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乡镇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订正及检验平台”研发和实施
- 格式:pdf
- 大小:842.95 KB
- 文档页数:4
精细化天气预报订正制作编报系统
刘继敏;王玮;孔凡忠
【期刊名称】《山东气象》
【年(卷),期】2010(30)2
【摘要】为了快速准确编辑中国气象局制定的精细化天气预报报文,以Excel作为开发平台,采用VBA技术和构造的嵌套函数,建立了以中国气象局指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订正预报报文编译系统,该系统可变更预报台站、预报要素和时效,并具有自动编译功能,并在十一届全运会菏泽赛区的气象服务中进行应用,制作时效为1小时的精细化天气预报,取得了较好效果.
【总页数】4页(P19-22)
【作者】刘继敏;王玮;孔凡忠
【作者单位】菏泽市气象局,山东,菏泽,274000;菏泽市气象局,山东,菏泽,274000;菏泽市气象局,山东,菏泽,27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7.3
【相关文献】
1.县级天气预报制作订正与服务探讨 [J], 赵静
2.城镇天气预报编报发报系统建构研究 [J], 徐欢;刘春风;柳宏英;周立伟
3.宁夏固原市精细化天气订正预报方法和制作平台 [J], 张成军;陈豫英;牛建军;武军军
4.“121”天气预报电话自动答询系统的二次开发——城市天气预报语音自动制作
系统 [J], 郑荣怀陈丽珍林添水
5.榆林地区长期天气预报订正系统简介 [J], 赵榆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意见【法规类别】农业管理【发文字号】鄂政办发[2010]106号【发布部门】湖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0.10.13【实施日期】2010.10.1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意见(鄂政办发〔2010〕10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了切实做好我省农村防灾减灾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我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等农副产品主产省份之一。
近年来,虽然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但农业对天气变化的依存度仍然很高。
尤其在当今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省天气变化起伏大,突发性极端灾害天气频发多发。
做好气象为农业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对巩固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好形势、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服务的基础保障作用,把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作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部署,抓出成效。
二、深入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一)增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
完善提升现有农村气象监测站网建设水平,是增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能力建设的基础条件。
各地要完善监测功能、增加监测密度,逐步将每个乡镇的自动雨量站升级为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在暴雨和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行政村增建自动气象站,在雷电多发频发地区开展农村雷电灾害监测,推进乡乡有站、预报到乡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实现局地灾害性天气的观测和预警,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全省农村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准确率接近城市水平。
今年要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组织试点市、州开展精细化到乡镇的气象预报业务试验。
乡镇短期天气预报订正与发布平台功能及运行【摘要】乡镇短期天气预报订正与发布平台是一个为了提高天气预报准确性和及时性而设立的平台。
通过订正功能,用户可以及时对天气预报数据进行修正,提高预报的准确度。
发布平台功能可以让用户方便地获取最新的天气预报信息。
平台的运行流程简单高效,数据来源可靠,保证了预报的准确性。
用户反馈及时采集并进行改进,提升了用户体验。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可以逐步完善各项功能,提高用户满意度。
总体评价为非常有用的工具,为乡镇居民提供了更便捷精准的天气预报服务。
未来发展方向可以加强用户互动和定制化服务,提升平台的用户黏性和影响力。
【关键词】乡镇短期天气预报、订正平台、发布平台、运行流程、数据来源、准确性、用户反馈、改进措施、发展前景、总结评价、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乡镇短期天气预报订正与发布平台的建立,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区的天气预报需求,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传统的天气预报渠道通常只提供大城市的天气信息,对于乡镇地区的预报覆盖较少,不能满足当地居民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通过建立乡镇短期天气预报订正与发布平台,可以实现对乡镇天气信息的订正和发布,为乡镇地区提供更精准的天气预报服务。
1.2 问题提出乡镇短期天气预报订正与发布平台的建立,为广大乡镇居民提供了方便准确的天气信息,有效帮助他们做好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安排。
由于天气情况多变,传统的天气预报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乡镇居民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乡镇天气预报订正与发布平台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当前乡镇天气预报订正与发布平台的功能尚不完善,部分乡镇可能无法及时收到准确的天气信息。
这可能导致乡镇居民在天气突变时无法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增加了生活和生产上的不确定性。
乡镇天气预报发布平台的数据来源和准确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部分数据可能来源于不可靠的渠道,导致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
用户反馈显示,有时天气预报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这给乡镇居民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不便。
