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检查表范本
- 格式:doc
- 大小:197.00 KB
- 文档页数:21
内部审核资料
(年)
1.年度内审计划
2.内审实施计划
3.内审检查记录表
4.不符合项报告(包括纠正措施及验证)
5.不符合项分布表
6.内审报告
7.首、末次会议签到表
编号:JL-8.2.2-01 No:2012-01
编制/时间:组长/2012.5.8 审批/时间:管代/2012.5.8
编号:JL -8.2.2-02 No:2012-01
编制/日期: 组长/5.10 审批/日期:管代/5.10
审核检查表01
审核检查表02
审核检查表03
审核检查04
审核检查表05
审核检查表06
不符合报告
编号:JL -8.2.2-04 No:211-01
不符合报告
编号:JL -8.2.2-04 No:2012-02
不合格项分布表
编号JL -8.2.2-05 No:2012-01
编制/日期:???/2012.5.18 审核/日期:???/2012.5.18
内部审核报告
编号:JL-8.2.2-05 No:2012-01
内审首次会议签到表
编号:JL-5.5.3-8.2.2 No:2012-01
内审末次会议签到表
编号:JL-5.5.3-8.2.2 No:2012-01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内部审核检查表内审员:审核日期:NXH-B-12-ZL03序号标准条款检查内容检查方法被审核部门审核结果Y/N审核说明5.1 人员5.1.1 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配备、资质和数量是否符合评审的要求。
查看人员一览表,查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学历证书和职称证书,以及配备数量和结构是否符合评审准则要求。
领导层业务室检测室实验室应使用正式人员或合同制人员。
检查正式或合同制人员的劳动合同和社保关系证明文件。
查看劳动合同以及社保关系文件是否符合要求。
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督,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对合同制人员和关键技术支持人员的工作活动是否有监督安排?应提供监督安排的计划和监督实施的记录。
1.询问有关人员岗位职责内容和如何开展工作;2.查看监督计划和监督记录。
5.1.2 对所有从事抽样、检测和/或校准、签发检测/校准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
查是否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方面对从事特定工作人员的能力进行了资格确认,并确定上岗资格证。
1.抽查5份人员技术档案进行检查,查看有关人员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上岗证书和授权书;2.询问有关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
办公室检测室5.1.6 实验室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1查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是否具有工程师职称;2. 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是否有变更,若有是否报原发证机构备案确认。
1.查看技术负责人和授权签字人技术档案中是否有工程师证书;2.如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有变更,查变更备案文件。
领导层熟悉业务,经考核合格5.2 设施和环境条件序号标准条款检查内容检查方法部门Y/N审核说明5.2.1 实验室的检测和校准设施以及环境条件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
xx年内部审核检查表Xxxx单位要素条款条款内容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记录结果评价4 评审要求4.1 机构4.1.1 检验检测机构应是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1)检验检测机构的法人登记、注册证书(营业执照)文件是否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发;2)是否处于有效期内;3)资质认定证书所用名称、地址是否与法人登记、注册文件一致;4)登记、注册文件中的经营范围是否包含检验、检测、检验检测或者相关表述;5)是否有影响其检验检测活动公正性的经营项目(诸如生产、销售等)。
管理体系文件□相关记录□工作现场□抽查报告□提问或核查设备□其他: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体系文件中是否有规定:1)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因检验检测机构自身原因导致检验检测数据、结果出现错误、不准确或者其他后果的,应当承担相应解释、召回报告或证书的后果,并承担赔偿责任。
3)涉及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管理体系文件□相关记录□工作现场□抽查报告□提问或核查设备□其他: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不适用□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位授权。
/ / / /内审员签名:年月日被审核部门负责人签名:年月日共51页,第1页要素条款涉及要素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记录结果评价4.1.2 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结构及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
1)查看组织结构图,是否清晰表明了其管理体系的职责和相互关系;2)非独立法人的检验检测机构是否通过组织结构图表明了与其他部门的关系,说明其独立运作;3)检验检测机构是否设置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部门或岗位;4)查看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是否清楚表达了三者间的关系。
管理体系文件□相关记录□工作现场□抽查报告□提问或核查设备□其他: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检验检测机构应配备检验检测活动所需的人员、设施、设备、系统及支持服务。
XXXX有限公司
XX/QR 8.2.2-03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内审员:年月日
XXXX有限公司
XX/QR 8.2.2-03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内审员:年月日
XXXX有限公司
XX/QR 8.2.2-03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内审员:年月日
XXXX有限公司
XX/QR 8.2.2-03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内审员:年月日
