教案范文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绘本《逃家小兔》,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小兔的心事”,讲述小兔因为好奇心离家出走的故事;第二章“森林奇遇”,描述小兔在森林中遇到各种动物,学会独立生活的过程;第三章“回家的路”,描绘小兔在经历种种困境后,认识到家的重要性,最终回家的历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逃家小兔》的故事情节,理解家的重要性,培养家庭观念。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成长经验,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深入理解家的重要性,培养家庭观念。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逃家小兔》、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习笔记本、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2. 故事讲解(15分钟)逐章讲解故事,让学生了解小兔离家出走、森林奇遇、回家的历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故事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家的重要性,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绘制小兔在森林中遇到的动物,锻炼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逃家小兔》2. 章节内容:第一章小兔的心事;第二章森林奇遇;第三章回家的路3. 重点句子:家是心灵的港湾,是我们永远的依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逃家小兔》的故事,以“家的重要性”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在《逃家小兔》的故事中,小兔因为好奇心离家出走,经历了种种困境,最终认识到家的重要性。
我们也要珍惜家庭,感恩家人的陪伴,让家成为我们永远的依靠。
绘本《逃家小兔》教案范文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逃家小兔》,主要围绕第七章“母爱无边”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本章通过描述小兔子与妈妈之间的一系列互动,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详细内容包括:小兔子想要逃离妈妈,妈妈如何用智慧与爱心引导小兔子回家;通过故事让学生理解母爱的真谛,培养他们热爱家庭、尊重父母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本《逃家小兔》的故事情节,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2. 通过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父母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母爱的真谛,体会故事中所传递的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逃家小兔》、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文具、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故事内容,让学生了解小兔子与妈妈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
3.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
4. 例题讲解:针对故事中的关键情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绘制一幅表现母爱的画作。
7.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讲述画作背后的故事,提高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逃家小兔》2. 主要内容:母爱无边小兔子与妈妈的互动感受母爱的伟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表现母爱的画作,并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2. 答案:画作及说明:学生可根据故事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家庭主题的写作练习,鼓励他们表达对家庭的热爱。
(一) 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的内容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并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想象、创编。
2、掌握句型“如果……就……" ,丰富词语:逃家.3、能深刻的感受母子间的亲情。
(二)活动准备: FLASH 课件、相应的故事图片。
(三)活动过程:1 、活动导入:1 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 ” . 为什么要叫“” 呢?听完故事以后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师:故事好听吗? 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故事叫“” 呢?幼A: 因为小兔子一直想要逃跑。
幼B:小兔子想要离开自己地家.师: 原来故事里讲的就是一只一直想要逃跑、离开家的小兔子,所以我们给它个名字叫“" .那小兔为什么要逃家呢?最后它有没有逃走呢? (幼儿自由回答)幼A:小兔觉得外面好玩所以想要逃走,但是最后它没有逃走成功。
幼B: 我认为小兔要逃走是因为遇到了不开心地事情才逃走的……你们有没有也和小兔子一样想过要逃跑、离开自己的家呢?幼A:我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因为爸爸妈妈对我很好.幼B:我也没有离开过家,虽然有时爸爸妈妈会骂我,但是都是因为我不乖… … 师: 我们小朋友虽然有时候调皮惹爸爸妈妈不开心, 但是他们也都是为了你们好,因为爸爸妈妈爱你们.3、演示课件讲故事, 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小兔一直想逃跑, 想出了哪些方法逃跑的?妈妈又是用什么方法不让小兔子逃走呢?师: 我们现在再来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教师一边出示课件一边讲述故事。
