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分享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73.50 KB
- 文档页数:17
经口鼻腔吸痰法一、目的:1.防止病人发生吸入性肺炎、呼吸困难、紫绀2.帮助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获得化验标本。
二、用物:负压吸引器、一次性吸痰管、手套、无菌盐水、必要时准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口咽通气道等。
三、操作程序:1.评估患者:1)评估病人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2)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有无痰鸣音及缺氧症状)3)口腔及鼻腔情况4)痰液的性状(颜色、黏稠度)及量2.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3.连接吸引装置,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根据病人情况及痰粘稠度调节负压,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或漏气。
4.调节负压,戴手套,将吸引器与吸痰管连接,试吸生理盐水是否通畅。
5.将病人的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
一手将导管末端折叠连接玻璃接管处,另一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导管头端插入口腔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将口腔咽部分泌物吸尽再深插,经咽部进入气管,然后吸引。
插入气管时,可引起咳嗽,有助于肺部分泌物咳出如咳嗽剧烈,宜休息片刻。
6.吸痰时,动作要轻柔,从深部向上提起,左右旋转,吸尽痰液。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缺氧。
7.导管退出后,应用生理盐水抽吸冲洗,以防导管被痰液堵塞。
8.如自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吸引;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者,可由气管插管或套管内吸痰,需严格无菌操作;小儿吸痰时,吸痰管要细,吸力要小。
9.如痰液粘稠,可叩拍胸背,以震动痰液或交替使用超声雾化吸入,还可缓慢滴入生理盐水或化痰药物,使痰液稀释,便于吸出。
10.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观察吸痰前后呼吸频率的改变,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质、颜色、粘稠度及量等,并作好记录。
11.吸痰毕,关上吸引器开关将吸痰导管用手套翻转包裹后弃之。
12.用含氯消毒液冲洗吸痰管路。
13.清洁患者口鼻,帮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
14.指导患者多饮水,自主咳嗽,变换体位以利痰液排出。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经口鼻吸痰法通常用于清除气管、支气管和肺部中的分泌物,以减轻呼吸困难和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流程:步骤一:准备工作患者应该先坐起来或半躺在床上,口腔应该清洁干净,如果患者喉咙有炎症或者感染,应该提前吸入一些雾化药物以减轻炎症和分泌物的影响。
护士应该准备好以下工具:•吸痰管•氧气或呼吸机•抹布或面纸•消毒液步骤二:前期准备护士应该把吸痰管从包装中取出并检查是否损坏,如果有损坏应该立即更换。
接下来,护士应该仔细洗手并戴上手套。
步骤三:插入吸痰管护士应该先告诉患者需要进行吸痰,并说明操作步骤。
接着,护士应该拿起吸痰管,用消毒液消毒后,握住两端将管子插入患者口腔或鼻腔。
在插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管子的插入要缓慢,让患者能够适应•插入时应该避免对喉部和喉结造成压力•对于口腔插管,您可以让患者深呼吸,然后在呼气时插入管子;对于鼻腔插管,您可以向上抬起患者的鼻子,然后插入管子•插好后,应该待患者适应后慢慢往管子中注入氧气或连接呼吸机,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步骤四:吸出分泌物当插入管子并连接好氧气或呼吸机后,可以开始吸出气管、支气管和肺部中的分泌物了。
操作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吸痰器前端先吸出口腔,然后吸取支气管;手握吸痰器前端,调节吸力,缓慢快速吸痰,一方面吸痰,一方面轻拍背部帮助排除分泌物。
•吸痰时间通常为5-10秒钟,可以根据患者状况选择适当的时间。
•在吸痰过程中,应该注意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如果有必须立即停止吸痰。
吸痰完成后,护士应该将吸痰管从患者嘴或鼻中取出并用消毒液彻底清洗消毒。
步骤五:整理操作环境操作完毕后,需要整理一下操作环境,包括:•把使用过的吸痰器和面纸放到污染盒中•清理吸痰器,涂上消毒液并放入消毒柜中消毒•清洁手套和其他工具•记录吸痰的时间和吸痰的状态经口鼻吸痰法是一项重要的呼吸系统护理工作,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需要仔细、严谨地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经鼻口吸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经鼻/口腔吸痰是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操作。
下面是经鼻/口腔吸痰操作的流程及评分标准。
操作流程:1.洗手。
2.准备评估用物,包括听诊器、电筒、压舌板、弯盘等。
3.核对病人身份,并对病人进行评估,包括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监护参数、进食时间等。
4.检查口鼻黏膜及分泌物,听诊呼吸音与痰呜音,解释操作目的和方法,调节合适的负压,如病人SpO2低吸痰前给予提高氧流量给氧,呼吸机病人给予纯氧。
