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飞机上的极品事件 法航向乘客借钱买油
- 格式:doc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10
典型的危机案例1. 铃木汽车(Suzuki)的气囊安全隐患危机:铃木汽车在2015年因为使用特定制造商生产的气囊存在安全隐患,导致气囊可能在车祸发生时不正确地爆炸,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
该危机引发了大规模的召回活动、法律诉讼以及品牌声誉受损。
2. 美国波音公司(Boeing)的737 Max飞机事故危机:2018年和2019年,波音公司的两架737 Max飞机相继发生坠机事故,造成346人遇难。
这起危机暴露出波音公司在飞机设计、安全检测以及对飞行员操作进行培训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导致航空公司停飞了数百架737 Max飞机,产生巨额的经济损失和品牌声誉受损。
3. 2010年的英国石油塔装油漏失事(Deepwater Horizon):这起事故发生在位于墨西哥湾的一个深水石油塔上,造成了巨大的海上漏油事故。
在事故期间,11名工人遇难,数百万加仑(数千万升)的原油被泄漏,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沿海地区的经济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
英国石油公司(BP)面临了巨额的赔偿费用、法律诉讼以及持续的声誉损失。
4. 菲亚特克莱斯勒(Fiat Chrysler)汽车的安全隐患危机: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因为其部分车辆存在安全隐患而面临了危机。
这些问题包括有可能引起发动机熄火的电子故障以及存在风险的驾驶员空气袋部件。
这些问题导致数百万辆汽车召回,对公司形象和销售造成了负面影响。
5. 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失踪危机: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从吉隆坡飞往北京失去联系,造成了239人失踪。
这起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搜寻和调查,但至今仍未找到飞机残骸和明确的失踪原因。
这一事件对马航的声誉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以及对航空安全性和应急响应机制的反思。
中外危机公关经典案例公关危机是指组织或个人在经营过程中遭遇的可能对声誉、形象和利益造成重大威胁的事件或情况。
以下是一些中外经典的公关危机案例,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
1. 联邦快递事件(中方案例):在2019年,美国联邦快递因将华为公司的包裹转运至美国而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
这个事件引发了中国消费者的抵制行动,对联邦快递的声誉和业务造成了严重影响。
联邦快递的公关团队随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公开道歉、解释事件原因、停止相关服务等,以恢复公众对其的信任。
该事件的教训是,企业在处理公关危机时应及时回应、公开透明,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2. 马来西亚航空MH370失联事件(外方案例):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在飞行途中突然失联,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困惑。
这个事件成为了航空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对马来西亚航空的声誉造成了巨大冲击。
马航的公关团队在处理这一危机时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他们需要平衡与家属的沟通、媒体的追问以及公众的关切。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召开新闻发布会、提供最新信息、与家属保持沟通等,以应对危机。
这个事件提醒我们,在处理公关危机时,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和媒体提供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3. 三鹿奶粉事件(中方案例):在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即三鹿奶粉事件。
三鹿奶粉被发现含有有害物质,导致许多婴儿生病甚至死亡。