师:小兔想出了哪些方法逃跑?妈妈听后是怎么说的呢?(掌握重点句型“如果……就……” 。
)幼A:如果小兔想要变成小鳟鱼逃走,妈妈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它。
幼B:如果小兔想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 妈妈就变成爬山的人去找它.幼C:如果小兔想要变成小花,妈妈就变成园丁去花园里找它……师:小兔子和兔妈妈的话里都有一个好听的词,刚才小朋友在回答的时候说到了,那就是“如果……就……” ,我们能不能用这个好听的词也来说一句话呢?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反应来举例进行引导)幼A:如果我拿到五角星妈妈就会开心的笑.幼B:如果天气冷了我们就要多穿些衣服…… 、讨论:那妈妈为什么会想方设法不让小兔逃跑呢? 我们和旁边的好朋友互相讨论一下。
《逃家小兔》教学设计优秀5篇《逃家小兔》教学设计篇一设计思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个故事简单而有趣,并具有教育意义,能够让幼儿了解倾听故事的乐趣和讲述故事的快乐。
同时还能使他们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活动目标:1,能耐心地倾听和观看绘本2,能较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3,能学会用如果你变成…。
我就变成…造句活动准备:《逃家的小兔》故事绘本,兔子图片两张(兔妈妈和兔宝宝),多媒体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耐心倾听和观看绘本。
活动难点:能够较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会用如果你变成…。
我就变成…造句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
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
以看图片、看课件的。
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
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片或课件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给小朋友们出示兔宝宝的图片并问:谁来告诉老师,这个是什么?接着拿出兔妈妈的图片,再问小朋友们:今天的故事是关于什么的呢?你们想不想听呢?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
然后我会给小朋友们展示绘本,并给小朋友们讲述这个故事。
当遇到重点语句时,我会放慢速度,让小朋友们能有个接受的时间。
如:如果你变成一朵小花,我就变成园丁。
再念故事时提醒幼儿注意耐心倾听,当幼儿吵闹时,教师会说:大家听一听,声音响不响,大家还能听见老师在讲什么吗?这就让小朋友了解要注意倾听别人,才能够知道别人在说什么。
逃家小兔教案优秀7篇《逃家小兔》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内容,理解故事,想象说话,感受小兔想象的丰富奇特和妈妈母爱的温馨执着。
2、学习运用绘本语言“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句式创作儿童诗。
3、通过品读一部绘本,推荐一组绘本,激发学生走进绘本世界的兴趣与欲望。
课前准备:《逃家小兔》PPT,作业单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引入故事名《逃家小兔》1.出示兔警官图片①说说你对小兔的印象;②电影里面的兔警官不仅活泼可爱,而且很机智勇敢,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与兔子有关的故事,那么故事中的小兔又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兔呢?③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总结图片:外面的世界那么大那么美丽,如果你是这只小兔,你愿意永远住在这小小的树洞里面吗?引出课题:逃家小兔二、想像与表达,走进故事1.大胆尝试想象小兔和妈妈的对话游戏:①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
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问:小兔要逃走了,兔妈妈会怎么样?小兔很淘气,妈妈更淘气…)②妈妈说:“如果你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于是,小兔就和兔妈妈开始聊天了,玩起了一逃一追的对话游戏。
)③如果你是那只小兔你会逃到哪里去?草丛、花丛……2.走进故事①你想知道故事中的小兔逃到哪里去了?出示对话:教师和学生分角色读②兔妈妈听了这些话之后该怎么办,我们看看故事里的妈妈用了什么方法。
“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3.观察画面细节,继续读故事:①看看兔妈妈用什么“鱼饵”去“钓”小兔呢?②妈妈为什么用红萝卜钓鱼呢?③看来小兔想变成鳟鱼逃走的计划失败了,可小兔还没有打消想离开家的念头。
它又想变成什么呢?孩子们请看:④ “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子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自己的孩子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兔妈妈该怎么办才好呢?“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追你。
逃家小兔绘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绘本阅读,了解和感知亲子之间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的价值观。
3.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二、教学内容1. 绘本《逃家小兔》的阅读与讨论。
2. 亲情话题的探讨。
