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知识点总结教学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6
课程名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Accounting 课程编码:6361F002 学分: 2 总学时:36【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是建立在基础会计之上的一门会计专业的方向课程。
它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由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组成,是会计学的重要组成部份。
其中政府会计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包括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 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即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是广泛应用于各级政府财政机关、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及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一门专业会计。
通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具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保留必要的摹拟实训内容,目的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的会计学科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就业方向,为学生毕业后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也能让会计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
【专业方向课程会计学专业1. 理解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构成体系,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求真求实的优良品德。
2. 清晰事业单位的会计环境、资金运作内容和方式、会计科目的设置、核算方法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情况,掌握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净资产的核算内容、方法,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的不同,掌握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内容及编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清晰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的设置、核算方法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情况,掌握行政单位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净资产的核算内容及方法,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与事业单位核算的不同,掌握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内容及编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案第一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1.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定义1.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目标和作用1.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分类和特点第二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2.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概述2.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资产负债表2.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支出表2.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现金流量表第三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与支出管理3.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管理3.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支出管理3.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3.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和分析第四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资产管理4.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资产管理概述4.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固定资产管理4.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管理4.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资产处置和报废第五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负债与净资产管理5.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负债管理5.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债务管理5.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管理5.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财政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第六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编制与执行6.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编制原则与程序6.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编制6.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预算执行与监控6.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预算调整与决算第七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审计与监督7.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审计概述7.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内部审计7.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外部审计7.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审计结果应用与整改第八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价与管理8.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价概述8.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绩效指标体系构建8.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价方法与流程8.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与改进第九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9.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风险管理概述9.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风险识别与评估9.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风险应对与控制策略9.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实施第十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化与管理会计10.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化概述10.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应用10.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会计概述10.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关注环节: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定义、目标、作用及基本原则和方法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3. 收入与支出管理、预算编制与执行、审计与监督4. 资产管理、负债与净资产管理5. 绩效评价与管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6. 会计信息化与管理会计的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定义、目标、作用及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解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概念,明确其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掌握会计原则和方法的应用。
•古代西周就有了专门核算周王朝财赋收支的官职-“司会”,后来发展到设置最早的政府会计-“官厅会计”。
•中国预算会计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90年代中国预算会计经历了三次变革。
•现行中国政府会计由财政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组成。
财政会计分为中央财政总会计和地方财政总会计,其中地方财政总会计又分省、市、县、乡四级地方财政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是指我国各级行政机关和实行行政财务管理的其他机关(包括各级权力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政党及人民团体核算和监督本单位财务收支活动情况及结果的专业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体系根据国家机构建制和经费领报关系,分为主管会议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个级别。
【简答】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点: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及事业行政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
