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评估指标体系
- 格式:doc
- 大小:161.50 KB
- 文档页数:11
“平安校园”创建指标体系一、物理安全指标物理安全指标主要涉及学校物理环境的安全,包括建筑设施、设备设施、消防设施等。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建筑规范符合性、消防设施的安全性、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判断学校的物理安全状况是否达到要求。
二、人身安全指标人身安全指标主要关注学校内部的人员安全,包括学生和教职工。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状况、意外事故的发生率、交通安全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了解学校内部人员的安全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网络安全指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已成为学校安全的重要方面。
网络安全指标主要关注学校网络系统的安全,包括网络设备的防护能力、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等。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网络设备的更新与维护、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网络对外连接的控制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确保学校的网络安全,防范黑客攻击等威胁。
四、食品安全指标食品安全是学校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食品安全指标主要关注学校食堂和食品供应的安全性,包括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合规性、原材料的采购质量、烹饪过程的卫生规范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确保学校食品的安全和健康。
五、安全管理指标安全管理是学校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学校整体安全工作的效果。
安全管理指标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应急预案的有效性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了解学校安全管理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六、心理健康指标七、应急事件指标应急事件是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及学生的安全。
应急事件指标主要包括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应急处置方案的有效性、应急演练的频率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了解学校的应急管理能力,及时改进应急预案和提高应对能力。
通过以上7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可以全面评估学校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附件3
广东省中小学文明校园测评细则
(2020年版)
2020年1月
说明
一、根据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文明校园标准,制定本细则。
二、本细则适用对象是广东省中学(含九年一贯制、中职学校)、小学,目的是明确文明校园创建任务,检验创建工作进展成效,为评选文明校园提供基本依据。
三、测评细则包括“基本指标”“特色指标”“负面清单”三部分,设置6项一级测评指标、23项二级测评指标、94项测评标准。
四、测评主要采用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
五、分值结构:总分为110分,其中基本指标100分,特色指标10分,负面清单在评选文明校园时为一票否决条件。
六、得分标准:A为本项指标内容得分的100%,B为66%,C为33%,D为0分。
按权重相加后折算为测评得分。
七、已获评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学校,免评指标1.3,已获评国家、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学校,免评指标2.7,已获评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的学校,免评指标6.3。
八、本测评细则由省文明办、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一、基本指标
二、特色指标
— 11 —
三、负面清单
— 12 —。
“平安校园”创建指标体系“平安校园”创建指标体系是为了保障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和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套指标和标准。
该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校园安全:重点评估校园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围墙、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等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校园内是否有安全隐患的发生。
2.学生安全:重点评估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
人身安全方面,评估学校是否建立了防范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和色情事件等的机制和制度;心理安全方面,评估学校是否有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体系,以及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
3.食品安全:评估学校的食堂是否符合相关的食品卫生标准,食品供应是否健康安全,是否有食品安全监控机制等。
4.交通安全:评估学校周边交通状况和学校内部交通组织是否合理,学生乘坐的校车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是否有交通指导员等交通安全设施。
5.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评估学校是否制定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是否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及是否有配备专业的安全救援人员和设备。
6.网络安全:评估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使用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对学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及是否能防范网络欺凌或不良影响等。
以上仅是“平安校园”创建指标体系中的几个重点方面,实际指标体系还应根据具体学校的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补充。
通过建立和实施这个指标体系,学校可以全面评估和提升校园安全管理的水平,确保学生能够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继续写1000字的相关内容:7. 健康管理:评估学校的健康管理机制是否完善,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检查、疫苗接种、健康档案管理等。
同时,还需要评估学校是否提供健康教育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活动。
8. 灾害防范:评估学校的化学品、火灾、地震等灾害防范措施是否到位,学生是否接受过相关的灾害防范教育,以及学校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灾害发生的情况。
9. 社会安全:评估学校在校外活动和校外实习等方面是否能够提供安全保障,是否与社会机构建立了有效的合作关系,以应对可能的安全风险。
文明校园创建评价指标体系
一、申报准入条件
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有领导组织体系,有工作计划、责任制度、创建载体。
师生对文明校园创建满意率在90%以上。
创建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上海市文明校园:
1. 学校主要领导发生严重违纪或违法案件;
2. 学校师生员工发生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违法犯罪案件;
3. 学校发生未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学生安全事件;
4. 学校发生重大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
5. 学校发生重大舆情或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责任事件;
6. 学校发生严重违规办学(办班)、违规招生和违规收费事件。
二、考评标准的内容与分值结构
1. 内容结构:包括“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
“基本指标”反映文明校园创建的基本情况,共设置了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63个评价标准。
“特色指标”主要反映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特色性成果。
2. 分值结构:总分为90+10分。
其中基本指标90分,特色指标10分。
3. 根据学校不同类型,对部分评价指标采取“二选一”分类考评,分值相等(33-1、33-2、33-3、33-4;39-1、39-2)。
三、考评方法
1.市文明办、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根据“2019-2020版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制定文明校园创建测评的操作手册。
2. 评价数据的采集,以“网上在线考评”为主,根据评价标准综合运用材料审核、听取汇报、现场查看、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进行定量评价。
一、基本指标(90分)
二、特色指标(共10分)。
2023全国文明校园测评体系全国文明校园测评体系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创建和评估文明校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参考:一、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的评估1. 教育理念:评估学校的教育理念,包括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素质教育、是否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等。
2. 教学水平:评估学校的教学水平,包括师资力量是否充足、师资队伍是否具备高素质、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教学过程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二、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评估1. 学生素质:评估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等方面。
包括学生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自律能力、乐于助人等。
2. 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通过学科考试、课外实践活动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估。
三、校园文化和管理的评估1. 校园文化:评估学校的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的办学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学校的风气和氛围等。
2. 校园管理:评估学校的管理水平,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是否良好、学校的活动组织是否有序等。
四、社会责任和公益活动的评估1. 社会责任:评估学校的社会责任感,包括学校是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否关注弱势群体、是否推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
2. 公益活动:评估学校的公益活动开展情况,包括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
五、家校合作和校园安全的评估1. 家校合作:评估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情况,包括家校沟通是否顺畅、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情况等。
2. 校园安全:评估学校的安全管理水平,包括学校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善、是否存在欺凌、暴力等问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学校的发展状况和文明程度。
通过测评结果,学校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逐步达到全国文明校园的标准和要求。
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标准评定细则一、前言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重要性
督导评估的目的与意义
文档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
二、总则
评估目标:确保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评估原则:全面、客观、公正、透明
评估周期: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
三、评估组织机构
评估领导小组
评估执行小组
第三方评估机构
四、评估内容
学校管理
教育教学
师资队伍
设施设备
校园环境
五、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的设置
各指标的权重分配
指标的量化标准
六、学校管理评估
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
规章制度与执行情况
财务管理与透明度
七、教育教学评估
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教学质量与效果
学生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八、师资队伍评估
教师资格与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
教师工作量与工作满意度九、设施设备评估
教学设施与设备配备
信息技术设施
体育与艺术设施
十、校园环境评估
校园规划与绿化
安全管理与健康环境
校园文化与氛围
十一、评估方法与程序自评与互评
第三方评估
现场考察与资料审核数据收集与分析
十二、评估结果的应用结果公示与反馈
优秀学校表彰
不达标学校整改
十三、监督管理
评估过程的监督
评估结果的申诉与复核评估标准的更新与完善十四、附录
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评估指标体系详细说明评估表格与工具
十五、结束语
文档总结
感谢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