湖北省气象局关于印发《2017年全省气象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气象局•【公布日期】2017.04.28•【字号】•【施行日期】2021.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气象局关于印发《2017年全省气象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市(州)气象局,省直管市(区)气象局,省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现将《2017年全省气象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湖北省气象局2017年4月28日2017年全省气象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2017年是组织实施“七五”普法工作规划的重要一年。
我省气象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部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的通知》(气发〔2016〕84号),按照全面依法治国和推进气象法治建设的要求,深入开展气象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气象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切实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事业发展。
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
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大任务,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观点、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指导法治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与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和协调。
乡镇温度预报订正和自动站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李若楠;吴佳丽;刘畅;张微玮;杨冰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4(000)031
【摘要】基于Matlab Gui开发软件,编写生成具有订正乡镇温度预报和数据统计处理功能的软件;利用matlab编译器,使该软件可以独立运行,自动识别乡镇自动站数据,满足县级台站对乡镇每日天气预报、未来24h温度订正预报、每月温度准确率计算和日温度数据整理的需求,为制作乡镇天气预报和温度数据处理提供一个方便可视化的平台,减轻观测人员的手录工作量和人为误差,使乡镇温度预报数据订正处理科学化、自动化和精准化.
【总页数】4页(P11004-11007)
【作者】李若楠;吴佳丽;刘畅;张微玮;杨冰
【作者单位】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气象局,辽宁新宾132000;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气象局,辽宁新宾132000;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气象局,辽宁新宾132000;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气象局,辽宁新宾132000;辽宁省辽阳市气象局,辽宁辽阳11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61
【相关文献】
1.基于天气现象分型和3 d滑动平均订正法的乡镇温度预报方法研究 [J], 吴丹;王梦琳;马熙达;徐一丹;孙莹;冯雪君
2.基于ECMWF集合预报资料的乡镇温度预报误差订正方法 [J], 包慧濛;李葳
3.上饶县乡镇精细化温度预报本地化订正业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J], 计展锋
4.鱼塘自动观测气象站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J], 黄宏智;王明辉;谭晗凌
5.辽阳县乡镇温度预报订正方法研究 [J], 黄荟羽;白志娜;赵婷婷;高凌峰;张梅;赵云龙;李恩键;高一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鄂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5.21•【字号】鄂州政发〔2015〕10号•【施行日期】2015.05.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鄂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意见鄂州政发〔2015〕10号各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
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提升气象保障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意见》(鄂政发〔2014〕1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全面推进我市气象现代化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大力推进综合气象观测自动化、气象预报预警精细化、气象信息网络智能化、气象服务产品多样化、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行业气象应用专业化、气象社会管理法制化、气象科普宣传广泛化,构建完善的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最大限度的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达到90%以上。
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到85%以上,生态农业气象服务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气象科普率达到80%以上。
二、加快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各级政府要把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组织实施本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完善农村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
湖北省气象局关于印发《2018年全省气象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气象局•【公布日期】2018.04.11•【字号】•【施行日期】2018.04.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气象局关于印发《2018年全省气象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市(州)、省直管市(区)气象局,省局直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现将《2018年全省气象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湖北省气象局2018年4月11日2018年全省气象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七五”普法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为深入推进全省气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根据中国气象局和省普法办年度普法工作要求,结合我省气象部门实际,制定2018年全省气象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为总目标,以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为重点工作,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切实加大普法力度,不断提高气象普法工作水平,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持续助力气象法治建设,为湖北气象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任务(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普法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开展气象法治实践、与气象法治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法治需求。
