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结构装配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46
机械制造中的机械装配与装配工艺机械装配是指将各种机械零部件按照特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组装,从而制成完整的机械产品的过程。
在机械制造中,机械装配和装配工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机械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一、机械装配概述机械装配是将加工好的各种零部件进行装配,并通过螺栓、焊接、粘接等方式将其紧固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机械产品。
装配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各个部件的尺寸、形状、材料等因素,确保装配的精度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根据产品设计要求进行各种连接和传动装置的布置。
二、机械装配的工艺流程1. 零部件检验:在装配之前,需要对零部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材料鉴定等。
2. 组装工艺规划: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规划装配的步骤和方法。
确定所需工具、夹具和设备,确保装配过程的顺利进行。
3. 零部件的清洗和润滑:将零部件进行清洗和润滑处理,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层,提高装配质量和使用寿命。
4. 零件装配:根据装配要求和图纸,按照顺序逐步进行零部件的装配。
可以采用手工组装、半自动装配或全自动装配等方式。
5. 零部件的固定:在装配过程中,根据需要使用螺栓、紧固件、焊接或粘接等方式将零部件固定在一起。
确保装配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6. 产品调试和测试:在装配完成后,对产品进行调试和测试。
检查各个部件的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问题和缺陷。
7. 产品包装和出厂:在装配完毕并通过测试后,对产品进行包装,保护其免受损坏。
然后出厂交付给用户或销售商。
三、机械装配的关键技术1. 尺寸控制技术:机械装配中,要求各个零部件的尺寸精度达到一定的要求,确保装配的精度和可靠性。
因此,需要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方法,进行尺寸的检测和控制。
2. 工艺参数控制技术:在装配过程中,需控制各项工艺参数,如温度、湿度、力度等,以确保装配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这需要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质量控制技术:机械装配中,需要对质量进行控制,避免出现零部件的缺陷和错误装配等问题。
机械零部件装配基本知识概述机械零部件装配是指将各个独立的机械零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机械装置或设备的过程。
这是机械制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直接影响到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为你介绍机械零部件装配的基本知识,包括装配的类型、装配工艺和注意事项等方面。
装配的类型静态装配静态装配是指将零部件进行组合,形成完整的装置或设备,但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运动的装配过程。
静态装配通常是通过连接、焊接、固定等方式进行,并且不需要考虑相对运动导致的摩擦、磨损等问题。
运动装配运动装配是指将零部件组合成运动装置或设备的过程。
在运动装配中,零部件之间存在相对运动,需要设计合适的结构和配合方式,以确保运动的平稳、可靠以及减少能量损耗。
运动装配可以根据零部件之间的运动形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旋转运动装配:主要包括轴承的装配,通过轴承的选用和安装,确保旋转部件的平稳运转。
2.滑动运动装配:主要包括滑动副的装配,通过合适的摩擦副的选用和润滑方式的设计,减少摩擦磨损。
3.倾斜运动装配:主要包括关节的装配,通过合理的关节设计和固定方式,确保倾斜部件的运动灵活和稳定。
装配工艺工艺准备在进行机械零部件装配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工艺准备工作,包括:1.确认装配顺序:根据装配的需要,确定各个零部件的装配顺序,以确保装配的顺利进行。
2.准备装配工具:根据零部件的特点和装配要求,准备好适合的装配工具,如螺丝刀、扳手、钳子等。
3.清洗零部件:对于需要清洗的零部件,应进行清洗处理,以确保装配时的卫生和安全。
装配过程装配的基本过程包括:1.零部件配对:将需要配对的零部件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匹配和组合。
2.零部件安装:将配对好的零部件进行安装,确保安装的稳定和准确性。
3.固定零部件:使用螺栓、螺母、焊接等方式将零部件固定在一起。
4.调整和校验:对装配好的零部件进行调整和校验,确保装配的质量和性能。
