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达州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化学、生物试卷1.本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全卷总分195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7页,第Ⅱ卷7-16页,共10页。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Cl-35.5Ca-40 Fe-56 Zn-65温馨提示:1.答题前,考生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正确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
待监考老师粘贴条形码后,再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与自己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规范填涂。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框内,超出答题区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不要折叠、弄破、弄皱答题卡,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等影响答题卡整洁。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7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8个小题,共76分。
1—12小题为物理题,每小题3分;13—20题为化学题,每小题3分;21—28题为生物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自然界中万物生灵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交流方式,其中声音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人都能听到B. 我国“天宫”空间站的宇航员出舱后,在太空中仍能通过声音直接交流的C. 常见医用设备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获取人体内部脏器信息D. 广场上的噪声监测仪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 光,让我们的世界充满温暖,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甲图中射击时要求“三点一线”,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B. 乙图中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说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C. 丙图中通过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廊桥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反射现象D. 丁图中我们透过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3.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理科综合参考答案202X 年X 月第Ⅰ卷 选择题第Ⅱ卷 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22.(6分)(1)不正确(1分),小球下落过程中受空气阻力,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1分); (2)9.5~9.7(2分),0.10~0.30(2分)给1分).23. (9分) (1) R 1,R 4(4分,每空2分)(2)如右图所示(其他正确连法酌情给分)(2分)(4)r 1=(k -1)R 1(3分)24. (14分) (1)mg tan53°=Eq ①(2分)由①和题给数据得:E =4mg3q②(2分)(2)小球从抛出点运动至最高点竖直方向有:v 0=gt ③(1分) 水平方向有:Eq =ma x ④(1分)水平方向位移:x 1=12a x t 2 ⑤(1分)电场力做功:W =Eqx 1 ⑥(1分)题 号 1 2 3 4 5 6 7 8 答 案 A C D C B D B B 题 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 案 C A D C C C B D 题 号 17 18 19 20 21 答 案DABCABAD待测电流表 +- mA + - mA- +定值电阻由②③④⑤⑥和题给条件得:W =89m v 2 0⑦(1分)(3)小球从抛出到落回与抛出点所在的水平面的运动时间为t 总=2v 0g ⑧(1分)水平移位为:x 2=12a x t 2 总⑨(1分)从抛出到落回过程由动能定理有:Eqx 2=E k -12m v 2 0⑩(2分)由②④⑧⑨⑩得:E k =7318m v 2 0 ○11(1分)25. (18分)(1)由动能定理有:mgh -μmg s 2=12m v 21①(2分) 由①和题给数据得:μ=0.25 ②(1分)(2)滑块B 与小球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v 1=m v ' 1+m v 2 ③(2分)由能量守恒定律有:12m v 2 1=12m v '2 1+12m v 22 ④(2分) 由③④和题给数据得: v ' 1=0,v 2=95m/s ⑤(2分)(3)小球刚能完成一次完整的圆周运动,它到最高点的速度为v 0,有:mg =m 2v L⑥(1分)设小球在最低点速度为v ,小球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有 12m v 2=2mgL +12m v 2 0 ⑦(1分) 由⑥⑦和题给数据解得:v =5m/s ⑧ 即滑块和小球最后一次碰撞时速度至少为v =5m/s ⑨(1分)从初状态到速度为v 的过程,滑块在水平地面通过的总路程为x 总,根据能量守恒有mgh =12m v 2+μmg x 总 ⑩(2分)由⑧⑩和题给数据解得:x 总=19m ○11(1分) 此过程中滑块与小球碰撞的次数即为小球做完整圆周运动的次数:22sx n -=总○12(2分)由(12)和题给数据解得:n =10次(1分)注:其他正确解法酌情给分 33.