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39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章 正弦交流电路 第三章 三相交流电路 自测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2187班级 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 R 、L 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如图所示, t+100° )V,则总电压11为(B )0A. 5sin3+45° )VB. 10sin (3t+55° )VC. 5V2sin(wt+110° )VD. 10V2 sin(wt+70° )V2. 负载为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电路,若每相负载的有功功率为30W,则三相有功功率为 (C )。
A. 0B.30V3 WC. 90WD. 90^3 W3. 某电感L 接于频率为50Hz 的正弦交流电路,设电感L=0.1H,则该电感的感抗等于 (C )。
A314Q B.0.032Q C.31.4Q D.314Q4•某三角形联接的纯电容负载接于三和对称电源上,已知各相容抗Xc=6Q,线电流为 10A,则三相视在功率(B )。
A. 1800VAB.600VAC.600WD.1800W 5. 有关图示电路电流/的下列计算公式屮,错谋的是(B )。
• •6•三相对称负载星形接法,若电源线电压为380V,线电流为10A,每相负载的功率因 数为0.5,则该电路总的有功功率为(C )o A. 1900W B .2687W C.3291W D.5700W若 U R =5 血 sin( 3 t+10°)V, U L =5 V2 sin( w A. U R ~R C.jcoCUcD.(R +1jcoC7 •纯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如图示, (B )。
A. U = -jicoLB. U = jlcoL 小• ・1 C ・U = —jl ——wL ・1D ・U = jl ——coL 已知电源的角频率为(0,其D 与i 的正确关系是题1图jcoC i R8. 图示电路屮,u=U m sin (cot + 18O°), i=I m sin cot 则此电路元件是(B )。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分析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计算各种电阻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
本章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等效电路的概念,并利用等效变换化简电路。
2.掌握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电阻的Y形连接与Δ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
3.电阻电路的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的应用。
4.运用支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分析计算电路。
5.运用叠加定理分析计算电路。
6.熟练应用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分析计算电路。
7.应用戴维宁定理或诺顿定理求解电路中负载电阻获得的最大功率。
8.学会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
9.了解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习题解析(书上已有图已删除)2-1电路如图2-1所示,设电路中每个电阻均为9Ω。
试将电路分别变换为Y形电路和△形电路。
解将ADE、DBF、EFC组成的△形电路等效变换成Y形电路,如图2-1(a)所示,其中每个电阻为R Y=1/3RΔ=3Ω然后将图2-1(a)所示电路再进行等效变换,其变换过程如图2-1(b)和(c)所示。
由图2-1(c)即可得到原电路的Y形电路和△形电路,分别如图2-1(d)和(e)所示。
2-2 在图2-2中,已知电压源U s =27V ,电阻 R 1=R 2=6Ω,R 3=R 4=R 5=2Ω,R 6=R 7=6Ω。
试求支路电流I 1、I 2和I 3。
解 由电路可知,组成电桥电路,且,故它是平衡电桥,因此可将原电路等效变换为图2-2(a)所示电路。
由欧姆定律,得由分流公式得,2-3 试用电源等效变换法将图2-3所示的各电路化简。
解 将原电路逐步等效变换,最终化简成为最简电路。
化简过程如图所示。
a b +35V 5Ω 5Ω7A ab a b 2A 5Ω 或 5A 2Ω 5Aa b 6Ω 2A a b 3Ω ab+ _ 10V 2Ω 图2-3(a) 或 3A2-4 电路如图2-4所示,试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电流I 。
解 首先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出1Ω电阻以左部分的最简等效电路,逐步等效化简过程如图所示。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其节点数、支路数、回路数及网孔数分别为(C )。
A、2、5、3、3B、3、6、4、6C、2、4、6、32、如图所示,I=(B )A。
A、2B、7C、5D、63、如图所示,E=(B )V。
A、3B、4C、—4D、—3/4、如图所示电路中,I1和I2的关系为(C )。