乡镇短期天气预报订正与发布平台功能及运行
乡镇短期天气预报订正与发布平台是一种用于订正和发布乡镇短期天气预报的工具,旨在提供准确可靠的天气预报信息给乡镇居民和相关部门。
该平台具有以下功能和运行方式。
1. 天气预报数据管理:平台收集和管理来自气象部门和相关机构的天气预报数据,包括气温、降水概率、风力风向等信息。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平台能够生成乡镇短期天气预报。
2. 天气预报订正:在天气预报发布前,平台通过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对天气预报进行订正。
如果预报与观测数据存在差异,平台将通过算法和模型对数据进行修正,并生成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
3. 天气预报发布:修订后的天气预报将通过平台进行发布。
乡镇居民和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平台访问最新的天气预报信息。
平台提供多种方式来展示天气预报,如文字描述、图表和动画等,以便于用户理解。
4. 天气预警发布:平台还能够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警信息对天气预报进行更新和调整。
如果有突发天气事件,平台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乡镇居民和相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
5. 数据更新和分发:平台会定期从气象部门和相关机构获取最新的天气观测数据,并进行数据更新和更新。
平台还能够将天气预报信息传递给其他应用和系统,如移动应用程序和电视天气预报。
6. 用户反馈与评价:平台提供用户反馈和评价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进行评价。
平台将根据用户反馈和评价来改进和优化天气预报的质量。
1. 数据采集与整理:平台通过与气象部门和相关机构建立数据接口,定期获取天气观测数据和预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关于下达2024年气象行业标准制修订及标准预研究项目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23.12.22•【文号】气法函〔2023〕50号•【施行日期】2023.12.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其他规定正文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关于下达2024年气象行业标准制修订及标准预研究项目计划的通知气法函〔2023〕50号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安徽、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青海等省(区、市)气象局,气象中心、气候中心、卫星中心、信息中心、数值预报中心、探测中心、公共服务中心、气科院、干部学院、发展规划院、华风集团,气象领域各标委会:经研究,现下达2024年气象行业标准项目及标准预研究项目计划(见附件),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高质量完成标准制修订任务标准项目的主管单位和负责起草单位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和协调,组织和督促项目负责人,按照《气象标准制修订管理细则》的要求,应用“气象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按计划推进标准制修订工作。
标准制修订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对项目主管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同时对负责起草单位和项目负责人进行信用记录。
二、组织做好标准预研究和成果验收工作预研究项目的负责研究单位要围绕研究内容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和验证测试,形成研究报告和标准初稿。
主管单位要组织标准预研究项目验收(应有5名以上相关领域专家参加),并于2024年11月15日前通过“气象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提交验收结论(包括项目研究报告、标准初稿、验收会议纪要和专家组名单)。
三、严格经费管理和使用各项目主管单位要加强对标准制修订和预研究项目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监督,严格执行经费管理规定,按计划推进经费执行进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其他要求各专业领域标委会要严格按照气象标准化工作程序和项目计划,及时组织做好标准项目的征求意见、审查和报批等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和把关,确保标准质量;需要调整标准项目名称、内容、主要起草单位、项目负责人或延长项目周期等事项的,负责起草单位应通过“气象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提交申请,未申请或申请未获批准的,不得自行调整;气象行业标准项目及标准预研究项目的具体报批时间要求详见附件。
气象服务精细化多模式集成预报效果检验作者:张大伟来源:《农家科技》2019年第05期摘要:选取对兴安盟地区最高温度预报的效果检验为例,以2018年1-12月的最高温度预报为检验数据,分析在5个预报检验站点的最高温度预报效果,初步分析气象服务精细化多模式集成预报对兴安盟地区最高温度的预报能力。
本次选取时间间隔为12小时、预报时效为24和48小时的最高气温为检验对象。
检验的方法为小于或等于2℃的温度预报准确率。
结果显示,气象服务精细化多模式集成预报的24和48小时最高温度预报的平均准确率分别达到了77%和71%,可供预报员制作最高温度预报时参考。
24小时产品在9月份的预报准确率最高,达到了82%,48小时产品在8月份的预报准确率最高,达到了75%。
关键词:集成预报;最高温度;准确率;检验一、气象服务精细化多模式集成预报产品气象服务精细化多模式集成预报产品(简称OCF)是包括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和风向风速等16类预报要素的指导预报产品。
产品预报时间间隔为3/6/12小时(1-15天为不同时间间隔,即1-3天逐3小时、4-7天逐6小时、8-15天逐12小时)和12小时(1-15天均为12小时间隔)。
二、检验方案1.检验站点考虑到地域分布和监测实况数据获取两个因素,分别在扎赉特旗选取1个、科右前旗选取1个,乌兰浩特市选取1个,突泉县选取2个,共5个预报检验站点(见表1)。
2.檢验对象12小时间隔、时效为24小时和48小时最高温度的OCF预报数据。
选取了2018年1月至12月共12个月数据。
3.检验方法检验预报准确率,定义为:TT=(NR/NF)100%。
其中,NR为预报正确的站(次)数,NF为预报的总站(次)数。
温度预报准确率的实际含义是温度预报误差≤2℃的百分率。
NR判定规则为:|Fi-Oi|≤2℃即为预报正确,否则预报错误。
Fi为第i站(次)预报温度,Oi为第i 站(次)实况温度。
4.检验结果分析(1)24小时预报效果检验。
精细化预报订正平台设计
丁建军;罗兵;赵光平;刘勇;刘高平
【期刊名称】《气象》
【年(卷),期】2008(34)11