(1)BCE (5分) (2)(10分)(i )设活塞横截面积为S ,温度为396K 时,活塞离缸底的距离为L ´初态: p 1=p 0,T 1=297K ,V 1=0.9LS 末态: p 2=p 0, T 2=396K ,V 2= L ´S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得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得:V 1 T 1=V 2T 2①(2分) 由①和题给数据得:L ´=1.2L ②(2分) 与题设矛盾,所以在396 K 之前,活塞已经到达B 处,故活塞离缸底的距离应为L ③(2分)注:其他正确解法酌情给分(ii )活塞到达B 处时,温度升高,缸内气体发生等容变化初态: p 1=p 0,T 1=297,V 1=0.9LS 末态: p 3=p , T 3=396K ,V 3= LS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 2V 2 T 2=p 3V 3T 3 ④ (2分)由和题给数据解得:p =1.2p 0 ⑤(2分) 注:其他正确解法酌情给分34.(1)ACE (5分)(2)(10分)光路图如图所示 ①(2分)设光线在O 点的入射角为θ,由几何关系可知 θ=60°,sin60°=32②(2分) 临界角的正弦值:sin C =1 n =23 ③(2比较得θ>C , 所以在O 点发生了全反射.④ 由几何关系可知∠AOB =∠ABO ⑤(1分) OA =AB =d ⑥(1分)AB 为光束在桌面上形成光斑的半径,则光斑的面积 S =πd 2 ⑦(2分)d。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线;再猜告知、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Zn 65 Br 80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
若在两板中间a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45,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改微粒状态。
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将A.保持静止状态 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时,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电场力也不变,所以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秒后,带电微粒受两大小相等的力(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合力方向向左下方,故微粒将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故D正确,A、B、C错误。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氘核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总的反应效果可用表示,式中x、y的值分别为()A.,B.,C.,D.,2.如图,一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的一端系物块P,P置于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存在摩擦;绳的另一端悬挂一轻盘(质量可忽略),盘中放置砝码。
改变盘中砝码总质量m,并测量P的加速度大小a,得到图像。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在下列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3.2024年5月,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开启了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
将采得的样品带回地球,飞行器需经过月面起飞、环月飞行、月地转移等过程。
月球表面自由落体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自由落体加速度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环月飞行时,样品所受合力零B.若将样品放置在月球正面,它对月球表面压力等于零C.样品在不同过程中受到的引力不同,所以质量也不同D.样品放置在月球背面时对月球的压力,比放置在地球表面时对地球的压力小4.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的小环套在大圆环上,小环从静止开始由大圆环顶端经Q点自由下滑至其底部,Q为竖直线与大圆环的切点。
则小环下滑过程中对大圆环的作用力大小()A.在Q点最大B.在Q点最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5.在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将无限远处的电势规定为零时,距离该点电荷r处的电势为,其中k为静电力常量,多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每个点电荷单独存在的该点的电势的代数和。
2023年高考理综物理试卷(上海卷)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正确的是()A.实验要在真空中进行B.荧光屏是为了阻挡α粒子C.实验中显微镜必须正对放射源D.证明了原子核中有质子存在2.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灯泡,亮度最高的是()A.L1B.L2C.L3D.L43.一物块爆炸分裂为速率相同、质量不同的三个物块,对三者落地速率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落地速率大B.质量小的落地速率大C.三者落地速率都相同D.无法判断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过程,其中ab、cd分别为双曲线的一部分。
下列对a、b、c、d 四点温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T a>T b B.T b>T c C.T c>T d D.T d>T a5.一场跑步比赛中,第三跑道的运动员跑到30m处时,秒表计时为3.29s。
根据以上信息,能否算得该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可以算得平均速度,可以算得瞬时速度B.无法算得平均速度,可以算得瞬时速度C.可以算得平均速度,无法算得瞬时速度D.无法算得平均速度,无法算得瞬时速度6.三个大小相同的带电导体球x、y、z,带电量分别为+4μC、0μC和-10μC,让x与y先接触,然后让y与z接触,最终y所带的电荷量为()A.-4μC B.-3μC C.-2μC D.-1μC7.如图所示,有一周期为T、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当t=0s时波恰好传到B点,则t=8T时,CD 段的波形图为()A.B.C.D.8.空间中有一电场,电势分布如图所示,现放入一个负点电荷,随后向右移动此电荷,下列电荷电势能随位置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9.真空中有一点P与微粒Q,Q在运动中受到指向P且大小与离开P的位移成正比的回复力,则下列情况有可能发生的是()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C.速度增大,加速度不变D.速度减小,加速度不变10.炮管发射数百次炮弹后报废,炮弹飞出速度为1000m/s,则炮管报废前炮弹在炮管中运动的总时长约为()A.5秒B.5分钟C.5小时D.5天11.如图所示,a为匀强电场,b为非匀强电场,三个电荷用轻棒连接为正三角形,则整个系统受合力的情况是:()A.a为0,b为0B.a为0,b不为0C.a不为0,b为0D.a不为0,b不为012.如图所示,有一光滑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一金属棒垂直置于导轨上,对其施加外力,安培力变化如图所示,取向右为正方向,则外力随时间变化图像为()A.B.C.D.二、填空题(共20分)13.一个绝热密容器,其中含有一定质量气体。