A、I1<I2B、I1>I2C、I1=I2D、不确定5、如图所示,求I1和I2的大小。
解:对于左边节点:I1=10+3+5=18A对于右边节点:I2=10+2-5=7A6、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依据是(D )A.欧姆定律B.全电流定律C.法拉第定律D.电荷守恒定¥7、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C )A.有等效变换关系B.没有等效变换关系C.有条件下的等效关系D.无法判定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在电路节点处,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设定。
B.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以扩展应用于任意假定的封闭面。
C.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应用于任意闭合路径。
D.∑I=0式中各电流的正负号与事先任意假定的各支路电流方向无关9、实际电压源和电流源模型中,其内阻与理想电压源和电流源之间的正确连接关系是(C)A.理想电压源与内阻串联,理想电流源与内阻串联"B.理想电压源与内阻并联,理想电流源与内阻串联C.理想电压源与内阻串联,理想电流源与内阻并联D.理想电压源与内阻并联,理想电流源与内阻并联10、79.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是不能等效变换的B.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等效变换后内部是不等效的C.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等效变换后外部是不等效的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二、填空题1、不能用电阻串、并联化简的电路称为__复杂电路_______。
;2、电路中的_____每一分支_______称为支路,____3条或3条以上支路___所汇成的交点称为节点,电路中__________闭合的电路______________都称为回路。
电工电子第二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电流的单位是()A.伏特B.欧姆C.安培D.瓦特答案:C2.简单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A.电子流动的方向B.阳极到阴极的方向C.阴极到阳极的方向D.无法确定的方向答案:C3.伏特表的作用是()A.测量电流B.测量电阻C.测量电压D.测量功率答案:C4.电流的大小受到()的影响。
A.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数B.导体的长度C.导体的截面积D.导体的材料答案:A5.电阻的单位是()A.安培B.瓦特C.欧姆D.伏特答案:C二、填空题1.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之和。
答案:电阻2.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之倒数再取倒数。
答案:电阻3.如果电源电压为12伏特,电路中的总电阻为3欧姆,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电路中的电流为()安培。
答案:44.如果电路中的电阻为10欧姆,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5安培,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电路中的电压为()伏特。
答案:505.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成()关系。
答案:反比三、解答题1.请解释什么是欧姆定律,并列举几个符合欧姆定律的电路现象。
答:欧姆定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电流通过的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两端的电阻成正比关系。
符合欧姆定律的电路现象包括:串联电路中,电流通过的各个电阻之和等于总电压;并联电路中,不同电阻上的电压相等;恒流源电路中,电流经过电阻时,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2.请简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答:串联电路是指电子元件按照一条路径连接起来,电流在元件之间只有一条通路。
并联电路是指电子元件按照多条路径连接起来,电流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流过不同的元件。
3.一根电阻为5欧姆的导线接在电源上,通过导线的电流为2安培。
求导线两端的电压。
答: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阻乘以电流。
所以,导线两端的电压等于5欧姆乘以2安培,即10伏特。
4.某电路中,两个电阻分别为8欧姆和12欧姆,电源电压为20伏特。
请计算电路中的总电阻和电流。
电工及电子技术2部分基本概念1、如右图连接,则二极管(b)。
二极管正向导通,管压降很小,相当于电源被短路,电流过大 a)正常工作 b)电流过大 c)电流约为零2、工作电压较大的稳压管应工作在(c)。
知,但电压变化很Ua)、正向导通区 b)、反向截止区 c)、反向击穿区3、硅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约为( a )。
