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导师简介
- 格式:rtf
- 大小:6.82 KB
- 文档页数:2
导师代码:10383导师姓名:金建勋性别:男出生年月:1962年08月特称:职称:教授学位:博士属性:专职电子邮件:jxjin@学术经历:1985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系金属物理专业。
1992-97年,在澳大利亚政府工业及大学奖学金的支持下,分别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卧龙岗大学,完成了与高温超导材料应用相关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工作,后成为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澳大利亚政府研究理事会大型研究项目负责人。
IEEE应用超导和电磁装置国际会议主席,应用超导与电磁学学报主编,及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委等。
个人简介:1997年,成为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超导应用项目的研究员,从事高温超导及其强电应用研究。
2000年,成为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超导应用大型项目主要调研人,并在澳大利亚超导公司负责高温超导工业化及其电力应用技术的研究。
自1991年起,开始从事高温超导应用研究,是在澳大利亚最早从事高温超导强电应用及工业化发展的研究人员,并在该领域做出了国际公让的贡献。
是高温超导领域“Wollongong”式高温超导限流器的发明和原创研制人;也是高温超导电子谐振器的发明人。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温超导材料工业制备,高温超导强电导线及磁体技术,高温超导测试技术及其物性分析,高温超导电力系统限流器、储能、直流输电、变压器等电力装置,高温超导直线电机和电机控制,及高温超导电子谐振器和高梯度磁分离等特种强电装量,曾获得多项澳大利亚政府及工业研究项目,世界超导大会奖等;并在超导及电力专业会议及学术刊物,如PhilosophicalMagazine B,Physica C,IEEE Transactions,Superconductivity Scienceand Technology,Advances in Cryogenic Engineering,Physics B, JEEE,Europhysics News,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and Electromagnetics等上发表了数百篇专业论文。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导师及其科研能力介绍为方便大家报考我们学校,了解各位导师的学术和科研能力,科大考研网www.**将提供给大家详细的信息。
陈雷霆,1966年7月出生,男,现任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主管学院的科研、产业和外事工作,在职博士研究生;现为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四川省计算机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1)信息安全;(2)网络多媒体与虚拟现实。
主要科研项目:国家“863-317-403”项目—综合业务多媒体通讯终端与系统;“八五”军事预研项目激光成像雷达系统;多媒体安全监控系统;“九五”军事预研项目激光防撞雷达系统;总装备部项目军用移动图象采集压缩传输系统;航空科技信息集成处理系统;模拟实战射击训练系统;国家“十五”863信息安全项目等。
开设研究生课程: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图形学、软件认证;本科生课程:多媒体技术、数字逻辑。
--------------------------------------------------------------------------------李毅超,男,1969年6月,硕士,副教授。
1997年4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获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
现任网络安全基础实验室主任,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研究室主任,计算机网络与安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兼成都市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信息安全、嵌入式应用。
参加或主持"恩威网络MIS系统“、“420驻厂军代室光纤网络MIS系统”、“路由器开发”、信产部基金项目“IP电话网关”,成都华易“美视数字录像监控系统”、西部网信“软交换关守和IP电话多功能终端研发”等近10个科研项目,获得四川省科技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5项,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2项。
出版《计算机网络》教材1本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为本科和硕士生开设了若干课程。
获得Microsoft、Novell、SCO、Cisco、Compaq等各大公司认证证书和授权讲师资格。
杨宗凯对西电的贡献杨宗凯,一个名字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电)校园中家喻户晓的人物。
作为这所高校的一名资深教授,他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杨宗凯始终关注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人才和推动学校的学科建设。
在他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他不仅为西电带来了荣誉和声誉,更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杨宗凯在教学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一名资深的教授,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始终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他以身作则,潜心教学,严谨治学,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
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能够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能够受益于他丰富的学术经验和人生智慧。
杨宗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和实践。
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深受学生好评,多次荣获优秀教师奖。
可以说,杨宗凯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教授,更是一位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良师益友。
其次,杨宗凯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为一名资深的科研工作者,他一直致力于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学术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科研成果。
他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论文,多次获得科研项目资助和奖项认可。
他主持或参与了多项重要科研项目,为学校的科研实力提升和学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杨宗凯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与国内外知名学者合作开展研究,促进了学术成果的传播和交流。
他的科研成果为学校赢得了声誉和荣誉,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声望和影响力。