这个事件引发了公众的愤怒和抵制行动,对三鹿公司的声誉和业务造成了巨大打击。
三鹿公司的公关团队随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召开新闻发布会、道歉、召回产品、赔偿受害者等,以挽回公众对其的信任。
这个事件的教训是,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4. 高盛公司金融危机(外方案例):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高盛公司因其在次贷危机中的角色而受到广泛批评。
高盛被指控在销售抵押贷款相关证券时存在欺诈行为,导致全球金融体系遭受重大冲击。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篇一: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中航油事件分析事件经过 2003 年下半年,新加坡公司时任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开始进入石油期权交易市场,从事石油期权交易。
陈久霖和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格理银行等在衍生品市场外市场签订期权合约,进行场外期权交易。
2003 年底,新加坡公司的仓位是空头200 万桶,因为石油价格的短暂下跌,公司有所盈利。
然而,进入2004 年之后,石油价格就一路上涨,新加坡公司逐渐由盈利变为亏损。
到3 月28 日,新加坡公司已经出现580 万美元账面亏损。
为了掩盖账面亏损,陈久霖决定对合约进行展期,致使交易仓位放大。
至6 月,公司因期权交易导致的账面亏损已扩大至3500 万美元。
此时,受赌徒心理的影响,陈久霖不仅没有止损,反而将期权合约展期至2005 年及2006 年,并且在新价位继续卖空。
到2004 年10 月,中航油持有的期权总交易量已达到5200 万桶之巨,超过公司每年实际进口量的3 倍以上,公司账面亏损已达1.8 亿美元,公司现金全部消耗殆尽。
10 月10 日以后,石油价格不但没有下调,反而继续一路走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陈久霖不得不向母公司中航油集团写报告请求援助。
在接到新加坡公司的求助请求之后,中航油集团不仅没有责令新加坡公司迅速斩仓,反而决定对其实施救助。
10 月20 航油集团以私募方式卖出手中所持15%的股份,获资1.08 亿美元,立即交给新加坡公司补仓。
此举愈发使新加坡公司泥潭深陷。
2004 年10 月26 日和28 公司因无法补加一些合约的保证金而强行平仓,从而蒙受1.32亿美元实际亏损。
接着,11 日到25日,公司的期权合约继续遭逼仓,截至 25 日的实际亏损达3.81 亿美元。
2004 年12 日,在亏损5.5亿美元后新加坡公司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中航油事件至此告一段落。
根源积弊已久的国企公司治理问题,即内部控制问题。
坠机迷航——2009年的法航AF447航班空难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细节表明,MH370航班遭遇的,并不是法航AF447的技术隐患和操作不当,⽽是⼀起⼈为事件。
但在⿊匣⼦被找到之前,⼀切仍然是谜。
对空客A330飞机来说,穿越当时的那条风暴带也不能说是“以⾝犯险”。
⽽这⼀次,意外偏偏发⽣了。
AF447航班失事前4分钟密集发出的24条故障代码,把航空专家的视线集中到了飞机的⼀个⼩部件上——⽪托管。
AF447的⽪托管失灵却引发了⼀系列的连锁反应,悲剧在⽪托管失灵后数分钟内发⽣了。
机长的遗体在坠机⼏天后的海⾯上被发现,⽽两位副驾驶则被安全带束缚在驾驶座⾥,随着飞机沉⼊⼤海。
原载《北京⽇报》2014年4⽉8⽇本报记者董少东 今天,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失联已经整整⼀个⽉。
从4⽇开始,中国和澳⼤利亚搜索船数次探测到的⽔下脉冲信号,成为搜寻⾏动展开以来最有希望的线索。
不过,这个信号是否由MH370航班的⿊匣⼦发出,还要数天才能确认。
最终找到MH370航班,仍需要“⼤海捞针”。
MH370航班的搜寻⾏动,距离之遥、时间之长、难度之⼤,超出了过去所有民航突发事件的经验和常识。
即便是曾被称作“史上最神秘坠机”的2009年法航AF447航班空难,也没有经历如此复杂的搜寻。
MH370航班失联之初,与AF447航班有着惊⼈相似的情节:都是突然消失,没有任何求救信号;消失地点都在⼤洋上空;AF447航班坠机六天后,才有部分残骸被找到,⽽MH370航班的残骸,⾄今仍没有发现…… MH370究竟遭遇了什么,现在仍旧迷雾重重。
看上去⾮常类似的AF447空难,直到发⽣两年后才找到⿊匣⼦,三年后得出事故最终调查报告:操作失误和技术隐患的双重因素造成了悲剧。
MH370真相的揭开,也许还需要漫长的时间。
消失的飞机 3⽉8⽇早晨7时,⾸都机场T3航站楼⼆层B区国际到港航班显⽰屏上,置顶第⼀⾏滚动着刺⽬的红⾊字体,由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马航MH370航班,计划到港时间6时30分,备注“延误”。
