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第二章
- 格式:pdf
- 大小:213.91 KB
- 文档页数:5
第二章电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测量2.1电路与电路图填空题1.电路是指 所经过的路径。
最简单的电路是由 、 、 和 组成。
2.画出以下各电气设备的图形符号(1)电灯 ,(2)接地 ,(3)电阻3.电路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状态。
电路中不允许短路。
电流,电源、负载、导线、控制和保护装置通路、断路、短路选择题1、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
A 、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B 、为电路提供保护C 、形成电流的通路D 、为电路提供能量D2、电路中安装熔断器,主要是为了( )。
A 、短路保护B 、漏电保护C 、过载保护D 、以上都是A判断题1、 电路在开路状态下,负载可能会损坏。
( )2、 负载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 )××2.2电流及其测量填空题1.习惯上规定 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其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电流强度的公式为I= 。
电流的单位是 。
2.1min 内通过导体的电量是12c ,流过导体的电流是 A ,若导体两端电压是8v ,该导体的电阻为 Ω。
3. _____________是一种测量交流电流的专用仪表,其最大特点是可以在不断开线路的情况下测量电路的电流。
正,电流;tq ,A0.2,40钳形电流表选择题1、一般家用电器的工作电流为()A、100AB、0.3~0.6AC、2µAD、0.01 mA2、以A作单位的物理量是()A、电量B、电场强度C、电流D、电压3、电流的基本单位是()。
A、安秒B、安培C、库仑D、瓦特4.如图所示,直流电流表接线图,正确的是()。
BCBC判断题1、电流是由电荷有规则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2、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或低于额定电流,用电器具都不能正常工作。
()3、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流的方向一致。
()√√×2.3电压及其测量填空题1.单位换算:150Ω= KΩ 150mA= A , 0.008v= mV2、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之差即UAB= 。
《电工技术基础》第二章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电阻串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 。
2、R i = 10欧,R2=30欧的两个电阻串联,R i两端电压U i=5伏, 则整个串联电路的总电压_____________________ ;R2上消耗的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一般用电负载都是__________________ 联在同一电源两端;并联电阻还多用于多量程的表中,以达到扩大量程的目的。
4、电阻R i=250欧和电阻R2 =350欧并联,若流过并联电路的总电流为60安,则流过R i的电流I i= ______________ ,R2两端的电压U2= _________ 。
5、混联电路上的功率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每个电池的电动势E=1.5伏,内阻r=0.2欧,则这样的四个电池串联组成的串联电池组的总电动势为_________________ ,总内阻为____________ ;这样的两个电池组成的并联电池组的总电势为____________ ,总内阻为 _____ 。
7、电路中的每个分支叫__________________ ;3个或3个以上支路的连接点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 ;电路中任一闭合的路径叫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不包含任何其它回路的回路叫_____________ 。
8、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它不仅适用于电路中的一个_______________ ,而且可以推广到电路中所取的一个________________ 。
9、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电工学第二章习题一、填空题1. 两个均为40F μ的电容串联后总电容为 80 F μ,它们并联后的总电容为 20 F μ。
2. 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 最大值 ;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 角频率ω ;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的量称为它的 初相 。
三者称为正弦量的 三要素 。
3. 电阻元件上任一瞬间的电压电流关系可表示为 u = iR ;电感元件上任一瞬间的电压电流关系可以表示为dtdiLu =L ;电容元件上任一瞬间的电压电流关系可以表示为dtduCi =C 。
由上述三个关系式可得, 电阻 元件为即时元件; 电感 和 电容 元件为动态元件。
