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高二数学周练19
- 格式:doc
- 大小:689.50 KB
- 文档页数:9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周末练习试题(10)(无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1、不等式0322≤+--x x 的解集为 ( )A 、}13|{-≤≥x x x 或B 、}31|{≤≤-x xC 、}13|{≤≤-x xD 、}13|{≥-≤x x x 或 2、若3,0,0=+>>n m n m ,则mn 的最大值是 ( )A 、23B 、3C 、49D 、9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得到的截面是四边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 )A 、圆锥B 、圆柱C 、球体D 、以上都可能4、函数2()log 2f x x =-的零点是 ( ) (A )(3,0) (B )3 (C )(4,0) (D )45、若R c b a ∈,,,且b a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c b c a -≥+B .bc ac >C .02>-ba c D .0)(2≥-cb a 6、当01k <<时,直线()11y k x =-+与直线2y x =-的交点在第 ( )象限.A .一B .二C .三D .四7、若直线a 不平行于平面α,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α内所有的直线都与a 异面;B. α内不存在与a 平行的直线;C. α内所有的直线都与a 相交;D.直线a 与平面α有公共点. 8、右图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 长为1的正三角形,俯视图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多面 体的表面积是 ( )A 1B .3CD .29、已知b a b a +,,成等差数列,ab b a ,,成等比数列,且1)(log 0<<ab m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mB .81<<mC .8>mD .810><<m m 或10、已知函数14)(2---=x x x x f ,在下列区间中,函数)(x f 不.存在零点的是( ). A .]0,1[- B .]1,0[ C .]3,2[ D .]5,4[(理科做)已知2()2,()2(0)f x x x g x ax a =-=+>,对任意]2,1[1-∈x ,存在]2,1[0-∈x , 使10()()g x f 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0,]2 B .1[,3]2C .[3,)+∞D .(0,3] 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4分)11、已知向量)sin ,(cos θθ=, )1,3(-=,(0,)θπ∈,且a b ⊥,则θ等于 .12、计算:2lg 2lg3111lg 0.36lg823+=++________ ________.13、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C a A c b cos cos 3=-,则=A cos __ _ _14、 已知直线0=++c by ax 和圆1:22=+y x O 交于B A ,两点,且3=AB , 则 =∙____ ___。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周末练习试卷(三)(无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1. 已知集合{}{}2|560,|20A x x x B x ax =-+==+=,且,则实数的所有取值组成的集合为 ( )A .B .C .D . 2.函数f (x )=⎩⎪⎨⎪⎧x 2+2x -3,x ≤0-2+ln x ,x >0的零点个数为 ( ) A .3 B .2 C .1 D .03.设,则 ( )A .B .C .D .4.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若其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后关于y 轴对称,则对应的解析式可为 ( )A .B .C .D .5.已知和点M 满足++=.若存在实数使得+=成立,则( )A .2B .3C .4D .56.设函数,若对任意都有成立,则的最小值( )A 、4B 、2C 、1D 、7.已知等差数列项和为等于 ( )AB C D8.若函数在(,)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则函数的图象是( )9.设定义在区间上的函数是奇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A)(B)(C)(D)10.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A) -4 (B) -2 (C) 2 (D) 4二、填空题(每空4分)11.已知函数,函数定义域是,则的值域为12.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单调递减区间是.13.各项都是正数的等比数列{}的公比,且成等差数列,则,的值是14.已知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A,若点A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其中,求定点A的坐标,则的最小值为 .15.已知是奇函数,且,若,则 ___ .16.17.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三、简答题(每题12分)18.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os A=,sin B=cos C.(Ⅰ)求tan C的值;(Ⅱ)若a=,求ABC的面积.19.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前项和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已知,,,.(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当时,记,求数列的前项和.20已知函数,,且(Ⅰ)当时,求函数的最大值(Ⅱ)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1拿到试卷:熟悉试卷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一般来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