此外,杨宗凯还致力于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作为一名资深教授,他了解学校的优势和劣势,深谙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许多创新的学科发展战略和举措,推动了学校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杨宗凯还积极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学生和研究人才。
他主持或参与了多项人才培养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
他的培养理念和方法得到了学生和同事的认可和赞扬,为学校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总的来看,杨宗凯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026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导师姓名:李少谦出生年月:1957年01月职称:教授属性:专职学术经历:1984-1994,电子科大信息所任讲师、副教授 1994-至今,电子科大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副教授、教授、博导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信学科评审组成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学科带头人个人简介:博士招生专业硕士招生专业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3方向:无线与移动通信06方向:通信抗干扰技术03方向:无线与移动通信06方向:通信抗干扰技术026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导师姓名:唐友喜出生年月:1964年08月职称:教授属性:专职学术经历:2004年,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博士招生专业硕士招生专业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3方向:无线与移动通信05方向:卫星通信技术11方向:通信RFIC及SOC技术03方向:无线与移动通信05方向:卫星与空间通信技术08方向:通信专用IC技术026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导师姓名:刘皓出生年月:1969年04月职称:研究员属性:专职学术经历:个人简介:博士招生专业硕士招生专业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3方向:无线与移动通信10方向:现代通信中的信号处理026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导师姓名:唐万斌出生年月:1973年06月职称:研究员属性:专职学术经历:1998年于电子科技大学获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于重庆邮电大学从事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发工作;1998年4月加入电子科技大学工作;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从事车载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
个人简介:1993年和1998年于电子科技大学分获工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
研究兴趣包括抗干扰通信技术、认知无线电技术、无线和移动通信中的信号处理等。
电科院Research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导师简介导师姓名导师职称导师代号导师专业情况简介田忠研究员10618080902电路与系统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助理,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空中交通管理理事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宇航学会会员,美国IEEE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电子信息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导航技术总体研究、设计和开发,先后承担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空军、二炮等部门各类项目近20余项,承担项目总经费逾3000万元。
同时承担了多项国际间合作项目,在微波毫米波、RFID芯片设计与应用、卫星通信与导航等领域分别与美国、白俄罗斯、南非等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其研究领域中,先后到德国、香港、俄罗斯、美国等地参加学术会议多次。
目前,申请专利5项,获得授权专利1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国防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1项。
E-mail:张伟副研究员10620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2004年12月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毕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2005年~2007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目前为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算法仿真研究室主任,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和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雷达系统仿真技术、目标识别与数据融合技术以及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等。
近5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完成国防预研项目“××防御等效模拟与突防有效性验证”、横向合作“地基中段目标识别仿真关键技术”、预研项目“3毫米相参雷达多模式信号处理机和模拟器”,获得部级鉴定一项。
目前作为负责人承担的在研项目包括:“十一五”国防预研“××匹配制导技术”、“十一五”国防预研“××探测与目标识别仿真与突防验证”和横向合作项目“××距离像识别研究”等。
导师介绍
机电工程学院各学科博、硕士研究生导师(按姓氏笔划排序)
工程力学(080104)
硕士生导师:仇原鹰徐亚兰陈贵敏杨勇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
博士生导师:仇原鹰李团结苏玉鑫陈建军郑飞段宝岩贾建援周德俭(兼)
硕士生导师:马洪波马娟王芳林李凯杜淑幸邵晓东陈建军郑飞段江涛赵克殷磊崔明涛曹鸿钧陈永琴孔宪光仝勖峰许威杨东武
机械电子工程(080202)
博士生导师:段宝岩郑晓静仇原鹰王龙李志武邵晓东陈建军周孟初贾建援黄进王从思陈贵敏邱扬田文超
平丽浩(兼) 周德俭(兼) 杜敬利 Alessandro Giua Witold Pedrycz
硕士生导师:马伯渊仇原鹰王从思田文超田锦刘焕玲过润秋李志武杜敬利苏玉鑫邱扬邵晓东陈光达陈贵敏
郑飞段宝岩贾建援黄进段清娟段学超朱言午曹艳荣米建伟牛海军(校内)
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
硕士生导师:朱敏波许社教李团结陈建军亿珍珍
电子机械科学与技术(0802Z1)
博士生导师:李团结邵晓东郑飞保宏
硕士生导师:保宏朱敏波王伟宋立伟
工业设计(0802Z2)
硕士生导师:杨西惠张英李建坤邵晓东
精密仪器与机械(080401)
硕士生导师:王卫东田文超李团结张菊香黄进樊康旗
王从思陈光达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402)
博士生导师:刘贵喜王海李小平(校内) 郭宝龙(校内) 庄奕琪(校内) 李智(兼)
硕士生导师:于建国王海白丽娜任获荣朱红张玲霞
李智奇邱扬陈晓龙宣宗强赵克赵建孙璐
王辉肖建康高建宁(校内) 王松林(校内) 谢楷(校内) 方海燕
(校内) 方葛丰(兼)郭利强(兼)
电机与电器(080801)
硕士生导师:明正峰赵明英郑峰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
博士生导师:李志武李智王龙周孟初 Alessandro Giua
Witold Pedrycz 刘贵喜明正峰胡核算张强
硕士生导师:千博马伯渊王龙刘贵喜朱荣明过润秋张大
兴张强张菊香李智李志武陈光达屈胜利保宏
段宝岩贾建援韩保君王安荣郭金维侯叶胡核算李向宁
陈玉峰钟春富周孟初(兼) 郭宝龙(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