4. 在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 ,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那么电路的阻抗为 50Ω ,该电路为 容 性电路。
电路中吸收的有功功率为 750W ,吸收的无功功率又为 1000var 。
二、选择题1. 某正弦电压有效值为380V ,频率为50Hz ,计时始数值等于380V ,其瞬时值表达式为( B ) A 、t u 314sin 380=V ;B 、)45314sin(537︒+=t u V ;C 、)90314sin(380︒+=t u V 。
2. 一个电热器,接在10V 的直流电源上,产生的功率为P 。
把它改接在正弦交流电源上,使其产生的功率为P/2,则正弦交流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 D ) "A 、;B 、5V ;C 、14V ;D 、10V 。
3. 提高供电电路的功率因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减少了用电设备中无用的无功功率;B 、减少了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提高了电源设备的容量;C 、可以节省电能;D 、可提高电源设备的利用率并减小输电线路中的功率损耗。
4. 已知)90314sin(101︒+=t i A ,︒+=30628sin(102t i )A ,则( C )A 、i1超前i260°;B 、i1滞后i260°;C 、相位差无法判断。
第2章[练习与思考]答案2.1.1 (a) 两个阻值相差很大的电阻串联,阻值小的电阻可忽略。
mA I 04.0500000020100050000020=≈+=(b) 两个阻值相差很大的电阻并联,阻值大的电阻可忽略。
mA I 2100002010100002050000105000101000020=≈+≈+⨯+=2.1.2 由于电源电压通常不变,而电灯都是并联在电源上的,灯开得越多则相当于并联电阻越多,总负载电阻就越小。
2.1.3 (a) Ω=++=ΩΩΩΩ6]0//()//[(3688R R R R R ab(b) Ω=+=ΩΩΩΩΩ5.3//]//()//[(7101044R R R R R R ab2.1.4 标出电阻上电流方向如下图所示:整理得:由图可知:A I I I 1321===;A I 34=2.1.5 21R R UI +=12111IR U R R R U =+=; 22122IR U R R R U =+=(1) Ω=k R 302时, mA I 5.0301020=+=V IR U 511== ; V IR U 1522== (2) ∞→2R 时, 0=I ;01=U ; 02=U (3) Ω=k R 02时, mA I 21020==V IR U 2011== ; V IR U 022==在电路通路时,电阻2R 上无电压无电流的情况是电阻2R 被短接,如下图所示:2.1.6 (1) S 断开时:滑动触点在a 点,V U 100= 滑动触点在b 点,V U 00= 滑动触点在c 点,V U R R R U 52120=+=(2) S 闭合时:滑动触点在a 点,V U 100= 滑动触点在b 点,V U 00= 滑动触点在c 点,V U R R R R R U L L44.4////2120=+=2.1.7 U R R R R R R U R R R R R U L P LL L )//()(//////2222120+-=+=故可知: Ω=k R 217.01;Ω=k R 783.022.3.12.3.2 (1) 不是(2)对(a)图有V U U S 122==,A R U I 3412222=== 对(b)图有A I I S 22==,V R I U 8222==(3) 无影响 (4 )对(a)图有A R R U I S5//21==对(b)图有V R R I U S 20)(21=+=(5) 有影响。
第1章检测题(共100分,12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电源和负载的本质区别是: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设备,负载是把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能量的设备。
2、对电阻负载而言,当电压一定时,负载电阻越小,则负载越大,通过负载的电流和负载上消耗的功率就越大;反之,负载电阻越大,说明负载越小。
3、实际电路中的元器件,其电特性往往多元而复杂,而理想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则是单一和确切的。
4、电力系统中构成的强电电路,其特点是大电流、大功率;电子技术中构成的弱电电路的特点则是小电流、小功率。
5、常见的无源电路元件有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常见的有源电路元件是电压源元件和电流源元件。
6、元件上电压和电流关系成正比变化的电路称为线性电路。
此类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压和电流均具有叠加性,但电路中的功率不具有叠加性。
7、电流沿电压降低的方向取向称为关联方向,这种方向下计算的功率为正值时,说明元件吸收电能;电流沿电压升高的方向取向称为非关联方向,这种方向下计算的功率为正值时,说明元件供出电能。
8、电源向负载提供最大功率的条件是电源内阻与负载电阻的数值相等,这种情况称为电源与负载相匹配,此时负载上获得的最大功率为U S2/4R S。
9、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
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电位的差值等于这两点间电压。
电路中某点到参考点间的电压称为该点的电位,电位具有相对性。