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虽然考卷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
3答题策略答题策略一共有三点: 1.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先做简单的、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
2. 先小后大。
先做容易拿分的小题,再做耗时又复杂的大题。
3. 先局部后整体。
把疑难问题划分成一系列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解决,每解决一步就能得到一步的分数。
4学会分段得分。
不会做的题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书写规范、语言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目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
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
如果题目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有多个问题,也可以跳步作答,先回答自己会的问题。
5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考试时,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多数学生很难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6确保运算正确,立足一次性成功在答卷时,要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性成功。
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
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
7要学会“挤”分考试试题大多分步给分,所以理科要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文科尽量把要点写清晰,作文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2020 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周末练习试卷(二)(无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会合 A x R 0 x 3 , B x R x2 4 ,则 A B()A.x 2 x 3B.x 2 x3C. x x2或2x3D. R2.在复平面内,复数z1i( i是虚数单位)对应的点位于()i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sin 75 cos30 cos75 sin 30 的值为()A.1B.1C.2 D .3 2224.已知数列a n为等差数列,S n是它的前 n 项和.若 a12, S312,则 S4( ) A. 10B. 16C. 20D.24uuur uuur uuur uuur)5.在四边形ABCD中, AB DC ,且 AC · BD = 0,则四边形ABCD是(A. 矩形B. 菱形C. 直角梯形D. 等腰梯形6.已知平面Il ,m是内不一样于l..的直线,那么以下命题中错误的是()A.若m //,则 m// l B.若 m// l ,则m // C.若m,则m l D.若m l ,则 m7.已知非零向量a, b, c知足 a b c0,向量 a ,b的夹角为120o,且| b | 2 | a |,则向量 a 与c 的夹角为()A.60B. 90C. 120D. 1508. 假如存在正整数和实数使得函数 f (x)cos2 ( x)(,为常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图象经过点(1,0)),那么的值为()A.1B.2C.39. 直线2ax by 1与圆x2y21订交于A,B两点(此中 a, b 是实数),且AOB 是直角三角形 (O 是坐标原点 ) ,则点 P(a, b)与点(0,1)之间距离的最大值为()A 2 1B.2 C.2 D.2110. 已知x 0, y0 , x 2 y 3 ,则4x 2 y的最小值为()xyA. 16B. 5C. 6D.36 35第Ⅱ卷二、填空题11.若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 , 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____12. 已知a log 1 2 ,b20. 6, c log 4 3,则 a,b, c 的大小关系为.313. 若x0,则 y x4的最小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x14. 在二项式 ( x2a)5的睁开式中,x 的系数是 -10 ,则实数a的值为 . xx y5015. 已知 x, y 知足拘束条件x y0 ,则 z 4x y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x316. 函数f (x) min 2a, a by m 与函数x, | x 2 | ,此中min a, b,若动直线b, b af ( x) 的图像有三个交点,m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过(,)作直线和抛物线y 24x交于B, C两点若 AB1 则直线方程为:17. A 0 2,BC3三、解答题18. 在ABC中,内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 c ,已知 tan B 11,tan C,且 c 1 . 23( Ⅰ) 求tan A;( Ⅱ) 求ABC的面积 .19. 正项数列 {a2(n2n 1) s n (n2n) 0} 的前项和 {a } 知足 : s nn n(1)求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a n;(2) 令b n n 1, 数列 {b n} 的前n项和为T n . 证明 : 关于随意的n N *, 都有T n5(n2) 2 a26420. 