特点有:1.资金大都直接或间接来自纳税人及其他出资者,资源提供者的行为不属于投资范畴,目的也不是为了获得回报。
大部分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为宗旨,它们提供的精神产品或社会福利服务都是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
大都不以盈利为目的。
2.其受托责任通常指资源或活动从公众或其他资源提供者转移给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管理当局并负责的一种转换,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所承担的向社会公众服务对象提供劳务的责任。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管理当局受托使用公共财政资源,对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有效性和使用效果负有责任。
这种受托责任不仅表现为经济或财务的责任,还表现为政治和社会的责任。
3.政府执行的预算以及政府对预算执行的结果需经人民代表大会审批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政府的经济活动是否与预算相符,是衡量政府是否可以解脱受托责任的一个重要标准。
4.财政总预算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应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已开始转向对宏观的会计信息的要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案第一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1.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定义与特点1.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目标与作用1.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原则与假设1.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主要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二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主体及其财务报告2.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主体的分类与特点2.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编制与分析2.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使用与披露第三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收入与支出的确认与计量3.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收入的确认与计量3.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支出的确认与计量3.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预算与实际执行的比较与控制3.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中收入与支出的披露第四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资产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4.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资产的确认与计量4.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负债的确认与计量4.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净资产的确认与计量4.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中资产与负债的披露第五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分析与评价5.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与指标5.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财务状况的评价与解释5.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的审计与监督5.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分析与评价的应用案例第六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6.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预算的概念与分类6.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预算编制与执行的程序与方法6.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预算调整与决算的处理6.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预算绩效管理与评价第七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成本计算与控制7.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成本的概念与分类7.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成本计算的方法与程序7.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成本控制与绩效改进7.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成本信息在决策中的作用第八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资金管理8.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资金的来源与运用8.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投资管理与风险控制8.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融资管理与债务偿还8.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与合规性第九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化管理9.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与意义9.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9.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与效益9.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化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第十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职业道德与法规遵循10.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与内容10.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与维护10.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的概述与解读10.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与防范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难点解析: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目标与作用是理解其存在意义和价值,基本原则与假设是构建会计体系的基础,两者需深入理解。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知识点总结1.预算上解:预算上解也称下级上解,是按财政体制规定,将下级财政的一部分预算资金解缴到上级财政。
预算上解,对于上解财政来说是上解收入,对下级财政来说也是上解支出。
2.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从财政超收收入中安排的用于调节年度预算平衡的基金。
3.预算补助:预算补助是按财政体制规定或因专项需要由上级财政补助给下级财政的款项。
对于上级财政来说是补助支出,对于下级财政则是补助收入。
4.预算额度:预算额度是行政单位根据预算可以从财政部门获得的资金数额,代表存在于财政部门国库单一账户中的行政单位尚可使用资金数。
5.结余资金:当年预算目标已完成或因故终止,当年剩余的资金。
结余资金都是项目支出资金。
6.财政补助收入: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
7.事业支出:事业单位通过开展专业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补充1.基金预算收入: 基金预算收入按规定收取、转入或通过当年财政安排,由财政管理并具有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
2结转资金: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下一年度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包括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
3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事业单位附属的独立核算的单位按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简答1.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包括哪几类账户,简述其用途。
答: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及其补充规定,我国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包括以下五种类型账户,即: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零余额账户、单位零余额账户、预算外资金账户(教育经费)、特设账户。
(1)国库单一账户为财政部门设立;在国库设立;用于财政收支及与其他账户清算。
(2)财政零余额账户为为财政部门设立;在商业银行设立;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及与单一账户清算。
(3)单位零余额账户为为预算单位设立;在商业银行设立;用于财政授权支付和清算。
(4)预算外资金账户(教育经费)为财政部门设立;在商业银行设立;用于预算外资金收入和支出。
(5)特设账户为财政部门设立;在商业银行设立;用于批准的特殊专户。
2.预算收入的缴库方式有哪些?答: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缴库方式: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
直接缴库:由预算单位或缴款人按法律法规规定,直接将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预算内的)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预算外的)的收入缴库方式。
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等。