硅管死区电压为0.5V,导通电压为0.6-0.7V;锗管死区电压为0.1V,导通电压0.2-0.3Va)0.5V b)0.1V c)0V4、硅二极管导通时正向压降约为( a )。
a)0.5~0.8V b)0.2~0.3V c)0V5、锗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约为( b )。
a)、0.6 ~ 0.8 V b)、0.2 ~ 0.3 V c)、0 V6、一晶体管接在电路中,测得它三个管脚的电位分别为-6V,-6.2V,-9V,则该管三个电极分别为( c )。
0.2V,从而判定为锗管,锗晶体管一般为型,故发射极E电位高于基极B的电位。
所以,-6V-6.2V对应B,-9V对应Ca)、C,B,E b)、B,C,E c)、E,B,C7、当晶体管饱和时,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如同一个( a )开关。
饱和时U CE≈0,C、E之间相当于开关接通a)接通 b)断开EC8、要使晶体管工作在线性放大区应使其集电结和发射结分别( a )。
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饱和区:集电结、发射结均正偏;截止区:两者都反偏a)反偏、正偏 b)正偏、反偏 c)正偏、正偏9、放大电路在放大信号时产生饱和失真是因为静态工作点Q选得( a )。
饱和失真是因为静态工作点过高而接近饱和区;截止失真是因为静态工作点过低而接近截止区a)、过高 b)、过低10、在放大电路中消除截止失真的方法是将偏置电阻R B(a)。
消除截止失真是将I B增大,不让其进入截止状态,从而要增大R B,使其上的电流小,从而基极电流就大了a)调小 b)调大 c)调为零11、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负载电阻降低,则放大倍数( b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西校区《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试题一、填空题1、一个工频正弦电压的最大值为20伏,t = 0时,其瞬时值为10伏,该正弦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u = 。
2、在纯电感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增加电源频率时,电路中电流将。
3、在R、L、C串联正弦交流电路中,当X L X C时,电路呈感性;当X L X C时,电路呈容性;当X L X C时;电路发生谐振。
4、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为、和。
5、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在于既了电源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又了线路的功率及电压损耗。
6、一个电感线圈接在U=120V的直流电源上,电流为20A,若接在U=220V的工频交流电源上,则电流为28.2A,线圈的电阻R=_ __欧,感抗XL=______欧。
7、RLC串联电路的端电压=10√2sin(2500t+10o)V,当C=8F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大Pmax=100W,则L=mH,Q=Var。
8、已知某电炉接在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取用功率500W,电炉的电阻R=,4小时消耗的电能W=。
9、纯电阻电路的功率因数为,纯电容电路的功率因数为。
10、串联谐振时,电路的阻抗,电流,电感上的电压电容上的电压。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括号中)1、交流电的周期越长,说明交流电变化得( )。
a 、越快;b 、越慢 。
2、电路中某元件两端的电压u = 2202sin314t 伏,通过的电流i= 10cos314t 安,则该元件是( )。
a 、电阻;b 、电感;c 、电容 。
3、一度电可供“220V40W ”的灯泡正常发光的时间是( )。
a 、20小时;b 、45小时;c 、25小时。
4、已知两正弦量 i 1 =10sin(314t+900)安,i 2=10sin(628t+300)安,则( )。
a 、i 1超前i 2 600;b 、i 1滞后i 2 600;c 、不能判断相位差 。
5、在正弦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给电阻、电感串联电路再并联电容后,( )。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电工与电子技术是现代工程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电力的生成、传输、分配以及电子设备的设计与应用等方面。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直流电路基本定律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是什么?答: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即I = V/R。
2.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如何计算?答: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即R总 = R1 + R2 + R3 + ... + Rn。
