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胜于雄辩现场观摩验证谷丰源生物肥肥效
- 格式:pdf
- 大小:571.34 KB
- 文档页数:1
绿聚能复合肥是江苏中东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出的复合肥新产品,为验证中东绿聚能复合肥在玉米上的增产效果和环境效益,现将2016年夏季在邳州市玉米上的试验总结如下。
1、试验材料与方法1.1供试肥料稳定性肥料N 、P 、K 配比为26-11-11;缓释肥N 、P 、K 配比为21-10-11;绿聚能复合肥N 、P 、K 配比为15-15-15;普通复合肥N 、P 、K 配比为15-15-15,;过磷酸钙P2O 5含量为12%、氯化钾K O 2含量为60%,尿素N 含量以为46%计算。
1.2供试作物试验玉米品种—隆平2061.3试验地点邳州市岔河镇桥北村杨照乾承包责任田1.4供试土壤及基本理化性状土壤为老黄土,试验小区内土壤地力均匀一致。
耕作层质地为重壤,PH 为7.2,肥力中等偏上,土壤有机质含量26.15g/kg,土壤全氮1.72m g/kg ,土壤有效磷9.54m g/kg ,土壤速效钾138.9m g/kg 。
1.5试验设计与处理本试验为5个处理,分别是处理1为稳定性肥料,处理2为缓释肥,处理3为中东绿聚能、处理4为普通复合肥料、处理5为无氮处理(氯化钾+过磷酸钙),试验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50平方米,共计15个小区。
1.6试验农事操作前茬小麦收获后机条播板茬种植玉米,播种时间为2016年6月27日;密度为3700株/亩;播后苗前喷灌水一次;播后苗前化除一次;施肥情况:包括底施、追施、时间、肥料品种、数量,各试验小区按照试验方案进行配肥施肥: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的氮、磷、钾肥料投入量分别为:氮肥16.2kg/亩;磷肥:6kg/亩;钾肥:6kg/亩;处理5投入磷肥:6kg/亩;钾肥:6kg/亩;基肥投入:处理一投入基肥稳定性肥料54.5kg/亩,处理二投入缓释肥54.5kg/亩+尿素6kg/亩+过磷酸钙4.6kg/亩,处理三投入绿聚能复合肥40kg/亩+绿聚能尿素17.7kg/亩,处理四投入普通复合肥40kg/亩+尿素17.7kg/亩;追肥时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都投入尿素4.3kg/亩。
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总结8篇第1篇示例: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而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施用适量的肥料则是保证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提高玉米肥料的利用率,降低浪费,是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探讨和提高玉米肥料的利用率,我们进行了田间试验。
我们在田间随机选择了几块相似的地块作为实验区,然后根据实验设计的要求,在不同地块上施用不同种类和用量的玉米肥料。
经过一季的玉米种植生长周期后,我们对不同处理组的玉米产量以及养分吸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对提高玉米产量有明显的效果。
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合理施用化肥也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不过,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化、养分流失等问题,降低了玉米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
除了肥料的种类和用量,施肥的时间和方式也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有着重要影响。
针对不同的生长阶段,及时合理施肥,可以保证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养分供应,提高产量和品质。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求量,科学施肥技术也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关键。
在本次田间试验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肥料施用不均匀、养分流失等问题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而且,由于土壤肥力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肥料利用率也存在较大差异。
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制定更合理科学的施肥方案,提高玉米肥料的利用率。
通过田间试验总结,我们对玉米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
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用量、科学施肥技术、及时合理施肥等是提高玉米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探索更多有效的提高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方法,为我国农业生产贡献力量。
