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蜻蜓飞飞
- 格式:pptx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25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9课蜻蜓飞飞》教案2一. 教材分析《第9课蜻蜓飞飞》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蜻蜓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以蜻蜓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美好,通过观察和描绘蜻蜓的外形、色彩和动作,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画笔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但学生在绘画技巧和观察力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蜻蜓的外形和特点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蜻蜓的特征,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蜻蜓的外形、色彩和动作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描绘蜻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蜻蜓的外形、色彩和动作特点,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描绘蜻蜓的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准确地描绘蜻蜓的形象,以及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蜻蜓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蜻蜓的外形、色彩和动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蜻蜓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绘画要领。
3.讨论法: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评价法: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画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我认知。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蜻蜓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教室环境布置,如在墙上挂蜻蜓的画作、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蜻蜓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蜻蜓的外形、色彩和动作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蜻蜓的外形、色彩和动作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蜻蜓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蜻蜓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绘画要领。
第9课蜻蜓飞飞(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为美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第9课,主题为“蜻蜓飞飞”。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蜻蜓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绘画技巧。
学生将通过观察、学习、实践,掌握蜻蜓的基本画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绘画,培养观察力、表现力和想象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蜻蜓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增强对自然界的认知。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蜻蜓的能力,提高绘画技巧。
3.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艺术素养。
教学难点:1. 蜻蜓的形态特征和绘画技巧。
2. 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蜻蜓图片、示范作品、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蜻蜓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蜻蜓的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蜻蜓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绘画技巧,示范绘画过程。
3.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独立完成蜻蜓的绘画练习。
4. 创意绘画:学生在掌握蜻蜓基本画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意绘画,培养观察力、表现力和想象力。
5. 展评: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第9课蜻蜓飞飞2. 内容:蜻蜓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绘画技巧、创意绘画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完成一幅蜻蜓的绘画作品。
2. 课后作业:结合本节课所学,创作一幅以蜻蜓为主题的创意绘画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创意绘画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蜻蜓的基本画法,并在实践中培养了观察力、表现力和想象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蜻蜓的特征和绘画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同时,对于创意绘画环节,部分学生思维受限,作品表现较为单一,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激发创意思维,提高绘画水平。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9课蜻蜓飞飞》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为二年级美术上册第9课,主题为“蜻蜓飞飞”。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蜻蜓、学习画蜻蜓的技巧、以及进行蜻蜓绘画创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蜻蜓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描绘蜻蜓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蜻蜓的美感。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蜻蜓的特征。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蜻蜓的美感。