5.再次洗手并戴口罩。
6.准备用物,包括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无菌一次性吸痰杯、吸痰管、生理盐水、纱布、听诊器、电筒等,并根据需要准备开口器或压舌板、弯盘、医用垃圾袋。
7.携用物至床边,再次核对病人身份。
8.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头偏向一侧,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如排痰不畅者,需先行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9.给予吸氧者高流量(6-8L)吸氧2-3分钟。
10.在无菌一次性吸痰杯内倾倒无菌生理盐水。
11.再次检查吸引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
12.打开吸痰管包装,戴手套,连接吸痰管,右手持吸痰管,保持无菌。
13.湿润冲洗吸痰管。
14.吸痰,将未带负压吸痰管插入口/鼻(右手持吸痰管端10cm、插入深度15-20cm、左手把吸痰管拉直抬高),有咳嗽反射后,按住负压孔,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吸痰管吸痰;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或者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吸痰方法同清醒患者,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口咽气道。
15.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
16.如未吸尽痰液,同法吸痰数次直至吸尽,同时观察病人面色、呼吸频率、监护仪参数、痰液性状等。
17.分离吸痰管,脱去手套一并丢在黄色垃圾袋内。
18.关闭吸引开关。
19.擦净病人面部及口、鼻分泌物,观察口鼻黏膜有无损伤。
20.评价吸痰效果,包括听诊患者呼吸音。
21.安置病人,帮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
22.指导患者,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除。
23.终末处理。
经鼻、口腔吸痰法的操作流程
一、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与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二、操作方法:
1、准备用物:负压吸引器、无菌盘内放适当型号的吸痰管、治疗碗,生理盐水、弯盘、无菌纱布、注射器、无菌钳、无菌手套、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听诊器。
2、评估并了解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吸氧流量、患者呼吸道与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对清醒者解释取得配合。
3、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4、接通电源、打开吸引器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根据患者情况及痰粘稠度调节负压(成人300—400mmHg、儿童
200mmHg)。
5、吸引器管与吸痰管相接、试吸、检查是否通常。
6、协助患者平卧或侧卧、头转向操作者,并略向后仰张口、昏迷者用开口器压舌板帮助张口(取下活动义齿)。
7、一手将导管末端折叠,以免负压吸附黏膜,另一手戴手套持吸痰管头端。
8、轻轻插入口腔或鼻腔、吸出口及咽部分泌物。
9、另换吸痰管,折叠导管末端,插入气管内适当深度,然后放开导管末端、轻轻迅速的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
10、提出吸痰管后吸入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
11、每次吸痰不超过15s,如未吸尽、休息3-5min吸氧后再吸。
12、清理患者口鼻。
13、关闭电源、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损伤及患者反应、协助取舒适卧位。
14、清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痰液量、颜色、性状)。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年月日
经口/鼻吸痰技术
一、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预防并发症发生
二、评估患者:
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对清醒患者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三、注意事项
1 吸痰前,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吸痰应更换吸痰管
3 每次吸痰时间<15秒,以免造成缺氧
4 吸痰动作轻稳,防止呼吸道粘膜损伤
5 痰液粘稠时,可配合叩击、蒸汽吸入、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率
6 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久;贮液瓶液体达2/3满时,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过多吸入马达内损坏仪器。
贮液瓶内应放少量消毒液,使吸出液不致粘附于瓶底,便于清洗消毒
7如果病患在吸痰时,临床上有明显的血氧饱和度下降的问题,建议吸痰前提高氧浓度,建议在吸痰前的30-60秒,向儿童和成人提供100%的氧
8 建议成人和儿童使用的吸痰管(直径)要小于他们使用的气管插管的直径的50%,婴儿则要小于70%。
十八、经鼻/口腔吸痰法
(一)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操作要点:
(1)做好准备,携物品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2)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