【摘要】在精细化预报订正平台特点及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精细化预报订正平台的设计思路、流程结构和主要功能.该平台在合理划分预报制作相似区的基础上,以预报制作相似区内订正点与关联点之间各预报要素关联关系为依据,以精细化气象要素客观预报产品或上级指导预报产品为预报蓝本,通过文本、图形两种修改方式,完成对高时空密度、多预报要素值的修改订正.为开展精细化预报业务,实现国家、省、地(市)三级预报部门逐级指导、属地订正业务流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总页数】7页(P89-95)
【作者】丁建军;罗兵;赵光平;刘勇;刘高平
【作者单位】宁夏气象台,银川,750002;国家气象中心;宁夏气象台,银川,750002;安徽省气象台;安徽省气象台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乡镇精细化预报的订正技巧 [J], 邓浩
2.乡镇精细化预报的订正技巧 [J], 金铁力;张博
3.克什克腾旗温度精细化预报订正研究 [J], 徐立强; 姜湖园; 王婷
4.两种订正方法在河南高速公路沿线气温精细化预报中的应用 [J], 肖瑶;杜明哲;徐
鹏
5.满洲里市温度精细化预报订正方法研究 [J], 阿丽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15期资源与环境科学基金项目2019年度湖北省气象局软科学研究项目(2019[01])。
作者简介郑治斌(1964—),男,湖北随县人,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气象软科学和应用气象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21-02-05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气象服务必不可少。
基于此,本研究简述了气象服务湖北农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分析了气象助力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从助推农业发展的气象保障服务、聚焦“富饶乡村”气象保障服务、夯实“美丽乡村”气象保障服务、助力“平安乡村”气象保障服务、强化气象保障服务乡村振兴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以期充分发挥“趋利避害、减灾增收”的气象科技支撑作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
关键词气象服务;乡村振兴;气候资源;对策;湖北省中图分类号P462;S-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1)15-0176-04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1.15.07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Service System in Hubei ProvinceZHENG Zhibin 1AI Jinsong 2PU Yanhong 2(1Hubei Meteorological Society,Wuhan Hubei 430074;2Jingzhou Meteorological Bureau,Jingzhou Hubei 434020)Abstract Meteorological service was essential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Based on this,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 made by meteorological service for Hube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nalyzed the problems faced by meteorology assistance to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Some countermeasures of meteorogical service guarantee were put forward from boost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focusing on "rich rural areas",consolidating "beautiful rural areas",helping safe rural areas and strengthen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in "seeking advantages and avoiding disadvantages,reducing disaster and increasing income",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Keywords meteorological service;rural revitalization;climatic resource;countermeasure;Hubei Province湖北省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发展探析郑治斌1艾劲松2浦燕鸿2(1湖北省气象学会,湖北武汉430074;2荆州市气象局,湖北荆州434020)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1]。
2019.081 天气预报员应具备的技能1.1 全面了解本地气候特征以葫芦岛市的连山区为例,连山区位于葫芦岛市东北部,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各具特色。
春季:干旱少雨多风,蒸发量大;夏季:气温高,炎热,雨量大而且集中;秋季:日照充足,雨量很少,昼夜温差大;冬季:少雪而且气温较低。
境内风大而又多,一年四季皆出现大风天气,风速、风向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
1.2 熟练掌握气象理论知识对于一名合格的天气预报人员来说,需要对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原理、雷达天气学、应用气象学、数值预报基础、气象统计与分析等基本的气象理论知识进行熟练掌握,还要具备扎实的文学功能,具有单独撰写文稿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气象服务和天气预报制作工作。
同时还要涉足多学科气象知识,以方面在复杂天气出现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准确把握天气情况,将天气预报工作做好。
1.3 掌握客观预报产品天气预报人员应对数值预报产品等的客观预报产品进行了解并掌握。
如果是检验形势场,在其的预报中选用欧洲数值预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日本数值预报产品针对36h的降水预报较好,该产品是汛期和夏季对流性天气预报的首选。
因此,为了增强预报的准确性,应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预报产品。
1.4 掌握天气系统和天气形势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四季气候极为分明,在不同季节出现的同一天气系统,其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尽相同。
因此,预报人员应做好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系统下的预报工作。
针对不同的天气形势,其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对所经区域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预报人员应做好系统过境时的天气总结,不断增强天气预报的精细化水平。