3. 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蜻蜓图片、PPT课件、黑板。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蜻蜓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蜻蜓,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认识蜻蜓:教师讲解蜻蜓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对蜻蜓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学习画蜻蜓: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色彩描绘蜻蜓,并讲解绘画技巧。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独立进行蜻蜓绘画练习。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观察、描绘蜻蜓的方法和技巧。
板书设计:1. 《蜻蜓飞飞》2. 课题要求:学习画蜻蜓3. 教学重点:观察蜻蜓的特征、绘画技巧4. 教学难点:如何观察、如何绘画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认识蜻蜓、学习画蜻蜓、学生练习、作品展示与评价、总结作业设计:1. 画一幅蜻蜓的画,要求用线条、色彩表现蜻蜓的美感。
2. 观察身边的蜻蜓,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蜻蜓图片、讲解蜻蜓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对蜻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学习画蜻蜓的过程中,教师示范、讲解绘画技巧,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方法。
在学生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蜻蜓绘画,表现出对蜻蜓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9课蜻蜓飞飞》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第9课蜻蜓飞飞》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以蜻蜓为主题,通过观察、描绘和创作,让学生了解蜻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描述,又有生动形象的插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蜻蜓的外观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
此外,学生之间的绘画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蜻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学会观察和描绘蜻蜓的方法,提高绘画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描绘蜻蜓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2.难点:如何表现蜻蜓的动态和生动形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示范、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蜻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蜻蜓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与讨论:学生观察蜻蜓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蜻蜓的形态特点,如翅膀、身体、眼睛等。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描绘蜻蜓的方法。
3.示范与讲解:教师现场示范描绘蜻蜓的过程,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同时,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表达。
4.实践与创作:学生根据讨论的成果,自主创作蜻蜓画作。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5.展示与评价: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蜻蜓的外形特征:翅膀、身体、眼睛等。
《蜻蜓飞飞》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9课《蜻蜓飞飞》教材简析:《蜻蜓飞飞》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的第9课的内容。
本课通过以学生喜爱的动物题材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欣赏、探索、创作、表演、评价活动,从而认识蜻蜓这种小动物的可爱和美丽。
教材旨在以丰富生动、具示范性的图片、简明的文字、提示主要教学内容及具开放性、选择性的教学要求的形式, 引导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交流的活动,并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感知、形象思维、合作能力,培养探索、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并促进个性发展。
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致7~8岁,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昆虫有浓厚的兴趣,对物象的观察与表现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这对于上好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观察蜻蜓,能够说出它们的外形特征。
并能抓住其基本特征进行造型表现。
2.能够结合简单的情景以蜻蜓为主题创作一幅有创意的作品。
3.养成善于观察发现的习惯,懂得珍惜动物﹐保护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并抓住蜻蜓的基本特征进行表现,画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蜻蜓的不同姿态。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大家猜一猜:小飞机,纱翅膀,斗大眼睛照前方,飞来飞去灭虫忙。
低飞雨,高飞晴,气象预报它内行。
生:蜻蜓。
师:回答正确,蜻蜓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昆虫之一。
它的飞行姿态很是好看,今天就来学习第九课《蜻蜓飞飞》(板书)【设计意图】利用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授1.师:刚才大家猜了谜语,现在老师有个问题, 看哪位同学能够回答出来。
你们知道有关蜻蜓的哪些知识?(包括生活习性、环境等)2.师:现在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把你了解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小组汇报小组代表1:我知道蜻蜓在水中产卵;它有一双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眼睛组成。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9课蜻蜓飞飞》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第9课蜻蜓飞飞》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蜻蜓的形态特征,运用线描绘画出蜻蜓的形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蜻蜓的图片、绘画步骤、绘画技巧等,有利于学生掌握绘画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颜色等。