(3)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
(4)连接吸痰管,滑润冲洗吸痰管。
(5)插管深度适宜,吸痰时轻轻左右旋转吸痰管上提吸痰。
(6)如果经口腔吸痰,告诉患者张口。
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或者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吸痰方法同清醒患者,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口咽气道。
(7)清洁患者的口鼻,帮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
3.指导患者:
(1)如果患者清醒,安抚患者不要紧张,指导其自主咳嗽。
(2)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除。
(三)注意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
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经口鼻中心吸引器吸痰法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经口鼻吸痰法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用于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
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经口鼻吸痰法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
1. 洗手,穿好手套,做好个人防护。
2. 准备好护理所需的器械和用品,如吸痰管、吸引器、生理盐水等。
二、告知患者。
在进行操作前,需要向患者说明操作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
三、操作步骤。
1.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情选择合适尺寸的吸痰管。
2. 帮助患者取正确的体位,一般是半坐位或俯卧位,以利于痰液顺利排出。
3. 调整吸引器的负压力,一般成人为80-120mmHg,儿童为60-80mmHg。
4. 给患者口腔内滴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刺激咽喉部分分泌物,便于吸出。
5. 握住吸痰管,轻轻地插入患者口腔或鼻腔,注意不要碰到患者的舌头或咽喉部位,以免引起呕吐反射。
6. 缓慢地向下推进吸痰管,直至触及痰栓,然后停留1-2秒,开始吸痰。
7. 吸痰时要保持吸引器的负压力,同时用旋转方式将吸痰管缓慢地拔出,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8. 吸痰结束后,给患者口腔内滴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帮助清洁口腔和咽喉部位。
四、操作注意事项。
1. 操作前后要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痰液的性状,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2.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呼吸道分泌物的性状和颜色,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3. 操作后要及时清洁吸痰管和吸引器,做好器械的消毒和保存工作。
五、操作结束。
操作结束后,要及时将用过的器械和用品进行清理和消毒,做好个人防护,洗手并脱下手套。
经口鼻吸痰法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正确的操作流程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呼吸道感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进行操作时,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做好操作前的准备工作,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注意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经口鼻腔吸痰法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首先,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包括:-确认医嘱:确保医生已经给出了吸痰的医嘱,并明确吸痰的频率和方法。
-确认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需要清除的痰液的性质、黏稠度和量。
-确保设备和用品准备齐全:包括呼吸机、吸痰管、生理盐水、吸痰手套、消毒液、吸痰器、垫子、护理巾等。
2.选择正确的体位选择适当的体位有助于顺利进行吸痰。
常用的体位包括:-半卧位:患者靠在床上的靠背上,将床头抬高30°至45°,有助于减少误吸的风险。
-侧卧位:将患者侧卧在床上,用一个枕头将患者的头部抬高,有助于清除口腔和咽喉部的痰液。
3.维持呼吸机的连接如果患者正在使用呼吸机,需要注意保持呼吸机的连接。
在吸痰前,要检查呼吸机的连接是否稳固,通气管道是否通畅。
4.洗手和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在进行吸痰前,护士需要洗手,并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吸痰手套、面罩和护目镜。
这样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5.喷洒生理盐水使用注射器加配件,用生理盐水喷洒在患者的口腔和咽喉部。
这样可以软化痰液,使其更容易吸出。
6.吸痰操作a.打开吸痰装置,并将吸痰管插入患者的口腔或鼻腔,直到达到合适的位置。
在插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碰到患者的舌头和咽喉部,以减少刺激和引起呕吐的风险。
b.当吸痰管插入到合适的位置后,需要进行吸痰操作。
根据医嘱,可以选择持续抽吸和间歇抽吸两种方法。