3. 感恩活动的开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感受亲子之间的情感,培养阅读兴趣。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绘本中汲取情感,并将之情融入现实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绘本中的情感。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 实践教学法:组织感恩活动,让学生将所学之情付诸实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单介绍绘本《逃家小兔》,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阅读绘本:引导学生跟随故事情节,感受亲子之间的情感。
3. 讨论:提问学生关于亲情的话题,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 情感体验:让学生设想自己成为绘本中的小兔,感受母爱的伟大。
5. 感恩活动:组织学生为家人做一些小事,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6. 总结: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7.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并将之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2. 开展家庭亲情主题活动,如家庭聚会、亲子游戏等。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亲子情感的感知和理解。
2. 关注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家人爱的表达。
八、教学资源1. 逃家小兔绘本。
2. 绘画、写作材料。
3. 家庭亲情主题活动策划。
九、教学时间1. 课堂阅读与讨论:40分钟。
2. 家庭作业:课后两天。
3. 家庭亲情主题活动:周末。
十、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变化,引导他们正确理解亲子关系。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 在家庭作业环节,引导学生将所学之情付诸实践,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逃家小兔》教学设计《逃家小兔》教学设计(精选15篇)《逃家小兔》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绘本,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2、指导学生用上“如果你……我就要……”练习说话。
3、学生创编写给妈妈的诗。
教学重点与难点:1、指导学生能用上“如果你……我就要……”。
2、指导学生创编故事。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第一次给你们上课,我可开心啦,刘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美丽的故事吧!来,请看,你看到了什么呢?二、乐读绘本。
1、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学生观察。
(1)你的小眼睛发现什么了?(2)小兔子要干嘛去呢?她们在说什么悄悄话呢?想不想知道这个故事?2、出示:故事的题目。
学生齐读。
(1)猜猜,逃家小兔会写什么?(2)指导学生认识封面、作者等。
3、师生同读绘本,启发想象。
(1)师: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想要离家出走,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如果你来追我,”小兔说:“我就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
”这下可惨了,那妈妈怎么办呢?想不想知道?哇!妈妈变成了什么呀?(捕鱼的人)谁都小眼睛发现了妈妈用什么去钓小兔呀!(2)在讲到小兔变成花儿,妈妈变成园丁的时候,让学生去观察图画,并补充语言。
有意识地渗透人文教育。
(如这样问:妈妈变成园丁是为了什么呀?是呀妈妈总是这样无时无刻地关心着我们照顾着我们。
)(3)在讲到小兔变成小鸟时,让学生猜猜妈妈会变成什么?为什么?启发学生去想象,并用上如果你……我就要……规范语言。
三、玩中练习说话(1)想玩游戏吗?那么我们来玩玩抓迷藏的游戏吧!可今天的抓迷藏有点特别,不是你藏我捉,而是你说我抓哦!说说你想变成什么?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
(2)换角色,老师说想变成什么?学生用上句式: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
(3)小结:孩子们,小兔是妈妈的小宝贝,我们也是妈妈的小宝贝呀!从刚才的游戏中,我发现好多同学都非常爱自己的妈妈,要不我们根据这个故事编成一首小诗送给妈妈吧?(4)学生创作。
逃家小兔绘本教学优秀教案(一)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
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要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二)“如果你来追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三)“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说,“我就要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四)“如果你变成爬山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
”“如果你变成小花,”妈妈说,“我就要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
”(五)“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妈妈说,“我就变成树,好让你飞回家。
”(六)“如果你变成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帆船,飘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小帆船,”妈妈说,“我就变成风,把你吹到我要你去的地方。
”(七)“如果你变成风,把我吹走,”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马戏团里的空中飞人,飞得高高的。