案例中航油事件中航油事件,又被称为中国航空油料公司事件,是指中国石油集团旗下公司中国航空油料公司发生的一起巨额经济犯罪案件。
该事件发生在1993年,案件涉及的金额高达25亿元,是当时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犯罪案件之一、此案对中国金融体制的和监管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航油事件起源于对中国航空油料公司的内部审计,审计机构发现该公司存在资金流失的现象,并怀疑内部存在腐败问题。
随后,中国石油集团组织了一次全面的审计,结果表明该公司存在大规模的财务违规行为,尤其是在采购和销售环节存在利益输送和非法转移资金的行为。
调查发现,中国航空油料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和相关员工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着勾结关系。
他们通过设立“空白合同”和虚构的交易来获取巨额资金。
同时,他们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企业员工销售石油制品,从而非法牟取暴利。
这些非法行为已经持续多年,直到内部审计机构的发现才被揭露。
在调查过程中,中国航空油料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纷纷被捕,并被判处长期监禁或面临死刑。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遏制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首先,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力度得到加强,建立了更为严格的审计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
其次,政府加强了反腐败斗争力度,对利用职权之便进行贪污腐败的行为进行了打击。
中航油事件不仅对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道德风险意识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揭示了中国开放过程中面临的腐败问题。
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方面,许多人对中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表示了质疑,认为应该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控制。
另一方面,一些人则将中航油事件视为中国进程中腐败问题的缩影,呼吁加强反腐败斗争和法治建设。
中航油事件对中国的金融体制和监管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了更为严格的内部控制机制,并从中航油事件中吸取教训,加强了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
此外,该事件还引发了对中国金融体制的深入思考,推动了相关的进行。
航空事故案例航空事故是指发生在飞机飞行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飞机损坏或丧失飞行能力。
以下是十个航空事故案例:1. 法国航空4590号班机空难法国航空4590号班机是一架超音速客机,2000年7月25日在巴黎起飞时发生引擎故障,导致飞机坠毁,机上109人全部遇难。
事后调查发现,引擎故障是由于跑道上的一块金属碎片引起的。
2. 马来西亚航空370号班机失踪马来西亚航空370号班机是一架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客机,2014年3月8日失踪。
这起事件引起全球关注,至今仍未找到飞机残骸和明确的失踪原因。
3. 苏联空军234号班机空难1960年10月4日,苏联空军234号班机在前往莫斯科的途中与一架美国间谍机相撞,导致机上所有人员遇难。
这起事件加剧了冷战时期苏美之间的紧张关系。
4. 阿联酋航空521号班机爆炸2016年8月3日,阿联酋航空521号班机在迪拜机场着陆时发生爆炸,导致机上一名乘客死亡。
调查发现,爆炸是由于货舱内的一起燃烧事件引起的。
5. 日本航空123号班机空难1985年8月12日,日本航空123号班机在飞行途中发生尾翼断裂,导致飞机坠毁,520人中只有4人幸存。
这个事故被认为是航空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飞机事故。
6. 乌克兰航空752号班机被伊朗导弹击落2020年1月8日,乌克兰航空752号班机在伊朗附近空域被伊朗导弹击落,导致机上176人全部遇难。
最初伊朗否认与此事有关,但后来承认是意外击落。