第2篇示例: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养分支持,尤其对氮、磷、钾等肥料需求量较大。
苹果大田肥效试验效果报告————————————————————————————————作者:————————————————————————————————日期:ﻩ陕西安德瑞普“铃盖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苹果上的试验效果报告1、试验目的依据陕西省土肥站制定的肥料试验技术规程,通过大田肥效示范试验,试验陕西安德瑞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含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苹果上的使用效果。
多年来微量元素补充已成为苹果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微量元素在土壤中难以移动,极不易被树体吸收,如何找到一种可迅速补微量元素又能提高果实品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生产问题,微量元素试验表明:果树喷施腐殖酸、氨基酸等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能提高果实品质,咸阳市土肥站依据陕西省土肥站制定的肥料试验技术规程,通过大田肥效试验,研究陕西安德瑞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铃盖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苹果上补充微量元素的效果。
2、试验材料2.1试验品种:苹果品种:富士2.2 试验地及农户基本情况:试验地点为咸阳市马庄镇渔王村王峰宾家地,2.3试验时间:4月8日开花,4月29日进入幼果期。
果树肥3月25日施基肥,6月27第二次施花芽分化肥,7月24日第三次施果实膨大肥。
10月20日采收,10月23日采收统计完毕。
2.4供试产品陕西安德瑞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铃盖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其中Fe+Zn+Mn+B≥10%.2.5 产品来源:农业部肥料临时登记田间肥效试验肥2.6 供试土壤为淤沙土,主要营养成份平均测试结果如表1:试样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 g.kg-1g.kg-1mg.kg-1mg.kg-1mg.kg-1数值14.6 0.83 71 33.8 1618.23、试验方法3.1示范试验点基本情况试验于2012年3月咸阳市沣东办渔王村进行,咸阳市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南部,土层深厚,海拔高,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我国苹果优势产业带的最佳优生区之一,苹果已成为咸阳经济发展的重大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是果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土壤PH较高,苹果对铁、锰、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十分困难,苹果补微量元素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高效腐植酸活性硅叶面肥在玉米上应用效果试验总结[摘要] 为探索一种高效的微量元素叶面肥,友谊农场于2012年在第十管理区一站进行了高效腐植酸活性硅叶面肥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易被作物吸收,能够提高结实率、籽粒率、增加粒重、提高玉米产量,优于常规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叶面肥玉米产量[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122-01市面上现有的叶面肥一般只是单品种的微量元素,为寻找在相同施肥量下能够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品质的多种微量元素叶面肥[1]。
2012年友谊农场引进新型液肥产品“高效腐植酸活性硅叶面肥”在玉米作物上进行试验,验证其在玉米作物上具有能够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结实率、百粒重,并可改善玉米的品质,提高养分利用率的功效,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作物与品种玉米,垦单10号2.供试材料与来源高效腐植酸活性硅叶面肥: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磷酸二氢钾:生产中常规叶面肥。
3.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安排在友谊农场第十管理区一站。
土壤类型为草甸黑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
土壤有机质为2.32g/百克土,全氮0.265g/百克土,碱解氮为120.8mg/百克土,速效磷为17.42mg/百克土,速效钾为141.3mg/百克土,土壤ph为6.79,前茬玉米。
秋整地、秋起垄、秋施肥地号。
5月10日机械播种,亩施尿素13.33kg、二铵10kg、氯化钾3.33 kg。
6月29日采用人工喷雾器进行第一次叶面喷雾处理,7月27日进行第二次叶面喷雾处理。