”“如果你变成空中飞人,”妈妈说,“我就要变成走钢索的人,走到半空中好遇到你。
”(八)“如果你变成走钢索的人,走在半空中,”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男孩跑回家。
”“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妈妈说,“我正好就是你妈妈,我会张开手臂好好地抱住你。
”(完毕)“天哪!”小兔说,“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
”他就这么办了。
“来根红萝卜吧!”妈妈说。
1、通过阅读交流,让幼儿感受到无私而伟大的母爱。
2、指导幼儿根据故事情境想象练说,并复述完整的故事。
培养幼儿的说话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幼儿把观察、想象与阅读相结合,学编浅显的童话故事,开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重点:在情境中让孩子展开想象,让孩子根据图画创编故事。
2、难点: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想象兔妈妈和兔宝宝还会变成什么,并在此过程中领悟伟大的母爱。
儿童绘本阅读优质教案《逃家小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儿童绘本《逃家小兔》。
该绘本为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所著,讲述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在与妈妈捉迷藏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家的温暖与安全感的故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绘本的封面、环衬、扉页、等部分,重点讲解绘本中的图画与文字的相互呼应,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绘本的基本结构,掌握阅读绘本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绘本阅读感受家庭的温暖。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绘本的阅读方法,故事情节的理解,家庭情感的体验。
难点:图画与文字的相互呼应,绘本深层含义的挖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逃家小兔》,投影仪。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家庭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家庭情感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绘本: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学生猜测故事情节。
逐页讲解绘本内容,让学生关注图画与文字的相互呼应,体验小兔子的情感变化。
3. 实践活动:分组让学生绘制自己喜欢的绘本场景,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4. 例题讲解:针对绘本中的关键情节,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绘本中的语言和图画,创作自己的绘本故事。
六、板书设计1. 《逃家小兔》2. 内容:绘本结构、故事情节、家庭情感、阅读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绘本《逃家小兔》的故事,创作一篇以“家庭”为主题的短文。
2. 答案示例:我的家庭很温暖,每当我在外面遇到困难,爸爸妈妈总是给予我无尽的关爱和支持。
我要像小兔子一样,珍惜家庭,感恩父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分享自己的感悟。
但在引导深入思考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优秀绘本,开展家庭阅读活动,与父母分享阅读心得,增进亲子关系。
《逃家小兔》教学设计
活动准备
课前,画画最爱自己的人
一、热身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儿歌吗?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儿歌,请同学们跟着音乐一起读一读吧!
2.昨天的梦想课,我们一起看了关于小兔的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认识了———兔宝宝和兔妈妈,谁来说说《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
3.兔宝宝和兔妈妈之间的故事可多了,今天我们来读另一个故事《逃家小兔》
二、目标说明
1.师出示《逃家小兔》的第一页,齐读课题。
故事的名字叫《逃家小兔》,知道什么叫逃家吗?瞧,这是我们进入故事的第一道大门——封面: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2.封面除了图、书名外,还有这本书的出版社、文字作者、画图的作者,这本图画书的文字作者玛格丽特·怀兹·布朗,绘图作者是克雷门·赫德,他们都是美国人。
因为这是美国人写的书,所以有中文翻译,翻译的名字叫黄迺[nǎi]毓[yù]。
3.故事要开始了,请同学们看故事的同时思考这两个问题: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三、主题活动
1.课件黑白图:
(1)讲述故事——小兔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妈妈又会说什么呢?
(2)指生读妈妈说的话,你感觉妈妈对小兔怎样?
(3)你们从哪里看出来的?
2. 出示彩图:
(1)继续讲述故事——“如果你来追我,”小兔说,
“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
”强调鳟的读音。
(2)那妈妈会变成什么呢?
(3)我们来看看妈妈在河里捉小兔的画面。
你觉得哪里最有意思?
(4)为什么不用鱼钩?
(5)从这里看出,胡萝卜代表着——
3.顽皮的小兔又变了!
(1)继续讲述故事——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说,
“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
(2)妈妈变成了什么?
(3)观察彩图,你觉得这座山怎么样?生:陡峭(用上了刚刚学过的词语)
(4)兔妈妈会遇到什么困难?为什么还会不畏艰险地坚持下去?