7. 埃航804号班机坠海2016年5月19日,埃及航空804号班机从巴黎飞往开罗途中失联,最终在地中海坠毁。
机上66人全部遇难。
事故原因最终确认为飞机起火导致。
8. 印度航空182号班机爆炸1985年6月23日,印度航空182号班机在加拿大外海爆炸坠毁,导致机上329人全部遇难。
这起事件被认为是当时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之一。
9. 洛克比空难1988年12月21日,一枚由利比亚制造的导弹击中了一架泛美航空103号班机,导致飞机坠毁在苏格兰,270人全部遇难。
特价机票法务案例:Ryanair被欧洲消费者组织起诉背景Ryanair是一家总部位于爱尔兰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提供廉价机票服务。
该公司以其价格便宜和广泛的航线网络而闻名,吸引了大量的欧洲旅客。
然而,Ryanair在销售特价机票时被指控存在欺诈行为,引发了一系列法务纠纷。
过程1. 欧洲消费者组织的起诉欧洲消费者组织(European Consumer Organisation,简称BEUC)是一个代表欧洲消费者权益的非营利组织。
他们收集了大量关于Ryanair特价机票欺诈的投诉,并决定采取法律行动。
BEUC指控Ryanair在销售特价机票时存在欺诈行为。
根据他们的调查,Ryanair在购票过程中隐藏了一些额外费用,以提高票价。
例如,他们在购票页面中自动勾选了额外的保险费用,并且在结账过程中添加了处理费用和行李费用等。
这些费用在最终票价中没有明确显示,导致消费者被误导以为购买的是真正的特价机票。
2. 法庭审理BEUC将Ryanair告上法庭,指控他们的欺诈行为违反了欧洲消费者权益法。
法庭接受了这起案件,开始了审理过程。
在审理过程中,BEUC提供了大量证据来支持他们的指控。
他们提供了消费者的投诉记录、购票页面的截图以及与Ryanair的书面通信等。
这些证据表明,Ryanair在销售特价机票时采用了欺诈手段,使消费者无法准确了解最终票价。
Ryanair则辩称他们的销售方式是合法的,他们在购票页面上明确列出了所有费用,并且消费者在购票前需要确认同意这些费用。
他们认为BEUC的指控是毫无根据的。
3. 判决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审理,法庭最终作出了判决。
法庭认为Ryanair的销售方式存在欺诈行为,违反了欧洲消费者权益法。
根据判决结果,Ryanair被要求停止使用欺诈性销售手段,并且需要向消费者提供清晰的票价信息。
他们还被要求支付罚款,作为对其欺诈行为的处罚。
结论这个案例对于特价机票销售行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它提醒了航空公司必须遵守透明度和诚信原则,确保消费者能够准确了解最终票价。
国际货物事故案例话说有一家水果进出口公司,从热带国家进口了一大批香蕉,那数量多得就像小山一样。
这批香蕉要运到欧洲的各个超市,让欧洲的小伙伴们也能品尝到热带的美味。
货船就这么晃晃悠悠地出发了。
在海上航行了没几天,突然遇到了一场超级大的风暴。
那风暴可真是厉害啊,海浪像发疯的巨人一样,不停地拍打着货船。
货船就像个小玩具似的,在大海里被晃得东倒西歪。
等风暴终于过去了,船员们松了一口气,可是当他们去查看货物的时候,都傻眼了。
原本一箱箱整整齐齐的香蕉,现在就像经历了一场大战似的。
好多箱子都被撞得破破烂烂,香蕉也都被晃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有些甚至直接变成了香蕉泥。
等船到了欧洲的港口,收货的商人们一看这香蕉的惨状,脸都绿了。
这可怎么卖啊?原本新鲜漂亮的香蕉,现在看起来就像是被揍了一顿的小可怜。
这个水果进出口公司可就头疼了,他们得给那些收货的商家一个交代啊。
一边要调查事故原因,一边又要和保险公司扯皮。
保险公司呢,就像个铁公鸡一样,到处找理由不想赔太多钱。
他们就开始互相指责,进出口公司说船公司没有好好保护货物,船公司却说这是不可抗力的风暴造成的,保险公司又说进出口公司没有做好货物的包装防护。
这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三方你来我往,吵得不可开交。
最后呢,经过漫长的协商和调查,发现其实大家都有点责任。
进出口公司在包装香蕉的时候,虽然看起来包得挺严实,但是没有考虑到这么强烈的风暴可能带来的冲击。
船公司在遇到风暴的时候,虽然也尽力保护货物了,但是有些应对措施还是不够到位。
保险公司呢,也不能完全撇清关系,毕竟收了保费就得承担风险。
这个案例就告诉我们啊,在国际货物运输中,每个环节都得小心翼翼的。
就像走钢丝一样,一步走错,那这货物就可能出大问题,最后大家都得跟着倒霉。
有一个时尚品牌,在亚洲的某个国家生产了很多超级酷炫的衣服,打算运到美国去抢占那边的时尚市场。
这些衣服那可都是设计师精心设计的,从面料到款式都是当下最流行的。
这批货物被装上了飞机,大家都满心期待地等着这些时尚单品在美国的店铺里闪亮登场。
全球飞机上的极品事件法航向乘客借钱买油
飞机作为时下最为快捷的交通方式,更多的人开始选择飞机出行,飞行时的各种突发事件也随之增多。
有些实属无奈,有些令人瞠目。
尤其是在坐飞机途中遇到的各种“极品事件”......