2022全国一卷理科综合考题及解答第一部分:物理题1. 题目:电流与磁场的相互作用问题:当电流通过一根导线时,会产生磁场。
请解释电流与磁场的相互作用原理。
解答:电流通过导线时,由于电荷的移动产生了磁场。
根据安培定律,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会围绕导线形成环状磁力线。
磁场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与导线离开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当有其他导体或磁性物质靠近时,磁场会对它们产生作用力,这就是电流与磁场的相互作用原理。
2. 题目:光的折射与反射问题:什么是光的折射和反射?请简要解释它们的原理及应用。
解答: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介质界面上的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满足一个特定的关系。
光的折射在光学器件和光纤通信中具有重要应用。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介质界面时改变方向并返回原来介质中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
光的反射在镜子、反光镜等光学装置中常常被利用。
3. 题目:电磁波与频率问题:什么是电磁波?电磁波的频率与能量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电磁波是指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波动现象。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波是通过振荡的电荷和振荡的磁矢量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电磁波包括可见光、无线电波、微波、紫外线等。
电磁波的频率与能量之间成正比关系。
频率越高,能量越大。
根据普朗克公式,能量等于频率乘以普朗克常量。
因此,较高频率的电磁波具有较高的能量。
第二部分:化学题1. 题目:氧化还原反应问题: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请解释氧化和还原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例如,将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III)氧化物的反应方程式为:4Fe + 3O2 → 2Fe2O3在这个反应中,铁原子失去了电子,被氧气氧化为铁(III)离子,而氧气则被还原为氧化物中的氧离子。
2. 题目:酸碱中和反应问题: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请解释酸和碱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二、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距地面高5m 的水平直轨道A 、B 两点相距2m ,在B 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 ,如图。
小车始终以4m s 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 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
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210g m s 。
可求得h 等于A .1.25mB .2.25mC .3.75mD .4.75m 【答案】A考点:自由落体运动.15.如图,拉格朗日点L 1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上,处在该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与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
据此,科学家设想在拉格朗日点L 1建立空间站,使其与月球同周期绕地球运动。
以1a 、2a 分别表示该空间站和月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3a 表示地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231a a a >>B .213a a a >>C .312a a a >>D .321a a a >> 【答案】D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6.如图,滑块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 (A 、B 接触面竖直),此时A 恰好不滑动,B 刚好不下滑。
已知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μ,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 与B 的质量之比为A .121μμ B .12121μμμμ- C .12121μμμμ+ D .12122μμμμ+【答案】B考点:物体的平衡.17. 如图,一均匀金属圆盘绕通过其圆心且与盘面垂直的轴逆时针匀速转动。
现施加一垂直穿过圆盘的有界匀强磁场,圆盘开始减速。