5.润滑和防腐:对运动装配的零部件进行润滑和防腐处理,以延长使用寿命。
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机器的机械装配装配是机器制造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
装配过程使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间获得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所以装配过程也是一种工艺过程。
机械装配是机械制造中最后决定机械产品质量的重要工艺过程。
即使是全部合格的零件,如果装配不当,往往也不能形成质量合格的产品。
简单的产品可由零件直接装配而成。
复杂的产品则须先将若干零件装配成部件,称为部件装配;然后将若干部件和另外一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产品,称为总装配。
产品装配完成后需要进行各种检验和试验,以保证其装配质量和使用性能;有些重要的部件装配完成后还要进行测试。
2简史编辑装配技术是随着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和生产批量增大而发展起来的。
机械制造业发展初期,装配多用锉、磨、修刮、锤击和拧紧螺钉等操作,使零件配合和联接起来。
18世纪末期,产品批量增大,加工质量提高,装配内容于是出现了互换性装配。
例如1789年,美国E.惠特尼制造1万支具有可以互换零件的滑膛枪,依靠专门工夹具使不熟练的童工也能从事装配工作,工时大为缩短。
19世纪初至中叶,互换性装配逐步推广到时钟、小型武器、纺织机械和缝纫机等产品。
在互换性装配发展的同时,还发展了装配流水作业,至20世纪初出现了较完善的汽车装配线。
以后,进一步发展了自动化装配(见机械装配自动化)。
3编辑常用的装配工艺有:清洗、平衡、刮削、螺纹联接、过盈配合联接、胶接、校正等。
此外,还可应用其他装配工艺,如焊接、铆接、滚边、压圈和浇铸联接等,以满足各种不同产品结构的需要。
清洗应用清洗液和清洗设备对装配前的零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残存油污,使零件达到规定的清洁度。
机械零件结构常用装配连接方式和装配运动机械零件的结构常用装配连接方式和装配运动一、常用装配连接方式在机械零件的装配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一些连接方式将零件连接在一起,以实现整体的运动和功能。
常用的装配连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螺纹连接:螺纹连接是一种常见的连接方式,通过螺纹的互相咬合,将两个零件连接在一起。
螺纹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装拆方便、连接牢固等特点,常用于连接螺栓、螺母等零件。
2. 键连接:键连接是利用键和键槽相互配合,将两个零件连接在一起。
键连接具有传递转矩可靠、装拆方便等优点,常用于连接轴和轮等零件。
3. 锥面连接:锥面连接是通过两个锥面的互相嵌合,将两个零件连接在一起。
锥面连接具有连接牢固、承载能力大等特点,常用于连接轴和套等零件。
4. 滑动连接:滑动连接是利用轴套或轴颈与套相互配合,实现两个零件的相对滑动。
滑动连接具有装拆方便、运动灵活等特点,常用于连接传动轴和轴承等零件。
5. 弹性连接:弹性连接是利用弹性元件(如弹簧、套管等)将两个零件连接在一起。
弹性连接具有减震、吸收冲击、适应变形等特点,常用于连接传动轴和轴承等零件。
二、装配运动机械零件在装配过程中,除了需要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外,还需要考虑零件之间的装配运动。
装配运动是指零件在装配过程中相对运动的方式和轨迹。
1. 旋转运动:旋转运动是指零件在装配过程中绕某个轴线旋转的运动方式。
常见的旋转运动包括轴与轴承之间的转动、齿轮与齿轮之间的啮合等。
2.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零件在装配过程中沿着直线方向移动的运动方式。
常见的直线运动包括滑块与导轨之间的滑动、活塞与缸体之间的往复运动等。
3. 倾斜运动:倾斜运动是指零件在装配过程中绕某个倾斜轴线旋转的运动方式。
常见的倾斜运动包括倾斜齿轮与倾斜齿轮之间的啮合、倾斜轴与轴承之间的转动等。
4. 摆动运动:摆动运动是指零件在装配过程中以某个定点为中心进行摆动的运动方式。
常见的摆动运动包括摆杆与摆杆之间的摆动、曲柄与连杆之间的转动等。
课题二十八机械装配工艺基础一、引言机械装配是指通过将各个零部件组合起来,形成一台完整的机械设备的过程。
机械装配工艺是指在机械装配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
机械装配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掌握机械装配工艺基础是每个机械工程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文将介绍机械装配工艺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装配的定义、分类和工艺流程等。
二、机械装配的定义机械装配是指将单个零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组合成完整的机械设备的过程。
机械装配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零部件的准备:将需要装配的零部件按照一定的清单准备好,确保各个零部件的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