10、线性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任意瞬间都受欧姆定律的约束;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任意时刻均遵循KCL定律;回路上各电压之间的关系则受KVL定律的约束。
这三大定律是电路分析中应牢固掌握的三大基本规律。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1、电路分析中描述的电路都是实际中的应用电路。
(错)2、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总是由电源负极流向电源正极。
(错)3、大负载是指在一定电压下,向电源吸取电流大的设备。
(对)4、电压表和功率表都是串接在待测电路中。
第2章 习 题 解 答2-1、写出下列各相量所对应的时间函数:(1)12________1072A, 5150A; I I =︒=-︒∠∠ (2)m 2m ________200120V, 30060V U U =︒=-︒∠∠。
解:(1)1272) A, 150) A i t i t ωω=+︒=-︒ (2)2200sin(120) V, 300sin(60) V u t u t ωω=+︒=-︒2-2、试求下列各相量所代表的同频率正弦量之和,并写出它们的时间表达式:(1)1___1.517I =︒∠A ,2____70042 mA;I =-︒∠ (2)1m ____40150I =︒∠ A ,2m ____0.02530 kA I =-︒∠。
解:(1)12 1.5(cos17jsin17) A 0.7[cos(42)jsin(42)] A I I I =+=︒+︒+-︒+-︒ ______(1.954j0.02) A 1.9540.85A =-=-︒∠即 0.85) A i t ω=-︒ (2)m 1m 2m I I I =+ ____________(4015025 150)A 15150A =︒-︒=︒∠∠∠ 即 15sin(150) A i t ω=+︒2-3、设有正弦电流1214.14sin(50) A, 28.3cos(50) A,i t i t ωω=-︒=-︒ 写出它们的最大值和有效值相量表示式,并画出相应的相量图。
解:j501m 1________14.14e A 14.1450A, 1050A I I -︒==-︒=-︒∠∠j(9050)2m 2______28.3e A 28.340A,2040A I I ︒-︒==︒=︒∠∠ 相量图如图2-55所示。
图2-55 题2-3相量图2-4、如图2-41所示,已知1230) A, A,i t i t =-︒= 求i 3和三只电流表的读数(电流表的读数是有效值)。
2.1.1 选择题(1)在图2-73所示电路中,发出功率的元件是A。
(A)仅是5V的电源(B)仅是2V的电源(C)仅是电流源(D)电压源和电流源都发出功率(E)条件不足图2-73题2.1.1(1)图图2-74题2.1.1(2)图(2)在图2-74所示电路中,当增大时,恒流源两端的电压U。
(A)不变(B)升高(C)降低(3)在图2-75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P点的电位。
(A)不变(B)升高(C)为零(4)在图2-76所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而言,点画线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源是。
(A)理想电压源(B)理想电流源(C)不能确定图2-75题2.1.1(3)图图2-76题2.1.1(4)图(5) 实验测的某有源二端线性网络的开路电压为10V,当外接3Ω的电阻时,其端电压为6V,则该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压的参数为(C)。
(a)6V,R0=3Ω(b)8V,R0=3Ω (c)10V,R0=2Ω(6) 实验测得某有源二端线性网络的开路电压为6V,短路电流为3A。
当外接电阻为4Ω时,流过该电阻的电流I为( A )。
(a)1A (b)2A (c)3A(7) 在图2-77所示电路中,已知1=4V,2=4V,当2单独作用时,电阻R中的电流为1,那么当1单独作用时,电压是(A)(A)1V (B)3V (C)-3V图2-77题2.1.1(7)图(8)一个具有几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其独立的方程为(B)a)(1)个 b)(1)个(9)一个具有几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要确定全部支路电流,最少要测量(B)a)(1)次 b)(1)次(10)一个具有n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要确定全部支路电压,最少要测量(A)a)(1)次 b)(1)次(11)电阻并联时,电阻值越大的电阻:(A)a)消耗功率越小; b)消耗功率越大。
(12)两个电阻并联时,电阻值,越小的电阻(B)a)该支路分得的电流愈小; b)该支路分得的电流愈大。
习 题2.1 电路如题图2.1所示,开关S 闭合前电容和电感的储能均为零。
t =0时将开关S 闭合。
求换路后电路各部分电压、电流的初始值及稳态值。
解:设图中各部分电压与电流取关联 参考方向 t = 0+时由于 u C (0–)= 0 、 i L (0–)= 0所以 u C (0+)= u C (0–)= 0i 3(0+)= i L (0–)= 0 t = 0+的等效电路如题图2.1(a)所示2121)0()0(R R U i i S+==++1211)0(R R R U u SR +=+2212)0(R R R U u SR +=+t = ∞时, i 2(∞)= 0 , u L (∞)= 0电容开路,电感短路如题图2.1(b)所示3131)()(R R U i i S+=∞=∞u R2(∞)= 03313)(R R R U u SR ⋅+=∞1311)(R R R U u SR ⋅+=∞3313)()(R R R U u u SR C ⋅+=∞=∞2.2 电路如题图2.2所示,开关S 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t = 0时将开关S 闭合。