已知函数f (x)1ax a ln x ,g ( x), ( a R).x(Ⅰ)若 a 1 ,求函数 f ( x) 的极值;(Ⅱ)设函数h(x) f ( x) g( x) ,求函数 h( x) 的单一区间;(Ⅲ)若在1,e (e 2.718... )上存在一点x0,使得 f ( x0 )g(x0 ) 建立,求 a 的取值范围 .。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周末练习试卷7(无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已知集合{|11}P x x =-<< {|02}Q x x =<<,那么P Q =( )A .(–1,2)B .(0,1)C .(–1,0)D .(1,2)2.椭圆22194x y +=的离心率是( )A .23 D .593.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2345a a a a a ++=+,560S =,则5a = ( )(A )16 (B )20 (C )24 (D )264.对于直线,m n 和平面,αβ,下列条件中能得出αβ⊥的是 ( )A .,//,//m n m n αβ⊥B .,,m n m n αβα⊥⋂=⊂C .//,,m n n m βα⊥⊂D .//,,m n m n αβ⊥⊥5.《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系统地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书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若某“阳马”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该“阳马”最长的棱长为( )(A ) 5 (B (C (D )6.若函数2()f x x ax b =++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是M ,最小值是m ,则M –m ( )A .与a 有关,且与b 有关B .与a 有关,但与b 无关C .与a 无关,且与b 无关D .与a 无关,但与b 有关7.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前n 项和为n S ,则“d >0”是465"+2"S S S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已知F 是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右焦点,以坐标原点O 为圆心,以||OF 为半径的圆与该双曲线的渐近线在啊y 轴右侧的两个交点记为B A ,,且 120=∠AFB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2 B. 3 C. 2 D. 59.如图,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 ,AB ⊥BC ,AB =BC =AD =2,CD =3,AC 与BD 交于点O ,记1·I O A O B = ,2·I OB OC =,3·I OC OD =,则( )A .I 1<I 2<I 3B .I 1<I 3<I 2C . I 3< I 1<I 2D . I 2<I 1<I 310.已知函数f (x )=⎩⎪⎨⎪⎧kx +1,x ≤0,ln x ,x >0,则函数y =f (f (x ))+1的零点个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当k >0时,有4个零点;当k <0时,有1个零点B .无论k 为何值,均有2个零点C .当k >0时,有3个零点;当k <0时,有2个零点D .无论k 为何值,均有4个零点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多空题每题6分,单空题每题4分,共36分)11.已知51c o s s i n +=αα,且)2,0(πα∈,则=αs i n _________;=-)4sin(2cos παα________.1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则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_.13.若2017220170122017(1)(1)(1)x a a x a x a x =+-+-+⋅⋅⋅-,则=1a ;20171222017333a a a ++⋅⋅⋅+= .14.已知x ,y 满足0,20,,x y x y x a -≤⎧⎪+-≤⎨⎪≥⎩且2z x 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为2-,则a 的值是15.已知正数x ,y 满足x +y =1,则1x +x y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6.已知向量a ,b 满足|a |=1,|b |=2,则|a +b |+|a –b |的最小值是17.已知∈a R ,函数4()||f x x a a x=+-+在区间[1,4]上的最大值是5,则a 的取值范围 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4分)18.(本题15分)已知函数22()sin cos cos f x x x x x =--,x R ∈. (Ⅰ)当[0,]2x π∈时,求()f x 的值域; (Ⅱ)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19. (本题15分)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3,a n +1=2a n +2n +1-1(n ∈N *).(Ⅰ)求a 2,a 3;(Ⅱ)求实数λ使⎩⎨⎧⎭⎬⎫a n +λ2n 为等差数列,并由此求出a n 与S n ;20. (本题15分)如图,在ABC ∆中,点D 在边BC 上,4CAD π∠=,72AC =,cos ADB ∠=. (1)求sin C ∠的值;(2)若ABD ∆的面积为7,求AB 的长.A B CD21.