-持续抽吸:将吸痰管与吸痰器连接,打开吸痰器的抽吸开关,开始抽吸。
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状况,如呼吸是否稳定,有无面色改变等。
-间歇抽吸:通过定时抽吸的方法进行吸痰。
设定一个适当的时间间隔,如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吸痰,以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
7.观察患者反应在吸痰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特别要注意以下情况:-患者是否有窒息的迹象:如面色发白、呼吸困难等。
-患者是否出现呕吐:有时插管会引起呕吐,需要及时将吸痰管取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是否有疼痛或不适感:插入吸痰管可能会引起疼痛或不适感,需要及时给予舒适护理。
经鼻/口腔吸痰法
用物准备:电动负压吸引器装置1套。
吸痰盘:。
弯盘一个,吸痰管(附一次性手套)2根,生理盐水2瓶,纱布1块(或治疗巾1块、纸巾),开瓶器,小剪刀1把,洗手液,医疗废物、生活垃圾桶各一个。
(必要时准备开口器。
)
操作流程:.转抄医嘱→进病房评估、解释→了解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
→对清醒患者进行解释,告知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回治疗室,洗手,戴口罩。
→检查用物,均在有效期内,2瓶生理盐水注明1号及2号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
→检查各种用物及吸引器装置连接是否紧密,性能是否良好;根据病情调负压。
成人为40--53kpa,小儿为>43kpa。
→吸氧患者调高氧流量,取合适体位,头偏向一侧,检查患者鼻腔口腔粘膜是否完好;取下活动义齿。
→铺治疗巾,
→打开生理盐水,注明开瓶日期,剪开吸痰管包装,右手戴手套连接吸痰管,在一号瓶内试通畅,吸鼻咽部痰液,2号瓶冲管,更换吸痰管,吸口腔分泌物,冲管,取下吸痰管及手套至垃圾桶内,用纱布(或治疗巾、纸巾)擦净患者口周分泌物。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操作动作轻柔,每次不超过15秒,如痰未吸净,休息3-5分钟再吸。
吸痰过程观察生命征及痰性质、量,询问患者的感受。
→评估吸痰效果,观察血氧饱和度、生命征,检查口腔,询问患者感受,指导患者:1)安抚不要紧张,指导其自主咳嗽。
2)告知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出。
→整理床单位,调节氧流量,整理用物,洗手。
做好记录。
经口鼻腔吸痰法操作流程操作目的:1、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沁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预防并发症发生。
评估患者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有无鼗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3、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取得患者配合。
实施要点1、仪表;符合要求2、操作用物:1)中心负压装置,适当型号的吸痰管数据3根,连接管2根。
2)治疗盘:治疗碗3个(2个内盛无菌生理盐水,分别用于吸痰前预吸以及吸痰后冲洗导管,另一个内盛无菌纱布和无菌镊),一次性治疗巾,无菌手套,手电筒,弯盘。
3)必要时备压舌板,口烟气道,插电板。
3、操作步骤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10床,李刚,给予吸痰一次。
分别介绍用物)2)核对床号、姓名,评估患者。
(走进病房,先核对床尾卡,然后走到床边,请问您是10床李刚先生吗?来,请您的手伸出来,我看一下您的手腕带,我要心悦诚服一下您的身份信息,好的,因为您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您自己能咳出来吗?来,您咳下试试,哦!还是不能咳出来,您别紧张,待会遵医嘱我为您吸痰,瘓液吸光后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在吸痰过程中,会有些不舒适,请您别紧张,吸痰时间不长,请您配合一下好吗?好的,来,请让我看看您的口腔,请问您有活动性假牙吗?哦,没有,是吧,口腔粘膜完整,无出血,您鼻部做过手术吗?有鼻中隔偏曲吗,没有是吧,为了避免您在吸痰过程中发生低氧血症,我将氧流量调到4升/分,先分离,调节,再连接鼻导管。
李刚先生,您还有什么需要吗,没有,那您稍等,我去准备用物,以上来给您吸痰了口述:患者神志清楚,可张口配合。
生命体征根据评估结果述说,吸氧流量2升/分。
3)洗手,戴口罩4)备齐用物携带至患者床前,再次核对、解释,以取得合作。
(李刚先生,您准备好吗我需要再次核对一下您的姓名,好的。
您别紧张。
)5)检査吸引器储液瓶内消毒液(200ML),拧紧瓶塞。
经鼻腔、口腔吸痰法目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评估患者:1、接触患者前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2、治疗单和医嘱查对无误.3、评估患者所需用物:治疗车、治疗盘(内治疗巾、听诊器、手电筒、医嘱单)4、端盘至病房,手持医嘱本,核对(您好,您是1-3号丁一吗?我是您的责任护士小李,请先让我查对一下您的床尾卡。
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有点憋气),(先让我检查一下您的肺部情况。
)肺部听诊顺序一般从肺炎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侧胸及后背,左右部位进行对比听诊,注意呼吸音的变化。
检查完。
(肺上有痰鸣,呼吸有点快)。
然后帮患者系好衣扣,盖被,翻身(让我来替您拍背,把痰咳出来。
)拍背方法:护士五指并拢成杯状,用指腹和大小鱼际着落,扣击时放松手腕,均匀扣击,每一部位扣击1分钟.扣击顺序应沿支气管走行方向,自下而上,由边缘到中央,有节律地扣拍患者背部,同时嘱病人缓慢深呼吸。
平躺。
(嘱患者咳痰,了解患者排痰能力)。
患者:痰咳不出来.护士:我准备用吸痰器来帮助您吸痰,(用手电筒)再检查一下您口腔和鼻腔情况,口腔无活动性义齿,您先休息一下,我去准备用物,马上给您吸痰。