但学生在观察事物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蜻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蜻蜓的形态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线描绘画出蜻蜓的形象,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事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蜻蜓的特征,运用线描绘画出蜻蜓的形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特征运用到绘画中。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观察蜻蜓的特征。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绘画。
3.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绘画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蜻蜓的图片、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画纸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课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蜻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蜻蜓的外形特征,如翅膀、身体、触角等。
教师提问:“请大家说一说,蜻蜓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绘画步骤和技巧,讲解如何绘画蜻蜓。
步骤包括:先画出蜻蜓的身体,再画出翅膀和触角,最后添加细节。
教师强调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线条的流畅、形状的准确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和技巧,动手绘画蜻蜓。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改进绘画方法。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相互交流、讨论,分享绘画心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蜻蜓飞飞》教案1、重点地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学会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蜻蜓的美。
3、掌握创作的基本方法并以蜻蜓为主题创作一幅作品。
教学重、难点:1、蜻蜓的结构及绘画方法。
2、结合不同的材料,大胆的表现画面。
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蜻蜓观赏VCD、标本、有关蜻蜓的绘画作品、彩色笔、油画棒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阶段1、导入语: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昆虫世界去认识一个朋友。
播放蜻蜓观赏VCD。
2、小朋友来说说这个朋友长着什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3、小朋友想不想了解这个新朋友的更多秘密啊,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蜻蜓的家吧!4、揭示课题:蜻蜓飞飞三、发展阶段1、展示蜻蜓标本。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
(蜻蜓分为:头、胸、腹。
胸部有三对足,这是昆虫特有的特征,还有两对透明的对称的大翅膀,上面有很多翅脉。
头部有一对触角,还有一双复眼,占据头的大部。
腹部较长,上面有很多不同的花纹。
)2、让学生自由提问,还想了解蜻蜓的哪些问题,师引导作答。
并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蜻蜓生活习性,如:蜻蜓好湿、下雨天飞得很低,捕捉虫子等。
3、请小朋友一起来讨论:蜻蜓是美丽的,那你们觉得它美在哪呢?4、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它的美呢? 并请几位同学到黑板进行现场绘画。
5、欣赏书本范图及线描的蜻蜓绘画作品,自由讨论:看看其他小朋友跟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他们好在哪,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点?四、作业设计1、作业:请小朋友来为蜻蜓画一个故事,看看谁画的故事最特别,最好。
2、要求:仔细观察蜻蜓的结构,大胆发挥想象力,结合不同的材料把蜻蜓的美表现出来。
五、学生绘画,师巡视并进行辅导六、收拾与整理(第2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课堂教学1、复习知识:蜻蜓分为:头、胸、腹。
胸部有三对足,这是昆虫特有的特征,还有两对透明的对称的大翅膀,上面有很多翅脉。
头部有一对触角,还有一双复眼,占据头的大部。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9课蜻蜓飞飞》教案3一. 教材分析《第9课蜻蜓飞飞》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蜻蜓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蜻蜓的图片和文字描述,帮助学生了解蜻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绘画基础,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蜻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不够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蜻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蜻蜓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蜻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绘画表现蜻蜓的形象。
2.难点:如何把握蜻蜓的结构和形态,以及绘画时的线条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蜻蜓的图片,了解其外形特征。
2.讲解法:教师讲解蜻蜓的生活习性和绘画技巧。
3.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方法。
4.练习法:学生自主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5.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蜻蜓的图片和文字描述,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示范作品,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蜻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蜻蜓的外形特征,引发学生对蜻蜓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蜻蜓的文字描述,让学生了解蜻蜓的生活习性。
同时,教师讲解绘画蜻蜓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运用、颜色搭配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绘画技巧,自主绘画蜻蜓。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把握蜻蜓的结构和形态。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肯定学生的进步,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年级美术上册《蜻蜓飞飞》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9课《蜻蜓飞飞》。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几大板块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蜻蜓飞飞》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九课。
