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用量统计表
- 格式:doc
- 大小:127.50 KB
- 文档页数:4
混凝土小票统计表
本次砼发生及出灌到浇注完成其中最长一次时间记录编号为:车号:砼使用时间长达:
责任师:审核人:统计人:
注:1、小票上字迹必须清晰、工整;在每张砼小票下部左端由砼收料人员验收时注明本车砼卸完时间及浇注完成时间;
2、质量总监必须在过程中监督抽检;
3、本表由相关责任师负责开始浇注砼前交配属队伍砼工长手中,由砼工长安排专职人员记录填写;
4、本表填写完毕,于砼浇注完成后12小时内报送项目物资部,由物资部进行审核。
混凝土质量统计表一、原材料质量1. 水泥:采用P.O42.5R水泥,质量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要求。
2. 砂:中砂,细度模数2.3-3.0,含泥量≤3%。
3. 石子:5-31.5mm碎石,含泥量≤1%。
4. 掺合料:S95级矿粉、Ⅰ级粉煤灰,质量符合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要求。
5. 外加剂: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质量符合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要求。
6. 水:饮用水,质量符合JGJ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要求。
二、配合比设计1. 设计原则:根据结构要求、施工条件、材料情况等因素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 设计内容:确定混凝土的砂率、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掺量等关键参数。
3. 试配:在实验室进行混凝土试配,确定最终的配合比。
4. 配合比验证:在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验证配合比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三、拌合质量1. 拌合设备:采用自动化集中拌合设备,确保混凝土拌合均匀、无离析。
2. 拌合时间:每盘混凝土拌合时间不少于90秒,确保各种原材料充分融合。
3. 质量控制:定期对拌合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四、运输质量1. 运输方式: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进行运输,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离析、不分层。
2. 运输时间:从拌合站到施工现场的运输时间不超过1小时,确保混凝土新鲜度。
3. 质量控制:对运输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五、浇筑质量1. 浇筑方式:采用泵送或塔吊输送方式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无气泡。
2. 浇筑温度: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在适宜范围内,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开裂。
3. 质量控制: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进行振捣、抹面、压光等操作,确保表面平整、无气泡。
六、养护质量1. 养护方式:采用覆盖浇水或喷洒养护剂等方式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2. 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确保混凝土充分水化、防止开裂。
43.7.1 0#块浇筑采用C55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主要参数性能如下(1)混凝土原材料
① 水泥:P.O 52.5水泥z具体参数见下表:
表水泥参数表
②河砂:中砂z具体参数见下表:
表4・3・2河砂参数表
③碎石:4 ・ 75-9.5mm : 9.5-19.5mm=30% : 70%组成级配。
具体参数见下表:
表4・3・3粗集料参数
④夕卜加剂:高性能缓凝型减水剂
表4-3-4减水剂参数表
(2)施工配合比见下表
表4・3・5施工配合比表
水泥水化热试验
根据施工配合比进行水泥水化热试验,试验结果见下表,并据此计算混凝土绝热温升值。
表4・3・6水泥水化热表
C55混凝土主要参数指标
表4-3-7混凝土抗拉强度
恥)=血(1D
式中:ftk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取2.01MPa。
4-3-8混凝土各龄期抗拉强度统计表
抗裂计算
"C) > ”金(C / cr(t)
式中:n—合料对混凝土抗拉强度影响系数n = ni*r]2川取值见下表:
其中抗裂安全系数取值1.150
融土各龄期抗裂计算统计表。
混凝土原材料消耗统计表表头信息:材料名称:水泥、砂、碎石、水、添加剂单位:吨、立方米、立方米、千克、毫升统计内容:一、水泥:1. 使用水泥的总重量为XXX吨,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和配合比确定用量。
2. 损耗率为X%,主要原因是水泥包装破损、运输过程中的散失以及现场搅拌过程中的误差等。
二、砂:1. 使用砂的总体积为XXX立方米,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易性以及砂率等参数确定用量。
2. 砂的损耗率为X%,主要原因是砂子的颗粒大小不均匀、含泥量较高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散失等。
三、碎石:1. 使用碎石的总体积为XXX立方米,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易性以及碎石粒径等因素确定用量。
2. 碎石的损耗率为X%,主要原因是碎石的粒径不均匀、含泥量较高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散失等。
四、水:1. 使用水的总重量为XXX千克,用于调节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用量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配合比确定。
2. 水的损耗率为X%,主要原因是水的添加误差以及现场搅拌过程中的散失等。
五、添加剂:1. 使用添加剂的总毫升数为XXX毫升,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用量根据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和配合比确定。
2. 添加剂的损耗率为X%,主要原因是添加剂的包装破损、运输过程中的散失以及现场搅拌过程中的误差等。
总结:总体上,混凝土原材料的消耗情况较为合理,符合施工规范和工程要求。
但是,在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砂子的颗粒大小不均匀、含泥量较高,碎石的粒径不均匀等,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对于原材料的添加误差和现场搅拌过程中的散失等问题,需要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确保原材料的准确使用和合理分配。
总之,混凝土原材料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和性能的关键,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