在圆盘减速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处于磁场中的圆盘部分,靠近圆心处电势高B .所加磁场越强越易使圆盘停止转动C .若所加磁场反向,圆盘将加速转动D .若所加磁场穿过整个圆盘,圆盘将匀速转动 【答案】ABD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18.直角坐标系xOy 中,M 、N 两点位于x 轴上,G 、H 两点坐标如图,M 、N 两点各固定一负点电荷,一电量为Q 的正点电荷置于O 点时,G 点处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物理1.一同学将铅球水平推出,不计空气阻力和转动的影响,铅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A.机械能一直增加B.加速度保持不变C.速度大小保持不变D.被推出后瞬间动能最大2.在下列两个核反应方程中141778X N Y O、73Y Li 2X ,X 和Y 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核,以Z和A 分别表示X 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则()A.1Z ,1AB.1Z ,2AC.2Z ,3AD.2Z ,4A 3.一小车沿直线运动,从t =0开始由静止匀加速至t =t 1时刻,此后做匀减速运动,到t =t 2时刻速度降为零在下列小车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中,可能正确的是()A. B.C. D.4.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其所受合力的大小与轨道半径的n 次方成正比,运动周期与轨道半径成反比,则n 等于()A.1B.2C.3D.45.在一些电子显示设备中,让阴极发射的电子束通过适当的非匀强电场,可以使发散的电子束聚集。
下列4幅图中带箭头的实线表示电场线,如果用虚线表示电子可能的运动轨迹,其中正确的是()A.B.C. D.6.用水平拉力使质量分别为m 甲、m 乙的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两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甲和 乙。
甲、乙两物体运动后,所受拉力F 与其加速度a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A.甲乙 m mB.m m 甲乙C. 甲乙D. 甲乙7.光滑刚性绝缘圆筒内存在着平行于轴的匀强磁场,筒上P 点开有一个小孔,过P 的横截面是以O 为圆心的圆,如图所示。
一带电粒子从P 点沿PO 射入,然后与筒壁发生碰撞。
假设粒子在每次碰撞前、后瞬间,速度沿圆上碰撞点的切线方向的分量大小不变,沿法线方向的分量大小不变、方向相反;电荷量不变。
不计重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的运动轨迹可能通过圆心OB.最少经2次碰撞,粒子就可能从小孔射出C.射入小孔时粒子的速度越大,在圆内运动时间越短D.每次碰撞后瞬间,粒子速度方向一定平行于碰撞点与圆心O 的连线8.一有机玻璃管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管上有漆包线绕成的线圈,线圈的两端与电流传感器相连,线圈在玻璃管上部的5匝均匀分布,下部的3匝也均匀分布,下部相邻两匝间的距离大于上部相邻两匝间的距离。
2015年长春四模理综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14.【试题答案】B
【命题立意】考查物理学史相关知识。
【解析】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故选择B答案。
15.【试题答案】D
【命题立意】以运动学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析】B物体速度减为零以前,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两个图像一个在轴以上,一个在轴以下,故A、B选项错误。
针对B物体,上升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随着速度的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当速度减为零时,加速度大小为。
下降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随着速度的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
图象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加速度,图线与轴的交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为,过该交点的切线与虚线平行,故C项错、D项正确。
16. 【试题答案】B
【命题立意】以天体的运动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
【解析】针对卫星b、c、d,轨道半径越小,角速度越大,因此c、b不会相对静止,A 项错误;通过对比可知卫星b的线速度最大,因此相同时间内的路程最远,转过的弧长越长,B项正确;由于a、c角速度相同,结合表达式,可知c向心加速度比a大,而b向心加速度比c大,C项错误。
对比卫星c和卫星d,结合开普勒第三定律,卫星d的周期比卫星c 大,因此d的运行周期大于24h ,D项错误。
17. 【试题答案】D
【命题立意】考查远距离输电中电压电流分配、功率分配的问题
【解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
故选择D项。
18.【试题答案】C
【命题立意】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问题的处理方法及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等相关的物理规律。
【解析】带电粒子由-xo到xo做减速运动,所以A、B错误;图象斜率的绝对值在数值上表示方向上电场力的大小,且粒子只受电场力,因此粒子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D 错误。
粒子运动过程中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从到,电势能增加了,动能减少了,题目中给出粒子运动到位置时速度恰好为零,可知它在位置时动能为,故C项正确。
19.【试题答案】BC
【命题立意】考查学生对带电小球在重力场、电场中平抛、类平抛运动时的处理方法。
【解析】带电小球在甲图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而在乙图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竖直向上的电场力,根据类平抛运动规律有:,加速度越大,所用时间越短,因此OA之间距离小于OB之间距离,A项错误、C项正确;根据前面所述,那么,则有它们落到斜面上时竖直方向速度相等,根据矢量的合成法则,小球落到A点与B点速度相等,B项正确;甲、乙两图中小球落在A、B两点速度相同,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力对小球做功相同,故D 项错误。
20.【试题答案】BC
【命题立意】考查物体的平衡条件、整体法隔离法及动态平衡物理思想的应用。
【解析】用整体法分析每个小环竖直方向的支持力始终不变都为,随着距离的增加摩擦力变大,所以A错误,B项正确;设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对M有,对小环受力分析有,则可以有θ最小值为53o、最大拉力为,C项正确、D错误。
21.【试题答案】ABC