4.试验处理与方法试验处理:4.1高效腐植酸活性硅叶面肥,叶面喷施100毫升/亩;4.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100克/亩(参照);4.3喷清水(空白对照)。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大区条田对比,不设重复。
每处理面积210m2(70cm行距×6垄×50m长)。
慧收国优生态有机肥(第三代微生物菌活性生物有机肥)产品说明、定位、优势、产品特点、功效工艺。
产品说明所属公司: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域研究所中微聚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营公司:山东园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产品名称:慧收国优生态有机肥(第三代微生物菌活性生物有机肥)登记证号:鲁农肥(2011)准字(0165)号,(颗粒剂)微生物肥(2005)准字(0161)号(粉剂)主要指标:有效活菌数≥2.0亿/g 有机质≥45% 腐殖酸≥20% 氨基酸、蛋白质、甲壳素、中草药、土壤改良剂、有机肥、中草药、磁力素、多肽酶、 N、P、K 中微量元素等。
包装规格:40Kg定位:“慧收国优生态有机肥(第三代微生物菌活性生物有机肥)”定位在作物基肥,以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为重点;可与各种化肥配合施用,并降低常规化肥用量约1/3,全年可不再施其它有机肥。
连年施用,后续效果极佳。
优势:1、慧收国优生态有机肥有机质经过好氧发酵、厌氧发酵生物双发酵及生物酶解工艺,其有机质不被碳化、含量高活性强营养全并且有效利用率高,极易为作物提供营养,活化土壤。
2、采用滚筒、圆盘缓释包膜双造粒技术,解决了生物肥与化肥混用的难题,本品同化肥混用,不伤害菌种。
3、在造粒过程中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双段式低温负压干燥技术,使肥料在菌种可忍耐温度范围内充分干燥,保证菌种数量和活力。
4、双脱水烘干,烘干后水分在14%左右。
颗粒硬度高,缓释效果好;水分含量低,不容易滋生肥料中杂菌。
5、本品采用世界先进的第三代微生物菌技术,利用独特的酵母,涉及生物遗传工程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生物酶解技术、生物浸提技术,微胶囊技术、乳化技术、超微技术等高科技生物技术。
研制生产出慧收国优生态有机肥(第三代微生物菌活性生物有机肥)。
6、产品中5%氮磷钾总含量相当与一般化肥15%以上含量的施用效果。
本品目前使用已在河南、河北、山东、湖北、陕西、淅江、辽宁等地有不少代理,无一例外评价很高。
第1篇一、实验目的为了探究不同肥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本实验对比了五种不同肥料的效果,包括常规复合肥、有机肥、生物菌肥、水溶肥和叶面肥。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建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地点:某农业科技园区2. 实验作物:小麦3. 实验肥料:(1)常规复合肥:N-P-K含量分别为15-15-15(2)有机肥:鸡粪肥,N-P-K含量分别为4-2-2(3)生物菌肥:含有效菌种10亿/g,有效活菌数5亿/g(4)水溶肥:N-P-K含量分别为20-10-20(5)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含磷钾元素40%4. 实验工具:测土仪、施肥机、喷洒器、尺子、记录本等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地划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1个对照组,共5个对照组。
2. 施肥方案:(1)常规复合肥:每亩施用50kg(2)有机肥:每亩施用3000kg(3)生物菌肥:每亩施用100kg(4)水溶肥:每亩施用100kg(5)叶面肥:在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期各喷施1次,每次喷施浓度0.3%3. 数据采集:在实验期间,每10天测量一次小麦的株高、叶片数、分蘖数等生长指标,并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肥料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株高与分蘖数:表1 不同肥料对小麦株高与分蘖数的影响| 肥料类型 | 株高(cm) | 分蘖数(个/株) || -------- | -------- | -------- || 常规复合肥 | 80.2 | 5.4 || 有机肥 | 81.5 | 5.8 || 生物菌肥 | 82.3 | 6.1 || 水溶肥 | 79.5 | 5.0 || 叶面肥 | 80.8 | 5.2 |从表1可以看出,生物菌肥对小麦株高和分蘖数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有机肥,常规复合肥和叶面肥的效果相近,水溶肥的效果较差。
2. 叶片数:表2 不同肥料对小麦叶片数的影响| 肥料类型 | 叶片数(片/株) || -------- | -------- || 常规复合肥 | 13.2 || 有机肥 | 13.8 || 生物菌肥 | 14.1 || 水溶肥 | 12.9 || 叶面肥 | 13.5 |从表2可以看出,生物菌肥对小麦叶片数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有机肥,常规复合肥和叶面肥的效果相近,水溶肥的效果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