2 乡镇精细化预报订正技巧2.1 经验法前人总结和自身长期的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经验法,前人总结的经验需要自身体会,而在长期值班中积累的经验会加深印象,应用起来也会更加方便,一些经验还未进行过系统的总结或者是没有合理的解释,但是应用起来却得心应手,这也是预报人员较为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加强气象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15.11.04•【文号】气发〔2015〕80号•【施行日期】2015.11.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正文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加强气象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气发〔2015〕8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和《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2014-2020年)》(气发〔2014〕99号)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增强科技创新引领现代气象业务发展能力,完善气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和机制,提高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中国气象局组织制定了《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国气象局2015年11月4日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和《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2014-2020年)》(气发〔2014〕99号)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增强科技创新引领现代气象业务发展能力,完善气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和机制,提高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中国气象局就气象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平台)(以下简称:中试基地)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建设气象科技成果中试基地的重要意义当前,气象事业发展正处在全面推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推动重大核心技术突破正处在攻艰克难阶段。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助力湖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12.27•【字号】鄂政发〔2019〕28号•【施行日期】2019.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其他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助力湖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19〕2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面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向更高水平迈进,助力湖北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建设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为目标,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抓手,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生产生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着力提高预报准确率,着力提高防范化解气象灾害重大风险能力,着力提高气候资源保护利用效率,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质效,助推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趋利避害。
充分发挥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在防灾减灾中的“避害”作用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趋利”作用,加强统一领导,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提高气象保障综合效益。
坚持创新驱动。
大力实施气象科技创新,针对发展短板,着眼服务需求,聚焦气象核心关键技术,强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统筹协调。
完善气象事业统筹协调机制,整合地方和部门优势资源,共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统筹推进大城市和偏远农村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确保气象灾害防御全覆盖、无盲区。
(三)总体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适应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全省气象现代化水平保持中部领先,位居全国前列。
湖北省气象局关于印发2017年湖北省气象部门执行标
准清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气象局
•【公布日期】2017.05.25
•【字号】
•【施行日期】2017.05.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
正文
湖北省气象局关于印发2017年湖北省气象部门执行标准清单
的通知
各市(州)气象局,省直管市(区)气象局,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暴雨研究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湖北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湖北省公众气象服务中心、湖北省气象中心、湖北省气象资讯服务中心、湖北省防雷中心:
按照中国气象局标准化工作要求,为确保气象标准贯彻实施,省局组织各地各单位在原有执行标准清单基础上,结合气象业务工作调整以及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气象标准发布实施公告,更新了执行标准清单,并将执行标准清单纳入信息公开范畴,在“湖北气象”(网址)信息公开栏目下“政策公告”中可查询及下载执行标准清单。
请加强对标准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标准在气象业务、服务、科研、管理等各
项工作中得到贯彻实施。
湖北省气象局
2017年5月25日。