3.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如何计算?答: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R总 = 1/R1 + 1/R2 + 1/R3 + ... + 1/Rn。
第二章:交流电路基本定律1. 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是什么?答: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相位差,其大小和方向由电路元件的特性决定。
2. 交流电路中,如何计算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答: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可以通过将其进行平方求和,再开平方根得到。
3. 交流电路中,如何计算功率?答: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得到,即P = V * I * cosθ,其中θ为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第三章:电感和电容1. 电感和电容的主要特性是什么?答:电感的主要特性是对交流电流的阻抗,而电容的主要特性是对交流电压的阻抗。
2. 如何计算电感和电容的阻抗?答:电感的阻抗为XL = 2πfL,其中f为频率,L为电感值。
电容的阻抗为XC = 1 / (2πfC),其中f为频率,C为电容值。
3. 电感和电容在交流电路中起到什么作用?答:电感和电容可以改变交流电路的相位关系,实现对电流和电压的调节和控制。
第四章:放大器1. 放大器的作用是什么?答:放大器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放大到一定的幅度,以便于后续电路的处理和应用。
电子与电路技术卢飒习题答案第二章现代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工越来越吃香,我们看看下面的电子电工技术试题答案,欢迎阅读哦!一、填空1、倒闸操作方式时,不容许将设备的电气和机械严防误操作枪机装置(中止),特定情况下例如须要(中止),必须通过值长同意。
2、带电装表接电工作时,应采取防止(短路)和(电弧灼伤)的安全措施。
3、各类作业工人应当被知会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有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4、凡在离地面(2)m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都应视作(高处)作业。
5、变压器在运转中,其总损耗就是随功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其中(铁耗)就是维持不变的,而(铜耗)就是变化。
6、随着负载的变化,变压器的效率也在发生变化。
当(可变损耗)等于(不变损耗)时,其效率将最高。
7、电焊变压器必须存有较低的(电抗),而且可以(调节),其外特性应当就是(陡降)的。
8、绝缘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烘、浸漆和干燥)三个过程。
9、异步电动机搞耐压试验时,当电压升至(半值)后,应当逐渐跌至全值,通常不少于(10 秒),以免受到冲击电压的影响,然后维持(1)分钟,再降到(半值)以下阻断电源。
10 、交流控制电机可分为(伺服电机、测速发电机和自整角机)三大类。
11 、触点的电磨损就是由触点间(电弧)或(电火)的高温并使触点金属气化和蒸以导致的,机械磨损就是由于触点接触面(喷发)导致的。
12 、交流接触器的栅片灭弧原理是由于触点上方的铁质栅片(磁阻很小),电弧上部磁通大都进入(栅片),使电弧周围空气中的磁场分布形式(上疏下密),将电弧拉入灭弧栅。
电弧被栅片分割多若干短弧,使起弧电(高于),电源电压并产(阴极)效应,栅片又大量吸收电弧的(热量),所电弧被熄灭。
13 、触点压力存有(终压力)和(初压力)之分后。
触点的终压力主要依赖于触点的(材料)与导体的容许(温升)以及电机(稳定性),触点被压力对于交流接触器通常按终压力的(65%~90%)调整,直流接触器按终压力的(60%~80%)调整。
第2章习题解答2-1 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题图2-1中8Ω电阻两端的电压U cd 。
解:根据题目的要求,应将题图2-111 将题图3Ω电阻可以直接合并为4Ω电阻;将解题图11(a)所示电路中10A 2Ω电阻,作为10A 电流源的内阻;注意:(1)在多个电源共同作用的电路中,欲进行电源合并化简时,并联的电压源不能直接合并,而串联的电流源也不能直接合并;(2)待求电压U cd 是8Ω电阻上的电压降,因此,在等效变换过程中一定要保留该电阻不被变换掉,否则,将无法计算U cd ;(3)在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过程中,理想电流源电流的方向(即箭头)应和理想电压源电压的极性(即+极性)对应;(4)回路中多段电压求和时,一定要遵照基尔霍夫第二定律进行运算,否则容易出错。
2-2 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题图2-2中3Ω电阻中的电流I 。
题题2-1 -+cd U-+cd U 解题图11(a)-+cdU 解题图11(b) -+cd题题2-2解题图12(a)解题图12(i)解题图12(j)解:根据题目的要求,应用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法,将题图2-2所示电路按照解题图12所示的变换顺序,最后化简为解题图12(j)所示的电路,电流I 为A 2.0822I =+=注意:(1) 一般情况下,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电阻可视为短路、而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电阻可视为开路。