XXXX有限公司
XX/QR 8.2.2-03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内审员:年月日
XXXX有限公司
XX/QR 8.2.2-03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内审员:年月日。
内审检查表编号:NO:内审检查表编号:NO:审核员:内审检查表编号:NO:内审检查表编号:NO:内审检查表编号:NO:内审检查表编号:NO:内审检查表编号:NO:审核员:内审检查表编号:NO:审核员:内审检查表编号:NO:编号:NO:编号:NO:编号:NO:编号:NO:编号:NO:编号:NO:编号:NO:编号:NO:编号:NO:编号:NO:编号:NO:编号:NO:编号:NO:编号:NO:编号:NO:审核员:内审检查表编号:NO:审核员:内审检查表编号:NO:审核员:内审检查表编号:NO:审核员:内审检查表编号:NO :审核员:内审检查表编号:NO:审核员:内审检查表编号:NO :审核员:内审检查表编号:NO:审核员:内审检查表编号:NO:审核员:内审检查表编号:NO :审核员:内审检查表编号:NO :审核员:内审检查表审核员:内审检查表审核员:内审检查表审核员:内审检查表审核员:内审检查表审核员:内审检查表审核员:内审检查表审核员:内审检查表审核员:内审检查表审核员:内审检查表审核员:内审检查表审核员:内审检查表审核员:内审检查表。
Q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模版内部审核检查表模版(QHSE管理体系)项目名称:内部审核检查表模版版本号:1.0检查表格填写说明:1.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补充、删减表格中的问题项。
2.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补充每个问题项的评分标准。
3. 检查人根据实际情况,勾选或填写每个问题项的评分。
检查项 1:政策问题项评分1.1 公司是否制定并实施了适用的QHSE政策,并且有效性已得到确认?□ 是□ 否1.2 政策是否包含适用的QHSE目标并得到沟通和了解?□ 是□ 否1.3 公司是否确保政策符合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以及进一步改进的需要?□ 是□ 否检查项 2:组织问题项评分2.1 公司是否制定和维护了适用的QHSE组织架构?□ 是□ 否2.2 公司是否指定了QHSE管理代表,并确保其独立性和授权度?□ 是□ 否2.3 公司是否制定并实施了适用的QHSE责任和权限制度,并得到遵守?□ 是□ 否检查项 3:规划问题项评分3.1 公司是否根据风险评估和法律法规要求,制定了适用的QHSE 目标?□ 是□ 否3.2 公司是否制定了适用的QHSE管理计划,并得到沟通和了解?□ 是□ 否3.3 公司是否制定了适用的应急响应计划,并得到沟通和了解?□ 是□ 否检查项 4:实施和运营问题项评分4.1 公司是否制定和实施了适用的程序和控制措施,以满足政策和目标要求?□ 是□ 否4.2 公司是否确保员工具备适用的培训和能力,并得到记录和证明?□ 是□ 否4.3 公司是否确保适用的设备、工具和资源可用,并进行周期性的校验和维护?□ 是□ 否检查项 5:监控和测量问题项评分5.1 公司是否制定和实施了适用的监控和测量程序,并保持记录和证明?□ 是□ 否5.2 公司是否对QHSE绩效进行适用的监控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是□ 否5.3 公司是否对适用QHSE指标进行适用的监控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是□ 否检查项 6:内部审核问题项评分6.1 公司是否按照制定的内部审核程序和要求,进行了适用的内部审核?□ 是□ 否6.2 公司是否对内部审核的结果进行了记录和评审,并制定了改进措施?□ 是□ 否6.3 公司是否对内部审核的改进措施进行了相应的跟踪和闭环?□ 是□ 否检查项 7:管理评审问题项评分7.1 公司是否按照制定的管理评审程序和要求,进行了适用的管理评审?□ 是□ 否7.2 公司是否对管理评审的结果进行了记录和评审,并制定了改进措施?□ 是□ 否7.3 公司是否对管理评审的改进措施进行了相应的跟踪和闭环?□ 是□ 否检查项 8:持续改进问题项评分8.1 公司是否制定并实施了适用的持续改进程序和措施?□ 是□ 否8.2 公司是否通过各种形式的沟通和参与,促进持续改进的实施和效果?□ 是□ 否8.3 公司是否对持续改进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是□ 否总结:评分说明:5分代表该问题项完全符合要求,4分代表基本符合要求,3分代表部分符合要求,2分代表基本不符合要求,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要求。
★内审检查表范本_共10篇范文一:内审检查表范本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及记录表编号:BG-8.2-?受审部门相关文件标准章节号1.1范围是否明确了产品及其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并在质量管理手册中阐明?1.2删减1)是否有删减?2)删减了哪一条款?3)删减的理由是否充分、合理?4)删减是否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删减后,是否能不免除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责任?4.1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1)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层次是否清楚?2)过程是否识别并表述?3)是否存在和明确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外包过程?如何控制?4)过程的顺序及相互关系是否明确?5)有那些控制准则和方法?6)如何保证体系运作所需的资源?7)信息是否充分?8)如何监视、测量分析这些过程?9)如何对过程实施采取必要的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也可结合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条款及其自身规定的内容)5.1最高管理者的承诺通过审核活动来承诺并提供证据证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如何认识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2)有那些措施使全体员工理解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3)最高管理层是否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标,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满足?4)采取什么活动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审核内容页码:最高管理者接待人内审员姓名现场审核内容评价审核日期(.)可通过其他各有关条款的相应证据证实5.3质量方针1)是否制定了质量方针并发布?2)是否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3)是否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4)是否为组织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5)是否采取那些途径传达到相关部门?