集中汇缴:由征收机关或依法享有征收权限的单位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将所收取的应缴收入汇总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预算内的)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预算外的)的收入缴库方式。
主要为小额零散税收和非税收入的现金缴款。
3.财政预算支出的支付方式?答: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预算支出的拨付有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
财政直接支付是预算单位按批准的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国库提出支付申请,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
一般用于工资支付、购买商品、转移支出等。
财政授权支付是预算单位根据财政授权,自行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
实行财政授权支付的支出包括未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
4.什么是应缴预算款,包括哪些内容?答:行政单位依法取得并应当上缴国家财政的预算资金,包括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应上缴预算的赃物款及变价收入等款项。
5.行政单位的预算额度结余包括哪些内容?答:(1)财政直接支付:年末,行政单位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
(2)财政授权支付:年末,行政单位财政授权支付尚未使用资金额度。
6.简述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区别。
答:答:1)从定义角度来说,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通过开展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而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以及辅助业务活动之外开展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2)事业收入属于非营利活动取得的收入,经营收入属于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
3)内容不同,事业收入根据单位的类型和惯例需要分为不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收入和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收入。
经营收入是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而不是非独立核算取得的收入。
4)确认方式不同,事业收入按照事业单位是否实行成本核算分别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原则确认,而经营收入全部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
补充1 什么是财政资金调拨,主要包括哪些?答:财政资金调拨是根据财政体制规定在各级财政之间进行资金调拨以及在本级财政各项资金之间的调剂。
1、上下级财政之间通过上级补助和下级上解方式进行资金调拨。
2、同级财政不同资金项目之间的资金调拨。
补充2 什么是财政性存款,财政性存款的管理要求是什么?答:财政性存款是财政部门代表政府所掌管的财政资金,包括国库存款和其他财政存款。
管理要求:1、集中收付,统一调度资金2、严格控制财政性存款账户的开设3、按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拨付资金4、转账结算,不提现金补充3 事业单位的本单位业务支出包括哪些内容。
答:事业单位的本单位业务支出包括事业单位自身活动消耗资金和其他资源产生的支出。
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其他支出。
8.预算上解:预算上解也称下级上解,是按财政体制规定,将下级财政的一部分预算资金解缴到上级财政。
预算上解,对于上解财政来说是上解收入,对下级财政来说也是上解支出。
9.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从财政超收收入中安排的用于调节年度预算平衡的基金。
10.预算补助:预算补助是按财政体制规定或因专项需要由上级财政补助给下级财政的款项。
对于上级财政来说是补助支出,对于下级财政则是补助收入。
11.预算额度:预算额度是行政单位根据预算可以从财政部门获得的资金数额,代表存在于财政部门国库单一账户中的行政单位尚可使用资金数。
12.结余资金:当年预算目标已完成或因故终止,当年剩余的资金。
结余资金都是项目支出资金。
13.财政补助收入: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
14.事业支出:事业单位通过开展专业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补充1.基金预算收入: 基金预算收入按规定收取、转入或通过当年财政安排,由财政管理并具有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
2结转资金: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下一年度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包括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
3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事业单位附属的独立核算的单位按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简答1.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包括哪几类账户,简述其用途。
答: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及其补充规定,我国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包括以下五种类型账户,即: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零余额账户、单位零余额账户、预算外资金账户(教育经费)、特设账户。
(1)国库单一账户为财政部门设立;在国库设立;用于财政收支及与其他账户清算。
(2)财政零余额账户为为财政部门设立;在商业银行设立;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及与单一账户清算。
(3)单位零余额账户为为预算单位设立;在商业银行设立;用于财政授权支付和清算。
(4)预算外资金账户(教育经费)为财政部门设立;在商业银行设立;用于预算外资金收入和支出。
(5)特设账户为财政部门设立;在商业银行设立;用于批准的特殊专户。
2.预算收入的缴库方式有哪些?答: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缴库方式: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
直接缴库:由预算单位或缴款人按法律法规规定,直接将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预算内的)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预算外的)的收入缴库方式。
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等。
集中汇缴:由征收机关或依法享有征收权限的单位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将所收取的应缴收入汇总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预算内的)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预算外的)的收入缴库方式。
主要为小额零散税收和非税收入的现金缴款。
3.财政预算支出的支付方式?答: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预算支出的拨付有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
财政直接支付是预算单位按批准的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国库提出支付申请,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
一般用于工资支付、购买商品、转移支出等。
财政授权支付是预算单位根据财政授权,自行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
实行财政授权支付的支出包括未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
4.什么是应缴预算款,包括哪些内容?答:行政单位依法取得并应当上缴国家财政的预算资金,包括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应上缴预算的赃物款及变价收入等款项。
5.行政单位的预算额度结余包括哪些内容?答:(1)财政直接支付:年末,行政单位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
(2)财政授权支付:年末,行政单位财政授权支付尚未使用资金额度。
6.简述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区别。
答:答:1)从定义角度来说,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通过开展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而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以及辅助业务活动之外开展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2)事业收入属于非营利活动取得的收入,经营收入属于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
3)内容不同,事业收入根据单位的类型和惯例需要分为不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收入和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收入。
经营收入是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而不是非独立核算取得的收入。
4)确认方式不同,事业收入按照事业单位是否实行成本核算分别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原则确认,而经营收入全部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
补充1 什么是财政资金调拨,主要包括哪些?答:财政资金调拨是根据财政体制规定在各级财政之间进行资金调拨以及在本级财政各项资金之间的调剂。
1、上下级财政之间通过上级补助和下级上解方式进行资金调拨。
2、同级财政不同资金项目之间的资金调拨。
补充2 什么是财政性存款,财政性存款的管理要求是什么?答:财政性存款是财政部门代表政府所掌管的财政资金,包括国库存款和其他财政存款。
管理要求:1、集中收付,统一调度资金2、严格控制财政性存款账户的开设3、按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拨付资金4、转账结算,不提现金补充3 事业单位的本单位业务支出包括哪些内容。
答:事业单位的本单位业务支出包括事业单位自身活动消耗资金和其他资源产生的支出。
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其他支出。
15.预算上解:预算上解也称下级上解,是按财政体制规定,将下级财政的一部分预算资金解缴到上级财政。
预算上解,对于上解财政来说是上解收入,对下级财政来说也是上解支出。
16.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从财政超收收入中安排的用于调节年度预算平衡的基金。
17.预算补助:预算补助是按财政体制规定或因专项需要由上级财政补助给下级财政的款项。
对于上级财政来说是补助支出,对于下级财政则是补助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