故题图2-2所示电路最左边支路中的2Ω电阻可视为0;(2)在变换过程中,一定要保留待求电流I 的支路不被变换掉;(3)根据电路的结构,应按照a-b 、c-d 、e-f 的顺序化简,比较合理。
2-3 计算题图2-3中1Ω电阻上的电压U ab 。
V题题2-3Ω解题图13(b)ΩΩ解题图13(e)13的顺序化简,将题图2-3所示U ab 为2-4 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题图2-4中2Ω电阻中的电流I 。
36题题2-4解题图14(a)解: A 122228I =++-=2-5 应用支路电流法计算题图2-5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第2章 习 题 解 答2-1、写出下列各相量所对应的时间函数:(1)12________1072A, 5150A; I I =︒=-︒∠∠ (2)m 2m ________200120V, 30060V U U =︒=-︒∠∠。
解:(1)1272) A, 150) A i t i t ωω=+︒=-︒ (2)2200sin(120) V, 300sin(60) V u t u t ωω=+︒=-︒2-2、试求下列各相量所代表的同频率正弦量之和,并写出它们的时间表达式:(1)1___1.517I =︒∠A ,2____70042 mA;I =-︒∠ (2)1m ____40150I =︒∠ A ,2m ____0.02530 kA I =-︒∠。
解:(1)12 1.5(cos17jsin17) A 0.7[cos(42)jsin(42)] A I I I =+=︒+︒+-︒+-︒ ______(1.954j0.02) A 1.9540.85A =-=-︒∠即 0.85) A i t ω=-︒ (2)m 1m 2m I I I =+ ____________(4015025 150)A 15150A =︒-︒=︒∠∠∠ 即 15sin(150) A i t ω=+︒2-3、设有正弦电流1214.14sin(50) A, 28.3cos(50) A,i t i t ωω=-︒=-︒ 写出它们的最大值和有效值相量表示式,并画出相应的相量图。
解:j501m 1________14.14e A 14.1450A, 1050A I I -︒==-︒=-︒∠∠j(9050)2m 2______28.3e A 28.340A,2040A I I ︒-︒==︒=︒∠∠ 相量图如图2-55所示。
图2-55 题2-3相量图2-4、如图2-41所示,已知1230) A, A,i t i t =-︒= 求i 3和三只电流表的读数(电流表的读数是有效值)。
习 题2.1 电路如题图2.1所示,开关S 闭合前电容和电感的储能均为零。
t =0时将开关S 闭合。
求换路后电路各部分电压、电流的初始值及稳态值。
解:设图中各部分电压与电流取关联 参考方向 t = 0+时由于 u C (0–)= 0 、 i L (0–)= 0所以 u C (0+)= u C (0–)= 0i 3(0+)= i L (0–)= 0 t = 0+的等效电路如题图2.1(a)所示2121)0()0(R R U i i S+==++1211)0(R R R U u SR +=+2212)0(R R R U u SR +=+t = ∞时, i 2(∞)= 0 , u L (∞)= 0电容开路,电感短路如题图2.1(b)所示3131)()(R R U i i S+=∞=∞u R2(∞)= 03313)(R R R U u SR ⋅+=∞1311)(R R R U u SR ⋅+=∞3313)()(R R R U u u SR C ⋅+=∞=∞2.2 电路如题图2.2所示,开关S 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t = 0时将开关S 闭合。
求换路后电容的电压与各支路电流的初始值和稳态值。
解:u C (0+)= u C (0–)= U S222)0()0(R U R U i S C ==++ 0)0()0(11=-=++R U U i C S题图2.1 3 U S Li 题图2.1(a) t = 0的等效电路R 3 U S Li 题图2.1(b) t =∞ 的等效电路R 3 U S Li221)0()0()0(R U i i i S c -=+-+=+稳态0)(=∞c i ,212)(R R R U u Sc +=∞ 2121)()(R R U i i S+=∞=∞2.3 在题图2.3所示电路中,u C (0)= 0,U = 9V ,R = 100k Ω,C = 50μF 。
t = 0时将开关S 闭合。
2-1 在题图2-1中,已知112S U V =,28S U V =,12R =Ω,23R =Ω,36R =Ω。
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
Us 2Us题图2-1解: 3,2b n == KCL 方程:123I I I +=KVL 方程:11331S I R I R U += 22332S I R I R U += 解得:1235213,,399I A I A I A ==-= 2-2 在题图2-2中,已知110S U V =, 1S I A =,12R =Ω,23R =Ω,用支路电流法计算1I 和2I 。
IsUs题图2解:3,2b n == KCL 方程:12s I I I += KVL 方程:1122S I R I R U += 解得:12712,55I A I A ==2 -3用节点电压法求2-1各支路电流。
解:121212312882623611111133236s S abU U R R U V R R R ++===+=++++11126125323s abU U I A R --=== 2222682339S ab U U I A R --===-332613369ab U I A R ===2-4用节点电压法求2-2的电流1I 和2I 。