湖北省气象局关于加快推进生态与农业气象分中心建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气象局•【公布日期】2021.04.14•【字号】鄂气发〔2020〕89号•【施行日期】2021.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气象局关于加快推进生态与农业气象分中心建设的通知各市(州)、省直管市(区)气象局,省局直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为进一步推动全省气象为农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湖北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创建指导意见》,经省局党组研究同意,现就加快推进生态与农业气象分中心(以下简称农气分中心)建设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农气分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农气分中心是全省气象为农服务业务布局中的重要环节,是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气象服务向市县延伸和辐射的桥梁,承载着我省农业气象服务地域特色化、产品精细化、服务精准化使命。
加强农气分中心建设,是落实落细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事业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主旋律的重要举措。
全省各级气象部门特别是鄂东、江汉平原、鄂西北、鄂西南四个农气分中心所在的武汉、荆州、襄阳、宜昌市气象局,要深刻认识农气分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把农气分中心建设和农业气象试验站(以下简称农试站)等重大基础能力建设落到实处。
二、明确总体建设思路加强农气分中心建设,必须围绕湖北乡村振兴“65432”重大行动和“三园三区”建设需要,重点针对“六谷”建设和千(百)亿元特色农业产业链打造,努力做到农业气象服务“专、精、特、新”。
(一)发挥气象趋利避害作用,履职尽责。
以气象现代化建设为基础,强化乡村振兴战略气象保障为宗旨,构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为目标,发展智慧气象服务,增强气象服务供给,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助力湖北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气象局关于推进气象部门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10.02.09•【文号】气发[2010]48号•【施行日期】2010.02.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预算、决算,财务制度正文中国气象局关于推进气象部门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气发〔2010〕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计划单列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为全面推进气象部门财政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办〔2009〕37号)要求,结合气象部门实际,现就新形势下推进气象部门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部门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1.部门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国家公共财政改革以来,气象部门已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
但是,仍存在规划体系不健全、预算约束力不强、预算和项目编制较粗、统筹集约程度不高、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
气象部门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气象事业发展中预算职能作用和资金效益的发挥。
推进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2.部门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预算的科学化管理,是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按照国家各项财政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把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贯穿到预算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预算的精细化管理,是指在科学化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岗位责任、加强协调配合,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实施管理,抓住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执行力,切实保障和促进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3.部门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中国气象局党组对计财工作的各项要求,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法治观念、创新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观念、责任观念,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分布实施的原则,完善规划编制体系、预算编制方法、项目审核评估机制、预算执行管理和财务监督机制,建立规划、预算、项目、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有机衔接的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效益,确保职能发挥,为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宜城镇气象要素订正化预报方法研究
王爱红;邓细华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7(045)010
【摘要】利用2013-2014年的分宜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和区域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采用温差订正法,分析县城与各乡镇气象要素(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季节的变化,县观测站点与各乡镇观测站点之间的最高、最低温度具有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以预报员主观制作的县站最高、最低气温预报结果作为基础,利用分析结果对上级指导预报进行订正,极大地提高乡镇气象要素的预报准确率.
【总页数】2页(P191-192)
【作者】王爱红;邓细华
【作者单位】江西省分宜县气象局,江西分宜 336600;江西省新余市气象局,江西新余 3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65
【相关文献】
1.辽西丘陵地区城镇最低气温的订正预报方法研究 [J], 吴丹;郭佰汇;王梦琳;冯雪君;冯雪菲
2.基于大尺度模式产品的误差订正与统计降尺度气象要素预报技术 [J], 佟华;郭品
文;朱跃建;王东勇;刘志丽;陈国华;李莉;盛黎
3.“湖北省乡镇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订正及检验平台”研发和实施 [J], 杨辉;黄思先;鲁建军
4.城镇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自动生成系统的开发 [J], 潘旭光; 黄本峰; 周志波
5.合肥市霾日气象要素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 [J], 魏春璇;黄鹤;翟振芳;张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