【命题立意】以磁场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的基本处理方法的掌握。
【解析】由对称性可知,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时刻的速度方向相同,A项正确;若,则,,即,因此,而,可得到,,B项正确;若粒子恰好没有从y轴射出磁场,通过作出草图可知,粒子的部分运动轨迹可以与y轴相切,由几何关系可知,经历粒子速度偏转角为,因此,可得,C项正确;若粒子没有射出磁场,时间内粒子的路程为,D 项错误。
22.【试题答案】22. (1)右(1分)(2)2.20(1分)(3)滑块总质量M(1分),两光电传感器A、B间距离L(1分) (4)mgL=12(M+m)(dΔt2)2-12(M+m)(dΔt1)2(2分)
【命题立意】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对系统机械能守恒思想的理解能力和对测量仪器读数的熟练掌握。
【解析】滑块做加速运动,说明气垫导轨右端偏高;由图可得,若要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还需测出两光电门间距离和滑块总质量。
若钩码重力势能的减少在数值上等于钩码和滑块动能的增加,则系统机械能守恒。
23.【试题答案】
(1)如图所示(2分)
(2)kk-1a(2分)R0k-1(2分)
(3)如图所示(3分)
【命题立意】以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已学过知识的再运用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解析】根据测电源电动势的基本原理,将导线一端连接滑动变阻器,一端连接电压表V1;经推导可得,由题意可知且可以得到答案。
电路的设计旨在获得路端电压和干路电流的若干数据,结合图象得到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因此电路图如图所示。
24. (14分)
【试题答案】(1)m/s(2)m J
【命题立意】以应用牛顿定律解决两类基本问题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解析】(1)在0-1s内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2分)
在1-2s内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1分)
1s末的速度为:(1分)
2s末的速度为:(1分)
3s末的速度为:(1分)
联立解得:m/s (1分)
(2)在0-1s内的位移为:(1分)
在1-2s内的位移为:(1分)
在2-3s内的位移为:(1分)
通过的总位移为:m (1分)
外力F做的总功(2分)
联立解得:J。
(1分)
25. (18分)
【试题答案】(1)t=6s(2)Q2=2.6J
【命题立意】以电磁感应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对共点力平衡、能量守恒的熟练掌握和应用【解析】(1)设导体棒1开始运动时其所受安培力为F,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I,导体棒1开始运动时导体棒2的速度大小为v0,则
(2分)
(1分)
(1分)
(1分)
(1分)
由以上各式解得:t=6s (2分)
(2)设这一过程中导体棒1和2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则
(1分)
(1分)
(1分)
(1分)
联立解得:
设这一过程中回路产生的总焦耳热为Q,则
(3分)
设这一过程中导体棒2产生的焦耳热为Q2,则
(1分)
由以上各式解得:Q2=2.6J (2分)
选修3-3(15分)
(1)【试题答案】BDE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液体和气体的基本规律。
【解析】熵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加的方向进行,所以A项错误;气体分子间距离比较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弱,气体如果失去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是由于气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C项错误。
(2)【试题答案】①;②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受力平衡。
【解析】①设漂浮时气柱长L1,悬浮时气柱长L2
试管漂浮和悬浮时均有:(1分)
(1分)
试管漂浮时有:(1分)
由玻意耳定律有:(2分)
联立解得:(1分)
②由题意全部沉入水下的过程为等压过程,试管恰好全部沉入水下时,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仍然为L2S=H1S,则有盖吕萨克定律有:(2分)
解得:(1分)
选修3-4
(1)【试题答案】ACE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振动图像和波的图象的理解。
【解析】从图示时刻开始,经0.01 s质点通过的路程为40 cm,此时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20m,所以B项错误;若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该波所遇到障碍物的尺寸一般不小于4 m;
(2) 【试题答案】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折射现象中的全反射问题、临界问题。
【解析】①光路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1分)
(1分)
折射定律:(1分)
解得:(1分)
②设光在玻璃砖中传播两段光线长度分别为x1和x2
由正弦定律有:(1分)
(1分)
有因为:(1分)
(1分)
联立解得:(1分)
选修3-5
(1)【试题答案】ADE
【命题立意】考查了原子物理的基础知识。
【解析】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所以B项错误;黑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了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和表面状况无关,所以C项错误。
(2)【试题答案】①②I=500N•s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解析】①设人与小车的总质量为M,速度为v1;木箱的质量为m,速度为v。
推木箱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2分)
人推木箱过程,人所做的功:(2分)
代入数据得:(1分)
②木箱与竖直固定墙壁碰撞反弹后恰好不能追上小车,则木箱反弹后的速度与小车的速度相等,由动量定理得:(2分)
代入数据得:I=500 N•s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