求换路后电容的电压与各支路电流的初始值和稳态值。
解:u C (0+)= u C (0–)= U S222)0()0(R U R U i S C ==++ 0)0()0(11=-=++R U U i C S题图2.1 3 U S Li 题图2.1(a) t = 0的等效电路R 3 U S Li 题图2.1(b) t =∞ 的等效电路R 3 U S Li221)0()0()0(R U i i i S c -=+-+=+稳态0)(=∞c i ,212)(R R R U u Sc +=∞ 2121)()(R R U i i S+=∞=∞2.3 在题图2.3所示电路中,u C (0)= 0,U = 9V ,R = 100k Ω,C = 50μF 。
t = 0时将开关S 闭合。
习 题 22.1 电路如图2.1所示,1k ΩR =,测得D 5V U =,试问二极管VD 是否良好(设外电路无虚焊)?解:内部PN 结或电极已开路,D 已损坏。
2.2 电路如图2.2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D(on)U 约为0.7V ,试分别估算开关断开和闭合时输出电压o U 的数值。
图2.1 习题2.1电路图 图2.2 习题2.2电路图解: S 断开:断开VD ,D 5V U =。
所以VD 导通,o 50.7 4.3V U =-=S 闭合:断开VD ,)V (1125D-=⨯+-=RR RU ,所以VD 截止,o 6V U = 2.3 分析判断图2.3所示各电路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计算电压ab U ,设图中的二极管都是理想的。
图2.3 习题2.3电路图解:(a )断开VD ,U D =5+5=10V>0,VD 导通 ,ab 5V U =-;(b)断开VD,D2151V23U=-⨯=-+,VD截止ab252V23U=⨯=+;(c)断开VD1 VD2,D1D212V,5127VU U==-+=,所以VD1优先导通,U D2= −5V,VD2截止,U ab=0V;(d) )断开VD1 VD2,D1D212V,12517VU U==+=所以 VD2优先导通,D15VU=- VD1截止,ab5VU=-2.4 一个无标记的二极管,分别用a和b表示其两只引脚,利用模拟万用表测量其电阻。
当红表笔接a,黑表笔接b时,测得电阻值为500。
当红表笔接b,黑表笔接a时,测得电阻值为100k。
问哪一端是二极管阳极?解:b端是阳极2.5 二极管电路如图 2.4(a)所示,设输入电压i()u t波形如图 2.4(b)所示,在05mst<<的时间间隔内,试绘出输出电压o()u t的波形,设二极管是理想的。
图2.4 习题2.5电路图解:i()2tu t=,断开VD,D6iu u=-,当Du>时,VD导通,即3st>,60.2630.20.2iouu t-=⨯+=++当Du<时,VD截止,即3st<,6Vou=()ou tt/ms2.6 在图2.5所示的电路中,设二极管为理想的,已知i30sin(V)u tω=,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ou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学习指导与练习》上的题(P21)二、单项选择题1.两个正弦交流电流的解析式是i 1=2202sin(10πt+3π)A ,i 2=311sin(10πt -3π)A 。
在这两个式子中两个交流电流相同的量是( )。
【C 】A. 最大值和初相位B. 有效值和初相位C. 最大值、有效值和周期D. 最大值、有效值、周期和初相位2.对照明用交流电u=380sin(100πt -2π)V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 1S 内交流电压有100次达到最大值B. 交流电的有效值为220VC. 初相位为π/2D. 1S 内交流电压有50次过零3.当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初相位相等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D 】 A. 两个正弦量的最大值和有效值相等 B. 两个正弦量的计时起点一定相同C. 判断两个正弦量是否同时到达最大值和零值,还须由计时起点确定D. 两个正弦量同时到达最大值和零值4.在正弦量的有效值相量表示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相量的长度等于正弦量的最大值 B. 相量的长度等于正弦量的有效值 C. 相量与横轴的夹角等于正弦量的相位 D. 相量与横轴的夹角等于正弦量的初相位5.已知某交流电流,t=0时的瞬时值i 0=10A ,初相位ψ0=30°,则这个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为( )。
【C 】 A. 20AB. 202AC. 14.14D. 10A6.电容器上标有“30μF ,600V ”的字样,600V 的电压是指( )。
【A 】 A. 额定电压B. 最小电压C. 正常工作时必须加的电压D. 交流电压有效值7.电感量一定的线圈,如果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大,则反映该线圈中通过的电流( )。
【D 】 A. 数值大B. 变化量大C. 时间快D. 变化率大11.线圈电感的单位是( )。
【A 】A.亨【利】B. 法【拉】C. 高【斯】D. 韦【伯】12.一个空心线圈,当通过它的电流为8A 时,电感为36mH ;若通过它的电流为4A 时,则( )。
第一章直流电路一、填空题1.电路主要由要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2.导体对电流的叫电阻。
电阻大,说明导体导电导电能力,电阻小,说明导体导电能力。