(本题18分)已知函数x x a x x f --+=2)ln()(在0=x 处取得极值. (1)求实数a 的值;(2)若关于x 的方程b x x f +-=25)(在区间[0,2]上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周末练习试题(10)(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周末练习试题(10)(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周末练习试题(10)(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周末练习试题(10)(无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1、不等式0322≤+--x x 的解集为 ( )A 、}13|{-≤≥x x x 或B 、}31|{≤≤-x xC 、}13|{≤≤-x xD 、}13|{≥-≤x x x 或2、若3,0,0=+>>n m n m ,则mn 的最大值是 ( )A 、23B 、3C 、49D 、9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得到的截面是四边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 )A 、圆锥B 、圆柱C 、球体D 、以上都可能4、函数2()log 2f x x =-的零点是 ( )(A )(3,0) (B )3 (C )(4,0) (D )45、若R c b a ∈,,,且b a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c b c a -≥+B .bc ac >C .02>-ba c D .0)(2≥-cb a 6、当01k <<时,直线()11y k x =-+与直线2y x =-的交点在第 ( )象限.A .一B .二C .三D .四7、若直线a 不平行于平面α,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
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周末练习试题(6)(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周末练习试题(6)(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无答案)1、下列几何体各自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 (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①④2、底面半径为1的圆锥,其母线与底面所成角为 60,则其侧面积与体积分别为( )A 、 ππ35,2B 、π33,1C 、ππ33,2 D 、 π35,1 3.各项都是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2a ,321a ,1a 成等差数列,则4354a a a a ++的值为( ) (A )215- (B )215+ (C )251- (D )215-或215+4.若△ABC 的三内角满足sinA:sinB :sinC=5:11:13.则△ABC ( )A .一定是锐角三角形.B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C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D .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5。
在ABC ∆中,c b a ,,分别为角C B A ,,的对边,如果a c 3=,︒=30B ,角C 等于( )A. ︒60B. ︒90C.︒120 D 。
︒1506、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25πB .50πC .125πD .都不对7、圆022=++++F Ey Dx y x 与x 轴相切于原点,那么 ( )A.0,0≠==F E DB.0,0≠==D F EC.0,0≠==E F D D 。
1拿到试卷:熟悉试卷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一般来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
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虽然考卷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
3答题策略答题策略一共有三点: 1.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先做简单的、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
2. 先小后大。
先做容易拿分的小题,再做耗时又复杂的大题。
3. 先局部后整体。
把疑难问题划分成一系列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解决,每解决一步就能得到一步的分数。
4学会分段得分。
不会做的题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书写规范、语言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目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
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
如果题目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有多个问题,也可以跳步作答,先回答自己会的问题。
5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考试时,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多数学生很难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6确保运算正确,立足一次性成功在答卷时,要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性成功。
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
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