(5)妈妈背上行囊,做好了长途跋涉的准备。
此时,她的心里一定在想: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远,我不会放弃逃家的小兔。
4.小兔继续变!
(1)课件出示图,看小兔跑到哪里?花园里,他变成了什么?指名说话(2)妈妈也在变,谁能用这样的句式说:如果(),我就()
(3)你们说得太好了,看一看作者是怎样写的:调皮的小兔变成了小花,躲进了花园里,妈妈变成了园丁,扛着锄头,挎着篮子,来给小花施肥、浇水、除草,培育小花茁壮成长啊!
5.想象说话
这只顽皮的小兔子还想变,他还会变成什么呢?妈妈又是怎么追的呢?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兔子,你还想变成什么,逃到哪里去?想一想,说一说。
课件:如果你(),小兔说。
我就要变成()。
如果你变成(),妈妈说。
我就要变成()。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用故事里的句式练说:
6、彩图配字
(1)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想不想看看逃家小兔又变成了什么?老师有一个要求,只让看图,不看文字,请你们给插图配字,看看哪位小朋友说得跟书上一样,我们给他鼓掌三下,好吗?
(2)指名读图说图。
7.小结:
不管小兔多淘气,兔妈妈总会形影不离地追随,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字-----爱!(板书:爱)
8.回归文本:
让我们跟随这两只兔子,再次走进绘本。
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的绘本,和同桌合作分角色读故事。
四、展示分享
1.全班分角色读绘本。
全体男生当小兔,全体女生当兔妈妈。
2.说一说:故事读完了,请同学们选择这两个问题中的其中一个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读书感受。
3.我们的爸爸妈妈也像兔妈妈一样,深受着我们,昨天上完梦想课后老师请同学们回去画一画最爱自己的人,画好了吗?请把你的作品在小组中展示一下,要注意把自己的画介绍清楚。
4.兔妈妈这么爱自己的孩子,我们的爸爸妈妈也像兔妈妈一样,深爱着我们,我们又应该怎样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呢?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如果妈妈生病了,我就为妈妈送上一杯水。
如果,我就。
五、评价总结
孩子们,我们的父母是这么爱我们,无论我们做什么,爸爸妈妈总是无条件地接纳我们,小心地呵护我们的成长,我们也应该学着去接纳和关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回家以后,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道作业完成。
1.在画的背面写上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回家送给爸爸妈妈。
2.展开想象,和爸爸妈妈一起续编《逃家小兔》的故事,用上“如果……就……”的句式。
推荐阅读:《我讨厌妈妈》、《爱心树》
生:兔妈妈用红萝卜做鱼饵吸引小兔,我感受到兔妈妈的爱!
生:兔妈妈最了解小兔子,知道他最喜欢吃红萝卜。
生:兔妈妈非常爱自己的宝宝,怕他受到伤害。
师:小兔子变成小溪里的一条鳟鱼,兔妈妈穿着黑色长靴,左手拿着渔篓,右手用力把渔竿甩了出去,让人忍俊不禁的是鱼钩上拴着红通通的东西竟是一根鲜红的胡萝卜。
多么智慧的妈妈!多么创意的想法!
生:我喜欢马戏图。
兔妈妈冒着危险走在细细的钢丝上,准备迎接小兔。
这幅图让我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师:有人说,母爱是巨大的火焰!兔妈妈身着盛装,勇敢地站在钢丝上,这是一个美丽而伟大的妈妈!
生:我喜欢登山图。
兔妈妈全副武装,全力攀登,不怕辛苦!
师:是呀!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兔妈妈都要找到自己的孩子。
生:我喜欢大树图。
大树是鸟儿的家,图中的兔妈妈变成一棵兔子树,展开双臂呼唤小兔回到妈妈温暖的怀抱呢!
生:我喜欢风帆图。
小兔变成帆船那么小,兔妈妈变成了风,用力地吹着这条小兔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