解:112101627.211115236sS abU I R U V R R ++====++111107.2 1.42s ab U U I A R --=== 227.22.43ab U I A R ===或211 1.41 2.4S I I I A =+=+= 2-5 在题图2-5中,已知110s U V =, 26S U V =, 2S I A =,12R =Ω,23R =Ω,36R =Ω,1S R =Ω,用节点电压法求电流1I 和2I 和3I 。
sR U题图2-5解:设上面的节点为a ,下面的节点为b则12121231262236111111236s S S abU U I R R U V R R R +-+-===++++11112632S ab U U I A R --=== 2226603S ab U U I A R --=== 33616ab U I A R ===2-6在题图2-6中,已知10S U V =, 2S I A =,14R =Ω,22R =Ω,38R =Ω。
习题2(电工部分)2-1 在图2-1所示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为V 220U =,电流表的读数为A 10I =,频率Hz 50=f ,相位上u 超前i 为︒=30ϕ。
试写出u 与i 的三角函数式、相量式,并画出相量图及波形图。
解:设U 为参考正弦量,即其初相角︒=0u ψ,则电流的初相角︒-=30i ψ,角频率s rad f /3145014.322=⨯⨯==πω,电压的最大值为V 22202==U U m ,电流的最大值为A 2102==I I m ,则电压u 与电流i 的三角函数式为V 314sin 2220)sin(t t U u u m =+=ψω A )30314sin(210)sin(︒-=+=t t I i i m ψω相量式为 V 0220︒∠=UA 3010︒-∠=I其相量图和波形图如题2-1图(a )和题2-1图(b )所示。
2-2 已知电流A )3j 4(1+=I ,A )8j 6(2-=I ,V )100j 100(+=U 。
求:① 213I I I += ;214I I I -= ;31I U Z = ;② 电流1I 、2I 、3I 、4I 及电压U 的有效值;③ 电压与各电流的相位差1ϕ 、2ϕ 、3ϕ 、4ϕ ;④ 画出电流1I 、2I 、3I 、4I 及电压U 的相量图;⑤ 瞬时值1i 、2i 、3i 、4i 及u 。
题2-1图题2-1图(a)解:①A 6.2618.115j 108j 63j 4213︒-∠=-=-++=+=I I I A 3.10018.1111j 2)8j 6(3j 4214︒∠=+-=--+=-=I I I Ω︒∠=︒-∠︒∠=︒-∠+==6.7165.126.2618.11454.1416.2618.11100j 10031I U Z②A 51=I ;A 102=I ;A 18.113=I ;A 18.114=I ;V 4.141=U ③︒==-3743tg11ψ;︒-=-=-5368tg 12ψ;︒-=6.263ψ;︒=3.1004ψ;︒=45u ψ,故电压与各电流的相位差为 ︒=︒-︒=-=8374511ψψϕu︒=︒--︒=-=98)53(4522ψψϕu︒=︒--︒=-=6.71)6.26(4533ψψϕu︒-=︒-︒=-=3.553.1004544ψψϕu④电流1I 、2I 、3I 、4I 及电压U 的相量图如题2-2图所示。
电工第二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电流的单位是()。
A. 安培(A)B. 伏特(V)C. 瓦特(W)D. 欧姆(Ω)2. 电阻的计算公式是()。
A. R = V/IB. R = V * IC. R = I^2/VD. R = V^2/I3.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这是()。
A. 欧姆定律B.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C.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D. 电阻并联原则4. 交流电的有效值是其最大值的()。
A. 1/√2B. √2C. 2D. 15. 电路中,功率的计算公式是()。
A. P = V * IB. P = V^2 / RC. P = I^2 * RD. A 和 C 都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电路中,电压是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电势差。
2. 纯电阻电路中,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是_______。
3. 电感的单位是_______,用符号_______表示。
4. 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遵循_______定律。
5.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场景。
2. 什么是三相交流电?它有哪些优势?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与一个电容为5μF的电容器串联,已知电源电压为220V(交流),50Hz。
请计算电路的总阻抗,并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2. 一个星形连接的三相交流电路,每相电阻为10Ω,电感为0.5H,电容为100μF。
若电源线电压为380V,50Hz,求电路的总功率。
五、判断题(每题5分,共10分)1. 在纯电容电路中,电流总是超前于电压。
()2. 功率因数是衡量电路效率的物理量,它等于电路的视在功率与有功功率之比。
()六、解答题(每题20分,共20分)请解释什么是谐振频率,并说明在RLC串联电路中,谐振频率是如何影响电路的阻抗和电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