性感女模特飞机上表演内衣秀,乘客大饱眼福
性感女模特飞机上表演内衣秀,乘客大饱眼福
2011年12月,哥伦比亚一家内衣厂商为了宣传新产品,竟然找来模特儿在玻利维亚航空的飞机上举办“内衣秀”,惹火的女模各个身材姣好,也让机上的乘客大饱眼福。
6位身材火辣的女模,在机舱走道上搔首弄姿走秀,风情万种,然而就算是在摇摇晃晃的飞机上,女模们依旧展现专业的台步,流露出妩媚风情。
不仅让机上的男性乘客睡意全消,还有人掏出相机猛按快门。
美国一女子在飞机上用厕纸扮复古造型
美国一女子在飞机上用厕纸扮复古造型
2012年4月,一名从美国洛杉矶飞往新西兰奥克兰的女子,面对近14小时的旅途,她觉得这将是特别无聊的行程,于是多次进入厕所,用厕纸将自己打扮成不同的复古造型,还用手机将这些造型自拍下来,与15世纪的肖像画进行对比。
瑞士一架飞机因中国乘客斗殴返航
瑞士一架飞机因中国乘客斗殴返航
机上斗殴而被迫返航。
瑞士国际航空公司发言人米利亚姆·齐萨克说,客机返航后,瑞士国
际航空公司为机上其他旅客安排好住宿,并为他们预定了次日前往北京的机票。
在客机上斗
殴的两名中国籍乘客已被移交至苏黎世州警方处理。
但齐萨克没有透露这两名中国籍乘客的
具体信息。
“大鼻子情圣”飞机上当众撒尿致飞机延误
“大鼻子情圣”飞机上当众撒尿致飞机延误
2011年8月,法国影星热拉尔·德帕尔迪厄乘坐的飞机因故延迟起飞,德帕尔迪厄尿急找空姐要求使用厕所,但被空姐拒绝,明确告之需要等飞机起飞后才能使用。
令人意外的是,随后这位大影星直接当众“喷泉”,把速来以优雅著称的法国人惊得目瞪口呆。
据航空公司称,为了处理干净这滩液体,空乘人员又只好打扫卫生,导致飞机再度延误两个小时,德帕尔迪厄也被地勤人员带下飞机。
事发后,航空公司在官方微博上向大众公布了此事,并要求德帕尔迪厄道歉。
对于为什么德帕尔迪厄会当众“失禁”,航空公司没有多透露。
越南客机空中办比基尼表演被罚款
越南客机空中办比基尼表演被罚款
2012年8月,越南VietJet Air航空公司一架班机在由胡志明市飞往海滨之城芽庄的过程中,举办了别出心裁的“夏威夷比基尼舞蹈表演”。
当身穿比基尼的美女出场亮相时,乘客们纷纷掏出手机或相机,将精彩表演拍摄了下来。
这些视频一经传到YouTube网站就引起了强烈的轰动。
据悉,此次比基尼表演秀虽然没有影响飞机的安全飞行,却严重违反当地的航空法规。
该航空公司因此被处罚款600英镑(约6000元人民币)。
美国一男子因裤子松垮被赶下飞机
美国一男子因裤子松垮被赶下飞机
2011年6月,因为穿的裤子太松垮,且拒绝将裤子拉上去,旧金山乘客迪尚·马曼惨被赶下飞机。
据悉,迪尚准备前往参加高中球队队友追悼会,但在登上即将飞至新墨西哥州城市的全美航空公司航班之后,他被告知所穿裤子已垂至腰下,露出了一大截内裤。
据全美航空的一名女发言人表示,根据公司规定,他们有权拒绝“不雅暴露或不适当”装束人员登机。
迪尚的母亲对于警方的指控表示不服,称后者涉嫌歧视。
旅客愤慨航班延误连泼空姐三杯开水
旅客愤慨航班延误连泼空姐三杯开水
2012年8月,一名疑似空姐的网友发布微博称,因天气原因导致航班延误,自己被乘客连泼三杯滚烫的开水。
在近5万的转发中,大部分网友对这名空姐的遭遇表达了同情。
一个非正式的网络投票显示,超73%的网友投票认为旅客素质需要提高。
与此同时,也有网友对这名空姐的诉苦提出了质疑,认为飞机上并没有滚烫的白开水。
法航客机迫降叙利亚,因无法刷卡向乘客借钱买油
法航客机迫降叙利亚,因无法刷卡向乘客借钱买油
2012年8月,一架法航客机因燃油不足迫降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机场,由于无法使用公司信用卡支付加油费用,情急之下,机组人员只好要求乘客凑油钱。
这架从巴黎出发的波音777客机载有174名乘客和11名机组成员,原计划飞往黎巴嫩首都贝鲁特。
谁知当晚贝鲁特机场附近发生激烈的暴力冲突,客机不得不临时改变航线。
机长起初决定转飞约
美国男子因身体太胖超出座位,被赶下飞机
美国男子因身体太胖超出座位,被赶下飞机
2010年6月,美国一名男子被加拿大跨大西洋航空公司(Air Transat)拒载,强行赶下飞机。
这名男子名叫桑迪·拉塞尔,体重181公斤,在登机后,桑迪被乘务员要求多支付928英镑,再买一张票,理由是他体型过胖,身躯庞大,身体已经超过了他的座位“霸占”
了邻座。
事实上,桑迪的邻座并没有就此抱怨或表示任何不满。
桑迪因此对空乘人员的理由不服,坚持不交钱。
随后,他竟被机组成员强行赶下了飞机。
而受此影响,桑迪的行程被耽误,他最终未能见到姑母最后一面,懊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