3.将转换成的装置叫作电源;将转换成的元器件或设备叫作负载。
4.理想电阻的模型符号为。
5.在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方向下,电阻为1KΩ,电压为2V,电流为_____A。
6.有两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2 :3,横截面之比为3 :4,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
7.电容元件的模型符号为,电感元件的模型符号为。
8.直流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必要条件是有存在,而且电路需。
9.电压是衡量电场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电路中某两点的电压等于。
10.电流是形成的,大小用表示。
11.电压的实际方向是由___电位指向___电位。
12.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以用“+”、“―”参考极性表示,也可以用_____表示。
13.表征电流强弱的物理量叫,简称。
电流的方向,规定为____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14. 电烙铁的电阻是50Ω,使用时的电流是4A。
则供电线路的电压为______。
15.单位换算:6mA=______A;0.08A=______ ;0.05V=____mV;10V=____kV。
16.选定电压参考方向后,如果计算出的电压值为正,说明电压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_____;如果电压值为负,电压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_____。
17. 按导电能力,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
18.电阻值不随端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改变而改变,这样的电阻称为______,它的伏安特性曲线是_______。
20.在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
串联的电阻越多,等效电阻越。
21.在串联电路中,流过各电阻的电流,总电压等于各电阻电压,各电阻上电压与其阻值成。
23.利用串联电阻的原理可以扩大电压表的量程。
24.在并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
并联的的电阻越多,等效电阻值越。
25.利用并联电阻的原理可以扩大电流表的量程。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计算各种电阻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
本章基本要求1. 正确理解等效电路的概念,并利用等效变换化简电路。
2. 掌握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电阻的Y 形连接与Δ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
3. 电阻电路的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的应用。
4. 运用支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分析计算电路。
5. 运用叠加定理分析计算电路。
6. 熟练应用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分析计算电路。
7. 应用戴维宁定理或诺顿定理求解电路中负载电阻获得的最大功率。
8. 学会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
9. 了解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电路如图2-1解 将ADE 、DBF然后将图2-1(a)由图2-1(c)即可得到原电路的Y 形电路和△形电路,分别如图2-1(d)和(e)所示。
图2-1(a) 图2-1(b)BA C 6ΩAB C2-2Ω。
试求支路电流I 1、I 2和I 3。
解 8363661+⨯+由分流公式得A 8936312=+=I I , A 4936613=+=I I2-3 试用电源等效变换法将图2-3所示的各电路化简。
U S 6(a )(b) aAB C 3Ω 3Ω图2-1(c) 图2-1(d) B A C图2-3解 将原电路逐步等效变换,最终化简成为最简电路。
化简过程如图所示。
2-4 电路如图2-4所示,试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电流I 。
(c)39VΩI图2-3(d) a bb 6或(d) a a ba b ab2或解 首先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出Ω1电阻以左部分的最简等效电路,逐步等效化简过程如图所示。
2。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00033111I R I R U s代入数据 并整理得:⎪⎩⎪⎨⎧=+-=+=+-906055052003221321I I I I I I I解得: A 16371-=I ,A 432-=I ,A 16253=I 2-6 如图2-6所示,已知电压源U s1=80V ,U s2=30V ,U s3=220V ,电阻 R 1=20Ω,R 2=5Ω,R 3=10Ω,R 4=4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