(端盘回去)操作前准备:1、操作前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按无菌原则铺口鼻吸痰盘(铺治疗巾,内放2个无菌换药碗,一个盛无菌生理盐水,另一个盛变血管钳或镊子1把,纱布2块)盖盘,写上铺盘时间,放在上面。
3、治疗盘放在治疗车上,听诊器,贮痰瓶、压力表、连接管、12-14号吸痰管数根,推车至病房。
操作过程:1、操作前核对患者的手腕带,查对床号、姓名,并做好解释。
患者头转向操作者或头部略后仰,吸痰前调高氧流量。
打开连接管,分别与贮痰瓶、压力表连接,妥善旋转贮痰瓶,打开设备带负压吸引器端口,将压力表插入端口,调节负压,压力为0。
04-0。
05mpa2、检查铺无菌盘的时间,打开无菌盘备用。
3、打开另一个连接管,一端与贮痰瓶连接,另一端与吸痰管连接,连接吸痰管.4、左手握住连接处,右手持镊子夹住吸痰管下端1/3处(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5、操作中再次查对患者床号、姓名,昏迷患者吸痰时可用压舌板或张口器协助患者张口,左手返折吸痰管末端,右手用无菌镊持吸痰管前端将吸痰管轻轻插入口腔.左右旋转,吸出口腔内分泌物。
经口鼻腔吸痰法操作流程操作目的:1、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沁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预防并发症发生.评估患者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有无鼗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3、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取得患者配合。
实施要点1、仪表;符合要求2、操作用物:1)中心负压装置,适当型号的吸痰管数据3根,连接管2根。
2)治疗盘:治疗碗3个(2个内盛无菌生理盐水,分别用于吸痰前预吸以及吸痰后冲洗导管,另一个内盛无菌纱布和无菌镊),一次性治疗巾,无菌手套,手电筒,弯盘.3)必要时备压舌板,口烟气道,插电板。
3、操作步骤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10床,李刚,给予吸痰一次.分别介绍用物)2)核对床号、姓名,评估患者。
(走进病房,先核对床尾卡,然后走到床边,请问您是10床李刚先生吗?来,请您的手伸出来,我看一下您的手腕带,我要心悦诚服一下您的身份信息,好的,因为您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您自己能咳出来吗?来,您咳下试试,哦!还是不能咳出来,您别紧张,待会遵医嘱我为您吸痰,瘓液吸光后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在吸痰过程中,会有些不舒适,请您别紧张,吸痰时间不长,请您配合一下好吗?好的,来,请让我看看您的口腔,请问您有活动性假牙吗?哦,没有,是吧,口腔粘膜完整,无出血,您鼻部做过手术吗?有鼻中隔偏曲吗,没有是吧,为了避免您在吸痰过程中发生低氧血症,我将氧流量调到4升/分,先分离,调节,再连接鼻导管。
李刚先生,您还有什么需要吗,没有,那您稍等,我去准备用物,以上来给您吸痰了口述:患者神志清楚,可张口配合.生命体征根据评估结果述说,吸氧流量2升/分.3)洗手,戴口罩4)备齐用物携带至患者床前,再次核对、解释,以取得合作.(李刚先生,您准备好吗我需要再次核对一下您的姓名,好的。
您别紧张。
)5)检査吸引器储液瓶内消毒液(200ML),拧紧瓶塞.上负压表,连接储液瓶,打开开检査负压,并调节合适的负压,关开关。
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资料类关键信息1、操作目的2、操作前准备操作者准备用物准备患者准备3、操作步骤连接吸引器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试吸插入吸痰管吸痰拔出吸痰管清洁患者口鼻整理用物4、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观察患者反应避免损伤黏膜控制吸痰时间和压力5、操作后的处理清理吸引器消毒用物11 操作目的清除患者口鼻部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
111 操作前准备1111 操作者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熟悉操作流程,了解患者病情。
1112 用物准备中心吸引装置或电动吸引器。
治疗盘内备有治疗碗、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吸痰管、无菌手套、弯盘、纱布等。
1113 患者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头偏向一侧。
112 操作步骤1121 连接吸引器将吸引器插头插入电源插座,连接吸引器与负压吸引管。
1122 检查吸引器性能打开吸引器开关,调节负压,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
1123 调节负压一般成人负压调节为 400 533kPa,儿童负压调节为<400kPa。
1124 试吸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1125 插入吸痰管戴无菌手套,一手持吸痰管,另一手阻断负压,将吸痰管轻轻插入患者口鼻部,当达到一定深度时,放开负压。
1126 吸痰缓慢旋转上提吸痰管,吸净口鼻部的分泌物。
1127 拔出吸痰管吸痰完毕,立即关闭吸引器,拔出吸痰管。
1128 清洁患者口鼻用纱布擦净患者口鼻周围的分泌物。
1129 整理用物将用过的吸痰管、手套等放入医疗废物桶内,整理治疗盘。
113 注意事项1131 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及用物应严格无菌,吸痰时应避免污染。
1132 观察患者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等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1133 避免损伤黏膜动作应轻柔,避免过度刺激患者的口鼻黏膜。
1134 控制吸痰时间和压力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 15 秒,以免引起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