(可以抽查若干职工是否了解来证实)质量方针的适应性是否规定定期或不定期的评审和修订?5.4.1质量目标1)质量目标是否制定并发布?2)质量目标是否分解和落实?分解是否适宜并得到评审?3)质量目标是否量化并可测量?4)质量目标是否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5)质量是否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如何是否实现了持续改进?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1)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形式、结果是什么?2)策划的结果是否能实现质量目标以及4.1总要求?3)策划的结果是否有持续改进的要求?策划和实施是否保持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5.5职责权限1)是否明确各过程职能和岗位,其相互关系?2)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络的途径是否清楚、接口是否明确?3)管理者代表是否有任命,其职责权限是否明确?4)赋予管理者代表的职责、职权是否能确保?●●●●质量体系的建立和保持向最高管理层报告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包括质量改进在整个组织提升对顾客要求的认识质量体系有关的外部联络(.)5)是否对沟通的方式和渠道作出规定?通过效果检查,横向、纵向的信息传递5.6管理评审1)2)最高管理层是否按策划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评审?管理评审的间隔时间多少?是否适宜?是否由最高领导支持管理评审?3)4)评审内容包括了体系的适用性、充分性、有效性?管理评审的输入内容是否齐全?●审核结果●顾客反馈●过程情况和产品的符合性●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上一次管理评审的跟进情况●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5)●●●●管理评审的输入内容包括哪些?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产品的改进资源需求其他6)评审结果是否记录?评审结果是否得到落实,包括改进和采取相关的措施?6.1资源提供1)2)如何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资源?所提供的资源能否满足QMS运行和持续改进有效性的要求?所提供的资源是否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达到顾客满意?8.5改进1)2)3)4)如何认识“持续改进”?采取什么措施使全体员工理解持续改进的含义和作用?通过什么途径为持续改进创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持续改进的项目和成效?对纠正和预防措施效果是否验证,并进行表彰和肯定?注:合格在评价栏打“√”,不合格在评价栏打“╳”,观察项作“△”。
Q3/—03审核检查表编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 审核检查表编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编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编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编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 负责人: 审核员:审核日期: 年 月 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 负责人:审核员: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Q3/--03审核检查表序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
内审检查表
审核员:共页第页
内审检查表
审核员:共页第页
内审检查表
审核员:共页第页
内审检查表
审核员:共页第页
内审检查表
审核员:共页第页
内审检查表
审核员:共页第页
内审检查表
审核员:共页第页
内审检查表
编号:共页
内审检查表
审核员:共页第页
内审检查表
编号:共页审核员:第页
审核员:共页第页
审核员:共页第页
审核员:共页第页
内审检查表
审核员:共页第页
内审检查
审核员:共页第页
内审检查表
编号:共页审核员;第页
内审检查表
编号:共页审核员;第页
内审检查表
编号:共页审核员;第页
内审检查表
编号:共页审核员;第页
内审检查表
编号: 共 页 审核员;
第 页。
£09001:2015内审检查表
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1、设计开发的策划有哪些?
2、设计开发的输入信息有哪些?
3、设计开发是怎么进行控制的?
4、设计开发输出有哪些内容?
5、设计开发更改了哪些内容,更改后又是怎么控制的?
8.3.1 总_
则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设计和开发过程,以便确保后续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
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
在确定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及其控制时,组织应考虑:
a)设计和开发活动的性质、持续时间和复杂程度;
b)所需的过程阶段,包括适用的设计和开发评审;
c)所要求的设计和开发验证和确认活动;
d)设计和开发过程涉及的职责和权限;
e)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所需的内部和外部资源;
f)设计和开发过程参与人员之间接口的控制需求;
g)顾客和使用者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的需求;
h)后续的开发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要求;
i)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期望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得控制水平;
j)证实已满足设计和开发要求所需的文件化信息。
8.3.3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组织应针对具体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确定设计和开发的的基本要求,组织应考虑:
a)功能和性能要求;
b)来自以前类似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信息;
c)法律法规要求;
d)组织承诺执行的标准或行业规范;
e)产品和服务的性质引起的潜在失效后果。
输入应满足设计和开发目的,完整并且清楚。
设计和开发输入的矛盾应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