2.零部件的清洁和润滑: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进行清洁和润滑处理,确保零部件表面没有杂质和污垢,以及零部件之间的运动能够顺畅进行。
3.组装工序:按照机械设备的装配顺序将零部件逐步组装起来,通常包括定位、对位、装配、拧紧等工序。
4.装配的检验和调整:对已经装配好的机械设备进行检验,确保各个功能的正常运行。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
5.最终检验和试运行:对已经装配好并进行调整的机械设备进行最终的检验和试运行,确保机械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三、机械装配的分类机械装配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1.按照装配对象的复杂程度分类:–小型装配:装配的对象为小型机械设备,如手动工具、小型仪器等。
–中型装配:装配的对象为中型机械设备,如农用机械、家用电器等。
–大型装配:装配的对象为大型机械设备,如工业机械、船舶等。
2.按照装配方式的不同分类:–手工装配: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装配,适用于小型机械设备的装配。
–自动装配: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适用于中型和大型机械设备的装配。
–半自动装配:人工操作和自动化设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装配。
3.按照装配工艺的不同分类:–工序装配:将整个装配工艺划分为多个工序进行装配,每个工序负责零部件的一部分装配工作。
机械结构基本设计准则之装配的设计准则
装配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序,零部件的结构对装配的质量、成本有直接的影响。
有关装配的结构设计准则简述如下:
(1)合理划分装配单元
整机应能分解成若干可单独装配的单元(部件或组件),以实现平行且专业化的装配作业,缩短装配周期,并且便于逐级技术检验和维修。
(2)使零部件得到正确安装
保证零件准确的定位。
图1所示的两法兰盘用普通螺栓连接。
图(a)所示的结构无径向定位基准,装配时不能保证两孔的同轴度;图(b)以相配的圆柱面作为定位基准,结构合理。
避免双重配合。
图1(a)中的零件A有两个端面与零件B配合,由于制造误差,不能保证零件A的正确位置。
图1(b)结构合理。
防止装配错误。
图1所示轴承座用两个销钉定位。
图1中两销钉反向布置,到螺栓的距离相等,装配时很可能将支座旋转180°安装,导致座孔中心线与轴的中心线位置偏差增大。
因此,应将两定位销布置在同一侧,或使两定位销到螺栓的距离不等。
机械厂装配工作内容机械厂的装配工作是将各个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完整的机械设备或产品的过程。
具体的装配工作内容可能因机械设备类型、规模和厂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般机械厂装配工作的常见内容:1. 零部件准备:装配工作开始前,需要准备好所有需要用到的零部件、工具和设备。
这包括从仓库或供应商处获取所需零部件,并进行检查、清洁和准备工作。
2. 工艺流程:根据产品的装配工艺流程和制造指导书,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进行装配。
这通常包括对零部件的组装、连接、安装、调整和测试等工作。
3. 组装和连接:根据设计图纸或装配指导书,将各个零部件按照规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组装和连接。
这可能涉及螺栓、螺母、焊接、粘接、夹紧等方式,确保零部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和稳定。
4. 安装和调整:在完成组装后,将装配好的机械设备或产品安装到指定的位置或底座上。
同时,对部分零部件进行调整和校准,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格。
5. 功能测试和调试:完成装配后,对机械设备或产品进行功能测试和调试。
这包括对各个部件、系统和功能进行测试,以验证其性能、操作和安全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6. 故障排除和修复:在测试和调试过程中,如果发现任何故障或问题,需要进行故障排除和修复。
这可能涉及对零部件的拆卸、更换、修复或调整等操作。
7. 质量控制:在装配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控制要求和标准,确保装配质量符合产品要求和规范。
这包括进行检查、测试、测量和记录等操作,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机械厂的装配工作需要对机械原理、工艺流程和各种工具设备有一定的了解和技能。
同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规定,确保工作安全和质量。