是一节绘画课,属于美术学习领域中的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蜻蜓为绘画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蜻蜓的美,用形式多样的工具表现蜻蜓的美。
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致7—8岁,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昆虫有浓厚的兴趣,对于材料的使用也充满好奇,对物象的观察与表现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这对于上好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学情基础。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蜻蜓,抓住其对称的特点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四、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仔细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抓住特点,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并在欣赏和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关心爱护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在学法上重点突出观察法、体验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蜻蜓,发现蜻蜓的美;在教法上着重体现引导发现法、情感激励法,让学生在愉悦积极的参与体验中发现美、表现美。
基于以上定位,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二、观察发现,感受蜻蜓之美;三、赏析作品,启发构思,激励创作;四、展示评价,鉴赏学习,体验成功;五、课堂小结,以美育人,拓展延伸。
下面具体展开我的流程设计:【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好的课堂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开始。
结合本课教学内容,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采用谜语激趣法导入新课。
在课的开始,我将用激趣的语言出示一则有关蜻蜓的谜语:“小飞机,纱翅膀,斗大眼睛照前方,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晴,气象预报它最棒。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蜻蜓飞飞》教案【三篇】【教学目标】⑴有重点地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翱翔的重要性。
⑵创作一幅以蜻蜓为主习题的作品。
【教学重点】⑴观察蜻蜓,了解蜻蜓的形体及翅膀的特点。
⑵复习现描绘的绘画方法【教学难点】能运用现描绘的形式表现出蝴蝶的美【教学具准备】师:课件、学生作业用纸生:课前搜集有关蜻蜓的资料、记号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⑴引导阶段教师这有四句话,它描述了蜻蜓的什么特点?请认真听:细细身体长又长,身后背着四面旗。
斗大眼睛照四方,消灭害虫有本领。
生答复。
观赏图片,课件帮助学生了解蜻蜓的生理结构。
你们还知道蜻蜓的什么生活习性或本领?跟它的身体结构有没有什么关联?师总结归纳:蜻蜓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益虫,全世界蜻蜓的品种有5800多种,我国有其中的300多种。
蜻蜓的身体是左右对称的,一对大复眼,有10-3万个小眼睛组成,使它的视野非常的开阔;飞行专家:蜻蜓的飞行行为简略,仅靠两对翅膀不停地拍打。
科学家据此构造基础研制成功了直升飞机。
飞机在高速飞行时,常会引起激烈振动,甚至有时会折断机翼而引起飞机失事。
蜻蜓依靠加重的翅膀在高速飞行时平安无事,于是人们效仿蜻蜓在飞机的两翼加上了均衡重锤,解决了因高速飞行而引起振动这个令人棘手的问习题。
长长的腹部帮助蜻蜓的身体保持均衡。
⑵开展阶段1、再次观赏图片,大家都说蜻蜓姑娘是美丽的,你呢?能说说它美在哪吗?2、翅膀:左右对称,较长,透明,有网状花纹。
它那玲珑剔透而强有力的翅膀,翅膀上有着非常美的纹理。
观察纹理的长势,横翅较多,横翅之间有一些纵向的短翅连贯,就仿佛是大血管之间输送养料的小血管。
腹部:有一节一节的花纹。
3、观赏课本范图:小朋友们都用了哪些方法来描画蜻蜓?这些方法中有什么最能展现出蜻蜓翅膀的美?现描绘。
4、师示范定稿、绘画、装饰,出示完整作品,说明要注意疏密关系。
⑶本课练习用线描绘的形式表现蜻蜓的美⑷生作业,师巡视辅导⑸作业展示,讲评⑹拓展:让我们画的蜻蜓飞起来。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蜻蜓飞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蜻蜓飞飞》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节绘画课,属于学习领域中的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从学生生活中喜爱的蜻蜓切入,贴近生活,利于学生创作。
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蜻蜓的美,用形式多样的材料表现蜻蜓的美,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1观察蜻蜓,能够说出它们的外形特征,并能抓住其基本特征进行造型表现。
2.能够结合简单的情境以蜻蜓为主题创作一幅有创意的作品。
3.养成善于观察发现的习惯,懂得珍惜动物,保护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并抓住蜻蜓的基本特征进行表现,画出有创意的作品。
难点:如何表现蜻蜓的不同姿态。
教学过程:一、导入(猜谜语,引出课题)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在请出它之前,请你们先来猜猜它是谁?小飞机,纱翅膀,斗大眼睛照前方,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晴,气象预报它内行。
(谜底:蜻蜓)【设计说明:孩子都喜欢猜谜语,所以用猜谜语导入很快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课题。
】2.师:那小蜻蜓还想考考你们对它的了解有多少?谁能来分享一下你知道的有关蜻蜓的知识?蜻蜓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那我们就快点把它请出来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蜻蜓飞飞。
(板书:蜻蜓飞飞)【设计说明:教师抛出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来介绍蜻蜓,讨论其生活习性,知道蜻蜓是益虫,培养对蜻蜓的情感,导出课题。
】3.师板书课题:蜻蜓飞飞。
二、发展阶段1.师生一起探索蜻蜓的秘密。
师:蜻蜓的本领可不少,被称为昆虫界的飞行小霸王,还是一位捕虫高手,那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索蜻蜓的秘密,我们开始吧!分别从蜻蜓的翅膀、眼睛、腹部这三方面进行探索,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蜻蜓身体结构的知识和基本特征。
【设计说明:利用多媒体分别展示蜻蜓的翅膀、眼睛、腹部,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描述,使学生了解蜻蜓的一些特别结构,感受蜻蜓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一定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