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2020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拟录-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
- 格式:pdf
- 大小:144.86 KB
- 文档页数:9
脚踏实地、努力拼搏、天道酬勤刘全龙,男,山东临沂人,中共党员,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12级博研究生。
2010年9月考入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2012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被批准提前免试攻读该专业博士学位。
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在科研道路不断进取,发表SCI/CSSCI/核心论文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论文1篇、CSSCI论文2 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若干篇;主持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1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煤矿企业课题若干项;获2014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踏实求学、投身科研2010年9月考入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本科阶段的学习是知识积累的过程,而研究生时期的学习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是知识升华的阶段。
研究生初期,刘全龙认认真真学习研究生阶段的每一门课程,并取得不错成绩,其学业总评成绩为专业第二名,其基础理论以及本专业的理论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也从单一的学习转化为学习和研究相结合的模式,拥有更强的自学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多次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在科研实践中,并通过科研实践激发创新思维。
2010年12月至2011年7月,第一次参与了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煤矿事故危险源风险测算理论与方法研究”,负责煤矿事故复杂性机理分析。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培养了科研兴趣,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发表了第一篇文章“煤矿瓦斯事故多危险源耦合作用分析及风险度量”,文章利用改进的模糊DEMATEL模型对煤矿系统多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强度进行了度量,并绘制瓦斯事故的原因-结果图,为分类管理煤矿瓦斯事故危险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后来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参与到江苏省333工程人才项目“煤矿事故危险源管控理论与方法研究”,并参与到2项煤矿企业委托课题“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介绍本站建于2021年,主要从事煤矿通信、监控、信息化与电气安然方面的研究,并具有领先优势。
作为第1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和安然出产行业尺度16项;主持制定煤矿安然规程第三章通风安然监控;出书著作及教材10余部;颁发论文数百篇〔此中被SCI和EI检索100余篇〕;专利10余项;主持研发了KJ8型码分制矿井安然出产监控系统、KJ13型时分制矿井安然出产监控系统和KJ361型矿用无线通信人员办理系统;培养博士和博士后百余名。
本站指导教师有:孙继平传授、钱旭传授、张瑞新传授、聂百胜传授。
专家简介1.孙继平传授孙继平博士传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煤矿安然出产监控与通信、安然出产信息化及煤矿电气安然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国家高技术研究开展方案〔863方案〕工程、国家科技支撑方案工程、信息财产部电子信息财产开展基金重点工程、博士点基金工程、国家发改委尺度制定工程、国家安然出产监督办理总局尺度制定工程等,解决了一系列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难题。
作为第1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此中一等奖5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和安然出产行业尺度16项〔此中作为第1完成人14项〕;主持制定煤矿安然规程第三章通风安然监控;出书著作及教材10部〔第1作者或独立完成8部〕;颁发论文100余篇〔此中第1作者被SCI和EI检索40余篇〕;专利13项〔作为第1缔造人获国家缔造专利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权4项〕;主持研发了KJ8型码分制矿井安然出产监控系统、KJ13型时分制矿井安然出产监控系统和KJ361型矿用无线通信人员办理系统;培养毕业的博士和博士后40余名,硕士90余名。
主办全国煤矿安然监控人员培训班,培训煤矿安然监控人员数千人;在国家安然出产监督办理总局、国家煤矿安然监察局举办的全国煤矿安然监察人员上岗培训、煤矿企业高层办理人员安然资格培训和原煤炭部举办的局、矿级总工程师培训等培训班上主讲煤矿安然监控系统和煤矿电气安然,接受培训人员达数千人。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教务处、研究生院《关于做好推荐及接收2010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通知》中有关规定,经学院推荐和接收免试硕士研究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并经学生本人申请,现将学院拟推荐名单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2009年9月24日至2009年10月30日,共7天。
公示期间内,学院任何师生都可以向学院推免领导小组反映对公示对象或工作人员的意见。
反映意见要求实事求是,内容具体详细,真实准确。
联系地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副院长室
联系人:江利 83591872
附件3:2010年中国矿业大学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基本情况表。
个人简介-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个人简介:王雨桐,女,中共党员,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土地资源管理12级硕士生,现任土地硕12党支部书记。
连续两年获得研究生专业一等奖学金,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参加中德空间规划研讨会,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煤矿区国土资源协调与调控研究”以及“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土空间优化配置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研究。
正文:志存高远,为理想努力奋斗——王雨桐国奖事迹材料生为绿树,便站成笔直的风景;生为星斗,就闪出最亮的光芒;即使生为小草,也要点缀大地的角落,即使生为雨滴,也要润湿沙漠的绿洲。
不管前路是否坎坷,都要赢得命运的青睐,一如那喜马拉雅山之上的游鱼,力争上游,永不言弃。
——题记没有理想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理想好像一杯咖啡,味道浓香;理想好似一台沉稳的钢琴,韵味深长;理想好像一只展翅的雄鹰,带领我们飞向美好的蓝天。
没有理想的人,终将碌碌无为。
逆流而上的鱼儿,一路过险滩、趟急流、穿渔网、躲水鸟、过山涧、挤石隙、上高原、览冰川,虽结局并不圆满,但鱼儿并不后悔,因为美在过程。
人生亦如此,是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的精彩与辉煌。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任何一项成绩的取得,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它必定是一个长期积累、沉淀的过程。
大量淘沙,带走的是数不清的泥沙,而那些鹅卵石,则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荡涤与洗刷,在阳光里愈发熠熠生辉。
环测学院的王雨桐,便是这样一个用奋斗镌刻青春足印、在成长中追求卓越的卵石。
一、坚定信念:在平凡中燃烧青春2011年3月,作为班级里第一批入党的3名同志之一,王雨桐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作为一名同学中的老党员,她更感受到自己肩上担负的历史重任。
入党以来,始终自觉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地扩充自己的思想政治知识。