7要学会“挤”分考试试题大多分步给分,所以理科要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文科尽量把要点写清晰,作文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高二数学周练191.若a ,b ,c ∈R ,且a >b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a+c ≥ b -c B .ac >bc C .>0 D .(a ﹣b )c 2≥02.在正项等比数列{a n }中,3a ,9a 是方程3x 2—11x+9=0的两个根,则6a =( ) A .3 B .611C .3D .3± 3.等差数列{a n }中,S 15>0,S 16<0,则使a n >0成立的n 的最大值为( ) A .6 B .7 C .8 D .9 4.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的条件可以是( )A.α内有无穷多条直线与β平行B.直线a//α,a//βC.直线a α⊂,直线b β⊂,且a//β,b//αD.α内的任何直线都与β平行 5.已知直线a //平面α,直线b ⊂平面α,则( ).A .a //bB .a 与b 异面C .a 与b 相交D .a 与b 无公共点6.已知两点(2,3)M -、(3,2)N --,直线l 过点(1,1)P 且与线段MN 相交,则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 )A .344k -≤≤B .34k ≥或4k ≤-C .344k ≤≤D .344k -≤≤7.已知a>0,b>0,若不等式3m a b +-3a -1b≤0恒成立,则m 的最大值为( )A .4B .16C .9D .38.直线b x y +=与曲线21y x -=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b B .11≤<-b 或2-=b C .11≤≤-b 或2-=b D .11≤≤-b9.若变量,x y 满足202300x y x y x -≤⎧⎪-+≥⎨⎪≥⎩,则2x y+的最大值为 .10.已知,(0,)x y ∈+∞,312()2x y -=,则14x y+的最小值为 。
11.右图是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表面积为 .12.过点()0,3A ,被圆()2214x y -+=截得的弦长为的直线方程是13.过点()3,1P -引直线,使点()2,3A -,()4,5B 到它的距离相等,则这条直线的方程为 .14. 已知圆C 的圆心在坐标原点,且被直线3x +4y +15=0截得的弦长为8(Ⅰ)试求圆C 的方程;(Ⅱ)当P 在圆C 上运动时,点D 是P 在x 轴上的投影,M 为线段PD 上一点,且|MD|=54|PD|.求点M 的轨迹方程;15.如图,在四面体PABC 中,PC ⊥AB ,PA ⊥BC ,点D ,E ,F ,G 分别是棱AP ,AC ,BC ,PB 的中点. (1)求证:DE ∥平面BCP ; (2)求证:四边形DEFG 为矩形;(3)是否存在点Q ,到四面体PABC 六条棱的中点的距离相等?说明理由.16.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12231,a a +=23269a a a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设31323log log log n n b a a a =+++…,求数列1n b ⎧⎫⎨⎬⎩⎭的前n 项和. 参考答案1.D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a >b ,所以a-b>0.又因c 2≥0,所以(a-b )c 2≥0.故选D . 考点:不等式的证明或者说是比大小. 2.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韦达定理:393=a a ,因为32693==a a a ,且06>a 所以36=a . 考点:1.等比数列的性质;2.韦达定理. 3.C【解析】依题意得S 15=()115152a a +=15a 8>0,即a 8>0;S 16=()116162a a +=8(a 1+a 16)=8(a 8+a 9)<0,即a 8+a 9<0,a 9<-a 8<0.因此使a n >0成立的n 的最大值是8,选C. 4.D 【解析】试题分析:A.α内有无穷多条直线与β平行 ,只要有一条与β由交点,则平面α与平面β不平行B. 直线a//α,a//β,但当βαβα⊄⊄=⋂a c ,a ,且时,亦满足题意,故B 错C.直线a α⊂,直线b β⊂,且a//β,b//α,但当βαβα//,//a ,b c 且=⋂时,亦满足题意 故C 错D. α内的任何直线都与β平行,平面α与平面β没有公共点,βα//,故D 正确 考点: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5.D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直线a 与平面α无公共点,所以b a ,平行或异面,所以两者无公共点. 考点:线面位置关系,两直线位置关系. 6.B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直线PN 到直线PM 的倾斜角从锐角1α增大到钝角2α,而直线PN 的斜率=1k 43tan 1=α,直线PM 的斜率,4tan 22-==αk 所以斜率4-≤k 或43≥k 考点: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7.B【解析】因为a>0,b>0,所以由3m a b +-3a -1b≤0恒成立得m≤(3a +1b )(3a +b)=10+3ba+3a b 恒成立.因为3b a +3a b 6,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所以10+3ba +3ab≥16,所以m≤16,即m 的最大值为16,故选B. 8.B 【解析】试题分析:由21y x -=,可得,曲线方程表示一个在y 轴右边的单位圆的一半, 则圆心坐标为(0,0),圆的半径r=1, 画出相应的图形,如图所示:∵当直线y=x+b 过(0,-1)时,把(0,-1)代入直线方程得:b=-1, 当直线y=x+b 过(0,1)时,把(0,1)代入直线方程得:b=1, ∴当-1<b ≤1时,直线y=x+b 与半圆只有一个交点时,1= ,解得:b=考点:考查了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评: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根据题意得出此曲线表示在y 轴右边的单位圆的一半,并画出相应的图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9.8 【解析】试题分析:作出题设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如图OAB ∆内部(含边界),再作直线:0l x y +=,向上平移直线l ,z x y =+增大,当l 过点(1,2)B 时,z x y =+取得最大值3,因此2x y+的最大值为8.考点: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10.3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0,)x y ∈+∞,由312()2x y -=得y x y x -=-⇒=--3223,即3=+y x ; 所以14x y +)41()(31y x y x +⋅+=)4(3135yx x y ++= 3423135=⋅⋅+≥y xx y ;(当且仅当y x x y 4=,即2,1==y x 时等号成立) 所以14x y+的最小值为:3. 