装配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对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机械设备装配的基本原则1.引言1.1 概述机械设备装配的基本原则是指在装配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装配是将单个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机械设备的过程,是机械制造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合理的装配可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在机械设备装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首先,精确度原则。
装配过程中必须保证每个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的精确度,以确保装配后的机械设备能够良好地运转。
在装配过程中,要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和仪器,确保零部件的尺寸和位置的精确度。
其次,顺序性原则。
在装配过程中,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装配,先装配简单的零部件,再逐步装配复杂的部件,最后组装成完整的机械设备。
这样可以确保装配过程的顺利进行,避免因装配次序不当而引起的问题。
再次,安全性原则。
在装配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戴好安全装备,注意操作规范,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装配过程的安全。
最后,质量原则。
在装配过程中,要注重质量控制,确保每个零部件的质量符合要求,防止因零部件质量问题而影响整个机械设备的质量。
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质量管理。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装配的基本原则包括精确度原则、顺序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质量原则。
遵循这些原则,能够保证机械设备的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提高机械设备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也能为制造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竞争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的章节安排进行说明,让读者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本文的结构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首先,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要讨论的主题——机械设备装配的基本原则。
其次,文章结构部分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章节安排,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最后,目的部分明确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即阐述机械设备装配的基本原则,并为读者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指导。
第三节机械零部件的装配一、机械装配的一般工艺原则和要求任何一部浩大简单的机械设备都是由很多零件和部件组成的。
依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假设干个零件组合成组件.将假设干个组件和零件组合成部件..最终将全部的部件和零件组合成整台机械设备的过程..分别称为组装、部装和总装..统称为装配。
1.装配的技术预备工作1)争论和生疏机械设备及各部件总成装配图和有关技术文件与技术资料。
2)依据零部件的构造特点和技术要求..确定适宜的装配工艺、方法和程序.预备好必备的工具、量具、夹具和材料。
3)按清单清理检测各备装零件的尺寸精度与制造或修复质量..核查技术要求..凡有不合格者一律不得装配。
4)零件装配前必需进展清洗。
2.装配的一般工艺原则1)对于过渡协作和过盈协作零件的装配..如滚动轴承的内、外圈等..必需承受相应的铜棒、铜套等特地工具和工艺措施进展手工装配..或按技术条件借助设备进展加温加压装配。
2)对油封件必需使认真棒压入..对协作外表要认真检查和擦净.. 如有毛刺应修整前方可装配..螺柱联接按规定的转矩值分屡次均匀紧固..螺母紧固后..螺柱的露出螺牙不少于两个且应等高。
3)但凡摩擦外表..装配前均应涂上适量的润滑油..如轴颈、轴承、轴套、活塞、活塞销和缸壁等。
4)过盈协作件装配时..应先涂润滑油脂..以利于装配和削减协作外表的初磨损。
5)对某些有装配技术要求的零部件..如装配间隙、过盈量、敏捷度、啮合印痕等.. 应边安装边检查..并随时进展调整..以避开装配后返工。
6)在装配前..要对有平衡要求的旋转零件按要求进展静平衡或动平衡试验..合格后才能装配。
7)每一个部件装配完毕..都必需严格认真地检查和清理..防止有遗漏或错装的零件.尤其是对要求固定安装的零部件。
3.机械设备的组成及零部件的连接方式(1)机械设备的组成按装配工艺划分..机械设备可分为零件、合件、组件及部件..在有关的标准文件中将合件、组件也都统称为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