考点:基本不等式.11.34+【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四棱锥底面是一个长和宽分别为6和2的矩形,由一个侧面垂直于底面,该四棱锥的高为4,所以该四棱锥的底面积为12,垂直于底面的侧面的面积为164122⨯⨯==162⨯⨯=1225102⨯⨯⨯=,所以该四棱锥的表面积为12121034+++=+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点评:解决与三视图有关的问题,关键是根据三视图正确还原几何体.12.0x =或433y x =-+ 【解析】试题分析:当所求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0x =,直线与圆的交点为((0,,,两点间的距离为: 0x =;当所求直线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30kx y -+=1==,解得:43k =-,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433y x =-+. 综上,所求直线方程为:0x =或433y x =-+. 考点:1.直线方程;2.圆的弦长. 13.41303x y x --==或 【解析】试题分析:显然直3x =符合题意,此直线过线段AB 的中点,又5(3)442AB k --==-,//l AB 时方程为14(3)y x +=-,化简为4130x y --=,因此所求直线方程为4130x y --=或3x =.考点:直线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14.(Ⅰ)2225x y +=;(Ⅱ)2212516x y +=. 【解析】试题分析:(Ⅰ)圆心与弦中点连线垂直平分弦,根据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可求得圆的半径. (Ⅱ)设点M 的坐标是(),x y ,P 的坐标是(),P P x y .根据45MD PD =可得P x x =,且54P y y =,因为点P 在圆2225x y +=上将其代入圆的方程即可得M 的轨迹方程.试题解析:(Ⅰ) 已知圆C 的圆心在坐标原点,且被直线34150x y ++=截得的弦长为8而圆心到直线34150x y ++=的距离3d ==,由弦长公式得8=5r =r=5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2225x y += 5分 (Ⅱ)设点M 的坐标是(),x y ,P 的坐标是(),P P x y , 因为点D 是P 在x 轴上的投影,M 为PD 上一点,且45MD PD =, 所以P x x =,且54P y y =,∵P 在圆2225x y +=上, ∴225254x y ⎛⎫+= ⎪⎝⎭,整理得2212516x y += 即M 的轨迹方程是2212516x y += 5分 考点:1圆的弦长问题;2代入法求点的轨迹问题.15.(1)证明详见解析;(2)证明详见解析;(3)Q 为满足条件的点.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等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第一问,利用中位线得到DE ∥PC ,再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得到DE ∥平面BCP ;第二问,先利用D 、E 、F 、G 分别为AP 、AC 、BC 、PB 的中点,所以得到线之间的平行关系,可证出DEFG 为平行四边形,因为PC ⊥AB ,通过平行线进行转化,得到DE ⊥DG ,从而得到结论;第三问,取EG 中点,由第二问知,QD =QE =QF =QG =12EG ,再取PC 、AB 中点,由第二问的方法可证MENG 为矩形,则得到QM=QN ,所以证出Q 为所求的点.试题解析:(1)证明:因为D ,E 分别为AP ,AC 的中点,所以DE ∥PC ,又因为DE ⊄平面BCP ,所以DE ∥平面BCP .(2)证明:因为D ,E ,F ,G 分别为AP ,AC ,BC ,PB 的中点, 所以DE ∥PC ∥FG ,DG ∥AB ∥EF ,所以四边形DEFG 为平行四边形. 又因为PC ⊥AB ,所以DE ⊥DG ,所以四边形DEFG 为矩形. (3)解 存在点Q 满足条件,理由如下: 如图,连接DF ,EG ,设Q 为EG 的中点, 由(2)知,DF∩EG=Q ,且QD =QE =QF =QG =12EG ,分别取PC ,AB 的中点M ,N ,连接ME ,EN ,NG ,MG ,MN ,与(2)同理,可证四边形MENG 为矩形,其对角线交点为EG 的中点Q ,且QM =QN =12EG ,所以Q 为满足条件的点.考点: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线面垂直. 16.(Ⅰ)13n n a =;(Ⅱ)21nn -+【解析】试题分析:(Ⅰ)将12231,a a +=23269a a a =转化为等比数列的首项和公比,解方程组可得到1,q α,从而得到通项公式(Ⅱ)把(Ⅰ)求出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代入设n b ,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及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公式化简后,即可得到n b 的通项公式,进而得1n b ⎧⎫⎨⎬⎩⎭的通项公式,然后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特点采用裂项相消法求和试题解析:(Ⅰ)设数列{a n }的公比为q ,由a 32=9a 2a 6得a 32=9a 42,所以q 2=.由条件可知各项均为正数,故q=.由2a 1+3a 2=1得2a 1+3a 1q=1,所以a 1=.故数列{a n }的通项式为a n =.(Ⅱ)31323log log log n n b a a a =+++…=﹣(1+2+…+n )=﹣()12n n +, 故()1211211n b n n n n ⎛⎫=-=-- ⎪++⎝⎭ 则121111111122122311n n b b b n n n ⎡⎤⎛⎫⎛⎫⎛⎫+++=--+-++-=- ⎪ ⎪ ⎪⎢⎥++⎝⎭⎝⎭⎝⎭⎣⎦所以数列1n b ⎧⎫⎨⎬⎩⎭的前n 项和为21nn -+ 考点: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数列的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